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笼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xys33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蝈蝈笼散文(共含10篇),供大家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ys3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蝈蝈笼散文

篇1:蝈蝈笼散文

蝈蝈笼散文

每次在小市场看见做工精细的蝈蝈笼,便会把我的思绪带到那个麦浪飘香的夏季。金色的麦杆伫立在一望无边的麦田时,大人们就会忙碌起来。夏天的天气犹如多变小孩,始终让人难以琢磨。于是人们要赶在天气变化之前将麦子最大程度收割到家,避免一年辛勤劳作受到大的损失。大人们便成了麦田里的“机器”,一天到晚都弯着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就连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也都加入到收割队伍里。我那时年龄尚小,比麦田里的麦子高不了多少,需要有人照顾。父亲一年很少在家,于是在这个时候我就成了母亲最大的“包袱”。大约连续几年的时间力,每每遇到农忙母亲就会捎口信给表姐,表姐是大舅的女儿比母亲小不了几岁,大舅家里人口多,这个时候表姐就成了我们家不拿薪水的“保姆”。表姐个子不高,但是很能干,这时候表姐不光要照顾好我,就连我们家里的家务也全部包揽了,中午还要领着我给母亲送饭。表姐的到来是我最为开心的日子,表姐会讲好多我听不懂得故事,高兴的时候会亮开嗓子给我唱歌,闲下来的时候会捉一些小虫子给我玩。表姐脾气很好,她有一根长长的辫子,我那时不懂事,一闹起来就拽表姐的辫子,有时把拽下几根头发来表姐也不恼,母亲打我,她总是护着我,在我的记忆里,表姐比待她亲弟弟都要好。

一天,我看见邻居家的大男孩从麦田帮忙回家的时候提着一个用麦秆做的蝈蝈笼,虽然做工不怎么精细,但是里面装着一只硕大的'绿蝈蝈特别显眼,蝈蝈不同不停咯吱咯吱地叫着,像是在唱着一支动听的歌曲,引来不少孩子羡慕的眼光。我也加入了看热闹的队伍了,一直到了傍晚母亲从地里干活回来我都呆在那里逗蝈蝈玩。无论表姐怎样劝说,我都不愿意回家,直到表姐答应我,明天一定给我做同样的蝈蝈笼,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表姐果然没有食言,第二天,干完家务之后,表姐便把母亲挑回来的麦堆上取下比较好的麦秆放在水里浸泡,然后开始给我编织蝈蝈笼。一开始表姐不怎么熟练,对自己手艺不怎么满意,编好了又拆掉,一直到夜里,才编好一半,借着油灯下昏暗的光表姐一丝不苟地继续着自己的杰作。我醒了的时候,一个小巧可爱的蝈蝈笼就摆放在我的床头。顾不上吃饭,我也央求表姐捉一只蝈蝈放在里面,表姐答应了我,她告诉我下午的时候才是捉蝈蝈最好的时间。到了下午表姐果然给我捉回了一只灰色的蝈蝈,虽然个头不如邻居家的那只大,等我把蝈蝈笼提着在小伙伴面前晃悠,引来一双双渴求的眼神时我的到极大的满足,丝毫不亚于大人们把小麦收到家里的喜悦。

美好的日子似乎很短暂,我的灰蝈蝈在养了几天后就死了,蝈蝈笼也在我和小伙伴的战斗中毁掉了,农忙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表姐没过多久就会到了自己家里。表姐也很快嫁人了,我也在懵懵懂懂之间,走进学校,结束了我的童年生活。嫁人了的表姐再也没有来我家,她为自己的生活而忙碌,她也会像母亲一样的妇女在田间辛勤劳作,等待着收获季节的到来。

童年的生活像是叶子上一点点露珠,很快被烈日无情地蒸发殆尽,等我成年之后见到表姐的时候,她已经患上了绝症,岁月无情地在她的脸上布满了苍桑,那个曾经活泼勤劳的表姐不见了,她和我们说话的时候显得那样疲倦无力,我暗自伤悲,那个记忆中的表姐再也找不到了。几个月后,噩耗传来,表姐去世了,脑海中表姐的形象就像是童年的蝈蝈笼一样模糊渐渐起来。在朦胧之间我依稀看见那个曾让我那魂牵梦绕的蝈蝈笼,还有那个瘦弱的而淳朴的表姐。

篇2:蝈蝈笼三年级作文

蝈蝈笼三年级作文

今天,我游过泳之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夫子庙花鸟市场玩。

我们进去想买小鸡,可是花鸟市场没有买小鸡的了,我们就往回走。我看见卖蝈蝈的人那儿有蝈蝈笼,便对爸爸说:“我也想买一个。”爸爸让我回家自己做一个。我说不会做,就算会做也做得很差。爸爸就帮我买了一个。

我挑了一个最精美的绿色蝈蝈笼,它像一座精美的.小凉亭。它的前面有一个木头做成的小门,底部是用塑料做成的,上面还有尖尖的亭顶。

我回家后做了一个十分丑的蝈蝈笼,上面是用泡沫做的,下面也一样。中间是用牙签做的,我不会做门,所以没有门,这样是不是很差呢?想象一下吧!

我真希望早日去郊区捉一只蝈蝈。

篇3:蝈蝈散文

蝈蝈散文

昨天说的秋虫,讲了品相,饲养,原本今天想把斗虫说完,奈何挚友想听听蝈蝈的事情,好在都是一路,今天就讲讲蝈蝈吧。

蝈蝈学名短翅鸣螽,螽,音“中”《尔雅。释虫》中草螽说的就是蝈蝈。全国南北各省均有,大致分为北蝈蝈和南蝈蝈,北蝈蝈按照产地分燕,冀,鲁,晋,而南省各地所产通称南蝈蝈。选蝈蝈要看成色,按成色分为:黑蝈蝈[铁皮蝈蝈],绿蝈蝈,草白蝈蝈,山青蝈蝈,异色蝈蝈。产自河北易县西山北的铁皮(黑蝈蝈)当属其中翘楚。紫蓝脸,红牙,粉肚皮,膀大,翅长,蛤蟆音。说的就是铁皮,此种黑亮似铁,鸣声强劲有力,响亮宽厚。沉着稳重,一虫鸣能盖过群虫嘶叫。颇具大将之风。最是玩家推崇。极品的铁皮现在怎么也要近万块。蝈蝈因为产子多,被国人看做福虫,最早春秋时期就有饲养。不仅取义多子多福,更是听其鸣叫。可当鸣虫之首。

虫鸣鸟哨,本是与时令相关,可是过去那些有钱有闲的大爷,非常懂得生活的艺术,偏偏认定人能胜天,翻转阴阳,把虫鸣的时序扭转过来,当时的北京,夏初荷花市场一开,就有卖蝈蝈的`,有吃奶孩子的人家遇见大概都会买两只,吊在廊下窗前,逗孩子一乐,据说吃奶的孩子听了蝈蝈叫,不会积食。这个时候的蝈蝈很便宜一两个子儿,就能卖一只。随着天凉凝露。价格就越来越高,过了中秋您要是想养只蝈蝈,就只能丰台找蛐蛐赵,要是到了冬天没个八块十块的大洋,还没人愿意割爱呢。

蛐蛐赵当年在北京孵虫最有名,别说蛐蛐,蝈蝈,油葫芦,人家过了立冬,就到睿王府领腰牌,是一冬天王府玩的大豆清蝴蝶和青蛙的专职供奉。听说还给梨园行的朋友孵螳螂,您就知道人家的手艺了。这行人管孵化叫“份”,秋日将雌虫至于浅沿养盆,让其甩子,入冬以后,在养盆外喷上冷水,在外面冻成薄冰,然后移入屋内火炕上,屋里炕里都要生火,让养盆的冰融化烘干,然后再喷水,结冰,融化,烘干,如斯者七次,虫卵才能化为幼虫。然后就要倒入垫上过箩土的大河罐。在罐内将枯树皮沾湿,层层叠起,中间加上白菜叶。让幼虫在里面脱壳,幼虫七日一脱壳,七次脱壳后,才算长成,再养几日,才能振翅嘶鸣。每次脱壳,幼虫必须把自己脱的壳全部吃掉,不然成虫就不能雄壮发声。份蝈蝈还要精心。蝈蝈化成幼虫后要单个分开,在四五次脱壳后,不仅要加白菜还要用羊肝拌点青豆任其食啖,据说这样份出来的蝈蝈,身大膀长,寿数增加,鸣声悠远。

您有了一只好品相的铁皮,那就必须配上一个讲究的葫芦,这在老北京才叫成套。旧京有名的葫芦有六角葫芦,那是葫芦一开始涨就用松木把葫芦绑上塑型。杨二的腰子葫芦,杨二拐的袖珍葫芦。都是揣在怀里,任您出门办事,绝无妨碍。再配上造办处的紫檀镶虬角,雕红镌水的葫芦盖。外头罩上荷包满的衬绒绸套,下角衲上贵府书斋字号,嘿,这样的打扮甭管您是天兴居喝茶还是会贤堂用酒。在向阳的窗前,拿出来,看着蝈蝈雄姿柔展,赏着葫芦的奇珍象磋,玉润盈光,伴着秋虫的声声鸣叫。个中滋味,雅人至深,是旁人如何能体会的呢。

北京能称为文化古都,究其原因是传承有序,积淀深厚,无高谈阔论,却总是在不经意处尽显文化的气息。淡泊致远的风骨是这样文化的脊梁。试想,屋外北风凛冽。滴水成冰,您独自在书斋一隅,放上一盆丰台白窑暖棚的月季,从怀中拿出偏葫芦,借着炉子上水壶蒸腾的水汽,放出蝴蝶,任其自由盘飞,落于花蕊,打开青花的水罐,听着碧身金眼的青蛙鸣唱,如置身春日,放形骸于秋水,那是何等的自得其乐,无论品茗还是执壶,这种北京的滋味。文化的味道,能不让人陶然吗。

篇4: 黑笼儿散文

黑笼儿散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明天就是清明了,而在今天应该叫寒食节的,寒食节的背后又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昏灰的天空比起前几日的高温竟然略显寒意,空气中湿漉漉的感觉。自然界真的是有灵性的,你看那些正在簇拥绽放的花儿,在这样的日子里也都不约而同的收起了往日的娇艳变的素颜了许多。其实,这世上的每一天、每一处风景都是相似的,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无关你我。但却因为在昨天、今天或许是明天的某一个时间、某一处地方,发生了这样那样的故事,遇到了这样那样的人,而使得我们对过往有所记忆,对以后有所期盼。我们就这样背负着回忆行走在去往期盼的路上。

路边的田野里一片青青翠翠,在青翠间点缀着零零星星的小花儿,还有几片尚未烧尽被风吹散的纸钱。空气似乎再也经不住这样的沉重,下起了丝丝细雨。雨滴滴在头发上,顺着几根发丝流进了眼里,模糊了眼眸。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纸灰的味道,就这样掺杂和充斥着,思绪又开始蔓延……

黑笼儿,呵呵。突然想起了它,其实应该是根本不会忘记的。它只是在心里的某一个地方被永久的存放着,只有在这样的日子里才会拿出来,擦擦上面的灰尘,再放回存放的心里。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笼是小时候家家都有的东西,用竹藤编制而成,大都是圆形的,有大的,有小点的,小时候的空闲时间就是提着它,在像现在这样的时节里,像现在这样的田野里寻找野菜,野草。三五成群,两两结队的小伙伴,不管谁每发现一个野菜都会惊喜的喊叫着。

我记忆里的黑笼儿可不是用来挖野菜的,它比那些笼要更小一些,做工似乎也要更细致,是用更细的竹藤编制的,而且还有一个圆形的盖子。在我的印象里它一直就是黑色的,现在我才明白其实最早的它应该是竹子的本色,黑是因为时间太久被烟熏的缘故了。这个黑笼笼是爷爷奶奶的专用家具,在那个时候应该算是家具吧。就一直用铁丝挂在爷爷奶奶房间的房梁上,要大人站起来才能够着。那时的我留恋的可不是这个笼笼本身,而是里面的好东西,至于都有什么东西,现在倒是记不清了。应该有麦乳精、白糖、点心什么的,都是长辈们探望爷爷奶奶时给送来的好吃的。在我看来,它是当时家里最好的东西了,对它充满了好奇和期盼。但是即便是嘴馋想吃,还是不敢张口要的,每次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它。只有等到爷爷奶奶打开的时候我才会迫不及待的跑过去,一饱眼福,也可以饱饱口福。有时候在家里正玩的时候就听到奶奶的叫我的声音,而聪明的妹妹却每次都比我先跑过去,惹得爷爷奶奶哭笑不得,结果肯定是我和妹妹两人都有份了。那时候就觉得黑笼儿挺大的,可以放好多好多的好吃的,可现在看看,里面其实能容纳东西的地方很小,就这样爷爷奶奶还要把里面的东西分给我和妹妹,而且每次我们吃的都会比他们多很多。直道爷爷奶奶吃的越来越少,再到最后……

现在的黑笼儿还在家里放着,只是爷爷奶奶的音容都已经有些模糊了。在一个人的感情世界里,亲情应该是最难以割舍的。因为也只有亲情才是心甘情愿的付出而从不计回报的。黑笼儿里装的不仅仅是好吃的,而是满满的.爱。这种爱一旦逝去,今生是再也不会拥有的了。现在的我们日复一日的忙碌,为了所谓的理想和信念累的身心疲惫。而在忙着赶路的同时,却忽略了那些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本应属于更为珍贵的东西,直至它逝去之后,我们才会在以后的某一天里感受到它的珍贵和逝去的遗憾。然后打开记忆,在散落了一地的记忆碎片中拼命的寻找,希望可以找寻到一丁点残片,把它再次放回心里,使心不再那么空虚,得以暂且的慰寂。

天空有些泛晴了,不再显得那么沉重。风儿摇摆着柳枝,发出低吟而清脆的哨声。两只鸟儿在树的最高处欢愉的鸣叫,尾巴长长的翘着,叽叽喳喳的,像是喜鹊吧。或许是因为有了这些碎片记忆的缘故吧。不禁有些释怀。毕竟没有永久的陪伴,很多时候都是需要一个人默默的行走,就像此刻的情景了。

篇5:蝈蝈写真现代散文

蝈蝈写真现代散文

仲夏,闲心捉了蝈蝈一只,同居一室,朝鸣午叫,乐而不嫌。

朝鸣可用于晨鸡,恰好和陋室“闻鸡起舞”书之拙作相符。午叫权且它在吟诵《明日歌》,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警句说的精辟:“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它的午叫我是不会嫌弃聒噪的,它是在提醒我不仅要利用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还要把别人喝茶、闲聊、喝酒、打麻将、逛街这些容易在指间流走的时间都利用上,我不会去羡慕别人保证睡眠到自然醒,我会羡慕文人墨客们为后人留下的不朽之作,蝈蝈乃鄙人的“座右虫”,然也。

蝈蝈可是中国花鸟画草虫小品和精美玉雕作品中的常见题材。古往今来诸多绘画名家中,数白石老人擅长蝈蝈。他老人家绘画构图明快简洁,《白菜蝈蝈图》寓意深刻,写意画中浓淡有致的墨白菜,绘画上一只或红或绿的大肚蝈蝈,老人家对蝈蝈则作工致刻画,双翼轻颤似在发声,头上极富弹性的触须画得尤其精彩,似在不停地抖动,作品还有《爬虫萝卜图》、《葫芦蝈蝈图》等。《白菜蝈蝈图》中的白菜谐音是“百财”,蝈蝈不是鸣叫吗?那它的谐音就是“国民”,合起来美好的寓意不就是“国民百财”吗?也有“升官发财”之说。《国泰民安》能用蝈蝈表现出来吗?完全可以,前景绘画好瓜秧和毛茸茸晨开的雌黄花,花上爬有一只正在鸣叫的绿蝈蝈,后面的配景用大写意技巧绘画上景泰蓝花瓶,这样的寓意何尝不是一幅《国泰民安图》呢?这一下各位看客知道蝈蝈在艺术作品中的地位了吧!

不知道看客您是否仔细观察过蝈蝈?我养的是一只油绿的大肚蝈蝈,它的头略比蝗虫大,凸起的眼睛黑晶晶的,头顶两根细长的触须不停地晃来晃去,可能它的长触须是探测周围动静的主要器官。三双对生的腿,四短两长,爪上带有毛刺,便于攀爬捕猎昆虫,嘴上不仅有利齿还长有四个抓须,便于觅食。蝈蝈的行走可爬可跳,后腿团而即发可蹦跳到一米开外,情急之下展翅可逃之夭夭。蝈蝈的颜色与生俱来就是入国画的物种,基本上就是国画颜色中赭石和三绿两种色。深赭色的头部,肥胖的三绿大肚上罩着九道深赭色的轮线,浅绿的肚底和蛇肚相似。三双对生腿长在前胸,长翅长于肚,由飞翅和响翅组成,透明的飞翅隐藏在硬翅下面,响翅凸于硬翅,整个翅膀的`颜色是斑斑驳驳的赭石和三绿,这两种颜色就是迷彩服中的主色彩,所以蝈蝈在草丛里你是很难发现的。它的嘴也很顽皮,一会儿舔舔前腿,一会儿躬起来身体梳理起了后腿,看来这个家伙还挺喜欢梳洗打扮臭美的。它叫的时候蛮有意思,先用两个软弱的长须晃来晃去,试探试探周围的动静,确认没有危险后,背上的响翅试探着慢慢的抖动了起来,开始是没有声音的,慢慢才发出来声音,就像看着乐谱在唱歌,由低声部逐渐唱到高声部,“吱吱咋咋”煞是好听。

蝈蝈从表面看文文静静,其实是个凶残的家伙,它的美食就是蝗虫,然后才是白菜叶之类的素食。我养的蝈蝈是在一个剪了许多窟窿眼的矿泉水瓶里,当我为它捉进一只小蝗虫时,它是不急于去扑咬的。大概小蝗虫意识到自己到了一个危险的环境,不停地在瓶子里蹦来跳去,蝈蝈在一旁静静地一边观察一边磨着牙,等蝗虫蹦跳的人困马乏了,慢慢地靠了上去,看准部位一口就把小蝗虫后腿咬了下来,小蝗虫疼的在原地转来转去,蝈蝈又是一次扑咬,把剩下的另一条后腿也给做了截肢手术。可能蝈蝈的牙齿带有麻醉剂,小蝗虫慢慢的不动弹了,蝈蝈这个时候才狼吞虎咽吃起来,不到半小时大餐就解决了,瓶里只留下了干干的蝗虫腿。这个家伙还不吃过期食品,一次,我为它捉进一只和个头差不多的大蝗虫,强壮的大蝗虫意识到天敌就在眼前,黔驴技穷地蹦跳着。蝈蝈也知道这个庞然大物不好对付,只能在一边静静的磨着牙,蝗虫放进去一天了毫发未损。第二天黎明,我听到塑料瓶里面一阵响动,知道它们你死我活的战斗又开始了,你来我往在瓶里打斗了一上午没有个结局。下午,大蝗虫疲惫了不少,蝈蝈终于等到了蝗虫打盹的时刻,一个前扑咬住了蝗虫的后腿根,它没有把腿咬下来,蝗虫又把它甩在了一旁。在傍晚的时候我看到触目惊心的一幕,蝈蝈再一次恶狠狠地向蝗虫的后腿根咬去,这一次成功了,被咬下来的后腿可能是神经还没有死,大腿就像疼似的不停地抽动着,大蝗虫再也蹦跶不起来了,但是它还是顽强地爬来爬去。第二天早晨,我看到大蝗虫死了,可能是夜里含冤而死的,死体有了一股臭味,杀蝗犯蝈蝈远远地躲着闻也不去闻,我只好清理出了蝗虫的尸体。

鄙人得把笔停下来了,蝈蝈不知疲惫地叫了一上午,我给它喂一点水去,呵呵!

篇6:蝈蝈_

一天,妈妈回家的时候,手上提着一个漂亮的小笼子,笼底是蓝色的,周围用牙签编成的围栏。远看像座小亭子。咦?亭子里面是谁?我仔细一看,是只小虫子,要知道我天生怕虫,便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妈妈说:“别怕,这是蝈蝈,它是不会伤害你的。”我凑近一瞧,这只虫子的头上长着两根又硬又长的头须,两只眼睛乌黑乌黑的,背上披着黑绿相间的风衣,里面是白色的衬衫和咖啡色的长裤,有三对足,最后一对最奇特先朝上再朝下长。它炯炯有神地看着前方,一动不动,非常安静。

到吃午饭的时间了,当然蝈蝈也不能落下,妈妈把上等的红樱桃给蝈蝈吃,结果等我们吃完午饭,发现蝈蝈没碰红樱桃。一连几天,蝈蝈都没有吃东西,一开始我并没在意,以为蝈蝈在卖主那里吃饱了不饿。后来我开始担心,就是吃饱了,也不可能几天不饿呀,我问妈妈:“蝈蝈是不是要绝食啊?”妈妈说:“可能它不喜欢吃红樱桃,明天换食物吧。”后来妈妈买了毛豆,西瓜皮,这回蝈蝈把东西吃得可干净了,原来蝈蝈也挑食。

蝈蝈也一反刚来时安静的常态,别看它那么小,可厉害了,它会高声长叫,叫得我开始心烦意乱,根本没心思做自己的事,我偷偷给它取了外号“烦人”。它会突然叫起来,吓人一大跳。除了这些,我相信它一定还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你有兴趣知道也买一只蝈蝈观察吧。

这就是我家的蝈蝈,你喜欢吗?

篇7:蝈蝈

我的密友是一只蝈蝈,它是一只百日虫。

它的脸就像一颗蓝宝石。在它的嘴上有两颗白色的大板牙,在它的嘴的左右有两对胡须,眼睛总是圆溜溜的,因为它没有眼皮。它有一个白花花圆鼓鼓的大肚子,在它的背上有一对黑绿相间的厚翅膀。在它的胸部有两对前足和一对后足。它的后足非常有力。它的每条腿都分成两节,下半截腿上长着一排排小刺。它的脚上还长着为了抓东西方便的倒钩。

它喜欢吃肉虫子,平时它都吃胡萝卜,只有它表现好的时候才会给它一条肉虫子吃。因为它是一只百日虫,它应该生活在夏天,所以我家的蝈蝈放在暖气边儿,因为他一暖和就叫个不停。我每天都听着蝈蝈的叫声入睡。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两只蝈蝈的对话。一只蝈蝈傲慢地问:“你听我唱得多好听啊!主人就非常喜欢听我唱歌,你怎么不唱歌啊?你唱的是不是特别难听啊?”

“我不是不会唱歌,我是不想唱,我觉得天天待在这个笼子非常没意思,有什么可高兴的,还唱歌。”另一只蝈蝈闷闷不乐的说。“我就知道你不会唱,别找借口了。”声音洪亮的蝈蝈说完又唱了起来。

“我确实对唱歌不感兴趣。”另一只蝈蝈争辩道,“我生来就应该属于大自然的,为什么要待在这个小笼子里,我觉得生活没有了意义。”

“住嘴!”声音洪亮的蝈蝈恼怒了,“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主人对我们这么好,每天给我们吃新鲜的胡萝卜,让我们在这么温暖的房间里。小心主人不喜欢你,把你扔出去。”

我突然醒了,我觉得蝈蝈好可怜。我决定等天暖和了,把它放回大自然。

篇8:蝈蝈

前天,爸爸给我带回了一个小伙伴――蝈蝈。

蝈蝈穿着褐色的外衣,上面有两道草绿色的花纹。它的头呈扁圆形,上面长着两根又细又长的触角,这两根触角非常敏感,只要我轻轻一碰,它就立刻往后一蹦。蝈蝈头上还有两个黑色的小圆点,那是它的眼睛。它的嘴很奇怪,是三瓣的,有点像兔子嘴,但有两片像剪刀一样,非常锋利。嘴旁有两根细须,不知是干什么用的,后来我发现蝈蝈吃东西时,就用这两根细须把食物送进嘴里。蝈蝈背上有两只短翅,腹部很大,它有六条腿,后面两条腿又长又壮,非常有力,所以蝈蝈擅长跳跃。

我经常喂它豆荚、西瓜皮、青菜叶等,它很喜欢,总是吃得津津有味。

刚才,我正在聚精会神做作业时,忽然传来一阵“吱、吱、吱吱吱”清脆的鸣叫声,原来是蝈蝈高兴得唱起了歌儿,这可是它的拿手绝活。

我非常喜欢这个小伙伴,但不知它会不会想家?当它想家的时候我会把它送回大自然的。

篇9:蝈蝈

这是一只非常漂亮的蝈蝈。它的身体不过于指头大小,姿态却是活灵活现,令人忍不住想去抚摸它,它浑身绿油油的,是一种绿湖一般的深绿,只有肚皮才是晶亮的翠绿,绿的甚至有点透明,像是蒙上了一层雾。触脚细而长,毛茸茸的,弯曲着,随时都要蹬出来,而翅膀呢,却是一张一合,显得颇有活力。它的头很大,几乎占了身体鼎一半,枣红色的眼睛机灵地转动,似乎要说什么,头上的触角呈褐色,摇摇晃晃,好似戏台上武生演员的花翎子,微波一般的闪啊闪,把人的心都闪醉了。

蝈蝈体形类似蚂蚱,我经常喂一些嫩叶子给它,它迫不及待地用嘴叼准叶子,努力将叶子完整地放入自己的小家,就像忙碌的搬运工。它不怕累,一天到晚叫个不停,有时连半夜都要吼几噪子,好像在显摆它的金噪子,唱歌时,肚皮一起一伏,很有节奏感,似乎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心声,它喜欢唱高音,有时会唱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我想,要是有成千上万只,那家中岂不是有了“昆虫交响乐”了?

自从听了蝈蝈的倾诉,我想起来了,蝈蝈本来属于田野,可我们非要把它捉回来占为己有,假若我能听见它最后的悲鸣,一定让它回归大自然。人与自然的其它生物一样,都是它的杰作,我们要平等并有尊严地在自然中生活,人与生灵一样都有自由,如果没有了自由,宁可死去。

篇10:蝈蝈

一天晚上,我们全家出去锻炼身体,我突然听到墙角好像有什么声音,走过去一听,这不是蝈蝈的叫声吗?这里只有一个雪糕的包装袋,它一定就在这下面,妈妈也凑上来了,我拿了一根树枝,另一只手拿了一个盒子,我有树枝慢慢扒开包装袋,果然有一只蝈蝈。这只蝈蝈很“狡猾”,发现情况不妙立即跳开了,可是它正好跳向了妈妈,妈妈吓得大叫一声,也像蝈蝈一样跳开了,逗得我们全家哈哈大笑。我拿着盒子悄悄靠近它,它好像早已发现我在它身后了,我一扣,它使足了劲一跳,连跳带飞一下飞出了五六米远,我跟它玩起了“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它一直跑我一直追,终于,我和姐姐合作抓住了它。我把它装进了一个透明的杯子里,这样我既可以看到它,以不至于让它逃跑了。

一天,我守着装蝈蝈的杯子玩一只蝗虫,蝈蝈看见了,立刻跳到杯子边上,使劲地看,那蝗虫一蹬后腿,啪,从我的手里挣脱出来,跳进了杯子里,蝈蝈猛地一扑,死死咬住了蝗虫的脑袋,蝗虫紧蹬后腿,拼命挣扎,蝈蝈一口咬住死不松口,蝗虫终于断气了,蝈蝈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首先把蝗虫的头咬下来,然后再吃它的胸部、腹部,啊!我光知道蝈蝈爱吃蔬菜,却万万没想到它还吃昆虫!不一会儿,整只蝗虫就都被吃光了,太残忍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蝈蝈的颜色由嫩绿变成了褐色,它吃的东西也少了,到了最后这个小家伙终于离开了我。

黑笼儿散文

写童年的散文:童年,外婆的糖笼

笼作文800字

大肚子蝈蝈童话故事

蝈蝈阅读答案

小学生作文:蝈蝈

有关蝈蝈日记

奇怪的蝈蝈作文

绿色的蝈蝈说课稿

《蝈蝈与蛐蛐》说课稿

蝈蝈笼散文(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蝈蝈笼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