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清明节祭祖小学优秀征文500字精选(共含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哈哈我是神了”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清明节时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年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的吟诵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记得去年的清明节,我跟着大人一起去上坟、祭祖,祭奠的是我的太公太婆。
太公太婆的墓在积堰山上,这里景色宜人。从山下往山上看,远山近林迷迷茫茫,举目顾盼青翠欲滴。从山上往山下看,与浦阳江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我们三五成群地来到坟墓边,大人们就忙忙碌碌地干了起来,有的在拔草,有的在清扫树叶,还有的在摆准备祭拜的贡品。爷爷拿出打火机,将一串串的银锭在坟前烧了起来:“祖宗保佑全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纸钱越烧越多,火也越烧越旺。火堆里还冒出一团团浓烟,扑鼻而来,还散发着一阵阵难闻的味道。突然,一阵风吹过,一张带着火的纸钱就飘了起来,我正想着会不会引起森林火灾时,爸爸拿起扫把上前制止了这个“火芯,”我的心才平静下来。其实,大人们以为烧点纸钱是对过世亲人的关爱,也想让他们给自己及家人带来好运,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来扫墓就是为了祭奠先人,送上一束鲜花,鞠上几个躬也能带去我们的思念。万一焚烧时不小心引发火灾,山上的树木生灵涂炭,后果肯定难以想象。
文明祭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清明节远离纸钱,一起过个有意义的节日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听见这句话,我就会想起前一段时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过清明节的事情。
清明节那天,我们一回到老家,就先去给爷爷奶奶上坟。爸爸拿出十元钱对我说:“凯赫,去买一挂鞭。”我疑惑地问:“什么鞭?”爸爸说:“就是炮。”妈妈说:“别买了,你忘了,现在不让放鞭炮。”我也赶紧说:“对,爸爸,你忘了,过年时我们老师还给家长发过一封信,信上告诉我们,为了搞好我们的环境卫生,提高空气质量,要求我们文明祭奠祖先,不能放鞭炮。你还在上面签过字呢。”爸爸一拍脑门说:“哎呀,我忘了。我们应该响应政府号召,不能放鞭炮。那我们给爷爷奶奶买束花吧!”我和妈妈都表示赞同。
我拿着钱去花店买了一束非常漂亮的菊花 。妈妈又准备了肉、蒸馍、苹果、梨等一些贡品。我们来到爷爷奶奶墓前,告诉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我们给您准备了漂亮的菊花,还有你们爱吃的肉、水果,你们一定会喜欢的。”说完,又给爷爷奶奶磕了几个头。
回家的路上,我看到来上坟的人,没有一个放鞭炮的。我想:只要我们都自觉响应政府号召,配合政府做好环境保护,我们的空气一定会越来越干净,我们的身体也会越来越健康。
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清明节的优秀作文,方便大家学习。
我的清明节
中国的清明节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一个祭祀节日。清明之时,人们要去给先人扫墓,这是“思时之敬”。扫墓时,要铲除杂草、摆放上贡品、燃烧金银元宝、上香祷祝,表达对先人的怀念。
虽然那样的仪式让人感到十分隆重,但焚香烧纸不利于环境,于是我们今年没有选择传统的祭祀方法,而是采用了文明祭祀。虽然我们的贡品只有一盆黄菊花,但那是我们的一份心意,也是国家倡导的祭祀形式。其实,祭祀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扫墓时心怀敬意。
清明除了祭祀,还有很多习俗,比如:荡秋千、踢蹴鞠等。其中,现在金华十分流行的一种活动就是吃清明粿了。相信大家都吃过清明粿吧,但你知道怎么做清明粿吗?我可以告诉你哦!因为我包过清明粿。
奶奶把“青”(一种植物)用石灰浸泡,之后再放到石臼里捣碎,并和糯米粉混合揉成面团,揪成一个个小团子,就像胖娃娃一样。之后在小团子里裹进香喷喷的馅料,有咸的,有甜的。
但是我一开始包的时候也很不熟练,才包了几个,清明粿就都露了馅,于是我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躺在椅子上,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大人们就鼓励我,说我一定能行,于是我又激起斗志来。我一个劲地练,熟能生巧嘛!又试了几次,我终于能包出像样的清明粿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可是,金华的清明粿可不是包完了就行的,我们还缺最后一步呢!那就是“压花”。压花时,要把包好的清明粿放进模子里,再用手一压就好了。但是劲可不要使太大,不然可就成了清明碎粿了!
那上面的图案千奇百怪,有的如展翅欲飞的天鹅,有的像正在准备起跳的青蛙……那样子十分生动、有趣。我看着一个个自己压出来的粿子,青青的、扁扁的,上面的图案栩栩如生,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啊!
瞧,这个清明节我过得可充实了!虽然没有出去玩耍,但我体验了传统的清明习俗,感受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最大的收获!
清明节那天
依旧春光明媚,仍是在那清晨之分,柳絮在清风吹拂之下,摇动着柔软之枝。轻飘飘的叶,在暖橙色的阳光照耀之下,无数光斑蔓延而上,诞生无数金色的梦。奶奶拉起我胖乎乎的小手,顶着绵绵细雨,游览水墨之画。仿佛,已漫步于江南水乡,脚下沾满清漪的水波,发丝上盈满晶莹的水珠,一颗炽热而紧张的心不禁舒缓。
又是一年春来到,只待佳人重返山中深林,回味苍山。无奈她步履匆匆,离我不返了。霎那,眼前浮现那副场景,您正艰难地呼吸,手脚在痛苦地抽搐,我弱小的内心急促地跟随跳跃,眼前,慢慢,慢慢,泪水模糊了世间,眼前一片迷茫。无奈您真的脚步仓促,您的呼吸,停,停止了。天昏地暗,待我不公,虽说人一生要经历乐死生悲,但也无奈如此之早。我累了,哭累了,瘫软在地,静默您远去……
奶奶的院子空了,那个身影已不复存在。眼前的烟雨早已被迷茫吞噬,心境被感伤地失去了一切重返盈满我心底的那座山,苍天之大,无奈阴阳两界被用铁锁分离。我想在那三生石上,将你容貌印在心底,用我的温度去焐暖它,不让阴界的使者将你夺去。这已不是一般的清明,也不是简单的清明,只是能让我伤心到忘乎所以,若真有三生石,我必会用我前生换取今世的回眸,并跪在佛前:“我只愿用我五百年的跪拜换一次重生。”以往的清明,您陪着我,您都会尽力挺直您那伛偻的背,用您那粗糙的大手为我挡一片天空,可惜今年不复存在。我想,若再见不到您,那就用我泪水编织我们,铭记。
灼灼桃花,一朵已放心上,足够三生三世背影成双,目光仍在天地间扑朔迷离,只是不再清澈。阴阳间虽断了联系,但是三生石上若有您的名字,阳界必不会将您忘却。我已将您放在心上,只待桃花烂漫,藏在我心底的那份回忆就会被唤醒,从此与您共游山水……
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节时的场景。同学们,你们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和由来吗?
清明节有一个很奇特的由来呢!清明节的起源,据传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清明节气祭祖扫墓,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我跟清明节还有一段故事呢!
今年,我跟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去扫墓,爷爷、奶奶在路上买了很多的纸钱、清香、假花等等,还带了一把扫帚,我不理解,问他们,他们也是一笑,并没有回答我。我再想问时,妈妈把我拉住,说:“你等会儿看看就知道这些有什么用了。”
妈妈说了这些,就不大和我说话了,我也没有再问了。这些大人们也真是的,老说要我不懂就问,可是,我一问,又都不理我。又过了十分钟左右,我们到达了墓园。奶奶把东西拿下了车,再带着我们来到三个墓碑前。奶奶一边把纸钱分成了四份,又掏出打火机,点着一堆纸钱,火“呼呼”地燃烧起来,火中的纸钱一点点地在破碎,一点点地变成了灰烬。在火中,纸灰不停地在空中飞舞,一片片的碎纸从空中飘落,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有的落在地上,有的落在我们头上,有的越飞越高,如同要飞到天上去呢!纸钱烧完后,奶奶向墓碑作揖,又用扫帚把灰烬扫在一起,扫成一堆,我这时才明白扫帚的作用了。扫墓扫墓,这就是扫墓啊!我问妈妈:“奶奶还迷信啊?”妈妈说:“那不是迷信,是对祖先的崇拜和恭敬呢!”
是啊,没有祖先,哪有我们。祖先们虽然离去了,但我们之间的亲情联系永远不会消失!永远永远!
回家的路上,天空还飘着细雨,正如千年之前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样。这雨中,有我们对亲人的思念,有美好的回忆!
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清明节的优秀作文,方便大家学习。
清明节
清晨,我和爸爸驱车回老家踏青。我和爸爸、哥哥来到山脚。我站在上山的路旁,抬头向山上望去,“山这么高!我能爬得上去吗?”
我要开始爬了,我心里很害怕,想我会不会掉下来。我和爸爸爬着爬着,不一会儿我就觉得累了。我停住脚步,心里打了退堂鼓。旁边的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耐心地对我说:加油!不要放弃,我们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下去才能成功。我听了爸爸的话赶紧爬去。我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像小猴子一样。
终于,我和爸爸、哥哥来到了山顶。爸爸说:“终于上来了。”我在山顶看到了许许多多树木,它们长得密密麻麻的,远远看去仿佛是一个绿色的大屏障。
开始拜神了。我挤在人群中拜了几下便坐了下来吃东西。吃东西的时候我心里不由得想起刚刚爬山的那一幕——是的,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坚持到底。
清明节
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几天真的下了不少的雨。可是并没有影响我过节的心情。
祭祖
昨天下午,天开始放晴了,我和爸爸拿着菊花去祭祖,为什么要拿菊花呢?不用别的花呢?原来菊花寄托着哀思。
到达目的地,印入我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美景,先是一片原始森林,那儿的树木十分高大,路边上有一个小小的泉水坑,水清澈见底,这儿环境真美呀!
站在祖先的墓前,我们将菊花种在墓前,爸爸告诉我菊花可以年年绽放。接着,爸爸点了几根香就拜了,拜完后就是给祖先烧元宝的时候了,我知道这一些元宝中有一部分是我做的,烧完了,我们就回家了。
这一次祭祖的地方,我可是第一次来,环境真不错!
吃清明馃
到了晚上,我们和姐姐一家围坐在一起吃晚饭,这一次清明馃,给了我深深的印象,因为这一次的清明馃十分不一样。
以前,我一口气要吃很多个,可是,这一次我一个也没吃下肚子,只是咬了三口。原来这一次的清明馃不是奶奶做的,而是买的。买的那些清明馃馅少皮厚,十年来都是奶奶亲手做的,馅多皮薄,用力一压就有一大堆馅跑出来,那口感才好!真让人回味!
这就是我喜欢的清明节!
不一样的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节日,大家都很很喜欢它。这个清明节有些特别,有的人祭祀抗战烈士,有的人去做青团体验民族文化。当然大多数人都是去给自家人扫墓,我便是其中的一个。可是,我过了一各不一样的清明节。
阴雨绵绵的回家路,我们遇到了重重堵车,但无论堵得再长、再久,却堵不了我们对祖先怀念的心。到了墓地,我发现虽然天气又冷又湿,可到处人山人海,空气中弥漫着烧纸的气味,浓烟混着鞭炮声,不是眼前灰蒙蒙,就是耳边轰隆隆,更有夸张的人家带着纸别墅,纸轿车,纸手机来祭拜祖先。可是,我们家不一样,我们每人手捧一束鲜花,有的是金黄的菊花,或是洁白的马蹄莲,还有淡紫色的勿忘我……爷爷在坟头上插一枝柳条和一枝桃花。我想,我们的祖先也会为我们这种环保、美丽的祭祀方式而自豪吧。
奇怪,以前提到墓地,我总是很害怕,总是会想到鬼魂之类的,可这次清明不一样,不知道是不是受《寻梦环游记》的影响,我觉得扫墓就像亡灵节,这一天不论生死,只是亲人们彼此问候关爱的日子。我知道死亡有三种方式,首先是生物意义上的死亡,心跳停止;然后是法律意义上的死亡,所有证件失效;最后是生命意义上的死亡,所有记忆消失。我们给亲人扫墓,就是告诉他们记忆犹存。妈妈说我是吴家这根藤上的小葫芦,要好好跟祖先们说说话。我想了想,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恭恭敬敬地向他们敬礼。我想:他们会看到我正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少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千多年前的杜牧怎么也想不到今天的清明已经大不一样了。雨依旧,情依旧,但是心却是快乐的。
★ 清明节祭祖发言
★ 清明节祭祖通知
★ 清明节祭祖发言搞
★ 清明节祭祖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