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传说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钟无艳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传说(共含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钟无艳”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传说

篇1: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传说

天上有个大神叫伏羲,他看到人间生活得这样艰难,心里很难过,他想让人们知道火的用处。于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随着“咔”的一声,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人们被雷电和大火吓着了,到处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临,雨后的大地更加湿冷。逃散的人们又聚到了一起,他们惊恐地看着燃烧的树木。这时候有个年轻人发现,原来经常在周围出现的野兽的嚎叫声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怕这个发亮的东西吗?”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边,他发现身上好暖和呀。他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呀,这火一点不可怕,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这时候,人们又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发出了阵阵香味。人们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觉得自己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人们感到了火的可贵,他们拣来树枝,点燃火,保留起来。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极了。

大神伏羲在天上看到了这一切,他来到最先发现火的用处的那个年轻人的梦里,告诉他:“在遥远的西方有个遂明国,那里有火种,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种取回来。”年轻人醒了,想起梦里大神说的话,决心到遂明国去寻找火种。

年轻人翻过高山,涉过大河,穿过森林,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遂明国。可是这里没有阳光,不分昼夜,四处一片黑暗,根本没有火。年轻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树下休息。突然,年轻人眼前有亮光一闪,又一闪,把周围照得很明亮。年轻人立刻站起来,四处寻找光源。这时候他发现就在遂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可是却着不起火来。年轻人不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然后出火了。年轻人高兴地流下了眼泪。

年轻人回到了家乡,为人们带来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钻木取火的办法,从此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惧中了。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折服,推举他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火神是民间俗神信仰中的神祗之一,中华各民族都有火神祭祀的风俗。但是,汉族古史记载和各民族传说中的火神形象和来历行事差异甚大,相关的信仰民俗也有不少区别,甚至在火神崇拜缘何而起这一关键问题上,专家学者们的观点也互有分歧,相争不下,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篇2: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传说

在敢壮山方圆百里的田阳及邻县农村,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壮民族人类始祖布洛陀取火的神话故事。

相传远古时期,由于没有火,人们猎取得来的动物都像乌鸦一样吃生肉,像水獭一样吃生鱼。每到寒冬腊月,人们穿着蓑衣或树叶草皮瑟瑟发抖,许多人都被冻死在

荒郊野外,惨不忍睹。突然有一天,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地动山摇。在离敢壮山不远的一座山丘上,一棵大树在震耳欲聋的雷声中被闪电拦腰劈倒,那一道道刺目的白光过后,轰然倒下的大树顿时燃起冲天大火。传说这是玉帝灶皇爷派雷公把烟火送到人间来了。可是,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火是怎么回事,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吓得魂飞胆破,都像避邪一样慌不择路地跑回洞中躲藏起来,对大火避而远之,甚至连看都不敢看。可是,只有一个人镇定自若,他既不害怕,也不逃跑,他勇敢地朝燃烧着的大树走去,仔细地观看着这种奇怪的东西,这人就是无所不能的创世神布洛陀。火在噼噼剥剥地燃烧着,布洛陀好奇地站在火边,他觉得这种奇怪的东西比太阳还热,布洛陀灵机一动,人如果有了这东西,冬天来临就再不怕冷了,人们就再也不会被冻死。于是,他就折根树枝把火种夹着取回洞中,把一堆干柴收拢成堆点着,然后漫不经心地坐在火堆旁烘烘手,觉得很暖和,人们纷纷效仿着布洛陀围在火旁烤火,渐渐地就不怕火了。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后来,方圆百里的壮族子孙们都聚集到敢壮山上,向布洛陀求赐火种,烧起火堆。自从有了火,人们在冬天时都围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人们又试着把上山打来的野兽、挖来的山薯、采摘来的野果和在河里捕捞到的鱼虾螃蟹都拿到火堆上烤着吃,虽然当时还没有油盐酱料等,没想到这样烤着吃不但比生吃好吃多了,而且又香甜可口。于是,他们从此就改变了吃生肉的习性。由于人们白天打猎,晚上烧着火堆边烤边吃,吃饱后也就围在火堆旁睡觉,那些虎豹之类凶猛的野兽见火就怕,不敢再来袭击,人们也开始意识到火对于他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甚至开始觉得人类离不开火了。

有天夜里,突然下起大雨,雨水把火全部淋灭了,一夜醒来他们就没有了火,人们这才知道水火不相容,他们在不安中度过没有火的一段时间之后再也坐不住了。人们都冒雨下山到处去寻火。他们寻遍了敢壮山周围所有群居的岩洞,所到之处都寻不到一点星火。这时有人想到了会造天造地无所不能的创世神布洛陀,并把寻火的事告诉这位壮民族的天神。布洛陀决定亲自出门寻火,他腰挂大板神斧,站如松,行如风,搜遍了九十九座高山的荒郊野岭和洞穴,走过九十九道河湾寻遍所有的村村落落之后,还是失望而归。

在返回敢壮山的途中,布洛陀来到一树大树下小憩,他突然想起上次雷公劈树赐火的事,他想,既然雷公能把大树劈出火来,我布洛陀难道就不能?况且我手中还有神斧呢!这样想着,他便择一棵干裂的老树,运足气力,举起神斧,用力在两个人都合不拢的树盘上砍了一斧,果然有许多像萤火虫一样的火星不断闪现。布洛陀又砍一斧,这回冒出来的火花就有火花蛇那么大,并且上下舞动,四处乱窜。布洛陀立刻刮来干草和树叶扰成一堆,很快就被冒出的火花引燃。布洛陀又在火堆里添上大把大把的干草和枯柴,火堆越烧越旺,越烧越大,很快就引来四面八方寻找火种的人们。从此,人们又重拥有了火。有了上次的教训,这回人们再也不敢胡乱在野外烧火了,他们把火种拿到岩洞中养起来,从此不论风雨多大,火种仍然不熄。直到后来发展到用木头搭架建房揉泥盖瓦,人们又把火拿到屋子里去烧水做饭和取暖。

从此,火是能够保存沿续下来了,但也出现不少的问题。因为人们没有把火管好,让飞进屋里的蝴蝶和飞蛾拿翅膀作扇子乱扇火,连鸡、鸭、鹅也纷纷效仿,使得火星四处飞散, 那些成群结队的萤火虫也拿火到处游玩。有的还让小孩拿火到屋檐下烧着玩,结果一失火,整个村村寨寨都烧个精光,甚至还烧死一些来不及逃命的老人和小孩。人们没有想到火竟会给人造成如此之大的灾难。那些幸存者只好前去请教布洛陀怎样才能安全用火。布洛陀二话不说,便叫人砍来木头,在屋子中间架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灶堂,里面铺上泥沙,规定各家各户的火一定要在火灶里烧,不许随便玩火,这样一来,失火的事便渐渐减少了。原先那些淘气十足的萤火虫也被赶到野外,逃走时还在屁股上偷偷地沾点火,所以直到现在我们在夏夜还能看到萤火虫屁股上的火星。

布洛陀取火的故事虽然只是神话或传说,但其中一些故事细节也令我们深信不疑,假如你能到这一带农村中尚存的极少数的居住在木楼里的农户走走,不难发现他们的灶堂是否就和故事中如出一辙或巧合,笔者亦不敢苟同。可喜的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绝大部分农村木楼早已销声匿迹,而被钢筋水泥结构的漂亮楼房取而代之,而先前所谓的灶堂也相续由沼气炉、煤气灶更替,或许,取火对于现代生活而言已是日渐远去的陌生词儿罢了。但作为壮民族的后裔,我们无论如何都没有理由去漠视和淡忘我们的民族之根。

凤凰涅盘是一个与火有关的美丽神话。传说中的天方国,有一对神鸟,雄为凤,雌为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从此鲜美异常,不再死。雄奇的大黑山上,全彩激光灯映射出长达数公里的时光隧道和漫天的云彩,高达十米的烈焰从山顶喷薄而出,飞瀑飞流直下,在水与火的交融中,凤在歌鸣,凰在和弦,演绎一部五百年前的神话,一个流传千古的美丽传说

指凤凰在火中重生并得到永生,涅盘就是佛语中的死而复生

凤凰会老的,每次老的羽毛掉不掉,就无法自由飞翔,而每次换羽毛,都要将全身羽毛拔光,再等新的羽毛长出来,这段时间是无法飞,也没有吃的,非常的痛苦,比喻美好的未来是要经过通过自己不断的吃苦的。

篇3: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

有天夜里,突然下起大雨,雨水把火全部淋灭了,一夜醒来他们就没有了火,人们这才知道水火不相容,他们在不安中度过没有火的一段时间之后再也坐不住了。人们都冒雨下山到处去寻火。他们寻遍了敢壮山周围所有群居的岩洞,所到之处都寻不到一点星火。这时有人想到了会造天造地无所不能的创世神布洛陀,并把寻火的事告诉这位壮民族的天神。布洛陀决定亲自出门寻火,他腰挂大板神斧,站如松,行如风,搜遍了九十九座高山的荒郊野岭和洞穴,走过九十九道河湾寻遍所有的村村落落之后,还是失望而归。

在返回敢壮山的途中,布洛陀来到一树大树下小憩,他突然想起上次雷公劈树赐火的事,他想,既然雷公能把大树劈出火来,我布洛陀难道就不能?况且我手中还有神斧呢!这样想着,他便择一棵干裂的老树,运足气力,举起神斧,用力在两个人都合不拢的树盘上砍了一斧,果然有许多像萤火虫一样的火星不断闪现。布洛陀又砍一斧,这回冒出来的火花就有火花蛇那么大,并且上下舞动,四处乱窜。布洛陀立刻刮来干草和树叶扰成一堆,很快就被冒出的火花引燃。布洛陀又在火堆里添上大把大把的干草和枯柴,火堆越烧越旺,越烧越大,很快就引来四面八方寻找火种的人们。从此,人们又重拥有了火。有了上次的教训,这回人们再也不敢胡乱在野外烧火了,他们把火种拿到岩洞中养起来,从此不论风雨多大,火种仍然不熄。直到后来发展到用木头搭架建房揉泥盖瓦,人们又把火拿到屋子里去烧水做饭和取暖。

从此,火是能够保存沿续下来了,但也出现不少的问题。因为人们没有把火管好,让飞进屋里的蝴蝶和飞蛾拿翅膀作扇子乱扇火,连鸡、鸭、鹅也纷纷效仿,使得火星四处飞散, 那些成群结队的萤火虫也拿火到处游玩。有的还让小孩拿火到屋檐下烧着玩,结果一失火,整个村村寨寨都烧个精光,甚至还烧死一些来不及逃命的老人和小孩。人们没有想到火竟会给人造成如此之大的灾难。那些幸存者只好前去请教布洛陀怎样才能安全用火。布洛陀二话不说,便叫人砍来木头,在屋子中间架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灶堂,里面铺上泥沙,规定各家各户的火一定要在火灶里烧,不许随便玩火,这样一来,失火的事便渐渐减少了。原先那些淘气十足的萤火虫也被赶到野外,逃走时还在屁股上偷偷地沾点火,所以直到现在我们在夏夜还能看到萤火虫屁股上的火星。

布洛陀取火的故事虽然只是神话或传说,但其中一些故事细节也令我们深信不疑,假如你能到这一带农村中尚存的极少数的居住在木楼里的农户走走,不难发现他们的灶堂是否就和故事中如出一辙或巧合,笔者亦不敢苟同。可喜的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绝大部分农村木楼早已销声匿迹,而被钢筋水泥结构的漂亮楼房取而代之,而先前所谓的灶堂也相续由沼气炉、煤气灶更替,或许,取火对于现代生活而言已是日渐远去的陌生词儿罢了。但作为壮民族的后裔,我们无论如何都没有理由去漠视和淡忘我们的民族之根。

凤凰涅盘是一个与火有关的美丽神话。传说中的天方国,有一对神鸟,雄为凤,雌为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从此鲜美异常,不再死。雄奇的大黑山上,全彩激光灯映射出长达数公里的时光隧道和漫天的云彩,高达十米的烈焰从山顶喷薄而出,飞瀑飞流直下,在水与火的交融中,凤在歌鸣,凰在和弦,演绎一部五百年前的神话,一个流传千古的美丽传说

指凤凰在火中重生并得到永生,涅盘就是佛语中的死而复生

凤凰会老的,每次老的羽毛掉不掉,就无法自由飞翔,而每次换羽毛,都要将全身羽毛拔光,再等新的羽毛长出来,这段时间是无法飞,也没有吃的,非常的痛苦,比喻美好的未来是要经过通过自己不断的吃苦的,。

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3

满洲族简称满族。

在满族人的传说中,石和火是他们祖先的第一生命。在神话中,石是孕育宇宙第一生命的母体。这第一生命被称做石神或火神,世界就是由这个初始宇宙神创造的。石作为火的生源和依托,被视为宇宙之母或宇宙生命力的象征。所以,在满族神话中,有许多石神观念与火神话和火信仰密切相连的故事。虽然许多神话故事都是火和石,而且是火的初始,但故事内容却不同。

有一个神话故事是通过石和火来揭示大自然是如何形成的,故事不长,但很悲壮。故事讲的是在天地未分的时候,有一位古老的女神,叫多阔霍,她是住在石头里的,是孕育着光与热的宇宙大神,日夜操劳。有一天,天母阿布卡赫赫被恶魔耶鲁里骗进了大雪山,并被巨大的雪山压着,使天母阿布卡赫赫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且她也处在无助无援的地步。她不仅逃脱不了困境,而且冻饿难忍。当她发现了雪山底下的石头和石头里的多阔霍女神的时候,冻饿难忍的阿布卡赫赫便吞下了石头和石头里的多阔霍女神。可是,多阔霍的热火又烧得阿布卡赫赫浑身发热,坐卧不安,一下子竟撞出了大雪山。后来,热火烧得阿布卡赫赫的肢体渐渐开始融化,眼睛变成了日月,头发变成森林,汗水变成了溪水河流。

满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但是,他们对鸟的喜爱和崇拜是满族文化的特征之一。在满族的鸟崇拜中,对乌鸦和喜鹊的崇拜尤为突出。满族民间的神话传说中存在着丰富的鸦鹊形象。满族有一则《打画墨儿》的故事,说一次树林失火了,满族的猎神班达玛发派乌鸦去叫醒人们来救火。救完火,树木已烧去一半。为此,班达玛发决定惩罚那些不去救火的人,又派乌鸦,叼着珠串,给救火的人作为标志,没有标志的人将遭到惩罚。满族著名的三仙女神话中,三仙女佛库伦就是吞下了神鹊衔来的红果,感而有孕。后来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布库里雍顺。这个布库里雍顺,就是爱新觉罗氏的祖先。这个神话说明,满族也是经过“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时期。

还有一个关于鹰和火的神话故事。在天地初开的时候,大地像一包冰块,一只母鹰从太阳里飞过,抖了抖羽毛,把光和火装进羽毛里头,然后飞到世上。从此,大地冰雪才开始融化,变成了一个人类和生灵可以生存的世界。当人和生灵有了吃饭、安歇和生儿育女的时候,母鹰却飞得太累了,打盹睡了,羽毛里的火掉了出来,将森林、石头烧红了,彻夜不熄。神鹰忙用巨膀搬土盖火,烈火烧毁她的翅膀。最后,她为了扑灭烈火而捐躯,成了善良无私的人类守护神。由于满族先民信仰萨满教,母鹰的灵魂化为女萨满,是对萨满起源的一种神圣解说。这里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萨满教萌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早期的萨满为女性;二是萨满的起源和鹰紧密相连,鹰魂是萨满之魂。鹰崇拜成为萨满教萌生时期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初民对萨满教的情感。在洪荒初开的氏族部落时代,原始宗教不是人类的异己力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初民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和主要的文化形态。

火神是一位舍己救人的品质崇高的女神,是满族萨满教崇拜的重要神祗,是自然神之首,祭祀仪式都离不开火,因而满族的火祭十分壮观。这反映了生活于严冬北方的满族先民对火的祟拜。他们熟食、照明、取暖、制造工具都离不开火。火对生存如此重要,被视为万物本原。火中产生一切东西,便是原始哲学观的反映。火神最初是初民对火本身的神化,她与太阳、星辰、天空相联系,被称为火母神、火奶奶、奶奶火神。

满族关于火神神话的故事,有的还带有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痕迹。阿布卡恩都里额上的红瘤变成的美女拖亚拉哈是个盗火英雄,在与天母阿布卡赫赫勇于献身方面有一致性。她是雷神的妻子,被风神盗走。这也透露出对偶婚初期出现抢婚的习俗。拖亚哈拉是男天神育化的晚辈女神,是男神生育的又一例子。她与父神却是对立的。阿布卡恩都里心中有神火,却高卧在九层天之上整天酣睡,造成北方天寒地冻、万物不生。尽管如此,他照旧整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管。拖亚拉哈虽然是他的女儿,却和他大不相同,她十分关心人间生活的大事。她盗走父神的神火,因为怕火种熄灭,便把火种吞在肚里,手足兼用爬行来到人间。由于火种在她的身体里燃烧,她被烧成虎目、虎耳、豹头、豹须、猩身、人心、鹰爪、猞猁尾巴,成了一个半人半兽神。她形似丑陋,实则壮美。满族人把这些特征组合在一起来描绘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正是为了歌颂火神的巨大神力、形体与精神的美。

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

篇4: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精选

黄帝时候有个火正官,名叫祝融,他小时候的名字叫做黎,是一个氏族首领的儿子,生成一副红脸膛,长得威武魁伟,聪明伶俐,不过生性火爆,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火冒三丈。那时候隧人发明钻木取火,还不大会保存火和利用火。但黎特别喜欢跟火亲近。所以十几岁就成了管火的能手。火到了他的手里,只要不是长途转递,?就能长期保存下来。黎会用火烧菜、煮饭、还会用火取暖、照明、驱逐野兽、赶跑蚊虫。这些本领,在那个时候是了不得的事。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有一次,黎的爸爸带着整个氏族长途迁徙,黎看到带着火种走路不方便,就只把钻木取火用的尖石头带在身边。

一次,大家刚定居下来,黎就取出尖石头,找了一筒大木头,坐在一座石山面前“呼哧呼哧”钻起火来。钻呀,钻呀,钻了整整三个时辰,还没有冒烟,黎很生气,他嘴里喘着粗气,很不高兴。但是没有火不行,他只好又钻。钻呀,钻呀,又钻了整整三个时辰,烟倒是出来了,就是不起火。他气得脸子黑红,“呼”地站起来,把尖石头向石头山上狠狠砸去。谁知已经钻得很热的尖石头碰在石山上,“咔喳”一声冒出了几颗耀眼的火星。聪明的黎看了,很快想出了新的取火方法。他采了一些晒干的芦花,用两块尖石头靠着芦花“嘣嘣嘣”敲了几下,火星溅到芦花上面,就“吱吱”冒烟了。再轻轻地吹一吹,火苗就往上窜了。

自从黎发现石头取火的方法,就再也用不着费很大工夫去钻木取火了,也用不着千方百计保存火种了。中原的黄帝知道黎有这么大的

功劳,就把他请去,封他当了个专门管火的火正官。黄帝非常器重他,说:“黎呀,我来给你取个大名吧,就叫祝融好了,祝就是永远,融就是光明,愿你永远给人间带来光明。”黎听了非常高兴,连忙磕头致谢。从此,大家就改叫他祝融了。

远古时代,一到晚上就是一片黑暗。人们都是生活在饥寒交迫的环境里。

相传天山有一个神叫伏羲,看到了人间发生的一切后,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突然黑云密布,山林间下起了大雨,电闪雷鸣。雷电使树木燃烧起来,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于是当地人看到这些就吓的到处乱跑。待雨停了后,夜晚也来到了,天渐渐暗下来,只有燃烧的树木的地方是光明的、温暖的。

人们都过来感觉甚是舒服,远方飘来了阵阵香味,跟着香味寻过去,原来是一只被雷电击死的野兽。人们分着把野兽吃了。

从那次以后,人们认识到了火的重要性,为了找到制造火的原理。人们到处奔波寻找。

伏羲在一位年轻人的梦里告诉他了学习制造火的地方。醒来后,这位年轻人翻山越岭也未找到那个地方,于是就在树下休息,这是天也慢慢黑下来了。突然间,在这附近有光在闪烁,待他来到那里时发

现,原来是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可是却着不起火来。年轻人不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然后出火了。 年轻人带着胜利的曙光回到自己的家乡,告诉了他们自己的发现。从此人们在夜间不再是黑暗、不再寒冷;也开始吃熟的食物,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折服。

篇5:与火有关的神话故事

1.燧人取火

天上有个大神叫伏羲,他看到人间生活得这样艰难,心里很难过,他想让人们明白火的用处。于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随着“咔”的一声,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人们被雷电和大火吓着了,到处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临,雨后的大地更加湿冷。逃散的人们又聚到了一齐,他们惊恐地看着燃烧的树木。这时候有个年轻人发现,原先经常在周围出现的野兽的嚎叫声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怕这个发亮的东西吗”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边,他发现身上好暖和呀。他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呀,这火一点不可怕,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这时候,人们又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发出了阵阵香味。人们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觉得自己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人们感到了火的可贵,他们拣来树枝,点燃火,保留起来。每一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但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极了。

大神伏羲在天上看到了这一切,他来到最先发现火的用处的那个年轻人的梦里,告诉他:“在遥远的西方有个遂明国,那里有火种,你能够去那里把火种取回来。”年轻人醒了,想起梦里大神说的话,决心到遂明国去寻找火种。年轻人翻过高山,涉过大河,穿过森林,历尽艰辛,最之后到了遂明国。但是那里没有阳光,不分昼夜,四处一片黑暗,根本没有火。年轻人十分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树下休息。突然,年轻人眼前有亮光一闪,又一闪,把周围照得很明亮。年轻人立刻站起来,四处寻找光源。这时候他发现就在遂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但是却着不起火来。年轻人不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最后,树枝上冒烟了,然后出火了。年轻人高兴地流下了眼泪。

年轻人回到了家乡,为人们带来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钻木取火的办法,从此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惧中了。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折服,推举他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2.普罗米修斯盗火种

天神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火种送给人类,人类学会了使用火,主神宙斯十分恼火,宙斯决定要让灾难也降临人间。

他命令他的儿子火神赫淮斯托斯用泥土制作一个女人,名叫潘多拉(Pandora),意为“被授予一切优点的人”。每个神都对她有所赋予以使她完美。阿佛洛狄忒(Aphrodite)送给她美貌,赫耳墨斯(Hermes)送给她利嘴灵舌,阿波罗(Apollo)送给她音乐的天赋。宙斯给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装满了祸害、灾难和瘟疫,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宙斯将这位丽人遣送到人间,众神和凡人正在大地上休闲游荡,其乐融融,大家见了这无以伦比的漂亮女子,都十分惊奇,称羡不已,因为人类从未有过这样的女人。

潘多拉立即去找“后觉者”厄庇墨透斯,他是普罗米修斯的弟弟,为人老实厚道。普罗米修斯深信宙斯对人类不怀好意,告诫他的弟弟厄庇透斯不要理解宙斯的赠礼。可他不听劝告,娶了美丽的潘多拉。潘多拉双手捧着她的礼物,这是一只密封的大礼盒。她刚走到厄庇墨透斯近前时,突然打开了盒盖。厄庇墨透斯还未来得及看清盒内装的是什么礼物,一股祸害人间的黑色烟雾从盒中迅疾飞出,犹如乌云一般弥漫了天空,黑色烟雾中尽是疾病、疯癫、灾难、罪恶、嫉妒、奸淫、偷窃、贪婪等各种各样的祸害,这些祸害飞速地散落到人地上。而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命运而悄悄放在盒子底层的完美东西“期望”还没来得及飞出盒子,奸猾的潘多拉就把盒子关上了。后即以“潘多拉魔盒”喻会带来不幸的礼物;灾难的渊薮。

3.祝融击火

各种各样的打火机,已经普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但在一些边远山区,农民至今还随身携带著取火用的火链,因它不用汽油火石,随时用,随时取。所以,一向沿用了几千年。那么,火链最早是谁发明的呢

传说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后,到了黄帝时期,人类已开始用火烧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驱赶毒虫猛兽,用火打仗。但是在那时,人们只明白用火,却不会保存火种,这对过著迁徙不定的游牧游猎生活的人们来说很不方便。他们务必经常带火种行路,每到一个地方,头一件大事就是用火种燃火烧饭,烧过饭后又得把火种留意地保存起来。

有一年,黄帝带著夏部落的群民,由南向北转移。中途忽然遇到暴雨,山洪暴发,遍地是水,大人小孩被雨水浇得像落汤鸡。祝融负责管理火种,他随身带的火种也被暴雨扑灭了。人们又冷又饿,孩子们哭叫不停。黄帝命令大家在一个大石洞里暂住下来,等待天晴之后再走。谁知,老天好像故意与人们作对,一连几天,雨一向不停地下著。人们住在山上石洞里饥寒难忍。但因失去了火种,无法生火做饭取暖。饿得实在支持不住了,大人便开始吃生肉,老人和小孩也只得用冷水泡蘑菇吃。祝融著急万分,想用钻木取火的方法取火,但是带来的木柴全是湿的,钻了很长时间,也未钻出火星。眼看天黑了,祝融累得满头大汗,毫无效果,一气之下,便把手里的钻头狠狠地扔出去。不料,钻头碰击在石洞的岩石上,溅出的火星更多。祝融心里顿时由忧变喜,他忘记了疲劳,找来好多岩块,用力互相碰击,只见火星不断飞溅。但是,怎样才能使火星燃烧呢这又成了一个难题。黄帝走过来对祝融说:“你不要太急,从石头上能击出火星,这就是很大的成功。下一步怎样办,需要多找些人来共同商量。”黄帝的这番鼓励,使祝融信心倍增。他找来常先、大鸿、力牧、嫘祖等人一同想办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唯有常先一人低著,一句话也不说。大家

以为他饿病了,劝告他去休息。不料,常先猛然往起一站,说了声:“有办法了!”说著,把自己缠腰的腰围解下来,用劲撕开,从容掏出一团花絮,对祝融说:你把这些芦花絮放在石头下面,再击石取火。”祝融按他的推荐把芦花絮摆好,再击石,火星溅落的越来越多,点燃芦花絮的声音越来越大,祝融用口轻轻一吹,随著一股浓烟窜出了火苗。取火成功了!有了火人们就有了生存的期望。石洞里的大人小孩无不欢呼跳跃。黄帝专门为祝融举行了庆功会,给他记了大功,并封他为“火正”(官职)。

祝融发明的“击石取火”,使人不再为保存火种发愁,这就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因火又是红色的,所以后世人都把祝融称为“赤帝”。

篇6:与火有关的神话故事

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有无数的史诗般的英雄,他们就像繁星一样灿烂于众神的天空,其中有一颗星星特别耀眼,那就是普罗米修斯。 当初,众神之王宙斯为了永远统治大地,故意不给人类降火,使世人生活在黑暗和寒冷之中。这位伊阿佩托斯的儿子,想出了一个极富创意办法。他扛着一根又粗又长的茴香秆,走近飞奔而来的太阳车,点燃了茴香秆,然后带着闪烁的火种回到地上,并点燃了第一堆木柴。火越烧越旺,把天都烧红了。宙斯见人间升起了火焰,雷霆大怒。于是脾气暴躁的神之父精心制造了一个阴谋。

他命令以工艺著名的火神赫菲斯托斯造了一尊美女石像,天上的众神为了取悦宇宙之王,纷纷使出看家本领,使她具有种种诱人的魅力,众神又馈赠给她一件危害人类的礼物。最后宙斯给这美丽的女子注入了恶毒的祸水,并取名为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然后她被派去勾引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请他收下宙斯给他的礼物,善良的青年愉快地接受了。

于是这个天之尤物就打开了她手中紧闭的大盒子。里面的灾害一股脑全飞了出来,并飞快的在世间蔓延。盒子底上还深藏着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但潘多拉依照宙斯的命令,在希望没有飞出来之前关闭了盒子。从此,各种各样的灾难充斥了人世间。

接着,宙斯向普罗米修斯本人实施了疯狂的报复。他命令他的仆人克拉托斯和皮亚,即强力和暴力,用牢固的铁链锁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脚下就是万丈深渊。普罗米修斯被直挺挺地吊着,不仅无法入睡,甚至弯曲一下双膝都是不可能的。任凭烈日暴晒,风雨冲袭,这样的惩罚要延续三万年!凶狠的宙斯为了加重对普罗米修斯的惩罚,还每天派一只恶鹰去啄食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肝脏被吃掉多少,很快又恢复原状。

后来终于出现了普罗米修斯的救星,那就是英雄赫拉克勒斯。当他来到高加索山,看到恶鹰在啄食可怜的普罗米修斯的肝脏时,勇敢地取出弓箭,把鹰一箭射落。然后他松开锁链,解放了普罗米修斯。但为了满足宙斯的条件,赫拉克勒斯把半人半马的肯陶洛斯族的喀戎作为替身留在悬崖上。同时为了满足虚荣的宙斯,普罗米修斯要永远戴一只铁环,环上镶上一块高加索山上的石子。这样,宙斯可以自豪地宣称,他的仇敌仍然被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

1.关于火的神话故事

2.关于火的神话故事大全

3.跟太阳有关的神话故事

4.传说神话故事

5.神话故事

6.古代神话故事

7.女娲的神话故事

8.中国神话故事

篇7:光与火诗歌

光与火诗歌

在金色的大地深处

点燃一堆祁黄的火

让这火苗烘烤着大地土层寂静的冰与冷

火幻化出一个红色的

不再是寂寥的世界

却又倏忽间被风刮破

终究不是灵魂的震颤与平静

红色的火苗

向着天空的苍穹

宛如火龙吐出焰红的火舌

卷起了天空里雾蒙的尘埃

熔化与火的`内心

七彩的太阳

用蓝色的光线穿透了火焰

刺破了火焰红色的皮肤

透过火的血液

带走了火的灵与魂

到了九霄

光将已经被融化的大地

的筋络与血管浮现于世人所看不到的

虚无极

让这筋络与火的血液并行

流淌出永生的力量

大地的灵与魂在此刻分裂

大地的灵

融进了光滚烫的心中

让心的温暖将这块

如玉般纯洁的灵紧紧包容

大地的灵钟就慢慢溶化

变成了一块晶莹的舍利子

散发出美丽的极光

一声召唤

火,光还有宇宙

被遗弃的大地的魂

都听到了这一声来自舍利子的召唤

他们在这个无暇之中

幻化出四极

他们在这个境之世界之中

一起重生

与火有关的神话故事

经典的神话故事传说

国外关于火的神话故事

《光与盐》读后感

除夕的由来与传说

希腊神话与传说读后感700字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个人简历

传说

神话故事范文

神话故事成语

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传说(推荐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传说,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