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调查报告(共含16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京酱肉丝盖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摘要:通过对中学生英语写作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初中生目前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相应地寻求解决的办法,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改善写作状况,也为英语老师了解学生的写作提供一些资料,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特进行了此问卷调查。
关键词:教学效果、问卷调查、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英文写作是英语应用能力之一。随着对外交际的越来越广泛和英语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英语写作的用途也日显重要。然而,大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只停留在逐字翻译或是死搬硬套上,所以写作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普遍存在“听到写作学生心烦,见到习作教师头痛”的现象。为了全面了解中学生的英语写作状况,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学生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写作教学新模式,因此对中学生的英语写作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情况
调查对象:
对八仙中学初中的三个年级随机抽取275个学生——七年级为85人,八年级为97人,九年级为93人,认真发放问卷,回收率100%,经过仔细统计,得到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一)调查的方法
1、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调查表、谈话和问卷等形式接触和了解教育对象,搜集相关资料,对有效的英语写作途径的进行分析研究。
2、行动研究法: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我班学生在写作方面能力的变化,做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对策,改进和解决学生英语写作的实际问题。
3、个案研究法:通过英语写作能力培养途径的教学案例,在较长时间里对我班学生连续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每个学生英语写作方面存在的普遍和个别问题,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研究出提高写作能力的策略。
(二)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
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分发问卷275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然后如实地统计了调查中的所有真实数据,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工作。统计结果显示:
第一小题:54.4%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12.3%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很有兴趣,其他学生对英语学习无所谓。
第二小题:30.2%的学生觉得英语写作不难,62.1%的学生觉得英语写作难,其他学生觉得英语写作难度一般。
第三小题:每日写作占1.5%每周21%二至三周42.5%一月或以上35%。
第四小题:52.3%的学生只能写英语简单句,17.6%的学生独立完成复杂句。其他学生有时抄袭。
第五小题:52%的学生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英语作文,而48%的学生有时不能或总是不能,也就是说,还有将近半数的学生没有端正写作的态度,写作的积极性不高。
第六小题:90%的学生对自己写作的成效感到一般或不满意,只有10%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感到满意。由此可见,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这就要求师生在此方面共同努力,从而取得进步
第七小题:89.5%认为英语写作的难点在于组织表达。10.5%认为难度在于审题这组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审题已不再是写作的难点,相比之下,在组织表达方面,则存在着相当普遍的问题。
第八小题:目前,34%学生认为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自己练习或模仿,28.5%认为是阅读英文刊物,22%认为是老师辅导。
第八小题:在英语写作中,57%认为最大困难是词汇量不足;23%认为是语法不明白;20%的学生认为是平时写得少。
第九小题:45%的学生认为教师有效指导对于学习作文最有效果;30%认为是自学;25%认为是阅读一本好的作文教材。
第十小题:28%的学生对教师的写作教学感到满意或很满意,超过半数的学生对教师的写作教学感觉一般,还有15%的学生感到不满意。由此可见,学生对教师的写作教学基本认可,但教师在写作方面的教学还有待改进,应该采用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问题与对策
从本次调查得出的结果看,目前中学生英语写作现状不容乐观,应引起极大的重视。经调查分析,学生英语写作主要存在下列几大问题:
问题一: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没有兴趣,觉得英语写作难。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英语基础不好,水平参差不齐。
问题二: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薄弱,词汇量的不足,语法概念的不清及死套汉语思维方式,也影响了课题实验的`实施进程。
问题三:学生思想上重视不够,存在“懒惰”现象,不能够从主观上积极主动配合,有“应付”之嫌。
问题四: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和水平不自信,估计自己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占很大比例。
为此,根据此调查问卷反映出的问题,本人决定采取以下对策: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要积累短语词汇,要求学生收集新教材每一个模块的重要短语和句型,每天抄写和背诵,长期积累来提高词汇量;要收集英语写作各种题型的格式和篇章结构,收集常用的开头和结尾的优美句型,并背诵佳句,甚至佳作。
2、结合教材中每单元话题或结合文章体裁与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编排每单元书面练习一篇,让学生练习或仿写,让学生有充分的练习机会运用所学的语言规则和现象,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认真审题,首先必须认真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写作要求、仔细审题,使学生在动笔之前对写什么、怎么写就有明晰的意识。通过聚集四个方面的问题,学生会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一是要判定作文的命题形式,针对不同的命题形成不同的作文思路。
四、结论
总之,通过这次调查,笔者收获甚大,清楚地了解到学生英语写作现状,学习习惯以及对探索英语写作方法的看法等,证明了有效培养英语写作能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教师在对学生基础摸底的基础上,再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希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能使学生兴趣有所提高,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考试中最常见的形式是要求学生根据所给信息(information)和思想(idea)来作文,亦称为“情景作文”或“提示作文”,而学生对于语言要素综合应用的能力较弱,写出的东西往往是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中文式英语”。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就必须经常提醒学生注意这一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学生才能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少犯甚至不犯Chinese English 的错误。故书面表达训练从初二下学期就应开始,并逐步强化提高,最终达到应考要求。在此就自己日常教学中的经验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最终达到“All roads lead to Rome ”的目的。
一、掌握写作技能,知道该怎样动手。
写作和其他笔头练习,如造句、填空、改错等有根本的区别。写作要求表达清楚而完整的思想,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写作涉及的问题很多,除了语言各方面的问题外,还有思想内容和所用材料、组织条理、书写格式等,都需要仔细考虑,认真对待。
1、掌握各种体裁文章格式
(1) 记叙文(Narration1)
这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文体。写作中应遵循以下几点。〈1〉交待要素,即人、时、地、事。〈2〉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叙述完整、具体。〈3〉要重点突出,目的明确。记叙文所记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原则上通常用过去时态写。
(2) 说明文(Exposition)、描写文(Description)
这是英文常见的两种文体,以解说和描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3) 日记 (Diary)
这是把自己当天生活中经历的有意义的事以及见闻或感受记录下来的书面形式。文体自由,通常用第一人称写。
格式如下:
a. Oct 26 , Wednesday Fine
It is two months since I began this diary…….
b. Friday May 1st Cloudy
Today is May Day ……
(注意:常用以表示天气的词有Fine, Cloudy, Rainy, Windy, Snow等)
(4)书信(letters)
一般分为私人信函(Personal letters)和正式信函(Business letters)。英文书信从信封到正文,其格式与汉语有许多不同。书信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a. 信头(Heading)
寄信人地址和写信日期,写在信封右上角,地址由小到大。
例:NO. 19 Middle School
320 DenShan Road
NanChang, JiangXi
China, 330006
August 28
b. 信内地址(Inside address)
收信人姓名、地址在左上方,位置比信头低一至二行。私人信件一般不写信内地址。
c. 称呼(Greeting/Salution)
d. 正文(Body)
e. 结束语(Ending)
f. 签名(Signature)
(5)通知和便条(Notice , Note)
一般至少有口头通知、书面通知两种栀湩?? ?? 形式,至少包括3项内容:1、时间,2、地点,3、活动内容。
便条一般有留言条,请假条。特点是:格式简单,开门见山,三言两语。
例如:
a. Attention, please. I have something to tell you……
b. Notice
All the League Members are requested to meet in classroom 403 on Monday(Sep. 25th) at 5:00 to discuss the sports meeting.
c. TELEPHONE MESSAGE
From: LiLei To: Tom
Date: Sep. 19th Time: 8:00 a.m.
Message: Please go to the museum with LiLei tomorrow at 9:00 by bus.
(6)其它
除上述常见文体外,还有补全对话,电话对话,寻物启事等。
学生要掌握上述文体格式,尤其是考试常用文体,如书信、日记、通知、记叙文、留言条等。
2.从基本句型、词组入手,完成文章。
任何文章都由句子组成,句子又由词组、基本句型构成。掌握栀湩?? ?? 好词组、基本句型,再配上合适的时态,一篇文章就基本完成。这是几年教学实践中获得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初三作文以《初中英语复习指导》72页一篇文章为例。
“12月21日是星期天,天气晴朗。上午9:00你在去看电影的路上遇到一位外宾。他不知道去邮局怎么走,显得很着急。你走上前告诉他怎么走,他很感激。虽然你看电影迟到了,但你并不介意,你为能用英语与外国人交谈感到高兴。字数40-60个。”
首先,根据题目信息,可列出下列短语:
December 21st, on my way to the cinema, at 9:00,
meet a foreign visitor, go over, get to the post office, look worried,
thank you, be late for the film, be glad, talk with, in English
有了这些短语,再配上正确的时态与文章格式,此篇书面表达就一蹴而就。
e.g.
December 21st , Sunday Fine
When I was on my way to the cinema at 9:00. I met a foreign visitor. He didn't know how to get to the post office. He looked worried. So I went over and told him the way. He said “Thank you” to me. I was late for the film, but I didn't mind. I'm glad that I can talk with a foreigner in English.
高三作文以《高考常用题型解题经典1000例》362页一篇文章为例。
“有一批要到中国投资(invest2)的外国企业家在我国某城市参观考察。假定你是接待人员,要向外宾们简要介绍这个城市的概况,请你用英语写一篇100词左右的发言稿,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这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建于本世纪80年代初。
2、海陆空交通便利,又有一条与北京相连的高速公路(freeway)正式启用。
3、自然资源(resources)丰富,电力能源充足。
4、社会次序良好,政府多方面支持外国投资者。
一拿到题,大部分学生一定会愣住,怎么办?别急,列出信息中的”信息“,问题可迎刃而解。
词组有:ladies and gentleman, a new modern city, set up,
the early 1980's, by air, by sea, by land, another freeway, be used,
connect with, be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energy resources,
support foreign visitors.
词组列出后,判断体裁是发言稿,可用一般现在时来书写,把句子组合一番后,文章即可大体成型。
e.g.
Ladies and Gentleman,
Welcome to our city. Now let me introduce our city to you. Our city is a new modern city. It was set up in the early 1980's, but it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From here you can travel to anywhere by sea, by air or by land. Recently another freeway connected with Beijing has started being used. The places around our city are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 And we have enough supply of electricity and energy resources. The public is very nice. Besides the government of our country and our city support foreign investors3 in many ways. We except more and more foreign friends to invest in our city.
请你仔细看看,考试得分要素就是那些关键词组、句型。因此书面表达要从词组、句型训练入手,强化基础知识。
二、多读、多背好文章、范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英语文章也是如此。平时多读多杯背好文章、好句子、谚语、俗语,写书面表达十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这些句子、文章往往就在我们身边。
e.g.
(1) Proverbs:
Do in Rome as Romans do.
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摘自《英语阅读训练》第二册上29页)
(2)Useful structure
a. It is time for sb. to do sth. (初中英语第三册lesson 10)
b. I would like to…… (初中英语第三册lesson 12)
c. be used to…… (高中英语第二册上lesson 7)
d. It is + adj. + to do sth. (高中英语第二册上lesson 11)
e. It takes sb. some time/ some money to do sth.
(高中英语第二册上lesson 38)
(3)Good sentences
a. Thank you for teaching4 us so well. (初中英语第三册lesson 1)
b. Best wishes for Teachers' Day. (初中英语第三册lesson 4)
c. It's really nice of you . (初中英语第三册lesson 18)
d. I hope everything goes well. (初中英语第三册lesson 30)
e. We don't think there is anything of interest in your pictures.
(高中英语第二册上lesson 2)
f. The problem is that 300 people are dying5 each day from illness caused by smoking. (高中英语第二册上lesson 6)
(4)Good examples:
Hello, everyone. I have something to tell you. It is Sunday tomorrow. We're going to visit the Monkey . There we can see the animals and we'll climb the hill. We will go there by bus. Let's meet at half past seven at school gate. We'll have lunch at the Monkey Island. So please bring some food with you. That's all. Thank you.
(摘自《初中英语复习指导》80页)
”熟能生巧“这是古训,同样适用于英语写作。在平时学习中多留意,多收集素材,写作时就不会手忙脚乱,无从下手。只要你能坚持多读、多背好句子,好文章,便可轻松写出满意的文章。
三、亲自实践,动手写作。
”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如果仅仅掌握了写作技巧,熟背了大量文章,不亲自动手实践还是不行,没有一成不变的文章让你照搬。
动手写作,好处有二。第一练字,可写出一手干净,整洁漂亮的handwriting; 第二可查错补缺,只有通过练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与缺陷,便于老师、同学帮你修改、订正。毕竟,说和写是两码事。
一星期至少要练写一篇,纠正之后抄写于固定的书面表达练习本上。这样日积月累,考前只要翻翻自己的”作文本“,即可胸有成竹,full of confidence. 这个习惯一定要养成,对学生会有很大帮助。
四、注重语言环境的使用。
英语毕竟不同于中文,有它特定的语言环境及特点,有些词还有历史典故或特殊含义,作为英语学习者要特别注意这方面问题。例如:表示”我是李雷“,日常用语表达为”I'm LiLei.“, 电话用语则为”This is LiLei speaking.“ ; John Bull6 指英国人,Uncle Sam则是美国人的代名词。
一些放于特定环境下的习语:
e.g.
1. You look the picture of health,(您看起来身体健康)
2. black tea 指的是红茶而非黑茶)
3. big apple 是New York 的代名词
4. Centigrade(C)指摄氏度,Fahreheit(F)指华氏,两者之间有区别。
5. B.C.指公元前,A.D.指公元。
6. VOA指美国之音,BBC是英国广博公司。
7. American Indian指印第安人而非印度人。
再如,写一篇人物简介,介绍马克/吐温。那么,你必须了解他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马克/吐温是其笔名,他写过很多小说,著名的有《汤姆索耶历险记》,深受全世界读者喜爱,Mark Twain, Tom Sawyer 也是你必须掌握的知识。
这个环节不能忽视,否则写出的文章不地道,甚至会产生歧义。
总之,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差是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但这种能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又尤为重要。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按照本文讲述的方法去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栀湩?? ?? ,一定会有所收获。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扩展: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培养
新课改《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标准》中还强调:英语教学应该是对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健全人格、文化知识和意识等的全面素质教育,了解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全球意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果真如此,我们培养的学生将难以适应新世纪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交往增多,国家所需要的是面向世界、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教育,将之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一、跨文化交际教育的意义
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 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2、强化跨文化知识教学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和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3、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形式所负荷的内容,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语言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社会语言学家d.hymes在20 世纪70 年代就提出交际能力学说,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交际能力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学说,即:形式是否可能;实际履行是否可行;根据上下文是否恰当;实际上是否完成。即“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以及对谁讲与怎样讲”(Who speak what to whom1 and when)的能力”。后人不断完善发展交际能力学说,概括起来包括下列五方面的内容:语言———指掌握语法知识;功能———指运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语境———选择与所处语境相适宜的话语;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社会场合,说出合乎自己身份的话语;社会文化知识———语言这其中后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一点———语言得体性。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要识别所学文化特有的言语与非言语行为,并能够熟知它们的功能,而这一点显然是以辨认出不同文化的不同寻常处为前提,如“You have a nice shirt.”或“I like your beautiful watch.”等赞扬之语的功能是表示友好或引起谈话。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他提出了课内开展交际活动的几个环节:假设交际、教学交际、针对性交际、谈论性真实交际。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来训练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2、了解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人际关系、性别、年龄、阶层以及受教育层次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语言使用上。这就要求了解最明显的语言征,在交际中应知道对不同的人必须说不同的话,如对什么人应使用“Hi,Glad to know you! ”,对什么人应使用“How do you do?”,这项技能的掌握对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3、熟悉英语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及其跨文化含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悉那些同汉语相应的词汇的不同内涵或外延,尤其需要掌握其不同的文化内涵。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跨文化因素,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
四、基础教育阶段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措施与方法
1、必须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文化素养
跨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跨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可以通过通过因特网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外国电影电视录像,学习外文歌曲等多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2、优化语言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文化的前提是学习语言。因此外语教学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基本模式。语言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和语言的应用,要求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完成基本的语言学习,包括单词、句法、语法外,还应充分为交际提供时间、环境和实践的机会。在模拟语言环境、创设语言氛围方面,现代教学手段如网络、多媒体、英美报刊杂志、幻灯机、录像机等的应用已成为必然。如何将这些手段有机地与课堂结合,如何选择和语言材料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如何利用这些手段调动学生去理解文化背景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
3、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涵,通过日常教学渗透
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话题。只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以教材为线索,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随时提供和补充相关知识是完全可行的。比如,在教材中,第16课的对话就出现了这样一个语境:一个小孩问How old are you? 时,老奶奶用幽默的语调回答”Ah,it's a secret2.“。借此可将英美文化中的隐私和禁忌语的使用问题补充教给学生。当在Book II中出现女主角因太胖去看病,医生委婉地告诉她病因和解决办法时,又是隐私和禁忌语的应用,并从文化的角度要求学生提高对文化差异的认识。
4、通过阶段性专题介绍,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各国文化差异
阶段性专题介绍是立足于课堂外,通过专题讲解、请外籍教师介绍、搞活动、组织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较系统地文化导入和交际能力培养。专题题目有:颜色用法差异、动物寓意的差异、体态语言的差别、圣诞专题晚会、英美谚语专讲、禁忌语专讲等。每次专题讲座前,可先请学生课前准备,根据主题选择分组回答问题、急智题抢答、小品演出、找错误、看原版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拉近学生与跨文化交际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5、改变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中西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所以在交际过程中就常常出现一些困难,影响交际效果,造成一些误解。如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中国人听到别人赞扬时,往往用否定口气回答,而英美人士却乐于接受。例如,一个中国人买了一条新围巾,一个外国人见了,就说:“Very beautiful.”中国人答到:“No.It’s not beautiful.”这使外国人感到很困惑:难道我不懂好坏?难到我说错了?英美人士的思维就与我们不一样。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并接受外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6、注意增加背景知识。如在教到Christmas Day时,将圣诞节与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都是庆贺新的一年开始,都有宴会大餐,都要互赠礼物等等。同时,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再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特别是对”Santa Clause,Christmas trees,stocking“的历史渊源的理解。谈及赠送礼物时,就将接受礼物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西方人性情外露,表达感情直接,不当面拆封欣赏礼物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内敛是一脉相承的。在讲到体态语言时,中国人跺脚表示生气,而美国人则认为这是不耐烦,中国人指着自己的鼻子表示我,而美国人却是指着自己的胸膛表示我。美国的男人在交谈时总保持45-80厘米的距离,男人们之间,除了短暂的握手之外,彼此很少接触,他们从不拉手,也从不互相楼着坐,而我门中国人却从不讲究这个,在中国,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只要是朋友或关系亲密的人都会手拉着手,这在外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背景知识的增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跨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该文简要分析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用实例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以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作 者:张恩溢 ZHANG En-yi 作者单位: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00 刊 名: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8(10) 分类号:H315 关键词:现状分析 写作教学 能力培养作者/涂英娜
《英语课程标准》二级技能目标中对英语写作有明确的要求:“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写作是语言的输出过程,因此需要有大量的输入积累,甚至可以背诵课文经典对话以储存写作素材。阅读还要和写作训练相结合,通过仿写、改写、素材重组等方式,训练写作实效。评改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结合自身实际生活,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一、阅读输入,积累写作素材
大量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汇,阅读犹如为学生注入写作的“源头活水”。阅读的范围非常多,教材是第一手材料,选人教材中的对话和短文都是经过审编的经典内容,十分适合学生背诵模仿。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组织学生“动手”,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做好分类。如描写天气、人物、心情的句子分别归类,在早读课上温习内化,变成自己知识储备的一部分。
英语阅读要放宽视野,课外阅读更是语汇积累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最好的材料是英语绘本。绘本图文并茂,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陌生单词,可以借助图画理解单词、句子的意思。绘本中的重点句型复现率非常高,学生在反复阅读时可以增强识记效果。例如,《The Doorbell Rang》这一绘本故事中,随着门铃一次次响起,文中“That look as good as grandmas! That smellas good as grandmas! No one makes cookies likeGrandma”的句子被一次次重复,学生读完后差不多可以把这三个句子背下来。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改写句子,如“No one makes sandwich like you!”。这样的阅读,可以为书面表达做充分的前期积累。
二、读写结合,训练写作实效
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朝夕之功,而是需要长期的读写结合训练。阅读和写作本就应该相互交融,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写作可以加深阅读感受。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积累很多相关主题的词汇,所以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活动,不仅可以及时巩固本单元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模仿中写作,降低书面表达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在教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7《At weekends》时,学生在接触到短语play with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用play with造句。于是在学习完本单元的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周末生活,并用上句子。I 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进行写作,学生一边模仿,一边联系实际生活,拓宽思路,写出了丰富的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及时练笔,如对某篇文章的看法或对文中人物说几句话、写几句阅读感受等,所写内容不必太多,只要语法正确,字母大小写能灵活运用即可。如在《The Doorbell Rang》的阅读中,学生可以站在Victoria and Sam的角度,写一写与别人分享时的快乐,也可以写MaMa的辛苦,因为来了很多小朋友,所以MaMa -直拿着拖把打扫卫生,还可以想象奶奶做的曲奇饼干等。只要学生愿意写,能写出一个正确的句子也是收获。
三、评改展示,激发写作动力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作驱动。小学阶段对学生写作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学生能够按要求写出几个句子即可。学生的写作类似“回答问题”,句子前后没有紧密的联系。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不妨运用生生互动评改的方式,让学生在评改别人的“作文”时发现文中出现的错误,为别人指出错误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认知,避免自己在以后的写作中出现类似的错误,这样学生在互评、互改的过程中就可以及时发现,查漏补缺;
学生互相评改之后,在小组内可以选出优秀的“作文”进行投影展示,展示的作文越多,就能够激发更多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写作最好的学生到台前讲述自己的写作经验,以供其他学生借鉴。如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为主题的文章,很多学生文章的结尾是:“Ilike my…”而有个学生在文章的最后用了问句:“Do youlike my little dog?”教师让他说一说为什么用问句,他说曾经在英语报上看过类似的文章,其他学生很受启发,从此英语报成了大家写作模仿的材料。
总之,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学生长期的阅读积累,并在读写结合中不断训练才得以实现。因此,教师要做好引导,运用互评、互改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在阅读、评改的过程中培养语感,形成英语思维,有利于写作能力的快速提高。
中专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研究
中专英语写作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本研究试图将评估与写作过程教学结合起来,将评估渗透到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中,创设真实的写作环境,通过设计相关的.评估标准(如自我评估、同伴评估、小组评估、教师评估等)使学生明确目标,积极参与到写作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评价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从而培养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
作 者:古向阳 作者单位:河南省轻工业学校 刊 名:河南农业 英文刊名:HENAN NONGYE 年,卷(期): ”“(20) 分类号:H3 关键词:写作教学 评估手段 能力培养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内容摘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多阅读,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
关键词: 阅读兴趣、思路、主题、题材积累、评改体验
一提到写作文,许多学生都说“唉,写作文太难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 引导阅读,激发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二、开发思路、确定主题 “万事开头难”。开头了就较容易,那就要有思路,思路就是在动笔之前在脑海里构想作文的脉络,包括写什么,怎么写,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腹稿”。思路是写好作文的首要因素。如“我敬佩的一个人”,必须写人、而且是一个人,写他(她)什么呢?这就是要确定一个主题。作文在动笔时都有一个确定主题的问题, 如何确定主题呢?确定主题与前面所讲的打开思路有着程序上的连贯性。顺着这个思路联想到各种各样的材料,在构思时把这些材料里隐含的意思挖掘出来就是逐渐明确主题的过程。刚才说的写一个人,你熟悉他(她)的什么性格?是任性、温柔、暴躁……什么事让你感动?突出人物的某种品质。如:乐于助人、拾金不昧、勤劳、善良、纯朴等品质。
三、选取题材、展开想象 一篇文章有了思路和主题还不够。题材就是写进文章里的基础材料。思路是文章的骨骼,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材料是体现文章内容,在文章中表达主题的事物和观念,是经过写作主体长期积累并进行加工的素材。而对一个作文题目,你手中材料越多,越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文章显得内容充实,而且材料越多,选择的余地就越大。作文的写作要求放开,没有束缚、自由、灵活。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还必须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善于幻想,能从与常人思维角度的不同处看问题,能把别人忽略的一个个细节演绎得有声有色。
四、 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五、 自己评改,提高兴趣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六、 体验成功,提高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向学校广播室投稿、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李正锋 王晓娟
陕西省岐山县益店镇中心小学(722400)
【摘要】《新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讲评要肯定成绩,鼓励积极参与;批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点滴进步,讲求实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
【关键词】写作能力;兴趣;思路;共评;展现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害怕教作文,学生害怕写作文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存在许多偏差,诸如片面强调所谓“有意义”的题材,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还有,教师包办代替的现象也很严重,又不能根据作文要求,有的放矢讲一些写作方法,让学生在习作时有所凭借,而是笼统的泛泛而谈一些记事、写人、状物的表现手法。这样,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面对陌生的题材,依样画葫芦,假话连篇,更谈不上抒发真情实感。所以,转变教学观念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新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讲评要肯定成绩,鼓励积极参与;批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点滴进步,讲求实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因此,作文教学要还作文的“真面目”,还给学生作文的一片蓝天,从而使学生产生想写,想写好的内在动力,形成乐写,会写,善写的良性循环。那么,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捕捉细节,激发兴趣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只有在学生情趣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中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这表明兴趣将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去学习,去探索。因而,教师应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观赏到很多美好的景物,这些都是写作的好素材。教师只要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因势利导,发挥教育机智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记得有一次,前一堂是体育课,同学们玩得太高兴啦,直到上课铃响后,有些同学才陆续向教室走来。正当我开始讲课时,突然一声“报告”,进来一个汗流浃背的男同学,他手里抱着球,肩上搭着外衣,走向座位时还拌了个“鬼脸”,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这位学生刚坐好,又有另一个学生跑进来,此人是班里的“调皮大王”,进教室时抬头挺胸,神气十足,还学着“正步走”,到了座位旁边又来一个“向左转”,最后直挺挺的坐在位置上,这一系列动作又引来学生们一阵大笑。接着教室外面又出现一位女学生,只见,她胆怯的喊着:“报告”,声音里有些颤抖,又夹着一脸尴尬相……一个接一个的“迟到报告”打乱了课堂秩序,教室里一片沸腾。
我想:该如何打破这一尴尬的局面呢?于是,我灵机一动,把语文课改成作文课,题目就叫做《上课铃响后》,要求学生写出二至三个同学走进教室的不同神态,由于当时大家亲眼目睹了几位同学走进教室的情景,记忆犹新。这次,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完成了作文。不少学生把神情、动作描写得十分生动、逼真,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说,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素材,这无疑是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方法。
2指导阅读,拓宽思路
《新语文教学大纲》里教学总要求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词背诵篇目80首。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文阅读总量为: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众所周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提倡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其目的是通过阅读,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是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阅读,使学生从广阔的阅读天地中汲取养分,写作起来才会更得心应手。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呢?
2.1把握课堂,提高效率。
学生阅读能力低下,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课堂教学是否充满活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即课堂上学生读得少,教师讲得多。披文入情,文与载道,皆源自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发挥作用,源自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情感为纽带的把握。教师还必须处理好课本内与课本外,校园内与校园外,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给语文教学注入新鲜血液。相反,生吞活剥的传递,只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认为读书如此之难。这样势必严重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2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丰富的源泉。古人云:大凡读书者,皆先读而后理解,而非先理解而后读。只有量的积累才会在质上有所飞跃。可谓:见多识广,后积而薄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此可见,读书与习作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啊!因此,教师除了发挥语文课本的功能,引导学生多读多背,也要花点心思,举办诸如读书笔记展览会,手抄报大赛,新书推荐会等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书报进行交流,扩大阅读面,为写好作文夯实基础。
2.3运用统一的阅读卡。学生阅读时一旦有了优美词句,或精彩片段分门别类地摘抄到读书笔记中,并把这些精美语段熟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于记忆,并且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这样就把他人作品中的精华化为己有,写作时就会避免词句单调重复,写出的作文也较为生动感人!
3自评互评,师生共评
教师还应及时讲评反馈,教给学生修改符号、修改方法,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强化修改作文的训练。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在完成作文之后,对自己的作文做出一定的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了解作文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然后给学生选择典型例文,及时讲评优劣,指明修改方向;再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修改,也可以互评互改;最后由教师进行检查性批阅,师生共同赏析优秀习作。
根据小学生都有喜欢提别人意见、找对方缺点的心理特征。教师可在讲评之后,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从最基本的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修改起,到培养学生能发现作文的立意、条理、语言表达等存在的问题,学会写批语。这样,能让学生经历一个复杂而细致的思维过程,如遣词造句是否妥帖、准确,语言是否生动鲜明,条理是否清楚,立意是否有深度,都得动脑分析推理,然后做出判断,并逐一予以修改。每修改一次,无异于一次观摩和交流。
有的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往往求全责备,甚至泼冷水。作文批改中常有“废话连篇,不知所云,中心脱离”等批语,诸不知成功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里满足,激发更强的学习动力。我们不如从“通篇废话”的作文中找出一两句,画上红线,注上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如:这个词你用得真好!你已经有进步啦,老师真替你高兴!……这样从正面鼓励,学生就会有兴趣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把不通顺的句子理一理,把废话赘言删掉。平时要多讲优点,多讲成绩。让优等生上台来朗读自己的作文,让中等生评述自己的好段落,让后进生来读读自己的好词好句。总之,教师应不失时机的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给予肯定,加于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到写作文并不难,从而看到写好作文的希望。
4给予机会,展现自我
每个学生都有展示和表现自己的欲望,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要特别关注一下后进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可以组织作文兴趣小组,在班级开辟写作园地,把一些好的作文在兴趣小组中讨论,在园地或校刊上发表,也可以定期张贴学生的读书心得,优美语段摘录。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文得到发表时,当他们闻到自己的名字散发出油墨的清香时,仿佛自己是小作家了,他们的写作劲头就会越来越足。这样,就能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版
[2]《宝鸡教育》第5期
[3]《西部教育导刊》20第8期
如何培养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孙春阳
新密市实验高级中学,河南 新密 452370
书面表达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和初步的交际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书面表达题看,书面表达的体裁、题材、情景具有多样性、实用性。
一、审清题目
做好书面表达题的关键是要仔细审题。认真阅读题目的指令性语言,准确无误地理解题意,弄清要求,然后决定写什么,从哪几个方面写。审题要注意以下方面:文体要正确;基本时态要正确;叙述的人称要正确;词数上要符合试题的要求。
二、列出要点,拟定提纲
在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根据内容提示简单地列出提纲,将所需要的语言材料准备好。
三、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1.开好头。文章的体裁、形式风格多变。文章的写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英语短文的写作多可3段式完成:开头、正文和结尾。文章的开头很重要,要切中主题,又要精彩。好的开头可以给读者很深的印象。
2.准确表达,用词得当。写作中尽量使用自己熟悉、有把握的词、句型和表达方式,运用符合英语习惯的句式将文章的中心意思表达出来。句子是由单词组成的,要注意英语的表达习惯。在进行书面表达时,不能先想汉语意思,然后再直译为英语。要善于用英语思考,使用正确的英语句型来表达,避免汉语式英语。
3.自然过渡。在连句成文的时候,要注意前后句之间的过渡要自然,在需要的地方加上适当的表示并列、递进、转折、因果等关系的连词或其他过渡性的语句。根据文章的需要加上一些合适的内容,对短文要进行适当地分段。
4.适当变换句式,运用高级词汇或短语。写作时可以运用不同的句式,既可以用陈述句、感叹句,也可以用疑问句、简单句或者从句。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可以交替使用,尽量不要使用同一句型。能够运用高级词汇或短语是上档次的书面表达的重要标志。
5.结尾。一篇好的文章,其结尾的作用不容忽视。结尾一般是对文章主题的归纳,进一步强调或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文章意义表达得更加深刻。巧妙的结尾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的结尾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灵活创造。一些记叙文和描写文经常采用自然结尾的方法。但说理性和逻辑性较强的说明文和议论文则往往都有结束语,以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6.细心检查。文章写出来以后,要进行反复检查,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检查的'重点是:内容是否完整,要点是否齐全;语法是否正确,语句是否流畅;格式是否正确,拼写是否规范;字母大小写、标点是否正确等。写正式文稿时,需要特别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四、加强听说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听说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介于此,我们从高一阶段开始,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英语听说活动,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为书面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1.开展英语报告活动。每堂英语课开始时,我们都要求学生围绕学过的或即将学的课文内容,用英语作报告,时间限定为三至五分钟,形式不限,可以是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也可以是自己对课文中的人物或事件的评述。开展英语报告活动,能为每位学生提供在大庭广众下张口说英语的机会,同时也把竞争机制引入了课堂,因为没有哪一个学生愿意在全班同学面前当“哑巴”,他们都会在上课之前作认真、充分地准备。
2.听录音,复述课文。每授完一篇阅读课后,我们都要让学生把课文磁带再听一遍,并把能够体现课文主旨的词组,句型写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学生就这些内容复述课文。若课文是以对话形式出现的,就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分角色复述对话内容。听录音,复述课文,既可以复习巩固学过的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种形式的训练既不难也不易,学生容易获得成就感。
3.进行书面表达模拟训练。书面表达各种题材形式的模拟训练旨在提高学生写作的熟练程度。进行模拟训练时,应该当场发题,限时交卷。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必须让学生牢记:“先读提示,弄清要点与格式;时态、语态要当心,前后呼应要一致;句子结构要搭配,语言习惯莫违背;文章写好要细查,点滴错误不放过。”
同时教师应对学生所写的文章及时批改与讲评。批改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全班批改、个别学生当面批改、学生相互批改等多种方式。在批改过程中,记录下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以及写得较好的写作,为讲评课作材料准备。在较明显的错误下划线,要求学生自改;学生不容易想到的错误由老师更正;有共性的错误在班上集体更正。
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中学 刘宗惠
【摘要】初中英语的写作教学历来是个老大难,农村中学更是难上加难。重视七年级英语写作训练,是继续学好英语,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反复、多形式的写作练习,初中学生写作能力滞后的问题一定会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
英语写作教学历来是个老大难,农村初中更是难上加难。根据我多年英语教学实践,绝大多数七年级学生都觉得英语写作很难,练习的时候无从下手,要么不写;要么胡写几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重视七年级英语写作训练,是继续学好英语,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对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同时,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国家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版),进一步提高了对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即“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能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卡和邀请卡;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而新课标要求知识与写作能力并进,那么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他们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循序渐近,逐步提高。
一、阅读积累夯实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七年级学生应达到4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通过阅读保证充分的语言输入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Krashen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理论,外语习得的关健是接触大量可理解,有趣又相关的目的语。在写作的第一阶段,作者的主要采集手段就是阅读。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初中版的《英语周报》、《书虫》和其他的英语课外读物,多做英语短文的阅读理解,在家里看看英语电影,接触多了,慢慢就会自然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进行英语写作中,就能避免写出中国式的英语,达到“入乡随俗”的效果。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词句段篇层层递进
着名学者李富宁在《英语学习经验谈》中指出:“积累词汇、遣词造句是写作的关键”。优秀的写作总是建立在词、句、段、篇的写作技巧之上。坚持“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初学英语者以学习单词,积累词汇为主。七年级学生学单词,一定要循环记忆,以达到熟练掌握的境界。单词、短语记忆得越多,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就越丰富,写作时空间就越大,写起英语作文来才得心应手。遣词造句,记忆重要句型也同样重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每天摘抄两句英语并背诵;要求学生轮流作1分钟值日报告;课堂上,多让学生做一些连词成句的训练;重要句型多角度练习。随着词汇量的丰富,记忆句子的增加,还可以鼓励学生做恰当的发挥,写出有自己思想感情的语句来。事实上,教师只要从学生刚上初中时就坚持让学生写作,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的写作习惯是比较容易的。到七年级结束时,大多数学生就能用英语写出比较流利的文章了,长期坚持下来,到初中毕业时学生就能应对各种常见的写作了。
三、能力培养形式多样
大多数技能的获得都是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中实现的,初中生英语写作技能的提高同样如此。仿写是写作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手段之一,它在引导学生写作入门时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遵循精选范文、指导阅读、引导仿写,实现在融合中超越,体现从模仿起步,走创新之路的训练思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溶入整个教学过程。首先,要求学生务必掌握学过的词汇和语法,这是培养写作的基本;其次,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教材Section B中的3a,抓住有利时机指导模仿写作;还有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应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英语句子以书面形式写出来,这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根据本单元主题结合实际进行模仿写作训练,教师要进行详细认真的批阅。此外,举行写作竞赛或作品展览,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勤于练笔持之以恒
俗话说“Rome isn´t built in a day(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亦如此。我们应从日常课堂教学的点滴抓起,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细水长流,并持之以恒。坚持每天汉译英练习,加强词汇、短语的记忆和巩固,重视写作训练,每周精练写作一篇,注意写作技巧的指导,逐步使学生养成运用英语句型的习惯,为书面表达做好充分准备,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从而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一定效果。每月将同学们平时写的优秀作文汇编成册,被选的同学有一种很强的荣誉感,对于那些没有被选的同学也有一种无形的激励作用,或者制成板报、墙报。鼓励学生用英语写日记,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会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如记住一些重要短语、谚语、插入语的用法,在写作时才会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
五、指导评价有效到位
对于初学英语写作的学生来说,写作技巧的指导必不可少的。我认为,一是要正确审题,认真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只有审清题目, 才能引用切题的事实、例证来阐述正确的观点,有效的扣题写作。二是列出要点、拟提纲,让杂乱的材料变得井井有条,又可帮助写作紧扣主题,提高写作效率。有了提纲为线索,短文的框架就基本形成,学生只要加一些具体的细节、实例,文章就写出来了。作文讲评时,激励性评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建立自信。同时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教育部,)。教师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评价学生,把评价定位在激励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上,通过作文评价搭建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通过沟通和协商、理解和激励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教师的评价结果,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英语写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在教学中不能将培养写作能力与其他能力的培养截然分开,不能只为写作而写作。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要把对学生的全面训练贯穿于始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反复、多形式的写作练习,初中写作能力滞后的问题一定会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同时,写作技能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英语学科而言更是如此。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搭建写作平台,引导并帮助学生激活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查阅词典或向他人请教。对于他们的习作,教师更应以赞赏和鼓励为主,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走好英语写作的入门教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国家教育部
[2]许林麟。Krashen的输入说对教学的启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5(01)
[3]杨瑞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中小学外语教学,.
[4]葛传规。《英语写作》[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5)
心理学家测试人们在需要和被迫两种情况下工作的效率是7∶3。我认为把这种效率改用于作文上也应当没什么差别。在很多时候学生都只知道老师叫我写什么,老师让我写什么,他们会绞尽脑汁地去想去编造,我慢慢试着让学生把这种“被迫”换过来,成为“我要告诉大家什么,我要让大家明白什么,我要怎样说出来大家才能明白,才能接受呢?”记得我在教学写留言条时,我请了三个同学模拟了一个情境:一个星期天,妈妈不在家,姑姑来了,要带我去动物园玩,可妈妈没带电话出门,门外车子又等着,怎么办呢?要么不去了,要么给妈妈留一张纸条,谁愿意星期天独自呆在家里呢?但这张纸条怎样写妈妈才能明白呢?学生们纷纷议论开了,经过大家的商议,我板书留言条的五点注意事项。没料到,二年级的小学生对留言条的记忆准确无误,很快所有人都完成了。这就是转换角度收到的良好效果。
文章是生活是现实的一个折射。学生的文章更是简单的折射。如果叫一个没吃过橄榄的人说一说橄榄的味道,他一定说不出来;如果叫一个没坐过飞机的人写一写坐飞机的感受,他一定写不上,在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却这样要求了。学生硬着头皮也写了,但文不对题,上句不接下句,我们的老师还认为:汝子不可教也。但却忽略了体验的重要性,我们要指导学生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和看见的东西大胆的写出来,怎样想就怎样写,不受任何束缚把文章写完,把思路写活,把句子写通顺,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真实意愿,记得一次班里组织去春游,要求家长签字才能去,有个学生没得到家长签字,气得几天都不理家长,大家都很同情他,我发动大家帮助他,给他妈妈说点什么,题目就是《阿姨,你听我说》,大家很乐意,很真实的就写了,根本没有认为这是一次作文,而且都写得很投入,结果效果明显比其它方式写的作文好。学校、家庭、社会又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场景,有很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有许多值得赞颂的人和事等,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活动的特点,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准备一个笔记本,把每天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话不用太多,班里订期举行交流展评;也可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开展观察调查活动,有的事情亲自去实践,如制作科技小作品、饲养小动物、种植花草树木和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以及班队会主题活动等。实践表明,学生对感兴趣的事很乐意去做,也很容易做好,日积月累,学生手头有实在的东西,作文时就可避免千篇 一律,无病呻吟的'怪现象。
好话人人都爱听,学生的作文如果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其心理得到满足,更能激发其对作文的兴趣,从而一次比一次乐于些,也写得好。因此,我们老师不但应注意写前指导,更应重视写后的评讲,不要停留在几个错别字或个别不通顺的句子,而要全面观察,找出每篇习作的特点,给予肯定,有些能力是随着训练的增加而具有的,比如一个一年级两位数运算很吃力的学生,上了三、四年级这一关自然就过去了,一节充满了掌声与肯定的作文讲评比那种一会儿批评作文词不达意,一会儿批评语句不通的作文课效果不知道好多少倍。当然,对于不足的地方也要委婉地指出来,在班级里办一个优秀作文专栏,每个月老师可以从本月的作文中选取出十多篇较好的,教师批改过的文章,让学生规规整整地用作文纸抄下来,教师再进行批改,指出文章精彩的地方,写好评语,张贴在教室里。但作文也不能老是几个人的,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览的机会,哪些平时作文写得不太好的同学,看到自己的作文也能展览出来,总是把自已的文章看了又看,改了又改,以后作文也用心多了,进步也明显了。在每学年结束时,还可以将学生的作文订成一本优秀作文集,发给学生,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并非完美,但是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成果,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老师还应给予个别辅导,把一些好的作文向杂志、作文选刊、报社等投稿,如果发表,这将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这是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在“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功夫是练习,这是别人不能代劳的,非自己动手,认真练习不可。光知道方法不去练习,也只是纸上谈兵。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培养兴趣爱好只是一个入门,如果积极引导督促学生,日积月累地训练,让他们对作文产生感情,真正喜欢上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不就成功大半了吗?
浅谈低段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提出了以下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阅读和运用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因为怕在老师、同学面前讲话,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有的总是紧张得结结巴巴说不出一句话来,最终僵在原地,面红耳赤……对于这些有着特殊因素的低段孩子来说,要想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一、利用语文教材,培养训练学生说、写完整流畅通顺的话
一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培养出来的,是需要我们在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所以在平时我们就要多下功夫。例如在备课的时候,我们就要思考怎样把写话教学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
在教学《雨点》时,我是这样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的:当讲到本课文的语句时,我紧扣文中四个地点的特点:池塘平静、小溪慢缓、江河湍急、海洋汹涌,从而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因为池塘水是静止不动的,所以雨点在里面睡觉;因为小溪的水流很慢,所以雨点在里面散步;因为江河湍急,所以雨点在里面奔跑;因为海洋波涛汹涌,所以雨点在里面跳跃。这样使学生明白因为对象的特点不同,从而呈现的现象也不同,这对于孩子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作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二、寻找恰当的时机,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
说完整流畅的话是低段孩子写好话的基础,教学中我发现,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来训练学生说话会相对容易一些。于是我就抓住这一点,每遇到有较好的说话机会时,便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开口。
在一次语文课上,孩子们正用心地写着字,我在巡视时,发现吴文豪坐在那里抹眼泪。我问他为什么在哭,他说:”老师,上课前我跟好朋友吵架了!“于是我就把吵架的问题摆到了语文课上,让孩子们说一说好朋友之间该怎样相处,以及好朋友之间闹了矛盾又该怎样和好,如果想道歉的话,该如何说呢……于是,孩子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交流,由于这个话题对孩子们来说大都有亲身的经历,所以孩子们个个都有话说,气氛很热烈,就连平日里不爱说话的顾晓军也举手发言了。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我既进行了说话的训练,同时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教育课,事半功倍。
三、用口语交际课,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说通顺,说流利
让学生能开口说话,说规范的话,说有条理的完整的话,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可为以后的写话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自我介绍“这个口语交际的训练话题中,我让学生先自由表达,在进行口语表达前,首先要求学生说话时要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有条理。我班的班长方雨馨同学在人前不拘谨,讲话干脆、利落,我就让她先说,然后鼓励调动那些胆小的学生们。男生赵恩琪说话声音小,我就鼓励他放大声音重说一遍。第二遍明显就比第一遍声音响亮多了,且通顺多了。这样,一个带动一个,课堂的发言渐渐踊跃起来了,全班同学的说话水平已有了明显提高。
要想让孩子们真正地做到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除了说话外,还要进行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积累好词佳句,也可为写话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在培养低段学生进行说话写话练习时,如果我们把自己当做港湾里的一盏引航灯,那么每个孩子都能在光明之中驶向茫茫的大海之中,从而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如何培养中低段学生习作(写话)的兴趣?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必须让同学们建立两个仓库:一是写作素材仓库,二是语言材料仓库。同学们只要持之以恒地积累,就不会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
写作素材仓库的建立,要靠平时的观察积累,所以同学们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阅读笔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思考的随时记录下来,时间一长,自然是”仓库满满“.有空闲时拿出来一读,加强记记忆,以便日后写作需要时能很快找出来。如果读的时候文思有所触发,不可以随手写下来,或片断,或文章。
语言材料的仓库也要时时”进货“,每天摘抄词语、格言、警句、优美句段等。同学们可以定期交流,谈体会,谈收获。同时还应从生活中,从人们的口头语言中吸收生动有趣的词汇,特别是富有时代感的词汇,久而久之,语言就会丰富起来,写作能力就会随之提高。
一、问题提示法
首先引导孩子根据图画或作文题目,提出若干个相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就等于找到了”写话“的内容,然后将内容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写作思路。为了让孩子有个样板可模仿,我按人、事、景、物四类文章分别编写了”问题提纲“,供孩子参考,让孩子在仿照中学会创新,能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使”写话“的内容丰富起来。
例:《我的妈妈》
(1)她是谁?(2)她长得怎样?(3)她干什么工作?(4)她最关心的是谁?(5)你喜欢她吗?
《课间十分钟》
(1)这是什么时间?(2)在什么地方?(3)有些什么人?(4)他们在干什么?(5)他们的心情怎样?
《秋天的校园》
(1)这是什么时候地方?(2)这是什么季节?(3)有哪些景物?(4)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5)你看到这景色有什么感受?
《爱吃的水果》
(1)它是什么样的?(2)它的颜色是怎样的?(3)它的味道怎样?(4)它对人们有什么作用?(5)你喜欢它吗?
但这种方法有个弊端,孩子也许只会简单地对答,形成一些散装的零件,写出的话呆板、单一,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于是我又采用了下面一个方法。
二、词语联接法
为了让孩子说起话来有条有理,写起话来具有连贯性,我常根据”写话“内容适当提供一些联接词,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有时――有时――“等等。孩子可选择合适的联接词,将单个的”零件“串起来,很自然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话“说起来才通顺,读起来才合理。
三、语句扩充法
只搭好骨架,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作血肉,读起来就会涩涩的不生动。如何引导孩子将”话“中的重点句子写得更详细更具体更有文采呢?我运用”语句扩充法“逐步让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话“写得更丰满些。
例如:孩子写《小闹钟》有关作用只写了一句话”它每天六点半钟叫我起床。“针对这句话,我向儿子提出这样的问题:(1)六点半是清早还是傍晚呢?(2)它用怎样的声音叫你呢?(3)它为什么这么早就叫你起床?(4)把它当成会说话的小伙伴,它会怎样说呢?
儿子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扩充写成一段话:每天清早,一到六点半钟,”铃――“小闹钟就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好像在说:”喂,快起来,快起来,早起身体好,上学不迟到。“
四、词句积累法
要使文章写得优美还需要好词好句的点缀,而且”语句扩充法“最重要的是扩充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这对于刚上学不足一年识字量不多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个难题。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认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做家长的应充分利用家庭空间给孩子创造一个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的良好环境。
1.卡片积累
为了让孩子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我准备了许多个小档案袋,分别配上名称,如颜色、味道、形状。每当他学完一篇新的课文或在阅读课外书籍时,我总是指导他收集较好的词语并制作成卡片分别装入相应的袋子中。这样既能让孩子在制作中学会识词写词,又能够让孩子了解词的类别,并学会应用在生活、学习中。
如”颜色“的档案袋里就收集了:白里透红、白嫩嫩、黄灿灿、红彤彤、洁白、碧绿、瓦蓝、绿油油、黑乎乎等等词语卡片;”味道“袋里有:香喷喷、甜滋滋、香甜可口、清凉酸甜、又苦又涩等等词语卡片;”形状“袋里有:尖尖的、弯弯的、圆滚滚、细长、椭圆等等词语卡片。有时吃水果,我就会让孩子自己去找出能表示这种水果的特点的词语卡片,拿出来认一认,读一读,并试着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或几句话,再将这几句话连成一段话写成日记。
这种卡片积累法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性和恒心,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收获。
2.游戏积累
要活跃孩子”写话“的思维,必须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周围的事物。因此词句的积累应联系生活的点点滴滴,引导孩子处处留心,处处分析、思考:该怎样?怎样说会使句子更生动、形象?为了不让孩子承受太重的学习压力,我常常以各种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致。
(1)说一说,看用哪个词最好?
这种方法可称为”换词“游戏,主要是帮助孩子积累和运用同义词,使句子内容丰富而灵活。如孩子带回数学试卷,他得了一百分。此时,我故意问他:”你的心情怎样?“”我高兴极了!“孩子不假思索地说。我笑着又问他:”换个词,还可以怎么说?“他想了想,说:”我开心极了!“我又鼓励他多换几种说法,孩子经过思考和查书寻找,最后竟找出了好几种都能表示”高兴“的词语。
(2)仿一仿,看谁仿得像?
这种方法可称为”仿句“游戏,在生活的空闲里,说一说,仿一仿,轻松地得到说话的训练,为”写话“打下基础。
一天早上,我和孩子在公园里散步。我指着草坪说:”小草钻出来。“孩子抬头四处望望,跟着说:”太阳升起来。“我又说:”嫩绿的小草钻出来。“孩子说:”火红的太阳升起来。“”嫩绿的小草从土里悄悄地钻出来。“”火红的太阳从山上慢慢地升起来。“这样的训练,能让孩子逐渐学会把句子说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完整。
(3)想一想,用怎样的话儿来形容?
外面下雨了,我让孩子去听一听,雨声是怎样的?看一看,滴落下来的雨花是怎样的?再用手接一接,雨水淋湿了自己的手,感觉是怎样的?孩子兴冲冲地跑出去体验,可回来时却皱起了眉头,”妈妈,我会学那种雨声,可不知用什么词来说?“我提醒他:”你去找你收集的表示“声音”的词语卡片。“
孩子一查,果然找到了好几个写雨声的词语:沙沙、哗哗、淅淅沥沥。我说:”你读读这些词语,再仔细听一听,用哪个词最合适?“
孩子听了听,又想了想,说:”外面下雨了,沙沙地响。“我提示说:”雨滴落下来,形成――“”一朵朵白色的雨花。“”用手轻轻地接着,感觉――“”真凉啊!“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从留意生活的点滴开始学会了积累,从切身的体会中学会了运用。
(4)比一比,谁想得妙?
主要是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力求使句子说得生动有趣。有时,我有意地带引导孩子观察天上的云彩,我说:”一团一团的白云像棉花。“孩子想了想,也说:”一堆一堆的白云像墙壁。“我又说:”天上有个雪人儿在对我笑。“他朝向远处的天边,看了看后说:”天上有个小白兔在蹦蹦跳跳。“
适当展开联想与想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能开发孩子的语言思维能力。一天,我同孩子一起逛商场。忽然,看到一个小弟弟正在玩气球,我对孩子说:”你能把气球想像成一个小朋友,说一句话吗?“孩子眨着调皮的眼睛,冲着我说:”气球在跳舞。“”能说得再详细些吗?什么样颜色的气球,在什么地方,怎样地跳舞呢?“孩子思索了一会儿,得意地说:”又红又圆的气球在空中开心地跳舞。“我连声夸奖,买了个气球作为奖励,孩子高兴地拿着气球真的跳起舞来。
这样的活动多在生活中开展,孩子既能实地观察,实地体验,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比起单一的听课,比起枯燥的家教,比起紧张的补习,效果不是更好些吗?
五、积极鼓励法
不管我们使用哪种方法来引导孩子学习”写话“,但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还是”积极鼓励法“.对于处在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写话“就如同幼儿”丫丫学语“一样艰难。家长要想做好孩子的启蒙老师,就应像期待宝宝喊出第一声”妈“、”爸“那样耐心而充满希望。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高,”话“中出现了一个好词,一个好句,有一点点进步就应及时鼓励、表扬。
鼓励的方法有多样:或用喜悦的神情大声朗读孩子的”佳作“;或让孩子邀请家里的其他成员、邻里的叔叔、阿姨,来听一听,评一评”自己的佳作“;或将”佳作“直接发表在电脑网页上、家里的墙壁专设的”美文栏“里,并在好词好句下面划上醒目的红色波浪线,表示这里最精彩;或利用周末带他去公园玩玩,去他喜欢的地方转转;或赠送他平日里最喜爱的一件礼物等等。
只要让孩子在精神上能够获得成功的愉悦,使他对于习作(写话)产生浓厚兴趣,由爱说、爱写到能想着说,能认真写,这就等于说孩子真的”入门"了。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杨俊娥
禹州市实验学校,河南 禹州 461670
怎样才能使学生爱上作文呢?我认为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就从兴趣抓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是《课程标准》中的重要要求之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使学生看到自己作文的进步,享受到写文章的乐趣,树立自信心。另外,教师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位为学生营造氛围,提供表现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学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心里就会充满成功的喜悦。例如,鼓励学生将写得好的作文投向学校电视台、校刊,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比赛等。一经采用,不但能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形成创作动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二、指导学生观察,培养说写能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并有思维参与的知觉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那些观察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能“觉察出”事物的重要特征与细微差别,因而他们的知识较丰富。而那些观察能力较弱的学生,尽管他们也在认真地观察,却往往“觉察不出”事物的主要特征,甚至“视而不见”,因而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常常打“擦边球”。因此,观察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就把“观察、观察、再观察”当作座右铭。
1.从“无意观察”到“有意观察”
我们在三年级时,曾组织同学们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结果参加学吹竖笛子的人数比参加观察小动物生活习性的要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孩子对一支小小笛子能吹出动听的曲调感到新奇,而猫呀,狗呀,小青蛙,小蝌蚪什么的,对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常看见,已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了。后来我们就针对学生的这一认识,提出一些思考的问题。如,公鸡每天叫几次,是否天天是定时的?猫吃不吃豆子和豆制品?小蝌蚪长大了,尾巴哪儿去了?这些问题孩子们感到很平常,但又回答不上来,这样逐步把小学生的观察积极引导到有目的具体细致观察的轨道上。通过重新细致观察,学生发现了许多新东西,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对猫、狗、鸡、鸭又有了新的认识,观察兴趣与日俱增,观察得也具体细致了。
中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无意注意”起着重要作用。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就必须把“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上来。有一次,自习课上我们发现大部分男同学放下作业不做,却围在张驰同学的位桌前,争着看一只用彩色水笔着色的小泥块。当时虽处于寒假前的紧张复习阶段,但我们看到这正是引导学生具体观察的好机会,于是就和大家一起观察起来。为了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上来,我们就布置孩子们在第二天下午带来垫字板、彩笔、泥土等,教他们亲手做这样的泥塑。这样一动手,孩子们对泥塑的制作过程就比较清楚了。一只只形状各异的泥塑做成了,同学们甜蜜蜜地欣赏着,心满意足了。这样,促使学生们进行再观察,把观察活动提到又一个新的高度。引导学生观察,并要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就必须注意学生年级的不同,智力上的差异,年龄、性别、爱好上的差别。
2.多赞赏、鼓励学生,让其体验成功的自豪感
让学生自己观察,大胆想象,大胆构思,交流收获。教师则根据实际再提一些问题,启发学生对自己没有观察到或观察不仔细的地方,重新观察,重新描述。如第六册《春天来了》。采用观察自然的方法让学生边观察边说话,老师适当指导,使学生变无意观察为有意观察,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指导学生连起来说几句话。如有学生说:“春天来了,燕子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回来了”“小草从泥土钻了出来,给大地铺上一层绿地毯。”“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迎春花迎着春风开放了,五颜六色,千姿百态。”三年级学生说出一段段优美、通顺连贯的话语,得到老师同学的赞赏,自己尝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获得有目的地进行观察的效果。
3.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体验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它涉及到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因此,要让学生走出学校封闭的空间,把社会作为课堂,拓宽视野:学生可以去旅行,观看大自然的风雪雷电、日出日落;可以走进生活的世界,了解超级市场、观赏名胜古迹、欣赏祖国的壮丽山河和探索乡村变化等。这些都是直接体验,留给学生的新鲜感、深刻的印象以及探索后的满足和快乐是无法比拟的,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最有意义。学生只要有了亲身体验,就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最有兴味的思想说出来,写下来,那么作文就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学生肯定会乐意去写,而且有内容写。
三、开展活动进行课外练笔,深化写作兴趣
长期以来,学生在作文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老师命题――学生写作――老师批改、讲评。课外练笔和命题作文不同,写什么,怎样写,写得长,写得短,作凭学生自由选择和掌握;一件小事,一点感受,一次实验,皆可成为练笔的题材,而此举确实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深化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所以,每年开学初,我都让学生准备课外练笔本,让他们学着写日记或读书笔记,每周两篇,内容不限,亦可摘抄,开始学生有畏难情绪,但在耐心引导和严格要求下,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且越写越爱写,越写越会写,有些同学还能天天写,内容由短到长,开启了学生思维,强化了学生作文兴趣,切实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作文水平普遍提高。
总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很多,只要语文教师多下功夫,多研究,多思考,想办法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知识面扩大了,写作素材丰富了,练笔机会多了,兴趣浓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cyber crimes have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facing us. Nowadays cyber criminals seem to be everywhere on the Internet. To illustrate, some commit fraud or lift intellectual property, others snatch passwords or disrupt e-commerce, and still others unleash viruses to crash computers. As a result, these crimes destroy network security greatly and make computer users suffer great losses.
However, we shouldn’t tolerate these cyber criminals any more. It’s high time for us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fight against cyber crimes. First, we should reinforce the cyber laws to punish cyber criminals strictly. Moreover, we should develop high techniques as soon as possible to improve intrusion detection and prevent cyber crimes. Besides, more talented people should be trained and more effective firewalls should be built up so as to make the net immune to all kinds of viruses.
As college students, we have responsibility to join the battle against cyber crimes. For one thing, we should not use others’ computers unless we get permission. For another, we should be honest to others on the Internet and not release or spread unreal information. In a word, it takes our common efforts to defeat cyber crimes.
★ 写作能力
★ 英语调查报告
★ 学生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