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知识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松果蛋羹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知识点(共含4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松果蛋羹”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知识点

篇1: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知识点

一、课后词

01、《沁园春•雪》

妖娆 风骚 红装素裹 一代天骄

02、《雨说》

田圃 喧嚷 洗礼 襁褓 温声细语 润如油膏

05、《敬业与乐业》

征引 旁骛 亵渎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言行相顾 强聒不舍

0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陨落 灵柩 凌驾 睿智 弥留之际 媚上欺下 恪尽职守、

07、《傅雷家书两则》

凭吊 谀词 扶掖 大惊小怪 廓然无累 重蹈覆辙 涕泗横流 自知之明 气吞斗牛

08、《致女儿的信》

忐忑 化为乌有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一抔黄土

09、《故乡》

萧索 家景 如许 鄙夷 恣睢

10、《孤独之旅》

厚实 嬉闹 驱除 歇斯底里

11、《我的叔叔于勒》

拮据 栈桥 煞白 十拿九稳

12、《心声》

沙哑 发窘 抽噎 出风头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根深蒂固 持之以恒 轻而易举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15、《短文两篇》

藻饰 狡黠 诘难 伦理 滞碍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不求甚解 狂妄自大 咬文嚼字 因小失大 豁然贯通 开卷有益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玄虚 诓骗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17、《智取生辰纲》

怄 端的 干系 寻思 逞辩 勾当

18、《杨修之死》

沉吟 禀请 班师 谮害 惑乱 对答如流

19、《范进中举》

倒运 腆着 舍与 央及 管待 商酌 叙功 相与 唯唯连声

20、《香菱学诗》

腻烦 怔怔 笑吟吟 茶饭无心 挖心搜胆 精血诚聚

二、文学常识

01、《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和领导人。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影响100人之一。 02、《雨说》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作者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现代诗人。台湾中兴大学毕业,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

03、《星星变奏曲》选自《上海文学》,作者江河,原名于友泽,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与顾城、北岛、舒婷和杨炼一起并称为“五大朦胧诗人”。

01《蝈蝈与蛐蛐》选自《世界流派诗选》,作者济慈,全名约翰•济慈,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他是杰出

的英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

02、《夜》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作者叶赛宁,全名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俄罗斯田园派诗人。

19发表抒情诗《白桦》,19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1925年12月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05、《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卓

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青年时期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事败后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0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全名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

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80卷之多。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短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07、《傅雷家书两则》选自《傅雷家书》,作者傅雷及其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

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08、《致女儿的信》选自《关于爱的思考》,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全名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前

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09、《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作品有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杂文集《坟》、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10、《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作者曹文轩,中国作家富豪榜当红上榜作家,精擅儿童文学,任北京作家协会副

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主要小说有《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等小说。

11、《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作者莫泊桑,全名居伊•德•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

义作家。人称“短篇小说巨匠”,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莫泊桑去世时,爱弥尔•左拉致悼词,并预言莫泊桑的作品将永垂不朽,将是“未来的学生们作为无懈可击的完美典范口口相传”的作品。普法战争后,他到达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法国文坛。之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师居斯塔夫•福楼拜。间,他完成了300多个短篇小说和6个长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一个女雇工的故事》、《戴丽叶春楼》、《瞎子》、《真实的故事》、《小狗皮埃罗》、《一个诺曼底佬》、《在乡下》、《一次政变》、《绳子》、《老人》、《洗礼》、《穷鬼》、《小酒桶》、《归来》、《图瓦》、《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性爱》等。

12、《心声》选自《儿童文学》,作者黄蓓佳,女。历任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干部,省作协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协第

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专业作家。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代表作品:《夜夜狂欢》《午夜鸡尾酒》《何处归程》《世纪恋情》及《含羞草》等。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作者罗迦•费•因格,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

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自《散文选刊》,作者丁肇中,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

华裔美国籍,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01《谈读书》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英国卷》,作者培根,全名弗朗西斯•培根,第一代圣阿尔本子

爵,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

02《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马南邨,真名邓拓,原名邓子健,笔名叫马南邨、邓云特,福建闽侯

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他还是一位书画收藏家。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

17、《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作者施耐庵,名子安,本名彦端,汉族,兴化(今江苏兴化市)人,原籍苏州,

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36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18、《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

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19、《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

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20、《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曹雪

芹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研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21、《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国西汉伟大的史

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李陵之事有所辩解,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2、《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作者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文学家,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

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23、《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

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24、《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亮》,作者诸葛亮。

25、《词五首》

01《望江南》选自《全唐五代词》,作者温庭筠,本名岐,一名庭云,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应。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02《渔家傲•秋思》选自《唐宋名家词选》,作者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03《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学者。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作品有《赤壁赋》、《后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等。

04《武陵春》选自《李清照集校注》,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

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0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

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三、成语注释

01、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初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

02、一代天骄:其创意来自伟人毛泽东对世界历史风云人物成吉思汗的赞颂与点评。

03、温声细语:用温和的声音轻轻地说话;声音温和而委婉,多形容女子。温:温和;细语:小声地说话。 04、润如油膏:形容土地肥沃;细腻光滑得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般。

05、敬业乐群:比喻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敬业:专心于学业;

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

06、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义”通”

意“即意思。

07、不二法门:佛家用语,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今用以称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

08、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语言和行为相符。 09、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10、弥留之际:指病重将要死亡的时候。

11、媚上欺下:讨好上司,欺压下属。媚:有意讨人喜欢。

12、兼而有之:兼:同时涉及几种事物,几个方面。也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

13、孤军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在无人支持、帮助的情况

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14、黎民百姓:指普通老百姓。

15、恼羞成怒:恼:气恼,恼恨;羞:羞臊。因气恼和羞愧而恼怒。

16、恪尽职守:谨慎,恭敬。尽:完善。指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细心、耐心地守住职位或岗位。

17、大惊小怪: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过分惊讶。

18、廓然无累:空旷广阔,没有一点牵挂。

19、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以前的错误。

20、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21、自知之明: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正确评估的意思。

22、气吞斗牛:1.形容精力旺盛,意气高昂,精神焕发的样子。2.形容气魄很大。3.形容怒气、怨气或豪气极盛,

直冲天际。

23、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乌有:哪有,何有。乌:虚幻,不存在。

24、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多用于好的事物。无:没有;与:和;伦:类,

伦比:类比,匹敌。

25、怒不可遏: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26、一抔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一抔:一捧。一捧黄土。

27、歇斯底里:指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通常用于形容对于某件事物的极度情绪。一般用于受过度刺激导致情

绪失常。

28、十拿九稳:十成的机率,占了九成。比喻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29、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蒂:瓜、果和茎、枝相连的部分;固:牢固。

30、持之以恒:长久的坚持下去。持 :坚持,面对;之:代词,泛指某件事情或某事物;以:用来;恒:指恒心。

31、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轻、易:容易,做起来不费事。而:像,达到;举:举起手。

32、格物致知:1、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2.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格:推

究;致:求得。

33、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人置身事外、不协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

第4 / 5页

34、寻章摘句:1、旧指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2、指写作时套用现成词句,缺乏创造

性。或读书时只摘取漂亮词句,不做深入研究。3、指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读书限于文字

的推求。

35、味同嚼蜡:1、读书或文章、听人说话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嚼:咀嚼。

2、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嚼蜡 : 比喻无味。

36、吹毛求疵:指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也指细致到繁琐,挑剔

的地步。

37、不求甚解: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甚:过分、很、极、非常。

38、狂妄自大:形容人十分骄傲自满。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狂妄傲慢,自以为了不起。自大:十分骄傲。

39、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和物质本质。现指认真推敲某一个字。

40、因小失大:为了很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形容得不偿失。

41、豁然贯通: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子就彻底明白。

42、开卷有益:读书总有好处。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收获。

43、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思想情绪。

44、为民请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请命:请示保全生命。

45、对答如流: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46、唯唯连声:连声应答,以示顺从。唯唯:答应的声音。

47、茶饭无心: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48、挖心搜胆:指苦苦思考,费尽心思。

49、精血诚聚:1、指认真学习,费尽心思,呕心沥血地做成了一件事情。2、指把心力都聚集在一起。3、也指花

费心思和精神所取得的成就。

九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1、多读书: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练习写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多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九年级语文学习技巧

1、课前预习,除了结合脚注疏通文意之外,还应当进行详细的圈点勾画,结合语境,反复揣摩,找出自己暂时还无法理解的东西,对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当然,有条件的话,还应当搜集相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在预习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反复诵读课文,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将不懂的地方制作成问题卡片,以便上课时及时与老师交流或互动,切忌不懂装懂。

2、课后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而且还可以加深理解,触类旁通,培养自己的迁移能力。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贪图省事儿,要是上课听听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头来,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篇2:九年级下册语文全部知识点

第1课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īyǎ)嘶哑(hóulóng)喉咙(xiōngyóng)汹涌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3)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我爱这土地》节。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默写《乡愁》第四节。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是诗人(称谓)。

2.《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锦幛zhàng荇xìng藻zǎo蘸zhàn

(qiáocuì)憔悴(lóuyǐ)蝼蚁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2)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3)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2.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永恒的中国!”一段诗。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是戴望舒,诗人(称谓)。

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干瘪biě纤qiàn绳簇cù新

笑涡wō绯fēi红淤yū滩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2)你以伤痕累累的/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2.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第三节诗歌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我国当代的女诗人。

九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多读

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强记

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

古诗文,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惯。当然,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

勤写

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

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赖笔头”不无道理。

九年级语文学习技巧

1、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平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2、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3、学会观察周围: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之处。所以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写作时多做细节描写,才能真正为作文进行润色,让老师能眼前一亮。

篇3:关于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变色龙

一、重点字词

1.注音。

蜥蜴(xīyì)醋栗(lì)赫(hè)戳(chuō)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kuíwú)魁梧(huāngtáng)荒唐(línglì)伶俐

3.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不高兴,不振作──无精打采

(2)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异想天开

(3)形容没有任何缘故──无缘无故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

1.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2.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

《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作者契诃夫是俄 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热爱生命

一、重点字词

1.注音。

狼嚎(háo)苔藓(táixiǎn)咀嚼(jǔjué)巉(chán)岩舐(shì)鲦(tiáo)鱼骸(hái)骨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慢慢地顺着河望去,宽广的河湾蜿蜒在许多光秃秃的小荒山之间,比他往日碰到的任何小山都显得更光秃,更荒凉,更低矮。

(2)由于身体极端虚弱和僵硬,他极慢极慢地翻一个身。

(3)敏捷和准确是需要力气的,他没有这种力气。

(4)现在,他脑子里又开始胡思乱想,又给幻像弄得迷迷糊糊。

3.解释下列词语。

(1)束手无策: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2)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3)吹毛求疵:故意挑毛病,找差错。

(4)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

1.生命就是这样吗,呃?真是一种空虚的、转瞬即逝的东西。只有活着才是痛苦。死并没有什么难过。死就等于睡觉。它意味着结束,休息。那么,为什么他不肯甘心地死呢?

2.他的神经已经变得迟钝麻木,他的脑子里则充满了怪异的幻像和美妙的梦境。

3.这东西并不好吃,就像硬灌到他胃里的铅液,而且是纯粹凭着意志给灌下去的。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

《热爱生命》的作者是杰克?伦敦,美国的小说家。

谈生命

一、重点字词

1.注音。

休憩(qì)枭(xiāo)鸟荫庇(yìnbì)芳馨(xīn)云翳(yì)怡(yí)悦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2)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

1.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人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2.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3.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4.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

《谈生命》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的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沁园春雪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素裹(guǒ)折腰(yāo)谦逊(xùn)风骚(sāo)红zhuāng素裹(装)顿失tāotāo(滔滔)江山多jiāo(娇)一代天jiāo(骄)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莽莽:无边无际。②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 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④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⑤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雨说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禁锢(gù)留滞(zhì)喑哑(yīn)喧嚷(xuān)温声细语(wēn)洗礼(xǐlǐ)田pǔ(圃)suō衣(蓑)qiǎngbǎo(襁褓)街qú(衢)润如油gāo(膏)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田圃:田地和园圃.②喧嚷:喧哗,大声吵闹.③洗礼: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④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⑤温声细语:用温和的声音轻轻地说话.⑥润如油膏:形容土地肥沃;细腻光滑得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般。

3.文学常识

郑愁予,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原名郑文韬,原籍河北,中国台湾当代诗人。其成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有诗集《梦土上》、《衣钵》、《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

陈涉世家

一、熏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阳夏jiǎ辍chuò耕怅chàng恨zhé戍

度duó已失期以数shuò谏故陈胜王wàng

罾zēng忿恚huì尉笞chī宁nìng有种乎

蕲qízhìcuó柘zhè谯qiáo社稷jì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辍耕之垄上之:去,往。

(2)苟富贵苟:如果。

(3)等死,死国可乎等:同样。

(4)楚人怜之怜:爱戴。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王:称王。

(6)忿恚尉恚:恼怒。

(7)并杀两尉并:一齐。

(8)藉第令毋斩藉:即使,假若。

(9)为坛而盟盟:盟誓。

(10)比至陈比:等到。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谪戍渔阳谪通谪解释为谪戍,强迫去守边

(2)为天下唱唱通倡解释为首发

(3)固以怪之矣以通已解释为已经

(4)身被坚执锐被通披解释为穿着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2)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帐恨久之。

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依法都要杀头。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胜)又暗地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晚上用笼罩火,(学)狐狸的叫声喊道:“强大的楚国复兴,陈胜为王。”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朝代)的史学家、文学家。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这部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篇4: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变色龙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蜥蜴xīyì醋栗lì赫hè戳chuō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kuíwú)魁梧(huāngtáng)荒唐(línglì)伶俐

3.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不高兴,不振作。无精打采

(2)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异想天开

(3)形容没有任何缘故。无缘无故

热爱生命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狼嚎háo苔藓táixiǎn咀嚼jǔjué

chán岩舐shì鲦tiáo鱼

骸hái骨吹毛求疵cī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慢慢地顺着河望去,宽广的河湾蜿蜒在许多光秃秃的小荒山之间,比他往日碰到的任何小山都显得更光秃,更荒凉,更低矮。

(2)由于身体极端虚弱和僵硬,他极慢极慢地翻一个身。

(3)敏捷和准确是需要力气的,他没有这种力气。

(4)现在,他脑子里又开始胡思乱想,又给幻像弄得迷迷糊糊。

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

1.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

2.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驹,少壮的马。

3.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风,风趣。生:生动。

4.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比喻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启发,忽然开通了。

5.出谋划策:谋,计谋;划,筹划。指为人出主意,制定计谋策略。

6.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愉快。

7.海纳百川:大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广泛,数量巨大。

8.无欲则刚: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借喻人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大义凛然的境界。

9.物华天宝:物有光华,天有珍宝,指各种珍美的宝物。《晋书?张华传》记载了这样的传说:晋武帝时,牛、斗两宿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雷焕做豫章凤城县令,掘监狱地基,得到两把宝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两宿间的紫气也消失了。后来两剑没入水中,化为双龙。

10.人杰地灵:人有俊杰,地有灵秀之气。在《滕王阁序》中指东汉时南昌名士徐稚(字孺子),家贫,常亲自耕种。他品行高洁,为人所景仰。

2、文学常识。

1.重点作家:鲁迅、沈从文、朱自清、老舍、安徒生;苏轼、泰戈尔、韩愈、孔子、蒲松龄。

2.重点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社戏》、《聊斋志异》、《论语》、《水经注》、《安徒生童话选集》。

3、古诗文默写篇目。

1.王湾《次北固山下》(唐)

2.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4.刘禹锡《秋词》(唐)

5.杜牧《赤壁》(唐)

6.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宋)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

8.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

9.《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南朝梁)

10.《论语》八则

11.郦道元《三峡》

4、文言文阅读。

重点篇目:《三峡》、《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认真疏理一下自己多年来语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学习中的得失,是初三开学前后必做的功课。那些平时学得较为牵强的部分,那些至今仍然感觉不甚了了的内容,就应该对之做一番整理,并予简单摘录,以便在初三阶段重点攻克、全面解决。

我们知道,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知识点和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的要求,在不同的阶段均呈螺旋形上升的态势。这也就意味着,以往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缺陷,完全可能在新的学习阶段有多次弥补和彻底解决的机会。学生的疏理工作做得越是全面细致,缺陷补救、能力提升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般来说,阅读方面那些属于语文基础部分的内容,如文言课文常识、文言实词的理解、文句中别字的辨认改正、修辞方法的识辨、说明方法的理解、文章中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搜寻等等,是大多数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而文章中某些环境或情景的理解、文中人物或者作者感情的把握、主题的理解及概括、观点的提炼和表达、对论证或者说明过程的分析等,就不那么容易透彻、深入地予以掌握了。这些,也往往是不少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软肋,需要花大力气去努力掌握的。因此,如果能在事先充分了解好自身的弱点,从而在初三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就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语文学习中,积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这里所说的积累,包含两层意思。

其一,是指语文学习重视日积月累。语文知识的丰富、充实,情感的体验和分析水平的提升难以一蹴而就,要靠平时的积累,使这些一点一滴地渗入心中,逐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久而久之,积累的东西多了,它们就会反反复复在脑中萦回激荡,进而形成蓄势待发的形态。比如,语文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块——写作,其材料就只有靠自己时时注重生活中的积累;因为,只有材料的不断丰厚,才能使思想也丰厚起来,才具备了写好文章的基本条件。

其二,是指积累的面要广一些。对语文学习而言,必需的积累包括课内和课文学习中重要内容的积累,也包括我们补充阅读和课外阅读时对书籍、报章杂志等某些内容所做的积累,甚至可以广义地包括许许多多其他的内容,诸如影视欣赏、广告宣传、同学讨论、家庭闲聊、诗句歌词等等,举凡可能和语文学习相关者,都值得我们去注目、去倾听,并有意地作一些积累。积累的面广一些,理解、分析时心中可以比照的人、事、物就会多一些,你的思路相对也会拓宽一些,联想也会丰富一些。

语文学科又是一门知识性、认知性和社会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它十分重视对观察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有一位的教师说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这种说法的本质,在于语文和生活是密切相联的。对社会现象,尤其是那些与中学生的生活有较多联系的事和物,能否做到仔细观察;对社会和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否做到深刻入理,都将会直接关系到你的理解、分析水平;如果把这些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毫无疑问就会直接对你的阅读理解和表达水平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所以,如果生活中勤于观察,善于用正确的思想做指导多思考、多分析,并且时刻注意把这一过程转化为语言,有时哪怕这一过程只是口头的,或者仅仅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都将对提高你的语文水平有很大的帮助。由此可见,在思想深处把语文学习和平时勤观察、多主动思考联系起来,乃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期中

九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湘教版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中考语文九年级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知识点(共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知识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