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46岁考生第16次参加高考提前1个月紧张上火(共含7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吃啥好呢”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46岁考生第16次参加高考提前1个月紧张上火
今年,是46岁的梁实第16次参加高考。他被媒体称为“高考最牛钉子户”、“考神”……每当他出现在考场前,总会引得媒体纷至沓来。梁实,俨然已是全国最著名的考生。
考场外,一位与他年龄相仿的考生家长拍拍他的肩膀:“嘿,‘范进’!”一把搂着他的肩头:“还是合张影嘛!”拍完照,又拍着梁实的肩膀,一脸诚恳:“说真的,我佩服你!”但也有人偷偷跑到他身后,摆出夸张的笑容让人拍下合影。
但面对这些,梁实少有言辞。他只笑,以一长串“呵呵呵”的梁式笑声作答。
A普通考生梁实
紧张考前一个月就开始上火
6月7日,高考第一天,成都的气温比前几天又炎热了几分。早上8点半,耳鬓斑白的梁实穿着件蓝黄相间的条纹衫,在媒体的摄像机、照相机的“关注”下,大步迈向考点。当走到成都二十中门口,他下意识地停下脚步,主动将右手拎着的透明文具袋举到胸前。工作人员盯着文具袋里的准考证并未说话,梁实却未迈步,仿佛担心对方还有疑惑。持续了几秒钟,直到一名女考生从他身后往前跑过,梁实这才放下手,大步走进校内。
高考两天,每一场考试,他都在考试结束铃响起后的好一阵,才随着熙熙攘攘的考生流,缓缓地走出校门――尽管,与那些满脸洋溢着青春的“90后”比,他永远是最打眼的一个。
最让梁实看起来像一个考生的,是他面对考试的那份紧张。第一场的语文考试,他提前1个多小时赶到考点。
在所有考试结束后,他在车上跟记者闲聊,突然冒出一句感慨――“我这段时间上火。无形当中还是有压力……”他脸上,不再是一贯的笑容。
“真正的,这几年每考试之前个把月,就开始上火。昨天我不是说拉稀呢,就是那天吃降火药吃凶了,上火,口舌生疮,早上拉了三次,好在后来还没得事……”看着开车的电视台记者,梁实仿佛自言自语。问他是不是给自己的压力过大?梁实摇了摇头:“也不是,每年一到那个时候,自然而然就紧张了。”
B特殊考生梁实
忙碌高考期间接受20家媒体采访
高考之外,梁实却总有几分不同于其他考生的特别。
每天的考试结束后,他总是会受到媒体的特别“包围”:采访他的答题情况,问他怎么写的作文……梁实总是有问必答。“还是字音、错别字这样的'基础题困扰着我,我都是乱猜的。但是古文诗歌这类题,我答得还可以。”“明年必须把光看题不练习的问题解决”……
从高考前几天到高考结束,梁实说,他总共接受了超过20家省内外媒体的采访。他对媒体来者不拒,哪怕有时他自己也疑惑对方的采访似乎跟他并扯不上什么关系――7日下午的考试结束后,外省一家电视台某财经栏目打来电话约他做连线,挂断电话后,梁实一番自言自语:“这个财经栏目,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但随后,他仍然握着手机,尽心地在茶馆寻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以迎接稍后对方的连线。
每年的频繁受访,让梁实对成都的媒体已经颇为熟悉。8日下午的考试结束后,梁实说自己今年考得不行,一位电视台记者开起玩笑说要结束采访:“只有祝你明年考试成功。我们明年再来采访你!”
“从开始,我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我的。”此后的这3次高考(梁实-未参加高考),每年的高考期间,他总会迎来几十家省内外媒体的采访。已经轻车熟路的梁实,面对记者甚至会主动发话:“有啥子尖锐问题,尽管问就是了。”
对媒体给他冠上的“高考最牛钉子户”、“考神”、“现代范进”等称谓,梁实一阵大笑之后,说他并不介意:“都是不带恶意,我生啥气?”
46岁考生连续5年报名参加高考
张朝廷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市招办获悉,46岁的张朝廷又报名参加高考了,再次成为今年我市年龄最大的考生。据悉,从参加高考,他已是连续5年报名。
据了解,张朝廷出生于1963年,是九龙坡走马镇玉龙村居民,20,42岁的.他首次报名参加高考,成绩136分,其中数学只有15分。20报名后放弃高考,20高考前和考试期间拒绝任何媒体采访。年高考后,他曾自信地估计能考200分成绩,并称作文自己写的就是《自嘲》。去年高考,他再次成为屡战屡败的“最老考生”。
据市招办昨日统计显示,我市今年普通高校各类招生考试报名总人数为196228名,比去年增加7061名。其中,报考普通文理类的人数为176253名,比去年增加6642名;报考三校高职类的人数为14451名,比去年增加1720名;预科直升生为2139名,体育单招考生78名,残疾单招考生17名,中职直升生为3290名。
市招办分析,增加的考生人数中往届生比较多,其中涪陵、渝北、铜梁等区县往届生比例达到报考人数的20%左右。
“总分330分!‘最牛高考(微博)生’梁实的川大梦或许将再次破碎,“最牛高考生”第16次高考330分明年或再战。”22日下午,微博上再次传出“最牛高考生”梁实今年高考的分数。46岁的梁实因今年第16次参加高考,成为全国最受关注的一位考生。
22日晚上7时许,记者第一时间与梁实取得联系。电话那头,梁实一听自己的分数,明显有些失落,第一句话便是一句“痛苦啊!”随后一阵苦笑声。
“330分,是我所参加考试以来最低的一次。”梁实的声音明显有些低沉。分析自己的这“第16次高考”,梁实说:“感觉到与自己平时读书不实在、不务实有很大关系。”他是指自己平时只看书、不做练习题的毛病,“这个有太大关系,一看题,嗯,就这样了……”对自己的问题,梁实认识很清楚,因此,对考试结果,他说自己并不“怕”:“300多分,我要考起了每次面对记者都会说出的话:“明年必须考上,必须考上川大!”他的理由是“我对这些知识也不是不能理解,这个我很清楚,高考信息《“最牛高考生”第16次高考330分 明年或再战》。这些东西不难,不管哪一科。我确实需要的是务实,只要练习一下子,逐渐把速度提高,成绩很快就可以上来。”
梁实说,目前,他正准备乘坐火车去北京,“之前答应了湖南一家电视台在北京做个节目。”目前家人们都还不知道他的考试成绩,“老婆回内江娘家过端午了,她不问我我就不管,她问起我再老老实实给她说。”
对于考试分数所意味着的成绩,梁实很清楚:“(理科)本科一批518,二批445,三批416……”他的成绩,或许将宣告他向往的四川大学数学系梦想将再次破碎。对此,梁实表示自己不会气馁:“明年继续考,必须拿下,必须考上川大数学系!”
[2012高考信息:最牛高考生第16次高考330分]
一心想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高考王”曹湘凡将第13次搏击高考。前日,记者从市招考办了解到,曹湘凡已经报名参加今年的高考。随后,记者连线在长沙做家教的曹湘凡进行采访。
高考曹湘凡考了505分,上了专科分数线,但离本科线仍有40多分的差距。考完第12次高考后,曹湘凡回到长沙重操家教旧业。从开始,曹湘凡做家教已经有9年,他辅导的学生中有121人考上了大学。
曹湘凡告诉记者,目前他辅导了20多个学生,主要是教英语和数学。在去年参加了第12次高考之后,曹湘凡的高考故事搬上了荧屏和报纸。谈到今年的高考,曹湘凡表示,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努力备考,每天早上6点起床,凌晨2点才睡,每天只睡4个小时。现在他的弱项仍然是语文的作文和英语听力,但他会多花时间和精力将复习重点放在这两项上。
“最牛高考生”第16次高考330分 称明年继续考
“总分330分!‘最牛高考生’梁实的川大梦或许将再次破碎。”22日下午,微博上再次传出“最牛高考生”梁实今年高考的分数。46岁的梁实因今年第16次参加高考,成为全国最受关注的`一位考生。
22日晚上7时许,记者第一时间与梁实取得联系。电话那头,梁实一听自己的分数,明显有些失落,第一句话便是一句“痛苦啊!”随后一阵苦笑声。
“330分,是我所参加考试以来最低的一次。”梁实的声音明显有些低沉。分析自己的这“第16次高考”,梁实说:“感觉到与自己平时读书不实在、不务实有很大关系。”他是指自己平时只看书、不做练习题的毛病,“这个有太大关系,一看题,嗯,就这样了……” 对自己的问题,梁实认识很清楚,因此,对考试结果,他说自己并不“怕”:“300多分,我要考个500多分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接着,他又说起了每次面对记者都会说出的话:“明年必须考上,必须考上川大!”他的理由是“我对这些知识也不是不能理解,这个我很清楚。这些东西不难,不管哪一科。我确实需要的是务实,只要练习一下子,逐渐把速度提高,成绩很快就可以上来。”
梁实说,目前,他正准备乘坐火车去北京,“之前答应了湖南一家电视台在北京做个节目。”目前家人们都还不知道他的考试成绩,“老婆回内江娘家过端午了,她不问我我就不管,她问起我再老老实实给她说。”
对于考试分数所意味着的成绩,梁实很清楚:“(理科)本科一批518,二批445,三批416……”他的成绩,或许将宣告他向往的四川大学数学系梦想将再次破碎。对此,梁实表示自己不会气馁:“明年继续考,必须拿下,必须考上川大数学系!”
现在离高考还有仅仅1个月的时间,家长应该如何帮助考生应对呢?记者采访了去年刚刚从高考经历过来的家长和心理专家。他们的为今年应届考生提供一些借鉴。
帮助孩子及时调整备考心态
邓女士的儿子是的复读生,为此家长将其送到北京郊区的一所全国重点高中就读,但是在“五一”以后,她从班主任老师那里侧面了解到她的儿子是全校起得最早的学生,但不是将这段效率最高的时间用于复习功课。这段时间,他乘家长不在身边,老师又疏于管理的间隙打篮球。所以,邓女士毅然将儿子带回城里在家复习,为此,他们家干脆少看电视,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干扰考生的学习。
由于经历过一次高考,这次邓女士不再过分相信孩子的感觉,一旦孩子有眼高手低的表现欲,她就及时纠正这种趋势。她认为,家长虽然不懂孩子复习的具体内容,但是可以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中获取信息,他是不是正在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基础复习。
特别是有上一年的教训,她认为家长还是要在基础知识上加大督促的力度,因为孩子的目标总是定位在一个比自己实力稍强的水准,这样不利于巩固掌握不扎实的基础知识。
不要让孩子做偏题、难题
苗老师的儿子是20的应届高三考生,他的一模成绩不是很理想,仅仅有420多分,但是,高考却考出了550分的好成绩,以第一志愿进入华东理工大学学习。苗老师分析之所以高考的成绩与一模的成绩出现巨大的反差,是由于他的孩子寒假中有机会听了教育界权威人士的讲演,所以回来以后一头扎进难题的题海之中,难以自拔。所以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经历投入。
一模以后,在咨询了一些高考专家的基础上,苗老师没收了孩子的各种冲刺题集,只留下了教科书和老师的课堂笔记。很快,二模的考试成绩提高了60分。但是,依据他对考生的潜能了解,认为孩子还有潜能,所以不断鼓励他继续进步,并且随时监控他的状态。
特别是如果前一天考生很疲惫,复习到深夜一两点,他次日就主动为孩子请一天的假保证休息。因为对于临考的学生,心理焦虑是正常表现,所以睡眠质量相对较差,及时休息、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很有必要。
开一个家庭会议
北京著名心理专家胡佩诚认为,考生家庭应该在临考阶段正式地将家庭所有成员召集在一起,召开一个考前动员大会。这样,有必要让全体成员一同接受考试的任务,减缓考生在临考时的心理压力。
胡教授特别提醒,这种家庭集会不要在饭桌上搞,以免使一个严肃的事情随意化。在家庭集会上,包括考生在内的家庭各位成员应该全部发言。这样,在一个民主和谐的气氛下,全家人共同下好一盘棋。相信家人的每一个鼓励都会成为考生前进的动力。
敢于和孩子谈心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专家唐登华认为,家长在考生冲刺阶段不要一味地给他们创造绝对安静和独立的空间。特别是有的孩子在这个阶段患上严重的焦虑症,这个时候,如果家长没有通过观察和交流发现这个严重的问题,就会危及高考。
所以,家长要在这个时候缓解家庭和考生本人的紧张气氛,譬如讲个笑话,开个玩笑,通过这些人为的手段打破焦虑的恶性循环,使之不能循环下去。另外,家长还要告诉考生,人人都有焦虑,只是学习好的同学可以尽量调整心态,以保证在相对好的状态下应对高考。
研究表明,一个人不可能在一个绝对精力集中的状态下学习,更不用说高考生了,所以家长也不要让考生在绝对不受外界干扰的复习,也无须抛弃所有的私心杂念,因为考生正值青春期,应该保有少男少女正常的交往和好感,家长不要在这方面过度干预考生的隐私。
北京今年高考允许考生提前1小时进考点
备战高考进入冲刺阶段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昨天(12日)发布,为减少考生在考点外滞留时间,今年高考,部分考点将视情况允许考生提前1小时进入。昨天上午8时,本市高考志愿网上填报系统正式开通,全市七万余高考生在17日24时前可填报本科志愿信息。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时忘记密码的考生今年首次可以在学校重置密码。
进考场时间不提前
往年,进入高考考点通常只能提前半小时。考虑到校园周边的交通状况以及考生的人身安全问题,今年,部分区县要求考点校减少考生在考点外滞留时间,视情况允许考生提前一小时进入考点,熟悉校园环境,做好考生秩序维护工作,最大限度降低考生的安全风险。不过,提前进入考点的考生需要在规定区域内候考,不能提前进考场。
据了解,东城区今年共有7737名考生,该区将开设13个考点,包括备用考场在内共安排276个考场。目前,该区已要求每个考场提前打开空调,使考生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参加考试。考点外,要为送考的家长提供休息场所。为防范自然灾害紧急情况,各考场楼道将全部清空,保证通道畅通。
试卷印制点或会更换
近年来,本市教育、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了运行良好的'考务安全保密工作机制,有力保障了全市高考的顺利进行,没有发生考试泄密事件。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窃密手段更加多样、窃密渠道更加隐蔽,防控难度有所加大。
今年,本市将继续加强对命题人员和考务工作人员的审核,并认真开展保密教育和培训,严格选择具备保密条件的命题场所,采取严密的保密防护措施。据悉,高考试卷印制前印制单位要签订安全保密协议,印制期间需要派驻两名以上工作人员监督、检查试卷印制工作。据悉,今年高考试卷印刷、领取形式没有大变化,但印刷地点可能会更换。
为加强考点校试卷安全保密工作,东城区已为每个考点校配备了试卷保密柜,同时要求每个考点校严格执行保密工作制度,按照规定选派保密员。目前,该区已配合北京教育考试院,投资建成了覆盖全区各学校的远程电子巡查系统,考点考场覆盖率达到100%。
忘记密码可在校重置
昨天上午8时,本市高考志愿网上填报系统正式开通,17日24时前,全市七万余高考生可填报或更改本科志愿信息。规定时间一到,考生志愿信息将即刻封存,任何人不能更改。填报首日,本市大多数考生仍在犹豫选择,真正登录系统填报的并不多。
考生填报高考志愿,需要用到报名时获得的考生号和密码,由于高考报名与志愿填报相差5个多月,以往经常发生考生忘记密码,无法填报的情况,往年考生只能到区县招办重置密码,既费时又费力。今年则方便许多,考生如果忘记密码,可直接在学校重置密码,重置后的密码为考生的8位生日数字。
今年高考还要求将考生体检表放入档案,因此考生都上交了体检表格。由于体检结果会影响考生志愿填报,填报时考生可登录市体检中心网站(www.bjtjzx.com),查询体检结果,以防填报了限报专业,浪费志愿。
由于志愿填报一直持续到下周二,选择在首日填报的考生并不多,预计本周末将出现志愿填报高峰。为避免遭遇网络拥堵,东城区部分示范高中要求学生在本周填完志愿草表,为正式填报留出充裕时间。此外,家中没有上网条件的考生还可拨打声讯电话1606790填报志愿或查询志愿。(记者 贾晓燕刘昊)
提醒
请让孩子自己填志愿
“老师,您看我孩子能报哪儿呀?”东直门中学几位高三班主任最近经常接到家长的咨询电话,“其实填志愿是孩子的事,但很多考生显得十分迷茫,都是家长做主。”一位老师说。
近来,因填报志愿意见相左发生冲突从而寻求心理帮助的考生和家长也有增加。据心理专家介绍,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包办代替孩子填报志愿的不在少数,甚至根本不听孩子的意见,遇到孩子抵触,就用更暴力的办法“镇压”。“孩子复习压力大,火气也大,发生冲突不仅会使情绪不稳定影响高考,甚至还会出现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朝阳区一所示范高中的高三老师告诉记者。
“应把填报志愿的权利还给孩子,毕竟上学、今后工作都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只有选择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志愿,才能爱学、会学。”在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班主任陈碧英看来,家庭贫困、无法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帮助的宏志生,更能独立选择志愿,不少人选择了军校、师范、医学等专业。
“在考生填报志愿上,老师和家长只是参谋,能提供全面信息,尊重孩子意愿,在孩子由于社会阅历、视野有限而不会选择时,给予帮助。志愿,还得孩子自己报。”陈碧英说。
(★ 祝福高考考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