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和大家谈谈我在北京读自考的一点感受(共含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Kona家的猫”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毕业于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以中专学历入学。当时看了好多学校,最后觉得这个学校还是不错的。地理位置很好,位于人大和理工之间,可以接触到很多人,很多事。不会让你觉得和社会隔阂的很远。这一点你会和其他学校的学生对比出来。有的民办学校在郊区,学生除了读书什么都不知道。学校是楼房,住宿的地方学校会提供,各个系都不太一样。地下室和平房都有。有一个系的住宿地点位于海洋馆附近的一栋楼,还是不错的。上民办学校主要是学历问题。目前这个学校有文凭考试\自学考试\高职班三种。文凭考试是自学考试的一种形式,学制一般三年(必须在校学习),考试科目为10门,每学期末参加国家组织的考试(7月,2月),10门考试中可以用自考的成绩顶替3门。这样还是不错的。(中医不可以,因为中医专业北京市规定自考报名非常严格。)文考目前还没有本科,但是可以读完专科再学自考的本科。
相对于自考来说,科目较少。自学考试大家都很熟悉了,我就不多说了,一般自考学校学生不满意,一个学期后可以转到别的学校,别被班主任拿着成绩单。自考里还有一种是国际合作办学的,比如国际商务合作专业。学费较高,但是毕业后可以取得两个文凭,一个是自考,一个是国外大学的毕业证书。这种意义不大,正规大学也有国际合作办学。最重要的是专业一定要适合自己。高职班是去年新开的,国家承认学历,要参加高考,可能是面向全国招生。具体事宜我不太清楚。关于毕业,其实毕业还是很难的,我们班级当时有100人,第二个学期剩下了70人。最后拿到专科学历的才16个。其他的班级也差不多是这样子。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学习还要努力一点。现在就业情况普遍不太好,大公司不会要自考生,本科好像好一点。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学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的。其实我觉得这种专业很虚,包括他们其中一些工作了几年的,回想起来觉得这种专业害人不浅。以上是一点参考,希望对各位朋友有一点帮助。
和大家谈谈我在北京读自考的一点感受
内容提要: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学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的。其实我觉得这种专业很虚,包括他们其中一些工作了几年的,回想起来觉得这种专业害人不浅。我毕业于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98年以中专学历入学。当时看了好多学校,最后觉得这个学校还是不错的。地理位置很好,位于人大和理工之间,可以接触到很多人,很多事。不会让你觉得和社会隔阂的很远。这一点你会和其他学校的学生对比出来。有的民办学校在郊区,学生除了读书什么都不知道。学校是楼房,住宿的地方学校会提供,各个系都不太一样。地下室和平房都有。有一个系的`住宿地点位于海洋馆附近的一栋楼,还是不错的。上民办学校主要是学历问题。目前这个学校有文凭考试\自学考试\高职班三种。文凭考试是自学考试的一种形式,学制一般三年(必须在校学习),考试科目为10门,每学期末参加国家组织的考试(7月,2月),10门考试中可以用自考的成绩顶替3门。这样还是不错的。(中医不可以,因为中医专业北京市规定自考报名非常严格。)文考目前还没有本科,但是可以读完专科再学自考的本科。
相对于自考来说,科目较少。自学考试大家都很熟悉了,我就不多说了,一般自考学校学生不满意,一个学期后可以转到别的学校,别被班主任拿着成绩单。自考里还有一种是国际合作办学的,比如国际商务合作专业。学费较高,但是毕业后可以取得两个文凭,一个是自考,一个是国外大学的毕业证书。这种意义不大,正规大学也有国际合作办学。最重要的是专业一定要适合自己。高职班是去年新开的,国家承认学历,要参加高考,可能是面向全国招生。具体事宜我不太清楚。关于毕业,其实毕业还是很难的,我们班级当时有100人,第二个学期剩下了70人。最后拿到专科学历的才16个。其他的班级也差不多是这样子。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学习还要努力一点。现在就业情况普遍不太好,大公司不会要自考生,本科好像好一点。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学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的。其实我觉得这种专业很虚,包括他们其中一些工作了几年的,回想起来觉得这种专业害人不浅。以上是一点参考,希望对各位朋友有一点帮助。
北京自考热线
家长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真是不错,可见咱们班家长对幼儿的教学活动的重视。
我想,旺旺妈妈一定说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我曾经教过孩子的家长也有这样的想法,希望老师把教案公示,可我是这么想的:
首先,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幼儿园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在幼儿园的3年的教育过程中,重点是培养孩子之间的交流、合作、互助、关爱,激发孩子的兴趣、良好性格的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等等,幼儿园几乎不会给孩子们留作业,(到了大班为了更好的小幼衔接,会每天给孩子留些作业,增强孩子升学的意识),如果我把教案给大家,假使老师教授的内容孩子没有很好的掌握,您会怎么做呢?我敢肯定的说,有些家长一定会跟孩子“较真”,这样就失去的幼儿园教育的本质。
在幼儿园小班、中班的教学活动中,我所注重的是教育的过程,孩子在我的引导下理解了、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积极跟随老师的思路并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就可以了,不会强制孩子必须怎样怎样,因为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到了大班,相应的小幼衔接的内容增多了,有些就是需要孩子们必须掌握的。这时,家长才需要“较较真”,比如:回家第一件事情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安排玩玩具、看书、看电视等等,配合老师的工作逐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及时间观念。
其次,幼儿园的教育是贯穿在一日生活中的。而不是仅仅一节教育活动可以完成的。家长对“课”的概念,只是停留在集体教育活动中的,认为上课很重要。其实幼儿园并不是这样的,家长要淡化“课”的提法。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时间是9个小时,而一节教育活动的时间只有15—20分钟,那9小时除去这20分钟,我们还要进行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盥洗环节、加餐环节等等,按我们的行话是:幼儿园时时有教育。
在小班这一时期,需要家长配合的还是以生活养成教育为主,在幼儿园我们是这样要求的:
1、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8点左右来幼儿园。
2、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在老师的提醒下知道入园时就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会卷衣袖、会手心手背搓,知道擦自己的毛巾。
3、会自己穿脱衣服、鞋,并会折叠裤子,衣服、放好鞋。
4、在老师的提醒下,知道口渴了要喝水,随渴随喝。
5、能用小勺自己吃饭,不挑食,知道正确的吃饭坐姿。
6、饭后能主动擦嘴、漱口。
7、礼貌教育---每天主动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
8、知道爱护玩具,学习整理、收放玩具,不和小朋友争抢。
9、集体活动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10、睡午觉知道睡醒后不影响他人,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盖好被子。
11、有便意会自己上厕所,有困难时会请老师、帮忙。
12、知道轻拿轻放椅子、杯子、碗筷等,不大声叫嚷。
13、喜欢参加运动,知道不做危险动作。
14、愿意听老师和同伴讲话,跟着老师一起参与学习活动。
15、能和小朋友有好相处,不打闹。
另外,班里走廊的家长园地里有每月的教学计划及周计划安排,家长可以随时了解班里的教学动态。
非常感谢旺旺妈妈提出的建议,不知道我是否说清楚了?不清楚的地方我们继续探讨吧!
李老师
在北京参加自考的金钱花费战略
内容提要:这里同学们有个花费的误区:就是大家都认为多花钱学习、少花钱消费。其实我认为“自考的金钱花费战略”,应该是:多花钱消费,少花钱学习。如果您是一名全日制自考生,一年总花费要在15000-0元。一般来讲,学费要4800-9000元不等,住宿要2000-4000元不等,杂费要1000-1500元不等,还有生活费。有些学生在校自考过的并不理想,可家长供给一般为三、四年时间,造成许多自考生因为经济问题而放弃学业,这是战略上的一个失误。
从我几年来的教学看,绝大多数学生家庭还是工薪一蔟,肯拿10万元以上让孩子读自考的家庭并不多。所以一般三、四年后很多学生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即使还差很多门没考,甚至专科都没考完就开始工作了,在校考不完,工作以后还能坚持考完自考的,就更不容易了。另外,即使家里经济条件好,有些同学三、四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觉得自己总不工作靠家里,心理上不舒服,且自考的确有难度,也就放弃了,尽早工作了。
这里同学们有个花费的误区:就是大家都认为多花钱学习、少花钱消费。其实我认为“自考的金钱花费战略”,应该是:多花钱消费,少花钱学习。很多同学都把大量的钱投入到学习的学费中,认为花钱学习理所应当,结果考试没过几门,其实这就是投资的一种失败。有些学校拿学生的学费并不是反馈给学生优秀的师资、良好的服务、浓厚的学习氛围,而是用来建大楼。我就见过一所学校,用学生的学费拼命的建楼,建楼是为了更多的学生来交学费,收了学费继续建楼。可怜我们有些学生过于天真,认为有几座楼就叫“一流大学”、“硬件不错”,其实这些和他们的学习关系不是很大,一年到头,自己都过不了两、三门。大学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是必要的,但更重要是要有精神、有文化、有氛围,这不是简单靠建两个“廉价板楼”就能实现的'。不少同学就这样,“穷了自己、富了学校”,只能在自己的花费上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我曾见过一位男生为了买一双耐克鞋,而省掉午饭。我还到过一些学生公寓,条件相当相当的差,但还租不上,租房的像大爷,可见学生还是挺苦的。
建议金钱花费战略:
1、吃每月至少要350-400元。许多同学不注意营养,尤其是女生,有时一顿饭就一份凉皮了事,这样长时间对身体的发育不好,学生身体需要营养是要全面的。应合理营养搭配自己的伙食,根据北京的物价,每月350-400元应该就说得过去了。
2、住每月要300-400元。北京住宿很贵,但这方面不能省。因为只有休息好,才能学习和工作好。没有合适的公寓,几个同学合租楼房,这个价格也差不多了。
3、学习每年最多不过2000-3000元。因为既使你每一科全部报长期辅导班,这个价格也差不多够报10门的了。况且,有些课听串讲就可以,或根本就是找些资料就可以了。这样效果好,花费是很低的。这样一年的固定消费应是9800-12600元,不但绝对数少,关键是这些钱你都花在自己身上了,还能吃得好、休息好、学习好,考试通过率就不言而谕了。
如果,您是在职学习自考,更要在营养和住宿方面不要太省,全力支持自己的学习,尽快通过自考,全心的投入自己的工作和今后的发展。
北京自考热线 radish通读是基础
在第一遍看书时,一定要把书本和大纲对照了来看,采取通读的方法,书上的每一行都要看到,当然不需要一字一字地去看,只要能大概地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内容就行。大纲上的要求必须全部对照了看,并在书本上勾划出来,这时候不需要一定要看懂或是背下来,但一定要找对内容,勾划对重点。除了大纲上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要是你感觉到是比较重要的,或是一些名词解释、重要意义等,也都要勾划下来,因为往往填空和选择题,就会出在这些内容上。一本书最好能在一个月或是一个半月的时间内看完,这样对整个书本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精读是重点
第二遍开始看书,就要采取精读的方法了。这时看书可以完全把大纲抛开了,因为大纲里的内容已经全在书本上勾划出来了。书上勾划出来的知识点一定要多看多记,不一定要一字不差地记下来,但一定要能理解,能说得出它的基本意思。书上一些为解释要点而列举的事例、说明等,在理解了相关要点后,就可以把它们完全抛开了,在考试时一般是不会考到的。在遇到难点的时候,可以采取查看参考资料、请教良师益友的方法加以解决,实在不行的时候,不妨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在考试时遇到这种题目也能拿些分数,不至于全部失分。精读是整个看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耗时最多的,这就要在平时善于挤时间、安排时间去学习。
串读是补充
在考前一个月,要把整本书的知识点系统地再看一遍,掌握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和框架,要在看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能够想起其他知识点的内容,对每个知识点都要能知道它的基本概念,做到心中有数。在考前的两三天内,最好能把所有知识点再过一过,加深印象。
临场发挥是关键
进入考场一定要放宽心,不要抱着一定要过的思想,那样反而会增加自己的负担。在答题时,尽量按照顺序一道道地答下去,看清题意,千万不能盲目答题,以免文不对题。在答题时,应尽量把答案要点一一列清楚,并尽可能地把内容答全。遇到把握不大的题目时,最好是把能想到的要点都写上,这样有利于得分,绝对不能出现不答或漏答的情况。要调控好情绪,排除杂念,从容面对,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
自学考试,说难不难,关键就是心态。要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同时也要有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加上一定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坚持不懈,最后的胜利就在明天!
商务管理专科生:谈谈我的自考经历
内容提要:获得成功的方法还是认真再加认真,也许有运气的成分,但是我个人从来不认为这个因素可以占主导地位。我想我自考前的经历以及自考的原因和大部分人是一样的,简单的说一下吧:从小的愿望就是上大学,成绩也一直是佼佼者。可是中考的时候爸妈让我选择的中专,理由是一个女孩子上个中专出来找个稳定的工作就行了(目光不是太远,但是那个父母的爱心吧,不希望女儿跑的太远,呵呵)。这样我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上了卫校。三年的中专生活很好混,没有什么考试的压力,成绩也一种都是比较好。中专毕业后种种原因放弃了老本行,来到了这个城市,一年后才发现没有学历很多时候还是要碰壁的,这样我就选择的自考。
2003年10月我第一次参加了自考,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专业,报了三门公共课,那时候上班没有休息天,就晚上看书,一般晚上看2-3小时吧,这次的考试因为是第一次考,比较的认真,坚持的也比较好,看了叁个月,考试成绩下来,很顺利:邓论60 大语67 政经74,很开心,给了我很大的鼓舞。紧接着04年1月有专业课考试的,但是感觉时间太紧,没有参加了。
2004年7月报了3门公共课,这次考试是最痛苦的,换了工作,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周休息一天。每天晚上回去看2-3小时的书,感觉很累,那时候天气也比较的热,回家都已经很疲惫了……有时候累的哭一会,好了继续看,呵呵,回想起来还是感觉蛮痛苦……所幸的是付出有了回报,成绩出来了:商法70 市场营销60 商务交流80,又是全过,又一次很开心。
这样到2005年1月我才有考试了,换了一份文员的工作,很轻松,工资也很低,考试前2个月,报名的最后一天,因为看不了老板的脸色。下午辞掉工作,委托别人在报名结束前半小时又补报了4门(开始报了2门),这样,两个月的.时间里面我要看5本书,之前看了两本不到。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面我从来没有这么看书过,每天除了睡觉和吃饭就是看书,一天也没有休息过,大概没有看书至少10小时吧,努力的结果又是全过:经济学71 财务管理78 数量方法66 会计学62 国际贸易64 人力资源管理69.非常开心……
2005年7月最后三门,因为英语超级烂,所以报了个辅导班,业余的,一周两次课。其他几门还是自学,这时候早就工作了,1月份的考试一结束就上班,不过这次的工作还算轻松,这次的考试不算累(和前几次比),最后三门也很顺利:商务英语62 管理信息技术76 企业组织与环境68,又一次很开心,终于毕业了,开心的好长一段时间……
这个好长一段时间之后,冷静下来觉得又没有什么好开心的,毕竟还是专科,我要继续考本科,这样10月份考了三门本科,结果挂了一门!企业管理咨询57分……终于打破了逢考必过的记录,有一点点小郁闷。不过没有太多的时间,郁闷了一天,因为还要留时间看书,一月份还有三门,过去的就过去了,重要的是今天的努力和明天的成绩。
呵呵,写了一堆都是流水帐。
再来谈谈我的学习方法吧:大家可以参考。不过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异的。首先我觉得应该有个大的学习方向,那就是:成功=坚持+努力+认真,这样说其实很空泛,但是的确是这样的,具体要做到,蛮辛苦。
先从面对一次考试,我的一次学习过程开始吧:
一、书拿到手,我先看看考试时间,一般3门左右我至少要留一个月的时间复习,当然时间是越充裕越好。再看看书本的页数,算算按目标每天要看多少页。如果第一天没有看,那么第二天最好补上来,因为一天20页,拖2天就是60页……补不上来了,呵呵。在这个过程中,先不要看大纲,因为看书本第一遍的目的就是了解整本书的内容和大意,对以后做习题的理解有帮助。也不要强求对书本的题目记下来,通读就可以。
二、书本看完后可以看大纲和辅导书,这样大概的一个重点就出来了,当然这个重点还是比较广泛的,一般20天的时间看辅导书,做辅导书的题目,这个过程中是主要的理解和记忆阶段,也是最累的一个阶段,考试成绩的关键也在这个阶段,尽自己最到的努力,该理解的理解,该背的就要背,没有什么好商量的,这样一遍做下来,我想书本的60%知识要掌握住了。
三、剩下了10来天可以做10套左右的试卷,做完要背,到这个时候了,背应该也不是很吃力。考试前一天或者前两天,拿起书本,可以对着书本目录看,看到目录想想这个目录下面的大概内容是什么,这样看完整个书本的框架就会留在你的脑中,这样做的目的是我们这个专业主观题还是有的,整个书本的大意自己牢牢记住了,主观题就比较好发挥了。
以上是一次考试前从看书到复习的大概过程,说的比较乱吧,大家不要介意。
虽然这个过程不长,我说的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但是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做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还是强调方法因人而异,只供参考。
自考的特点是过程比较长,在心理上不要抱侥幸的心理,侥幸的话可能能让你碰个一两门或者好几门,但是要是全部课程都是这样侥幸过去了,那么你一定是有你独特的方法的,那就是高人了。获得成功的方法还是认真再加认真,也许有运气的成分,但是我个人从来不认为这个因素可以占主导地位。
★ 好书大家读
★ 读小妇人感受
★ 读穷人感受
★ 读生命生命感受
★ 读《诗经》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