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旌,旌李峤,旌的意思,旌赏析(共含10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龙公子不在”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旌,旌李峤,旌的意思,旌赏析 -诗词大全
旌作者:李峤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告善康庄侧,求贤市肆中。拥麾分彩雉,持节曳丹虹。
影丽天山雪,光摇朔寒风。方知美周政,抗旆赋车攻。
旌湖春景作文
寒风刺骨的冬天过去了,阳光普照大地,明媚的春天来临了。我与妈妈来到旌湖边,观赏这美丽的春景。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走在旌湖旁,看,那边的小树苗冒出了新芽,它在风中摇摇晃晃,像个不倒翁一样,怎么吹也吹不倒。他成长着,不怕风,不怕雨。它虽然不比大树坚硬,不比大树强壮,但他那么可爱,那么顽强,并不比大树逊色。我们继续往前走,看见了一大片嫩绿色的草地,一棵棵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也许并不引人注意,但他那顽强的生命力却令人惊讶。它被踩弯,不久又昂首挺胸;被踏得粉身碎骨,但过不了几天,就又迎着灿烂的阳光从土里冒出来。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天是鸟语花香的季节。我们继续前进,瞧!几只小鸟在一棵樱花树上唱着美妙动听的歌。这片樱花林非常漂亮!朵朵樱花在绿芽的衬托下显得明艳动人。走在樱花林的石径上,一阵风吹过,樱花瓣就跳起舞来,像蝴蝶一样美丽。这些花瓣落到你的头上,肩上,手上,像精灵一样顽皮。站在樱花林里,不时淋一场“花瓣雨”,让你把所有的不愉快抛到九霄云外。那河旁一排排柳树在微风中亭亭玉立,那柳树的枝条,像春姑娘的头发,风一吹,就随着风翩翩起舞,看着非常舒服。
嫩绿的草坪,可爱的树苗,美丽的樱花,还有亭亭玉立的柳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走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心旷神怡,真是“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
说起旌湖,都知道那是个美丽的地方,白天,杨柳青青,徐徐清风吹动着我的衣襟,白色的海鸥霓虹灯安在褐红色的石壁上,美丽极了。不过,旌湖的夜景也十分美丽。
晚上,黄河桥头两边的平安结闪烁着耀眼的灯光,提醒着过往的车辆注意安全。川流不息的车辆快速穿过大桥,桥两边,有一块连着一块的石碑,每块石碑上,都雕刻着一个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有的是辛勤耕种的农民,有的是身披铠甲的将军,还有的是商议国家大事的皇亲贵族。这一个个故事不仅精彩纷呈,还象征着中国不朽的历史文化。
桥外,一只只蓝色的“夜光海鸥”在褐红的石壁的映衬下,仿佛成了活的,它们好像在拍动翅膀,向着对岸的同伴飞去。远处,一闪一闪的霓虹灯像一颗颗眨着眼睛的小星星,又像一条镶满宝石的缎带。
岸边,几位老者悠闲地钓着鱼,但却一边品茶,一边听歌,似乎根本不在乎鱼儿上不上钩,其实他们只是为了修身养性罢了。柳树后面,屹立着一座座巨大的石雕,每隔五到十米就有一座,它们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像一个个士兵守卫着这座城市。
我喜欢旌湖的夜景,我更爱我的家乡。
旌阳,依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绩溪华阳、屯溪黎阳、休宁海阳并称为“徽州四阳”古镇。除了史志记载,民间流传,安徽省旌德县――旌阳这座古镇各处还留下了令感慨激动流芳百世的古迹、遗物。其中“文昌塔、文庙、三桥锁翠”为代表性的古建筑,至今保存原有历史风貌,独具神韵。
一
进入古镇中心,首先跳入眼帘的便是标志性国保文物――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的文昌塔。此塔八角五层,砖木混合楼阁式,每层设有腰檐,翼角腾空,塔顶陡峻,上置葫芦型塔刹,风铎叮当,宛如管弦。塔内有木梯盘旋,登塔顶远望旌阳风貌尽收眼底。
有诗曰:“凭栏眺望景幽情,翠荫禅林古木横,夹道竹松楼外层,万过灯火塔边城。”便是形容登此塔看风景。文昌塔,原文昌阁。明嘉靖三十七年修,清雍正年拆除。为正风水,于清乾隆八年重修,改阁建塔。
关于文昌塔,当地还传说:由于旌阳地形象“乌龟出洞”,如果让龟出走就会带走文运财气。又由于西南方有一座形状似火的梓山,导致镇里经常失火,为了“定龟”和“镇火”,特地修建此塔。
来古镇旅游观光,不能不去踏访文庙。始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旌德文庙,是旌阳一道古老而耀眼的风景。
红墙黛瓦,檐牙高啄,气势宏伟且清幽淡雅,掩映在一片葳蕤的园林之中。因其树木茂盛,宛如有了天然美屏,因此,即便在清风漫舞、尘土飞扬的日子里,文庙还是保持着它独特的清雅、安详、静谧,呈现出古老的儒学气息。
清嘉庆《旌德县志》:“考唐贞观四年(630)诏州县皆立孔庙,时尚未有族邑也。宝应建邑以后,谈学之制无闻,邑之学宫自宋崇宁元年(1102)始。“旌德孔庙建筑群历经南宋、元、明至清顺治十四年(1657),屡受兵火之灾,大修24次,重建5次,现存建筑为顺治二年(1645)所建。”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初名文宣王庙,宋崇宁四年(1105)始改称大成殿。是旌德现有历史悠久、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整座文庙占地4700平方米,现存大成殿、东西厢、戟门、名宦祠、乡贤祠、泮池、泮桥、斋房等,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只有走近才会发现,这里的木雕太精美了,雕梁画栋,大殿前面的立柱上“鲤鱼跳龙门”,还有大成殿木柱上的通雕,上下一体,龙盘石柱,张牙舞爪,透着威严,每一片雕刻,都是精工细作,栩栩如生。遥想当年的工匠居然有如此的鬼斧神工,把景致刻画得如此的传神。还有大成殿柱础浮雕,事事如意,想象丰富,如意和柿子寓意深长,不仅让人联想翩翩。殿内藻井两层彩绘,内容为凤、鸡、鹤、龙、象、鹿、麒麟及牡丹花卉等,并有八仙容颜,最醒目的则是文曲之星。纵观大小百幅彩图,画面栩栩如生,神韵独具,寓意明显,无非是寄望于旌德子孙文星高照,大显神通。
这里设有“周而复作品陈列馆”,陈列了旌德籍著名作家、书法家周而复先生捐献的4000多件文献资料。古镇也因此而有了翰墨书香之气。
二
穿城而过的徽水河将古镇分割成两片,桥又将其连缀起来。“三桥锁翠”是这座古镇最出名的风景之一。
三桥中的驾虹桥为石墩双孔梁式廊屋桥亭建筑款式,瓦盖翘檐,犹如建在徽水河上的一座小木屋,那古朴而典雅的造型,实用而科学的构造,粗犷而不失细腻的风格,折射出古镇先民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和高超技艺。难得地是至今为止,驾虹桥桥面依然是石条铺就。如今,徽水河上分别新建三座新桥,结束了古桥负重载车的历史。
每一座桥就是一本古老的书,一首优雅的诗。半圆的桥孔与水中的倒影合二为一,合成一个碧玉圆环。有诗曰:“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上下影接波底月,往来人渡水中天。”站在古桥上,极目远望,古镇成了一幅典雅的江南水墨画,青白的水、青灰的墙、青绿的树,远远近近浓浓淡淡深深浅浅……
据当地文物部门统计,目前,全镇的古建筑现存65处。有建筑年代久远的古巷、古屋、古井、古道。那些古民居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古民居均含有大门、天井、正厅、后厅、厢房、辅厝和横屋,门楼、厅龛、柱础、窗棂、厅壁、石旗杆等,有的虽已斑驳破旧,甚至有的只剩残垣断壁,但仍不失古朴精致、凝重与沧桑。古色遗韵今犹在,让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镇中心最繁华的解放街又叫步行街,是镇中最古老的一条街。古街巷中经营各种商品的店铺、风味餐饮小吃、休闲茶馆和特色的手工作坊鳞次栉比。游走其间恍如时空转换,别有一番情趣。
沿徽水西岸边,是古镇最热闹的场所。小饭店一个连着一个,有趣的是饭店对面就是一个小菜市场,菜农们不约而同地在这条饭店边上摆起了龙门阵,青一色的自家种养的绿色食物。饭店的老板们也乐得不用跑远路,就地取材又新鲜又便宜又不会少称。来这里可以一边欣赏河边的美景,一边体验各式的饭菜、品茗、打牌。虽然不如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宋代东京汴梁城宏大的盛世景象,但是古镇具有更悠久的历史内涵和更深刻的文化沉积。经过千年的发展和历史变迁,人在满足人们基本生衍繁息需求的基础上,将河流、古庙、古街、古桥、古井、古塔、古民居等诸多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同时注入了古老的民俗、古朴的民风,才形成了今日这样充满着灵气深邃厚重的秀美古镇。
三
旌阳人民崇文重教,人才辈出。仅清末有姓名可者就有进士142人,举人206人。兴学育人的民风培育了古镇蔚然勃兴的人文,旧志载:“旌俗重诗书,勤课诵,多延名师以训子弟。”
明清时期鼎盛一时,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在千百年的商海风云中,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逐渐积淀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形式,衍生出了如目连戏、斋堂戏、堂戏清唱、木偶戏、皮影戏、龙狮舞、传统灯会、竹马、三月二十八庙会等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文化景观。
目连戏在明清时盛行,该戏融合民间杂耍、翻桌、蹬坛、跳索、钻火圈等多种技艺。剧目主要为《目连救母》,宣扬因果报应思想。每逢农历闰年,旌阳常请南陵、浙江昌化等地戏班在张家坦(现梓山广场)、北门观音阁(新桥)等处演唱,内容一般为驱邪赶鬼、祈祷丰年等。斋堂戏则是清末民初大族开斋时的一种演唱仪式。旌阳镇太子殿(现酒厂)、丁家村、鸥川、南冲等地兴演此戏;有些地方请和尚或道士连唱七天七夜,一般逢农历闰年演出。堂戏清唱于建国前,每逢农历二月初二(相传为土地神生日),各地均请10余名民间艺人在土地庙前搭台唱堂戏,清唱《桃园三结义》、《郭子仪做寿》等喜庆性京剧剧目。有些富户遇红白喜事,亦邀请老艺人上门演唱堂戏。各类表演形式无不浸透了历史文化的瑰丽色彩。
有人说:“有历史的城市,同样也是有内涵的。”而有内涵的城市,必不会被岁月的烟尘所湮没。徜徉在古镇里,看古宅古街间,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新街商品琳琅,淋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旌阳――这座千年古镇已申请创建国际慢城。这里有旖旎的风光,富饶的资源,勤劳的百姓,纯朴的民俗乡风,未来的发展之路霞蔚云蒸。
穿越岁月的时光,这座古老的小镇犹如一方古玉,更显得剔透玲珑,空灵隽永,期待着更多的人们走近与熟识。
[古镇旌阳 游记]
旌湖的变化作文
这次我们的作文是写旌湖的变化,特别是环境和生态的变化。我的采访对象是爸爸。爸爸说,他在德阳生活了近四十年,旌湖的变化他看在眼里,伤在心里。
以前,德阳只是个小县城,人口少,工业不发达,所以整个城市显得很安静很整洁。那时候,旌湖还是一条宽阔的河流,叫绵远河,离城区很远。河两岸都是农田,绿油油的,像一望无际的海洋。河水很清,里面有许多活蹦乱跳的.鱼、虾,搬开水边的石头,下面会藏着许多小螃蟹。人们爱在里河里洗衣裳,在河里游泳,还会在河边钓鱼摸泥鳅。那时的天空湛蓝明净,浮云洁白如棉,空气清新甜润。下雨时,雨滴掉落在河面,泛起层层涟漪,水波一圈圈荡漾开去,水雾飘浮在河面上,两岸的树木隐隐约约。当冬天来临时,河水会变浅,河面会结上一层薄薄的冰,河边的小草上会“长”出冰珠和形态各异的冰棱,晶莹剔透,如同宝石一般……那时的绵远河真美啊!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绵远河变了。人们在两岸修建了河堤,在河的上、下游筑起了堤坝,绵远河变成了旌湖。城市变得越来越大,建筑物逐渐包围了旌湖。湖堤上有许多排放污水的洞口,生活、生产的废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湖中,旌湖成了城市的“下水道”。旌湖变得面目全非,湖面漂浮着各种垃圾和肮脏的浮沫。湖水浑浊不堪,又腥又臭。水里长出了蓝藻,鱼虾失去了踪迹。再也没人敢去湖里洗衣裳游泳了。旌湖变得冷冷清清,死气沉沉。
怎么会这样?美丽的旌湖哪儿去了?
这都是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环保意识,过度的生产和生活改变了旌湖的生态。沿岸的化工、造纸等企业疯狂地排放废水、废气,严重污染了环境。而人们仍然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却不考虑身后的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河流断流等重重危机对我们生存的威胁。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旌湖养育了我们,养育了无数的生灵。如今,她正受着无声的折磨。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大家都来爱惜她、呵护她,让她重现“德阳母亲河”昔日的光彩吧!
旌湖是我们德阳的母亲河,是它把城市分成了东边和西边。旌湖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它到底美在哪里呢?就让我来给你讲一讲吧。
春天,河边的柳树抽出长长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许多棵柳树并排在一起,一直到旌湖的尽头。野花儿也绽放出了美丽的笑容。它们的颜色可多了,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小草也从地下探出了头,向春天问好。此时,春风一吹,湖面便泛起层层涟漪。这让我想到一句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小燕子也飞回来了,它们叽叽喳喳的叫着,像是在说:“太好了!春天来了。”此时的河边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天来了,天气变得非常热。但旌湖边却成了人们纳凉的好地方。因为茂密的大树几乎把所有的`阳光给遮住了。早上和晚上,河边的人很多,有出来散步的,有在湖边钓鱼的,还有在湖边摆地摊的……而此时蝉也在柳树枝上不知疲倦地唱歌,它们的节奏时快时慢,真像一个个专业演唱家。
秋天,旌湖边的银杏树叶几乎被被染成了金黄色。风一吹,它们便纷纷飘落下来,有的直接落到地上;有的会在空中跳舞,跳完后再飘落在地上;还有的会落到路人的头上,让人们带着它去旅行。旌湖被这幅画面衬托的格外美丽。有时,我还会去湖边拾一些掉落的树叶做手工呢!
冬天到了,远到而来的客人—海鸥,飞来了。它们会成群结队地飞到湖边向路人讨要食物。它们有的会一下子飞起来把人们扔在空中的食物接住,有的会懒洋洋的浮在水面上等着食物的到来,还有的会为了一点食物争吵,甚至打架。
这就是我们德阳美丽的母亲河——旌湖。
旌湖的秋色作文
今天是礼拜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岷江桥头,观赏秋景。
因为天还早,一大片一大片的烟雾笼罩着湖面,像给湖面披上了一层层薄薄的轻纱,湖边的柳树隐隐约约倒影在湖中,那枝条像我们的长发一样,随风飘动。
秋风阵阵吹来,十分凉爽。在湖中央,还有几个老爷爷在钓鱼。他们慢慢地等待着鱼儿上钩。一行行大雁排成人字形往南飞。湖面上,一只只白鹭像婷婷玉立的少女站在水中央,几只灰黑色的野鸭子在湖中间游来游去。
潺潺的流水从闸桥底下穿过,哗啦啦的'流着,像在演奏着秋天的旋律。
过了一会儿,太阳出来了,照在湖面上,顿时湖面波光鳞鳞的,像一面发光的大镜子。湖边的景色太迷人了,让我们舍不得离去。
我们便顺着桥来到了标准段。路两旁的树叶有黄有绿,地面上落了很多金黄的叶子,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发黄的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严热,扇来了秋天的凉爽,多么神奇的大自然!
在一条小路上,槐树盛开着金黄色的花儿,对着人们微笑。
我觉得大树像人们一样,有生命春天的树像生机勃勃的少年,秋天的树更像稳重的大人。
啊!旌湖的秋天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早晨,信步走到河堤上,整个湖面被薄雾笼罩,像披了一层轻纱。水很静,不见一丝波纹。片刻,雾散去了,顿时眼前明朗起来。
湖中游弋着几只野鸭,慢慢地移动,像是在追随湖面泛起的微微波光。两只白鹭轻盈地贴着水面掠过,它们好像在舞蹈,飞翔的舞蹈,很神奇,如两位轻灵的仙子。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回头看看湖两岸,绿草茵茵,野花点点,柳树在风儿的拂动下,柔软的绿手臂舞出一个个音符;茂盛的榕树伸展着枝叶,撑起了一片阴凉。大人们三五个一起,在打牌、说笑;孩子们则跑来跑去,抓蝴蝶、摸树干,快乐地玩耍。
不知不觉,夜幕悄悄降临,朦胧的夜色笼罩了大地。堤上忽然亮起幽幽蓝光,给湖面添了一层神秘。彩虹桥上更是灯火辉煌,不同色彩的灯光汇聚在一起,把彩虹桥装扮成了真正的“彩虹”。再看看水中,更让人目不暇接:灯光照着水面,水面映着灯光,形成了一个个奇特的小光圈。广播里流淌出轻柔的音乐,与夜色中的旌湖融合在一起。
早上的旌湖美,旌湖的两岸美,夜晚的旌湖也美。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旌湖永远美!
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旌湖。它像一条银白色的绸带,从北到南伸向远方。湖面宽阔,水深清澈,一年四季静静的流淌着,变幻着无穷的美景。
我每次路过旌湖湖畔时,都会被美丽的旌湖吸引住,看不够的美景使我发出“啊!好美!”的赞叹声。
早晨,湖面上雾气朦朦,白茫茫的,远远望去,分不出哪是天哪是水,我站在桥头上,就像站在云朵上面,游在仙境中,飘飘渺渺。
中午,明媚的阳光给旌湖批上了金色的外衣,湖面上波光粼粼。岸边上很多翠绿的柳树,五颜六色的花朵,高大的楼房,一起倒映在湖中,就像一副美丽的水彩画!
人们在湖边散步,人来人往,有的.在悠闲的钓鱼。群群野鸭在湖里游来游去,时而发出嘎嘎的叫声,白露在湖面上飞来飞去,使美丽的旌湖锦上添花,生机勃勃。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湖两岸的霓虹灯忽闪忽闪的,星星点点,就像仙女撒下碎金。彩虹桥上闪着七色的光,鲜艳夺目,映在湖中,天水相连,就像色彩艳丽的画卷,好看极了!
旌湖上,有五座雄伟美丽的大桥,像巨龙横跨在旌湖两岸,把城市的东岸和西岸紧紧的连在一起,给德阳城市带来了繁荣。旌湖啊!里真美丽!我永远热爱你!
镜湖是长河的一段。它是镶嵌在我家乡德阳市的一条项链。她横跨全市,把德阳市区分成两部分。湖上有五座雄伟的桥。它们是黄河大桥、开江大桥、彩虹大桥、闽江大桥和珠江大桥。它们就像五条项链上的珍珠,使镜湖充满生机和活力。湖的两边种着一排排排的柳树、桃树、梨树和榕树。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成群的野鸭、白鹭和苍鹭不是在觅食,就是在玩耍,就是在海浪中一动不动地休息。
镜湖春天最美。春天,桃树和柳树长出了新枝,长出了绿叶。白色的梨花、红色的海棠和粉色的梅花都盛开着。香味太香了,人们不得不称赞它们的香味。渐渐地,绿叶变得更大,颜色变得翠绿。人们脱下厚厚的冬装,穿上五颜六色的春装,走在镜湖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快乐的小鸟在柳树顶上拍动翅膀,一边拍打一边唱着美妙的歌。
锦湖不仅美化了我们的城市,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休闲娱乐场所,无愧于“锦城龙”的美誉。
★ 徜徉旌阳老街散文
★ 夜色下的旌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