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堂导练生物七年级上册答案(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失眠补丁”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选择题
1.同学们观察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属于下列哪种组织( )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植物组织的认识。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装片时看到的一群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2.(·德州质检)动植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变化最大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细胞分裂过程的认识。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复制,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核中,因此,动植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变化最大的是细胞核。
3.如图是小磊用洋葱根尖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分裂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甲→丙 D.甲→丙→乙→丁
【解析】选B。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为:细胞核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细胞核,然后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新的细胞膜,最后一个细胞分为2个新细胞。图示中甲为分裂前的细胞,乙已经由一个细胞变成了2个细胞,丙表示细胞核一分为二的过程,丁表示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所以分裂顺序应该是:甲→丙→丁→乙。 【易错警示】细胞不会越来越小
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开始会比原来的细胞小,但随着细胞生长,体积还会变大。
4.动物细胞分裂的最后一步是下列哪一结构在两个新细胞核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新细胞(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壁和细胞膜 D.细胞核
【解析】选B。本题考查动物细胞的分裂。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前两步相同,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细胞质再平均分成两份,但最后一步,植物细胞是在两个新细胞核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是细胞膜在两个新细胞核中央向内凹陷缢裂形成两个新细胞。
5.细胞的数目增多的过程是通过哪项实现的( ) A.细胞分化 B.细胞生长 C.细胞复制 D.细胞分裂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细胞分裂的理解。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拓展归纳】细胞分裂的两种考查角度
1)考查细胞分裂的过程:主要分析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各部分的变化,分裂顺序。 (2)考查细胞分裂的结果:主要分析细胞数目的变化、生物体长大的原因。 6.(2015·贵阳质检)人身体之所以能逐渐长大主要是由于( ) A.细胞体积大 B.细胞体积小 C.细胞数目多 D.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解析】选D。本题考查身体长大的原因。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身体就可以长大。 【易错警示】个体长大与细胞分化也有关
个体长大主要与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有关,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可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7.人的皮肤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相比( ) A.减少了一半 B.增加了一半 C.不变 D.有的增加,有的减少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细胞的分裂过程及遗传物质的变化。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细胞分裂的理解。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遗传物质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8.如图细胞进行的生理过程及对生物体生长的意义分别是( ) A.细胞生长 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分裂 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生长 细胞体积增大 D.细胞分裂 细胞体积增大
1)考查细胞分裂的过程:主要分析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各部分的变化,分裂顺序。 (2)考查细胞分裂的结果:主要分析细胞数目的变化、生物体长大的原因。 6.(2015·贵阳质检)人身体之所以能逐渐长大主要是由于( ) A.细胞体积大 B.细胞体积小 C.细胞数目多 D.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解析】选D。本题考查身体长大的原因。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身体就可以长大。 【易错警示】个体长大与细胞分化也有关
个体长大主要与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有关,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可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7.人的皮肤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相比( ) A.减少了一半 B.增加了一半 C.不变 D.有的增加,有的减少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细胞的分裂过程及遗传物质的变化。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细胞分裂的理解。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遗传物质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8.如图细胞进行的生理过程及对生物体生长的意义分别是( ) A.细胞生长 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分裂 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生长 细胞体积增大 D.细胞分裂 细胞体积增大
1)考查细胞分裂的过程:主要分析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各部分的变化,分裂顺序。 (2)考查细胞分裂的结果:主要分析细胞数目的变化、生物体长大的原因。 6.(2015·贵阳质检)人身体之所以能逐渐长大主要是由于( ) A.细胞体积大 B.细胞体积小 C.细胞数目多 D.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解析】选D。本题考查身体长大的原因。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身体就可以长大。 【易错警示】个体长大与细胞分化也有关
个体长大主要与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有关,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可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7.人的皮肤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相比( ) A.减少了一半 B.增加了一半 C.不变 D.有的增加,有的减少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细胞的分裂过程及遗传物质的变化。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细胞分裂的理解。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遗传物质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8.如图细胞进行的生理过程及对生物体生长的意义分别是( ) A.细胞生长 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分裂 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生长 细胞体积增大 D.细胞分裂 细胞体积增大
A.生长 B.分裂 C.分化 D.分类
【解析】选C。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分化生成各种血细胞,它们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体组织的是( ) A.保护组织 B.肌肉组织 C.上皮组织 D.神经组织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熟练掌握人体具有的基本组织。 (2)理解基本组织的主要功能。
【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体的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四种,没有保护组织。
16.(2015·潍坊质检)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红色。与此直接相关的组织是( ) A.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保护组织
【解析】选A。本题考查植物组织。花瓣变成红色,说明红墨水的成分被运输到
非选择题
18.下图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回答:
(1)图A表示__________分裂,图B表示__________分裂。 (2)由图可知,细胞分裂先是________分裂,再是__________分裂。
(3)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分裂的不同在于,分裂末期植物细胞在原来细胞中央形成新的__________________,而动物细胞是________向中央凹陷缢裂,形成两个新细胞。
【解析】本题考查对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由图可知,A中的细胞无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B中的细胞有细胞壁,属于植
非选择题
18.下图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回答:
(1)图A表示__________分裂,图B表示__________分裂。 (2)由图可知,细胞分裂先是________分裂,再是__________分裂。
(3)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分裂的不同在于,分裂末期植物细胞在原来细胞中央形成新的__________________,而动物细胞是________向中央凹陷缢裂,形成两个新细胞。
【解析】本题考查对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由图可知,A中的细胞无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B中的细胞有细胞壁,属于植
答案:A—④ B—③ C—② D—⑤ E—①
20.(2015·潍坊质检)如图表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细胞的分裂过程可用序号__________来表示;④表示细胞的______过程,该过程前后细胞内的遗传物质________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改变。
(2)人的骨骼肌主要由图中的______组织构成。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1)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因此,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即组织,因此,④过程属于细胞分化,正常情况下该过程前后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2)人体的骨骼肌属于器官,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答案:(1)①②③ 分化 未发生 (2)肌肉
课堂导练生物答案(三)
(能力挑战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橘子的全身都是中医常用的中药。橘子含有多种有机酸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丰富。经常被我们抛弃的橘子皮,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橘瓤还要多,阴干之后,就是常用的
中药陈皮,具有行气、健胃、祛痰的功效,可治腹部胀满、恶心呕吐、胸膈满闷、咳嗽痰多等症状。橘子皮内和橘瓤外表上的白色筋络,就是中药橘络,能通络、行气、化痰,可用于治疗痰滞咳嗽、胸闷胸痛。橘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又宜用于防治高血压病。
(1)剥掉橘皮的橘子容易腐烂,说明了橘皮属于______组织。 (2)橘子皮内和橘瓤外表上的白色筋络属于__________组织。
(3)一株橘子树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各种组织。 【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解答本题的方法是仔细阅读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发现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特点,由此判断分析构成各部分结构的组织名称。
(1)橘皮是一种保护组织。
(2)橘子皮内和橘瓤外表上的白色筋络属于输导组织。
(3)多细胞生物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从而形成各种组织。
答案:(1)保护 (2)输导 (3)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互动探究】与上题(1)中的橘皮功能相同的动物组织有哪些? 提示: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
七年级上册生物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一选(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2、一只草履虫通过表膜从水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只草履虫正在 ( )
A、产生应激性 B、进行新陈代谢 C、生长 D、繁殖
3、茎有多种功能,下列不正确的是 ( )
A、支持 B、贮藏 C、生殖 D、保护
4、中国的“植树节”定在每年的 ( )
A、3月8日 B、3月12日 C、5月1日 D、4月12日
5、我国著名的“活化石”之一,被称为“鸽子树”的珍稀植物是 ( )
A、银杉 B、水杉 C、珙桐 D、桫椤
6、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 ( )
A、细胞膜和液泡 B、细胞核和叶绿体 C、线粒体和染色体 D、细胞壁和染色质
7、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 )
A、叶绿体 B、液泡 C、细胞核 D、线粒体
8、大豆和小麦的根系分别是 ( )
A、直根系、须根系 B、直根系、直根系 C、须根系、须根系 D、须根系、直根系
9、植物体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
A、氮磷钾 B、硫钾铁 C、氮磷硫 D、碳磷锌
10、花生种子的营养物质贮藏在 ( )
A、种皮 B、子叶 C、胚 D、胚乳
1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
A、桐城中学校园中的银杏树 B、桐城“秋石” C、青草香菜罐头 D、秋天的落叶
12、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 )
A、线粒体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核
13、下列例子中,能够证明遗传多样性的是 ( )
A、人身上有许多细胞 B、蚕豆种子生长成蚕豆
C、同窝小猪的体色有白有花有黑 D、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
1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边观察边记录 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
C、观察时必须积极思考 D、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生物才是真实的
15、一般人都是习惯于用右手写字,他们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做法为 ( )
A、双眼睁开注视镜筒 B、双眼睁开,左眼注视镜筒
C、左眼闭住,右眼睁开注视镜筒 D、右眼闭住,左眼睁开注视镜筒
16、下列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
A、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
B、插秧时,秧苗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C、早春播种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
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
17、下列蔬菜中需要含钾无机盐较多的是 ( )
A、白菜 B、番茄 C、马铃薯 D、水芹菜
18、人体中,口腔、食道、胃、肠、肝、胰等共同承担着某些重要的生理功能,它们共同组成 ( )
A、运动器官 B、消化器官 C、运动系统 D、消化系统
19、与我们平常所吃的萝卜属于同一类器官的是 ( )
A、丝瓜 B、山芋 C、香蕉 D、马铃薯
20、绘制细胞图时,对细胞中比较暗的部分的画法是 ( )
A、铅笔涂黑 B、铅笔画斜线 C、铅笔点上比较密的细点 D、留着空白
21、山芋、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的原因是 ( )
A、呼吸作用产生了热量 B、光合作用产生了热量
C、蒸腾作用产生了热量 D、都有可能
22、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23、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可看到的细胞结构包括 ( )
A、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 B、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C、细胞核、液泡、线粒体 D、细胞壁、细胞核、液泡
24、植物细胞周围水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 ( )
A、水由细胞外的水溶液向细胞内渗透 B、水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渗透
C、细胞吸水 D、细胞液中的水分增加
25、储藏瓜果蔬菜最适宜的环境是 ( )
A、高温高氧 B、低温高氧 C、低温低氧 D、高温低氧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26、组织是指形态相似,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同的细胞形成的细胞群,它是细胞分化的产物。
27、植物的生殖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8、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得出_____________的双螺旋结构。
29、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种子萌发时要求适量的 、适宜的 和 的空气。
30、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 、 、 、针叶林、 和荒漠。
31、如果受精之后继续观察子房的发育,其内部结构演变的结果应该是:受精卵发育为 ,子房壁发育为 ,整个胚珠发育为 ,整个子房发育为 。
32、世界四大生态工程是 国的罗斯福大草原工程、前苏联的 、北非五国的 建设和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
三、猜一猜(你认为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33、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生物体细胞的体积增大。 ( )
34、夏天植物茂盛的地方,人感觉凉快,这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 ( )
35、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染色质会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 ( )
36、根尖的四部分结构是相互连续的各部分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是依次向前发展变化的。 ( )
37、草履虫的细胞和草莓的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 ( )
38、植物体内先进行光合作用,后进行呼吸作用。 ( )
39、在睡觉的时候,人体没有进行新陈代谢。 ( )
40、水循环指的是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不分昼夜的循环流转。 ( )
41、竹节虫静止于树上时像一段树枝,这是竹节虫对其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 )
42、两个实验中,如果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则这两个实验就成为对照实验。 ( )
五、简答题(共5分)
43、青蒜和蒜黄都是由大蒜瓣培育而成的,为什么叶片中颜色会不同?
六、观察、实验、探究及分析题(共8分)
44、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有如下步骤:
A、照光 B、显色 C、滴加碘液
D、酒精脱色 E、暗处理 F、取下纸片 G、部分遮光
(1)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该实验正确操作步骤。
(2)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3)在实验中,有一步骤:“酒精脱色”,为什么要用水浴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4)滴加碘液后时叶片颜色有什么变化?由此你判断在光下制造的是什么物质?
参考答案:
一、选一选(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2、B 3、D 4、B 5、C 6、C 7、D 8、A 9、A 10、B 11、A 12、D 13、C
14、D 15、B 16、B 17、D 18、D 19、B 20、C 21、A 22、B 23、D 24、B 25、C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26、结构功能 27、花果实种子 28、DNA29、水分 温度 充足
30、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草原 31、胚 果皮 种子果实
32、美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绿色坝建设
三、猜一猜(你认为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四、简答题(共5分)
43、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青蒜是露天生长的,故它的叶片是绿色的;蒜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不能合成叶绿素,故它的叶片是黄色的。
五、观察、实验、探究及分析题(共8分)
44、 (1)E→G→A→F→D→C→B
(2)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掉
(3)受热均匀,防止酒精燃烧
(4)没遮光的部分变成蓝色 淀粉
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 菜农在大田种韭菜收获的是绿色的韭菜,而在密闭的暗室中种韭菜收获的却是黄色的 韭黄,影响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温度B. 阳光 C. 土壤 D.空气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
C.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少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 蚯蚓一般营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
A.土壤中蚯蚓缺乏食物 B. 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C.喜欢雨后晒太阳 D.承受不了土壤的压力
5. 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 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 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① 营养物质 ② 空气 ③ 阳光 ④ 适宜的温度 ⑤ 一定的生存空间 ⑥ 水
A. ①③②⑤⑥④ B. ⑥①②③④⑤
C. ④⑤③⑥①② D. ③⑥④⑤②①
6. 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改变环境 D. 生物依赖环境
7.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 光 B. 水 C. 温度 D. 湿度
8. 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
A. 草→昆虫→青蛙→蛇→鹰B. 昆虫→蛇→鹰
C. 阳光→草→兔→狼D. 草→兔→狼→细菌
9. 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 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 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10. 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
A. 蛾类夜间活动 B.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 候鸟的迁徙 D. 山顶的旗形树
11. 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
C.除蝗虫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D.除这只蝗虫外的其他蝗虫、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12.探究的一般过程,其正确顺序是( )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表达交流 ④设计方案 ⑤实施实验⑥得出结论
A.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⑧
C. ①②④⑧⑤⑥ D.①②④⑤⑧⑥
13.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 坏了生态系统的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
14.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 )
A.秋末树木纷纷落叶 B.缺氮时植株矮小
C. 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相近D.鹿遇敌害时快速奔跑
15.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栽种植物,防风固沙 B. 森林的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
C. 蚯蚓疏松土壤 D. 池塘中的青蛙是绿色的
16.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组成都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动物和植物
C. 所有生物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17.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 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 ) A.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C. 作出假设D. 分析实验现象
18.草原中存在着“牧草→兔→狐→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DDT污染,那么下列
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 ( )
A.牧草B.兔 C.狐 D. 狼
19.在—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苦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田鼠的数
量会 ( )
A.直线上升 B.直线下降 C.保持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
20.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是指( )
A. 所有的环境因素 B.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C.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D.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
2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草原 B.一条河流C.一块农田D.森林中的所有动植物
2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生物学角度理解,螳螂、蝉、黄雀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生态系统 B.食物链 C.食物网D.生物圈
23.“叶落归根”,落叶最终将在下列哪项的作用下回归土壤 ( )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 阳光、水分
24.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中,开始的生物通常是指( )
A. 各种动物 B.绿色植物 C. 细菌 D.真菌
25.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二、填空题。(共13 分,每空1分)
26.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 。
27.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 。
28.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它分为两类,一类是 、、、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29. 请举出一个生物适宜环境的例子 , 举出一个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
30.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31.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的大部和 的表面。
3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 做食物链。其起始环节是。
三、简答题。(共17分,每空1分)
33. 右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植物的作用是。
(2)图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 。
(3)图中消费者是和 。
(4)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的数量减少,则虫
的`数量会 。
(5)植物、鸟、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 。
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 。
(6)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是 。
(7)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 的关系。
34. 数千年的黄土高原,曾经生态优越、气候宜人。草原上鼠欢兔跳、狐走蛇行、鹰击长 空……一派盎然生机,但后来由于砍伐树木、植被破坏,现在正成为一片秃山秃岭, 不毛之地。每年雨季到来,大量泥沙冲进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悬河”。 请你分析:
(1)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除了已提到的生物外,还应包括 。
(2)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
(3)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是 。
(4)看了上述黄土高原遭到破坏的事实,你认为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些什 么? 。
四、探究题。(20分)
35.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在一塑料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 璃板。
b.将10只鼠妇放人实验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钟。
c.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
(1) 该实验方案中设计了对照实验吗? 。
(2) 该实验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是。
(3) 如果该生物小组作出的假设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 生活,那么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并指出哪种结果与假设相符。
36. 我国政府的“限塑令”实施后不久,就有厂家声称,他们生产的新型材料购 物袋符合环保要求,能够代替现行塑料袋。请分析回答:
(1)政府“限塑”是因为:现行塑料袋进入土壤后不能被 分解,会造成 环境污染。
(2)请你帮助环保部门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鉴别该厂家说法的真实性。
实验步骤:
①取同一块肥沃菜地的适量土壤,混合均匀后 ,分别加入大小相等的甲、乙两个水槽中。
②取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现行塑料袋和各2个分别放入甲、乙两 个水槽中,用其中的土壤充分掩埋后,在同一地点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定时喷洒等 量的蒸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③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查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果和结论:
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 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明; 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 。
一.1-5.CBCCA 6-10.BACAB 11-15.ABBCC 16-20.BACCA
二.1-5.BBADC 6-10.DCADC 11-15.CBACC 16-20.DDDCC 三.1-5.BCDAA 6-10.ADBDC 11-15.CABDC
四.1-5.DCDAB 6-10.ACBBD 11-15.CDBDB 16-20.DADCB 五.1.There used to be a river in front of my house.
2.home
3.但是现在随着村子的发展,一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Because the trees have been cut down.
5.But now,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y village,everything has changed a lot.
六.1.southern 2.impossible 3.action(s) 4.taking 5.harmful
6.have taught 7.factories 8.attraction 9.marriage 10.clapped
11.development 12.Unluckily 13.natural 14.unpleasant 15.was having
七.took excited more view wonderful theme gift also enjoyed visit
一、题目略
1、mymother
2、hissisters
3、haveagoodday
4、youruncle
5、thesefriends
6、thatboy
二、
1、2、3、4、5、
his,hemy,Heryour,youhershe,her
三、
1、2、3、4、
sistersfriendsgirlsbrothers
5、6、7、8、
grandparentsparentskeysThose
四、题目略
1、yourson
2、His,a
3、Theseare
4、Thoseare
5、That,uncle
五、
1、2、3、4、5、
WhoThoseareItisanAre,yourWhois
六、
1、2、3、4、5、
BADAB
starter Module 1
1.
Ⅰ、略
Ⅱ、1.aftermoon 2.book 3.hello 4.teacher 5.GOODBYE
6.CLASS 7.MORNING 8.FRIEND
Ⅲ、1.Good afternoon,Mr Chen. 2.My name is Tom Porter./I'm Tom Porter.
3.Hello,Daming.
Ⅳ、1.中国中央电视台 2.体育 3.信息技术 4.千米 5.联合国
6.(美国)全国篮球协会 7.略 8.略
2.
Ⅰ、1.hello,my name's Lingling. 2.Good afternoon,Miss Zhou
3.Can you spell it,Mike ? 4.How are you ,Carla ?
Ⅱ、2 1 3 6 4 5
Ⅲ、1.Good morning ,your name,spell,H-E-N-R-Y 2.How,fine,are you,Fine,thanks
3.
Ⅰ、1.She is 2.Her 3.His name 4.to meet 抄写略
Ⅱ、1.b 2.d 3.c 4.e 5.a
Ⅲ、Good morning ,friend,His,Hello,this is,She,Nice,meet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一台显微镜的两个目镜分别为5倍与10倍,物镜分别为10倍和45倍,这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为()
A.15倍和55倍 B.50倍和450倍 C.5倍和45倍 D.100倍和225倍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在视野左下方,要想将物象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A.左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右下方
3.将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d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像应是()
A.p B.q C.b D.d
4.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珊瑚B.电脑C.机器人D.珊瑚虫
5.一般人都是习惯于用右手写字,他们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做法为()
A、双眼睁开注视镜筒B、双眼睁开,左眼注视镜筒
C、左眼闭住,右眼睁开注视镜筒D、右眼闭住,左眼睁开注视镜筒
6.绝大多数细胞比较小,必须借助下列哪项工具进行观察()
A.放大镜B.解剖镜C.照相机D.显微镜
7.严重干旱可造成农作物颗粒无收,这说明是哪项非生物因素的重要作用()
A、光B、水C、空气D、土壤
8.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专家是()
A.虎克B.达尔文C.袁隆平D.巴斯特
9.迷彩服是科学家模仿下列那个生物创造出来的()
A.乌龟B.鱼C.蜻蜓D.蝉的保护色
10.下列哪项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
A.害虫B.阳光C.温度D.水
11.极地狐和大耳狐的耳朵大小明显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水分B.温度C.光照D.空气
12.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共同点是()
A.有生产者和分解者B.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C.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有消费者和分解者
13.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是()
A.植物B.动物C.人D.城市所处的环境
1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B.一个池塘C.生物圈D.草原上的羊群
15.能够净化水源,防洪蓄水,又被称为是“地球的肾”的生态系统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1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
17.山南、山北生长的植物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温度B.阳光C.土壤D.水分
18.下列生物之间属于互助关系的是()
A.草原上的狼和兔B.豆科植物和生活在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
C.蜜蜂采蜜D.稻田中的水稻和稗草
19.地衣(一种植物)能在岩石表面生长,并能使岩石不断风化。这说明()
A.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直接联系B.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有关
C.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D.生物的生存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20.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A.老虎吃野兔B.蛇吃老鼠C.蝗虫吃庄稼D.青蛙吃昆虫
21.素有“沙漠之舟”称号的动物是()
A.马B.老鼠C.骆驼D.鸵鸟
22.海洋深处没有绿色植物的.生存,是因为那儿缺少()
A.阳光B.温度C.动物D.空气
23.真菌、细菌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重要地位,这是因为()
A.吸收代谢废物B.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C.能分解有机物,使之变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D.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4.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青蛙属于该系统中的()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以上都不是
25、裸地、草坪、灌木丛、森林队空气湿度影响最大的是()
A裸地B草坪C灌木丛D森林
26.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最少也最易遭到破坏的是()
A.热带雨林B.落叶阔叶林C.江河湖泊D.沙漠戈壁
27、关于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保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B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的来源
C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满足可自身的生长需要
D是人类所用能源的主要来源
28、从物质转变的角度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把污染物转变为对人类有益的物质
B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储存起来
C把气体变为固体
D是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9、进行植物无土栽培能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植物从营养液中获得足够的()
A水分和氧气B水分和有机物C水分和无机盐D无机盐和氧气
30.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生物提供了()
①食物来源②空气来源③氧气来源④能量来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现象及其的科学。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
和得出结论等
3、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与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4、生物圈Ⅱ号的失败说明了:(2分)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存在的,生物只有才能生存下来。如果,就会被环境淘汰。
6、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绿色植物、和等在内的所有生物,并根据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它们划分为、分解者和。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AADBDBCDA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CCDDDBCCC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ACCDDCB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生命规律
2、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试验
3、生物环境
4、人类目前还无法建立一个人造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意思对即可,2分)
5、普遍适应环境不适应环境
6、动物微生物生产者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