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挖条件 巧妙解题(共含7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柠檬饼干”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深挖条件 巧妙解题
有些数学习题在进行解答时,有的条件未必有用,如果能进行认真分析,根据题目的特点,即能进行巧妙求解。
例1、某人要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630个,10天完成,后来因为采用了新工艺,实际只用了9天就完成了任务,求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几个零件?
分析与解答:因为原计划每天加工630个,要10天才能完成,实际只用了9天就完成了原来10天才能完成的任务,即把原来1(10-9)天的工作量平均分配在9天完成,因此可得,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的零件个数为:630÷9=70(个)。
例2、某厂要生产一批电视机,原计划每天生产75台,2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 1/3 ,照这样计算,问这批电视机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分析与解答:因为原计划20天完成,因此可设原计划每天的工作效率为1,则这批电视机的总量则为20,因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3 ,因此可得,实际的工作效率应为:1+ 1/3 =4/3 ,则可得实际的工作效率与计划的`工作效率比是4∶3,因为实际的工作效率比计划多了1(4-3)份,因此可得,要提前完成这批电视机有的天数是:20÷4=5(天)。
例3、一辆汽车从一辆自行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10千米,两车上遇后各自仍沿原方向行驶,汽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行到刚才两车相遇地点时,自行车在前面10千米处,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分析与解答:因为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50÷10=5倍,设自行车行1份,汽车则行5份。因此可得,第一次两车相遇时,汽车行了5份,自行车行了1份,甲、乙两地的距离为:5+1=6(份),当汽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并行到刚才两车相遇地点时,汽车又行了2份,距乙地为1份。在汽车行2份的时间过程中,自行车行了10千米,自行车行10千米,汽车应该行:10×5=50(千米)。因此可得2份是50千米,每份为:50÷2=25(千米)。因此可知,甲、乙两地的距离为:25×6=150(千米)。
例4、一桶油,第一次用去它的2/7 ,第二次用去余下的3/5 ,还剩下20千克,这桶油重几千克?
分析与解答:因为第一次用去这桶油的2/7 ,因此,可将这桶油平均分成7份,第一次用去了其中的2份,还剩下其中的5(7-2)份,第二次用去了余下的 3/5 ,即第二次用去了余下的的5份中的3份,这时,还剩下2(5-3)份,刚好是剩下20千克,因此可得,这桶油的重量为:20÷2×7=70(千克)。
例5、题目:甲、乙、丙三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甲加工了150个,乙加工的是甲的 2/3 ,又是丙加工的1/2 ,问这批零件共几个?
分析与解答:因为乙加工的是甲的 2/3 ,又是丙加工的1/2 = 2/4 。所以可将甲加工的看作3份,乙加工的则为2份,丙加工的则为4份。三人共加工9(3+2+4)份。正好是甲加工的3倍。因此可得,这批零件的个数为:150×3=450(个)。
例6、在495后面写出三个数字,使得到的六位数是7、8、9的公倍数。
分析与解答:从题中的条件可以看出,这个六位数一定小于495000,而7、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504,而495000÷504 = 982……72,495000-72=494928,再将494928加上504,可得到,494928+504=495432,再用495432加上504,也得到495432+504=495936。因此可得,在495后面写的三位数可能是432或936。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旌阳小学:蒋仪
运用假设巧妙解题
有些数学习题有时用一般方法进行求解会感到较为麻烦,如果运用假设的方法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1、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一个圆柱体体积的25%,圆锥体和圆柱体的底面直径都是18厘米,已知圆柱体的高为12厘米,求圆锥体的高是几厘米?
分析与解答:这题的一般解法是先要求出圆柱体的体积,然后求出圆锥体的体积,再进而求出圆锥体的'高。这样显然较为麻烦。如果假设圆锥体的体积与圆柱体的体积相等,这时圆锥体的高则为:12×3 = 36(厘米),但实际上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的体积的25%,因此可得圆锥体的高是:36×25% = 9(厘米)。
例2、有甲、乙两只油桶,甲桶装有油,乙桶是空桶。如将甲桶油的一部分倒入乙桶,这时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重量的2倍还多10千克,如果再将甲桶油倒30千克到乙桶,这时乙桶油的重量比甲桶油还多20千克,求甲桶油原有油几千克?
分析与解答:因为第二次将甲桶内的油倒到乙桶,这时乙桶油比甲桶油还多30千克,假设第二次甲桶只倒入乙桶20千克,这时甲、乙两桶油的重量应相等。设第一次甲桶倒出一部分油到乙桶后,乙桶油的重量为1份,甲桶油的重量则为2份多10千克,如果这时,甲桶倒出20千克油到乙桶,这时甲、乙两桶油的重量相等。所以可得,原来乙桶油原来1份的重量为:20 -10 + 20 = 30(千克)。因此可求得,甲桶油原来的重量为:30×(1 + 2)+ 10 = 100(千克)。检验:甲桶油原重100千克。甲桶油倒入一部分到乙桶后,乙桶油重:(100 - 10)÷(1+ 2)= 30(千克),甲桶油重:100 - 30 = 70(千克)。如果,甲桶油再倒出30千克到乙桶,这时,甲桶油重:70 - 30 =40(千克),乙桶油重:30 + 30 = 60(千克),这时,乙桶油比甲桶油重:60 - 40 = 20(千克)。符合题意,因此可知,甲桶油原重100千克。
例3、有苹果和梨各若干克,现将苹果和梨进行分堆。如每堆1个苹果和2个梨,梨分完时,还剩下6个苹果;如果每堆3个苹果和5个梨,苹果分完时,还剩下5个梨,分苹果和梨各有几个?
分析与解答:这题较为复杂,可考虑用假设的方法进行求解。
因为每堆分1个苹果和2个梨,梨分完时,还剩下6个苹果,可知梨的个数比苹果个数的2倍少12(6×2)个。假设苹果的个数是原来的2倍,梨增加12个,这样可得苹果的个数和梨的个数相等。苹果的数量扩大了2倍,如果每堆苹果的个数也扩大2倍,即每堆分6(3×2)个苹果,那么堆数不变,这时题目可转化成为:每堆分6个苹果,正好无剩余;每堆分5个苹果,则余下17(12+5)个。因此可知,分的堆数是:(5+6×2)÷(3×2-5)=17(堆)。因此,可求得苹果的数量是:3×17=51(个),梨的数量是:5×17+5=90(个),或为:51×2-12=90(个)。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旌阳小学:蒋仪
运用份数巧妙解题
有些分数或者是比的应用题,直接列式进行解答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可考虑运用份数进行解答。
例1、两桶油共32千克,第一桶油倒出 1/4 给第二桶,这时第二桶比第一桶多2千克,问第二桶油重几千克?
分析并解答:因为第一桶油倒出1/4 给第二桶,这时第二桶比第一桶多2千克,这时候第一桶油还剩下:1- 1/4 =3/4 ,因此可将第一桶油原来的重量看成是4份,当倒出1/4 即倒出了1份后,还剩下3份,这时候第二桶比第一桶多2千克,即可得这时候第二桶也为3份并且多2千克,因此可得,每份油的重量为:(32-2)÷(3×2)=5(千克);第一桶油的重量为:5×4=20(千克);第二桶油的重量为:32-20=12(千克)。
例2、用绳子测井深,如果把绳子三折来量,离井底差1米;如果把绳子二折来量,超过井深 1/4 ,求绳子长和井深各多少米?
分析并解答:因为如果把绳子二折来量,超过井深1/4 ,因此,可把井深看作是4份,因为绳子二折来量,超过井深1/4 ,即二折的绳子是井深的:1+1/4 = 5/4 ,因为二折的绳子是5份,因此可得绳子的长度应为10(5×2)份,井深与绳子的长度的比则为:4∶10=2∶5。因为把绳子三折来量,离井底差1米,将绳子三折后绳子的长度则为5/3 份,因为井深是2 份,2份和5/3 份相差:2-5/3 =1/3 ,正好相差1米,因此可得每份长度为:1÷ =3(米);井深则为:3×2=6(米);绳子长度则为:3×5=15(米)。
例3、甲、乙两家本月的.收入之比是8∶5,本月的支出之比是8∶3,月底甲家结余720元,乙家结余810元,问本月甲、乙两家的收入各是多少元?
分析并解答:因为甲家的收入和支出均是8份,根据题意可得,甲家:收入×8-支出×8=720元,即(收入-支出)×8=720元,因此可得,收入-支出=720÷8=90(元)。而乙家:收入×5-支出×3=810元,即,收入×2+(收入-支出)×3 = 810元,整理后得,收入×2+90×3=810元,因此可得,收入×2=540,每份收入则为:540÷2=270(元)。因此,甲家的收入为:270×8=2160(元);乙家的收入为:270×5=1350(元)。
江苏江阴市青阳实验小学:蒋仪
变换条件,理清数学解题思路
变换条件,理清数学解题思路江苏 新沂 ●许遵惠
在数学应用题的解答中,教师教会学生在不改变数量关系的前提下,对应用题的条件进行分合、顺序、方向、顺逆等变换,既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做法和思考。
一、分合相互变换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关于工程方面的应用题,我们可以把材料中的“合”改成“分”,或者把“分”改成“合”,这样易于建立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题思路。例如:
例1(改编题):上海世博会修一项工程,由甲乙两工程队合修需要10天完成。如果让甲队先做6天,剩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做12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这项工程需要几天?
题目中给的条件,又是“合修”,又是“独做”,看起来很复杂,所给的条件很难联系上。但在解题时,如果把“甲队先做6天”“乙队单独做12天”变换成“甲乙队合做6天,乙再单独做(12-6)天”。以上条件的变换不过是把乙队单独做的12天先划出6天,当做与甲队合做而已,对问题的结果没有丝毫影响。而条件叙述变化后,使甲乙队合做的工作效率为1/10,得以应用,展开了解题的思路。
列式:l÷[(1-1/10×6)+(12-6)]=15天。
倒2(改编题):北京奥运会有很多工程,其中某一项工程,如果由甲队单独做,正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由乙队单独做,那么要超出规定时间的3天才能完成;如果先由甲乙两队合做2天,再由乙队单独做,这样也正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成这一项工程计划用多少时间(天)?
这道题目内容比例1更复杂。在指导学生处理这样复杂的应用题时,首先要把“甲乙先合做2天”改成“甲乙分别单独做2天”,而“其余的又是乙队单独做”。这样条件可以变换成“乙队在计划规定时间内单独做,甲队接着单独做2天才能完成”。变换以后,就能够得出新的`数量关系,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甲队2天的工作量等于乙队3天的工作量。那么,单独完成这项工程,乙队用的时间是甲队的3/2倍。再比较上述情况,可知单独完成这项工程乙比甲多3天。找到了对应数量关系,列式3÷(3/2-1)=6天。
二、顺序相互颠倒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关于分数问题的应用题,只要把条件的顺序颠倒一下,就比较容易地画出线段图,从而找到对应数量关系。例如:
例3:某仓库有一批面粉第一次运去2.8吨,第二次运去的比这批面粉的1/3少3/10吨。这样,正好运去这批面粉的1/2。这批面粉原有多少吨?
由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时,如何来表示3/10吨是个难点。依据题意,3/10吨是没运去的,应假设从运去的2.8吨里划出3/10吨,且把3/10吨算在1/3之内(如图l所示)。但这样处理比较费解,难度较大,易出差错。在指导学生把条件变换成“第一次运去的比这批面粉的1/3少3/10吨,第二次运去2.8吨,就容易画出图2。这样自然地把3/10吨包含在2.8吨里,数量关系没有变,对应关系更明显。
列式:(2.8-3÷l0)÷(1÷2-l÷3)=15吨。
三、方向相互变换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行程方面的应用题,我们可以把条件中的“相向”运动改为“同向”运动,这样就比较容易找到对应关系,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例如:
例4(改编题):客车从甲地,货车从乙地同时相对开出。6小时后客车距乙地还有全程的l/5,货车距甲地46千米。已知客车每小时多行4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剩余的路程分布在甲乙地两端,难以建立对应关系。让学生把情节变换成“客车、货车都从甲地出发,同向而行”,这样剩余的路程都在乙地那端。虽然“相向而行”改成了“同向而行”,货车从“乙地”出发改成了从“甲地”出发,但其他条件都没有变化,不影响问题的结果。从图3中看出:6小时客车比货车多行(4×6)千米,(46-4×6)千米与全程的1/5对应。
列式:(46-4×6)÷1/5=110(千米)。
四、顺逆相互颠倒
有些应用题,把“逆叙”条件变换为“顺叙”条件,题意就显得更明确,便于理解。例如(改编题):有一桶油,第一次取出45%,比第二次取出的油多6千克,这时桶里剩余的油相当于前两次取出油的3/17,全桶油重多少千克?
题中两次取油量的比较,用逆向叙述比较难以理解,容易出错。指导学生把比第二次取出的油多6千克”改变成“第二次取出的比第一次取出的油少6千克”变成顺向叙述,文字虽然多了些,但意思明白多了,再把“桶里剩余的油相当于前两次取出油的3/17”转化成“桶里剩余的油相当于全桶的3/20”。统一用单位“l”表示全桶油的重量,可画成图4。
列式:6÷(3/20-(1-45%×2)]=120(千克)
总之,在小学数学各类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改变材料中的条件,使学生比较容易地发现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实现《课标》提出的“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的要求。
GRE考试巧妙解题要学会合理猜题 高分学霸猜题经验分享介绍
GRE考试遭遇耗时难题应及时猜题止损
有些考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我要去学猜题的技巧?小编之所以特别强调猜题技巧,是因为这涉及到GRE考试的评分机制。如果大家因为时间来不及有题目没做完,分数就会相应的受到损失。不仅如此,因为空题造成的整体表现下滑,还会根据CAT机制影响下一个同类SECTION中题目的难度,进而影响到最后的总分。比如你在GRE语文VERBAL第一个SECTION中表现不佳,那么下一个SECTION的题目难度就会出现调整,当然你的得分也会遭受损失。换句话说,宁可闭着眼睛选一个答案,也比空着不填要好。
然而光是瞎选答案还说不上是猜题,因为如果只是瞎猜的话,每次猜题答对的可能只是五选一20%几率。可是想一想,通过读题你完全可以删掉至少两个选项,即使其他的仍然无法确定正确项,但现在你的正确率已经上升到33%了。很明显,如果你能成功地排除三项,答对的几率就是50%,在时间很宝贵的情况下,猜题是风险最小也是性价比相对最高的解题方案,至少比起直接放弃或者继续浪费时间和难题死磕要有效率得多。
GRE猜题技巧分析介绍
首先要明确一点,并不是所有GRE题目的五个选项都长得极为相似。考生在读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有些选项的错误一目了然,那么大家就可以首先把这些个选项排除,对于剩下的选项,他们之间有相似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这就需要大家具体分析差异。如果无法通过分析来确定,大家可以在之前排除的选项中找一下他们当中包含了哪些错误,剩下的选项中是否也包含这个。通过字面对比的方法,选出一个你看起来最赏心悦目的选项,这个选项是正确选项的可能性就很高。虽然小编一直反对单纯靠语感来解题的不负责任做法,但假如在面对难题答案被排除到仅剩两三个时,语感也许才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当理性思维判断不出来正确答案那就只能相信自己的第六感,选出让你感觉最顺眼的那个选项。
GRE猜题技巧使用要点分析
那么考生在什么时候需要使用到猜题技巧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剩余时间不足来不及做题
一种就是上文提到过的考试时间快结束还没有做完题目的情况。这种时候的猜题能够帮助考生迅速完成所有题目,当然如果可能的话大家还应该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其实许多题目并非不会做难度也不高,只是时间实在不够才不得已猜题。大家更需要做的其实还是提前练好答题节奏PACE,猜题只是应急手段。
2. 已经在难题上投入时间但没有结果
另外一种则是碰到难度明显超过标准的题目。题目难不难其实考生心里都有数,读了一遍完全不知道怎么入手,光是思考时间就已经超过了平均答题时间。如果碰到这种情况,那么果断使用猜题技巧吧,把考试时间和精力都节省下来应对后面简单的题目才是高效率的做法。一道难题用猜题技巧解决不会对你的整体得分产生太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应对GRE考试,有备无患始终是备考中需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应对时间不够或者遭遇难题等突发状况,大家就需要预备相应的解决方案。小编希望上文提到的猜题技巧,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参考和帮助。
GRE分类词汇记忆:偏离
3.37.4 偏离
astray adj. 迷路的,误入歧途的
deflect v. 偏离,转向
straggle v. 迷路;落伍;蔓延
stray v. 偏离,迷路;adj. 迷了路的;零落的
yaw v. (船、飞机等)偏航
divert v. 使某事物转向;使娱乐
inverse adj. 倒转的;相反的
invert v. 上下倒置
redirect v. 改变方向;改寄(信件)
reverse v. 反转;倒车;n. 反面;相反
swerve v. 突然改变方向
digress v. 离题
digression n. 离题,题外话
divagate v. 离题;漂泊
excursive adj. 离题的,随意的
tangential adj. 离题的;切线的
GRE分类词汇记忆:调整
3.37.3 调整
adjust n. 整顿,整理;适应 (adjustment n. 调节,调整)
marshal v. 整理,安排,设置
modulate v. 调整(音的强弱)
regulate v. 调整;管制;(校准)
GRE分类词汇记忆:修理
3.37.2 修理,修剪
overhaul v. 大修;彻底检查
rehabilitate v. 修复,恢复(职业等) (rehabilitation n. 复原)
renovate v. 修复,装修,翻新
restore v. 修复,修补;使回复(还原位置),恢复
restored adj. 复修的,恢复的
tinker v. 拙劣修补;n. 补锅工人
clip v. 修剪;n. 夹子,别针
pare v. 修剪;削;削减,缩减
prune v. 修剪;n. 梅干
trim v. 修剪;adj. 井井有条的
dock v. 剪短;扣除…的一部分工资
shear v. 剪(羊毛),剪发 (shears n. 大剪刀)
snip v. 剪断
GRE分类词汇记忆:驱逐
3.41.1 驱逐
banish v. 放逐某人
deport v. (将外国人、罪犯等)驱逐出境
deportation n. 驱逐出境
dislodge v. 逐出,取出
evict v. (依法)驱逐
eviction n. (对房客或佃户的)驱逐
expatriate v. 驱逐出国;脱离国籍
expulsion n. 驱逐,开除
extradite v. 引渡回国,拿获归案
extrude v. 逐出,挤出;突出
ostracism n. 放逐,排斥
ostracize v. 放逐,排斥
oust v. 驱逐;把…赶走
repatriate v. (自异国)遣返
repulse v./n. 驱逐,击退;厌恶
dispel v. 驱散,消除
disperse v. 驱散,消散
dissipate v. (使)驱散;浪费
scatter v. 驱散,散开
利用商为纯虚数的条件解题
设复数z1和z2在复平面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Z1和Z2,则商z1/z2或OZ1/OZ2为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直线OZ1⊥OZ2,其中O为原点.恰当地利用这个充要条件并注意到向量的可平移性,可使许多问题的解决更为简明而有趣味.
作 者:方廷刚 作者单位:四川攀枝花市三中,617000 刊 名:中学数学教学 英文刊名: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年,卷(期): “”(6) 分类号: 关键词:大学英语考试流程:14:50—15:00试音寻台时间;15:00—15:10播放考场指令,发放作文考卷;15:10取下耳机,开始作文考试;15:35发放含有快速阅读的试题册(但15:40才允许开始做);15:40—15:55做快速阅读部分;15:55—16:00收答题卡一(即作文和快速阅读);15:55—16:00重新戴上耳机,试音寻台,准备听力考试;16:00开始听力考试,电台开始放音;听力结束后完成剩余考项。17:20全部考试结束。
在这样严谨的考试时间安排流程下,“排除法”这种答题的策略和技巧是一定要准备好的。
as a wise man once said, we are all ultimately alone. bu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european are choosing to be so at an even earlier age. this isn’t the stuff of gloomy philosophical contemplations, but a fact of europe’s new economic landscape, embraced by sociologists, real-estate developers and ad executives alike. the shift away from family life to solo lifestyle, observes a french sociologist, is part of the “irresistible momentum of individualism” over the last century. the 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 the shift from a business culture of stability to one of mobility and the mass entry of women into the workforce have greatly wreaked havoc on(扰乱)europeans’ private lives.
europe’s new economic climate has largely fostered the trend toward independence. the current generation of home-aloners came of age during europe’s shift from social democracy to the sharper, more individualistic climate of american-style capitalism. raised in an era of privatization and increased consumer choice, today’s tech-savvy(精通技术的) workers have embraced a free market in love as well as economics. modern europeans are rich enough to afford to live alone, and temperamentally independent enough to want to do so.
once upon a time, people who lived alone tended to be those on either side of marriage—twenty something professionals or widowed senior citizens. while pensioners, particularly elderly women, make up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ose living alone, the newest crop of singles are high earners in their 30s and 40s who increasingly view living alone as a lifestyle choice. living alone was conceived to be negative—dark and cold, while being together suggested warmth and light. but then came along the idea of singles. they were young, beautiful, strong ! now, young people want to live alone.
the booming economy means people are working harder than ever. and that doesn’t leave much room for relationships. pimpi arroyo, a 35-year-old composer who lives alone in a house in paris, says he hasn’t got time to get lonely because he has too much work. “i have deadlines which would make life with someone else fairly difficult.” only an ideal woman would make him change his lifestyle, he says. kaufmann, author of a recent book called the single woman and prince charming, thinks this fierce new individualism means that people expect more and more of mates, so relationships don’t last long—if they start at all. eppendorf, a blond berliner with a deep tan, teaches grade school in the mornings. in the afternoon she sunbathes or sleeps, resting up for going dancing. just shy of 50, she says she’d never have wanted to do what her mother did—give up a career to raise a family. instead, “i’ve always done what i wanted to do: live a self-determined life.”
52. more and more young europeans remain single because __________________.
a)they are driven by an overwhelming sense of individualism
b)they have entered the workforce at a much earlier age
c)they have embraced a business culture of stability
d) they are pessimistic about their economic future
这道题应用排出法就可又快又稳地做出。52.题干问越来越多的年轻欧洲人还在单身是因为什么?b)项是说他们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开始工作,文章中没有谈到。c)项是说经济环境是稳定的,这恰好跟作者的分析说明相反。大家在速读文章时应该抓到 “the shift from a business culture of stability to one of mobility…”。d)项是说年轻欧洲人对经济未来悲观,文章也没有讲过。答案是a)。
53. what is said about european society in the passage?
a) it has fostered the trend towards small families.
b) it is getting closer to american-style capitalism.
c) it has limited consumer choice despite a free market.
d) it is being threatened by irresistible privatization.
这道题也非常适合用排除法做。
53.题干问文章中关于欧洲社会作者有哪些评论?
a)项是说小规模家庭是趋势,文章没有提到过家庭大小的问题。
c)项是说不发展自由市场而是限制了消费选择,也是与事实情况正好相反。
d)项是说受到私有化的威胁。也是跟文章叙述的实情相反。
但是,用好“排除法”的前提条件是大家要对整个文章的关键信息有80%以上的掌握。那么我们之前也讲过通过各种方法四六级阅读抓关键信息(不要让生词成为拦路虎)。
★ 精选巧妙对联
★ 巧妙自我介绍范文
★ 巧妙动听的话
★ 巧妙的近义词
★ 巧妙语言歇后语
★ 塑胶件连接结构
★ 那一件往事作文
★ 那一件傻事作文
★ 作文:那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