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炕席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一枝蜀葵花

下面给大家分享编炕席散文(共含10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一枝蜀葵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编炕席散文

篇1:编炕席散文

编炕席散文

在我儿时记忆里,家家的大炕上都是铺着炕席。铺炕席的好处是干净,灰尘会从炕席缝子渗到炕席下面,大一点的杂物用炕笤秫一扫就妥了。

我们屯子编炕席的家庭很多,我家也编炕席。所以,很多外屯子人都夸我们屯子的人勤劳能干。基本上都是猫冬的时候编炕席,但是编炕席的程序及其繁琐,而且要到几十里地以外的集市上去卖,也颇为辛苦!

秋收时节,生产队组织社员用镰刀把高粱秆割倒,割下高粱穗运到生产队的场院。高粱穗经过马拉石磙子反复挤压,颗粒就脱落了,再经过扬场,干净的高粱粒就装进麻袋了。剩下地里的高粱杆,俗称秫秆,直接分给社员,每名社员分一车秫秆,并送到家。所以编炕席的家庭就会向不编炕席的家买秫秆。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物价也低廉,一捆秫秆也就一角钱左右,有了秫秆就算是有了编炕席的用料。

首先,就是创秫秆。要把秫秆的长叶薅掉,俗称爽叶。去掉秫秆的皮其实很繁琐,哥哥姐姐们都干过这活,这种活磨手磨得厉害。当时手套很紧俏,哥哥姐姐一般都是带妈妈手工做的棉手闷子,这样不伤手,也不冻手。当然,在这个环节还要淘汰那些折断的、太细的和有硬结的秫秆。

接着还要把秫秆的护皮去掉,俗称创秫秆。其实,就是在一长条凳子上固定一根棍子,根子上别一把弯刀,人手里握着一把木把弯刀,两把弯刀和在一起就是一把圆刀,秫秆在圆刀之内,人拉着秫秆,一拉一推,不停地旋转秫秆,三四个回合,就把秫秆的表皮褪得干干净净。把秫秆很自然的向后一甩,秫秆会窜出很远。

破迷子。破迷子是个技术活,父亲一手握着秫秆,一手握着木把篦刀,一棵标准的秫秆要破成四股,每股迷子展平宽度大约12毫米,太宽的还得修掉一部分。这就给持刀人一个严峻的考验,哪一股宽了还得修掉一条,哪一股窄了还用不了了,这就造成浪费了。父亲打量着秫秆,一刀下去破开宽度均匀两股,再一刀下去就变成了宽度均匀四股。稍细的'秫秆就破成三股,宽度的标准要高度一致。

压迷子。破完迷子就用石磙子在迷子瓣上压石磙子,石磙子一边一个耳朵,一个耳朵套一根木棍,一只手拉着一根木棍,人拉着两根木棍成矩形。一拉一推几个回合,石磙子就把迷子瓣压得偏偏的了。这时把秫秆瓣抱到屋里,用温水浇在迷子瓣上润着。

刮迷子。等到迷子瓣软化适度时,开始刮迷子瓤。人坐在一条长凳子上,凳子上有一片铁皮,铁皮左侧固定一块挡板。人左手拉着迷子的中间,先把迷子大头半截放在铁皮上,右手握着篦刀倾斜着压在迷子心上,左手适当用力拉,右手适当用力削,去掉迷子瓤,削个两三下就剩下迷子。再刮掉小头半截的迷子,迷子太厚没有韧性,太薄了又脆,易折断。所以,刮迷子瓤也是门技术活,父亲刮迷子瓤从来没有失手过。

编席子。小时候,母亲夜晚在煤油灯下编炕席是我们姐弟五个最熟悉的事情。母亲会在瞬间把炕席编好头,就是先编一角,编炕席虽然是斜插,但也是按照设计好的长度和宽度,横多少格,竖多少格,达到标准就会收角。席迷子从根部到稍部越来越细,编席子在续迷子时把新续的迷子续在上面,就拟补了迷子稍部窄的缺憾,看上去还是大致一样宽窄。而且,母亲编炕席都是双片迷子,母亲说:“有的人用单片迷子编炕席,俗称单片子,这种席子薄。还有的人用一瓣双片、一瓣单片交替着编炕席,这种席子俗称三条腿。”母亲编炕席从来不掺假,剩下的短迷子从来不用。用短迷子编的炕席不结实,母亲编的炕席是很结实的,我家炕上铺的席子都是母亲编的,都能用上三四年。

卖炕席。父亲卖炕席要走到几十里地以外的集市去卖,因为是我们公社编炕席的多,我们公社的集市炕席价格很低。所以,父亲提前两天约好伴,在头边鸡叫时就出发,扛着三四张炕席去几十里地以外的集市去卖。父亲本来是个读书人,也教过书,就是不会花说柳说,人太实诚。每次卖炕席回来都不太乐呵,因为剩下一两张炕席寄存在熟人家。

母亲问:“为什么炕席卖的不好呢?”父亲说:“不是咱家炕席不好,一是买炕席的压价太狠,二是咱家炕席发白,人家的炕席青幽幽的招人喜欢。”母亲说:“这有何难?咱家炕席发白是没有水份,有了水份就泛青了,下次你赶集前一天晚上每张炕席上喷两口水就妥了。”

后来,母亲会在父亲赶集卖炕席的前一天晚上给每张炕席喷两口水,在集市上把炕席一展开就青幽幽的,非常招人喜欢,非常抢手。从此,父亲每次卖完炕席都是高高兴兴的回家,还会带回来面包或冻梨。

由于母亲编的炕席结实,不偷工减料,尺寸大,信誉好。每当有新结婚的屯邻都会提前上家预定炕席,也减轻了父亲赶集卖炕席的辛苦。

父母一辈子抚养我们姐弟五人很不容易,用编炕席来维持我们姐弟完成学业。编炕席的琐事我至今记忆犹新,父母对儿女的爱就像炕席一样细腻而绵长,为儿女的付出无怨无悔。

篇2: 高粱秸与炕席、子散文

高粱秸与炕席、子散文

在很久以前,东北被称为‘北大仓’,盛产大豆、玉米和高粱,在当年困难时期养活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作为主食之一的高粱不仅可以当主粮、酿酒,就连高粱秸都是由大用处的。

以前的东北乡村住的大多是土炕,上面铺的炕席多是用高粱秸做的,虽然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但是留给人们的仍然是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

那时候,一般家庭都很穷,要铺上新的炕席都是一种奢望。有的人家几年只买一次炕席,补丁摞补丁铺了好几年。有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法。是在旧的铺不下去了,就打算选一些高粱秸自己编炕席,要知道买一铺炕席需要四、五块钱,那时的农家是支付不起的。

要说东北的高粱秸真是又高又直,比电视剧《红高粱》里面的还要粗壮许多,秋天收了沉甸甸、红艳艳的高粱穗子,就要把高粱秸悉数打捆,用牛车拉回家,码到一边由它迎风沐雪。等到冬季清闲了,人们就会把高粱秸一捆捆打开,挑选挟园子和编造炕席和粮食子的原料。

编造炕席不是一个简单活儿,首先要把精选好的高粱秸放在水里泡上一夜,拿出来修理完上面的皮刺儿后用菜刀劈成四半,在一根根用洗衣棒轻轻地砸,都砸扁了就拿起一根放在厚木板上,用菜刀刀刃逼住里面的白瓤,用脚蹬着刀背,左手扯住高粱秸用力向后扯,雪白的瓤就翻在一边。

削完这头在削另外一头,削好的硬皮有了亮度,在刮几遍,高粱秸就更薄了,等到一定数量在用水泡,泡的软软的经过压平闷着变得软软的就可以编织。

先从一个角开始,渐渐地一个三角形逐渐张开来,编到另外一个三角,有五尺左右在往前编,按照这个宽度编到九尺长封口,新的炕席就这成了,四周的花纹与买的几乎一样,只是材料粗糙了些,所以花纹也有些粗糙,比芦苇的差了些。

编好的炕席阴干后,再用抹布使劲蹭几遍,为的是蹭去毛刺。

铺了新炕席,屋子就有了生气和活力,乡下有句俗话‘炕上没有席,当家脸上没有皮’。可见炕席是很重要的,那时候睡觉没有褥子,也没有衬衣衬裤,肉皮直接与炕席贴着,所以刚睡新炕席很不习惯,对高起的纹理有些不适应,往往早上一醒来满身炕席纹理,上下摸摸手感明显。

即便如此,有一些家庭连咯一下的希望都没有,没有钱买又不会编,只能铺麻袋片子。

而高粱秸的用处远不止此,编盖帘和粮食子都很好。

编粮食子与炕席前期工程相同,只不过后期编制的花样不同而已。通常子宽度在1.2尺到1.5尺之分,长短有8米、12米、35米和40米的区分,大多数根据粮食粗存量而定,手艺娴熟的.人一天能编一个12米长的粮食子。

通常编织好的粮食子内都放置谷物,堆一层谷物就围上一圈子,子逐渐展开,粮食就渐次垒高,这样的储具移动方便,安装简洁,而且透气性好,唯一的缺点是怕雨淋,容易算坏,即便如此,在现在东北地区一些大型粮库都还在使用。

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的偏厦就有木头架子垫底的粮食子,装着整穗的苞米,把颗粒归仓的感觉表现的淋漓尽致。

满满的粮食子是一种安稳,守望着烧柴和粮食过日子,总能够把农民一颗心稳稳当当放在肚子里面。

常常在走出家门之际,顺手到子里面抓一把高粱或者玉米扬到院子里看着鸡鸭鹅欢快围拢上来,那种场景很是愉悦。

如今的乡村已经不见了炕席和粮食子,取而代之的炕革、席梦思和钢铁粮仓,时代进步,只是留下的记忆永远流传罢!

篇3:《朱自清散文精编》读后感

《朱自清散文精编》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到你,大概是源于那篇为大家所熟悉的《匆匆》吧。“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不经意间便成了我心中永恒的经典。 品读你的散文,就像是给心灵一次彻底的洗涤,洗去了凡尘蒙在上面的污垢,洗去了心灵承受的压力,使紧绷着的心得到了释放...... 漫步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仿佛走进了一片森林,头上的天空被树阴遮的严严实实,但森林里却散着慵懒而自然和谐的光芒,不是华丽的采光灯,却是映照了作者内心情感的柔和颜色。红、粉、橙、蓝、靛、青、紫……于是我就好像到了好多好多个不同的世界。 读《匆匆》,从细腻清新的语句中感受到了你对时间悄悄从身边溜过的无奈;读《背影》,从平易简朴的语言中体会到了那伟大无私的父爱,体会到了父爱如山;读《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我们可以从电车上的意外经历听见作者由此发出的对祖国未来的担忧……从散文中,我从不同的方面读出了朱自清的.生活,读出了朱自清的思想。 “......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是美,要算他了”正如郁达夫所说的那样,朱自清的散文,散发着一种美,一种朴实无华,清新脱俗的美。“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细腻的文字,一下子把我带到了秦淮河,默默的感受着这华而不腻的美...... 你的散文美,真的很美,在月光下,在宁静的夜晚,细细品位着字里行间的韵味,细细地读你,读一个洒脱的你,淡泊的你。 读你,真是一种享受。

篇4:巴金散文精编读后感

巴金散文精编读后感

一个静静的夏夜,我打开灯,翻开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作品集中的《紫色蝴蝶》这一篇,我仔细阅读了起来,读完后,我的心情百般沉痛,多么可爱、美丽的蝴蝶,却在一只狭小的,没有空气的小盒子中死去了。但它好坚强,不得不让人佩服,它在生命的最危急一刻,把自己的小宝宝产下,真是了不起啊!

与此同时,我也非常憎恨那个把它放进盒子的“刽子手”,是他剥夺了它的自由。 由蝴蝶的悲剧,让我想到有好多像它那样可爱的小生灵。我相信它们会说话,会痛,会笑,会哭,会惊讶……否则你怎会想到小鸟的鸣叫像歌曲如此优美动听,体会到小猫咪在你身边转悠,亲昵地擦着你的脚背,让你知道它的存在。是的,只要你是一个生活的有心者,你会发现它们的美,当然前提是它们是自由的。 一片落叶,一只飞舞的蝴蝶,一抹淡淡的斜阳,它们的洒脱,它们的快乐,在我眼中,都是一种自由的`美。在我的内心深处,永远有着对自由的无限渴望与不懈追求。一只金色的甲虫在窗玻璃上嗡嗡地呼救,有力拍打着翅膀,想要穿透玻璃飞出去,可不管它怎么努力,就是不能出去,我毫不犹豫地跑过去打开窗门,目送它冉冉飞向草丛深处。

其实,所有平凡的小生命,对世间的自由,都有一种执著的渴望和追逐。我们为了各种各样的自由,也付出了太多太多的代价。有首诗这么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让我们都能珍惜那份自由,也愿所有对自由的向往,都有人关注

篇5: 张爱玲散文全编的读后感

张爱玲散文全编的读后感

家中有套《现代经典作家诗文全编书系》,其中有本《张爱玲散文全编》,十几年了,一直躺在书柜里,从未翻过。近日,想补充点散文素养,所以,认真地拜读了一番。

对张爱玲我是非常陌生的,因为小时候,物质贫乏书也贫乏,除了教科书、小人书和毛选外,没有什么课外书,读高中时虽然进到了80年代,但对她那个年代的女作家,也就知道冰心、丁玲和萧红,根本没听说过她的名字。知道有张爱玲的存在,好像也就在这十几年的事情,因为看了一篇报道,说上海的小资言必张爱玲;电影《色。戒》曾经轰动一时,张曼玉穿的旗袍,也成了那年最风靡的时装,才知道了她是作者,不过,到现在为止,我也未看过该部电影;还在一些娱乐八卦里,片断地了解了一些她的恋爱婚姻事,知道的仅此而已!

真正接触张爱玲的作品,这还真是第一次。透过散文,初识张爱玲,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直让我五体投地!

钦佩她的才华,不仅仅是因为她成名早,三岁能背唐诗宋词,七岁写了第一部小说,而且她还是一位学贯中西的人,不大喜欢音乐,但弹得一手好钢琴;擅长画画,曾经将女像速写作为散文集的插画;谈到跳舞,可以从外国谈到到中国,从古代谈到近代,从原始谈到文明,从交谊舞谈到舞台剧;论起宗教,上等人和下等人信教的共同观念,读书人和愚民的不同之点,道教的天堂、佛教的地狱、孔教的制裁以及天主教、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均能深入浅出;她还是一位有造诣的红学家,对《红楼梦》是情有独钟,研究颇深!

钦佩她的真实,不像其他知识分子那样视金钱如粪土,她不回避对金钱的需要,也不回避对金钱的斤斤计较,更不回避金钱在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的`存在。她说起和好友莫梦逛街,吃食是AA制的,送莫回家的车钱应该由莫来承担;谈起和苏青的关系“至于私交,如果说她同我不过是业务上的关系,她敷衍我,为了拉稿子,我敷衍她,为了要稿费,那也许是较近事实的,可是我总觉得,也不能说一点感情也没有”,很是客观而现实。坦承自己喜欢上海人,还不忘加上一句“我喜欢上海人喜欢我的书”,毕竟她是一位以文字为生的文人。

钦佩她的坦白,她不掩盖自己的内心,她承认自己缺少济世的大胸怀,“将来的平安,来到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们的了,我们只能各人就近求得自己的平安”;虽然生活在炮火连天的时代,但是她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只是写些男女之间的小事情,“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朴素,也更放恣的。和恋爱的放恣相比,战争是被驱使的,而革命则有时候多少有点强迫自己”;而自己不过是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小女人而已:“人生的所有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这些话语在左派当道的情况下,她肯定是不得志的,我想,这也是她当年选择离开她深爱的上海,飘洋过海移居海外的原因之一吧。

钦佩她的女人味,不仅是琴棋书画样样会的才女,亦是喜欢时装逛街冰激凌的时尚达人,更钦佩她身为女人对女人深刻的认识,“完美的女人比完美的男人更完美,同时,一个坏女人比一个坏男人坏的更彻底”;还有她的这个观点确实也是与众不同,“以美好的身体取悦于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也是极普遍的妇女职业,为了谋生而结婚的女人全可以归在这一项下。这也毋庸讳言――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其实也没有多大分别”;对“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得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的现象,有时她又感到很悲怆!

钦佩她的经典,在娓娓道来的字里行间,却举重若轻,有时,似乎不经意地点出,皆成妙语。18岁时能有“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的感叹,令人深思;关于个人与时代也有她专属的比喻:“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评价“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对照当今的社会,今日的国人不正是当年的上海人吗?就更折服她对人性认识的精辟与独到!

一本散文集就让我如此倾倒,难怪她直到现在还拥有那么多的粉丝。

相见恨晚!

篇6:编童话故事

三年级续编童话故事

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袋麦子。

小猪看着金灿灿的麦子,开心地想:看起来好棒呀,我要把这些做成美味的糕点!想到这,小猪连忙对土地爷爷说:“谢谢您!”接着就扛着麦子回家了。

小牛看着香香的麦子,兴奋地想:这么多的麦子,我一定要把它种下去,明年秋天,我就会有更多的麦子啦!小牛也谢了土地爷爷,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又要过年了,这一年里,小猪把麦子变成了各种好吃的糕点,分享给了好朋友,大家都夸赞小猪爱分享,因此小猪的朋友越来越多。小牛十分勤劳,每天到麦地浇水施肥。转眼间,秋天到了,丰收的麦子堆满了它家的仓库。小牛别提多高兴了。

小猴呢?小猴把麦子怎么样了呢?它把麦子拿回家后不舍得吃,结果麦子全都发霉了,小猴哭得稀里哗啦的。

这时,小猪、小牛和土地爷爷都过来安慰它说:“任何东西都有它的价值,你不发挥它的价值就会一无所有呀!”小猴听到后羞愧地低下了头,说:“我知道了,谢谢大家。”(贺子欢,岷山学校)

篇7:编童话故事

骑士救公主

朱芮辰

一天,公主在花园里散步、赏花。

突然,从她的后面钻出来一个人,拿着剑一把就抓住了公主,威胁说:“把所有钱拿出来,不然我把你杀掉。”公主吓得大哭大叫起来。她一边挣扎,一边求饶:“求求你不要伤害我,我所有的钱都给你。”

骑士听见了这边的哭喊声,立马跑过来,他一个快马加鞭从坏人手里救出了公主,并把坏人打跑了。

公主非常感激骑士,为了报答他,公主把骑士带回城堡,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可口美味的饭菜招待了骑士。骑士也很感激公主的招待,慢慢心里对公主产生了好感,经常找机会偶遇公主。一来二往的,两个人心里都装着对方。骑士终于鼓起勇气向公主表白了,两个人顺理成章地走在一起。

从此,公主的生活里就多了骑士,一直保护她,骑士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篇8:编童话故事

国王给公主过生日

胡沛嬛

星期天早上,国王一大早就起床。他为什么这么早起来呀!原来今天是公主的生日,国王想给公主做一个生日蛋糕。

可是,国王不会做蛋糕。于是,他就叫来厨师:“我不会做蛋糕,你教教我吧!”厨师说:“您不会做蛋糕,那还不如我帮您做一个蛋糕。”国王说:“不行,我一定要自己做一个。”“可厨房没做蛋糕的材料了,不是吗?”厨师说。“那我去森林超市买,你看好家。”国王说。

正走在森林超市的路上,国王看见一朵玫瑰花掉在路上。玫瑰花开心地问:“亲爱的国王,你这是要去哪儿啊?”国王说:“我要去森林超市买做蛋糕的材料。”玫瑰花说:“我可以帮您实现一个愿望。”国王说:“那我想要做蛋糕的材料。”说完,玫瑰花不见了,他眼前只有一些做蛋糕的材料。于是他就拿起这些材料回去了。

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把蛋糕做好。他走到公主面前,把手中的蛋糕送给公主。公主吃了之后,连连夸奖,这个蛋糕真好吃。国王开心地笑了。

篇9:编童话故事

啄木鸟开超市

寒冷的冬天来光顾森林了,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小动物们都在各自紧张地忙碌着,为过冬做准备。

善良的啄木鸟看着小动物们越来越憔悴,下决心要开一家森林超市喂饱小动物们,让大家在冬天也能丰衣足食。卖的商品,它早就想好了,不用说,肯定是卖它最喜欢吃的——虫子。

第二天,虫子到货了,森林超市也开张了。叮咚!这时,门铃响了。啄木鸟飞去开了门,来者是袋鼠妈妈,她身上落满了雪花,哆哆嗦嗦地说:“小……小袋鼠的奶粉用完了,我……我这次来想要买两袋奶粉。”啄木鸟听了,忙把袋鼠妈妈请进小超市,望了望摆满虫子的货架,抱歉地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这里只有虫子,没有奶粉呀!”袋鼠妈妈闻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把脸憋得通红,满是失望地跑走了,只留下啄木鸟呆呆地站在原地。

虽然第一次买卖失败了,但毕竟只是第一次,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多着呢,必须着手安排奶粉的进购。啄木鸟一边安慰自己,一边把虫子搬下来,换上奶粉,还将虫子放进了冷藏柜里。

砰砰砰!门被砸得哐哐巨响,啄木鸟赶紧关牢了冷藏柜的柜门,丝毫不敢怠慢,就冲这砸门的声音,它也知道即将要面对的会是个难缠的“大家伙”。

果然,尽管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这位顾客还是把我们的小店长吓得不轻,来的竟是本该趴在洞里冬眠的棕熊先生!棕熊先生巨大的身躯甚至挤不进门来,它站在门外,丝毫不给啄木鸟回神的机会,用傲慢、不可一世的语气说:“别愣着!快给我两罐蜂蜜!”啄木鸟的腿都吓软了,瘫在地上,小心翼翼、一字一顿地说:“对……对不起,我……我这儿只卖奶粉。”这时的棕熊先生两眼几乎冒出火来,啄木鸟被吓破了胆,惊慌失措地待在那儿,眼睁睁地望着这位“贵宾”带着一笔大生意,消失在雪地的尽头……

过了好几天,啄木鸟的情绪才渐渐得到恢复,就在它考虑到要不要关闭这家店时,“救业恩人”——智慧老人山羊伯伯来了。

叮咚!门铃响了,啄木鸟赶紧飞去开了门。“山羊伯伯,您怎么来啦?快请进。”“听说你的小店最近遇到了困难,我就过来看看能不能帮帮忙,不打扰你吧!呵呵!”山羊伯伯捋着胡须亲切地看着啄木鸟。“山羊伯伯,您能来真是太好了!您也知道我是第一次开店,就想着能不能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平平安安地过冬。可是最近生意不太好,准备的货怎么也不能让大家满意……”听完了具体情况,山羊伯伯面色忧愁地踱步到窗前,望着一望无际的白色森林,眼里掠过一丝悲伤。啄木鸟注意到了这些细节,连忙问:“您怎么了?”山羊伯伯闻言,转过头来看着啄木鸟,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再不补充粮食,小动物们会饿死的!我建议你进货的时候需要照顾到每个小动物的需求,不能只考虑自己。这样,你的生意才能维持下去,而大家也都能好好过个冬……”

啄木鸟听取了山羊伯伯的建议,按照大家的需求分别购置了各类货物。果然,超市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从此再也不用害怕寒冷的冬天了。

篇10:编童话故事

1、胆小的小兔

动物王国里最胆小的动物就是小兔。

一天,小熊约小兔去森林玩。当小熊她们走到一个吊桥前时,小兔的腿突然抖了起来,担心地说:“小熊,我们不要走了吧。”小熊看见小兔这副摸样说:“别害怕,试一试吧!”于是小兔提心吊胆的走上去,感觉像走在摇摇摆摆的小船上,挺好玩的,顿时觉得没有那么害怕了。小兔高兴地大喊道:“我再也不是那只胆小的小兔了!”

从此,小兔再也不是动物王国里最胆小的动物了。

2、动物聚会

冬天快要到了,小动物们在森林聚了起来,讨论过冬的事情。

小青蛙说;“我是冬眠的动物,到了冬天的时候,我呀就舒舒服服的睡一个大觉,到春天的时候才醒来,我就是这样过冬的'。”小蚂蚁说:“我们蚂蚁呀!存了很多的食物,冬天的时候,我们聚在一起吃东西、开舞会。快快乐乐的过冬。”大雁、小燕子要飞到南方过冬,小松鼠要把窝垫暖,储备食物过冬……小动物们都争着说,热闹及了。

3、聪明的小青蛙

有一天,一只小青蛙在河边唱歌。忽然,它的歌声吸引来了一条爱听歌的小蛇。

小蛇一把抓住小青蛙,正准备吃了它,小青蛙大声说:“小蛇先生,能让我唱最后一支歌吗?”小蛇警觉地说:“你会游泳吗?”小青蛙说:“我不会,我不会,一到水里我就会淹死。”小蛇一听,放心地说:“你唱吧!”

小青蛙开始一边唱歌一边向小河跳去,只听“扑通”一声——小青蛙逃走了!小青蛙高兴地对岸上正在发呆的小蛇说:“哈哈!愚蠢的蛇!”

4、一枝花

从古到今荷叶上会有几枝小绿花,那些花可以动,可以下水,还可以生出一些黑色的小东西,这些小东西名叫蝌蚪。那你想知道小绿花是什么吗?我现在就告诉你,请看这首小歌谣就知道了:“一枝花,一枝花。水塘里开了一朵小绿花。小绿花,你是谁?呱呱呱,我是一只小青蛙。”

5、羊的结局

羊要到山顶去吃草,它往山上爬,爬呀爬呀,羊累了。

羊说:“我不怕累,山有多高我爬多高!”羊又爬呀爬呀,羊很累了,羊说:“我不怕累,山有多高我爬多高!”羊接着爬呀爬呀,羊非常累了,羊说:“我不怕累,山有多高我爬多高!”羊终其一生来爬这座山,它一心只想着山顶芳美的鲜草,却忽略了在途中,也有一片片鲜草路过,而它视而不见。

当羊终于爬上了山顶,它看到了它的归宿:山顶,原来并没有草。

机会是要及时把握的,适当调整你的目标有时会更有效。

巴金散文精编读后感

森林编童话故事

编童话故事作文

事业编辞职报告

编故事范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编故事)

编箩筐教案

自己编童话故事

三年级编故事范文

精编学校工作计划

编炕席散文(合集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编炕席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