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清明雨上,满身花语确开时散文(共含9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isavontin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清明雨上时作文
倒一罐老树茶,遥听一段老调,这才觉得活着其实是件平淡切不关乎岁月的事情。
静默的人围着篝火想些各自的心思,默默的在此发呆,去往远方,祭奠着一段过往的时光,遥想着将来的日子会遇到什么人?会去做什么事情?生命有限,有些想去做的事情就要去做吧?无论对错值得与否,时光会很快爬到终点,人生最终将会成眠于黄土。
这些年、这些事、这些人……有些宛如时光倒退。他们依旧老样子的活着,上山下山,哼首令人觉得惊艳的陈年老调,采朵艳丽的野花送于山涧中,随着水流的尾巴去往远方,天也阔,云也淡。
人在哪儿?故土依旧,满山都是他们的魂,白云扫去所以的哀愁,天野苍苍为我所爱,安息于青山绿水间不问人世,平静的等待着那没有等待的故事。
每个人的人生只凭自己去渡过,因为太漫长,以为都不同所以有了遗憾,有了美好,有了感动和辛酸。看着山谷里飘落的叶子,不知道它们来自哪棵树?从高亢的天空中缓缓坠落,宛如宿命。
天苍茫,叶孤零,人——各自去它乡。
只是为了去寻找自己的梦,只是为了去成全自己的生命,那么长那么短,情怀依旧是一样的。
多少年前他乘上了离家的车去往远方,在多么年少的时节宛如一束开放得青涩的蒿,家乡的母亲就站在那山头上遥望着他远去的.身影,转身多少次挥手致意,叫她回,喊得嗓子沙哑,泪眼含眶,她依旧痴痴的站在那儿,宛如一尊雕像,最后连这一幕都成为了他心底永恒的画面,无论多少次他都能在记忆的泪水中浮想起她慈爱的身影,就立在那儿,就在那儿,无论多少次回头母亲都在那儿——不曾改变。
看着儿子的身影一步一步的去远,慢慢的变小了,形影单薄那么瘦弱她不由流下了一行老泪,这眼泪的味道只有这青山才会知道,它们承载了多少辈人的故事,看着他们一点点长大再一点点苍老,最终魂归故里,老了,就埋葬在此,和山不离不弃,静静的守着这片属于自己的家园。
于是有很多人不为金钱不为名利,甚至依旧要住在这些山里,他们的生活不受外界的过多干扰,再大的事也会在傍晚时分煮上一罐老茶,哼一首老调,然后用沧桑的手抹去满脸老泪。
山里的布谷鸟儿清脆的叫着,清明的小雨细细的下着,似乎在提醒人们清明雨上时应该回去看看了,无论去得多远,散落在天涯的兄弟们都会折着青青杨柳,一同回家为祖先扫墓,老辈走在前面指着一片片青山说着过去的故事,孩童时的记忆被点点滴滴的唤醒,依稀记得他们的祖辈们曾经怎么样的活过,他们的脚连在了土里,却曾开出过灿烂的花朵,青春随风摇曳,枕着梦想的云朵谈着旷古间最浪漫的爱情。
老辈们站在先祖的坟前会告诉你家族的故事,听上去如此亘古久远,似乎被命中注定好了一样,于是他们也不再想离开这片土地,老了还回来。怕后人会遗忘,他们一再叮嘱这儿是哪儿,谁的墓地,曾经有过怎么样的传奇,黄土拢身后,他们依着猎猎的风,在艳阳下看守这这片不曾遗弃他们的家园。
遵循礼节上坟,烧香、烧纸钱、磕头,告慰着先者的灵魂祈求着子孙平安,因为老了所以有了沧桑的味道,也因为如此他们的生命变得如此厚重,令人敬仰而尊重,在这里,这是家园。
把你的梦想变成柔软的白云安埋在我多情的故土,把你的魂魄变成轻柔的霓裳护佑着这片青山与绿水,不曾忘记,那温柔的阳光灿烂的照晒着人们的汗水,不曾忘记那些先辈的古训和格言,我们踏着这片土地感受着祖辈的温暖,为你扫去一片墓上的尘埃,在此,敬上一杯薄酒,愿天地祥和。
旧屋的墙上仍旧留着那句话,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曾经鲜艳的字写在白色的墙上,如今只留下了斑驳的身影,无法依稀辨认,唯独他们能明白,宛如某个时代的某种情结,只有同样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这些字字句句何止是留在一面墙壁上的?它们更是宛如血液一般烧在身体里的,刻骨的,灿烂光辉的,又勾起了属于那辈人的情怀来,都不由而同的感叹着曾经的岁月,在这片苍茫的麦田里他们也曾经青春灿烂,热血飞扬,他们看着山后面的蓝天放逐过所有梦想,承诺过彼此的爱约,他们都一样,也一样的把这句话深深的埋在心底。
我的眼睛湿润了,因为看到他们的眼眶有了泪,有些时代有些人太过刻骨,于是至今都难以遗忘,似乎都成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情节,他们怀念,不止是因为那些热血飞扬的革命,更因为他们也曾年轻过。
这样的感觉在他们心底并不亚于一段刻骨的爱情,我不懂于是无法与之共享,只能听他们神采飞扬的谈论旧事,岁月匆忙,我们谁又能真正的将青春和无憾握在手间?因而手心才会刮出了沧桑的掌纹,最终从掌心抽出。
看他们共同喝一罐老茶,唱着家乡老调,我无法融入,但却感到了那份情真意浓,篝火间他们是如此的潇洒,因为生命的厚重,所以变得伟大,我觉得这群身边的长辈们和那些煮酒论英雄的侠客没有什么区别,此刻他们也是那么的潇洒,令人敬仰。
我们有各自不同的故事,时代和时代的变迁,一代人和一代人的不同,把梦想开花,为梦想和青春付诸了生命更宏伟的意义,踏着清风明月追赶着心里的信约,心在哪儿?梦在哪儿?生命活在哪儿?又会去往哪儿?花开花落无需感伤,因为他们会抚去我们沧桑的伤痕,我们会抚平他们苍老的痕迹。我们血脉相承,无论走得多远,满山黄花开遍时,都会想起那些不属于我们的曾经,和曾经属于我们的过去。
清明雨上散文
晨光熹微,我从梦境中平静地睁开眼睛,仿佛在用力挣扎之后,又重新回到了有声有色的世界里的庆幸,躺在床上,全身是虚脱的无力感。看了下手机,是五点二十五。蓝色的荧光把昏暗的房间照的一方微弱的明亮。此时,整座城市还没有完全苏醒,被南方潮湿的水汽包裹着,就像弄堂里挂着的似乎永远也不会干的衣服,袖口和衣领处不停地滴着连绵的雨水。窗外是一片灰色的寂静,压抑的让人无法再有入睡的欲望,偶尔有一两群鸽子,盘旋着这座城市的上空,翅膀掠过天空的声音,微弱而又清晰。
口渴难耐,我下楼去厨房倒了一杯水,尽量放轻脚步,以避免吵醒母亲,引来不必要的唠叨。三个水瓶都空着,只有一个还剩下一点冷水,我拿着杯子一口气喝了下去,喉结上下翻滚发出唐突的声音。
出门的时候,还是惊醒了母亲,她在卧室里喊着我的名字,声音透过门板显得苍老而又隐约不清,她说,穆生,路上慢点。我没有回答她,年幼的孤僻让我习惯用沉默来应对一切,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是如此。我的手放在门上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等她说完以后,开门出去。外面依旧有些凉意,潮湿的水汽迅速向着我涌来,紧贴进皮肤,然后渗透到毛细血管里去,空气中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凝落在发间。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深秋早晨的空气,鼻腔里有着冰凉而有寒冷的感觉。下楼,习惯性打开了右手边的信箱,信箱很久没有用了,绿色的漆皮被锈迹磨掉了,打开时时候有着吱嘎的声音,刺耳而有尖锐。其实知道里面并不会有东西,但每一次都会有着期待,最后再次重新关好。那是我多年以前的习惯,每一次打开时侯,都会有一份报纸,而现在已经停订了。
是一封信。当我打开邮箱时候,它躺在灰暗的角落里,信角起了皱折,日期在很久以前,大概是我以前忘了拿出来,信封上那熟悉的字体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南瑾。
记忆里,我和南瑾认识的那一年,我才九岁。我记得那一天夜晚我发了很高的烧,那时候父亲尚在,他抱着我去了镇上的医院,我因为疼痛蜷缩在父亲的怀里,听着父亲的心脏跳动的韵律,仿佛又回到了婴儿时期一般。母亲跟着父亲,一边喘着气一边对我安慰着我,说别怕,一切都会好的。我咬紧了牙不让自己的眼泪掉下来,握着母亲的手,因为用力关节隐隐发白。我感觉我的脑海里连同着遥远的宇宙,有着物质在不断的爆炸着,牵连着身体内的某一处的神经。焦距在我面前变得模糊不清,我只能看见一大片模糊而又苍白的光团,悬挂在我的头顶上,视线里偶尔有着黑色的东西掠过,应该是追随光芒的飞蛾。我闻到的医院里特有的刺鼻消毒水的味道,那种味道似乎更加的刺痛了我的感觉,医院里有一种空洞的寒冷渐渐着包围着我,然后将我逐渐地湮没。我紧紧地握紧了母亲的手,满是汗水。
我被安排在坐下,但是我看不清那位医生的脸,意识模糊地像一团雾气一般,让我迷失在那一段空间里,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仿佛周围是无边无际的白色,我就一个人孤身站在那里,无法动弹,只要走一步便会头痛欲裂。那位医生将助听器放在我的胸口上,金属冰冷的气息投过薄薄的衬衫传了过来。然后,我觉得他迟疑了好一会儿,才起身叫父母出来。
医生让我喝了一碗药,我的头痛渐渐有了些好转。父亲沉默着抽着烟,母亲拉着我的手回家。脸色凝重,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却懵懂地明白那应该是关于我的,所以也不敢吱声。弄堂里的灯光很暗,橙黄色的灯光将我和母亲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我偷偷去看他们的脸,却还是无法获知一些什么。家里空荡孤寂,母亲拍拍我的头,对我说,不早了,先睡吧。我懂事地点头,然后就这样跑上了阁楼,我不知道为什么那是我会如此地仓皇,好像不愿再看到母亲心中藏着更深的东西,抑或害怕那种没有尴尬的沉默与寂静,所以我选择了逃离。那是我很多年前最难熬的一个夜晚,我坐在阳台上,看着星星璀璨的样子,整个城市安静地进入睡眠,只有我醒着,如同一个上帝的身份,俯视着地面上所有的生灵,而唯独,看不到自己。
母亲第二天的时候就开始在家收拾东西,我回来的是时候,看着满地的狼藉,不知所措,母亲走过来,捧起了我的脸,对我说,穆生,一会儿爸爸他带你去上海。你要听话。父亲一直站在外面抽着烟,也不说话,印象里他总是穿着那件蓝色的工作服,灰尘扑扑的样子,背影消瘦而又模糊。年幼的我并不知道我当时的病情已经严重到什么地步,我无法去猜测那天晚上医生到底对父母说了些什么。孩童的心灵就是这样简单而又纯粹,我因为去上海而兴奋了很久,而忽视了母亲在我后面注视着我的眼神。我只记得我们离开的那一天,夕阳特别的红,染红了整条弄堂,刺得我睁不开眼睛。
清明雨上经典散文
这几天总是有一些烦心的事,不是日常琐碎的事情,就是固定一些年轻的人思想的障碍。为什么我会把年轻人所遇到琐碎事情叫做障碍呢?一方面,年轻人,固有的思想活跃模式活跃。年少的时候,爸爸跟我说过,为什么像我这个年纪的时候,晚上容易做梦,因为在我的梦境内,我的思想是无限延伸的,这个时候跳在这儿,那个时候跳在那儿,没个正经,不像他们大人除了干活就是上班,没空做梦。令一方面,年轻人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宠儿,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但是,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我们这个年纪是父辈过来的,有时候很多事情,说过以后,也只能仅仅的博他们一笑,无所了了了。
与其自己徒劳伤感,不如自己找个合适的地方,选择一个恬静的地方,自己发牢骚,没错,我是这么认为的。
清明,照例是个不寻常的日子,本不打算回家的,回头想象一下琐碎的工作,烦恼的压抑,我突然有点不适应了,不适应这种朝七晚八的日子,带着满满的惆怅,坐着颠簸的列车,我准备回家,路遇小镇,也别有一翻情趣。好久没去过车站了,想想,大概也有三年了吧,令我惊奇的是,车站的人,气氛,依旧如三年前父亲送我上车求学的情景一样热闹,匆忙,往事一一浮现。突百感交集。满满的惆怅虽不说一扫而空,但是或许也有那么一点期待吧。
坐着颠簸的车子,看着里边的街景,徐徐吹来的四月春风,让我好不舒服,竟也让我有种蠢蠢欲睡的冲动。车子缓慢的行驶,不说怎样,也半推半就的`到家了。回家第一眼,看到的不是香喷喷的饽饽,也不是母亲那关怀的目光,印入眼帘的依旧是父亲那布满血丝的双眼,父亲依旧是那十年不变的语气,简简单单的“到家了。”转身帮我拿行李,行李本不多,又加上父亲那厚实的身体,我顿时两手空空,感觉自己毫无用处可言。
我跟父亲的关系,在两年前早已恶化,不说别的,大致原因就是我总感觉我是高人一等的,我一定会有出息,但是父亲又感觉我总是什么都不做,心里气恼我吧。对此我无可厚非,既然不理解,大家又有代沟,那就尽量不沟通了吧,免得受皮肉之苦,顺便小小的提一下,身为年轻人,我能没有那么点狂傲么?父亲,是你不理解,还是我真的太喜欢想入非非?
很多感触颇深的感受,有时候真的不是文章所替代不了的,就比如我们的内心而言,这仅仅只能是个寄托吧。回家了,时隔二天,远方的亲戚回家来上坟,本让我这个波澜不惊的心,顿时升华。母亲不在家,照例是父亲打理一切,我在旁边扮演配角的身份,酒足饭饱过后,大家出发。
下面再来说说我的问题,其实本着骨子里的我,是对这种习俗,或者说传统吧,是不屑的,我感觉做这种有什么用呢,生是生,死是死,难道我们非要到这个时间,我们才来,或者说能?来尽一下孝道?我不是唯物主义的人,也不是唯心主义的人,我感觉毫无价值可言。其实,当时我的这番言论,现在我看来,我自己都感觉很逆天。
长这么大,第一次看父亲过清明,加上一个远方的亲戚,顿时使场面隆重起来,一切井然有序的进行着。完毕,我磕头,父辈的,长辈的,轮毕。父亲信誓旦旦的说道,“希望祖辈可以保佑我们子子辈辈。完毕,到我,父亲让我磕头。我遵从了,当我跪下的那一刻,我懂了,真的懂了,一切的一切的都有它的运营法则,既然国家高度重视清明,说明也有一定道理,清明我们尽的虽不能说完整的孝心,完整的孝道,但是可以至少这么说吧,我们带着一个尊敬的心,我们是来看望你们的。
那一刻,我也懂的了很多。打个比方来说,很多时候,我们看待问题,看待传统,尤其是处于我们这种叛逆的年轻时期,我们可能不屑一顾,但是真正当我们深入其中的时候,我们或许感受最大的是那份满满的收获,满满的感动。至少,中华五千年的名族传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不堪一击,存在有存在的价值,牺牲有牺牲的价值,并不是你一言,我一行可以阻碍文明的发展的。
再次踏上远方的路,带走的更多是感动,收获。听着萦绕于耳的歌曲,好不舒服。看着路边的路景,不管是物是人非,还是人事物非,又或者说是物事两非,总该有一种吧。下一年我定会,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
雨上清明散文
又一页,写满苍凉,千杯酒不解思量。莫问愁肠处,写作诗文,难抒一抹怀情。
那一日,谁策马扬鞭,千里征途,为谁风尘赶来。却不道,错过尘情。一辔青丝,尘落天涯。青灯黄卷日日伴,妙法精华参尘禅。尘缘已了,青丝碧落只归禅。不相问,刹那繁华,几番滋味无奈去。朝朝暮暮又往日,却不见当年素心人。不忍去,两行红泪已沾衣。策马扬鞭终不回,情深奈何缘线断。思绪不减,乱谁心神。空悲凉,江湖情,恩恩怨怨何时了。终了相忘于江湖,不问天。
那一日,谁举案齐眉,千年等待,为谁留恋人间。四月芳菲人间天,雨上清明,又添伤心意。烟雨朦胧,冉冉物华生。小桥流水,繁阜古镇,烟柳人家,含笑颦眉。一梦方醒,千年古刹今犹在,不见当年白娘子。西湖美酒,梦生相念。断桥相会不负卿,雨丝丝,情绵绵一叶扁舟难载千年情愁。十里长堤,杨柳垂地,水光潋滟,终不忘此生。雷峰塔,宿世命缘,禅意濯心,一袭白衣乘仙风,千年恋。
又一夜,写满沧桑,一室琴声,不解风月。莫问深情处,人生如若初相见,何事悲风画秋扇。
那一日,谁吟十诫诗,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不相误,不相负。见或不见,一世思量。默然相遇,已隔前世今生。笑语嫣然,铭记于心。今生相遇命自苦,尘世斜阳又微雨。秋千巷陌,皎月出斜。梨花雨落,人世彷徨,一抹梨香,乱了今生。研一盏墨香,掬一缕月色,岁月冷巷,玉瘦香浓。
雨上清明,独自彷徨。红丝细雨梨花香,血染桃花春风度。枝上鸟鸣,脆耳清转,撑伞赏春花,一春花香又衔思。微风细雨,灯火阑珊,却又见朗月当空。我独自对月凝望,不相解,默无语。文字煮茶,淡淡苦香。长空饮尽,写尽情思。
清明雨上优美散文
怀旧是一场旅行,一场华光倒流的逆时空之旅。
——题记
时雨纷纷,杏花雨细细密密,在空中摇摇曳曳,如烟似雾,氤氲迷茫,空气中透着一种思念的味道。又是一年清明雨上,又是一年杏花雨凉。轮回的记忆,如迷梦般地穿过思念的长河。
时光飞逝如梭,隐隐错落。记忆回到那堵斑驳墙,还留着古老的印记;那扇破旧的木窗,仍在风雨中摇曳着;屋前的那毗菜绿,早已杂草丛生了吧。已不记得这是第几个清明了。在家乡的每个清明,我都会回到那间小屋,看看那些繁华尽落,仅剩的青冢苍凉。今年的清明,我只能遥寄这丝丝冷雨,靠回忆来祭奠。那如烟的往事,犹如潮水一般汹涌而至。无尽的悲伤则像浓雾一样弥漫了我整个身心。
人的一生当中,深刻的思念是维系自己与记忆的纽带。他维系着所有的过往、喜悲,亦指引我们深入茫茫的命途。虽然提到这些太过悲伤消极,但我应该始终甘之如饴的承受它的重量。
伫立窗前,一切依然。只是一些不再熟悉却仍存留在脑海里的一幕幕被风吹去了一层尘埃,在冷雨的洗涤下斑驳一片。还记得您年轻时如花的笑靥,还记得屋前那片妖艳的桃花林和那颗高大的枇杷树,还记得您亲切的话语和殷切的`关心,还记得……杏花雨仍淅淅沥沥的下着,思绪也随着雨丝在空中飘摇着。‘子欲养而亲不待’,那一年,连天空都灰得压抑。
生命的诞生大致相同,但生命的逝去却千姿百态,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忘却。我常想起那些与我擦肩而过而又归于冥冥之中的生命,想起他们起步的刹那以及留给生者的思索。从而感到生与死连接的紧密与和谐。那一个个生命的逝去,已残缺为一片片记忆的碎片,拾捡这些碎片是对生命的体味,对生活的审视,是咀嚼一颗颗苦而有味的橄榄。
其实生死对于一个相信轮回的人来说,应该不是最重要的事。生命并不是真的结束,只是另一种开始罢了。
这一刻只想跟自己说,且行且珍惜。
你我的过去,雨过之后更为清晰。那些句句断肠的叮咛,那些幕幕揪心的场景。对不起,我终是不能如我所承诺的那样忘记你。
当《清明雨上》的旋律第一次萦绕在我的耳旁时,正是接近清明。我才懂得原来阴阳两隔的爱情竟然可以疼痛得如此撕心裂肺。许嵩用质朴的声音唱出了如此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所以,有些人在未失去时请一定要记得珍惜。
“木雕流金,岁月涟漪,七年前封笔,因为我今生挥毫只为你。”你走之后,岁月只能泛起一点皱褶;你走之后,洒暖回忆思念瘦,想你当年,裙裾微摆,青丝拂面,只如今你我断肠离别。梦里花落,朦胧间,你明眸清澈一如当年,流转我心间。你若不研墨,我为谁挥笔。为你作诗忆当年,至此栖毫不曾悔。
“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雨落花台,你让我怎能忘怀?忘不了你回眸的.模样,忘不了你的巧笑嫣然,纵是东瓶西镜放,我仍是心有牵挂;纵是了断红尘,我仍是心有杂念。又是清明时节,能否折菊一枝,寄你身旁?你可曾记否,我哼的这首旧歌谣?你可曾记否,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忆往昔,不觉泪已两行。
“远方有琴,悄然空灵,声声催天雨,涓涓心事说给自己听。”远方抚琴的那个女子可是你么?心事你可曾了然?你又怎忍心看我空对长夜,黯然神伤。月影摇晃,人影彷徨,好多话还没来得及说,好多茶还没来得及泼,你已走远。我用这一生来等你,等你回来陪我浅吟低唱,等你回来陪我醉酒今宵。也许等我风化成那井边的永恒,你就会回来。
阁楼轩窗,你正梳妆。摇曳的烛光中倒映出你当年的模样……
清明雨上初三散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清明是一场下了很久很久的雨,自周朝开始洒落,洗过秦汉唐宋元明的街道,奏出岁月生死的离歌,自古而今,千年传唱。沾染过多少人间烟火,人世悲欢。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中。飘洒而落的杏花,微凉的风,和你跋涉的身影,都刻在岁月的长廊里,清明的坟草摇曳在风中,等待异乡而归的游子,数年的离别,一朝化泪,沾湿的不仅是衣襟,还有那天人永隔难以诉说的相思悲情,像雪山融化后的冰水,猝然漫入你的心岛。
你若没沐过清明的风,又怎知岁月无常的苦。你若没淋过清明的雨,又怎懂阴阳两隔的恨。跪地焚烧的纸钱香烛,祭奠那些死去的和未死去的魂灵,烧糊的那些图案,都飞到该去的地方。
想起年少时背的`滚瓜烂熟的杏花村和酒幌下的纷纷青雨,以及那些游子对四月的无限感伤和延长的怨恨,易碎的典籍与佚散于灵魂之外的火纸,拖着后人接近贪婪与无耻的祈求,人们慢慢怠慢了清明,渐渐少了那些敬畏与虔诚,忘了那飘摇的山花和轻柔的细雨都是清明的馈赠,忘了那沉睡在地下的灵魂,曾那么鲜活的行走在这一片土地。尔后清明只能用每一朵绽放的花来抚慰安息,用每一个乍暖还寒来触动思绪。是道不出的哀伤,是想流难流的眼泪啊!一堆青冢一部书,一地墓碑一绝唱。逝者如斯,生者前行,我打清明走过,在纷纷扬扬的杏花春雨中,醉眼朦胧,细雨迷蒙,哪管它酒旗招摇,雨燕斜行。
又是清明雨上时初中作文900字
又是清明雨上时,遂想起“小杜”的诗句,遂想起清明节去世的奶奶……
照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可是那原本亲人满座的八仙桌旁,唯独少了一个人的身影——奶奶。全家人呆坐着,看着那个曾经给全家帶来幸福的老人的座位,心里都不是滋味。而那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仿佛是奶奶在另一个世界落下的`泪,浇湿我们的心。
又是清明雨上时,遂想起幼时过清明。那时的奶奶很年轻,很健康。每逢清明,奶奶总是和我大手拉小手,去采河边刚刚冒出来的嫩嫩的短蒿。我时而伏在树洞旁捉小虫子玩,时而扯半根野草含在嘴里,弄得脸上满是泥巴。这时,奶奶便会笑得合不拢嘴:“瞧我们家这小泥猴。”边说,边轻轻用那洗得干净的衣袖拭去我脸上的泥土,我便顺势躺在奶奶的怀里撒娇,蹭她一身泥,奶奶也不介意,紧紧搂着我。这时躺在奶奶怀里,透过奶奶的指缝看蓝天,感觉很温暖,很安全。
又是清明雨上时,遂想起小学时过清明。每每放学回家,刚推开门,便嗅到一股浓浓的蒿香,我飞奔到厨房,看见了奶奶,便风一样地扑到她怀中。奶奶乐呵呵地将我抱起,用那沾满糕米粉的手抚摸着我,快乐地说:“哎哟,我的孙儿长大喽,奶奶老了,抱不动喽!”我便用双手轻轻摩挲奶奶的脸颊调皮地说:“才不呢,奶奶永远不会老!”
又是清明雨上时,遂想起刚上初中时过清明。周末回家,我总要紧紧拥住奶奶,向她倾诉一星期的思念。这时,奶奶会帶我去扫墓,她用颤抖的双手拔去爷爷坟头的杂草,然后边点纸钱边忧伤地对我说:“奶奶离去不远喽,以后别忘了,常来看看奶奶啊。”我哽咽着对奶奶说:“才不呢,奶奶最长寿……”可是我仿佛听到奶奶那干瘪的手在宣告,
如今的她已是饱经风霜。
而今,又是清明雨上时,不变的是物,离去的是人。那小蒿依旧,只是没人摘;那蒿香依旧,只是少了做蒿团的人;那坟……爷爷的坟旁,添了一座新坟。
又是清明雨上时,我的心也随清明的雨丝飘洒着,此刻心中又不禁想起了奶奶……
点评
文中作者情感充沛,选用几个清明节时的场景,来表现“我”与奶奶间祖孙情深,对奶奶的刻画很细致;善于运用对比,来表现“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层次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优美散文
夏夜如荼,让人难以入眠。我轻轻推开窗,看看这被夜笼罩的街巷,安静如镜,仿佛只要出了一点声响,便会打破这夜的宁静。
又是清明时节,一个弥漫着浓郁伤感气息的节日。还记得唐朝诗人曾言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细雨纷纷扰扰,为这清明时节添了许些清愁,少了许些哀怨。通往墓地的人来往不绝,这条路映照处生命的斑驳,记录过去与现在的沧桑和回忆,显现出生命与死亡的痕迹。
凌晨三四点,我一个人静静的听着许嵩的《清明雨上》,不知不觉便沉醉其中。我昏昏沉沉的便进入了梦乡,醒来时却已是“窗透初晓”。可是纵然天已大亮,歌曲还在不断的循环播放着。虽然已经歌已经在我耳中过滤多遍,可我仍觉不过瘾,不知觉的'跟着旋律念起歌词来。“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木雕流金,岁月涟漪,七年前封笔,因为我今生挥毫只为你。”
我哼着调子,心中多了许些伤感,心也莫名的抽动起来,微微的颤抖着,却不知泪水浸染了脸颊,好在这是清晨,大家还未起床,我也就轻拭脸上的泪水,却也掩饰不了脸上的泪痕。“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听着这带着浓郁伤感的中国风的歌曲,我的心早已被打动了无数次,不禁忆起了往事,泪水自然而然的往下跌落,清晨已过了许些时分,脸上的泪痕也早已被水洗净,只是那首歌的余韵还弥留了一点一滴的伤感。
珍惜眼前人吧,就想歌中高潮部分唱到的“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不要等到天人两相隔的时候才知道珍惜,到那时候你们的一切回忆都会成为你难以忘怀的痛楚。
远方传来悠悠的琴声,悲戚怅然,清净却又如此的隐秘,让人难以捉摸不定,一声声催人泪下。月色清淡,在这烟火尘世中,我寻你千百度,却也不见你的踪影,也许是对往事还未释怀。
我从未忘记你,只是忘了你和我的曾经,又是清明雨上,我欲折菊寄你身旁。
★ 清明红花雨散文
★ 清明祭清明雨散文
★ 清明雨上作文初二
★ 清明雨上随笔高中
★ 清明前的雨散文
★ 春花语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