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调查布点及样品采集技术研究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今天能不起床吗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土壤污染调查布点及样品采集技术研究(共含6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今天能不起床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土壤污染调查布点及样品采集技术研究

篇1:土壤污染调查布点及样品采集技术研究

土壤污染调查布点及样品采集技术研究

本文从全面性、可行性、经济性、连续性、分级控制、相对一致性等六方面阐述了土壤污染调查中样品采集点位布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以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植被类型、灌溉水源等依据,将点位布设区域划分为普查区域、重点区域和混合区域.在选定不同区域内,根据土壤类型及区域特征,较为系统地研究和说明了如何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土壤样品采集方法等技术要求.

作 者:姜勇  作者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南京,210036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9) 分类号:X53 关键词:土壤调查   布点   采样   技术研究  

篇2:水质样品的采集

摘 要:本文从水样采集原则、水样采集方法、水样采集形式、

水样采集器具、水样采集注意事项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水质样品的

采集过程和重要性。

篇3:水质样品的采集

水样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水样必须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

2 水样采集方法

根据采样位置及季节可分为涉水采样、桥梁采样、船只采样、缆

道采样和冰上采样5种:

2.1 涉水采样 适用于水深较浅的小河、近岸、河岸或码头。采样

时要面向上游,保证水样免受泥沙、垃圾或其他漂浮物的污染。

2.2 桥梁采样 适用于有桥梁的监测断面。采样时应将绳子一端系

在采样器上,另一端安全而牢靠地系在桥下固定的位置。

2.3 船只采样 适用于水体较深的河流、湖泊和水库。采样时应位

于上游一侧采集,使机器浮油污染减至最低程度。

2.4 缆道采样 适用于山区流速较大的河流。采样时必须用抛锚或

马达使船平衡浮在水面,保证悬吊采样器的绳子能到达垂线位置,

并能精确读出采样水深。

2.5 冰上采样 适用于北方冬季河流、湖泊和水库。采样时为获得

一个合适的工作场地,应除去冰面上覆盖的雪,用链条冰体切割机

和冰穿子凿开一个洞,在冰盖以下采集水样。

3 水样采集形式

水样采集的形式按类型可分为瞬时水样、混合水样、综合水样和

单独水样4种:

3.1 瞬时水样

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其特点是监测

水体的水质比较稳定,瞬时采集水样已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3.2 混合水样

在同一采样点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样(如等时混合

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

3.3 综合水样

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经混合后得到的水样。综

合水样适用于评价一条江河某一横断面水质的总值或平均值,以及

几条废水渠道分别进入综合处理厂时水质状况。

3.4 单独水样

指在同一采样点采集单独水样,分别进行现场固定和进行特殊项

目分析的水样(如果从采样大瓶中取出部分水样来进行一些项目的

分析,其结果往往已失去了代表性)。单独水样适用于非均匀水体、

不稳定参数和污染程度的监测。

水样的采集形式及数量取决于河宽、水深、流量、泥沙输移量及

现存水生物数量。当水质采样断面处在均匀的河段上,可在一条垂

线中采集足够的积深混合水样;当水质采样断面处在非均匀的河段

上,可在一定的采样垂线或水深采集单独水样。

4 水样采集器具

采样器具按类型可分为表层采样器、单层采样器、积深式采样器、

封闭管式采样器、泵式采样器、溶解氧采样器、自动式采样器等几

种:

4.1 表层采样器

是一种普通的敞开式开口容器,适用于采集水面或靠近水面除溶

解氧、油类、细菌学指标等有特殊要求以外的大部分水质和水生生

物监测项目的水样。

4.2 单层采样器

是从表层水到深层水都可以由样品瓶直接在水体中采样,它适用

于大部分监测项目的水样采集,尤其是油类和细菌学指标等监测项

目必须使用这类采样器。

4.3 积深式采样器

适用于采集平原河流、湖泊、水库沿垂线不同深度的混合水样。

采样时将采样器以匀速沉入水中,然后以近似同样的速度上升提至

水面,使整个垂直断面的各层水样进入采样瓶。积深采样器不适用

于浅水河流。

4.4 封闭管式采样器

是一种能采集较大量(2l以上)不同深度水样的采样器。这类采

样器是由两端开口的管子或圆筒组成的,并带有十分合适的密封盖

或塞子。当采样器沉入水中时,它的口是敞开的,水不停留在采样

器中,到达预定深度启动机械或光电解扣装置,从而关闭采样器两

端的盖子或插入塞子,即取到所需深度的样品。

4.5 泵式采样器

由抽吸泵(常用的是蠕动式或手动式真空泵)、采样瓶、安全瓶、

采水软管等部件构成,它适用于从特定深度采集大部分监测项目测

定用的水样,不适用于油类、叶绿素和细菌学指标分析样品的采集。

4.6 溶解氧采样器

适用于溶解氧(或其他溶解性气体)和生化需氧量测定项目水样

的采集。这种采样器是在采样瓶内放置一个250~300ml的采样瓶,

在采样瓶口的胶塞中插入两根玻璃管,一根靠近采样瓶底,一根靠

近采样瓶口。采样时将采样器放置水中所需深度打开夹子,并停放

在那里,直到看不见采样器中的空气逸出为止,然后取出采样器,

将特定的锥形塞放在采样瓶中,即取到所需深度的溶解氧样品。

4.7 自动式采样器

有间歇型和连续型,适用于采集时间和空间混合积分样,但不适

用于油类、ph、溶解氧、电导率、水温和水生生物等项目的水样采

集。

5 水样采集注意事项

5.1 采集的水 样应均匀,具有代表性。取样时,先用待取水样将

水样瓶荡洗2~3次,再将水样采集于瓶中,所采集的.水样不得受

到任何污染。

5.2 采样时应 保证采样点位置的准确性,必要时使用全球卫星定

位系统(gps)定位。

5.3 取平行水 样时,必须在相同条件下同时采集,容器材料也应

相同。

5.4 如果水样 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则应分离除去。分

离方法: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1~2l量筒),

静置30min,将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贮存

容器并加入保存剂。测定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总悬浮物和

油类的水样除外。

5.5 从抽水井 取样时,应先开动水泵将停滞在抽水管内的水抽

出,并用新鲜水更换2~3次之后再取样。采集无抽水设备的井水

水样时,可将采样器浸入水中,使采样瓶口位于水面下20~30cm,

然后拉开瓶塞,使水进入瓶中。

5.6 测定油类 的水样,应在水面至300mm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

采样,全部用于测定。并且采样瓶(容器)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

5.7 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

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

5.8 测定湖库 水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总氮、

总磷时,水样静置30min后,用吸管1次或几次移取水样,吸管进

水尖嘴应插至水样表层50mm以下位置,再加保存剂保存。

5.9 测定油类、生化需氧量、溶解氧、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

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5.10 认真填写 水质采样记录表,用签字笔或硬质铅笔在现场记

录,字迹应端正、清晰,项目完整。

5.11 采集的每 个样品,均应在现场立即用石蜡封好瓶口,并贴

上标签。标签上应注明断面位置、样品编号、采样日期、水源种类、

水温、气温。如加有保护剂,则应注明加入的保护剂名称及用量和

测定要求等。

综上所述,因为分析所用的水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忽略了试样的

代表性,即使采用先进的分析手段进行认真地分析,也得不到正确

的结果。那样不仅浪费时间、人力、物力,而且还会给水环境质量

评价和治理工作带来危害。因此,要获得正确的、可靠的分析结果,

正确的采样是水环境监测的首要问题。

篇4:水质样品的采集

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水环境分析的目的在于获得所研究水体水质的数据,为各种目的

提供资料。这不仅要求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的分析方法,而且要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定采样时间、地点、取样方法以及样品保存

技术等,其重要意义并不亚于进行分析时所要注意的其它因素。

篇5:扫描仪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

扫描仪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

课题主要内容:①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做,了解扫描仪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发展,以及在相关行业中的重要性;② 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书课题关系的现状,及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确定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并确定数据处理的方法;③ 进行扫描仪为主相关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的实验,处理测试并分析实验数据,改善实验方案,做补充实验,分析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④ 论文结果及其分析。总结论文中的结果,分析整个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并且建议相关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意义。⑤ 对优化后的技术效果进行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① 对工具书及文献有一定的检索能力;② 能正确且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撰写论文并按要求排版;③ 实验方案合理,实验结果或数据可靠,能对论文中的论点提供依据;③ 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格式规范、结构合理、行文流畅、逻辑性强;④ 能运用所学印刷基础知识为本课题研究服务,所做研究对印刷等实际生产具有指导作用。题目:扫描仪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1. 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查阅文献资料,撰写15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1) 研究背景:扫描仪通过数字化输入将照片,图纸等实物数字化,变成计算机可以显示、编辑、存贮的格式,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现代办公领域、轻印刷、报社、出版社、包装行业乃至蒙庭、学校、个人工作室进行文字录用、文档制作、图文数据库管理、传真、复印、电子函件等领域。扫描仪可以分为两大类,普通扫描仪和专业扫描仪分别适用不同的用途。家庭办公比较适合使用普通扫描仪,专业扫描仪可以适合工程制图、艺术品复制和军事等领域要求,促进了国家信息化的建设,扫描仪出现时间比较早,现在主流平台式扫描仪,价格合理,使用方便,而扫描仪参数调整,原稿设计,后期处理也一直是专业办公系统所需,也是企业必备,在现代社会我们必须注重了解扫描仪,才能在扫描行业中得到优良产品。2) 研究的现状:扫描仪广泛应用于印刷等多领域,是重要的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我国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行业要求对大幅面的资料进行存档,因此对扫描仪的技术需求更是日益增加,同时促进了对扫描仪的研发与生产。而国内电子科技大学的祖力[10]发表了跟扫描仪相关的论文,主要提到扫描仪在图像采集中:CCD的图像采集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是论述基于多 CCD B0 大幅面文档扫描仪软件系统及硬件的体系结构,在大幅面扫描仪软件系统的结构清晰化提出了详细解释,解决了工程扫描仪获取到的大多图像所占内存空间比较大,在图像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运算和内存的分配释放等操作时存在的问题。同时华南理工大学的关振明[11]在扫描仪研究论文中指出针对基于CIS的图像采集处理设备的系统软件进行研究,希望提出一套通用的设计方法。论文设计了相应的系统构架,进行系统任务分配,以及对 SPORT 口主从通信、网口上位机通信等主要模块进行了设计分析。该系统具有高速实时、系统稳定、成本低、开发周期短等优点。该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扫描仪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把图像的光信号转换模拟信号,之后再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而扫描到的图像经过采集与原稿的对比,主要评价方式可以通过:分辨率,色彩灰度,CMYK等数据进行分析。在扫描过程中也有图像畸变问题,在这方面的研究周文[1]针对扫描仪误差校正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扫描仪对扫描仪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研究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用分段参数修正的方法对图像进行标定,该方法在对产生畸变误差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从扫描仪获取的图像进行灰度变化和细化处理,通过MFC编程获取标定板上圆心的实际坐标并存储于结构体中,然后将其与标定板的理论圆心坐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扫描仪误差的规律,最后根据误差分布规律,采用分段系数补偿的方法,对扫描图像进行标定,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误差标定后能够较好地消除图像的畸变误差。扫描在虽然方便实用,但是在扫描色差问题也一直是生产关中受到关注的。为了研究和解决扫描色差问题,按照ICC制定的开放式色彩管理标准,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算法建立扫描仪色彩修正文件,实现了基于印刷反射的扫描仪色彩管理。将原告各实地色块的实测L*a*b*值与经过扫描仪扫描后得到的L*a*b*值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拟合,并通过分析不同纸张对扫描仪颜色偏差的影响,建立扫描仪色彩修正模型;完成不同扫描仪色彩修正,这对色彩管理应用以及扫描仪应用水平都有促进意义[8]。根据近四年的中国扫描仪研究年度报告表明扫描仪由于受到新一代的数码相机新科技冲击,原因同样是设备图文采集后与原稿质量评价对比差异的优缺,这就形成了扫描仪与数码相机相互对比的一种竞争状态,数码相机虽然技术先进,但是并未能取代扫描仪,所以现在研究扫描仪在图像采集与其采集后期处理的技术研究,并且跟数码相机系列的新科技对比,也是近年相关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扫描仪发展的规律。3)研究的意义:近几年扫描技术的发展飞速,促进平台式扫描仪的研究,在近时期,对扫描仪的原稿调整与处理工艺的应用研究并不多,究其原因有两点:经济发展飞速,扫描新技术制约了扫描仪技术性设计的发展,扫描仪现多数为简化轻型,大多数研究都是关于扫描仪技术上的改进和校正工艺技术,少有研究专研扫描仪原稿对比以及后期处理最佳效果,同时目前基本更多考虑的是满足一般大众化扫描功能的需求,没有条件在技术调整和工艺上有更高的要求;第二点,虽然在复制图像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种方法,例数码相机扫描等,而扫描仪相机虽然现在不是主流研究方向,但是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以及对比,在扫描仪图像采集中与处理中与另外的采集方式,设计原稿并且通过实验来分析,到底如何调整才能使得复制品接近原稿,这一研究在如今新科技扫描方式中既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既然平板扫描仪依然占有大部分市场,说明其实用性还是体现其存在的可靠性。本文结合新技术背景下,传统扫描仪如何在当今科技冲击下存在意义,针对图像的特性进行实验分析,得出结论。进行主观评价以及客观评价。

参考文献:周文.扫描仪误差校正的应用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5(23):25-60.杨宇翔.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1-30.段俊欢,基于CIS的图像采集处理设备的硬件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3:1-75.陈春霞,修连存,高扬.岩心扫描仪相机控制软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J].现代科学仪器,2014-4:50-54.金志敏.印刷色彩管理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1-78.陈哲.基于原稿颜色的基色选择及分色方法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3:1-69.吕茹茹.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1-18.胡媛,司占军.基于印刷原稿的扫描仪色彩管理的研究[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1,1(3):1-5.赵松.三维激光扫描仪与数码相机联合标定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1-80. 祖力.CCD的图像采集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1-112.关振明.基于CIS的图像采集处理设备的系统软件研究[D].2013,5:1-75.2. 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1) 选题依据    通过文献与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和所学知识印刷工艺等更与扫描仪技术息息相关,了解到扫描仪现研究少有与新数码相机技术工艺上对比,并且研究和提出图像采集与处理的相关方案,更重要的是采集过后,处理图像使得其更接近原稿更需要通过实验验证,数据分析方可运用于生产中,与数码相机对比的优缺点。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不同生产对不同扫描技术都有各个需求,如办公室扫描、企业生产扫描、个人资料图文扫描等,这些技术都需要不同的扫描方式,人们对图文采集这一块要求越来越高,多数选择数码相机,但这并未影响扫描仪的存在,根进几年市场报告调查,扫描仪还是占有多数份额,平台式扫描仪还多数用于办公室、企业、政府、学校等场所。本文就印刷技术工艺知识,通过文献研究资料,以平板式扫描仪为主,和数码相机扫描技术进行实验探究扫描性能。后期处理为辅,使扫描仪能在企业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有一定的帮助,对扫描仪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建议,能满足人们对不同技术的追求。2) 主要研究内容① 扫描仪主要成像原理和新数码相机的技术区别。② 扫描原稿材料的设计。③ 扫描仪采集研究数据分析。④ 针对扫描仪图像采集分析并且进行优化处理。⑤ 对优化后的技术效果进行客观测试和综合评价。3) 研究思路及方案①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扫描仪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它的发展历史、成像原理,以及它的发展历史。②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扫描仪近几年市场情况、价格等讨论存在意义。③研究扫描仪图像采集中跟现代新数码相机等新技术的对比,找出其技术上的差异并提出原稿设计方案以及后期处理技术概要,并研究出其校正方法。④记录整理实践、理论资料、总结实验对结果进行分析,完成论文。

篇6:多氯联苯封存点土壤污染情况的调查监测

多氯联苯封存点土壤污染情况的调查监测

通过对几个多氯联苯(PCBs)封存点土壤的'调查监测,初步分析了PCBs的污染状况和潜在威胁.

作 者:宋云横 姜荻 丁超 李国刚  作者单位:宋云横,姜荻,丁超(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沈阳,110016)

李国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29)

刊 名:中国环境监测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MONITRING IN CHINA 年,卷(期):2005 21(4) 分类号:X833 关键词:多氯联苯   调查监测  

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动物转基因及克隆技术研究

工程机械控制器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

无人机三维航路规划技术研究及发展趋势

我国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研究论文

淄博市太河水库流域污染源调查及对策

基于Portal的空间信息门户的构建技术研究及实现

柴河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调查及评价

岐山县果园施肥调查及巧施肥技术推广与探讨

《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调查及分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土壤污染调查布点及样品采集技术研究(合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土壤污染调查布点及样品采集技术研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