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给大家分享GE 面试(共含11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jtfclm”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GE 面试
该GE了,中创大厦离静安寺地铁大概7、8分钟脚程,一路都是很漂亮风景,旁边还有个波特曼,门口经常坐着几个条件极好的洋妞,
我对GE还是比较熟悉,之前部门很多人都是GE背景的,经常一起聊聊他们的6西格玛,他们做的Case,很有趣。
在一个柱子背后的沙发上大概足足等了3个小时后,终于能和他们全国业务总监开谈了,总监是个很帅的小伙,让我吃惊的年轻,内容无非是我在这个行业的资源和之前从事的工作等等,对方对我感觉也非常好,直接说需要见一下HR Director,然后就把我领了去。
这个HR是我所有面试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我给他封个Top HR吧,他是一个很瘦的中年男人(竟然是男的,呵呵),态度非常的亲和但语言又非常的犀利,眼神也是极其独到,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掩饰统统甩掉~
HR拿着我的CV反过来盖在桌上,满脸职业化笑容地说:我们今天聊一聊,简历我不看了,你就从你小时候说起,一直说到你现在,内容不限,可以是你的家乡、学校里发生的事、高考、专业、第一份工作等等都行,
记得中间他随意地问,你的专业是怎么选择地?我就很真实地告诉他,这个选择很随意,那时候不太懂这个!
我心中暗想:他是在测试我刚才谈话的真实性,假如我是义正词严的谈如何选择这个专业,和我的那时的年龄背景来看明显是有造作,今天我真的遇到了高手。
结束HR大概有1个小时左右时间,最后谈到薪资,当我把我的`期望salary告诉他时,他的眼神告诉我这个数字高了。握手时我问:你们会不会无论什么结果都会通知的,他说是的,一有结果就通知。
一个月过去了,没有结果。
印象:
1、真正的超大企业,号称是全球最官僚的三个组织之一(联合国、 ),当然还有个版本是IBM的。
2、待遇不错,里面的员工素质也很好,很多现在还一直是我的好朋友,但是公司机制不是很优;
3、最后一个结果通知环节有点让这个HR有点减分,但依然是我见到过的No.1。
GE面试心得
到今天为止,前后持续三个星期左右的GE面试正式结束了虽然对于一个小硕来说被录取的机会简直是微乎其微但是我觉得这次的面试经历对于我自己来说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呵呵,我想我再也不会对任何面试感到紧张和害怕了投递简历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很久之后收到一封mail要求投递完整的`英文简历(当时为了偷懒用中文填的表格)做了一份pdf格式的简历(据说看起来专业一些)mail过去很快收到回复说是安排一次电话面试,5月31日下午一点答辩的日子是在26号,答辩完之后简单的准备了一下,主要准备了一些专业相关的问题31号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天早上舍友给我打电话突然发现我的手机总是无法接通那个时候都12点了,我赶紧打1860询问,好像是头天赶上线路调整,还好最后终于弄好了,第一次电话面试差点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夭折了,嘿嘿打电话来的是位女士,从她的名字推测是个外国人,呵呵,当然一口纯正的美语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问了很多问题,很细的问题,仔细到培养基的配方才知道自己准备的真的很不充分,三十多分钟的电话面试简直就是煎熬~~~现在想想当时真是尴尬的可以,我这边总是短路,哈哈挂了电话的那一刻我真是觉得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觉得很懊恼其实虽然之前我对自己都没有报很多希望,但是那一刻的心情还是很失落就这样结束了第一次电话面试,我以为GE面试就止于此了~~~~~~~~~~~~~~~~~~~~
发信人: yooyoo (悠悠游侠), GE AM(Advanced Materials) 上周二通知我参加9月27日(本周一)的面试,
GE AM 面试经历
。还好,是在北京,于是决定去看看。 我应聘的是GE AM的Product Developer。他们说可以应聘Team Leader,不过据说对于“土鳖”一族和“无工作经历”一族根本无此可能。 以下是为面试的一些准备工作: 1、准备了一身很正式的行头(为了表示一下尊重,不过穿西服实在是不舒服); 2、准备了一些面试中可能会问到的问题(譬如,自我简介,为什么选择GE等); 3、临时报佛脚的练了几天口语; 4、认真准备了一下对自己课题的陈述; 5、调整心态,深呼吸,睡个好觉。 面试流水帐: 面试安排在朝阳区汉威大厦,我的时间是10:20。考虑到北京市在周一上午独特的交通环境,我8:30开始从北大出发,选择了打车――西直门――地铁――朝阳门――打车――汉威大厦的线路,事后证明非常英明。尽管提前了不少,还是因为在路上堵车等因素10:00左右才到。我师妹选择了坐302,结果公车在路上撞了,提前五分钟才赶到,很是狼狈。所以,大家如果去面试,一定要提前行动,确保提前赶到,切切不要迟到!! 面试官只有一个,是GE AM的技术总监Mr.Mahari,是一个个子很高,蛮帅的中年成功男士。 大公司的面试一般安排给每个人的面试时间都比较充裕。这一次面试是每个人50分钟,一般要谈30~40分钟,所以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因为我到的比较早,前面的我师妹出来后不多久就被Mahari给叫进去了。寒暄一下后,他就在本本上调出我的材料,开始提问。 “First, introduce yourself”。还好,我准备过,所以说得很流利。Mahari会打断一下,问一下你的一些具体情况。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墨守陈规了,切记,面试不同于口语考试,它是一种交流过程,不需要特别正式的英语格式,但是一定要记住宗旨是要让对方明白和理解你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个地方我就犯了一个错误,过于依赖于自己先前打好的底稿,我faint,我才讲了一半,他就“咔”了。郁闷死我了,以后面试我一定争取三句话先概括一下,然后非常简要的介绍一下自己,免得给个不完整的印象,因为是面试研发人员,Mahari很直接地就问道了所做地课题。这直接导致我的第二项准备工作几乎全部报销,faint!看来不同的面试程序差别很大。 但是尽管很多没有用到,但奉劝还是要全面准备以备不测。 说起自己做的东东,那我可就不惧了。滔滔地讲了一会儿,他好像没有明白。我faint!他问我“What's self-assembly? Can you describe it on the board”?我在板上写写画画描述了一番,我也不知道他明白了没有。然后他就问“What's for?” 起初我不知道他指什么,真是郁闷。他老是这样两个两个单词地蹦,很难明白其意思。我胡乱说了一通如何用在我的课题中,他看我没明白。他又说了“You don't understand me”, 我想他大概是更想知道这东东对于他们做塑料的有什么用吧?我就又解释了一通,好像是“驴唇”对上“马嘴”了。 我觉得面试时最郁闷的就是,面试英语跟英语写作和应试英语差别太大,每次想说明一个问题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开始英语造句,主谓宾齐全,往往不是拖沓冗长,就是词不达意,要么就是因为一两个词不知道怎么说而卡壳。面试一定要简洁,抓住重点,切不能滔滔云海,搞晕了面试官。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我的课题。虽然也是做得高分子,但却是做光电材料的功能高分子,跟AM的塑料还是有不小的区别。不知道他们具体想要干什么的,而这是最郁闷的事情。还好,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高分子研究,还是能扯上些边。 整个面试主要就是问的课题。(好像跟其他人说得不太一样啊?)最后他让我再提几个问题。 我就问了GE的培训计划如何,不知道是不是太露骨了。 最后Mahari说“Waiting for our information,thanks”, 我准备的证书什么的根本没看,他说“I don't care”,又faint一次。 出来以后,一阵阵的遗憾后悔,感觉还是很多东东没有跟他表达清楚,有的地方我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不过心情还是蛮放松的,毕竟对于刚准备出道的“菜鸟”来说,第一次工作面试是一种宝贵的经历。 不管是成是败,也不管还有没有继续面试的机会,我还是决定写出我的感受,与各位拼杀职场的同仁们共享一下,希望大家都梦想成真! _yooyoo .9.29.于燕园
GE AM 面试经历
发信人:
yooyoo
(悠悠游侠),
ge
am(advanced
materials)
上周二通知我参加9月27日(本周一)的面试。还好,是在北京,于是决定去看看。
我应聘的是ge
am的product
developer。他们说可以应聘team
leader,不过据说对于“土鳖”一族和“无工作经历”一族根本无此可能。
以下是为面试的一些准备工作:
1、准备了一身很正式的行头(为了表示一下尊重,不过穿西服实在是不舒服);
2、准备了一些面试中可能会问到的问题(譬如,自我简介,为什么选择ge等);
3、临时报佛脚的练了几天口语;
4、认真准备了一下对自己课题的陈述;
5、调整心态,深呼吸,睡个好觉。
面试流水帐:
面试安排在朝阳区汉威大厦,我的时间是10:20。考虑到北京市在周一上午独特的交通环境,我8:30开始从北大出发,选择了打车――西直门――地铁――朝阳门――打车――汉威大厦的线路,事后证明非常英明。尽管提前了不少,还是因为在路上堵车等因素10:00左右才到。我师妹选择了坐302,结果公车在路上撞了,提前五分钟才赶到,很是狼狈。所以,大家如果去面试,一定要提前行动,确保提前赶到,切切不要迟到!!
面试官只有一个,是ge
am的技术总监mr.mahari,是一个个子很高,蛮帅的中年成功男士。
大公司的面试一般安排给每个人的面试时间都比较充裕。这一次面试是每个人50分钟,一般要谈30~40分钟,所以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因为我到的.比较早,前面的我师妹出来后不多久就被mahari给叫进去了。寒暄一下后,他就在本本上调出我的材料,开始提问。
“first,
introduce
yourself”。还好,我准备过,所以说得很流利。mahari会打断一下,问一下你的一些具体情况。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墨守陈规了,切记,面试不同于口语考试,它是一种交流过程,不需要特别正式的英语格式,但是一定要记住宗旨是要让对方明白和理解你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个地方我就犯了一个错误,过于依赖于自己先前打好的底稿,我faint,我才讲了一半,他就“咔”了。郁闷死我了,以后面试我一定争取三句话先概括一下,然后非常简要的介绍一下自己,免得给个不完整的印象。
因为是面试研发人员,mahari很直接地就问道了所做地课题。这直接导致我的第二项准备工作几乎全部报销,faint!看来不同的面试程序差别很大。
但是尽管很多没有用到,但奉劝还是要全面准备以备不测。
说起自己做的东东,那我可就不惧了。滔滔地讲了一会儿,他好像没有明白。我faint!他问我“what's
self-assembly?
can
you
describe
it
on
the
board”?我在板上写写画画描述了一番,我也不知道他明白了没有。然后他就问“what's
for?”
起初我不知道他指什么,真是郁闷。他老是这样两个两个单词地蹦,很难明白其意思。我胡乱说了一通如何用在我的课题中,他看我没明白。他又说了“you
don't
understand
me”,
我想他大概是更想知道这东东对于他们做塑料的有什么用吧?我就又解释了一通,好像是“驴唇”对上“马嘴”了。
我觉得面试时最郁闷的就是,面试英语跟英语写作和应试英语差别太大,每次想说明一个问题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开始英语造句,主谓宾齐全,往往不是拖沓冗长,就是词不达意,要么就是因为一两个词不知道怎么说而卡壳。面试一定要简洁,抓住重点,切不能滔滔云海,搞晕了面试官。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我的课题。虽然也是做得高分子,但却是做光电材料的功能高分子,跟am的塑料还是有不小的区别。不知道他们具体想要干什么的,而这是最郁闷的事情。还好,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高分子研究,还是能扯上些边。
整个面试主要就是问的课题。(好像跟其他人说得不太一样啊?)最后他让我再提几个问题。
我就问了ge的培训计划如何,不知道是不是太露骨了。
最后mahari说“waiting
for
our
information,thanks”,
我准备的证书什么的根本没看,他说“i
don't
care”,又faint一次。
出来以后,一阵阵的遗憾后悔,感觉还是很多东东没有跟他表达清楚,有的地方我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不过心情还是蛮放松的,毕竟对于刚准备出道的“菜鸟”来说,第一次工作面试是一种宝贵的经历。
不管是成是败,也不管还有没有继续面试的机会,我还是决定写出我的感受,与各位拼杀职场的同仁们共享一下,希望大家都梦想成真!
_yooyoo
2004.9.29.于燕园
GE研发中心面试经验
大学网推荐下GE的面试经验
1.简历关(网上投递),上海部门把你的简历转移到美国总部,然后美国总部email通知你何时电话面试嵯仍email里面询问你的研究背景之类的,
2.电话面试,电话面试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背景,
3.在研发中心进行的面试:主要是要准备一个有关你参加的科研题目的英语的PowerPoint,然后用英语讲半个小时。面食的时候有五个scientist听,然后会问你有关的问题,主要是专业方面的问题。讲完之后,还要分别与这五个人单独用英语交谈,内容很杂,因为每个人关心的都不一样?有些会对你的专业感兴趣,有些会问你如何与同事相处,如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每个人会和你谈半个小时。最后是人力资源的经理与你谈半个小时,问的问题都是一些常见的东西,比如介绍你自己,你有什么长处之类的,是用英语。
GE:英文面试更重软技能
GE:英文面试更重软技能
GE:英文面试更重软技能
眼下,知名企业的校园招聘已经纷纷进入面试阶段,随着外企的英文面试如火如荼的展开,书店里各类以“世界最佳公司面试题”为标榜的面试指南也纷纷告罄,GE:英文面试更重软技能
。且不论其内容优劣,单就“最佳公司面试题”这几个字就足够征服眼下正饱受面试“折磨”的求职者们了。因此,是时候让知名企业的招聘者和成功闯过首轮面试关的过来人出面,发表一些指导性演说了。不同职位不同需求
大多数情况下,良好的英文表达能力是进入名企的必备条件,也是最基本要求。德勤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经理张俊莉女士说,国际化公司服务的客户大多为外国公司,公司职员必须具备用英文与客户顺畅沟通的能力,即使将来的工作环境以中文环境为主,公司也会要求应聘者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是一种skill(技能)。
据了解,对于英文要求最高的行业当属顶级咨询公司和投资银行,一般来讲,这些公司从申请到录用都是以英文进行,诸如摩根士丹利、贝恩咨询等,他们的新进职员会被直接派往海外锻炼,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不可能适应繁重的`工作。
当然,也有一些职位对英语的要求相对宽松。GE(中国)大学合作发展及招聘经理邬君临女士说:“GE会重点考察应聘公共关系、管理和金融类职位的人的英文交流能力,而对专业技术类岗位应聘者的英文要求相对宽松。”一般来说,公关、管理和金融类职位特别看重应聘者的沟通能力,需要他们能够尽快适应国外分公司的语言环境。而技术性人才一般只要能够流畅地用英文表达意思即可。另外,技术型人才应该熟悉本专业的英文术语,能够用英文与国际专家交流合作。在Intel、IBM中国研究中心的面试后期,技术部门的应聘者会直接面对外籍主管,用英文解答专业问题,因此理工类人才应该尤其注意专业英语的准备,
英文面试考察软技能
GE(中国)邬女士表示:“英文面试不是单纯的语言技能的考查,而是对应聘者综合素质的考查,用人单位不会在英语语法和发音上吹毛求疵。科学的面试会把case study(团队考查)和face to face (一对一面试)结合进行,给所有人展示自我的机会。当然,英文棒很容易吸引考官的目光。”
外企在面试中特别注重对学生Soft skills的考查,Soft skills翻译成中文即为“软技能”它包括交流和沟通能力、协同作战能力、理解力、危机处理能力和自信程度等非专业技术能力,体现人的情商和逆商。英文口语水平高,体现出应聘者的语言能力强和自信;如果水平很一般,但仍然能够泰然自若地完成面试,同样也证明了应聘者的良好的心理状态。
人力资源主管们建议考生要在软技能上下功夫,英文介绍注意逻辑性、连贯性和清晰性,即使出现差错也要坚持下去,不要害怕说Sorry、Pardon。不要过分强调语言本身的技巧,而应言之有物,展示自身特点。
另外有些企业的面试经常出其不意,如联想集团今年的面试,要求小组人员共同搭造一座模型,前提是所有人都必须保持沉默,试的就是应聘者的协调能力和默契程度,这样的面试不是买一本指南就能轻松闯过的。所有大企业的招聘主管都奉劝应聘者,以平和的心态应对面试,表现出本色才是胜出的关键。
E面归来说面经
A小姐 北京师范大学 GE面试归来
由于之前在一家英语培训学校教过两年托福,所以我的口语比较好,在GE面试的英文自我简介部分比较自信,或者应该说是我已经习惯了用英文表达自我。与我同组的同学都是各个学校里比较出色的一群,表现得也很棒,唯一的缺憾是,少数同学看起来不够自信。英文自我简介这一关很重要,它是初期面试中你的第一次单独亮相,以后的面试就变成小组讨论了,直到GE决定给你offer的最后一关。可能正因为太重视了,有些同学讲到中途就进行不下去了。我认为,面试官看中的不是你的语言是否优美,而更看中你的综合素质。即使英文不优美,只要能够自信地完成演讲,就是一种胜利,这种心态和应变能力绝对能够征服面试官。
GE面试经历(一):GE第一次电话面试
GE面试经历(一):GE第一次电话面试
GE面试经历(一):GE第一次电话面试
到今天为止,前后持续三个星期左右的GE面试正式结束了
虽然对于一个小硕来说被录取的机会简直是微乎其微
但是我觉得这次的面试经历对于我自己来说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呵呵,我想我再也不会对任何面试感到紧张和害怕了
投递简历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很久之后收到一封mail要求投递完整的英文简历
(当时为了偷懒用中文填的表格)
做了一份pdf格式的简历(据说看起来专业一些)mail过去
很快收到回复说是安排一次电话面试,5月31日下午一点
答辩的日子是在26号,答辩完之后简单的准备了一下,主要准备了一些专业相关的问题
31号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天早上舍友给我打电话突然发现我的手机总是无法接通
那个时候都12点了,我赶紧打1860询问,好像是头天赶上线路调整,
还好最后终于弄好了,第一次电话面试差点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夭折了,嘿嘿
打电话来的是位女士,从她的名字推测是个外国人,呵呵,当然一口纯正的美语
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问了很多问题,很细的问题,仔细到培养基的配方
才知道自己准备的真的很不充分,三十多分钟的电话面试简直就是煎熬~~~
现在想想当时真是尴尬的可以,我这边总是短路,哈哈
挂了电话的那一刻我真是觉得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觉得很懊恼
其实虽然之前我对自己都没有报很多希望,但是那一刻的心情还是很失落
就这样结束了第一次电话面试,我以为GE面试就止于此了
~~~~~~~~~~~~~~~~~~~~
GE面试经历(二):GE第二次电话面试 -面试技巧
虽然第一次电话面试感觉很失败,但是还是礼貌性的回复了一封信表示感谢然后几乎忘了这件事情隔了一天我收到回信,内容是安排另外一次电话面试时间是5月7号要求我做一个简单的ppt然后在电话里做一次presitation然后急忙做了一个简单的ppt发了过去,恶补了一下英语,幸好论文里有英文摘要那两天又接到上海这边的一个面试电话,时间安排在10号,所以我觉得7号面试结束之后8号感到上海第二次电话面试前一天晚上突然下起暴雨,导致手机信号中断,真是郁闷我只好赶在之前把宿舍电话mail过去,心想两次都遇上问题真是巧啊第二天10点多电话打来,这次主要做了presitation,说英文说的`口干舌燥简单的问了几个问题,然后我告诉她我要去上海,如果有机会的话面谈对方说她们会尽快安排面试,后来才知道面试是21-23三天,而我的面试安排在最后一天下午以至于我在上海呆了很多天错过了毕业照,毕业典礼虽然我知道希望微乎其微,但是我不想放弃这个机会,至少也要尝试一下~~GE面试经历(二):GE第二次电话面试
GE面试经历(二):GE第二次电话面试
GE面试经历(二):GE第二次电话面试
虽然第一次电话面试感觉很失败,但是还是礼貌性的回复了一封信表示感谢
然后几乎忘了这件事情
隔了一天我收到回信,内容是安排另外一次电话面试时间是5月7号
要求我做一个简单的ppt然后在电话里做一次presitation
然后急忙做了一个简单的.ppt发了过去,恶补了一下英语,幸好论文里有英文摘要
那两天又接到上海这边的一个面试电话,时间安排在10号,所以我觉得7号面试结束之后
8号感到上海
第二次电话面试前一天晚上突然下起暴雨,导致手机信号中断,真是郁闷
我只好赶在之前把宿舍电话mail过去,心想两次都遇上问题真是巧啊
第二天10点多电话打来,这次主要做了presitation,说英文说的口干舌燥
简单的问了几个问题,然后我告诉她我要去上海,如果有机会的话面谈
对方说她们会尽快安排面试,后来才知道面试是21-23三天,而我的面试安排在最后一天下午
以至于我在上海呆了很多天错过了毕业照,毕业典礼
虽然我知道希望微乎其微,但是我不想放弃这个机会,至少也要尝试一下~~
眼下,知名企业的校园招聘已经纷纷进入面试阶段,随着外企的英文面试如火如荼的展开,书店里各类以“世界最佳公司面试题”为标榜的面试指南也纷纷告罄。且不论其内容优劣,单就“最佳公司面试题”这几个字就足够征服眼下正饱受面试“折磨”的求职者们了。因此,是时候让知名企业的招聘者和成功闯过首轮面试关的过来人出面,发表一些指导性演说了。
不同职位不同需求
大多数情况下,良好的英文表达能力是进入名企的必备条件,也是最基本要求。德勤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经理张俊莉女士说,国际化公司服务的客户大多为外国公司,公司职员必须具备用英文与客户顺畅沟通的能力,即使将来的工作环境以中文环境为主,公司也会要求应聘者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是一种skill(技能)。
据了解,对于英文要求最高的行业当属顶级咨询公司和投资银行,一般来讲,这些公司从申请到录用都是以英文进行,诸如摩根士丹利、贝恩咨询等,他们的新进职员会被直接派往海外锻炼,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不可能适应繁重的工作。
当然,也有一些职位对英语的要求相对宽松。ge(中国)大学合作发展及招聘经理邬君临女士说:“ge会重点考察应聘公共关系、管理和金融类职位的人的英文交流能力,而对专业技术类岗位应聘者的`英文要求相对宽松。”一般来说,公关、管理和金融类职位特别看重应聘者的沟通能力,需要他们能够尽快适应国外分公司的语言环境。而技术性人才一般只要能够流畅地用英文表达意思即可。另外,技术型人才应该熟悉本专业的英文术语,能够用英文与国际专家交流合作。在intel、ibm中国研究中心的面试后期,技术部门的应聘者会直接面对外籍主管,用英文解答专业问题,因此理工类人才应该尤其注意专业英语的准备。
★ 面试归来
★ 《面试》主要
★ 面试演讲稿
★ 面试感谢信
★ 面试心得
★ 应届毕业生面试
★ 面试通知
★ 面试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