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湘教版九年级语文知识点(共含6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知更”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诗两首
1、田间(1916-1985),诗人。安徽无为人。1934年参加左联。后主编《每月诗歌》。1938年到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新群众》杂志社社长。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创作部副部长、河北省文联主席。
田间著有长诗《戎冠秀》,诗集《给战斗者》、《马头琴歌集》等。
2、胡昭,满族扈什哈里氏,吉林舒兰人。中共党员。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胡昭著作有:
诗集《光荣的星云》、《小白桦树》、《人生之旅》、《从早霞到晚霞》、《草原夜景》、《生命行旅》,
散文集《绿的记忆》、《怀念与祝福》等。
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诗只有三十四行,却用了十个分号。这些分号内的副句,时长时短,体现着节奏旋律的变化。
这首诗带有政治色彩,但它不议论,只描绘,也是一个特色。诗中所有的象征和比喻,既质朴,又漂亮,每一个词都与被描绘的景物、形象紧密契合。诗人既用含有自己民族要素的眼睛观察,又以人民能理解的民族语言手段和表达方法,写出人民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的精神实质和典型色调,她感到和说出的也正是同胞所感到和所要说的。
三、我用残损的手掌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用两个部分安排来展示这“抚摩”的具体内容:
上半部分是已经遭受日寇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
下半部分是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这两部分并列在一起,恰构成横向对照。
诗人使用两套笔墨,前后对比,渲染出两种不同的冷暖色调,给读者以强烈的刺激,诗人对敌人恨之切,对祖国爱之深,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了。
四、中国的土地
歌颂祖国,礼赞人民,这是重大题材和古老主题,在一首十二行的抒情小诗中予以容纳,并且翻旧为新,难度极大,需要很高的艺术功力。诗人知难而进,努力创造,不懈耕耘,终于在这片感情的沃土上,培植出一枝独秀的心灵之花。
作品先写中国这块土地的“神奇”——“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凡是华夏人民,无论久居故土,还是云游他乡,都永远思恋着这块土地。它之所以牵动着炎黄子孙的“相思”,是因为它拥有壮丽的山川、广阔的沃土、悠久的文化、丰富的物产、绵长的海岸线……这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发祥之地,也是他们大展身手的用武之地。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这些细节,可以视之为写实,也可以视之为写意,把中国的东西南北、古往今来全都概括进去。似乎随意拈来,其实经过精心选择,内涵丰富,诱人遐想。正是所谓“信手新诗落珠贝”。
五、外国诗两首
1、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发表处女作《哦,孤独》。18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2、谢盖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Есенин,1895——1925),俄罗斯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发表抒情诗《白桦》,19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6年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
【(一)句子仿写】
所谓仿句题,也叫句式运用题。它用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品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修辞知识、语法知识、句式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这种题型,一般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参照规定的句式模仿写作。其实质是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对语法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对表达方式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仿写和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具体有:
(1)词语型
例: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仿写恰当的词语。
示例:“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尊严就是。
仿写: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搏击。
(2)修辞型
例:仿照例句写一句子,要求句子由两个比喻句组成,比喻要合乎情理,分句间要有联系。“历史”、“时间”仍为本体。
示例:如果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就是这条长河上涌起的波涛。
仿句:如果历史是一曲乐章,那么时间就是这乐章上跳动的音符。
(3)托物寓意型
例:仿照示例,任选事物,用语言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
示例:蜡烛A.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B、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
仿写:粉笔A.一张智慧的犁,耕耘在神奇的黑土地上。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煤A.千年的期盼,只为燃烧自己的一生。B.不经受磨练,发不出生命的光辉。
(4)名人名言型
例:仿写句子,使内容句式都与前句协调。
示例: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仿句: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的追求。
(5)情境型
例:根据文句所提供的情境,将句子补充完整。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简爱说过:“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白朗宁说过,“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贵。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6)话题型
例:仿照下面句子,以“腐烂”为话题补写句子。
人生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我们选择燃烧,因为燃烧意味着给予,且在给予之时,会让自己闪光。我们摒弃腐烂,因为腐烂意味着变质,且在变质之际,会让别人恶心。
(7)阅读型
阅读文段,分析句式特点,在横线上写句。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自古以来就进行着绿色与.的殊死决战。哪儿充满绿色,哪儿必然水源充足,草木茂盛,那是生命滋衍的乐园。哪儿弥漫.,哪儿一定水源干涸,尘沙肆虐,那是生命凋零的荒漠。在我国,沙漠正在以每年两千多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扩展,.对绿色的伤害是绝对无情的。
初三语文复习知识点资料
一、基础知识
1.复习和运用语音知识,能认读字的读音,能根据拼写规则,判断注音的正误。
2.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要能结合语境,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特别要了解分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
3.对于教学目标中规定的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组词。了解形声字的构造,能指出一般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能区分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书写时做到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掌握常见字的音、形、义;特别要了解多音字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义。
4.理解、掌握基本课文中规定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会辨析一些同义词和反义词。能够理解多义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辨析褒义词、贬义词。
5.了解词的分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了解短语结构: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动补短语、形补短语)、主谓短语。了解单句六种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了解复句的几种主要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了解常用的关联词语。
6.了解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境中辨别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了解常见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及其作用。了解句式变换的几种形式(陈述句与疑问句的变换;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能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变换句式。了解运用语言要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7.文体知识要了解记叙文的一般知识: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记叙的中心和材料,记叙的详略(详写、略写)。说明文的一般知识: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事理的本质),说明的条理(总分、并列、层进的结构层次和时间、空间、逻辑的说明顺序),说明的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等)。了解议论文的一般知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据和论点的关系,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8.文学知识要了解小说的常识:小说的一般特点,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侧面描写)。了解散文的常识: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散文揭示中心的独特方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了解散文的线索(人、事物、感情、景物、时间、地点等)。了解诗歌的常识:诗歌的分类,诗歌的基本特点。了解戏剧的常识:戏剧的分类(话剧、歌剧、舞剧;独幕剧、多幕剧;历史剧、现代剧;悲剧、喜剧、正剧)。了解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
1.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
2.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驹,少壮的马。
3.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风,风趣。生:生动。
4.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比喻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启发,忽然开通了。
5.出谋划策:谋,计谋;划,筹划。指为人出主意,制定计谋策略。
6.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愉快。
7.海纳百川:大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广泛,数量巨大。
8.无欲则刚: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借喻人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大义凛然的境界。
9.物华天宝:物有光华,天有珍宝,指各种珍美的宝物。《晋书?张华传》记载了这样的传说:晋武帝时,牛、斗两宿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雷焕做豫章凤城县令,掘监狱地基,得到两把宝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两宿间的紫气也消失了。后来两剑没入水中,化为双龙。
10.人杰地灵:人有俊杰,地有灵秀之气。在《滕王阁序》中指东汉时南昌名士徐稚(字孺子),家贫,常亲自耕种。他品行高洁,为人所景仰。
2、文学常识。
1.重点作家:鲁迅、沈从文、朱自清、老舍、安徒生;苏轼、泰戈尔、韩愈、孔子、蒲松龄。
2.重点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社戏》、《聊斋志异》、《论语》、《水经注》、《安徒生童话选集》。
3、古诗文默写篇目。
1.王湾《次北固山下》(唐)
2.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4.刘禹锡《秋词》(唐)
5.杜牧《赤壁》(唐)
6.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宋)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
8.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
9.《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南朝梁)
10.《论语》八则
11.郦道元《三峡》
4、文言文阅读。
重点篇目:《三峡》、《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初三语文五单元重要知识点
曹刿论战
一、文学常识
1、《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出处: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二、注释
(1)伐:攻打(2)间(jiàn):参与。(3)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4)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这里是“养”的意思。弗,不。专,个人专有。
(6)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7)彳扁:通“遍”,遍及,普遍。
(8)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
(9)加:虚报。
(10)信:实情。
(11)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为人所信服。
(12)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13)狱:案件。(14)察:明察(15)情:实情。
(16)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17)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18)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9)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20)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21)驰:追赶。
(22)辙(zhé):车轮轧出的痕迹。
(23)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此指车前的横木
(24)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
(25)盈:满,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
(26)测:估计,预料。
(27)靡(mǐ):倒下。
(28)虽:即使。
(29)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
(30)遂:于是,就。
(31)败绩:大败(32)属:类
学生如何学习初三语文
认真疏理一下自己多年来语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学习中的得失,是初三开学前后必做的功课。那些平时学得较为牵强的部分,那些至今仍然感觉不甚了了的内容,就应该对之做一番整理,并予简单摘录,以便在初三阶段重点攻克、全面解决。
我们知道,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知识点和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的要求,在不同的阶段均呈螺旋形上升的态势。这也就意味着,以往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缺陷,完全可能在新的学习阶段有多次弥补和彻底解决的机会。学生的疏理工作做得越是全面细致,缺陷补救、能力提升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般来说,阅读方面那些属于语文基础部分的内容,如文言课文常识、文言实词的理解、文句中别字的辨认改正、修辞方法的识辨、说明方法的理解、文章中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搜寻等等,是大多数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而文章中某些环境或情景的理解、文中人物或者作者感情的把握、主题的理解及概括、观点的提炼和表达、对论证或者说明过程的分析等,就不那么容易透彻、深入地予以掌握了。这些,也往往是不少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软肋,需要花大力气去努力掌握的。因此,如果能在事先充分了解好自身的弱点,从而在初三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就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语文学习中,积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这里所说的积累,包含两层意思。
其一,是指语文学习重视日积月累。语文知识的丰富、充实,情感的体验和分析水平的提升难以一蹴而就,要靠平时的积累,使这些一点一滴地渗入心中,逐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久而久之,积累的东西多了,它们就会反反复复在脑中萦回激荡,进而形成蓄势待发的形态。比如,语文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块——写作,其材料就只有靠自己时时注重生活中的积累;因为,只有材料的不断丰厚,才能使思想也丰厚起来,才具备了写好文章的基本条件。
其二,是指积累的面要广一些。对语文学习而言,必需的积累包括课内和课文学习中重要内容的积累,也包括我们补充阅读和课外阅读时对书籍、报章杂志等某些内容所做的积累,甚至可以广义地包括许许多多其他的内容,诸如影视欣赏、广告宣传、同学讨论、家庭闲聊、诗句歌词等等,举凡可能和语文学习相关者,都值得我们去注目、去倾听,并有意地作一些积累。积累的面广一些,理解、分析时心中可以比照的人、事、物就会多一些,你的思路相对也会拓宽一些,联想也会丰富一些。
语文学科又是一门知识性、认知性和社会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它十分重视对观察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有一位的教师说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这种说法的本质,在于语文和生活是密切相联的。对社会现象,尤其是那些与中学生的生活有较多联系的事和物,能否做到仔细观察;对社会和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否做到深刻入理,都将会直接关系到你的理解、分析水平;如果把这些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毫无疑问就会直接对你的阅读理解和表达水平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所以,如果生活中勤于观察,善于用正确的思想做指导多思考、多分析,并且时刻注意把这一过程转化为语言,有时哪怕这一过程只是口头的,或者仅仅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都将对提高你的语文水平有很大的帮助。由此可见,在思想深处把语文学习和平时勤观察、多主动思考联系起来,乃是非常重要的。
九年级上册语文湘教版知识点
【1.沁园春雪】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素裹(guǒ)折腰(yāo)谦逊(xùn)风骚(sāo)红zhuāng素裹(装)顿失tāotāo(滔滔)江山多jiāo(娇)一代天jiāo(骄)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莽莽:无边无际。②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_原。蜡象,白色的象。④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⑤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3.文学常识
_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代表作有《论持久战》《_股》《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自由主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
【2雨说】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禁锢(gù)留滞(zhì)喑哑(yīn)喧嚷(xuān)温声细语(wēn)洗礼(xǐlǐ)田pǔ(圃)suō衣(蓑)qiǎngbǎo(襁褓)街qú(衢)润如油gāo(膏)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田圃:田地和园圃.②喧嚷:喧哗,大声吵闹.③洗礼:_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④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⑤温声细语:用温和的声音轻轻地说话.⑥润如油膏:形容土地肥沃;细腻光滑得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般。
3.文学常识
郑愁予,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原名郑文韬,原籍河北,中国台湾当代诗人。其成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有诗集《梦土上》、《衣钵》、《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
【3.星星变奏曲】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颤动(chàn)凝望(níng)安慰(wèi)柔软(róu)疲倦(pí)覆盖(fù)
闪shuò(烁)朦lóng(胧)jì寞(寂)冻jiāng(僵)苦nàn(难)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凝望:目光凝聚在某个物体上。②朦朦胧胧:指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③寂寞:冷清孤单;清静,又形容孤独无助,冷清孤单;清静。④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3.文学常识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_《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
【4.外国诗两首】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树篱(lí)栖息(qī)茸茸(róng)秧鸡(yāng)微漾(yàng)昏yūn(晕)夜yīng(莺)微yang(漾)
2.根据意思写词语
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或沉浸在某种事物当中;②栖息:停留,歇息(多指鸟类)
③幽暗:昏暗④沉浸:泡在水中,多比喻沉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3.文学常识
①济慈(1795—1821),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②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5.敬业与乐业】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旁骛(wù)解剖(pōu)亵渎(xiè)强聒(guō)骈(pián)进佝偻(gōu)
jìng业乐qún(敬、群)duàn章取义(断zhì)言行xiānggù(相、顾)容shè(赦)
2.根据句意说出相应的词语。
①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②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③不二法门:比喻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④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3.文学常识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计148卷,1000余万字。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陨落(yǔn)诅咒(zǔ)弥留(mí)灵柩(jiù)侮辱(rǔ)深邃(suì)
ruì智(睿)kè尽职守(恪)轻bò(薄)méi上欺下(媚)浩hàn(瀚)hè彩(喝)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睿智:聪颖明智.②媚上欺下:讨好上司,欺侮下属.③登峰造极: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的境界或成就。④恪尽职守:恪:谨慎,恭敬。尽:完善。尽自己的努力,严守自己的职业或岗位。
3.文学常识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_的领袖,是法国文学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7.傅雷家书二则】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舐犊(shì)颓废(tuí)创痛(chuāng)涕泗(tìsì)横流气吞斗(dǒu)牛枘凿(ruì)
kuò(廓)然无累重蹈覆zhé(辙)yú(谀)词扶yè(掖)刻骨míng(铭)心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扶掖:搀扶;扶助。②枘凿:比喻不调协,格格不入.③廓然无累:指心胸开阔,没有牵挂。④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⑤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⑥舐犊之情:比喻人之爱子。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对它的深切疼爱。也比喻对子女的感情很深。⑦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4.文学常识
傅雷,我国文学翻译家.毕生巴尔扎克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傅雷一生创造了三个第一: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章中国当代翻译界第一人;培养教育了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傅聪;_以死抗争的第一名人。其子傅聪早在六十年代就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8致女儿的信】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刹那(chà)麦穗(suì)一抔(póu)衰败(shuāi)萌发(méng)宿愿(sù)繁衍(yǎn)
zhù(伫)立迷huò不解(惑)忧yù(郁)shǔ光(曙)tǎntè(忐忑)怒不可è(遏)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忐忑:心神不定。②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③一抔黄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④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⑤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⑥怒不可遏:愤怒之极,不可抵制。⑦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3.文学常识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给女儿的信》等教育专著。主要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9故乡】
【字音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黛色(dài)寓所(yù)脚踝(huái)獾猪(huān)愕然(è)惘然(wǎng)阴晦(huì)瑟索(sè)恣(zì)睢(suī)嗤笑(chī)寒噤(jīn)颧骨(quán)祭祀(sì)秕谷(bǐ)
瓦lèng(楞)niē(捏)着chá(猹)kuà(跨)下装jiàng(弶)zhān(毡)帽竹biǎn(匾)bógū(鹁)(鸪)潮xùn(汛)ménglóng(朦)(胧)chánchán(潺潺)流水脑suí(髓)quán(蜷)缩bǐ(鄙)夷xiāo(萧)索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阴晦:阴沉昏暗。②愕然:吃惊的样子。③瑟索:即瑟缩,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④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同。⑤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⑥恣睢:放纵,凶暴。
【10.孤独之旅】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嬉(xí)闹觅(mí)食驱(qū)除雍(yōng)撅(juē)戳(chuō)破
liáo(撩)逗āo(凹)地chān(掺)杂胆qiè(怯)旧chá(茬)儿jǐyǔ(给予)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厚实:丰富、富裕。②嬉闹:嬉笑打闹。③撩逗:挑逗、招惹。④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⑤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⑥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4.文学常识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患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
【11.我的叔叔于勒】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褴褛(Lánlǔ)手帕(pà)栈桥(zhàn)拮据(jiéjū)哆嗦(duōsuo)
挣钱(zhèng)别墅(shù)牡蛎(mǔlì)qiào开(撬)shà白(煞)
稳tuǒ(妥)保yòu(佑)xū伪(虚)张huáng(皇)bào怒(暴)ǒu然(偶)
chù目(触)cǎn象(惨)yuàn恨(怨)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福音书:这里指好消息,幸福的消息.②计较:计算,比较。③文雅:这里指姿势优美。④郑重其事:这里指严肃认真。
3.文学常识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羊脂球》、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12心声】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噗(pū)蜷(quán)簪(zān)琅琅(láng)抽噎(yē)妒忌(dùjì)
huǎnghū(恍惚)xīxī(窸窸)窣窣niǎn(捻)子发jiǒng(窘)léng(棱)角分明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呵斥:大声斥责。②抽噎:抽搭。③恍惚:神志不清。④祷告:向神祈求保佑。⑤发窘:感到为难;表现出窘态。⑥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⑦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⑧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⑨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拖沓。
4.文学常识
黄蓓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_《补考》。以中、短篇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为主。已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请和我同行》、《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夜夜狂欢》等。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推敲(qiāo)汲取(jí)孜孜不倦(zī)锲而不舍(qiè)根深蒂(dì)固
对chèn(称)驾yù(驭)渊bó(博)不言而yù(喻)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汲取:吸取。②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③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④孜孜不倦:勤勉的样子。⑤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⑥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⑦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⑧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⑨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3.文学常识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肇(zhào)埋没(mó)彷徨(pánghuáng)嘹望(liáo)儒家(rú)荣xìng(幸)
授yǔ(予)清tán(谈)不知所cuò(措)格物致zhī(知)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修身齐家: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整齐家政。领悟:领会。
②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土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③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④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⑤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⑥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措:安置,处理。
⑦格物致知: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推究;致:求得。15短文两篇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狡黠(xiá)藻饰(zǎo)诘难(jié)滞碍(zhì)味同嚼蜡(jiáo)吹毛求疵(cī)
矫(jiǎo)睾(gāo)肾阐证(chǎn)要诀(jué)yí情(怡)统chóu(筹)làn加(滥)huò然贯通(豁)寻章zhāi句(摘)狂wàng自大(妄)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⑴怡情:使心情愉快。⑵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⑶狂妄自大:极端的自高自大。⑷咬文嚼字:正确地念出字的音,过分地计较字的意义。
3.文学常识
①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科学家、思想家,他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近代英国思想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人类思想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出人物之一。著有《人生随笔》等。
②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邓子健、邓云特,福建闽侯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
九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多读
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强记
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
古诗文,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惯。当然,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
勤写
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
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赖笔头”不无道理。
九年级语文学习技巧
课文预读“两步法”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预习。预习的好处很多。你养成预习的习惯以后,不但能更好地学习新课,而且还能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掌握好预习的方法,就像获得一把“金钥匙”一样重要。在这里,“金钥匙”就是指自学能力。
语文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部分 提出问题
敬业乐业是不二法门 《礼记》敬业乐群提出
《老子》安其君乐业论点 第二部分 有业之必要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百大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蛀米虫(比喻论证)之本
什么叫敬业(朱子的话,道理论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为什么该敬业(大总统、黄包车、举例对比)→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怎样敬业(庄子、木匠、政治家;挑粪、军人;曾文正、孔子)→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
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乐业的重要性→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道理论证) 第三部分
人类理想生活:首先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
二、举例
因自己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下第一等人。
举例: 看大门的何师傅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累,总是满怀热忱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乐业
1、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做了几百次实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
2、居里夫妇在工业废渣中提练“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从没想过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抱怨、放弃过。
三、论证方法
(一) 道理论证
第六段:惟有朱子解得,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了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增强文章的性和说服力。 第七段:庄子的佝偻丈人的话: 只要用心专一,就可以达到目的。强调了忠实便是敬业的道理。
第七段: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引用曾文正的话,有力地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的道理。增强文章的性和说服力。
第八段: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有力地论证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的道理。增强文章的性和说服力。
(二) 举例论证
第四段: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列举了 百丈禅师一日没有做事,
一日就绝不吃饭的事例, 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有业之必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第六段: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举例论证,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增强文章的性和说服力 。
第七段: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 举例论证,有力地论证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的道理。增强文章的性和说服力。
(三) 比喻论证
第五段: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有业之必要,强调了人生在世,不能不劳而获,做社会的寄生虫的道理。使文章浅显易懂便于理解和接受。
(四)为什么说“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呢?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五) 在生活中,有些人看不起清洁工人,认为他们的职业不好,社会地位低下,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 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职业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只要有益于社会,就是高尚的职业。
《故乡》复习提纲
一、整体感知。
1、小说主要人物、衬托人物、线索人物分别是谁?线索是什么?
答:分别是闰土、杨二嫂、 “我”。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2、依据小说的线索,可以把小说分为几部分,怎样分?
答:开端:回故乡(1-5)
发展与高潮:在故乡(6-77)
结局:离故乡(78-88)
3、本文通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本文通篇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
具体表现在:
①故乡前后景色的对比,突出了农村经济日益萧条。
②闰土、杨二嫂形象的前后对比,突出了农民和城镇小市民生活日益贫困。
③“我”和闰土前后关系的对比,突出了封建等级观念对人的毒害。
④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突出了闰土淳朴善良的性格。
⑤“我”和闰土的关系与宏儿、水生关系的对比,反映了作者改变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
4、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造成他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答:闰土的形象:勤劳质朴,善良老实,痛苦麻木,被剥削被压迫但不觉悟的中国农民典型。
表面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深层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剥削压迫,致使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人民生活日益贫困。
5、杨二嫂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答:杨二嫂是一个贪婪、尖刻、鄙俗,自私庸俗的小市民典型。
塑造其目的:①反衬闰土的淳朴善良。
②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势力的压迫下,乡镇小市民也逃不了日益贫困的厄运。
6、“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塑造“我”的目的是什么?
答:“我”是一个对现实不满正在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
塑造其目的:串联全文。(故乡及故乡人的变化都是通过“我”的观察与感受表现出来的。)
7、作者对闰土、杨二嫂、“我”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答:对闰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对杨二嫂:既可恨又可怜。对“我”:寄寓了自己的感受和希望。
8、小说的主题思想:本文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二、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1、第2段:现实中的故乡。作用:衬托“我”悲凉的心情,为下文人物的悲惨命运作铺垫。
2、第12段:回忆中的故乡。作用:烘托少年闰土的小英雄形象,与现实的故乡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故乡的变化之大。
3、第88段:理想中的故乡。作用:是“我”希望中的美好故乡,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憧憬。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三、课文理解。
1、为什么文章的开端会说“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
答:原来的故乡也不过如此,说明“我”对故乡还保持着少年时的美好记忆。眼前萧索的景象说明现在更不如前,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2、文中为什么要写“我”和宏儿的谈话?
答:因为这让我联想起少年时代的“我”和闰土,从而引出下文的感慨和议论。
3、第84段,有同学读到“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时,认为文中的“我”对故乡已失去了感情。对此,你有何看法?
语文九年级学习方法
首先要培养浓厚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其次,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
语文九年级学习技巧
1、课前预习,除了结合脚注疏通文意之外,还应当进行详细的圈点勾画,结合语境,反复揣摩,找出自己暂时还无法理解的东西,对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当然,有条件的话,还应当搜集相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在预习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反复诵读课文,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将不懂的地方制作成问题卡片,以便上课时及时与老师交流或互动,切忌不懂装懂。
2、课后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而且还可以加深理解,触类旁通,培养自己的迁移能力。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贪图省事儿,要是上课听听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头来,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初三新学期数学知识点
1.代数式与有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
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如=x,=│x│等。
4.系数与指数
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
5.同类项及其合并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6.根式
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含有关于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注意:①从外形上判断;②区别:是根式,但不是无理式(是无理数)。
7.算术平方根
⑴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a≥0—与“平方根”的区别]);
⑵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
①联系:都是非负数,=│a│
②区别:│a│中,a为一切实数;中,a为非负数。
8.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
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满足条件: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号划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9.指数
⑴(—幂,乘方运算)。
①a>0时,>0;②a<0时,>0(n是偶数),<0(n是奇数)。
⑵零指数:=1(a≠0)。
负整指数:=1/(a≠0,p是正整数)。
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1、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另有两种写法﹞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零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零。
注意:│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数a的绝对值只有一个;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2、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是通过“降次”将它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1)直接开平方法: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其解为x=±m.
直接开平方法就是平方的逆运算.通常用根号表示其运算结果.
(2)配方法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配方法,配方的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
1)转化:将此一元二次方程化为ax^2+bx+c=0的形式(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系数化1: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3)移项: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侧
4)配方:等号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5)变形:将等号左边的代数式写成完全平方形式
6)开方:左右同时开平方
7)求解:整理即可得到原方程的根
(3)公式法
公式法: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然后计算判别式△=b2-4ac的值,当b2-4ac≥0时,把各项系数a,b,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x=(b2-4ac≥0)就可得到方程的根。
初三数学复习方法总结
按部就班
数学是环环相扣的一门学科,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整个学习的进程。所以,平时学习不应贪快,要一章一章过关,不要轻易留下自己不明白或者理解不深刻的问题。
强调理解
概念、定理、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每新学一个定理,尝试先不看答案,做一次例题,看是否能正确运用新定理;若不行,则对照答案,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基本训练
学习数学是不能缺少训练的,平时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当然莫要陷入死钻难题的误区,要熟悉高考的题型,训练要做到有的放矢。
重视错误
订一个错题本,专门搜集自己的错题,这些往往就是自己的薄弱之处。复习时,这个错题本也就成了宝贵的复习资料。
数学的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妄想一步登天是不现实的。熟记书本内容后将书后习题认真写好,有些同学可能认为书后习题太简单不值得做,这种想法是极不可取的,书后习题的作用不仅帮助你将书本内容记牢,还辅助你将书写格式规范化,从而使自己的解题结构紧密而又严整,公式定理能够运用的恰如其分,以减少考试中无谓的失分。
课前认真预习.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得听老师讲课,通过预习,掌握度要达到百分之八十.带着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去听老师讲课,来解答这类的问题.预习还可以使听课的整体效率提高.具体的预习方法:将书上的题目做完,画出知识点,整个过程大约持续15-20分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练习册做完.
让数学课学与练结合.在数学课上,光听是没用的.当老师让同学去黑板上演算时,自己也要在草稿纸上练.如果遇到不懂的难题,一定要提出来,不能不求甚解.否则考试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能不会做.听老师讲课时一定要全神贯注,要注意细节问题,否则“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课后及时复习.写完作业后对当天老师讲的内容进行梳理,可以适当地做25分钟左右的课外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其课外题内容大概就是今天上的课.
单元测验是为了检测近期的学习情况.其实分数代表的是你的过去,关键的是对于每次考试的总结和吸取教训,是为了让你在期中、期末考得更好.老师经常会在没通知的情况下进行考试,所以要及时做到“课后复习”.
★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