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老子河上公注》养生教育思想探析(共含4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奥川茶茶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老子河上公注》养生教育思想探析
<老子河上公注>,又名<老子河上公章句>,是东汉养生家所作的一部注老之作,托名“河上公”.是汉代崇黄老和修仙道思潮融会与演变的'历史产物,也是<老子>由道家学说向道教教义演变的过渡性著作.
作 者:申国昌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道教 PKU英文刊名:CHINA TAOISM 年,卷(期): “”(1) 分类号:B2 关键词:《老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从挖掘名著的`寓义出发,对<老子>进行认真的解读,可发现其中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的教育有启发和帮助作用.<老子>全文论及教育的并不多,但微言大义,字字珠玑,是促进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的一剂催化良方.
作 者:李建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 年,卷(期): 14(3) 分类号:B223.1 关键词:教育 文化 哲学道家人格美到道教“仙格”美的嬗变--《河上公章句》与《想尔注》美学思想综论之一
先秦道家美学人格论转变为魏晋道教“神仙”美学思想,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文献是《老子河上公章句》和《老子想尔注》,它们在人(仙)格美的.内在与外在、凡人仙人人格对比、神仙审美心理、道家道教人格修炼与艺术美之关系等四个方面,展示了道教美学人格思想的嬗变过程,再次证明了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与后世道教美学思想之间的亲缘关系,也证明道教美学思想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
作 者:潘显一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 刊 名:宗教学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RELIGIOUS STUDIES 年,卷(期): “”(2) 分类号:B95 关键词:道教 人格美 思想“道美”:妙不可言?-论道教美学思想从《河上公章句》到《想尔注》的转变
河上公论及“道美”五个方面:“道美”比任何感性形象美都高,“道美”既无形又难从一般审美中获得,“浮华”之文艺不符合“道美”精神,“情欲文饰”不但不符合“道美”且会害人害己妨政扰民,“道美”和“道”一样只具有无用之“用”,《想尔注》都做了更宗教化的阐述。“道美”思想从《河上公章句》到《想尔注》的.转变,体现了道家美学思想到道教美学思想的过渡。
作 者:潘显一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 刊 名: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0 “”(4) 分类号:B958 关键词:道 道教美学 道美★ 经河上公庙,经河上公庙李隆基,经河上公庙的意思,经河上公庙赏析
★ 古代教育思想总结
★ 卢梭的教育思想
★ 禁毒教育思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