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席慕容《夜校生》原文欣赏(共含9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zjspider”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在傍晚下课回家的时候,常会经过光复中学和治平中学的校门口。有时候,正碰上夜间部的学生上学,在十字路口,车辆会被维持交通的同学挡住,正好可以仔细地端详他们。
谁说这一代的青年是失落的一代?在我眼前有那么多可爱可敬的孩子们,不知道从四面八方什么地方走过来的,马路上都是他们!穿着干净整齐的校服,带着安静快乐的笑容。和日间部的学生有些不一样的是,头发留得都比较长,脸上的神情也显得老成些,而且,他们好象都很喜欢身上的那套制服,似乎那套制服是一种希望,一种象征和一种自豪。
他们实在足以自豪,在一天工作的劳累之后,还能从各个地方搭车过来,不懈不休,高高兴兴地走来上课,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有一次,在保养厂修车,一个满身油污的年轻工人,看见我车内载了油画,于是从印象派谈起,谈到中西绘画的异同,整个修车的过程,我们都谈得极为投机。原来他白天在修车厂工作,晚上在工专读书。假日还拜师学国画、书法和日文。他向我说出他的学历时,又高兴又有一点脸红,好纯朴的一个青年!
在全省各地,有好多这样的青年,他们的'家境显然不十分好,他们的工作环境也不一定理想,在夜校里的成绩可能也并不很好,可是,都有一颗极肯上进的心。就是这一颗心使他们的生活与思想变得极不平凡。
而在一个安定的社会里。只要脚踏实地,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这些青年的未来必然有无限希望。我们也许不能为他们直接地做一些什么,但是,若是我们每个成人都能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竭力地促进这个社会的安定和繁荣,那么,我们不也是间接地在为他们铺路吗?
夜校生,让我们一起来加油!
【席慕容简介】
席慕容,女,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蒙文意为浩荡大江河。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四川,幼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台湾。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
曾在多次举办个人艺术展,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代表作有《一个开花的树》、《七里香》。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由其作词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因其浓厚的思乡之情,让留在家乡和漂泊在外的蒙古族儿女广为传唱。
夜校生席慕容散文
在傍晚下课回家的时候,常会经过光复中学和治平中学的校门口。有时候,正碰上夜间部的学生上学,在十字路口,车辆会被维持交通的同学挡住,正好可以仔细地端详他们。
谁说这一代的青年是失落的一代?在我眼前有那么多可爱可敬的孩子们,不知道从四面八方什么地方走过来的,马路上都是他们!穿着干净整齐的校服,带着安静快乐的笑容。和日间部的学生有些不一样的是,头发留得都比较长,脸上的'神情也显得老成些,而且,他们好象都很喜欢身上的那套制服,似乎那套制服是一种希望,一种象征和一种自豪。
他们实在足以自豪,在一天工作的劳累之后,还能从各个地方搭车过来,不懈不休,高高兴兴地走来上课,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有一次,在保养厂修车,一个满身油污的年轻工人,看见我车内载了油画,于是从印象派谈起,谈到中西绘画的异同,整个修车的过程,我们都谈得极为投机。原来他白天在修车厂工作,晚上在工专读书。假日还拜师学国画、书法和日文。他向我说出他的学历时,又高兴又有一点脸红,好纯朴的一个青年!
在全省各地,有好多这样的青年,他们的家境显然不十分好,他们的工作环境也不一定理想,在夜校里的成绩可能也并不很好,可是,都有一颗极肯上进的心。就是这一颗心使他们的生活与思想变得极不平凡。
而在一个安定的社会里。只要脚踏实地,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这些青年的未来必然有无限希望。我们也许不能为他们直接地做一些什么,但是,若是我们每个成人都能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竭力地促进这个社会的安定和繁荣,那么,我们不也是间接地在为他们铺路吗?
夜校生,让我们一起来加油!
席慕容《困境》原文欣赏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途,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唐·韦应物
刚刚离家一个人去欧洲读书的时候,写了好多家书,厚厚的,每一封都总有十几页。
那时候,父亲从台湾也给我写了许多,信里常有令我觉得很温暖的句子。有一封信里,父亲这样说:“在家时的你,就爱一个人到处乱跑,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海的,我总觉得你是我五个孩子里最不听话的一个,就像一匹小野马。现在,小野马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了,我还真有点不放心,有时候会轻轻叫你的名字。小野马,离我们老远老远的小野马啊!你也开始想家了吗?”
在异国冰寒的夜晚里读着父亲的信,热泪怎么也止不住地滚落了下来。心里恨不得能马上回到父亲的身边,可是,即使是当时那样年少的我也能明白,有些路是非要一个人往前走不可的啊!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支撑着自己的,也许就是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那一份渴望了罢。渴望能找到一个世界,不管是在画里、书里,还是在世人的心里,渴望能找到一块水草丰美的地方,一个原来应该还存在着的幽深华茂的世界。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在这条长路上慢慢地摸索着。偶尔在电光石火的瞬间,好像那美丽的世界就近在眼前,而多数的时间里,所有的'理想却都永远遥不可及。
在这条长路上,在寻找的过程中,付出的和得到的常常无法预料。一切的现象似乎都彼此对立却又都无法单独存在,欣喜与歉疚,满足与憾恨总是同时出现,同时逼进,并且,谁也不肯退让。而在这些分叉点上,我逐渐变得犹疑与软弱起来,仿佛已经开始忘记我要寻找的到底是一些什么了。难道,这就是年少时的我所不能了解的人生吗?那个无忧无虑、理直气壮的小野马到哪里去了呢?
对于眼前的处境,对于自己的改变,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混乱与不安,在这一条迢遥的长路上,我难道真的就只能做一个迷途的过客而已吗?而这并不是我当初要走上这条路来时的原意啊!
我能不能有足够的智慧来越过眼前的困境?能不能重新得到那片宽广宁静的天空?能不能重新拥有那跑沙跑雪独嘶的心情?还有,我那极为珍惜的,在创作上独来独往的生命?在静夜的灯下,我轻轻问着自己,能还是不能呢?
席慕容《回眸》原文欣赏
题记: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那么,我要用多少次回眸才能真正住进你的心中?
前世,我频频回眸
挥别的手帕飘成一朵云
多少相思 多少离愁
终成一道水痕送我远走
今生,我寻觅前世失落的足迹
跋山涉水 走进你的眼中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我用一千次回眸换得今生在你面前的驻足停留
问佛:要多少次回眸才能真正住进你的心中
佛无语,我只有频频回首
像飞蛾扑向火
可以不计后果 可以不要理由
回眸 再回眸
千次万次 你在我眼中 也在我心中
我频频回顾着 期待你的温柔
我频频回顾着 渴望长相厮守
前世 我在舟中回眸
莲叶一片一片 连成我眼中的哀愁
今生 佛成全我的思念
让我走进你的眼中
我寻觅了很久 累了
只想在你怀中停息
只想让你的手揩去我脸上的泪痕
只想让你的体温温暖我冰凉的双手
不要问我为何今生千里迢迢将你寻觅
我没有喝孟婆汤 心中牵挂着你
不要问我为何哭泣
我没有喝孟婆汤 仍记得前世离别时心底的绝望
说我喜极而泣吧
泪落在你的襟上
前世的种种哀愁开成一树繁密的丁香
我只想与你携手在树下看那一朵开成五瓣向我们预言幸福
今生我仍旧频频回望
今生我仍旧不喝孟婆汤
来世我还会千里迢迢将你寻觅
来世我还会和你手牵手寻找五瓣的丁香
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50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
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创有诗集 《贝壳》《无怨的青春》 《七里香》《请柬》 《时光九篇》 《在那遥远的地方》 《河流之歌》 《有一首歌》 《三弦》 《写给幸福》 《我的家在高原上》 《山月》 《禅意》 《如歌的行板》 《如果》 《一个春日的下午》 《历史博物馆》 。
7月出版第7本个人诗集,名曰《以诗之名》。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席慕容诗作《乡愁》赏析
2.席慕容的《贝壳》教学设计
3.席慕容经典诗一棵开花的树
4.席慕容的爱情诗《错误》
5.席慕容优美的爱情诗
6.席慕容散文好句精选15句
7.席慕容诗欣赏《山月》
8.席慕容经典语录50句
9.席慕容诗歌欣赏
10.席慕容散文鉴赏《我的抗议》
谁说绵延不绝?
谁又说不舍昼夜?
其实我们的一生只是个
空间有限的展示柜
时光是画在绢上的河流
这一生的'青绿山水
无论再怎么精心绘制
再怎么废寝忘食
也只能渐次铺开再渐次收起
凡不再展示的
就紧紧卷入画轴
成为昨日
【席慕容作品】
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50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
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创有诗集 《贝壳》《无怨的青春》 《七里香》《请柬》 《时光九篇》 《在那遥远的地方》 《河流之歌》 《有一首歌》 《三弦》 《写给幸福》 《我的家在高原上》 《山月》 《禅意》 《如歌的行板》 《如果》 《一个春日的下午》 《历史博物馆》 。
207月出版第7本个人诗集,名曰《以诗之名》。
席慕容《两种时刻》原文欣赏
我必须要承认,生活与生命在起初确实是不容易分辨的。
那时候,每天,我都在认真地过着我的日子,迎接着每秒每分变换着的时光。可是,我对任何事件都没有足够的智慧来分辨,我永远不能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对我重要的,哪一样才是我想要永久保存的。因比,生活里永远充满了混乱、懊恼、悔恨和无所适从的感觉。
日子怎么会过成这样的呢?
原来该是清明和朗爽的生命,却因为生活中所有琐碎的无知而改变了面貌。
今天,我又回到新北投山坡上的那个旧家去了。
屋子的新主人并没有住在那里,所以,所有我们曾经珍惜过的事物如今都只好任它弃置任它荒芜了。
大门是虚掩着的,站在门外的我可以看见我那杂草丛生的昨日。杜鹃、山茶、紫薇和桂花都被蔓草遮盖住了,只有门边那一棵七里香依然无恙,长得又高又大,并且依然对我开着细小洁白的花朵。暮色逐渐加深,郁香依旧袭来,我亲爱的朋友啊!你们之中,有谁能够真正解我悲怀?
在这个院子里,有我亲手种下的树,有我沿着小路边仔细栽下的花,石砌的矮墙内曾经有过如茵的绿草。多少个夏日的清晨,我喜欢赤足站在上面,嫩而多汁的小草特别沁凉、特别细密,衬出我洁净的足踝和我那洁净的青春。大屯山总是在云里和雾里,绕着墙外流过的,就是那一条小河,让我在每天早上刚醒的时候都会以为是雨声的小河。
这么多年过去了,小河的水流仍然是一样的声音,而那个曾经那样喧哗快乐的家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那个短发圆脸爱笑爱闹的女孩怎么会改变得完全认不出来了呢?那些个曾经那样温暖和芬芳的夜晚,有多少次,刚升起的月亮就在整排静默的尤加利树后面,月明如水,而为什么?在那些时刻里,我却总是一句真心的话都不肯透露,一点消息都不肯传递呢?
生活与生命的分别也许就在这里了吧。
在生活里,一切都好象是正常和必须的,所以我们一切的反应也都是从容和有规有矩的。但是,在面对着只属于生命的那些独特时刻里,却总会有一种压力迎面而来,让我们觉得犹疑、战慄和身不由己。
十九岁那年,站在山坡上,远远望去,仿佛所有的峰峦、所有的江流都充满了一种令人振奋的希望。而二十年后再来登临,再来远远地望过去,山峦和江流外面的世界就是我们曾经摸索追寻、跌倒再爬起来、哭过也笑过的那一个世界。在灰紫色的暮霭里,所有的过去井然有序地在我眼前排列开来,我发现,我竟然能够很轻易地就分辨了出来,哪些时刻是属于生活,而哪些时刻是只属于我的生命的了。
因此,就真的好象我写的那两句诗了:
——所有的时刻都很仓惶而又模糊
除非你能停下来 远远地回顾
因此,对那个逝去的岁月里认真生活过的我,总禁不住会产生一种怜爱的感觉。真奇怪的安排啊!为什么在回头看的时候能够看得那样清楚,而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却总是惶惶然不知所措的呢?也许,有的人会说,这是随着年龄的成长而逐渐改变的一种力量。那么,这种逐渐让我们改变的力量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一定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搜寻才能发现呢?
我年轻的学生写信给我,她问我:“老师,在您的一生里,好象一直是安稳地走过,您可曾经历过挫折吗?”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她。如果她的挫折指的是战乱、流离、穷困、被歧视、被冤屈、失败和失望这些历程的话,那么我是都经历过的。在我的生活里确实遭遇过不少的`风浪和挫折,也曾焦头烂额地应付过,可是在应付过去了以后我就把它们都忘记了。今天要我再来追溯就是一些非常模糊的片段,而在这些片段里我能记得的也只是一些令我觉得安慰的朋友的言词,他们的安慰就好象那些闪烁在黯淡天空上的星辰,使我的生命因此而变得比较坚强和充实,所有的挫折都只是生活上一些必须经历然后再忘记的时刻了。
在我成长的过程里,上苍不断地眷顾着我,神不断地给我增添了无数美丽的记忆。就好象结婚的时候,两个穷学生怎样筹措、怎样张罗的细节都已经记不起来了,却一直记得他给我的那把小苍兰的柔白与芬芳。还有他告诉我的花店女店员怎样追出来微笑地为他在礼服上插上胸花,而我不断地想象,当他捧着那把小苍兰喜孜孜地走过布鲁塞尔春天的市街前的时侯,他周围的行人曾经用怎样怜爱与欣羡的眼光目送过他。
又好象那一次几乎要置我于死地的难产,在待产室里怎样孤独又焦虑地接受那好象永无止尽的折磨。那些挣扎,那些哀号,在今天回想起来时都非常模糊了。却永远记得在听到孩子第一声啼哭时我盈眶的热泪,还有那个不知道名字的护士在我身旁一迭声的安慰:“好勇敢的妈妈!好勇敢的妈妈!”
又好象在那一年,当他的母亲突然逝去的时候,我是怎样努力将他从深沉的悲伤里引导出来的种种也已经忘记了。却永远记得在过了好多天木然的日子以后,有一天早是,他终于将我环抱起来,用极轻极柔的拥抱,让我明白,此后我将是他唯一深爱并且可以依靠的人了。这样一种无言的许诺,在世间将没有任何珍宝可以替代,而我每回想起,每回心中就充满了庄严与温柔的感激,我愿永生永世能在他的身边,做他的妻。
所以,我亲爱的朋友啊!我相信我们彼此都已经开始明白了。我不必在这里把那些我已经不再在意和已经快要忘记的挫折和忧伤再一一列举出来,我所想的和我所写的都是我愿意留下来的记忆,生活与生命真正的分野也许就在这里了吧:前者只是一种我们经历过的无法逃避的、在有一天终于都会过去的分分秒秒,而后者却是我们执着的,不断想要珍惜地记起来的那些人和事的总和。
日子怎么会过成这样的啊!
因此,今天的我,站在荒芜了的旧日庭院前的的,一面感受到傍晚山风袭来的肃杀,一面却又深深地呼吸着七里香浓郁的芳香,生活与生命是怎样一种奇妙而又矛盾的组合啊!
我知道,日子会逐渐地过去,岁月想必也会逐渐地在我心中织成一张温柔的网,我想必也会在将要来临的日子里,把这些生活上下不可避免的悲愁逐渐忘记,把这一层灰紫色的暮霭和丛生的杂草都从记忆里剔除,然后,在回头看的时候,我将只会记起这一棵七里香来。对于今天这一个时刻所有的记忆,将只有这一棵七里香了。那样高大、那样诚恳、却又那样细致地在我最需要它的时候,为我开出了一树细小、洁白和芬芳的花朵来。
亲爱的朋友,有些花树生长在山林间,有些花树将会永远长在我的心中,长在生活与生命交错而过的时刻里,我将永远不会,永远不会忘记。
我喜欢将暮未暮的原野
在这时候
所有的颜色都已沉静
而黑暗尚未来临
在山冈上那丛郁绿里
还有着最后一笔的激情
我也喜欢将暮未暮的人生
在这时候
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
而结局尚未来临
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
寻我那颗曾彷徨凄楚的心
【席慕容简历】
席慕容,女,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蒙文意为浩荡大江河。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四川,幼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台湾。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
曾在多次举办个人艺术展,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代表作有《一个开花的.树》、《七里香》。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由其作词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因其浓厚的思乡之情,让留在家乡和漂泊在外的蒙古族儿女广为传唱。
席慕容《一条河流的梦》原文欣赏
一直在被宠爱与被保护的环境里成长。父母辛苦地将战乱与流离都挡在门外,竭力设法给了我一段温暖的童年,使我能快乐地读书、画画、做一切爱做的事。甚至,在我的婚礼上,父亲也特地赶了来,亲自带我走过布鲁塞尔老教堂里那长长的红毯,把我交给我的夫君。而他也明白了我父亲的心,就把这个继续宠爱与保护我的责任给接下来了。
那是个五月天,教堂外花开得满树,他给了我一把又香又柔又古雅的小苍兰,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因此,我的诗就为认识我们朋友间一个不可解的谜了。有人说:你怎么会写这样的诗?或者:你怎么能写这样的诗?甚至,有很好的朋友说“你怎么可以写这样的诗?”
为什么不可以呢?我一直相信,世间应该有这样的一种爱情:绝对的宽容、绝对的真挚、绝对的无怨、和绝对的美丽。假如我能享有这样的爱,那么,就让我的诗来作它的'证明。假如在世间实在无法找到这样的爱,那么,就让它永远地存在我的诗里,我的心中。
所以,对于写诗这件事,我一直都不喜欢做些什么解释。只是觉得,如果一天过得很乱、很累之后,到了晚上,我就很想静静地坐下来,写一些新的或者翻一翻以前写过的,几张唱片,几张稿纸,就能度过一个很安适的夜晚。乡间的夜潮湿而又温暖,桂花和茉莉在廊下不分四季地开着,那样的时刻,我也不会忘记。
如果说,从十四岁开始正式进入艺术科系学习的绘画是我终生投入的一种工作,那么,从十三岁起便在日记本上开始的写诗就是我抽身的一种方法了。两者我都极爱。不过,对于前者,我一直是主动地去追求,热烈而又严肃地去探寻更高更深的境界。对于后者,我却从来没有刻意地去做过什么努力,我只是安静地等待着,在灯下,在芳香的夜晚,等待它来到我的心中。
因此,这些诗一直是写给我自己看的,也由于它们,才使我看到自己。知道自己正处在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所有繁复的花瓣正一层一层地舒开,所有甘如醇蜜、涩如黄连的感觉正交织在我心中存在。岁月如一条曲折的闪着光的河流静静地流过,今夜为二十年前的我心折不已,而二十年后再回顾,想必也会为此刻的我而心折。
我的蒙古名字叫做穆伦,就是大的江河的意思,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如果所有的时光真的如江流,那么,就让这些年来的诗成为一条河流的梦吧。
感谢所有使我的诗能辑印成册的朋友。请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而晓风在那样忙碌的情况之下还肯为我写序,在那样深夜的深谈之后,我对她已不止是敬意而已了。
一九八一年六月写于多雨的石门乡间
★ 夜校生席慕容散文
★ 席慕容文章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