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回,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回皎然,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共含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番茄鱼”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回,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回皎然,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回的意思,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回赏析 -诗词大全
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回作者:皎然 朝代:唐 体裁:五排 庾公欢此别,路远意犹赊。为出塘边柳,荣归府中花。
驰阳照古堞,遥思凝寒笳。延步下前渚,溯觞流浅沙。
湖光引行色,轻舸傍残霞。
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道寺院,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道寺院皎然,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道寺院的意思,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道寺院赏析 -诗词大全
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道寺院作者:皎然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欲别湖上客,暮期西林还。高歌风音表,放舟月色间。
更人莫报夜,禅阁本无关。
遥酬袁使君高,遥酬袁使君高皎然,遥酬袁使君高的意思,遥酬袁使君高赏析 -诗词大全
遥酬袁使君高作者:皎然 朝代:唐 江春行求瘼,偶与真境期。见说三陵下,前朝开佛祠。
停舟仰丽刹,绣组发香墀。咫尺空界色,天人花落时。
盛游限羸疾,悚踊瞻旌旗。峰翠羡闲步,松声入遥思。
素高淮阳理,况负东山姿。迨此一登览,深情见新诗。
岑参〔唐代〕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译文
驿路在西原山上穿行,看起来就像挂在城头似的,那江边的送客亭,有送行人雨中依依惜别。李判官,你到汾水上的时候,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可还像汉武帝那个时代那样雄伟壮丽?
注释
虢(guó)州:唐属河南道,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南。李判官:岑参的友人,名字不详。晋绛:指晋州、绛州。得秋字:拈得“秋”字韵作此诗的韵脚。西原驿路:虢州城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汾水:河流名,发源于今山西宁武,向西南流入黄河。汉时秋:汉朝的鼎盛时期。
赏析
此诗是送行之作。当时的虢州城,大抵依山而由。西原是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的。所以诗的开头,才有“西原驿路挂城头”的话。此句骤看是写景,城堞现出了一角,远处有重重叠叠的.山,驿路行山上穿行,看来就像挂行城头似的;其实又是行叙事,点出送行题目。再把这第一句和次句连起来读,还可以看到一个雨中送客的场景。除了城堞耸峙,远山一抹,驿路蜿蜒之外,江边还有送客亭;雨景中又仿佛可以看见行人上路,主人殷殷相送。纯然以写景来叙事达情,却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是作者行摄取、提炼、表现三方面都下了力量的最好说明。
然而,这首诗不能看作是一般的送客应酬之作,诗人行诗中倾注的思想感情,祭比单纯的送别友人深广得多。就行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感慨遥深地写下了这两句话:“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话里隐藏着一段典故:有一年,汉武帝刘彻到河东(今山西地区)去,祭了后土之神,又坐船行汾水上游览、饮宴,高兴起来,做了一首《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话。汉武帝行位五十多年,是汉朝的鼎盛时期,而唐朝从贞观到开元一百多年间,国力之盛,比起汉武帝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安史之乱一来,却突然落得如此可悲的局面,诗人自然是不能不有所感触的。恰好李判官祭到晋绛去,诗人于是含蓄地向朋友提出这样的探问,很明显,隐藏行这两句话后面的,是诗人对于唐帝国衰落的深沉的叹息。一种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的激情,行诗人胸中激荡。有了这两句,就给这首送行诗平添许多艺术光彩。
唐代岑参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译文
驿路在西原山上穿行,看起来就像挂在城头似的,那江边的送客亭,有送行人雨中依依惜别。
李判官,你到汾水上的时候,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可还像汉武帝那个时代那样雄伟壮丽?
注释
虢(guó)州:唐属河南道,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南。李判官:岑参的友人,名字不详。晋绛:指晋州、绛州。得秋字:拈得“秋”字韵作此诗的韵脚。
西原驿路:虢州城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
汾水:河流名,发源于今陕西宁武,向西南流入黄河。
汉时秋:汉朝的鼎盛时期。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至上元二年(761年),岑参出任虢州长史,其时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由于战乱,国土破碎,人民罹难,诗人亲眼见到过的开元盛世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赏析
此诗是送行之作。当时的虢州城,大抵依山而建。西原是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的。所以诗的开头,才有“西原驿路挂城头”的话。此句骤看是写景,城堞现出了一角,远处有重重叠叠的山,驿路在山上穿行,看来就像挂在城头似的;其实又是在叙事,点出送行题目。再把这第一句和次句连起来读,还可以看到一个雨中送客的场景。除了城堞耸峙,远山一抹,驿路蜿蜒之外,江边还有送客亭;雨景中又仿佛可以看见行人上路,主人殷殷相送。纯然以写景来叙事达情,却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是作者在摄取、提炼、表现三方面都下了力量的最好说明。
然而,这首诗不能看作是一般的送客应酬之作,诗人在诗中倾注的思想感情,要比单纯的送别友人深广得多。就在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感慨遥深地写下了这两句话:“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话里隐藏着一段典故:有一年,汉武帝刘彻到河东(今山西地区)去,祭了后土之神,又坐船在汾水上游览、饮宴,高兴起来,做了一首《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话。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是汉朝的鼎盛时期,而唐朝从贞观到开元一百多年间,国力之盛,比起汉武帝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安史之乱一来,却突然落得如此可悲的局面,诗人自然是不能不有所感触的。恰好李判官要到晋绛去,诗人于是含蓄地向朋友提出这样的探问,很明显,隐藏在这两句话后面的,是诗人对于唐帝国衰落的深沉的叹息。一种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的激情,在诗人胸中激荡。有了这两句,就给这首送行诗平添许多艺术光彩。
奉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骆驼桥玩月,奉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骆驼桥玩月皎然,奉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骆驼桥玩月的意思,奉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骆驼桥玩月赏析 -诗词大全
奉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骆驼桥玩月作者:皎然 朝代:唐 山中常见月,不及共游时。水上恐将缺,林端爱落迟。
乌惊宪府客,人咏鲍家诗。永夜南桥望,裴回若有期。
送李丞使宣州,送李丞使宣州皎然,送李丞使宣州的意思,送李丞使宣州赏析 -诗词大全
送李丞使宣州作者:皎然 朝代:唐 体裁:五古 结驷何翩翩,落叶暗寒渚。梦里春谷泉,愁中洞庭雨。
聊持剡山茗,以代宜城醑。
奉酬袁使君高春游Wo峰兰若见怀,奉酬袁使君高春游Wo峰兰若见怀皎然,奉酬袁使君高春游Wo峰兰若见怀的意思,奉酬袁使君高春游Wo峰兰若见怀赏析 -诗词大全
奉酬袁使君高春游Wo峰兰若见怀作者:皎然 朝代:唐 Wo中峰近,高奇古人遗。常欲乞此地,养松挂藤丝。
昨闻双旌出,一川花满时。恨无翔云步,远赴关山期。
跻险与谁赏,折芳应自怡。遥知忘归趣,喜得春景迟。
已见郢人唱,新题石门诗。
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李嘉v,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的意思,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赏析 -诗词大全
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作者:李嘉v 朝代:唐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送李使君赴琼州兼五州招讨使,送李使君赴琼州兼五州招讨使无可,送李使君赴琼州兼五州招讨使的意思,送李使君赴琼州兼五州招讨使赏析 -诗词大全
送李使君赴琼州兼五州招讨使作者:无可 朝代:唐 体裁:五排 分竹雄兼使,南方到海行。临门双旆引,隔岭五州迎。
猿鹤同枝宿,兰蕉夹道生。云垂前骑失,山豁去帆轻。
雨雾蒸秋岸,浪涛震夜城。政闲开迥阁,枕岛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