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杨万里的诗闻莺(共含5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妖灵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闻莺》
过雨溪山净,新晴花柳明。
来穿雨好树,别作一家声。
故欲撩诗兴,仍添怀友情。
惊飞苦难见,那更绿阴成。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美术家朱宣咸以杨万里《小池》诗意而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形象与生动地反映了这一诗情画意。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美术家朱宣咸以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意而创作的中国画作品《映日红》,非常形象与生动地反映了这一诗情画意。
杨万里诗有哪些?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
1、《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初夏睡起》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5、《春晴怀故园海棠》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6、《读严子陵传》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7、《过杨村》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8、《念奴娇》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
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
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
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
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
且说庐陵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
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
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9、《伤春》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10、《戏笔》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
天公支予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11、《晚风》
晚风不许监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12、《昭君怨》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
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
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13、《昭君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14、《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5、《武陵春》
长铗归乎逾十暑,不着鵕鸃冠。
道是今年胜去年。特地减清欢。
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
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关于杨万里的诗
跋徐恭仲省干近三首
傅泒傅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
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
跋尤延之山水两轴二首
水际芦青荷叶黄,霜前木落蓼花香。
渔舟去尽天将夕,雪色飞来鹭一行。
水漱琼沙冰已凘,野凫半起半犹迟。
千竿修竹一江碧,只欠梅花三两枝。
跋尤延之左司所藏光尧御书歌
鸾台长史老野僧,月前病鹤霜后蝇。
文书海里衮不了,黑花乱发双眼晴。
故人同舍尤太史,敲门未揖心先喜。
袖中倾下十解珠,五色光芒射窗儿。
自言天风来帝旁,拾得复古殿中云一张。
向来太上坐朝罢,胜日光风花柳暇。
浣花仄理冰云容,宣城鸡距针芒锋。
天颜有喜聊小试,西京书目供游戏。
韩彭卫霍欣挂名,舒向卿云感书字。
汉廷多少失意人,九京寸恨不作尘。
一朝翻入圣笔底,昭回之光唤渠起。
小臣滥巾缝掖行,手抄孝经不彻章。
何曾下笔写史汉,再拜恭览汗透裳。
太史结庐伴鸥鹭,鍚山山下荆溪渡。
红光紫气上烛天,个是深藏宝书处。
跋余伯益所藏张钦夫书西铭短纸二首
一高一下一中央,怙恃兼侬岂别房。
撞过烟楼休劣相,秪如郎罢也无良。
横渠方寸著乾坤,傅到南轩更莫论。
四海交朋霜叶落,半张翰墨雪涛翻。
跋虞丞相与赵撙节使帖还其犹子济二首
侧厘一幅落云烟,意豁神倾叹两贤。
从古将门长出将,眼看小阮勒燕然。
虞丞相与赵将军,同策江淮第一勋。
大羽进贤今寂寞,凌烟颂里感风云。
跋袁起岩所藏后湖帖并遗像一轴,中语皆檃括帖中语也
先生向来落异县,故人十载不相闻。
归来不但荒三迳,点检松菊无一存。
褁轮回璧岂不好,朝廷礼数优遗老。
红旗黄纸久罢休,青山白云苦死留。
咫尺西冈归未得,只待桃花水生半篙碧。
便拏短艇归结茅,共寻赤松与黄石。
风烟之表非人间,别有天地宽且闲。
周山卖却不要钱,袁家送酒一破颜。
犹嫌孤斟太落莫,更觅高人共杯杓。
银钩四纸墨尚鲜,妙处难与俗人言。
忽逢先生自天降,手扶太一青藜杖。
仙客可望不可亲,飘然飞去青霞上。
白苹满棹何时归,秋著芦花知不知。
听蝉八绝句
披襟散发晚风清,细细孤斟缓缓行。道是江东官事冗,绿杨阴里听蝉声。
一只初来报早秋,又添一只说新愁。两蝉对语双垂柳,知斗先休斗后休。
渠与斜阳有底雠,千冤万恨欣清秋。更从谁子做头抵,只放斜阳不落休。
一壳空空纸样轻,风前却有许多声。叫来叫去浑无事,叫到诗人白发生。
说露谈风有典章,咏秋吟复入宫商。蝉声无一些烦恼,自是愁人枉断肠。
乍来忽去为谁忙,短气抽教强作长。道是渠侬声不歇,一吟一续万低昂。
望帝啼春夜更多,不知蝉意却如何。还来入夜便无语,明日将诗理会他。
罪过渠侬商略秋,从朝至暮不曾休。莫嫌入夜还休去,自有寒蛩替说愁。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暖轿行春底见春,遮栏春色不教亲。急呼青繖小凉轿,又被春光著莫人。
草藉轮蹄翠织成,花围巷陌锦韪屏。早来指点游人处,今在游人行处行。
淮山脚下大江横,御柳梢头绛阙明。览尽山川更城郭,雨花台上太奇生。
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已风光忽斩新。点捡一春好天色,更无两日似今晨。
游人不是上坟回,便是清湍褉事来。最苦相逢无处避,天禧寺及雨花台。
女唱儿歌去蹈青,阿婆笑语伴渠行。只亏郎罢优轻杀,櫑子双檐挈酒饼。
粉捏孙儿活逼真,象生果子更时新。输嬴一掷浑闲事,空手入城羞杀人。
长千桥外即乌衣,今著屠沽卖菜儿。晋殿吴宫犹碧草,王亭谢馆尽黄鹂。
除却锺山与石城,六朝遗迹问难真。里名只道新名好,不道新名误后人。
切忌寻春预作谋,教君行乐定成愁。老夫乘兴翩然出,不遣风知雨觉休。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行春莫放一日一,修褉仍逢三月三。忍遣晴光作阴雨,更将急溅涴春衫。
出门著雨不能皈,借得青蓑著片时。春染万花知了未,云偷千嶂忽何之。
归得茅斋松竹边,看风看雨亦欣然。空檐知与阶何故,须把青苔滴似穿。
旧与酴醾颇不疏,今春半朵未逢渠。千花一雨俱红雨,问讯孤芳小住无。
今年春事底匆匆,雨急风颠恼得侬。不见一林如许筝,犹嫌三日向来风。
荒余只怪不愁声,好语烦君细细听。秧早不由田父懒,蚕迟端待柘阴成。
犀日何缘似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
村落寻花特地无,有花亦自只愁予,不如卧听春山雨,一阵繁声一阵疏。
报答春光酒一卮?贫中无酒著春歁。作诗细与东风道,未必东风肯要诗。
却是春残景更佳,诗人须忘许生涯。平田涨绿村村麦,嫩水浮纡岸岸花。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
鹄袍林里过芳辰,闻道春来不识春。及至识春春巳老,於中更老是诗人。
总宜亭子小如拳,著得西湖不见痕。湖上轩牖无不好,何须抵死拣名园。
孤山山后北山前,十里长堤隔两边。一行垂杨绿无缝,石桥通处过春船。
天色{髟/蒙}松未肯收,吾侪自乐不曾愁。随宜旋旋商量著,晴即闲行雨即休。
篮舆休上马休骑,湿却青鞋也不辞。拣取雨丝疏处去,携筇且谒水仙祠。
雨催杖屦却瀀回,卷上疏帘眼顿开。十里湖光平似镜,柳梢梢外一船来。
湖上春游只爱晴,何朝何夕不晴明。绝怜疏雨微云里,点缀湖山分外清。
凭久栏干可一杯,湖山飞入水中来。多情燕子能相劝,舞破东风去却回。
今年山路少人来,酒肆萧然绮席埃。政尔坐愁春寂寞,昼船箫鼓忽如雷。
岸上湖中各自奇,山觞水酌两皆宜。只言游舫浑如画,身在画中元不知。
圩丁词十解
圩田元是一平湖,凭伏儿郎筑作圩。万雉长城倩谁守,两堤杨柳当防夫。
何代何人作此圩,石顽土腻铁难如。年年二月桃花水,如律流皈石臼湖。
上通建德下当涂,千里江湖缭一圩。本是阳侯水精国,天公敕赐上农夫。
南望双峰抹绿明,一峰起立一峰横。不知圩里田多少,直到峰根不见塍。
两岸沿堤有水门,万波随吐复随吞。君看红蓼花边脚,补去修来无水痕。
年年圩长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
儿郎辛苦莫呼天,一日修圩一岁眠。六七月头无点雨,试登高处望圩田。
岸头石板紫縰横,不是修圩是筑城。傅语赫连莫烝士,霸图未必赛春耕。
河水还高港水低,千枝万泒曲穿畦。斗门一闭君休笑,要看水从人指挥。
圩上人牵水上航,从头点检万农桑。即非使者秋行部,乃是圩翁晓挼庄。
赵逵明大社四月一日招游西湖十首
今日清和和又清,王孙领客出都城。好天胜日能多少,三到西湖始一晴。
画舫侵晨系柳枝,主人生怕客来迟。娇云嫩日无风色,幸是湖船好放时。
船从咏泽过孤山,径度琉璃一簟间。隔岸多情杨柳树,向人招唤俯烟鬟。
御池水满苑门开,泥带飞花路带苔。到得孤山翻作恶,海棠闹月不曾来。
萍生儿子点疏星,荷卷文书立万丁。回首南高峰上塔,手中攀得玉玲竮。
橘花如雪细吹香,杏子团枝未可尝。行到陈朝枯柏处,孤山山背水中央。
和靖先生坟巳荒,空余松竹故苍苍。王孙自洗鸬鹚扚,满酌真珠酹一觞。
行尽孤山碧四围,却寻初路得来时。好风借与归船便,吹近琼林却不吹。
风撩太液小荷欹,日丽长杨花影低。阑入苑中啼不歇,恨身不及一黄鹂。
匆茏晚色正佳哉,若被归鞍紧紧催。船压浮荷沉水底,须臾船过却浮来。
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
殿下鞭声再掣雷,玉皇徐下九天来。阴晴不定朝来定,五色祥云霍地开。
一点胡行朝汉天,英符来自玉门关。旧时千岁琵琶语,新学三声万岁山。
金鬣狻猊立玉台,双瞻御坐首都回。水沉山麝蔷薇露,漱作香云喷出来。
千官拜舞仰虚皇,奉上瑶池万寿觞。殿上双傅送御酒,槛前一曲绕虹梁。
太极重开万物新,绍熙天子宴群臣。梨园好语君须听,玉历初攽第一春。
已赐仪鸾锦坐蒲,起来再立听傅胪。君王欲劝群臣酒,宣示天杯一滴无。
猛士缘竿亦壮哉,蹈空舞阔四裴回。一声白雨催花鼓,十二竿头总下来。
赐花新剪茜香罗,篸遍乌纱未觉多。花重纱轻人更老,抬头不起奈春何。
广场妙戏斗程材,未得天颜一笑开。角抵罢时还宴罢,卷班出殿戴花回。
贺老如何尾从班,真官也作借官看。君恩至重无真假,赐酒何曾味两般。
至后入城道中杂兴十首
至后寒梅未苦繁,腊前暖蝶已偷还。隔林日射池光动,碎却池中倒影山。
大熟仍教得大晴,今年又是一升平。升平不在箫韶里,只在诸村打稻声。
问渠田父定无饥,却道官人那得知。未送太仓新玉粒,敢先云子滑流匙。
畦蔬甘似卧沙羊,正为新经几夜霜。芦菔过拳菘过膝,北风一路菜羹香。
长亭阿姥短亭翁,探借桃花作面红。酒熟自尝仍自卖,一生割据醉乡中。
丰年物物总欣驩,不但人和畜亦蕃。簸处金肤肥彘母,春余珠屑饱鸡孙。
山路肩舆倦仆夫,家兄为我酒频沽。卖薪人散知城近,啼柳乌忙觉日脯。
谁练苕花作雪茸,更将枫叶染猩红。姮娥不认推青女,青女又还推化工。
忽见轻绡三两重,横遮万丈翠屏风。老夫细熨蒙松眼,却是青原隐雾中。
春时宿处雨浪浪,至后重投张氏庄。际晚乌银何许买,夕阳特地恋寒窗。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暑入秋来午更强,风排两遣晓差凉。如何遶砌千枝蕙,只是开门一阵香。
登起翻成坐睡昏,鹊声唤我步前轩。竹扉日隙针来大,射壁千千弹子痕。
暑后花枝轮了春,杂英小巧亦炊人。索声解点粉描笔,金凤爱垂鸡下唇。
风骚开国胙寒岩,劳绩批书课翠岚。梨子要肥千取百,菊苗每摘一生三。
昨夜天垂破玉盆,今宵辛苦补盆唇。看他补到十六七,满得十分亏二分。
甑头云子喜尝新,红嚼桃花白嚼银。笑杀官人浪驩喜,村人残底到官人。
七月初头六月阑,老夫日醉早禾酸。莫将煮吃只生吃,更泄天机向达官。
自暴群书旧间新,净揩白醭拂黄尘。莫羞空腹无丁字,且免秋阳晒杀人。
独对秋筠倒晚壶,喜无吏舍四歌呼。柳梢一壳兹缁滓,屋角双班谷古孤。
湖蜜青房蛹剥琼,沼犀紫抵脑藏冰。先生病暑无多酌,堆飣金柈作麽生。
卓午从他火繖张,先生别有睡为乡。竹床多遍两头冷,瓦枕翻来四面凉。
月色如霜不粟肌,月光如水不沾衣。一年没赛中元节,政是初凉未冷时。
诗人简介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其中两首《昭君怨》是其最著名的词作,尤其是第二首短短四十个字却描摹了“舟、花、香、水、雨、声、梦、荷、珠、烟、水银、清波”等等或真切清新或飘渺空灵的虚实景物,可谓万丽纷呈,意象万千,共同造筑了引人入胜之人间佳境,真是令人不禁倾倒、欣然神往。廷秀著有《诚斋集》。
★ 春游柳浪闻莺作文
★ 杨万里的诗全集
★ 杨万里的诗一年级
★ 杨万里的诗选读
★ 杨万里写荷叶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