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编写strcpy函数(共含10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山田二郎”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编写strcpy函数
已知strcpy 函数的原型是
char *strcpy(char *strDest, const char *strSrc);
其中strDest 是目的字符串,strSrc 是源字符串,
(1)不调用C++/C 的'字符串库函数,请编写函数 strcpy
char *strcpy(char *strDest, const char *strSrc);
{
assert((strDest!=NULL) && (strSrc !=NULL)); // 2分
char *address = strDest; // 2分
while( (*strDest++ = * strSrc++) != ‘\0’ ) // 2分
NULL ;
return address ; // 2分
}
(2)strcpy 能把strSrc 的内容复制到strDest,为什么还要char * 类型的返回值?
答:为了实现链式表达式,
// 2 分
例如 int length = strlen( strcpy( strDest, “hello world”) );
在C语言中,我们都知道字符串是永恒的话题,字符串含有很多地雷,你稍不留心就会被砸到,比方说,字符串的结尾是'\0',也是占一个字符空间的,那么如果我们在利用strcpy拷贝字符串的时候,应该多加1个字符空间,就是专门留给这个'\0'的,
如果我们不多加一个字符空间,会发生致命的错误,那么我们通过案例来说明。
-------------我是分割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int main
{
char str[] = “MengLiang”;
//此处分配空间没有考虑到'\0'
char* New_str = (char*)malloc(strlen(str));
strcpy(New_str, str);
printf(“The New_str = %s\n”, New_str);
free(New_str);
New_str = NULL;
system(“pause”);
return 0;
}
-------------我是分割线------------------
我在注释中已经写了,那么这小段程序的结果呢?
-------------我是分割线------------------
正确的修改为:
-------------我是分割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int main()
{
char str[] = “MengLiang”;
//此处的加1就是为'\0'来服务的
char* New_str = (char*)malloc(strlen(str)+1);
strcpy(New_str, str);
printf(“The New_str = %s\n”, New_str);
free(New_str);
New_str = NULL;
system(“pause”);
return 0;
}
-------------我是分割线------------------
C语言的自由意味着我们要自制!
----------------------------------------------
本文出自 “享受科技带来的快乐”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liam2199.blog.51cto.com/2879872/146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Lua教程(二十一):编写C函数的技巧,本文讲解了数组操作、字符串操作、在C函数中保存状态等内容,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1. 数组操作:
在Lua中,“数组”只是table的一个别名,是指以一种特殊的方法来使用table,出于性能原因,Lua的C API为数组操作提供了专门的函数,如:
代码如下:
void lua_rawgeti(lua_State* L, int index, int key);
void lua_rawseti(lua_State* L, int index, int key);
以上两个函数分别用于读取和设置数组中的元素值。其中index参数表示待操作的table在栈中的位置,key表示元素在table中的索引值。由于这两个函数均为原始操作,比涉及元表的table访问更快。通常而言,作为数组使用的table很少会用到元表。
见如下代码示例和关键性注释:
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extern “C” int mapFunc(lua_State* L)
{
//检查Lua调用代码中传递的第一个参数必须是table。否则将引发错误。
luaL_checktype(L,1,LUA_TTABLE);
luaL_checktype(L,2,LUA_TFUNCTION);
//获取table中的字段数量,即数组的元素数量。
int n = lua_objlen(L,1);
//Lua中的数组起始索引习惯为1,而不是C中的0。
for (int i = 1; i <= n; ++i) {
lua_pushvalue(L,2); //将Lua参数中的function(第二个参数)的副本压入栈中。
lua_rawgeti(L,1,i); //压入table[i]
lua_call(L,1,1); //调用function(table[i]),并将函数结果压入栈中。
lua_rawseti(L,1,i); //table[i] = 函数返回值,同时将返回值弹出栈。
}
//无结果返回给Lua代码。
return 0;
}
2. 字符串操作:
当一个C函数从Lua收到一个字符串参数时,必须遵守两条规则:不要在访问字符串时从栈中将其弹出,不要修改字符串。在Lua的C API中主要提供了两个操作Lua字符串的函数,即:
代码如下:
void lua_pushlstring(lua_State *L, const char *s, size_t l);
const char* lua_pushfstring(lua_State* L, const char* fmt, ...);
第一个API用于截取指定长度的子字符串,同时将其压入栈中。而第二个API则类似于C库中的sprintf函数,并将格式化后的字符串压入栈中。和sprintf的格式说明符不同的是,该函数只支持%%(表示字符%)、%s(表示字符串)、%d(表示整数)、%f(表示Lua中的number)及%c(表示字符)。除此之外,不支持任何例如宽度和精度的选项。
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extern “C” int splitFunc(lua_State* L)
{
const char* s = luaL_checkstring(L,1);
const char* sep = luaL_checkstring(L,2); //分隔符
const char* e;
int i = 1;
lua_newtable(L); //结果table
while ((e = strchr(s,*sep)) != NULL) {
lua_pushlstring(L,s,e - s); //压入子字符串。
//将刚刚压入的子字符串设置给table,同时赋值指定的索引值。
lua_rawseti(L,-2,i++);
s = e + 1;
}
//压入最后一个子串
lua_pushstring(L,s);
lua_rawseti(L,-2,i);
return 1; //返回table。
}
Lua API中提供了lua_concat函数,其功能类似于Lua中的“..”操作符,用于连接(并弹出)栈顶的n个值,然后压入连接后的结果。其原型为:
void lua_concat(lua_State *L, int n);
参数n表示栈中待连接的字符串数量。该函数会调用元方法。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连接的字符串数量较少,该函数可以很好的工作,反之,则会带来性能问题。为此,Lua API提供了另外一组函数专门解决由此而带来的性能问题,见如下代码示例:
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extern “C” int strUpperFunc(lua_State* L)
{
size_t len;
luaL_Buffer b;
//检查参数第一个参数是否为字符串,同时返回字符串的指针及长度。
const char* s = luaL_checklstring(L,1,&len);
//初始化Lua的内部Buffer。
luaL_buffinit(L,&b);
//将处理后的字符依次(luaL_addchar)追加到Lua的内部Buffer中。
for (int i = 0; i < len; ++i)
luaL_addchar(&b,toupper(s[i]));
//将该Buffer及其内容压入栈中。
luaL_pushresult(&b);
return 1;
}
使用缓冲机制的第一步是声明一个luaL_Buffer变量,并用luaL_buffinit来初始化它。初始化后,就可通过luaL_addchar将一个字符放入缓冲。除该函数之外,Lua的辅助库还提供了直接添加字符串的函数,如:
代码如下:
void luaL_addlstring(luaL_Buffer* b, const char* s, size_t len);
void luaL_addstring(luaL_Buffer* b, const char* s);
最后luaL_pushresult会更新缓冲,并将最终的字符串留在栈顶。通过这些函数,就无须再关心缓冲的分配了。但是在追加的过程中,缓冲会将一些中间结果放到栈中。因此,在使用时要留意此细节,只要保证压入和弹出的次数相等既可。Lua API还提供一个比较常用的函数,用于将栈顶的字符串或数字也追加到缓冲区中,函数原型为:
代码如下:
void luaL_addvalue(luaL_Buffer* b);
3. 在C函数中保存状态:
Lua API提供了三种方式来保存非局部变量,即注册表、环境和upvalue,
1). 注册表:
注册表是一个全局的table,只能被C代码访问。通常用于保存多个模块间的共享数据。我们可以通过LUA_REGISTRYINDEX索引值来访问注册表。
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registryTestFunc(lua_State* L)
{
lua_pushstring(L,“Hello”);
lua_setfield(L,LUA_REGISTRYINDEX,“key1”);
lua_getfield(L,LUA_REGISTRYINDEX,“key1”);
printf(“%s\n”,lua_tostring(L,-1));
}
int main()
{
lua_State* L = luaL_newstate();
registryTestFunc(L);
lua_close(L);
return 0;
}
2). 环境:
如果需要保存一个模块的私有数据,即模块内各函数需要共享的数据,应该使用环境。我们可以通过LUA_ENVIRONINDEX索引值来访问环境。
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模块内设置环境数据的函数
extern “C” int setValue(lua_State* L)
{
lua_pushstring(L,“Hello”);
lua_setfield(L,LUA_ENVIRONINDEX,“key1”);
return 0;
}
//模块内获取环境数据的函数
extern “C” int getValue(lua_State* L)
{
lua_getfield(L,LUA_ENVIRONINDEX,“key1”);
printf(“%s\n”,lua_tostring(L,-1));
return 0;
}
static luaL_Reg myfuncs[] = {
{“setValue”, setValue},
{“getValue”, getValue},
{NULL, NULL}
};
extern “C” __declspec(dllexport)
int luaopen_testenv(lua_State* L)
{
lua_newtable(L); //创建一个新的表用于环境
lua_replace(L,LUA_ENVIRONINDEX); //将刚刚创建并压入栈的新表替换为当前模块的环境表。
luaL_register(L,“testenv”,myfuncs);
return 1;
}
Lua测试代码如下。
代码如下:
require “testenv”
print(testenv.setValue())
print(testenv.getValue())
--输出为:Hello
3). upvalue:
upvalue是和特定函数关联的,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的理解为函数内的静态变量。
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extern “C” int counter(lua_State* L)
{
//获取第一个upvalue的值。
int val = lua_tointeger(L,lua_upvalueindex(1));
//将得到的结果压入栈中。
lua_pushinteger(L,++val);
//赋值一份栈顶的数据,以便于后面的替换操作。
lua_pushvalue(L,-1);
//该函数将栈顶的数据替换到upvalue(1)中的值。同时将栈顶数据弹出。
lua_replace(L,lua_upvalueindex(1));
//lua_pushinteger(L,++value)中压入的数据仍然保留在栈中并返回给Lua。
return 1;
}
extern “C” int newCounter(lua_State* L)
{
//压入一个upvalue的初始值0,该函数必须先于lua_pushcclosure之前调用。
lua_pushinteger(L,0);
//压入闭包函数,参数1表示该闭包函数的upvalue数量。该函数返回值,闭包函数始终位于栈顶。
lua_pushcclosure(L,counter,1);
return 1;
}
static luaL_Reg myfuncs[] = {
{“counter”, counter},
{“newCounter”, newCounter},
{NULL, NULL}
};
extern “C” __declspec(dllexport)
int luaopen_testupvalue(lua_State* L)
{
luaL_register(L,“testupvalue”,myfuncs);
return 1;
}
Lua测试代码如下。
代码如下:
require “testupvalue”
func = testupvalue.newCounter();
print(func());
print(func());
print(func());
func = testupvalue.newCounter();
print(func());
print(func());
print(func());
--[[ 输出结果为:
1
2
3
1
2
3
--]]
编写
编写biān xiě[释义]①(动)就现成的材料加以整理;写成著作;侧重于“写”;多用于口语。
②(动)创作。
[构成] 并列式:编+写[例句] ~教材。(作谓语)~剧本。(作谓语)[同义] 编纂①教学目标
1.理解的概念,了解的三种表示法,会求的定义域.
(1)了解是特殊的映射,是非空数集A到非空数集B的映射.能理解是由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三要素构成的整体.
(2)能正确认识和使用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了解每种方法的优点.
(3)能正确使用“区间”及相关符号,能正确求解各类的定义域.
2.通过概念的学习,使学生在符号表示,运算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1)对记号 有正确的理解,准确把握其含义,了解 ( 为常数)与 的区别与联系;
(2)在求定义域中注意运算的合理性与简洁性.
3.通过定义由变量观点向映射观点的过渡,是学生能从发展的角度看待数学的学习.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在映射的基础上理解的概念.,主要包括对的定义,表示法,三要素的作用的理解与认识.教学难点 是的定义和符号的认识与使用.
①由于学生在初中已学习了的变量观点下的定义,并具体研究了几类最简单的,对并不陌生,所以在高中重新定义时,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它的优越性,它从根本上揭示了的本质,由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三要素构成的整体,让学生能主动将与解析式区分开来.对这一点的认识对于后面的性质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
②在本节中首次引入了抽象的符号 ,学生往往只接受具体的解析式,而不能接受 ,所以应让学生从符号的含义认识开始,在符号中, 在法则 下对应 ,不是 与 的乘积,符号本身就是三要素的体现.由于 所代表的对应法则不一定能用解析式表示,故表示的方法除了解析法以外,还有列表法和图象法.此外 本身还指明了谁是谁的,有利于我们分清解析式中的常量与变量.如 ,它应表示以 为自变量的二次,而如果写成 ,则我们就不能准确了解谁是变量,谁是常量,当 为变量时,它就不代表二次.
2.教法建议
(1)高中对内容的学习是初中内容的深化和延伸.深化首先体现在的定义更具一般性.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举出自己熟悉的例子,并用变量观点加以解释,教师再给出如: 是不是的问题,用变量定义解释显得很勉强,而如果从集合与映射的观点来解释就十分自然,所以有重新认识的必要.
(2)对是三要素构成的整体的认识,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符号 的了解与使用来强化,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判断两个是否相同来配合.在这类题目中,可以进一步体现出三要素整体的作用.
(3)关于对分段的认识,首先它的出现是一种需要,可以给出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对自变量不同取值,用不同的解析式表示同一个关系,所以是一个而不是几个,其次还可以举一些数学的例子如 这样的,若利用绝对值的定义它就可以写成 ,这就是一个分段,从这个题中也可以看出分段是一个.
教学设计方案
2.2
教学目标 :
1.理解的概念,了解三要素.
2.通过对抽象符号的认识与使用,使学生在符号表示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
3.通过定义由变量观点向映射观点得过渡,使学生能从发展与联系的角度看待数学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在映射的基础上理解的概念;
难点是对抽象符号的认识与使用.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自学研究与启发讨论式.
教学过程 :
一、复习与引入
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是的概念.并不象前面学习的集合,映射一样我们一无所知,而是比较熟悉,所以我先找同学说说对的认识,如是什么?学过什么?
(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描述初中的定义,并试举出各类学过的例子)
学生举出如 等,待学生说完定义后教师打出投影片,给出定义之后教师也举一个例子,问学生.
提问1. 是吗?
(由学生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有的认为它不是,理由是没有两个变量,也有的认为是,理由是可以可做 .)
教师由此指出我们争论的焦点,其实就是定义的不完善的地方,这也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定义的必要性,新的定义将在与原定义不相违背的基础上从更高的观点,将它完善与深化.
二、新课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50 页,从这开始阅读有关的内容,再回答我的问题.(约2-3分钟或开始提问)
提问2.新的的定义是什么?能否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一下.
学生的回答往往是把书上的定义念一遍,教师可以板书的形式写出定义,但还要引导形式发现定义的本质.
(板书)2.2
一、的概念
1.定义:如果A,B都是非空的数集,那么A到B的映射 就叫做A到B的,记作 .其中原象集合A称为定义域,象集C 称为值域.
问题3:映射与有何关系?(一定是映射吗?映射一定是吗?)
引导学生发现,是特殊的映射,特殊在集合A,B必是非空的数集.
2.本质: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板书)
然后让学生试回答刚才关于 是不是的问题,要求从映射的角度解释.
此时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 满足映射观点下的定义,故是一个,这样解释就很自然.
教师继续把问题引向深入,提出在映射的观点下如何解释 是个?
从映射角度看可以是 其中定义域是 ,值域是 .
从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映射观点下的定义更具一般性,更能揭示的本质.这也是我们后面要对进行理论研究的一种需要.所以我们着重从映射角度再来认识.
3.的三要素及其作用(板书)
是映射,自然是由三件事构成的一个整体,分别称为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当我们认识一个时,应从这三方面去了解认识它.
例1以下关系式表示吗?为什么?
(1) ; (2) .
解:(1)由 有意义得 ,解得 .由于定义域是空集,故它不能表示.
(2) 由 有意义得 ,解得 .定义域为 ,值域为 .
由以上两题可以看出三要素的作用
(1)判断一个关系是否存在.(板书)
例2下列各中,哪一个与 是同一个.
(1) ; (2) (3) ; (4) .
解:先认清 ,它是 (定义域)到 (值域)的映射,其中
.
再看(1)定义域为 且 ,是不同的; (2)定义域为 ,是不同的;
(4) ,法则是不同的;
而(3)定义域是 ,值域是 ,法则是乘2减1,与 完全相同.
求解后要求学生明确判断两个是否相同应看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完全一致,这时三要素的又一作用.
(2)判断两个是否相同.(板书)
下面我们研究一下如何表示,以前我们学习时虽然会表示,但没有相系统研究的表示法,其实表示法有很多,不过首先应从记号 说起.
4.对符号 的理解(板书)
首先让学生知道 与 的含义是一样的,它们都表示 是 的,其中 是自变量, 是值,连接的纽带是法则 ,所以这个符号本身也说明是三要素构成的整体.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例3已知 试求 (板书)
分析:首先让学生认清 的含义,要求学生能从变量观点和映射观点解释,再进行计算.
含义1:当自变量 取3时,对应的值即 ;
含义2:定义域中原象3的象 ,根据求象的方法知 .而 应表示原象 的象,即 .
计算之后,要求学生了解 与 的区别, 是常量,而 是变量, 只是 中一个特殊值.
最后指出在刚才的题目中 是用一个具体的解析式表示的,而以后研究的 不一定能用一个解析式表示,此时我们需要用其他的方法表示,具体的方法下节课再进一步研究.
三、小结
1. 的定义
2. 对三要素的认识
3. 对符号的认识
四、作业 :略
五、板书设计
2.2 例1. 例3. 一. 的概念 1. 定义 2. 本质 例2. 小结: 3. 三要素的认识及作用 4. 对符号的理解 |
探究活动
在数学及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我们身边就存在着很多与有关的问题如在我们身边就有不少分段的实例,下面就是一个生活中的分段.
夏天,大家都喜欢吃西瓜,而西瓜的价格往往与西瓜的重量相关.某人到一个水果店去买西瓜,价格表上写的是:6斤以下,每斤0.4元.6斤以上9斤以下,每斤0.5元,9斤以上,每斤0.6元.此人挑了一个西瓜,称重后店主说5元1角,1角就不要了,给5元吧,可这位聪明的顾客马上说,你不仅没少要,反而多收了我钱,当顾客讲出理由,店主只好承认了错误,照实收了钱.
同学们,你知道顾客是怎样店主坑人了呢?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只要你注意观察,积累,并学以至用,就能成为一个聪明人,因为数学可以使人聪明起来.
答案:
若西瓜重9斤以下则最多应付4.5元,若西瓜重9斤以上,则最少也要5.4元,不可能出现5.1元这样的价钱,所以店主坑人了.
函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会求函数的定义域.
(1)了解函数是特殊的映射,是非空数集A到非空数集B的映射.能理解函数是由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三要素构成的整体.
(2)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了解每种方法的优点.
(3)能正确使用“区间”及相关符号,能正确求解各类函数的定义域.
2.通过函数概念的学习,使学生在符号表示,运算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1)对函数记号 有正确的理解,准确把握其含义,了解 ( 为常数)与 的区别与联系;
(2)在求函数定义域中注意运算的合理性与简洁性.
3.通过函数定义由变量观点向映射观点的过渡,是学生能从发展的角度看待数学的学习.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在映射的基础上理解函数的概念.,主要包括对函数的定义,表示法,三要素的作用的理解与认识.教学难点是函数的定义和函数符号的认识与使用.
①由于学生在初中已学习了函数的变量观点下的定义,并具体研究了几类最简单的函数,对函数并不陌生,所以在高中重新定义函数时,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它的优越性,它从根本上揭示了函数的本质,由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三要素构成的整体,让学生能主动将函数与函数解析式区分开来.对这一点的认识对于后面函数的性质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
②在本节中首次引入了抽象的函数符号 ,学生往往只接受具体的函数解析式,而不能接受 ,所以应让学生从符号的含义认识开始,在符号中, 在法则 下对应 ,不是 与 的乘积,符号本身就是三要素的体现.由于 所代表的对应法则不一定能用解析式表示,故函数表示的方法除了解析法以外,还有列表法和图象法.此外 本身还指明了谁是谁的函数,有利于我们分清函数解析式中的常量与变量.如 ,它应表示以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而如果写成 ,则我们就不能准确了解谁是变量,谁是常量,当 为变量时,它就不代表二次函数.
2.教法建议
(1)高中对函数内容的学习是初中函数内容的深化和延伸.深化首先体现在函数的定义更具一般性.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举出自己熟悉的函数例子,并用变量观点加以解释,教师再给出如: 是不是函数的问题,用变量定义解释显得很勉强,而如果从集合与映射的观点来解释就十分自然,所以有重新认识函数的必要.
(2)对函数是三要素构成的整体的认识,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符号 的了解与使用来强化,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来配合.在这类题目中,可以进一步体现出三要素整体的作用.
(3)关于对分段函数的认识,首先它的出现是一种需要,可以给出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对自变量不同取值,用不同的解析式表示同一个函数关系,所以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其次还可以举一些数学的例子如 这样的函数,若利用绝对值的定义它就可以写成 ,这就是一个分段函数,从这个题中也可以看出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
教学设计方案
2.2 函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三要素.
2.通过对函数抽象符号的认识与使用,使学生在符号表示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
3.通过函数定义由变量观点向映射观点得过渡,使学生能从发展与联系的角度看待数学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在映射的基础上理解函数的概念;
难点是对函数抽象符号的认识与使用.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自学研究与启发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引入
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是函数的概念.函数并不象前面学习的集合,映射一样我们一无所知,而是比较熟悉,所以我先找同学说说对函数的认识,如函数是什么?学过什么函数?
(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描述初中函数的定义,并试举出各类学过的函数例子)
学生举出如 等,待学生说完定义后教师打出投影片,给出定义之后教师也举一个例子,问学生.
提问1. 是函数吗?
(由学生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有的认为它不是函数,理由是没有两个变量,也有的认为是函数,理由是可以可做 .)
教师由此指出我们争论的焦点,其实就是函数定义的不完善的地方,这也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函数定义的必要性,新的定义将在与原定义不相违背的基础上从更高的观点,将它完善与深化.
二、新课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50 页,从这开始阅读有关的内容,再回答我的问题.(约2-3分钟或开始提问)
提问2.新的函数的定义是什么?能否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一下.
学生的回答往往是把书上的定义念一遍,教师可以板书的形式写出定义,但还要引导形式发现定义的本质.
(板书)2.2函数
一、函数的概念
1.定义:如果A,B都是非空的数集,那么A到B的映射 就叫做A到B的函数,记作 .其中原象集合A称为定义域,象集C 称为值域.
问题3:映射与函数有何关系?(函数一定是映射吗?映射一定是函数吗?)
引导学生发现,函数是特殊的映射,特殊在集合A,B必是非空的数集.
2.本质: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板书)
然后让学生试回答刚才关于 是不是函数的问题,要求从映射的角度解释.
此时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 满足映射观点下的函数定义,故是一个函数,这样解释就很自然.
教师继续把问题引向深入,提出在映射的观点下如何解释 是个函数?
从映射角度看可以是 其中定义域是 ,值域是 .
从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映射观点下的函数定义更具一般性,更能揭示函数的本质.这也是我们后面要对函数进行理论研究的一种需要.所以我们着重从映射角度再来认识函数.
3.函数的三要素及其作用(板书)
函数是映射,自然是由三件事构成的一个整体,分别称为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当我们认识一个函数时,应从这三方面去了解认识它.
例1以下关系式表示函数吗?为什么?
(1) ; (2) .
解:(1)由 有意义得 ,解得 .由于定义域是空集,故它不能表示函数.
(2) 由 有意义得 ,解得 .定义域为 ,值域为 .
由以上两题可以看出三要素的作用
(1)判断一个函数关系是否存在.(板书)
例2下列各函数中,哪一个函数与 是同一个函数.
(1) ; (2) (3) ; (4) .
解:先认清 ,它是 (定义域)到 (值域)的映射,其中
.
再看(1)定义域为 且 ,是不同的; (2)定义域为 ,是不同的;
(4) ,法则是不同的;
而(3)定义域是 ,值域是 ,法则是乘2减1,与 完全相同.
求解后要求学生明确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应看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完全一致,这时三要素的'又一作用.
(2)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板书)
下面我们研究一下如何表示函数,以前我们学习时虽然会表示函数,但没有相系统研究函数的表示法,其实表示法有很多,不过首先应从函数记号 说起.
4.对函数符号 的理解(板书)
首先让学生知道 与 的含义是一样的,它们都表示 是 的函数,其中 是自变量, 是函数值,连接的纽带是法则 ,所以这个符号本身也说明函数是三要素构成的整体.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例3已知函数 试求 (板书)
分析:首先让学生认清 的含义,要求学生能从变量观点和映射观点解释,再进行计算.
含义1:当自变量 取3时,对应的函数值即 ;
含义2:定义域中原象3的象 ,根据求象的方法知 .而 应表示原象 的象,即 .
计算之后,要求学生了解 与 的区别, 是常量,而 是变量, 只是 中一个特殊值.
最后指出在刚才的题目中 是用一个具体的解析式表示的,而以后研究的函数 不一定能用一个解析式表示,此时我们需要用其他的方法表示,具体的方法下节课再进一步研究.
三、小结
1. 函数的定义
2. 对函数三要素的认识
3. 对函数符号的认识
四、作业:略
五、板书设计
2.2函数 例1. 例3.
一. 函数的概念
1. 定义
2. 本质 例2. 小结:
3. 函数三要素的认识及作用
4. 对函数符号的理解
探究活动
函数在数学及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我们身边就存在着很多与函数有关的问题如在我们身边就有不少分段函数的实例,下面就是一个生活中的分段函数.
夏天,大家都喜欢吃西瓜,而西瓜的价格往往与西瓜的重量相关.某人到一个水果店去买西瓜,价格表上写的是:6斤以下,每斤0.4元.6斤以上9斤以下,每斤0.5元,9斤以上,每斤0.6元.此人挑了一个西瓜,称重后店主说5元1角,1角就不要了,给5元吧,可这位聪明的顾客马上说,你不仅没少要,反而多收了我钱,当顾客讲出理由,店主只好承认了错误,照实收了钱.
同学们,你知道顾客是怎样店主坑人了呢?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只要你注意观察,积累,并学以至用,就能成为一个聪明人,因为数学可以使人聪明起来.
答案:
若西瓜重9斤以下则最多应付4.5元,若西瓜重9斤以上,则最少也要5.4元,不可能出现5.1元这样的价钱,所以店主坑人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的概念,能从简单的实际事例中,抽象出关系,列出解析式;
2、使学生分清常量与变量,并能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会求值,并体会自变量与值间的对应关系.
4、使学生掌握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求法.
5、通过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了解的意义,会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求值.
教学难点:概念的抽象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的概念: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反映了关系,你能举出一个,并指出式中的自变量与吗?
1、学校计划组织一次春游,学生每人交30元,求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个)的关系.
2、为迎接新年,班委会计划购买100元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求所能购买的总数n(个)与单价(a)元的关系.
解:1、y=30n
y是,n是自变量
2、,n是,a是自变量.
(二)讲授新课
刚才所举例子中的,都是利用数学式子即解析式表示的.这种用数学式子表示时,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如第一题中的学生数n必须是正整数.
例1、求下列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 (2)
(3) (4)
(5) (6)
分析:在(1)、(2)中,x取任意实数, 与 都有意义.
(3)小题的 是一个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 ,因此要求 .
同理(4)小题的 也是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 ,因此要求 且 .
第(5)小题, 是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的被开方数是 .
同理,第(6)小题 也是二次根式, 是被开方数,
.
解:(1)全体实数
(2)全体实数
(3)
(4) 且
(5)
(6)
小结:从上面的例题中可以看出的解析式是整数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注意:有些同学没有真正理解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片面地认为,凡是分母,只要 即可.教师可将解题步骤设计得细致一些.先提问本题的分母是什么?然后再要求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求出使成立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的问题也与次类似.
但象第(4)小题,有些同学会犯这样的错误,将答案写成 或 .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方程的两根用“或者”联接,在这里就直接拿过来用.限于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联系日常生活讲清“且”与“或”.说明这里 与 是并且的关系.即2与-1这两个值x都不能取.
例2、自行车保管站在某个星期日保管的自行车共有3500辆次,其中变速车保管费是每辆一次0.5元,一般车保管费是每次一辆0.3元.
(1)若设一般车停放的辆次数为x,总的保管费收入为y元,试写出y关于x的关系式;
(2)若估计前来停放的3500辆次自行车中,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试求该保管站这个星期日收入保管费总数的范围.
解:(1)
(x是正整数,
(2)若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
则
收入在1225元至1330元之间
总结: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关系,应使得实际问题有意义.这样,就要求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 ,当自变量 时,相应的y的值是 .60叫做这个当 时的值.
例3、求下列当 时的值:
(1) (2)
(3) (4)
解:1)当 时,
(2)当 时,
(3)当 时,
(4)当 时,
注:本例既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体会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以此加深对的理解.
(二)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了有关的概念.在研究关系时首先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因此,要求大家能掌握解析式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能求出其相应的值.另外,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业 :习题13.2A组2、3、5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在Python的Django框架中编写编译函数,配合模版标签在模版中进行使用<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当遇到一个模板标签(template tag)时,模板解析器就会把标签包含的内容,以及模板解析器自己作为参数调用一个python函数, 这个函数负责返回一个和当前模板标签内容相对应的节点(Node)的实例。
例如,写一个显示当前日期的模板标签:{% current_time %}。该标签会根据参数指定的 strftime 格式(参见:www.djangoproject.com/r/python/strftime/)显示当前时间。首先确定标签的语法是个好主意。 在这个例子里,标签应该这样使用:
The time is {% current_time “%Y-%m-%d %I:%M %p” %}.
注意
没错, 这个模板标签是多余的,Django默认的 {% now %} 用更简单的语法完成了同样的工作。 这个模板标签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例子。
这个函数的分析器会获取参数并创建一个 Node 对象:
from django import templateregister = template.Librarydef do_current_time(parser, token): try: # split_contents() knows not to split quoted strings. tag_name, format_string = token.split_contents() except ValueError: msg = ‘%r tag requires a single argument‘ % token.split_contents()[0] raise template.TemplateSyntaxError(msg) return CurrentTimeNode(format_string[1:-1])
这里需要说明的地方很多:
每个标签编译函数有两个参数,parser和token,
parser是模板解析器对象。 我们在这个例子中并不使用它。 token是正在被解析的语句。
token.contents 是包含有标签原始内容的字符串。 在我们的例子中,它是 ‘current_time “%Y-%m-%d %I:%M %p”‘ 。
token.split_contents() 方法按空格拆分参数同时保证引号中的字符串不拆分。 应该避免使用 token.contents.split() (仅使用Python的标准字符串拆分)。 它不够健壮,因为它只是简单的按照所有空格进行拆分,包括那些引号引起来的字符串中的空格。
这个函数可以抛出 django.template.TemplateSyntaxError ,这个异常提供所有语法错误的有用信息。
不要把标签名称硬编码在你的错误信息中,因为这样会把标签名称和你的函数耦合在一起。 token.split_contents()[0]总是记录标签的名字,就算标签没有任何参数。
这个函数返回一个 CurrentTimeNode (稍后我们将创建它),它包含了节点需要知道的关于这个标签的全部信息。 在这个例子中,它只是传递了参数 “%Y-%m-%d %I:%M %p” 。模板标签开头和结尾的引号使用 format_string[1:-1] 除去。
模板标签编译函数 必须 返回一个 Node 子类,返回其它值都是错的。
编写类String 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和赋值函数
已知类String 的原型为:
class String
{
public:
String(const char *str = NULL); // 普通构造函数
String(const String &other); // 拷贝构造函数
~ String(void); // 析构函数
String & operate =(const String &other); // 赋值函数
private:
char *m_data; // 用于保存字符串
};
请编写String 的上述4 个函数,
标准答案:
// String 的.析构函数
String::~String(void) // 3 分
{
delete [] m_data;
// 由于m_data 是内部数据类型,也可以写成 delete m_data;
}
// String 的普通构造函数
String::String(const char *str) // 6 分
{
if(str==NULL)
{
m_data = new char[1]; // 若能加 NULL 判断则更好
*m_data = ‘\0’;
}
else
{
int length = strlen(str);
m_data = new char[length+1]; // 若能加 NULL 判断则更好
strcpy(m_data, str);
}
}
// 拷贝构造函数
String::String(const String &other) // 3 分
{
int length = strlen(other.m_data);
m_data = new char[length+1]; // 若能加 NULL 判断则更好
strcpy(m_data, other.m_data);
}
// 赋值函数
String & String::operate =(const String &other) // 13 分
{
// (1) 检查自赋值 // 4 分
if(this == &other)
return *this;
// (2) 释放原有的内存资源 // 3 分
delete [] m_data;
// (3)分配新的内存资源,并复制内容 // 3 分
int length = strlen(other.m_data);
m_data = new char[length+1]; // 若能加 NULL 判断则更好
strcpy(m_data, other.m_data);
// (4)返回本对象的引用 // 3 分
return *this;
}
寓言故事作文需要你动用你丰富的想象力去构思故事的情节,编造出有趣的故事。
兔子三瓣长大了,离家之前,兔妈妈反复叮嘱:“无论如何,都不要吃窝边的草。”三瓣在山坡上建造了自己的家。为安全起见,它的家有3个洞口。三瓣牢记母亲的叮咛,总是到离洞口很远的地方去吃草。秋天过去了,一切安然无恙。
这一天刮着很冷的西北风,三瓣走出洞口时不禁打了个冷颤,它实在不想顶着大风到很远的地方觅食。“我只吃一点,明天天气好了,我就出去觅食。”三瓣安慰着自己,把肚子吃得滚圆。
过了几天,下起了大雪,三瓣又在家门口填饱了肚子,不过这一回,它换了一个洞口。“我有3个洞口,每个洞口都有很多草。我不过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在每个洞口吃一点点草而已。”于是,在每一个恶劣的天气,三瓣都找到了一个解决吃饭问题的捷径。
一天,睡梦中的三瓣突然觉得异样。它睁开眼睛,发现一只狼堵在它的家门口,正试图把洞口挖开。三瓣连忙跑向别的洞口,却惊讶地发现,另两个洞口已经被岩石牢牢堵住了!“从你第一次吃窝边草,我就知道这里有只兔子,可我知道狡兔三窟,摸不清另两个洞口的位置,不好下手。”看着到口的美食,狼得意地说。直到这时候,三瓣才领悟到母亲的教诲是多么正确。
一头小牛为了返回牧地需要穿过一片原始森林,由于这头小牛做事缺乏理性,仅凭感觉在森林中独自穿行,所以便踩出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
次日,狗经过这里,它也走了同样的路。第三天,羊群的首领发现了这条小道,便也带着它的同伴沿着此路穿过了森林。
后来,人们陆陆续续地沿着这条路走。他们在走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弯下腰,绕开一个又一个障碍物,于是他们纷纷抱怨,甚至咒骂。但是,他们只是发发牢骚,并没有绕道而行。
渐渐地,这条小路变成了山野当中的一条主要道路。许多年后,这条小路变成了村庄的大路,随后成了城镇的主干道。所有的人都抱怨交通拥堵,说这条路可能是最糟糕的一条路。而其实,如果朝着其他的方向走,也许只需三十分钟便可走出大山。
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看起来复杂的事情,也许只要稍微换一个角度思考,或是换一个方向行进,曾经棘手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有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跋涉的努力与坚持,而是适时的思考与。当然,还有为了改变而必需的勇气与行动。
哲理: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 童话故事编写
★ 编写工作计划
★ 函数课件
★ 个人简历怎么编写
★ 安全规章制度编写
★ 编写童话故事作文
★ 编写故事作文
★ 编写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