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讲授“六步法”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米暴躁基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讲授“六步法”(共含7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米暴躁基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文言文讲授“六步法”

篇1:文言文讲授“六步法”

如何使学生对文言文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六步法”,即一看、二听、三找、四讲、五读、六总。

一看。遇到一篇新文章,先组织学生自看。篇幅短的可通读全文,篇幅长的则要分段阅读,使学生先有感性认识。这一步骤姑且称为“粗读”。例如高一语文第一册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对高中生来讲这篇课文篇幅不长难度不大,我们安排10分钟给学生“粗读”。

二听。让学生在“粗读”的基础上,认真聆听老师的范读或听录音。这一过程要求学生特别留意生词的读音,并且对重点实词、虚词做到心中有数。

三找。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找”的过程也就是“动脑筋”的过程。“找”即学生“听”后找出需掌握的生词及重点并提出疑问。这可称为“精读”。让学生“找”,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这比老师开门见山点出来效果更好。仍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我们请一个学生上讲台,找出本文生字,他在黑板上写出“yì@①(yì)丽、朝(zhāo)服、窥(kuī)、孰(shú)、谏(jiàn)、谤(bàng)、期(jī)年”等词。另一学生补充指出,“朝”在本文有两个读音,在“朝服”中念(zhāo),在“皆朝于齐”中念(cháo)。然后,启发学生找出本文重点,让他们各抒己见,最后逐渐统一认识,列出“服、美、私”这几个词有活用现象。又有同学指出本文“于”用法各异,有“对、向”义,有“比”义,还有“在”义。我们又鼓励学生提问。一学生提出“孰视之”中“孰”,不知作何解释。在“找”这一过程可以引进竞争意识,看谁找得快、找得准。同学受到老师表扬后学习兴趣更浓,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四讲。老师讲解同学在“找”中出现的疑点,并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有些书本下面注释有的`,要提醒学生作记号;没有的则要督促他们做笔记。这一环节,可进行个别提问,也可集体提问,还可交叉进行,相辅相成。例如上面提及的“孰视之”中“孰”作何解,可以提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学过一句“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学生立刻回忆起此处“孰”是通假字,通“熟”、仔细,这样,“孰视之”中“孰”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读。完成了上述四个步骤后,应让学生分段分节朗读,这有助于课文的完整性与连贯性。“读”时,应遵循古人“必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六总。最后一个步骤后,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步骤,是总结。通常语文老师都是不辞劳苦地“滔滔不绝”,成绩好的学生自不必说;对差的学生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而言,则多半是对牛弹琴。我们认为可以让学生总结。让他们积极思考,归纳出本课的重点。学生踊跃参与,既锻炼了分析归纳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同时又一次巩固了本课知识点,可谓“一箭三雕”。

篇2:英语写作“六步法”

高考书面表达,即高考作文,其命题目的是考查考生的英语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考生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写出100字左右的正确表达段落。通常在短短的时间内,应完成下面六个步骤。以下列材料为例:

假如你是李晓华,住在江城。你的加拿大笔友Bob来信谈到了他所居住的城市,并希望了解一些有关你家乡江城的情况。请你用英语写一封回信。回信须包括下表中的内容。

自然情况 ﹛1﹜位于长江边;﹛2﹜风景优美;

﹛3﹜适合居住;

成就 ﹛4﹜经济发展迅速;﹛5﹜新建了不少工厂、住房、道路等。

存在问题 ﹛6﹜水,空气污染;﹛7﹜交通拥挤。

对江城发展的看法 ﹛8﹜(内容由学生自己拟定)

注意:

1、回信中不能使用“江城”以外的地名。

2、词数:100字左右。信的开头与结尾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3、参考词汇,经济:elonomy

Step(步骤)1、审题

在这个步骤中,考生需通读试题的每一字,观察所给的每一幅图,从而明确作文的中心思想,判断作文的类型、特点,了解作文的重点内容,力求写作切中题意。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得出这篇写作是以书信的形式向朋友叙述(介绍)江城的自然情况及发展情况,并对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副面影响表示担忧;从而对于江城如何在发展中避免问题发表个人看法。

Step2、圈要点

重读试题,在原题的汉语提纲成图表上圈画要点,即给分点;若提供的是图画,也可在每幅图旁用简单的词语标示出它所表达的要点。这样做,可防止漏写要点。圈本材料的要点,共圈出八个要点。(如材料上所示)

Step3、注短语

在圈画出的要点旁边批注相应的英语表达法,为全文的一气呵成先扫清障碍。本材料要点:

(1). on the bank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2). a beautiful city.

(3). be fit for people to live in.

(4). economy develops rapidly.

(5). build many new factories rapidly, houses and roads and so on..

(6). cause water and air pollution.

(7). heavy traffic.

(8). (发挥) develop economy in the right way-------

Step4、写含要点的句子

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两方面的问题,即定的基调:(1)、时态、语态。确定全文主要时态及与其它时态交替使用的接口,还要注意是否需用被动语态。(2)、人称,口吻。

通过分析思考,本材料既然是叙述现在的情况,基本的时态就应是一般现在时。用第三人称it.

句示:

(1)The city lies /stands on the bank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2) It is a beautiful place.

(3) It is fit for people to live in.

(4) Its economy develops rapidly.

(5) Many new factories , houses and roads and so on have been built.

(6) Rapid development causes water and air pollution.

(7) There is often heavy traffic in rush hours.

(8) Jiangcheng should develop its economy in the right way .the number of cars and the growth of population should be controlled. Some factories should be closed.

Step5、写全文

加上相应的关联词语,确定好两个基本基调,(1)顺序,段落。(2)开头,结尾。下笔前考虑题目中所提供的情景素材应该以怎样的顺序来组织,是按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是否用倒叙,是否需分段。开头力求开门见山,结尾力求简结明了。

范文:

Dear Bob ,

It` s very kind of you write to me and let me know about your beautiful city .now I`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my hometown Jiangcheng.

The city stands on the bank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it is a beautiful place for people to live in. its econom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the past ten years. New factories, houses and roads have been built. More schools and hospitals are available for its peopl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water and air pollution, and heavy traffic in rush hours.

In my opinion, Jiangcheng should develop its economy scientifically I would also think that the growth of its population should be brought under control so that we` ll have a better hometown in future.

Yours

Xiaohua

Step6、改病错,润色

通读全文,有错即改。在正确表达的基础上,运用一些高级词汇,高级句型,如强调句,倒装句,省略句成一些特殊结构,如分词短语,with 的复合结构等来增加文章的“亮点”。

英语写作“六步法”

凤翔县横水高级职业中学

王 虹

、5、12

篇3:写字教学六步法

前些年,曾听说过“大学生的字不如高中生,高中生的字不如初中生,初中生的字不如小学生”的话,我一阵子难过,为我们的莘莘学子感到悲哀。初中阶段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学书的关键期,因此,初中写字教学不容忽视。从事写字教学几年来,我逐渐摸索出初中写字教学的方法。我认为,从以下六个步骤教学,效果较好,就暂名为“初中写字教学六步法”。

孟子曰:“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学习书法,不论是写毛笔字,还是写钢笔字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那就是“循序渐进”。任何技能的形成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练字这种长期的技能训练,要持之以恒,刻苦磨练。农村初中生学习写字要比城里的孩子晚一些,基础差,缺乏老师指导。要想在短短的三年内初步掌握书法技能,就必须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渐把字写好,写美,写快。

一、欣赏

任何人的艺术欣赏水平都比自己的实际表演水平至少要高出一个等级,人们在欣赏书法时,都能或多或少说出什么字写得好,什么字写得不好。如果让他动手写一写,却摇摇头,不敢献丑。在评论他人写字的时候,你其实也在欣赏作品,一般的人,优作劣作墙上一挂,自然能够认得。因此,在学书法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欣赏一些名家作品,激发他们的练字欲望,引起学生的练字兴趣,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写字教学中,都离不开作品欣赏。欣赏有三类:一是他人作品欣赏,二是自我作品欣赏,三是比较欣赏。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好在每一次书法课开始时都有作品欣赏,学生陶冶在美感中学习写字,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读帖

古人把看字叫做“读帖”。读帖是写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写字课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如何训练学生记忆字形,把字写得规范、准确。

读帖,即是观察、欣赏范字的造型之美,训练学生要想、悟,强化记忆字形。看字形的过程是对学生最好的审美形象思维训练,更是开发学生动脑的有效方法之一。古人认为,记住一个字的字形,等于写好了这个字的一半。中小学生的模仿力、记忆力是十分强的,如果给他一个正确的字形,他的大脑会打上深刻的烙印,相反,如果给他一个错误的字形,他也会终生不忘难以改正。

习武之人在练气功时最注重“意念”,其实学书之人也要“意念”,所谓“心想事成”就是意念的体现,“记住好的字形”,也需要强加意念,把要学写的字看一看,想一想,默念几遍,记住字形,效果会更好。

感知字形时,首先要认真观察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路。其实我们的教科书里的印刷体文字许多是楷体,很规范标准的。观察时训练学生要达到“凝视”,从字的整体看到局部,再由局部看到整体;看准偏旁、结构、笔顺、笔画的长短、粗细以及用笔特色;看准各部件的所占比例,每个笔画的起、运、收笔的位置和角度;再看字的整体框架风格,是较长还是偏方、偏扁;是较大还是偏小等等,这些都是在读帖中要记住的。

三、描摹

描摹就是描写与临摹。描写是将透明或半透明的纸蒙在字帖上,认真仔细地描画,力求准确。这是学书的启蒙阶段。虽是启蒙,但有一点必须注意,描画时不得复笔,每一个范字必须描写五遍以上,每描一次要与范字比较,看哪笔不够准确,不够到位。描写对于初学书法者效果较好,成效较快。

临摹是看准字帖的范字,默记在心,然后在稿纸上一气呵成写好这个字,说白了就是依样画葫芦,要想把“葫芦”画像并非易事,要把握整“字”大局,不能看一笔画一笔。一个字的“套路”要完整,做到胸有成“字”,方能入门。

四、比照

比照是在临摹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即把临摹的字与字帖上的字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毛病,然后逐步改正,争取做到形似、神似。这一环节周期较长,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临摹比照,再临摹再比照,持之以恒,不得急功近利。比照可以自我比照,也可以同学间相互比照。因为学无止境,所以比照不能间断。在练字的过程中常常有“反生”现象,就是写了一个阶段,越写越难看,总觉得自己没有长进。其实是有长进的,那是鉴赏水平的长进。过了“反生”阶段,才有质的飞跃。

五、背帖

背帖,顾名思义是完全脱离字帖,把字帖上的字准确地写下来。由于每个人的记忆力不一样,而且有遗忘现象,所以背帖也得反复多次,开始要每天背帖,一周后两天背帖,一月后五天背帖。坚持一年,才能牢记在心,永世不忘。在每次背帖的时候,也不要忘了比照,有比照才有提高。此时教师的精要点评至关重要,要表扬写得好、进步快的学生,同时要培养学生自评、互评能力和鉴赏能力。

六、创作

创作也就是学以致用。有两个含义:一是应用。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做作业、写作文、考试中,要把学到的书法技巧运用起来,先求好,再求快,久而久之,方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二是比赛。比赛是对自己学书的一种检测,每一个学段因该抓住机会积极参加各种级别的书法比赛。有付出必有回报,说不定会给你一个惊喜。当然,写字非一日之功,要循序渐进,贵在坚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书时间的增多,写字的质量会逐年提高。

有人说,练字如做人,确实不错。一个轻浮急燥的人如果能够学书三年,乃至更长时间,那么他一定能变得稳重大方,而且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位。但愿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写字教学;但愿炎黄子孙能够继承华夏文明、中华国粹;但愿国人能够秉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篇4:自考看书六步法

自考看书六步法

内容提要:自学考试看书有方法:粗看―精看―笔看―记看―挑看。

第1步,粗看

买好教材后,先细看目录,分析各章节之间是什么联系,是总分总,还是总分分。目录如同骨架,先看清看全它,判别它是青蛙,还是恐龙。接着按章节翻看,弄清难易点各在何处,其大致比例如何。容易的,理解就行了;难的,先放一下,下一轮再看。粗翻过程约40分钟,应略知这骨架哪儿是长耳朵的,哪儿是长尾巴的。

第2步,精看

粗看过后,大致印象有了,该精看了。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看完。关键地方作标记,不懂的地方再放一下(注意:特指无承上启下作用的内容。若是无此内容就看不懂下问的,就必须硬着头皮去看)。精看好比把血肉填到骨架上。针对自考的特点,我一般不看大纲,因为我整本书都看了,把大纲的内容圈在了“缸”里――考试不就是缸里捞鱼捉虾吗。时间太紧时,我才看大纲挑重点。

第3步,笔看

精看后就要笔看,还是地毯式的轰炸。把该背该记的全部划下来,不理解的努力理解,该计算的赶紧掌握,并适当做点往年试卷。这时候脑子对整本书的脉络应当非常了解了,只是东西记不全罢了,这不着急,有时间背的。这一阶段好比把皮肤覆盖上,基本定下型来,只不过皮肤不怎么光滑。

第4步,记看

笔看一两天后便是记看。不必那么细的看了,赶紧记住那些有笔划的.。到这一步,90%以上的内容应该基本记住了。记看就是把皮肤化装好并披上衣服――快要“成仙”了。

第5步,挑看

考试前一两天进行挑看。挑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如何判别,一靠大纲,二靠往年试卷,三靠感觉)牢记,牢记,再牢记。这时看书已经到“越看越薄”的境界了,也就是给衣服系好了纽扣――恭喜你,你肯定及格了,如果还想考得更好,请看下一步。第6步,乱看。

利用考试前40分钟时间把整本书再过滤一遍,记不熟的内容再加深印象。这一步就是穿好衣服上“战场”――准备凯旋,请朋友吃饭吧。

方法有了,还缺什么呢?手要常翻,眼要常看,脑要常想,心要常记――不可不要哦。

再有补充一点的就是说,我个人认为多做些模拟试题还是有帮助的,虽然考试的试题我们不一定押得住,但是多做些题,就算考试的时候你没做过这到题,但凭你平时的积累,也一定会写出内容的。

最后就是答题的时候,字迹一定要工整,主观题要有逻辑,卷面要整洁。其时很多阅卷老师很多都不看你答的是什么内容,因为要判的卷纸实在太多了。这个时候,卷面的分数和判卷老师对你的印象分就很重要了。

旺旺英语

篇5:文言文断句四步法

文言文断句四步法

江苏海安

古书一般没有句读,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

文言文断句四步法

。《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的说法。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也就是给古书断句。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足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

那么如何来给古文断句呢?下面我们以高考北京卷第11题为例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

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首先要正确判断所要断句的文体。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须掌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根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总之,断句前,必须把所给文段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

白居易一生正直敢言,为民请命,写下了许多现实主义伟大诗篇。被贬浔阳之后,也写出了揉合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保和”和佛家出世思想的作品。相传他抵湓城不久,即于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建一草堂。这个草堂,“前有奇松数十株、修竹千余竿,青罗为墙板,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与元稹书》),真是贬官闲居的好地方。《草堂记》即写于此时。试题所选的是《草堂记》的第一段,大意是:庐山的风景,秀丽至极,简直是天下诸山的冠军。山的北峰,叫做香炉峰;香炉峰的北面,有一座遗爱寺;就在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风景更是漂亮,恐怕还远超过庐山本身呢!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乐天一见就喜欢上它了,就像远行的游子路过故乡一样,眷恋沉迷、依依不舍而不忍离去,于是就对着香炉峰,傍着遗爱寺,盖了一间草堂,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像本段容易断开的有“香炉峰”、“遗爱寺”、“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等。较难断开的有“甲天下山山北峰曰”、“其境胜绝”、“若远行客过故乡”等。对于容易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或标点;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斟酌。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特征”即特殊词语主要有两类:一是“曰”“云”之类的动词,一类是虚词。尤其要注意虚词,因为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借助虚词,能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像上述文段中“而”表承接,使“见”和“爱”有内在联系;“之”代词,指代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风景。特殊词语服务断句,可概括为如下:“曰”后冒号(:)“哉”后叹(!),“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则”、“以”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边加圆圈(。),“也”、“者”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酌情看。

第四步注意句式,辅助断句。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或排比,或对偶,或对称。这种形式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另外还可以借助语法来辅助我们断句。如上述较难断开的“其境胜绝”句,“胜绝”是谓语,一般不带宾语,据此可断为“其境胜绝/又甲庐山”;“若远行客过故乡”句,“过”是谓语,“故乡”是其宾语,“若远行客”是其状语,此句不能断开。

按照以上四步,上述文段可作这样的断句: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篇6:文言文教学三步法

关于文言文教学三步法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为:“诵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从要求中不难看出,初中文言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通、读顺文言作品,还要对其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因此,在文言教学中,读、译、理解就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诵读

在文言文学习中,无论是哪一类文言文,读是首要环节。诵读就是要熟读成诵,在朗读的基础上读熟,直到能背诵。应该说,诵读是文言文学习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方法,如果连读都不读,那又怎么谈翻译,怎么谈理解。诵读不仅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对理解语音、语义和翻译都有较好的作用。诵读也是目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环节之一。在诵读的指导过程中,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教师泛读或录音泛读。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诵读中的异读破读、重音停顿、节奏韵律、抑扬顿挫的语调等,同时提出诵读要求。朗读中首先要注意的是节奏的划分,如《马说》中,“不以/千里称也”“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句,都是学生常出错的地方,教师在泛读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节奏划分,可边泛读边引导学生进行节奏划分。

第二,学生自读。学生在教师泛读的引导下试读,在掌握节奏划分的基础上在读中揣摩文章的感情基调,并在自读中理解相关的语音及语义。教学中对学生自读的要求一般为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语速适当、节奏准确、读出感情。通常而言,在教学中,学生自读的时间要占整个诵读时间的大半。

第三步,重点读。所谓的重点读是根据作品内容对某一段或某几句话进行反复诵读。重点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抓住重点,在读中理解作品的内涵。如《小石潭记》中写潭上景物“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就可重点读,因其中“悄怆幽邃”与前文“心乐之”相互映衬,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在乐与忧中才能更好地领悟作者的心境,也才有“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的升华。同样,在《岳阳楼记》中对最后一段就应重点读,最后一段以“嗟夫”领起,在抒情和议论中列举悲喜两种情境,衬托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想境界,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志,可谓悲凉慷慨,一往情深,感人至深。 第四步为背诵。当然我们反对机械性的死记硬背,而提倡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而进行,切勿对作品都还没有理解就开始背诵,造成“读白眼书”现象发生。

二、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综合体现,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实词的意义,还要对文言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进行掌握。在教学中,翻译指导要坚持“忠实原文,保留原貌”的原则,即在翻泽中要做到做到“信、达、雅”。

在翻译中,常采用“一一对应,字字落实,虚词不虚”的方法来翻译常规句子。就初中文言文来看,大多都是较经典和简单的作品,翻译中只要才用先定词,后替换,再连贯的规则,基本能对全文进行疏通。

所谓定词是将句子中需要翻译的词语找出来进行翻译。如《马说》中“不以千里称也”的“称”为“著称”,“食之不能尽其材”的“食”通“饲”,“喂”之义,而“材”通“才”,“才能”之意义。替换是将定下的词语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最后连词成句。如《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一句,(心得体会 )其中“自”为“在,从”,“略无”为“完全没有”,“阙”通“缺”,中断。”于是连词成句“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

对于虚词,虽然有些时候不用翻译,但要引导学生掌握其基本用法。如《马说》中“不以千里称也”的“以”为“因为”,而“策之不以其道”的“以”则是“按照”之意。“其真无马邪”的“其”是为了加强反问语气。

此外,对重点词语,需要引导学生单独掌握。如《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白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对古今义有区别的也要单独提出。如《三峡》中“或王命急宣”中“或”古义为“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同样如“至于”“虽”等词语也要提醒注意。

对于特殊文言句子则采用“增(补)、删、调、换”的方法进行翻译一、即对包含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修辞手法的句子,这类句子如果完全按照常规句子的翻译方法翻译基本上行不通,需要用补、删、调、换的办法,来解决。如判断句中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的句子“夫战,勇气也”,在翻译时“者,也”就就需删除而替换为判断词“是”。对于省略句则要补充出省略掉的部分,如《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翻译时就要进行增补。被动句则要采用“换”的方法,如《马说》中“只辱于奴隶人之手”的“于”就可替换为“被”。倒装句则要采用“调”的方法,如《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就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介宾短语后置的因其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如《曹刿论战》中“战于长勺”一句。

三、理解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建立在诵读和句子翻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问题来作为引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把握作品内涵。因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困难,教学中提倡逐段提问,最后归纳的方式来进行。

以《岳阳楼记》教学为例,对第一段学习后设问“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来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第二段学习中则围绕“衔”和“

吞”二字来套就洞庭湖的景色。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写景上,接着以“然则”二字回转而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于是过渡到第三、四段中,设问“第三、四段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迁客骚人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情?”来对古仁人之“悲”和“喜”讨论,进而为自己那“进”和“退”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誓言形成对比,最后再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一直以来,文言文都是教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其实,只有善于抓住方法,文言文教学会变得轻松起来。学生学文言丈也会变得更加轻松。在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还需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总结丰富,最终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的发展。

篇7:六西格玛管理的六步法

以企业ERP系统实施为例,首先要明确实施ERP系统将对企业运营带来哪些改进,并找出能够提升客户满意度的ERP实施方法。其次,要确定度量指标,衡量目前的情况和客户需求之间的差距,找出关键度量。再次,要向业务部门传达ERP实施的效用,并与他们达成共识,让他们认识并支持IT系统。

第二步 建立改进团队

六西格玛项目确立后,必须立即组建有效的改进团队。此时,由原来的指派某个团队来解决问题,转变为安排问题给团队成员去解决。

在建立团队之前,IT部门负责人必须获得各级管理者的认同。而且,企业高层要认识到支持团队协作就是支持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者们必须有意识地反思自己领导下属的方式。 组建团队时,要注意组合教育背景、经历和知识各不相同的人员,并且训练团队成员掌握六西格玛中的改进工具,以及成功运用六西格玛工具的方法。

第三步 辨识问题的潜在原因

在找到需要改进的运营问题,并建立改进团队后,要确定是否所有的步骤、政策和举措都要一步到位才能为客户创造出服务或产品。除了改进质量以外,消除不必要的步骤还能降低实施成本并缩短实施周期。辨识问题的潜在原因的方法是画流程图。基本的.流程图画法有两种:线形流程图和部门间流程图。这两种方法首先都要提出现有状况,然后确定应有状况。随后,要重整系统,将其从现有状况转为应有状况。

第四步 探寻根本原因

探寻的行动计划包括四个组成部分:需要做什么;由谁去做;何时安排去做;行动事项,特别是超期事项的状况如何。

六西格玛项目往往要在几个月后才能发现所有的根本原因、实施解决方案,并获得想要的结果。随着探寻过程的不断深入,会发现更多需要做的新事情和需要收集的新信息。这样,行动计划就变成了历史记录。

第五步 让改进措施长期化

六西格玛管理不会随着IT实施项目的结束而结束,而要求企业形成特定的文化,让改进措施长期化,从而持续不断地改进。

成功实施六西格玛关键在于要以客户为中心,内部冲突就会随之慢慢消失,每个人都会努力将事情做得更好。这将成为促进文化变革的新思维方式。随着鼓励员工不假思索地执行命令的文化氛围,转变为鼓励员工全面运用自身技能不断思索更好的工作方式的氛围,工作环境也会发生积极的变化。

第六步 展示并庆祝改进的成果

IT实施团队要及时展示IT实施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在整个IT实施过程中,领导者随时要对团队的工作加以肯定。

作文快速构思“六步法”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六步法

党课讲授会议纪录

构建和谐社会(党课讲授提纲)

高中文言文学法指导:文言文学习六环节

英语完形填空四步法

作文构思“”五步法

语文阅读教学四步法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教学设计

经验材料写作四步法

文言文讲授“六步法”(锦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文言文讲授“六步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