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的六大习俗活动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然后就失踪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霜降的六大习俗活动(共含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然后就失踪了”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霜降的六大习俗活动

篇1:2022年霜降的六大习俗活动

霜降的六大习俗

1、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其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个人一天吃一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

柿子虽然美味,但一定注意不要空腹吃;吃的时候也要适量,每次最好不要超过100克;未熟的柿子不要吃;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排空延缓、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不宜食用。

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胶,吃柿子后总有一部分留在口腔里,特别是在牙缝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很易对牙齿造成侵蚀,形成龋齿,所以在吃柿子后应该马上喝几口水,或及时漱口。秋季是大闸蟹上市的季节,中医认为,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含高蛋白的蟹、鱼、虾在鞣酸的作用下,易凝固成胃柿石。

2、霜降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

登高的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时,要沉着,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伤;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登高过程中,应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扣,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

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带根手杖,这样既省体力,又有利于安全。在爬山时要注意力集中,并注意脚下石头是否活动,以免踏空。在陡坡行走时,最好采取“之”字形路线攀登,这样可缓解坡度。

3、霜降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杂五行书》说:在屋舍旁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侵害身体的晚秋寒气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能驱风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间作驱病疗疾之用。

4、霜降到了拔萝卜

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农谚有“霜降萝卜”一说,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不及时收获将出现冻皮等情况,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

白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价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民间自古就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之谚语,现代也有人称萝卜为“土人参”。白萝卜还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此外白萝卜还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

这段时间的饮食尽量吃些生的白萝卜块。白萝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萝卜一是下气,解腹胀之围;二是白萝卜入肺,肺应秋季,白萝卜可以加强肺的“肃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肠运动,“肺与大肠相表里”。

5、鸭子好吃霜降补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鸭可谓餐桌上的上乘肴馔,也是人们进补的优良食品。尤其当年新鸭养到秋季,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润燥首选吃鸭。

不但鸭子浑身都是宝,更是全身皆美味,除了有着名的北京烤鸭、南京盐水鸭、杭州老鸭煲等各地招牌美食,还有鸭血粉丝汤、毛血旺、香辣鸭脖等特色小吃。即便是一碗清火老鸭汤,也能让人既饱了口福又滋润了身体。

6、霜降吃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牛肉是全世界人都爱吃的食品,中国人消费的肉类食品之一,仅次于猪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

凡身体虚弱而智力衰退者,吃牛肉最为相宜。牛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但牛肉的肌肉纤维较粗糙不易消化,有很高的胆固醇和脂肪,故老人、幼儿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霜降节气的禁忌和讲究

1、忌无霜

我国江苏太仓地区,有忌讳霜降日不见霜之说。有句谚语:“霜降见霜,米烂陈仓。”若未到霜降而下霜,稻谷收成受到影响,米价就高,有谚语说:“未霜见霜,粜米人像霸王。”云南谤语说:“霜降无霜,碓头没糠。”霜降无霜,来年可能闹饥荒。也有该语云:“霜降无霜,来年吃糠。”意思为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彝族还忌霜降日用牛犁田,否则将会导致草枯。

2、忌秋冻

霜降”之时已进入深秋。民间历来有“春捂秋冻”一说,但霜降后温差变化较大。霜降期间,昼夜温差很大,一旦有寒潮来袭,昼夜温差可达10T以上。在寒冷的刺激之下,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容易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或被扰乱。人体的血管也会在受到寒冷刺激后,出现相应的收缩,使血压骤升。因此,在霜降时节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梗、心绞痛、脑梗等发病率也开始上升。此外,霜降时节也是易犯咳嗽的季节,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因此,这个时节忌讳“秋冻”,尤其要注意保暖。

3、忌秋燥

秋季风干物燥,如果此时不注重养生保健的话,燥邪就会损伤人体津液,其症状为唇干、鼻干、口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肌肤干燥甚至会出现皲裂。秋燥吃什么好?为了预防秋季带来的秋燥现象,日常生活中应当多食用一些芝麻、蜂蜜、银耳、葡萄、梨、香蕉和新鲜的蔬菜等柔润食物。另外,还要合理地安排日常起居,做到早睡早起,因为早睡能养阴,利用早起的时间呼吸新鲜的空气,这样不仅能舒心养肺,还能保证肌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4、忌湿邪

健康养生专家指出,进入霜降节气后,就应该预防湿气阴邪给身体带来的危害了。因为湿气阴邪会困伤脾阳使身体发生水肿或腹泻现象,如果秋季脾受到湿气的侵害,那么到了冬季,一些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就容易复发。因此,此季节预防湿邪尤为重要。专家提示,秋季养生多食用一些袪湿化滞以及和胃健脾的食物,比如莲子、冬瓜、莲藕、山药等。

5、忌秋郁

为什么秋天容易伤感呢?霜降过后,小草开始枯黄,树叶开始飘落,凄风惨雨的。此时人们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变得忧思起来,如果调理不当,极易诱发抑郁症,会出现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抑郁不乐等不良情绪。秋天情绪不佳时如何处理?专家提示,为了预防秋郁,生活一定要有规律,多食用一些蛋白含量高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豆类食品等。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登山等,多与人交流沟通。大家不仅要明白沟通的重要性,而且还要掌握沟通的技巧。

6、忌贼风

秋季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也比较大,时冷时热的,经常会让你感到措手不及,此时预防不当,贼风就会乘虚而入。专家提示,为了预防贼风的侵袭,经常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千万不要过早的穿上冬天的衣服,春捂秋冻,这样不仅能能有效地抑制贼风的侵袭,还能增加身体的抗寒能力。

霜降要注意什么

1、多备几件,随增随减

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脱勤着”,添衣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不宜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冷为准。建议多备几件秋装,做到酌情增减,随增随减。

2、注意保暖

霜降过后,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人体许多经络的路线都起源于脚,尤其是脚腕以下部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脚部都有对应的反射区,刺激或锻炼脚,就能通过经络给全身器官以积极有益的影响。每日热水泡脚20分钟可以有效疏通足部筋脉。

3、适当运动

霜降在农历九月,一片秋高气爽的景象,此时肺金主事,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广播体操、健美操、太极拳、球类运动等。但需要注意,此阶段运动健身的活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剧烈,以微微出汗为宜,也要根据自身情况调节。

霜降节气该如何养生

1、注意保暖。这个季节,昼夜温差大,平时要注意及时给自己添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预防流感的发生。

2、预防感染。在急性期,应遵照医嘱,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复方磺胺甲醛异恶挫、强力毒素、红霉素、青霉素等。治疗无效时,也可以选用病人未用过或少用的药物,如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先锋霉素等。在急性感染控制后,及时停用抗菌药物,以免长期应用引起副作用。

3、加强锻炼。护理慢性支气管炎,锻炼也是很重要的。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和机体抵抗力。寒冷季节坚持用冷水洗脸、洗手,睡前按摩脚心、手心,都有一定的帮助。

4、促使排痰。急性期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用镇咳、祛痰药物。对年老体弱无力咳痰的病人或痰量较多的病人,应以祛痰为主,不宜选用强烈镇咳药,以免抑制中枢神经加重呼吸道炎症,导致病情恶化。危重病人应注意定时变换体位,家人应帮助轻轻按摩病人胸背,可以促使痰液排出。

篇2:霜降的六大习俗活动

霜降的六大习俗

1、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其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个人一天吃一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

柿子虽然美味,但一定注意不要空腹吃;吃的时候也要适量,每次最好不要超过100克;未熟的柿子不要吃;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排空延缓、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不宜食用。

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胶,吃柿子后总有一部分留在口腔里,特别是在牙缝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很易对牙齿造成侵蚀,形成龋齿,所以在吃柿子后应该马上喝几口水,或及时漱口。秋季是大闸蟹上市的季节,中医认为,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含高蛋白的蟹、鱼、虾在鞣酸的作用下,易凝固成胃柿石。

2、霜降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

登高的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时,要沉着,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伤;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登高过程中,应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扣,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

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带根手杖,这样既省体力,又有利于安全。在爬山时要注意力集中,并注意脚下石头是否活动,以免踏空。在陡坡行走时,最好采取“之”字形路线攀登,这样可缓解坡度。

3、霜降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杂五行书》说:在屋舍旁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侵害身体的晚秋寒气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能驱风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间作驱病疗疾之用。

4、霜降到了拔萝卜

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农谚有“霜降萝卜”一说,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不及时收获将出现冻皮等情况,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

白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价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民间自古就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之谚语,现代也有人称萝卜为“土人参”。白萝卜还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此外白萝卜还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

这段时间的饮食尽量吃些生的白萝卜块。白萝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萝卜一是下气,解腹胀之围;二是白萝卜入肺,肺应秋季,白萝卜可以加强肺的“肃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肠运动,“肺与大肠相表里”。

5、鸭子好吃霜降补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鸭可谓餐桌上的上乘肴馔,也是人们进补的优良食品。尤其当年新鸭养到秋季,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润燥首选吃鸭。

不但鸭子浑身都是宝,更是全身皆美味,除了有着名的北京烤鸭、南京盐水鸭、杭州老鸭煲等各地招牌美食,还有鸭血粉丝汤、毛血旺、香辣鸭脖等特色小吃。即便是一碗清火老鸭汤,也能让人既饱了口福又滋润了身体。

6、霜降吃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牛肉是全世界人都爱吃的食品,中国人消费的肉类食品之一,仅次于猪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

凡身体虚弱而智力衰退者,吃牛肉最为相宜。牛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但牛肉的肌肉纤维较粗糙不易消化,有很高的胆固醇和脂肪,故老人、幼儿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霜降要注意什么

1、多备几件,随增随减

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脱勤着”,添衣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不宜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冷为准。建议多备几件秋装,做到酌情增减,随增随减。

2、注意保暖

霜降过后,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人体许多经络的路线都起源于脚,尤其是脚腕以下部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脚部都有对应的反射区,刺激或锻炼脚,就能通过经络给全身器官以积极有益的影响。每日热水泡脚20分钟可以有效疏通足部筋脉。

3、适当运动

霜降在农历九月,一片秋高气爽的景象,此时肺金主事,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广播体操、健美操、太极拳、球类运动等。但需要注意,此阶段运动健身的活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剧烈,以微微出汗为宜,也要根据自身情况调节。

霜降节气该如何养生

1、注意保暖。这个季节,昼夜温差大,平时要注意及时给自己添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预防流感的发生。

2、预防感染。在急性期,应遵照医嘱,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复方磺胺甲醛异恶挫、强力毒素、红霉素、青霉素等。治疗无效时,也可以选用病人未用过或少用的药物,如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先锋霉素等。在急性感染控制后,及时停用抗菌药物,以免长期应用引起副作用。

3、加强锻炼。护理慢性支气管炎,锻炼也是很重要的。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和机体抵抗力。寒冷季节坚持用冷水洗脸、洗手,睡前按摩脚心、手心,都有一定的帮助。

4、促使排痰。急性期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用镇咳、祛痰药物。对年老体弱无力咳痰的病人或痰量较多的病人,应以祛痰为主,不宜选用强烈镇咳药,以免抑制中枢神经加重呼吸道炎症,导致病情恶化。危重病人应注意定时变换体位,家人应帮助轻轻按摩病人胸背,可以促使痰液排出。

篇3:2022霜降节气六大风俗活动

霜降节气的六大风俗活动

1、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2、霜降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

登高的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时,要沉着,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伤;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登高过程中,应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扣,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

3、霜降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4、霜降到了拔萝卜

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农谚有“霜降萝卜”一说,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不及时收获将出现冻皮等情况,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

5、鸭子好吃霜降补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6、霜降吃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牛肉是全世界人都爱吃的食品,中国人消费的肉类食品之一,仅次于猪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

霜降养生防三防:防秋燥,防秋郁,防寒

一、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肺喜润而恶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

防秋燥需要从饮食上加强调节。一是减少辛辣刺激物的摄入,秋天已经非常干燥,身体本身就容易上火,所以对辛辣物的摄入要减少。二是尽量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南瓜等,自制的银耳莲子粥,薏米粥等也可以经常喝。

秋燥之时,保持皮肤湿润的好方法就是晨起、晚睡洁面后,别急于擦干水迹,轻拍面部使余水渗入皮肤,再进行保湿护理。皮肤特别干燥的人,不妨用一用保湿的面膜。此外,每天不停地说话还会伤气,其中最易伤害肺气和心气,所以要注意“少言”。

每晚睡前,可将一盆清水放置在卧室的暖气片下面,让空气变得温润,避免晨起后口鼻干燥,还能减少静电产生。据了解,如果空气比较干的话,最好屋内放置一些绿色的植物,可以调节温度与湿度,另外也建议选择一些晚上能够释放氧气的植物,比如吊兰。卧室里不宜摆放太多绿植,一两盆就好,可以经常给植物叶片上喷水,或养一些水培植物。

对于工作压力较大,特别是经常在办公室久坐的人,可以在喉咙痒要咳嗽之前,经常双手反背按摩自己肩及颈,双手搓热再按效果会更好,这样可以提高咽部的抵抗力,少生病。

二、防秋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秋天容易疲乏,不少人有赖床的习惯。其实长时间睡眠容易导致体内细胞缺氧,往往不但越睡越困,有时还容易头晕恶心,因此这个时节需要适当控制睡眠时间,再赖也不要超过10个小时哟。

想要防“秋乏”,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可以比夏季多睡上一个小时左右,以助人体阴阳平衡和收敛神气,利于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

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有助于消除疲劳。营养专家特别提醒说,在饮食调整上应多吃些含维生素的碱性食物,如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这些食物都能帮助人体克服疲倦。在饮食上,最好吃清淡些,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加深困倦。

平时工作或学习时,还可以适当喝些绿茶、咖啡,绿茶在防“秋乏”的同时还可以起到防“秋燥”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不适合饮用咖啡。

三、防秋郁

晚秋时节,凄风惨雨、草枯叶落,人感受了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人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而入秋之后,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的情绪相应低沉消极。

情志调养总的原则就是使神气收敛,思维平静,以适应秋天的肃杀、阳气收敛的特性。可以多听一些较为欢快的音乐,换一些暖色调的服饰来调节心情。

秋天人的情绪容易抑郁,因此要多到户外运动。跑步跳绳是运动,养生操也是运动,中医讲究顺应自然,在导引吐纳中,注重动静平衡,内外平衡。养生先养心,秋天适合早睡早起,而到了冬天,就要早睡晚起。

秋季最重要的养生秘籍,就在于舒缓压力,拥有正面积极的心态。一个小窍门是,可以每天临睡前记录下一天里发生的开心的事情,例如“我今天浇了花”“去看了一场话剧”。这在当时看来可能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却能帮你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有时候,会心一笑之时压力也就自然释放了。如果遇到心理危机而难于自行解脱,不妨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通过专业人士帮助你增强信心,进而保持身心健康。

四、防感冒

换季天气变化,感冒、咳嗽等疾病高发,日常应注意防寒保暖,早晚出门避免着凉。一些疾病患者,比如肠胃疾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硬化的患者需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减少外出。

“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民间就有“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所以,要注意适时添衣,尤其是注意脚部保暖。晚上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御寒作用,避免感冒的发生。每晚泡脚时水要没过脚面,水凉了可再加入热水,使人对温度能慢慢适应,不应一次倒入太烫的水,以免造成低温烫伤。

霜降节气养生的方法

在霜降节气的时候,该穿衣服就要适当的加衣服,不要因为穿多衣服感觉裹得像一只熊一样就拒绝加衣,引起感冒等各种不舒服的症状。现在我们外出,很明显能感觉到温度明显不如从前,骑车上下班的上班族最有体会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尤其是以下几个部位。

1.膝关节部位

我们的膝关节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首当其冲的一个身体部位,也是非常容易受到寒气侵害的部位。

2.腹部

霜降时节是对我们的肠胃一个很大的考验,所以我们的腹部也应该着重保护。我们的腹部是最容易受凉的部位,不仅是夏天不能让腹部吹空调,秋冬也不能让腹部受凉,有胃病的朋友们更应该小心,不然的话会让自己的病情更加加剧。

篇4:霜降有哪些习俗和活动

2021霜降有哪些习俗和活动

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杂五行书》说:在屋舍旁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侵害身体的晚秋寒气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能驱风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间作驱病疗疾之用。

送芋鬼

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登高远眺

古时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明显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扫墓祭祖

古时候,霜降时节有扫墓祭祖的习俗。据《清通礼》中说:“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荃,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霜降吃柿子

民间有说:“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这些说法是有依据的,霜降时候的柿子不但皮薄肉厚,而且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维生素C。小编爱吃柿子饼,甜甜的香香的。柿子好吃,也要注意,柿子不能和高蛋白的食物同食,否则容易凝固成胃柿石。

霜降季节吃什么蔬菜

1.南瓜

霜降前后天气忽冷忽热,很容易出现感冒等症状,我们应该适当地吃点南瓜。首先,南瓜含有我们所需的胡萝卜素和丰富的维生素E,可以改善我们的秋燥症状。其次,南瓜也可用于儿童蛔虫、涤虫、糖尿病的治疗,还能减少麻疹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再次,多吃南瓜还有美容的作用,可以使肌肤更加细腻。最主要的,南瓜还有中和致癌物质的作用,营养价值可不容小觑。

嫩南瓜中维生素C及葡萄糖含量比老南瓜丰富。老南瓜则钙、铁、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这些对防治哮喘病均较有利。中医学认为:南瓜味甘,性温,具有补中益气、消痰止咳的功效,可治气虚乏力、肋间神经痛、疟疾、痢疾等症。还可驱蛔虫、治烫伤。南瓜和南瓜子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煮南瓜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否则南瓜的味道会大打折扣。最好的办法是用大锅煮。只需将南瓜切成小块,然后在锅中加入能没过南瓜的水就可以了。如果用微波炉煮,一定要将南瓜块并列摆在里面,再在上面加两大匙水,并且盖上保鲜膜,加热6分钟,然后取出。

应该挑选那些外观完整,果肉金黄色,分量比较重,没有损伤、虫蛀等的。南瓜表面如果没有光泽,较粗糙,则比较老;嫩南瓜水分多,瓜肉薄而脆;老南瓜则较面较甜。建议依照个人口味喜好选择。

2.山药

霜降后吃根菜,不能忘记了“山药”。山药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山药性甘平、无毒,它具有补脾益肾、养肺、止泻、敛汗之功效,是很好的进补“食物药”。营养学认为,山药含蛋白质、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及维生素、淀粉酶、胆碱、黏液汁酶及薯蓣皂苷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山药对于MM们而言,更是一种天然的纤体美食。它含有足够的纤维,食用后就会产生饱胀感,从而控制进食欲望。其次,山药本身就是一种高营养、低热量的食品,可以放心地多加食用而不会有发胖的后顾之忧。

在购买山药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选外观完整、平直、粗细均匀、无异常斑点、没有腐烂的山药。如果表面疙瘩多,比较粗的话,说明山药已经老了,如有异常的斑点,可能感染过病害。其次,山药的横切面肉质应呈雪白色,这说明是新鲜的,若呈黄色似铁锈切勿购买。最后,要掂重量,大小相同的山药,较重的更好。

山药削皮很麻烦,粘液中含植物碱和皂角素,沾在身上还会发痒,怎么去皮最方便呢?建议可戴塑胶或一次性手套,在水中削山药皮。这样不仅不会让粘液粘在手上,也可以防止山药在手中打滑。

3.白萝卜

霜降节气应尽量多吃些白萝卜,一是可以下气,缓解腹胀;二是白萝卜入肺,肺应秋季,可以加强肺的在“肃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肠运动。

白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价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民间自古就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之谚语,现代也有人称萝卜为土人参。白萝卜还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此外白萝卜还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

上半段靠近叶子的部分,味道较甜,辣味较少,且水分最多,应该生食,以做沙拉或凉拌为佳;根部中间部位,辛味及甜味程度相等,用来煮、蒸或熬炖最适合;最末端的一块,是纤维最多的地方,而且辛味极浓,适合炒或油炸。

白萝卜和鲫鱼煮汤有温中下气、健脾利湿的功效。这道汤还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萝卜浸在奶白色的鱼汤里,让人看着就很有食欲。白萝卜和海带一起煮汤有化痰消肿的功效,对预防甲状腺肿大有一定功效。梨有润肺凉心、消痰去火的功效,跟白萝卜一起榨汁喝,不仅能掩盖白萝卜的辛辣味,还可以让食疗功效加倍。

4.莲藕

霜降养生不能少了的蔬菜是莲藕。在民间一直有“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的说法,而秋天正是鲜藕大量上市的时候,绝对的当季蔬果。秋季天干物燥,多吃一些莲藕则能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同时,莲藕性温,还可补肺、养血。

莲藕含碳水化合物比率高,被归类为五谷根茎类,但它的膳食纤维是米饭的4倍,能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还能加速胆固醇代谢,增加饱足感。对于肝病、便秘、糖尿病等一切有虚弱之症的人十分有益,对于产妇也极为适合。

吃藕时,不同的藕段滋味不同,烹饪方式也应有区别。其顶端又称荷花头,甜味浓郁质肉脆嫩,可水焯一下凉拌鲜食;第二节、第三节稍壮粗老,是煨制的上好原料,如做糯米蒸藕,由于这两节茎径粗,还可做为炸藕夹之用;第四节之后的各节,茎径渐细,纤维较多,质老肉薄,只宜于做菜肴或制做藕粉。

大家都喜欢白莲藕,似乎是莲藕越白越好,事实上并非如此,现在很多不法商贩为了让莲藕更加好看,往往会选择用药水浸泡。相比之下,建议大家选择外皮呈黄褐色,肉肥厚的莲藕。此外,藕节短、藕身粗的为好,这样的成熟度高,口感佳;再次是选择藕节与藕节的连接处距离长的,这样口感比较松软;最后要选择外形饱满带点泥土的,这样易保存。

霜降吃什么水果

秋梨

秋梨素有百果之王的外号,梨性微寒、味甘,食用后可以生津止渴、润燥化痰。霜降后若坚持天天吃梨,可以缓解秋燥,还能清热安神,对高血压、失眠多梦人群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霜降吃秋梨的好处

1、生吃

可以缓解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咽喉干燥痒痛及烦渴潮热等阴虚之症。

2、榨汁喝

将秋梨用榨汁机榨成果汁,加入胖大海、蝉蜕、冰糖一起煮水,服用。

这样喝对体质火旺、易生喉炎者,具有滋润喉头、补充津液的功效。

3、制秋梨膏

将秋梨和冰糖或蜂蜜,一起熬制,熬成膏即成“秋梨膏”,可治疗肺热咳嗽。

霜降节气时是菱角上市的季节,菱角生吃有消暑解酒的作用。菱角熟吃,有益气健脾的功效,可以治疗脾虚泄泻。

菱角

菱角营养价值高,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糖类物质、尼克酸、膳食纤维、核黄素、淀粉、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被视为养生之果和秋季进补的药膳佳品。

注意事项

菱角水生,容易被寄生虫寄生,不宜用嘴直接啃食。

1、食用前用高锰酸钾溶液充分浸泡,再用清水洗刷干净。

2、煮熟食用也可以防止感染姜片虫。

马蹄

马蹄,有“地下雪梨”的外号。

从中医角度来看,马蹄味甘、性寒,食用后有清肺利咽、去湿化痰的作用。而霜降节气秋燥严重,吃马蹄可以缓解秋季干燥、咽喉不适等症,和莲藕榨汁共饮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

1、马蹄蛋白含量高,不好消化,建议脾胃虚寒、体质较差人群、儿童、老人不宜多吃。

2、马蹄长于水田,外皮上会聚集有毒的生物排泄物、化学物质,还可能有寄生虫,马蹄生吃一定要去皮或洗净。

柚子

柚子味甘酸、性寒,食用后可以健胃消食、生津解渴,柚子果肉含柚皮甘、新橙皮甘、橙皮糖甘、糖类物质、维生素、矿物质、机酸等营养成分,霜降节气时多食柚子果肉可以增加营养、补充能量。

霜降是柚子的收获期,上品柚子滋味酸中含甜,若沾点梅粉,味道更好;

柿子

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霜降前后是柿子的最佳成熟时期,此时柿子个大、皮薄、汁甜,到达了吃柿子的最佳时候。所以俗话说“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

“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篇5:霜降的由来及习俗活动

霜降的由来及习俗活动

今儿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霜降!太阳到达了黄经210度。到了这节气,那就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了,冬天的大门已经向人们敞开了。

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这里说的就是“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咱们古人把霜降也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意思就是说,霜降后,一候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二候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到了三候,这虫子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您瞧,咱们这祖先总结的,既生动又形象!

这农历节气就是有意思,到什么时候,您就做什么事、是什么东西。说句实话,我就对现在这反季节果蔬不感冒,不是说咱不入时,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生活常识。

也不知怎么着,现在就都不讲究了,邪了!嘚,咱书回正题,说说霜降节气的习俗。

霜降一到,就该入冬了,首先得注意的就是添加衣裳,尤其是早晚别贪凉,适当多穿点。但您也别三下五除二的把过冬的全套上,不是有句老话说嘛“春捂秋冻”,事事您悠着劲儿来,凡事别过。

赏菊登山,是这节气的习俗之一。农历九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在古人眼里,菊花可是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一般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而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高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舒缓心情、赏心悦目,但也有讲究。登高的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山上休息时,别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了您就稍松衣扣,别脱衣摘帽的,咱还得防止伤风受寒的。下山也别走的太快,免得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

玩好了,咱再说这吃。吃鸭子也是这节气的习俗。鸭子,可说是餐桌上的上乘肴馔,是人们进补的优良食品。尤其是当年得新鸭子,养到秋后这时候,那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润燥,那得首选吃鸭肉。

鸭肉不但好吃,鸭子还浑身都是宝呢,除了咱北京有烤鸭、南京有盐水鸭、杭州有老鸭煲等招牌美食,还有鸭血粉丝汤、毛血旺、香辣鸭脖等特色小吃。就是一碗清火老鸭汤,也能让人既饱了口福又滋润了身体。

霜降吃牛肉,也是不少地方霜降饮食的习俗。咱比如广西玉林,人们就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食物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当然,除了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这节气适宜。

吃了荤的了,咱也得来点素的呀!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就有这样的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您瞧了没,这吃大萝卜可也是咱民间的习俗。

您知道为什么吗?这霜降以后啊,早晚温差大了,露地的萝卜再不及时收获,那就得出现冻皮了,影响收成不说,那品质和口感没了,所以这时候最适宜吃,这只是其一。关键是萝卜的营养价值高,特别是白萝卜,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还有说白萝卜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这咱可没调查啊!不过白萝卜绝对是一种营养价值高、价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这不是我说,民间自古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医生不用开处方”的谚语,您就搁现在,也有人说这白萝卜是“土人参”啊!

说了白萝卜这么多好处,怎么吃呢?这也有讲究,霜降节气前后这段时间,您要吃,那就尽量挑那种皮儿薄、颜色透明的,这种白萝卜一般不辣还甜,可以生吃。但那种皮厚洁白、而且不透明的,您就只能做熟了吃,不能生吃,它辣呀!

这生吃白萝卜可有好处了,一是下气,解腹胀之围;二是入肺,加强肺的“肃降”功能。这肺与大肠那是相表里,肺舒畅了顺气,大肠舒畅了通气,这一顺一通,呼吸自如。您想啊,这出入的问题要是解决得非常地道,那剩下的肯定是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啊!

您瞧,让这萝卜闹得,差点还忘了说了,这节气还是吃柿子的好时候。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个人一天吃一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在老人们的观念里,还有御寒保暖,补筋强骨的意义。

不过还得提醒各位,柿子虽然味美,一是可别空着肚子吃,没熟的您也别贪嘴,好吃咱也适可而止;二是这季节螃蟹正得吃,可螃蟹和柿子都属寒凉食物,您最好别同时吃。按现代医学说,这含高蛋白的蟹、鱼、虾在柿子中的鞣酸作用下,易凝固成胃柿石,所以不能同时吃。这三是有糖尿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病症,或是胃功能差点的,您就别馋这口了,咱还是吃点白萝卜吧!

得嘞,霜降的事儿没怎么聊,这吃的事儿,可是不老少。也难怪,民以食为天嘛!您记着,天凉可要多添衣呦!

霜降的气候特点

1、西南等地:开始进入少雨期

从11月开始,华西秋雨基本结束,从此进入了一年当中的少雨期。西南地区有的地处高原,有的地处盆地、丘陵,天气自然会有些差异。

但总的来说,此时的平均气温还没有达到冬季的标准,即不如夏季潮湿,也不像春季干燥,早晚温差也不像春天那样明显,应该说是一年当中天气较为舒服的时段。四川盆地地区,在此期间,气候温和,田畴青葱,橙黄桔绿。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树树芙蓉盛开,把富饶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艳丽。

2、西北、东北等地:初冬的天气特点

在10月下旬—11月初,我国的西北、东北等地区,都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冷空气在这些地区不仅是常客而且是最先被接待的客人。一般的冷空气给途经之地带去的不是干风就是雨雪,而降温则是每批冷空气都要送上的特产。

霜降的诗词

霜降诗句:【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枥马苦蜷局,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霜降诗句:【泊舟盱眙】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霜降诗句:【送李九贬南阳】钱起

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鸿声断续暮天远,

柳影萧疏秋日寒。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

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篇6:霜降的习俗

宋 · 苏轼

霜降水痕收。

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

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

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

宋·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

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

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

寥落关河千里,

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

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

客争笑,

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

沉领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

挥手弦声响处,

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

回首望云中。

《岁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秋天万物肃杀的景象本来就容易使人悲伤,而霜降时节天气又更是骤冷,对于去国怀乡的人来说本来就伤感,更何况像诗人白居易这样有过起伏沉落的人生阅历的人。在这首诗里,诗人的心境似和这霜降的节令一样到了暮年,觉得命运已定、无需多言,与寒冷的天气相对应的,是作者心灰意冷的人生态度。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唐朝诗人元稹有一组咏二十四节气的诗歌,这是关于霜降节气的一首。霜降时分的秋天一片萧瑟之气,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这是说一候时豺狼开始大量捕猎小兽,把自己吃肥以便度过不易觅食的冬天。在这里诗人就用了豺祭兽的典故。再加上疏木、哀鸿、思乡,这时候可以饮上一杯美酒,忘却这他乡故乡、忧伤哀愁、古今岁月。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唐·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刘长卿这首诗写了秋日游子的羁旅之思,登高远眺,远树苍苍,人烟渺渺。霜降日的断鸿之声格外悲切,而羁旅之思也分外低迷。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里说,“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诗人不需要白衣送酒,自己带酒而来,一醉方休。

《泊舟盱眙》

唐·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冷清而萧瑟,潮水在河岸上蔓延,月光如雪,笼罩着平沙落雁、旅馆鸡鸣。而产生这种冷清萧瑟之情的原因,正是这浓厚的思乡之情。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词的上片写楼中远眺情景。江上水浅,是深秋霜降季节现象,出天高气清、明丽雄阔,酒力渐消“,皮肤敏感,故觉有”风力"。晋时孟嘉落帽于龙山,是唐宋诗词常用的典故。苏轼对这一典故加以反用,说破帽对他的头很有感情,不管风怎样吹,抵死不肯离开。下片就涵辉楼上宴席,抒发感慨。诗人以蝶愁喻良辰易逝,好花难久,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此时对此盛开之菊,更应开怀畅饮,尽情赏玩。

篇7:霜降的习俗

1、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其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个人一天吃一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

柿子虽然美味,但一定注意不要空腹吃;吃的时候也要适量,每次最好不要超过100克;未熟的柿子不要吃;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排空延缓、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不宜食用。

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胶,吃柿子后总有一部分留在口腔里,特别是在牙缝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很易对牙齿造成侵蚀,形成龋齿,所以在吃柿子后应该马上喝几口水,或及时漱口。秋季是大闸蟹上市的季节,中医认为,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含高蛋白的蟹、鱼、虾在鞣酸的作用下,易凝固成胃柿石。

2、霜降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

登高的.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时,要沉着,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伤;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登高过程中,应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扣,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

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带根手杖,这样既省体力,又有利于安全。在爬山时要注意力集中,并注意脚下石头是否活动,以免踏空。在陡坡行走时,最好采取“之”字形路线攀登,这样可缓解坡度。

3、霜降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4、霜降到了拔萝卜

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农谚有“霜降萝卜”一说,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不及时收获将出现冻皮等情况,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

白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价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民间自古就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之谚语,现代也有人称萝卜为“土人参”。白萝卜还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此外白萝卜还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

这段时间的饮食尽量吃些生的白萝卜块。白萝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萝卜一是下气,解腹胀之围;二是白萝卜入肺,肺应秋季,白萝卜可以加强肺的“肃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肠运动,“肺与大肠相表里”。

5、鸭子好吃霜降补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鸭可谓餐桌上的上乘肴馔,也是人们进补的优良食品。尤其当年新鸭养到秋季,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润燥首选吃鸭。

不但鸭子浑身都是宝,更是全身皆美味,除了有著名的北京烤鸭、南京盐水鸭、杭州老鸭煲等各地招牌美食,还有鸭血粉丝汤、毛血旺、香辣鸭脖等特色小吃。即便是一碗清火老鸭汤,也能让人既饱了口福又滋润了身体。

6、霜降吃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牛肉是全世界人都爱吃的食品,中国人消费的肉类食品之一,仅次于猪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

凡身体虚弱而智力衰退者,吃牛肉最为相宜。牛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但牛肉的肌肉纤维较粗糙不易消化,有很高的胆固醇和脂肪,故老人、幼儿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篇8:霜降有什么习俗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或24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o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霜降有些什么习俗呢?霜降吃什么?

1.“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

2.“满地秸秆拔个尽,来年少生虫和病”。

3.黄淮流域羊配种,农谚有“霜降配种清明乳,赶生下时草上来。”

霜降-农事

霜降前后始降霜,有的地方播麦忙。

早播小麦快查补,保证苗全齐又壮。

糯稻此节正收割,地瓜切晒和鲜藏。

棉花摘收要仔细,棵上地下都拾光。

复收晚秋遍地搞,柴草归垛粮归仓。

大棚瓜菜看管好,追肥浇水把虫防,

大葱萝卜陆续收,白菜抓紧来拢帮。

敞棚漏圈快修补,免得牲畜体着凉,

拴牢牲畜圈好猪,麦苗被啃受影响。

捕捞成鱼上市卖,藕苇蒲芡采收忙。

城乡害鼠一起灭,既防疫病又保粮。

霜降-农谚

夏雨少,秋霜早。 夏雨淋透,霜期退后。

秋雨透地,降霜来迟。

秋雁来得早,霜也来得早。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今夜霜露重,明早太阳红。

霜重见晴天。

严霜出毒日,雾露是好天。

浓霜毒日头。

霜后暖,雪后寒。

一夜孤霜,来年有荒;多夜霜足,来年丰收。

霜降降霜始(早霜),来年谷雨止(晚霜)。

雪打高山霜打洼。

严霜单打独根草。

秋雁当头叫,必有大风到。

晚稻就怕霜来早。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

霜降前,薯刨完。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

红薯半年粮,好好来保藏。

红薯本是庄稼宝,就看收存好不好。

地燥打洞,地潮搭棚。

瓜窖糟,如仓倒。

鲜瓜烂,饭丢半。

地瓜要坏,快切快晒。

作物霜后有表现:地瓜秧最明显,棉花处中间,蓖麻是硬汉,大白菜有霜无霜它不管,一个月后才被砍。

棉是秋后草,就怕霜来早。

轻霜棉无妨,酷霜棉株僵。

早春棉,减产少,夏棉霜早不得了。

霜后还有两喷花,摘拾干净把柴拔。

时间到霜降,种麦就慌张。

霜降,瞎撞。

时间到霜降,白菜畦里快搂上。

缺苗补,密苗间,麦苗匀全才增产。

密了穗子小,秆软容易倒。

稀了穗头少,产量就难保。

以籽定苗,以苗定蘖,以蘖保穗。

芒种黄豆夏至秧,想种好麦迎霜降。

望近霜降好种麦。

迎伏种豆子,迎霜种麦子。

霜降播种,立冬见苗。

坝里霜降点。

寒露种菜,霜降种麦。

晚麦不过霜降。

霜降前,要种完。

麦不让霜。

湿地无晚麦。

霜降拢菜(白),立冬起菜。

霜降拔葱,不拔就空。

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来。

地冻萝卜长。

复收拣起地里粮,积少成多堆满仓。

丰收第一收,精收第二收,复收第三收,三收才算收。

复收一亩数量少,万亩复收不得了。

宁可吃到肚里,不可瞎到地里。

庄稼老汉不知闲,放下锄头拿扁担。

扁担不扎,两头溜塌。

秋天弯弯腰,强似冬天转三遭。

出门带镰刀,回来挑一挑。

上洼不空手,回来不空篓。

出门样样收,回来过遍手,该喂牛的喂牛,能编篓的编篓,最后剩下入灶口。

留地不种麦,快着耕起来。

秋冬耕地如水浇,开春无雨也出苗。

冬耕灭虫,夏耕灭荒。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

霜降配羊清明羔,天气暖和有青草。

霜降来临温度降,罗非鱼种要捕光,温泉温室来越冬,明年鱼种有保障。

种完麦,忙完秋,快采藕。

种完麦,忙完秋,割苇蒲,采鸡头(米)。

篇9:霜降有什么习俗

据悉霜降习俗中有的吃柿子、鸭子、牛肉等食物的习惯,北方地区霜降习俗还有贴秋膘的说法。

闽南台湾霜降习俗: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霜降习俗的鸭子、柿子,另有些地方到了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山东农谚更有意思: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看来还真是吃什么的都有啊。

霜降时台湾南部的二期水稻已经成熟准备收割,也是台南麻豆镇白柚的收获期,白柚具有降低血压和退热的疗效。南部的高雄和屏东东港有硼串和目贼等鱼类,北部的淡水出海口有龙虾。另外十月二十五日是台湾光复节。

英国六大圣诞节习俗

霜降的气候习俗与古诗词

霜降时节的习俗有哪些

幼儿园霜降活动教案

端午节活动习俗

立春习俗活动

霜降节气习俗有哪些_霜降的风俗是什么

各国元旦习俗活动

处暑节气习俗活动

感恩节活动习俗介绍

霜降的六大习俗活动(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霜降的六大习俗活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