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清明节征文(共含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盲音”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又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黑铁山。黑铁山中有一座革命烈士纪念馆与纪念碑,它是为纪念黑铁山起义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修建的。
站在烈士纪念碑前,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社会,建立新社会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年轻的生命。
先烈们,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是你们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斗争,是你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让后人翻身做了主人。先烈们,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
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建设了我们的美好家园,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为祖国奉献的机会。同学们,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国争光,为国添彩。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的明天。
有句古诗说得好“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景象。清明是每个人祭扫亲人的日子。然而,我们的“亲人”是谁呢?就是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
这一次的出门与平常有很大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再是那么兴奋了,而是庄严和哀痛。
经过一番颠簸,我们来到了烈士纪念馆。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硕大的石碑,上面生动的刻画了战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画面。这又让我想起了当年那段战争岁月,无数革命前辈,为了共和国的诞生,和敌人英勇作战,有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我的耳畔传来阵阵低沉的哀乐,轻轻的,每一个人的脚步都是轻轻的,生怕吵醒了已经“熟睡”的烈士们。最后,我们往右走,经过一扇大门,又进了一个大厅。里面为我们展示了无数烈士们的感人事迹与生平简介,为我们陈列了烈士们的光荣证明和遗物。虽然他们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但他们都监守着自己的岗位,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即将离开的时候,我被门口一块不大的石碑吸引住了。上面刻着毛主席亲手写的八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不就是描写了所有牺牲了的革命先辈们吗?
走出烈士纪念馆,我感慨万千。让我们共同继承先辈遗志,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积极向上,长大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伟大的`国际主义革命烈士的故事,怀着对邱少云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我贪婪的读着。我凝视着书上的插图,仿佛那张画在不断的扩大,扩大。熊熊烈火在眼前不断的燃烧,邱少云叔叔坚毅的神情展现在我们面前……我含着热泪默默地说:“邱少云叔叔,您没有死,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远活在朝鲜人民心中,您的名字永远闪烁着光辉!”
邱少云叔叔为什么能烈火烧身不动摇呢?是因为他有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能把革命利益看的高于一切。所以他为了革命的胜利,宁肯牺牲自己。邱少云叔叔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我们这一代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
还有黄继光英雄。看到他的英雄事迹后,我闭上眼睛,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黄继光那光辉的形象怎么也挥散不去。忆往昔峥嵘岁月,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耳边又回响起嘹亮、威武、雄壮的红色摇滚--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了保卫祖国 ,为了保卫家乡,打败美帝国主义,保卫和平,我们的先辈去朝鲜打仗,英勇战斗是民族的脊梁,鸭绿江水在静静地流淌,嘹亮地军歌在耳边回荡。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黄继光就是无数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好儿女中的一员。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身中数弹的他像暴风雨中的巨人一样顽强地站起来,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趁势攻克了敌人的阵地,夺取了胜利。这真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多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啊!
当我读到“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这句话时,我浑身发热,黄继光是多么主动呀。可是我连妈妈交给的的任务都不做,比如说妈妈常常对我说,长大了,能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就拿扫地来说吧,一天,妈妈叫我扫地,我随便扫了一下,很不干净,妈妈见了,批评我说:“凯凯,你连这点家务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妈妈就要我重新扫地,我找了一个借口,跟妈妈顶嘴。后来我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一切,我多么不对呀。
当我读到“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这句时,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泪水无声地滑落下来。黄继光,这个伟大的战士,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忍着伤痛,像巨人一样冒着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黄继光,一个普通志愿军战士,却有一种不怕牺牲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力量鼓舞着他呢?哦,是最光荣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促使他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我呢,却连一点小小的磨难都经受不起。遇到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大呼小叫,那一次,我在改正考试发下来的试卷,这是一份提高卷,我做错了好几题,马马虎虎地应付修改,然后拿给爸爸看,爸爸耐心地讲解,我听得不耐烦,生气地说:“你有没完没了,真烦。”爸爸严厉批评我,说:“遇到难题就绕道走,你这是逃避困难。和革命先烈相比,你还差得远呢!”是啊,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虽然谈不上战争时代浴血奋战,但连起码的学习困难都不敢去战胜,我是多么的渺小啊!
是啊,除了黄继光以外,还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被侵犯,为了人民不受欺辱,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是他们用忍饥挨饿换取了我们今天丰盛的饭菜;是他们用站岗放哨换取了我们今天树荫下的嬉戏;是他们用流血牺牲使我们在和平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
战争的年代照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她增光,为她添彩!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先烈们永垂不朽。
有一种声音,一旦进入心间就很难消逝;有一种情感,一旦有了就很难再一如既往地过粗鄙的日子。
阳春四月,绿树成荫,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来临之际。4月4日与家人一起到仙居的烈士陵园扫墓。在那里,我还看到了很多学校自发组织的扫墓仪式,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墓碑前,首先对他们进行了沉痛的哀悼,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从表情上不难看出学生们的心情是沉重的。此时此刻,一幕幕英雄事迹再次浮现在脑海,先烈们为了祖国的明天,面对死亡毫无畏惧,对革命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尽管他们牺牲了,可是在后来者眼中,他们却永远活着。
正如毛主席在此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我们冒着风雨跟在同学们队伍的后面,站了一会儿,脚已有所酸痛。但同学们仍旧站得笔直,神情严肃,过了一会儿…… 同学们手握白花步入墓区,于是我们也跟在在他们后面进入墓区,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缅怀死难的烈士们。一位位烈士的图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斗争过程。为了人民他们抛头胪洒热血通往直前。为了解放中国,他们舍弃小家,聚在一起,才换来了今天大家的安宁,我们把手中的鲜花献给了烈士表达我们对烈士们那份崇高的敬意和缅怀之情,坟前的小草绿绿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气息,好像烈士对我们说着一句句鼓励的话语。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有仗不完的劲,最后我们绕了一个圈子,离开陵园,门口的柱子上几个“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光彩夺目。这道光激发了我们心中的爱国信念。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特别的地方,同学们还进行了了分组劳动,有的拔草,有的捡垃圾,有的同学边干活边看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感动之余不由地加快了速度,因为在大家眼中:只有一个无比干净整洁的环境才能与如此高尚的畏魂相称。于是,大家对被刺扎的疼,被淋湿丝毫也没有理会,并以多捡一块垃圾,多拔一株杂草为荣。因此他们的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并将永远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在那里我见到了一件我永远都忘不了的一件事,那就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忘不了那日扫墓活动中身旁老人的音容笑貌,更难以忘怀老人专注眼神下闪烁的晶莹泪花。透过他的目光,我仿佛聆听到久远年代的战火喧嚣,看到了硝烟滚滚、尸横遍野的血泊沙场。老人看似平静的神情下,一颗如熊熊烈火般的心在跳动着,燃烧着。一切归于平稳、安静,一切归于自然;但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切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老人或许未曾亲临战场,持枪杀敌;未曾遭遇过奸人的威逼利诱与严刑拷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老人的心与为正义献身的英灵们的心连在了一起。
通往烈士墓碑的小路蜿蜒向前,也不拒绝零散,也不拒绝坎坷,断断续续似乎总也走不到头。真正去体会和理解一种精神、一类品格,并非易事;而踏踏实实去做一件事情、一项任务,其中的艰难更无需赘言
而今和平年代,我们无法亲身体会战争带来的动荡与灾难,也不可能真实感受到血雨腥风的战场气息;或许是我们的到来唤醒了老人埋藏许久的记忆(童年的回忆),或许这仅仅是老人生命中不经意的一笔。
纵使通向革命烈士精神家园的道路很漫长,过程很坎坷,但我们始终坚信:只要在英灵们精神光芒的照耀下继续前行,我们一定可以取回属于自己的“真经”。这次活动不但让我们向烈士致以崇高敬意,我们学习了烈士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让我们埋在心中的那颗种子茁壮成长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雨点醒上帝泪,行人匆匆泪潸潸。孤独一人望灰天,心里怎能不忧愁?心溢慢愁怎可述,只有夜雨能晓之。
——题记
夜,寂静,寂静于无一丝喧哗。夜,喧哗,喧哗于雨的声响。
夜,灰蒙蒙的,犹若披上轻柔的薄纱,模糊不清,但此时我不能辨别,那模糊是因为下雨,还是因为自己的眼泪。
清明。在不知觉中,竟已到了。故乡的思念涌上心头,闷热地令人难以喘息,即使清明前后都下着小雨,亦是清凉。
被雨声惊醒,从睡梦中醒来,便已不能再睡却。
雨,下地很大。
雨滴滴落在窗户上,发出刺耳的“啪啪”声。
自然界的雨,是十分平常的事,只因云撑不住那沉淀的水蒸气,于是坠下雨滴。却有人说,清明的雨,是上帝的泪,是上帝在哀悼那些死去的人,是上帝也在思念那些离去的人。
这在科学原理上完全可以称得上“可笑”二字,但是人们却固然地认为确乎所以,因为清明,没有人能够大声地笑,因为清明,是在哀悼那些死去的亲人,因为清明,是溢慢思念的节日。
雨依旧下着,依然下地很大。
我已经两年没有回故乡了,鼻子想嗅那里的草和空气,眼睛想看那里天然的植物和景观,双手想要触摸那里纯净的一切,嘴巴想尝那里的特产美味。。。。。。心,更是向往那里,向往那里的纯净、那里的天然、那里的一切。
昔日的欢笑,昔日的清新,昔日的一切,只源于故乡的记忆,只是,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去看那记忆的故乡。
泪。不禁坠落在床边。碎成无数的泪花。绽放着。那样凄美。
雨依旧下着,却逐渐变小。
夜依旧是灰色的,夜依旧发出低沉的吼声,夜依旧那样喧哗、寂静。
雨是贪婪的,焦虑地飘洒在各处,害怕遗漏任何一处,害怕万物没有发现自己的到来。
我轻笑两声,抹掉了眼角的眼泪,夜里很冷,我不禁缩了缩身子。
望向窗外,依稀看到一个打着伞的人焦急地跑着、跑着,大概是加班很晚的人吧,忽然那个人跌倒了,伞被风吹到了那个人的不远处,雨尽情地讲那个人纳入自己的怀抱。那个人张着嘴巴说了什么,抬着头望着雨,苦笑溢满了那个人的嘴,虽然离地很远,依然能够感觉到那个人的悲伤。那个人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雨中,伞被雨击打地东倒西歪,风讲伞刮地面目全非,那个人并没有管。
那个人把那把伞抓在了自己手里,离开了这里,离开了雨的怀抱。
雨停了,丝缕光束自远方放射出来,尽管渺小。
灰蒙的天终于“笑”了,夜逐渐被亮光吞噬,夜凄冷的笑渐渐黯淡。
不再冷了。丝丝暖流涌入心头。
太阳的光与雨一样贪婪,一样照射着各处,害怕遗漏任何一处,害怕万物没有发现自己的到来。
雨的痕迹依旧留着,清新的凉感依旧有着,只是变得很淡很淡。
这幅雨与光、这幅夜与明、这幅温暖与凄凉的画,就这样在清明绘成了。
也许每个清明,这画都是这样色彩分明。
忧愁清明啊,竟这样深刻地刻入我的心中。
就若那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不同寻常的节日。
一雨点醒上帝泪,行人匆匆泪潸潸。孤独一人望灰天,心里怎能不忧愁?
心溢慢愁怎可述,只有夜雨能晓之。
淡笑,溢慢嘴唇,今天,应该会是个晴天。
1949年,一个让中国人记忆犹新的年代,新中国在枪炮声中成立了,这一切都是那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都是他们造就了新中国,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
今天的我们,衣着不仅仅是一件张蓝色的校服,我们每个人的胸前多了一朵素雅的小白花,这都是我们亲手做的,可能不太好看,但是这是一点心意,对革命先烈浓浓的敬仰之意。因为今天我们要去春游,要去烈士陵园悼念革命先烈,悼念那些在战场上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英勇奋战的烈士。
在那里有一个被人们广为传颂的名字——史静婷,她是我们洛阳的英雄,她是我们洛阳人的骄傲,在那个黑暗的年代——1932年2月,史静婷早上收到密报,他要把密报送到老郭那里,可是偏偏这时另一个密报接收员叛变了,他背叛了史静婷出卖了她,日本军马上包围了史静婷的住处,史静婷一边拼命往院子里跑,一边把密报往嘴里塞,等日本鬼子赶过来时史静婷已经把密保咽了下去,日本鬼子气急败坏的用鞭子拼命地抽着史静婷的嘴,浓浓的鲜血从史静婷的嘴角淌出,一滴一滴的滴在地上,可史静婷的眼中不是恐惧而是革命烈士的责任。
由于史静婷无论如何也不肯透露一个字,日本鬼子也用尽酷刑,最后等待史静婷的将是一个对他来说最好的归宿——天堂,死,其实可以让石敬亭脱离一切人间琐事,史静婷就算牺牲,它的热血在中国大地上流淌,他的心将为新中国而跳动!
我们庄严地站在诸座烈士坟墓前,有一些是抗战英雄人人皆知的为人,有一些这是为抗日默默奉献的无名氏,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摘下胸前的白花,轻轻地放在烈士先辈的坟墓上,深深地鞠了一躬,就连我们班最淘气的魔头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有些人不禁呜咽了起来。
我们班派出一名代表,举着献给先辈的花圈,低下头为这些抗日战士默哀,在我们面前耸立着一座大碑,上面写着“革命先烈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像一束阳光,我们笑了,为革命烈士们的精神而欣慰,他们给我们开启了一道光明大陆,他们用鲜血开启这条大道,使这条路更光明,使这条路更平坦,让我们在这条光明大道上走得更顺畅,更成功!
传统节日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殊气氛。人们带上清明果`纸钱。
上山扫墓。在传统节日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门上都插上柳树枝,告诉人们传统节日清明节到了。最有趣的要数吃鸡蛋和剪头发了。传统节日清明节那天一定要吃鸡蛋,鸡蛋里面还要放点葱。因为葱和聪是同音字,所以鸡蛋里放点葱人们叫“聪蛋”也就是聪明蛋了。还有就是传统节日清明节那天一定要剪头发,剪了头发会变聪明起来,所以人们称“聪明头”。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就是我们那里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我爱这已有25的历史和独一无二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四月三日,我们学校所有同学一起去了雨花台烈士墓纪念碑。我们一起做了小白花,献到墓前。
我们先参观了中国烈士纪念馆,里面记载着很多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让我数都数不清。里面还有关于他们的图片和故事的介绍。在有些图片前,还有人献上了花圈,表示纪念他们。
图片全是黑白的,是真实历史的记录。馆内其他地方还有视频和一些遗物,手稿等。先烈们为了我们的祖国,流血牺牲,英勇抗敌,让人肃然起敬。
后来,我们又去了雨花台烈士墓纪念碑。碑很大,大概有三十几米高,碑前有座栩栩如生的雕像。雕像比碑矮一点,是古铜色的,这时有一群和平鸽飞了过来,他们在天空中盘旋。
扫墓结束以后,我们就原路返回到了班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这样描写清明的。
在我的老家,清明的时候都要吃清明果,去给已故的亲人扫墓和请亲朋好友吃饭。清明果是一种青色野草植物和米粉混合做成的',里面包的馅有肉,豆腐干,鲜笋和虾皮等。吃起来软软的,黏黏的,很多人都很喜欢吃,我也很爱吃。除了做清明果,还要去扫墓,这是每年清明节都要做的事。那天早上,外面下起了毛毛雨,我们一家人换上胶鞋,打上雨伞,一块上山去给我太公和太婆扫墓。山路十分陡峭,但是我们最终还是爬了上去。
清明节扫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年清明节我都会回老家扫扫墓,回老家扫墓,是对已故亲人的一种尊重。
今天是清明节。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天气也阴沉沉的,我们一家去踏青。
我们走在路上,看到那坚强的小草又凭着它顽强的毅力破土而出,对迎接春天不甘示弱,它换上了碧绿的新衣裳,绿草中鲜花片片,有红的,有绿的,有黄的……我们又走了一段路,来到一片田野里,眼前到处是一片赏心悦目的金黄,油菜花精神抖擞的肃立着,一颗颗珍珠般的露珠滑滑梯似的在金灿灿的小花上滚来滚去……
小湖边,柳树的一条条杨柳辫上还有绿叶和嫩芽装饰,真是比任何女孩的头饰品还要好看。
这次的清明节踏青给了我更多的感触,还使我又一次了解了大自然柔美的一面,我的收获好大啊!
朱自清在《匆匆》中写道:“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有在飞回来的时候。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就是人死了却无法再回来,亲爱的xx,在这冰冷的墓里,您一个人长眠在这太久太久……
有时我感觉我和您近在咫尺,却又阴阳两隔,如此遥远,我的千呼万唤也无法和您相见。这怎么不让侄女悲伤,痛苦,而又惆怅满怀呢。
记忆中清明节曾有过的快乐早已荡然无存。没有xx的清明节就连天都灰蒙蒙的。无休无止的绵绵细雨让我悲从心起。寒风啊,请你告诉断肠人,那样疼爱侄女的xx为什么就再也不回来了?
在以前,爸爸妈妈工作非常忙,都不在我身边陪我。您就陪在孤独的我身边。我的童年因您而美丽、快乐。
透过那蒙蒙的雨丝,我又看见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满山的小草还是那么嫩绿,油菜花盛开了,还有那五颜六色的野花寂寞地开放着。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极了。景物依旧,xx您却早已不在了。画面再次重现,蔚蓝的天空下,一个小女生握着风筝的线轴,欢快地跑着。那个紧随其后的慈祥妇人不正是xx吗,她的脸色为何这样苍白,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她是舍不得。
画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生在妇女那唠唠叨叨的话语中,小女生知道了清明节,清明果,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小女生,你怎么没有看出xx眼中的忧伤,老妇人是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长着小女生的快乐。最后就无奈地离开人世。
xx您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xx您却再也回不来了,而陪我度过的却是那长长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 清明节征文
★ 清明节征文250
★ 感悟清明节征文
★ 清明节征文选集
★ 高三校庆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