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梁山伯祝英台化身为蝶(共含8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illio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梁山伯与祝英台
古时候,常州有个奇女子名叫祝英台。她自小喜欢读书作文,听说余杭地方文风最盛,就想前往游学。她的哥哥嫂子劝她:“你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儿家,外出游学,难道不怕被人笑话?”祝英台却自有主张,扮作男子模样,哥嫂竟辨认不出,只好随她去了。
祝英台女扮男装到余杭求学,同窗有个叫梁山伯的,是苏州人,为人很真诚正派,和祝英台互相尊重,结为兄弟。他们白天一起吃饭,夜晚一起睡觉,但同窗三年,祝英台都衣不解带,梁山伯有时也有疑问,但都被祝英台用话搪塞过去了。
三年之后,学业期满。梁祝二人感情深重。梁山伯就一路送祝英台回家。相送路上,祝英台几次暗示自己是个女子,并愿以身相许,无奈梁山伯是个书呆子,竟然悟不出其中道理,反怪祝英台尽说疯话。临别时,祝英台向梁山伯托言介绍给妹妹做媒,梁山伯欣然允诺,祝英台请他来提亲。
梁山伯和祝英台分手后回到家中,因家中事情耽搁没有马上去祝家庄提亲。而祝英台的兄嫂已将祝英台许配给富家子弟马文才,约定来年二月娶亲。祝英台原想梁山伯速来就可以挑明,但久等不至,又恐哥嫂疑心,不敢推阻。
待梁山伯来到祝家庄,丫环请梁山伯到中堂相见时,祝英台已是女儿装扮了。梁山伯大惊才知道祝英台原是女扮男装,自己竟未能认出,真是愚蠢到家了。谈及婚姻的事情,祝英台只哭诉已许配马家。祝英台禀告兄嫂愿意嫁给梁山伯,兄嫂因两家贫富悬殊,又先许配马家为由不答应。
梁山伯泪别回家后,自恨来晚,后悔不两家贫富悬殊,又先许配马家为由不答应。梁山伯泪别回家后,自恨来晚,后悔不及,想到三年同窗的情谊,十八里相送的境况,就得了相思之病,病一天重似一天,到年底抑郁而亡,葬在与祝英台分手之处。
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病故的消息,非常悲痛。想不从马家的婚事,兄嫂又不同意。第二年年初,马家迎亲的人到了,祝英台被抬进了花轿。迎亲队伍经过梁山伯墓时,忽然刮起一阵大风,人马都走不动了。
祝英台来到梁山伯墓前,大哭不止。忽然一声响雷,墓地裂开一缝。祝英台一下子跳下去陷入墓中,随行的人急忙拉她也没拉住。裂口马上又合上,天气也晴朗了。只见墓前飞舞着两只蝴蝶,你追我逐地飘飘而去。人们这才知道这两人生为兄弟,死为夫妻。这蝴蝶就是二人的精灵变化的。
想必每个人都看过《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古代的爱情电视剧吧,没错,我想我应该比任何人感触深,他们的故事十分感人的,可是你们知道现代的梁、祝吗?
曾经王母娘娘说过:“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这说明了爱情的伟大,说道爱情,它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东西,也许有些人感觉到诗人美妙吧,我也有这种感觉,可我不得不批评现在的某些人了,他们拿爱情当做游戏,总是欺骗人家的感情,而且据我所知不只是男生甩女生,玩弄女生的感情,还有女生也一样,有两段话在我们年轻人这里流行了很久很久,女生对男生说的是:花花世界花花心,现在男的没良心,见到美女就动心,对待处女很用心,风流过后就变心……而男生对女生说的是:花花世界花花心,现在女的没良心,见到帅哥就动心……这几句话可在我们年轻人这里流行了好久的,其实我觉得好像也像他们说的一样,好像社会是真的是这样,我有很多为什么,不知道为什么社会会变得如此的糟糕,不知道社会为什么如此乱啊,不知道为什么社会会让人这么贪慕虚荣呢,真的让我想不明白。
说了那么多,让我们进入正题吧,爱情对于我来说的话,我觉得它神圣而不可侵犯,我想我对爱情还是很专一的,因为我才喜欢过一个人!
在一个下着小雨的夏天,在别人看来天气的好坏是会影响心情的,而我呢,那天我很开心很开心,因为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那时什么呢?就是一个小女孩的qq号码,别人会告诉我说不就是一个qq号吗?也不至于那么开心吧,很多人有所不知,我想要那个号码想了三年了,得来不易啊,三年都没有得到,不是说人家不给我,而是因为我自己,我是一个很内向的男生,见到女生都会脸红的,不是我吹牛的,我只知道别人都说我在网上是一个人,实际中又是另一个人,我得到后迫不及待的加了她,她可能不知道我是谁,所以她也很快就同意我了,我当然非常开心咯,那时候我的心情不知道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因为我觉得已经没有可以形容的词了,心里开心了许久。
我加上她之后,我就马上发给他,问她叫什么,其实我都知道,只是想看看她会不会老老实实告诉我,可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骗我,用假名和我聊,我好想是故意想让她知道我是谁似的,把我的微博改成了我的名字,也没想到她那么快就认出了我,本来我加她的时候就把备注写成她的名字,可是后悔了,因为我怕她知道我知道已经知道她是谁了,所以就不理我了,所以我就赶紧和朋友接手机改了一下,还好我及时的改了,要不我就要后悔了。
我和她就这样开始聊了,我和她一样,那时候我们都在读书,所以的话每天中午,下午还有晚上,刚下课我们就开始聊,不知道我们哪里来的那么多话题,总觉永远都有聊不完的话题,我觉得我们的感情也是越来越好,都互相关心彼此,伤心了都会和对方诉说,而对方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安慰彼此,这样的感觉我从小到大都没有过,一个自己仰慕很久的小女孩对自己那么好,那么关心自己,我那时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没想到还会有这么一个人会在乎自己,关心着自己,真的想不到,我在小学,所有人都看不起我,因为我长着一张平凡的脸,没有明星的帅气,没有幽默的天赋,我甚至举得我没有说话的天赋,因为我从来不说话,除非老师提问的时候,有的人甚至认为我是个哑巴;到了初中也是一样,抽烟喝酒不会,没有办法和他们沟通,又不干什么坏事,还有女生也是看不起我,总是处处针对我,打击我,好不容易解脱了,我迷迷糊糊读了中专,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我有了我三年没敢和她说话的女孩,而现在却得到我梦寐以求的联系方式,她也是那么的关心我,之后我厚着脸皮和她不知道聊了多久,因为我每次和她聊都忘记了时间,时间久了,我发现她其实挺聪明的,想各种办法说明她不是我的那个老乡,还好有意要她的号码的,所以,我才没有上当。
有一天,我就和平时一样和她聊,我告诉她,我说我对我们寨子的某个人有感觉,她让我告诉她是谁,我把名字告诉她了,她说那是她的同学,其实我知道就是她自己,但是不敢告诉她我知道是她了,我害怕,我还告诉她我暗恋她三年了,但是我不敢说,,之后我们就一这个为话题聊了许久,我说我不敢,我怕被拒绝了怎么办,那我见到还不害羞死了,她却说,你问都不去问,告都不告诉她,怎么知道会拒绝呢,我说我对自己没有信心,我胆子小,不知后来我怎么说出了那句话,我说我还是继续暗恋她吧,那样的话我还有暗恋的机会,如果我告诉她,被她拒绝的话,我就连暗恋的机会都没有了。她说没事的,要大胆点嘛,我想她那么说的话我一定有机会的,后来,我和她要号码时,她却说还没有买卡,还说等她买卡了第一个告诉我,其实她的号码我早就知道了,这也是她的其中一个谎言而已,因为她用假名嘛,又过了一个星期,她又告诉我说她把卡给我暗恋的那个,让我可以和她联系了,我故意装作不知道,就和她联系了,我在qq告诉她我喜欢她,可是我得到的却是考虑一下,我那时候有点失落了,我想放弃了,后来又说她不信,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喜欢他,只用嘴说,那是不算的。我想想她一定也喜欢我的,不然怎么老是那么支持我追她自己呢,只是她还不知道我早就知道她是谁了,就这样,我们又僵持了两星期。
没过多久,她们放假就去我姐夫家的快餐店帮忙,因为她在的缘故,我每天下课都会去帮忙,我想见她,这点可能谁都能看得出来,为什么快餐店里来了一个小女孩之后我就天天跑去帮忙呢,不用脑子想都知道,不幸的是,有一天早上,我没上体育课,我不想上,没心思上,所以找了借口跑了出来,去我姐夫家帮忙,就在我帮忙洗菜的途中,我去拉她的手正好被我姐看见了,我们还没发觉,到了晚上,我去上课了,她才发短信告诉我,我们的事被姐夫他们知道了,我问她那怎么办呢,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后来我想我爸妈他们是不会反对的,可是他爸妈就不知道了,我还很开心,因为我告诉过她,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事,没想到比我预料的传播的还要快,没几天我们寨子的人就全知道了,像这样的新闻啊,在我们寨子比什么都传播的快,自然我爸妈他们也知道了,他们只是告诉我他们尊重我的选择,可是不知道她的爸妈呢,我就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同意我们在一起,我问她,她说应该不会反对的。直到有一次意外偷听到她和她妈的对话,才让我什么都知道了,说我没有钱,什么都没有,叫她找一个有钱的人,还是她们不喜欢我,而是恨我,当时,我眼泪控制不住的流了出来,谁也不懂我那时的心情,我那么爱她,她妈给我的却是恨,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办,后来我等她妈走了后飞快的跑上去紧紧抱着她,因为我怕她会听她妈的话和我断绝关系,我也才知道,其实她妈她们早就反对了,只是她没有告诉我,就是怕我伤心。后面发生的事更让我不知所措,没有对策,因为我爸妈背着我去问她爸妈怎么看待我和她们女儿呢,他们告诉我爸妈她们不反对,只要他们女儿愿意就可以了;其实他们在背后却和她说不要和我联系,等我爸妈去问的时候又逼着她说我和她只是普通朋友,我的心真的好痛,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呢,当着我爸妈是一套,背着又是一套,我真的想不透。
钱,就一个字,却藏送了多少情侣的爱情,现在社会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冷血呢?还有真请吗?多少人不是为了钱喜欢一个人,多少人不是为了钱背叛爱情。爱,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吗?有钱就一定会幸福吗?
好难过,晚上难以入睡,在我窗前望去,她也一样,我只能深夜一个人偷偷的哭,除她外还有谁能懂呢,我们还是没有放弃我们的爱,深夜等她妈她们睡了,我们又偷偷在一起,在那最熟悉的地点,暗淡的月色加深了我们的悲伤,透着月色我们相拥在一起,感受彼此的心跳,不争气的眼泪谁也没有控制住的掉了下来,我们谁也不想离开谁,以后的每天我们都只能偷偷见面,而且时间有限,因为我们第二天都要去采茶,不敢待太久,怕起不来又要被骂了。
如果老天有眼就请成全我们,好吗?希望有人能真正懂我们,爱情不是用钱买的,希望珍惜,不出卖背叛爱情,我们是人类,不是动物,我们要对一个人一心一意!
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
几个通宵,《梁山伯与祝英台》看完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凄美的传说,流传了不知多少载,可是依然让人津津乐道――山伯的痴情,英台的执着――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时代所不能容许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
从月老庙相遇,注定他们俩之间要发生感情,憨憨的山伯第一次与英台相遇便让她对这个“书呆子”有了好感。在赶往尼山书院求学的船上,他们俩重逢,简单的交谈,让他们彼此了解了各自真诚的心,“结义”便成立他们爱情的前提。
尼山书院的悲欢离合让英台已经认定了自己一生的依靠,而山伯对英台的感情,有时候也已经超出了简单的兄弟情谊,虽然山伯始终不愿也不敢承认。从英台换回女装到青楼去救谷心莲,山伯弹琴,英台起舞,山伯始终不敢正视那刻的英台,他那慌乱的眼神正显示着他内心的慌乱,为摆脱马文才的追赶,他们藏到良玉的床上,而良玉一坐的冲力,让英台第一次吻了山伯的脸,以致晚上他们辗转反侧;到山伯送英台时遇大雨在农户家过夜,偏偏剩的两件干衣服竟是农户的儿子和儿媳的新婚红衣,山伯想起了儿时过家家的游戏,当他挑起盖在英台头上的红盖头时,英台的娇美让山伯再次心慌意乱;再到当山伯知道英台临走时写的诗是送给他的,并且知道英台已经把他当成自己一生的依靠,他并没有因为英台是女的而感到惊讶,相反,他是那么欣喜若狂。他们的感情,在山伯的心中才由“兄弟情”上升到“儿女情”。
整部戏并不是在一种悲凉的氛围中进行的,相反,里面不乏搞笑的元素,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有,其他人物之间也有。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王惠刚出场时,她娇滴滴的声音让众人都以为她肯定是一位比她姐姐王兰更漂亮的女孩子,结果当声音与身材的巨大反差呈现在众人面前时,众人皆倒。戏中的王惠是一个活宝,她的每次出场都让我在伤感的氛围中得到一次放松,所以有时我倒希望她能够出现。她对英台的感情也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她的善良和纯真。
有喜欢的人物当然就有讨厌的人物,马文才是其中之一,其实他对英台一直都很好,从开始想与她交朋友,到后来想娶她为妻,可以说他都是真心的。但英台就是不喜欢他,因为她能看到他内心的险恶。马文才从小在那种扭曲的'家庭环境中成长造成了他扭曲的心灵――自己喜欢的东西非得得到,即便得不到也别想让别人得到。开始并不是很讨厌马文才,他曾经也和山伯与英台和睦相处过,在他和山伯都去悬崖就英台那段就可以看出,他当时是抛开了对山伯的仇恨,那是他们真正的联手,只是后来他变得不择手段让人实在没法再用以前的眼光去看他,他的心胸狭隘、阴险毒辣、公报私仇在后段显现的淋漓尽致,完全成了一个反面人物。另外还有个王蓝田,他其实只是一个坏的点缀而已,没有办过让人痛心疾首的坏事。最令人恶心的应属谷心莲,她利用苏安对他的感情达到她的目的,为了能够得到梁山伯她竭尽所能,不惜伤害自己,更不用说伤害别人。对她来说有个美好的理想是好的,但更要有自知之明,没有了这个,她的下场可想而知。
从他们相识、相知到相惜、相恋,他们走过了太多的坎坷,但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每次他们都能化险为夷。但也许应了山伯第一次在月老庙对英台说的话:如果对月老不敬,那她的情路将一生坎坷。其实当时在气头上的英台也只是不经意地对月老说了一些气话,没想到真在他们身上应验――马家的权利与单薄的山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维护上万户的祝家庄园,祝家只能与马家联姻,悲剧在所难免。多少困难他们一起面对,唯有这最后一关他们却逾越不了。
看到结尾我反复想了很多,最后我倒不认为这是一个悲剧,因为山伯和英台最终是走到了一起,马文才最终也是一个失败者。当山伯和英台一同落进坟墓,变成穿花蛱蝶,桃林瞬间开花的时候,我已从悲伤中走出。
学琴的孩子对音乐比较敏感,所以当梁祝的优美旋律刚刚响起时,彤彤就立刻反应到这个曲子他听过,梁祝改编于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它不仅在我国家喻户晓,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深远影响的民间传说。从小看着国外绘本长大的'孩子并不像父辈那时听过这些口口传承的经典故事,优美动人的音乐声中又有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呢?
手中这本《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信出版社出版,封面上花团锦簇,细看有着织物的纹理,翻阅全书亦是这种风格,就像于布匹上泼墨作画,有一种忍俊不住用手触摸的感觉。梁祝的故事简单来说就是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求学遇到老实忠厚的梁山伯,同窗三年分别在即祝英台将自己托付梁山伯,怎奈祝老员外棒打鸳鸯将英台许配他人,结果梁山伯病死祝英台投身墓中双双羽化成蝶。
扉页是一株树叶凋零的花树,是否喻意书中故事的结局呢,瞧书中第一页轩窗内对镜梳妆的祝英台,镜中的女装,镜外男扮,可曾看出端倪?一心求学的英台女早就有所准备,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子尤其大家闺秀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更别说外出求学混迹全是男子的环境,女扮男装是唯一可行的方式。祝员外还是非常疼爱唯一的女儿,几番思量还是应允了。彤彤翻看故事早就发现人物造型与一般绘本不同,仿若木偶戏,说起来这种皮影戏的表演方式与木偶戏还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不需要太大的舞台布景,都是由幕后人牵动各种语言动作,在此趁机可以为宝贝科普一下有关皮影戏的典故。
从草桥结拜、同窗共读到十八相送,仔细看图你会发现其中巧妙隐藏着众多的飞禽走兽、神妖异物。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迫分离时,出现的尖嘴猴腮拿着锤子的雷公和拿着乾元镜的电母,是否象征梁山伯突听英台许配他人时的晴天霹雳。英台出嫁时四只神鸟左右相伴,鸟身下红色的祥云是否代表这是可以沐火重生的凤凰,是不是喻意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可以羽化重生?书中此类场景颇多可细细琢磨。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东方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呼吁男女平等、爱情自由相信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自会明白,不用刻意解释。翻阅此书孩子所欣赏到的是浓浓的中国元素,培养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观念,我认为这才是最适合中国孩子阅读的书籍,对了阅读时,别忘了扫一扫腰封上面的二维码,在流畅优美的音乐声中和孩子一起品味经典吧!
这绝对是一本经典的中国风绘本。
梁祝的故事,流传已久。这是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多多少少听过这个故事。在美丽的杭州,还有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共同求学的“万松书院”,踏进书院,仿佛穿越到了梁祝同窗共读的那个时光里。而杭州西湖边的观光车上,播放的正是动听的梁祝乐曲。还有我们听过的戏曲选段“十八相送”、“我家有个小九妹”、等等,无不出自梁祝故事。自从我给小不点讲过一些关于梁祝的故事以后,小不点就经常缠着我讲这个故事。但是梁祝的故事真要讲起来,可不短,而且其中有些太多片断,尤其是祝英台抗婚、梁山伯病殁的情节,太过凄凉悲伤,如果一五一十讲给小孩子听,感觉不太合适。所以,我在想怎样精简一些,用孩子的语言来讲,能让孩子容易理解又会伤及孩子的心灵。无奈自己水平有限,绞尽脑汁,总觉得讲不好。
然,这本《梁山伯与祝英台》绘本,解除了我的困惑,帮了我这个忙,绘本,是孩子特别喜欢的图书类型。有精美的图画、有简洁且适合孩子阅读的文字。这本书,图画可不是一般的图画,而是孩子们喜欢的皮影。因为带小不点看过皮影戏,所以,一看到这本书时,就立马认出来是皮影,惊叹不已,直呼“好看”!说自己太喜欢这样的书了。
于是,仔细认真读了好几遍。
唐亚明老师描写的梁祝故事忠于民间传说故事的原版,也就是我们从小听得最多的版本。而文字则精简了许多,但是却没有遗漏时间地点,将这个民间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地理位置做了非常明确的交待,正好与真实的景点相吻合。故事讲述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也是去杭州的书院求学,两人结伴而行,同窗三载,情投意合。可惜英台奉父母之命断学回家,但是英台早就托心于梁山伯,在二人十八相送之时,暗示梁山伯来家娶“小九妹”,可惜山伯来晚,英台在父母催促之下要嫁给马家公子。山伯回家之后,思念过度,病殁。痴情的英台假意答应了出嫁,在迎亲花轿途经梁山伯墓地时,下来祭拜、哭诉悲怨,或许是上天被二人的痴情所感动,坟包裂开大缝,英台跳入坟中,坟墓合拢,雨过天晴后,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两只蝴蝶比翼双飞,正是美好的寓意和结局。
在读这个故事之时,可以先用手机扫一扫底扉页(版权页)上的二维码,可以听到著名的扬琴演奏家郭敏弹奏的《梁祝》,在悠扬的乐曲中,结合图书里的皮影图片和文字,来欣赏这千古传诵的至真至诚的经典故事。扬琴乐曲长达26分钟,将《梁祝》乐典的主部、副部、展开部、再现部一一演绎。两人草桥结拜、同窗共学共玩、十八相送,舒缓悠扬,以及后来的英台抗婚,山伯病殃,英台哭诉,乐曲展现激昂悲恸的气氛,……跌宕起伏,同步阅读感触颇深。而孩子对皮影的画面表现也有自己的理解,孩子发现皮影图画里的许多细节,有在云层中穿行的飞龙,在水中遨游的大鱼,在林中奔跑的梅花鹿,当梁祝二人如琴瑟相和的场景中,背景里出现的各式花鸟走兽也都呈现着吉祥平和的模样;而当他们的爱情遭到家人的反对时,二人中间出现了雷公电母,孩子说这个雷公是老鹰的形象,长着尖锐的喙,凶神恶煞的样子,在这里,他们是来阻断、拆散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很多这样的神话角色的插入,带给孩子更多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正符合神话故事的特点。
皮影戏的元素和传统水墨画的结合以及中华民族乐器扬琴的奏乐,无不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我们都希望能让孩子多看一些这样优秀的中国本土图画书。
拿到书,我还是颇为惊讶的。对于中信的书,多年来一直关注,怀有某种情结,源自于它持续不断的创新。是的,它总能在让一件司空见惯的物件焕发新的光彩。在这一点上,与我所欣赏的白先勇先生非常相似,他把《牡丹亭》以青春版的格式塑造成为新的经典,其用心精良,其人非凡的艺术格局令人叹为观止。这方面,中信也一样。《梁山伯与祝英台》无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故事情节早已烂熟于心,然而,传统文化不应止步于民间的流俗,不应止步于脑白金式的家喻户晓而没有唤起对经典本身的颂读,这对于文化本身,是极度不公的。瑰宝必须被传承下去,如何?对谁?其实,若想得到传承,孩子们才是经典故事最应被表达的群体。在儿童图书市场一片狼藉的今时今日,每每走进书店,看到满眼弱智化情感表达和思维导向的少儿书,在令我失望之余,更不免愤恨,痛恨书籍的策划者把本该最富生机和创造力的少儿图书搞得令人丧失兴趣――在我的观念里,兴趣的丧失是最大的悲哀。
还好,失望之余,总会有丝丝曙光,那便来自于这片领域中真正爱书、懂书的人。他们的手笔令人有愿意研读、收藏、倾慕和谈论的欲望,这样的人必须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作为一个对品质有着极度洁癖的人,图书的质感决定了它在我眼中的“命运”。开阔的幅面、触感良好的纸张、细腻的笔触、深沉而不失欢快的色调,都令阅读成为一种美好的体验。最令我惊喜的是画风,带有浓厚剪纸和皮影色彩的风格,令本土原创绘本的未来出现一种令人期待和激动的迹象。
辞别爹娘时祝英台欢快的眼神分明表现了她获得自由的决心;离家出行路上的画卷,宽阔的幅面中央,两个孤单的人影,那种既新鲜又略带寂寞忐忑的行状,跃然纸上;与梁山伯初相见时同撑一把伞游赏的情景,清新秀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图景;二人在书院一同操琴练曲的认真努力,无需多言,就可体会到那种朝夕相处的深情;祝英台跃入坟墓,最终二人化蝶缠绵而出的画面感,迅速营造出了可切身感觉得到的凄美。整本书既有可细细品读、不断赏玩的画面,又有快速营造氛围的紧凑节奏,唐亚明先生和于虹呈女士对作品精心打磨的匠人态度值得尊敬。我们的时代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我们的孩子更加需要。孩子们不应该被裹挟在噪音、污染的文化中,获取苍白没有营养的精神食粮,孩子们是最最纯净可爱的一群,他们需要被最好最优秀的文化所给养,需要听到最美的声音,见到最好的风景,习得最卓越的洞见。有了这套书,孩子们有福了。
★ 蝶作文
★ 蝶梦作文
★ 蝶字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