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生之道 着名诗人陆游的独特养生法(共含2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美妆达人佟湘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陆游,我国南宋着名诗人,号放翁,享年85岁,他是我国古代诗坛上少见的寿星之一。他的一生也是非常坎坷的,但是他为什么能够长寿呢?这和他独具一格的养生之道是分不开的。
乐观养生
陆游看透世事,不患得患失,凡事想得开,不怨天尤人,不悲观失望,豁达与大度。陆游年轻时热血沸腾,二十岁那年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三十岁参加礼部考试,名居第一,由于政见不同而遭投降派秦桧打击,被革除了名字。虽然壮志未酬,但陆游毫不消沉,他苦读兵书,孜孜不倦地习武……乡居的日子艰难恶劣,可是陆游笑傲苍天,沉吟道:“昨夜风掀屋,今朝雨淋墙。虽知柴米贵,不废野歌长。”狂风掀翻了屋顶的瓦片,雨水淋湿了整个墙壁,加之要为柴米油盐奔忙,但它阻挡不了陆游的诗兴,于是放开喉咙继续朗诵……
运动养生
陆游是爬山爱好者。他着有《饭三折铺铺在乱山中》一诗:“平生爱山每自叹,举世但觉山可玩。皇天怜之足其愿,着在荒山更何怨。南穷闽粤西蜀汉,马蹄几历天下半。山横水掩路欲断,崔嵬可陟流可乱。春风桃李方漫漫,飞栈凌空又奇观。但令身健能强饭,万里只作游山看。”
陆游对蹴鞠(踢足球)情有独钟
“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
陆游还喜爱下棋
他在《初春遣兴》中云:“悠然笑向山僧说,又得浮生一局棋。”如果白天没时间下棋,陆游就挑灯夜战:“笕水晨浇药,灯窗夜覆棋。”
劳作养生
陆游《小园》诗云:“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陆游常做家务活
他的《扫地诗》很有趣:“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既省得堂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去,延年直差易。”
陆游喜爱养花
他有诗赞之:“芳兰移取偏林中,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素食养生
陆游主张素食为主,他在《杂感》中写道:“肉食养老人,古虽有是说。修身以待终,何至陷饕餮。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岂役七尺躯,事此肤寸舌。”《素饭》诗云:“放翁年来不肉食,盘箸未免犹豪奢。松桂软炊玉粒饭,醯酱目临银色茄。”陆游吃得最多的是白菜、芥菜、芹菜、竹笋、韭菜、茄子、荠菜和豆腐。
钓鱼养生
陆游把钓鱼当作人生的一大乐事。陆游写钓鱼的诗句很多,“春耕秋钓旧家风”、“息倦登耕垅,乘闲弄钓舟。”、“观书方坐石,把钓又登舟。”、“四风沙际矫轻鸥,落日桥边系钓舟。”他不仅白天垂钓,有月光的夜晚仍兴致盎然。“睡倦但欲依书几,坐久还思弄钓舟。”陆游在《闲中偶题》诗中云:“花底消歌春载酒,江边明月夜投竿。”陆游钓鱼如醉如痴,即使病了,也“羁怀病思正厌厌,诗卷鱼竿信手拈”、“病起重来理钓丝”。陆游“八十溪头把钓竿”,晚年仍不忘垂钓。
洗脚养生
陆游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洗脚诗》:“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鲜烧汤。”陆游对家人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热可却;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睡前洗脚刺激穴位,可以舒经活络,保持气血畅通,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陆游自创独特养生术
食粥
陆游有一首着名的养生诗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粥系流质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营养丰富,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应的食品或食物,如莲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参、胡萝卜等,还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扫地
没有事情的时候,打扫打扫地,不仅能够美化了环境,还能够活动筋骨,这可比专门请医生“按摩与导引”好啊,不知道要号多少呢。
种花
养花种草,是陆游的一大爱好。每逢一地,他首先要用花草来美化环境。七十古稀的诗人童心萌发,移兰种簪,实在难能可贵!
赏花
“洛阳牡丹面径尺,~牡丹高丈余。世间万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辄谓无。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棰驱群胡!”这首诗从赏小园牡丹,联想到洛阳、长安牡丹的盛况,并由此抒发出作者的爱国情怀。赏花是一种闲情逸致的活动,它赏心悦目,爽神清志,陶性增趣。这种有滋有味的活动,给人以美感的同时,往往使人心理的愉悦得到升华,而健康的心理又是长寿的第一大要素。陆游高寿,与他爱养花喜赏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闲嬉
“整书拂几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故放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读书作诗困乏之时,经常取孙儿的竹子,来当马骑嬉戏取闹。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常运动,疾病难碰。且闲来戏嬉取闹,与曾孙儿玩玩,天伦之乐更添趣。闲嬉动筋腱,健肌肉,悦心灵,陆放翁这位“老来童”焉有不长寿之理。
相信很多都很熟悉钗头凤这首词,这是陆游的诗,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被后人传诵至今,陆游是我南宋历史上着名诗人,活到了85岁,你知道他都有哪些长寿方呢?
日美专家研究表明:人处于轻微饥饿状态,可促进体内的调节功能,使肌体内环境更加稳定,免疫力增强,神经系统旺盛。其实在我国传统养生保健宝库中比比皆是,长寿方祖传已久。
陆游长寿秘笈:多寿只缘餐饮少
寿高85岁(1125-1209)的南宋爱国大词人陆游,最谙“微饿”养生的真谛,其词中曾有“多寿只缘餐饮少”的名句。他不论是外出赴宴,还是亲朋聚餐,尽管美酒佳肴可口诱人,旁人劝敬,他决不贪杯,不饱食,尤其是晚餐只吃七八分饱。
轻微饥饿激发体内潜能
“微饿”(轻微饥饿)为何可导致人的健康长寿?因为细胞死亡是衰老的重要因素,而轻微饥饿会激发体内的潜能,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处于最佳状态,减少老年慢性病的发生。
当然,轻微饥饿不同于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后者会导致营养不良;轻微饥饿也不是简单、盲目地节食,而是吃得少而精,如吃低热量、高营养,特别是高维生素的食物。食量可以减少到七八成饱,但食物的品种要尽量多些,每顿都要吃蔬菜、水果、谷物和一点肉类食品。
“饮食有节”是“度百岁乃去”的重要条件之一,“饮食无度”则是“半百而衰”的重要原因。《黄帝内经》对此的高度概括,确实是精辟无比。咱们后来人能不以之为准绳,贯彻“微饿养生”之道么?
古今力证:微饿可增强免疫力
微饿(即轻微饥饿)对于时下营养有余的人来说,是养生添寿的良方。
日本医学研究表明:进食过饱后,大脑中的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比进食前猛增几万倍;而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正是引起人体大脑早衰的一种主要物质。大脑一旦早衰,其他器官就会发生连锁反应。与之相反,少食使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植物性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受到冲击,可促进机体的调节功能,使机体内环境更趋稳定,免疫力增强,神经系统旺盛。
美国洛杉矶大学的雷・沃尔福德教授,曾和7位同事在亚利桑那州大沙漠第二生物圈,与世隔绝生活了两年。科学家们在那里制造维持自己生命所需的空气,把自己用过的每一滴水收集起来循环使用。由于环境恶劣,食物很少,8人的血压平均下降约20%,血糖平均下降约30%,胆固醇值亦明显下降,每个人身体都比过去健康。
“微饿”养生理念,在祖国传统养生保健宝库中比比皆是。孙思邈《千金要方》:“安身之本,必资以食。”何良俊《四友斋丛说》:食取补报,不饥即已,饱生众疾。”刘词《混俗颐生录》:“食不欲苦饱,苦饱即伤心,伤心则气短妨闷。”李豫亨《推篷寤语》:“饮食不可过多,饮食最能抑塞阳气,不能上升,将以养生,实以残生也……淡餐少食,常使肠胃清虚,则神气固流,阴阳得位,此最养生之大要。”
对于微饿养生,明代御医龚延贤在其《寿世保元》中说:“食宜半饱无兼味,可寿也。”对此,美国大学教授阿鲁恩・鲁伊指出:如果采取“少吃”这种饮食模式,能使概率寿命增加20~30%。长期处于微饿状态者的寿命,要比终日饱食者长20%以上,能激发体内的潜能。
康熙皇帝的中医养生观
康熙皇帝8岁登基,执政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他不仅是清代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谙熟养生之道。
据清史记载,康熙曾说“节饮食,慎起居,是祛病的良方也”。并主张“人饮食之类,应各择其宜于自身者,对于所喜好的食物不可多食”、“高年人饮食宜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则少于病,于身有益”。他每每出巡,喜食各地产之种种时令蔬菜。
康熙对饮水亦极有讲究。在他看来,“人之养生饮食为要,故所用之水最切。”在出巡时,他每次都要把水煮沸食用,遇到不好的水还取其蒸馏水“烹茶饮之”。
对于各地进贡的鲜果,康熙从不多食,只略尝少许,便放置一段时间,待其气味甘美时再食用。他曾告诫左右“诸样可食用果品,于正成熟之时食之,气味甘美,亦且宜人,此乃养生之要”。
关于饮食卫生康熙还说过:“朕用膳后必谈好事,或寓目于所作珍玩器皿。如是则饮食易消,于身大益也。”这些见解和现代生理学是吻合的,人在饭前饭后保持心情愉快,会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康熙对生活的保健也十分重视。他认为:“恒劳而知逸”,一生勤于治理朝政,生活充实丰满。他博览群书,爱好书法,学习自然科学,还在宫内种点水稻、蔬菜,在秋高气爽季节,则到木兰围场狩猎骑射,以增强体质,调剂生活。
康熙在古稀之年时作的一首诗颇能概括他的养生之道:“淡薄生津液,清虚乐在余。鬓霜渐薄德,神惫恐高誉,苦好山林趣,深耽性道书。山翁多耄耋,粗食并园蔬。”
结语:我国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名人都有自己独到的养生秘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借鉴古人的智慧,让我们的身体能够更健康,更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