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春游曲》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文雅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天的诗——《春游曲》(共含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文雅”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春天的诗——《春游曲》

篇1:春天的诗——《春游曲》

《春游曲》原文

春游曲原文

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春游曲》作者简介

王涯,字广津,唐太原(今太原)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其父王晃,历官左补阙、温州(今浙江温州)刺史。王涯博学多才,工属文,年轻时曾去拜谒“文艺冠时”的梁肃,甚见赏识,梁肃把他推荐与唐德宗朝名相陆贽。贞元八年(792年),王涯考取进土,又应制举博学宏辞科,居上等,授蓝田(今陕西蓝田)县尉。其后10余年间,王涯奉召为翰林学士、右拾遗、左补阙、起居舍人等内职。

唐宪宗元和三年(8),王涯的外甥皇甫諟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参加制举贤良方正科策试,因“指陈时政得失,无所避”,得罪了当朝宰相李吉甫。王涯也因“坐不避嫌”,褫夺翰林学土之职,贬出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司马,后迁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元和五年(8),王涯奉召回京,历任吏部员外郎、工部侍郎、知制诰等职,扑再入为翰林学土,受封清源县男。

篇2:春游曲

唐代 长孙氏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译文

园林里的桃花向着太阳开的很明艳,深闺里美丽的女子漾起思春的情意。

那初绽的桃花仿佛是偷偷借取她面色的红润,那屋檐边新发的柳枝仿佛是学她轻盈的身姿。

她在花间徘徊看那款款飞舞的蝴蝶,听取枝头黄莺的歌唱。

何必远远地打听她的林下风致,她的风流出众早已闻名于世。

注释

上苑:即皇家的园林。

新桃:一作杏。

兰闺: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称。因女子多喜置兰花,故称。

偷面色:偷得艳妾的美容。

学身轻:学到了艳妾曼妙的身姿。

来去:指舞蝶来去。

长短:指莺啼声长短。

“林下”两句:林下、风流:举止潇洒,品格高雅。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的情态。

逺(yuǎn),古同“远”。

赏析

桃红柳绿,莺歌蝶舞是诗人笔下常状之景,这首诗不同流俗的是写桃,首句“上苑桃花朝日明”不用其红,而是用一“明”字,突出了桃花的鲜艳,也点出了阳光的明媚。宋代陆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字,或许也借鉴了此诗吧。“兰闺艳妾动春情”,身居“兰闺”的“艳妾”,是诗人自称,“艳”既说她姿色的美丽,又示她盛装的打扮,或许可以理解为她赏花前特意梳妆,心情极佳的状态,也映证了萌动的“春情”,又或许她潜意识里刻意盛装打扮,艳压满苑春色。可以想见,春和日丽,上林苑中桃花明艳,满苑飞花澹荡,唤起了端庄美貌的大唐皇后那颗烂漫的少女心。

泉井上刚刚绽放的桃花灼艳明媚,好似敷上了胭脂,骄傲的皇后认为那定是偷了她的面色;飞檐边刚刚发芽的御柳纤细漫脱,自负的皇后认为那必是学了她曼妙的身姿。“井”有指泉水之意,《吕氏春秋·本味》曰“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高诱则注“井,泉”,故“井上新桃”可想象上苑泉水叮咚,桃花临水开放的含露娇态,娴静而美好。“偷”与“学”采用了拟人手法,也对照了上句的'“艳”。与“人面桃花相映红”不同,人面桃花是人花相映,花照人红,而“偷面色”则是说桃花是偷得了自己的面色才如此艳丽,人比花红,这是何等的自信!“檐”,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当处于高处,“嫩柳”,始发新芽的柳枝,少了柳叶的累赘,更显纤瘦,可见檐边垂挂的柳枝不仅纤细而且修长,同时“檐”的呆板衬托了“柳”的灵动,静中有动。这两句不禁令人想起《红楼梦》中关于黛玉的容貌描写——“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可见这位大唐皇后不仅艳比夭桃、身材高挑,而且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更为新颖的是以她的红润脸色喻桃花颜色,以她的轻盈腰身喻柳树的纤细,一反以桃面喻人面,以柳腰喻人腰的写法,新鲜活泼,生动形象。既颂了桃柳之美,更赞了人之美。构思巧妙,一举两得。中唐诗人李贺的“小红长白越女腮”《南园十三首其一》的比喻,或许就是受了此诗的启迪吧。

满苑桃花竞绽,万枝红雪繁极,迷蝶流连翩跹,悠然自得;御楼细柳依依,千条软丝无力,流莺绕树清啼,闲散自在。“来去”二字形容她花间穿行如蝶,“长短”明写柳枝繁多,暗指啼莺和鸣,清亮的莺啼,犹言她欢笑如莺。“看”、“听”二字,让读者时时感到游春之人充满感情地欣赏美景的情形。诗歌就这样以美人喻美景,以美景衬美人,突出了人之美。可以想见,大唐皇后流连于桃树下拈花弄蝶,拂了一身衣香,发乎内心的吟吟笑语如林间宛转的莺啼般动听。其悠然肆情之状,无不彰显她身为上苑女主之尊。

“不必向远处打听这林下之人是谁,她出众的风韵情致早已闻名”。结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须细参“林下”、“风流”二词,意即林下之风。《世说新语·贤媛》有言“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王夫人指谢道韫,东晋王凝之妻,被时人誉为“有林下风气”,后因称妇女态度闲雅、举止大方为林下之风。魏晋人物神情散朗的风采,为唐人所推许,这当是初唐贵妇的一种追求与考评。结尾以问答形式夸耀了这里的出众风流,而这“风流”二字,既指景又指人,一语双关,赞美这里的景好人美,点出题旨。

这首诗名为“春游”,实际是借春游写一位美女,很有特色。诗中明写春色,却暗喻人物,非常巧妙。桃花偷色,暗示她人面桃花;嫩柳学身轻,隐喻她身柔似柳;花中舞蝶,兼示她穿行如蝶;树上啼莺,犹言她欢笑如莺。前两句是景的人化,后两句则是人的景化,从而将景美、人美、情美合二为一。结句长孙皇后以“林下”、“风流”自许,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及与她皇后身份地位完全吻合的心态。加之正值韶华芳龄,一时忘情,一时收敛,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就连唐太宗也觉着妻子的描写很是贴切、生动,“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创作背景

春游曲当作于长孙氏当上皇后期间,因为诗中提到的“上苑”本是皇家林园,又有唐太宗曾对此诗“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的记载。贞观初的某年春,长孙皇后在上苑游玩,写下了一首抒发她春游的欢乐心情的诗作。

篇3:描写春天的古诗之《春游曲》

描写春天的古诗之《春游曲》

原文

《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

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

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

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

出众风流旧有名。

译文

园林里的桃花向着太阳开的很明艳,深闺里美丽的女子漾起思春的情意。

那初绽的桃花仿佛是偷偷借取她面色的红润,那屋檐边新发的柳枝仿佛是学她轻盈的身姿。

她在花间徘徊看那款款飞舞的蝴蝶,听取枝头黄莺的歌唱。

何必远远地打听她的林下风致,她的风流出众早已闻名于世。

赏析

桃红柳绿,莺歌蝶舞是诗人笔下常状之景,这首诗不同流俗的是写桃,首句“上苑桃花朝日明”不用其红,而是用一“明”字,突出了桃花的鲜艳,也点出了阳光的明媚。宋代陆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字,或许也借鉴了此诗吧。“兰闺艳妾动春情”,身居“兰闺”的“艳妾”,是诗人自称,“艳”既说她姿色的美丽,又示她盛装的打扮,或许可以理解为她赏花前特意梳妆,心情极佳的状态,也映证了萌动的“春情”,又或许她潜意识里刻意盛装打扮,艳压满苑春色。可以想见,春和日丽,上林苑中桃花明艳,满苑飞花澹荡,唤起了端庄美貌的大唐皇后那颗烂漫的少女心。

泉井上刚刚绽放的桃花灼艳明媚,好似敷上了胭脂,骄傲的皇后认为那定是偷了她的面色;飞檐边刚刚发芽的御柳纤细漫脱,自负的皇后认为那必是学了她曼妙的身姿。“井”有指泉水之意,《吕氏春秋·本味》曰“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高诱则注“井,泉”,故“井上新桃”可想象上苑泉水叮咚,桃花临水开放的含露娇态,娴静而美好。“偷”与“学”采用了拟人手法,也对照了上句的“艳”。与“人面桃花相映红”不同,人面桃花是人花相映,花照人红,而“偷面色”则是说桃花是偷得了自己的面色才如此艳丽,人比花红,这是何等的自信!“檐”,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当处于高处,“嫩柳”,始发新芽的.柳枝,少了柳叶的累赘,更显纤瘦,可见檐边垂挂的柳枝不仅纤细而且修长,同时“檐”的呆板衬托了“柳”的灵动,静中有动。这两句不禁令人想起《红楼梦》中关于黛玉的容貌描写——“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可见这位大唐皇后不仅艳比夭桃、身材高挑,而且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更为新颖的是以她的红润脸色喻桃花颜色,以她的轻盈腰身喻柳树的纤细,一反以桃面喻人面,以柳腰喻人腰的写法,新鲜活泼,生动形象。既颂了桃柳之美,更赞了人之美。构思巧妙,一举两得。中唐诗人李贺的“小红长白越女腮”《南园十三首其一》的比喻,或许就是受了此诗的启迪吧。

满苑桃花竞绽,万枝红雪繁极,迷蝶流连翩跹,悠然自得;御楼细柳依依,千条软丝无力,流莺绕树清啼,闲散自在。“来去”二字形容她花间穿行如蝶,“长短”明写柳枝繁多,暗指啼莺和鸣,清亮的莺啼,犹言她欢笑如莺。“看”、“听”二字,让读者时时感到游春之人充满感情地欣赏美景的情形。诗歌就这样以美人喻美景,以美景衬美人,突出了人之美。可以想见,大唐皇后流连于桃树下拈花弄蝶,拂了一身衣香,发乎内心的吟吟笑语如林间宛转的莺啼般动听。其悠然肆情之状,无不彰显她身为上苑女主之尊。

“不必向远处打听这林下之人是谁,她出众的风韵情致早已闻名”。结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须细参“林下”、“风流”二词,意即林下之风。《世说新语·贤媛》有言“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王夫人指谢道韫,东晋王凝之妻,被时人誉为“有林下风气”,后因称妇女态度闲雅、举止大方为林下之风。魏晋人物神情散朗的风采,为唐人所推许,这当是初唐贵妇的一种追求与考评。结尾以问答形式夸耀了这里的出众风流,而这“风流”二字,既指景又指人,一语双关,赞美这里的景好人美,点出题旨。

这首诗名为“春游”,实际是借春游写一位美女,很有特色。诗中明写春色,却暗喻人物,非常巧妙。桃花偷色,暗示她人面桃花;嫩柳学身轻,隐喻她身柔似柳;花中舞蝶,兼示她穿行如蝶;树上啼莺,犹言她欢笑如莺。前两句是景的人化,后两句则是人的景化,从而将景美、人美、情美合二为一。结句长孙皇后以“林下”、“风流”自许,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及与她皇后身份地位完全吻合的心态。加之正值韶华芳龄,一时忘情,一时收敛,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就连唐太宗也觉着妻子的描写很是贴切、生动,“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篇4:春游曲原文及赏析

春游曲原文及赏析

原文: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译文

园林里的桃花向着太阳开的很明艳,深闺里美丽的女子漾起思春的情意。

那初绽的桃花仿佛是偷偷借取她面色的红润,那屋檐边新发的柳枝仿佛是学她轻盈的身姿。

她在花间徘徊看那款款飞舞的蝴蝶,听取枝头黄莺的歌唱。

你何必站在林下远远的打听,她的风流出众那是远近闻名啊。

注释

①上苑:即上林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是养禽兽、种花木供帝王游乐的场所。

②兰闺: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称。因女子多喜置兰花,故称。

③偷面色:是说偷得了艳妾的美容。

④学身轻:是说像艳妾的腰肢一样轻。

⑤来去:指舞蝶来去。

⑥长短:指莺啼声长短。

赏析:

如果这首诗不写明作者,恐怕很多人不会想到是长孙皇后所作。在传统印象中,作为贤后榜样的长孙皇后,应该是正襟危坐,手拿《女则》,和庙堂中的泥菩萨一般不食人间烟火,无情无欲,没有半点“人味”才对。而这首诗中的长孙皇后,居然像个活泼可爱的寻常少妇一般,而且还挺“开放”的,什么“兰闺艳妾动春情”之类的话,既直白又大胆,不免让旧时的一干老儒看得不时摇头,尴尬万分。

今有位郭绍林先生,也持这种看法的。并且以此来否认这首诗是长孙皇后所作。他最主要的理由就是此诗和长孙皇后的“身份”不符。他在长孙皇后《春游曲》系伪作——兼论七律的形成史中认为春游曲不为长孙皇后所做的理由之一就是““七律在唐初尚未成熟,且不多见”。这一点说得有点道理,但也不能就此就断定此诗是伪作。

我们看长孙皇后这首诗,表面上好像是像模像样的七律,中间两联从词句上看也对仗工整,但如果仔细用七律的平仄来套的话,就会发现有好多“失粘”、“失对”等出律之处。其实,这正表明了应该是长孙皇后所作的。因为当时格律并未成熟,才有这样的现象。隋唐初期,七言少见,但并非没有,且不说庾信的《乌夜啼》,隋炀帝就有一首《江都宫乐歌》:“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馀秋。渌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跃紫骝。绿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另外和长孙皇后同时代的上官仪、许敬宗都写有这种风格的'七言诗。因此,伪作之说,不能成立。

第二个就是文献中没有她作诗的记载,说明她不会作诗;诗的内容也与她的履历、身份、性格不符。

郭绍林先生认为长孙皇后不会作诗的理由很可笑,“至于她(长孙皇后)是否会作诗,本传不曾涉及,看样子不会,因为历代诸多诗话都没有提到她。”因为没有诗话没有提到,所以“看样子”不会!郭先生的逻辑推理非常不严谨,诗话本身就是搜集的过程,有遗漏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没有搜集在内,所以不纯在,实在是本末倒置。

郭先生不仅逻辑推理粗糙,基本资料也没查全,《吟窗杂录》卷二九(宋)陈应行、《彤管新编》卷之六(明)张之象、《唐诗类苑》卷之十(明)张之象、《唐诗纪》卷六十(明)黄德水吴琯等、《唐音统签》卷九十七(明)胡震亨范希仁、《诗话类编》卷十二(明)王昌会、《说诗补遗》卷五(明)冯复京、《古今名媛汇诗》(明)郑文昂、《石仓歴代诗选》卷一百十二宫闱(明)曹学佺、《唐诗所》卷六〔明〕臧懋循、《诗女史纂》卷之六(明)处囊斋主人、《名援诗归》卷之九(明)钟惺、《唐诗归》卷之五(明)钟惺、谭元春、《唐诗韵汇》下平(明)施端教、《古今女史》(明)赵世杰、《彤管遗编》前集卷之四(明)郦琥、《唐宫闺诗》上卷(清)刘云份、《历朝闺雅》卷四〔清〕揆叙、《唐帝后诗》(清)佚名、《宫闺文选》(清)周寿昌、《说诗乐趣校注》卷一九(清)伍涵芬、《广群芳谱》卷一[清]圣祖敕、《御定全唐诗录》卷一(清)、《御定全唐诗》巻五(清),如此诸多论著均明确记载了《春游曲》是长孙皇后的所作,并加以评述,而郭先生单单以明人胡应麟的统计中没有长孙皇后的记载为理由,认定这是伪作,“假若长孙皇后会作诗,有一首作品传世,以她那样的身份和名气,绝不至于被胡应麟忽略遗漏。”胡应麟漏记的何止只有长孙皇后一个,武则天也在其中,武则天是何等名气,所以武则天的那些诗作也是伪作?!可见郭绍林先生这个论断的确是“看样子”推断出来的。

而郭先生的另一个理由是诗的内容也与她的履历、身份、性格不符。这一点郭先生倒不是另辟蹊径,独树创新,明朝钟惺的《名媛诗归》卷九中这样说道:“开国圣母,亦作情艳,恐伤盛德。诗中连用井上、檐边、花中、树上、林下,一气读去,不觉其复。可见诗到入妙处,亦足掩其微疵。休文四声八病之说,至此却用不著”。我们看钟惺虽然也夸长孙皇后这首诗作得不错,但还是觉得长孙皇后作为“开国圣母”有失”庄重”,认为“恐伤盛德”。与郭先生的“上苑”是皇家禁苑,不对社会开放,哪有什么“兰闺艳妾”前来“春游”?该诗通篇充斥着“动春情”、“新桃偷面色”、“嫩柳学身轻”、“舞蝶”、“风流”等等词句,显得轻佻、放纵,与长孙皇后一贯谨慎拘泥、克己复礼的性格不符的观点倒是不谋而合。不过钟惺则更严谨点,虽然不符合心中“贤后”的形象,但还是接受了这诗作的确是长孙皇后所作,而郭先生可则以此为据,轻易的全盘否定了。

看来还是有相当多的人以为长孙皇后就该是那种呆守礼制的木偶人,殊不知张扬个性袒露着酥胸的大唐美女们和后世裹了脚的病小姐是大不一样的。

其实恰恰通过这首诗,人们了解到长孙皇后作为一个女人,也是有娇艳妩媚的一面的,她同样是有笑有歌有情有欲的女人。大唐的风气,正当如此。长孙皇后本来就是鲜卑女子,唐朝本来也是胡汉交融,风气开放的时代。其实这样真挚坦诚的感情,比后世那种迂腐虚伪的风气要健康多了。中国的历史上,经常喜欢将人,尤其是他们所认为的贤人圣人,木偶化,泥塑化,抽离了真实的血肉,按自己希望的形象用泥糊起来,放在香烟缭绕的殿堂里供奉。然而,幸好有这样一首诗,能将我们带回贞观年间,充分了解到长孙皇后真实而又可爱可亲的另一面。

篇5:春天三步曲

春天三步曲750字

今天是春节,春天在哪里呢?小区的院子里,枯黄的小草还爬在地上挺不起身来,柳树低垂着那光秃秃的枝条,杨树、榆树、泡桐树统统一片叶子也没长出来。

春天的脚步还在很远很远的天边上,春天的笑脸还在很厚很厚的云后面,春天的种子还在很深很深的地底下。可是人们就听到了,就看到了,就感觉到了,早早地,人们就要过迎春的节日了。

人们把红红的灯笼一串一串地挂起来了;人们把红红的对联一幅一幅地贴起来了。妈妈围上红红的丝巾,爸爸扎上红红的领带,妹妹穿上红红的裙子,弟弟戴上红红的帽子。谁说春天是绿色的,我说春天应该是红色的,她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二、春天来了

远远看去,小区广场上,三叶草一小片、一小片地绿起来了,各种树木却还是静悄悄的,似乎没什么反应。但是,走上广场的小路,走到每一棵树面前,你就会发现他们都没有闲着,他们都地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春天的.到来呢。

槐树像一个刚刚睡醒的老公公在做“伸展运动”;柳树像一个美丽的少女,摆动着柔软的腰肢跳着快乐的舞蹈;泡桐树像一个多情的少年,手上准备了数不清的、含苞欲放的花束;杨树是最积极的,不过,你要是以为他已经长满了叶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想给春天妈妈开一个“恐怖”的玩笑,他竟然在自己身上挂满了一条条综色的“毛毛虫”。

三、春天真的来了

春天真的来了,

这时候的小区大院简直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大片大片的绿色是三叶草,她占满了整幅画面,生机盎然又均匀柔顺,是最理想的背景。这边几株夹竹桃抹上两笔淡淡的粉红,那边一丛丛迎春添上一撇娇嫩的鹅黄。路边一排垂柳枝条飘飘,像长长的绿色帘幕,墙角那棵泡桐花开灿烂,像巨大的紫色花束。再加上远处的楼房,近处的三三两两的行人,偶尔还会有一对燕子翩然飞过,一幅最鲜活的《春天的图画》就完成了。

春天真的来了。

篇6:古诗《春游曲》翻译赏析

古诗《春游曲》翻译赏析

春游曲 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译文一:

在栽有万棵杏树的江边园林,一夜春风催花开,整个园子里颜色深浅不同的杏花照在一江碧滢滢的春水之中。

译文二:

在栽有万棵杏树的江边园林,一夜春风后开放,万树颜色深浅不同的杏花照在一江碧滢滢的春水之中,杏花浸染着江水,春水润着杏花,江边杏花林,水中杏花影,红绿相映,相得益彰,春意倍加浓郁……这是何等美妙的.“春江杏花图”!

赏析:

这首表达了诗人出游时惬意的心情。在栽有万棵杏树的江边园林,一夜春风催花开,万树颜色深浅不同的杏花照在一江碧滢滢的春水之中,杏花浸染着江水,江水浸润着杏花,江边杏花林,水中杏花影,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春意倍加浓郁!

篇7:诗歌赏析曲终诗

诗歌赏析曲终诗

至此曲终人散,头一遭体会到巨大静默,斧子在

一边闪著冷光,更深的

部分……,被相隔,被看见

从来不变换墙貌,包含拒绝,最懂得是风化。

人民无聊,我更无聊,学会皱眉头

常常想起市俗生活,那是另一回事。莫过于逼着

自己不断向内,这是必须的。少数的雨声

彷彿不曾离开耳朵,其实不,我只是

坐在空位,毫无声讯,有时周围弥漫着的黑

渐渐淹没,使我没有半点空虚

随手就撕碎了一张请帖。

遥寄一朵花

在梦里

在遥远的日子里

启动相思盒

溢满情思

在夜里

在每一个温暖与孤独的岁月里

载着我的`心

与你同行

无尽的思念

无尽的追寻

无尽的盼望

无尽的等待

你们的垂青

你们的爱抚

你们无尽的祈祷

是我一生的幸福

你是最美的朝阳

你是最美的朝阳 文 / 来亦去

你是那最美的朝阳

我是北风中伸出围墙的枝桠

总在清晨昂起脑袋轻轻探望

用干枯的身躯织一张网

将所有萧索收藏

不是我多么热爱这个世界

只因你,是那最美的朝阳

我是冬夜里盛放的冰花

他们都说我的命里不能有光

越用力,越把自己烫伤

可贪恋夜夜疯涨

不是我不害怕

只因你,是那最美的朝阳

我是村头高高挂起的红灯笼

老人们都说我像火红火红的希望

你看,我多么努力

以最鲜艳的色彩拼命模仿

不是我嫌弃自己的模样

只因你,是那最美的朝阳

我是清晨禾苗上千千万的露珠

在天地间来来往往

坠落和飞翔

我也分不清哪里是家的方向

不是我热衷流浪

只因你,是那最美的朝阳

我是亿万分之一看不见的泥沙

我是最宽广辽阔的边疆

我是青石下转瞬即逝的滴水

我是最汹涌浩瀚的海洋

我是一切饭后茶余

我是所有山高水长

而你

总是那最美的朝阳

篇8:端午节的诗——《竞渡曲》

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队龙舟决一胜负。胜者欢欣,败者沮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生趣。

《竞渡曲》原文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鬛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竞渡曲》的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匈奴人的后裔。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篇9:写景诗——《渌水曲》

《渌水曲》原文

渌水明秋月,

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渌水曲》译文

渌水在秋日里特别明净,姑娘们到南湖去采白苹。

荷花娇美仿佛要对我说话,竟让荡舟的姑娘非常不满。

《渌水曲》鉴赏

《渌水曲》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此诗写采白苹的人因见荷花的美丽而引起思念远人的愁情。全诗四句。“渌水明秋日”写景。言秋日里,湖水非常清澈。“南湖采白苹”叙事,言人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两句写采苹的人因见荷花晶莹娇嫩,想到自己正当盛年而无人陪伴,故愁苦难耐。

《渌水曲》作者简介

李白(7-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昌隆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篇10:春天春游作文

春天就是一个需要游玩的季节。今天我跟我的好朋友一起去寻找春天。

我们走过街道,寻找春天。街道两旁的树木已经是很少了,剩下的几棵也可怜得很。已经是春天了,它们也没长出多少新枝新叶,树枝上有伤痕,这肯定是那些顽皮的小孩子留下的 ,树身上还有刻字,刻得都是某某人到此一游等无聊句子。这些树种在这里已经有好几年了,可是从来没有人来给他松土、浇水,有的死了,只剩下一截树根,有的连树根也没有,只有一个土坑。到沿河公园里去转一转,这里的灌木茂盛,一丛一丛的杜鹃花开了,只是草坪受到践踏,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地。河水是黑色的,上面漂着几个垃圾袋,不时泛起一个个泡沫。我们还闻到了河水发出的臭味,有人说是粪便的臭味,有人说是馊饭的味道,有人说是呛人的氨气味,总之,是什么味道都有。听大人们说,他们小时侯还在这河里游泳、戏水。

我们到了山坡上。这里到处是荒草、野花,虽然到处是逼人眼目的绿色,却看不到成片的树林,当然也没有小动物,仅存的一些动物现在都去动物园受保护了。偶尔听到几声鸟叫,等我们抬头,只看见几只鸟影,它们很快就飞走了,只留给我们一些回忆。

回来的路上,看到路旁到处都是路人随手扔掉的果壳和塑料袋。我们都没有话说,平时只是忙于学习、考试,谁也没有认认真真地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

春天还真是需要我们所有人去维护呢,如果我们不好好维护我们的环境吗,那么以后的春天将会变成什么样呢。

诗歌赏析曲终诗

春游的作文600字:春游狂响曲

春游曲,春游曲令狐楚,春游曲的意思,春游曲赏析

春天的诗句子

描写春天来了作文:春游

描写春天的诗句——《春别曲》

关于春天的诗 古诗

春天的故诗名句

孟浩然写春天的诗

春游走进春天小班活动方案

春天的诗——《春游曲》(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春天的诗——《春游曲》,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