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典故之孔融让梨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每天一个冰淇淋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字经典故之孔融让梨(共含3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每天一个冰淇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三字经典故之孔融让梨

篇1:三字经典故之孔融让梨

三字经典故之孔融让梨

三字经《孔融让梨》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那么,孔融让梨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融四岁,能让梨。”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神童小孔融】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孔融小传】

孔融(153~2),东汉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父亲孔宙,做过太山都尉。孔融少时成名(著名的孔融让梨讲的就是他的故事),几次辞谢了州郡的辟举,于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后汉书·孔融传》,以下引文凡未另注明者均出自此处),开始步入仕途。中平初(185年),举高第,为侍御史,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东汉郡国名,治所在今山东昌乐西)为相,因颇有政声,时人又称他为“孔北海”。兴平二年(195年),刘备表荐他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袁绍之子袁谭攻青州,孔融只身出奔,妻子被俘。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孔融先后担任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这时曹操专权,他与曹操政治上颇有分歧,每多乖忤,终于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被曹操所杀。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悬赏征募他的文章,誉为建安七子之首,叹为“扬(雄)、班(固)俦也”(《典论·论文》)。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荐祢衡表》力荐青年才士祢衡,要求“令衡以褐衣召见”,称赞祢衡“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若仇”,盛夸他“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与曹公论盛孝章书》引经据典,反复论证,从人情友道、宰相惜贤等方面讽谕曹操解救被孙权围困的盛孝章,义不容辞;至于讽刺曹丕纳袁熙妻为妾,比喻为“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与曹公书》);嘲弄曹操远征乌桓,可以把从前“肃慎氏不贡□矢,丁零盗苏武牛羊”一并查究;反对曹操禁酒,则发怪论说“尧非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难曹公表制酒禁书》)等;都可见文如其人,以才气取胜。所以曹丕论其文“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乎杂以嘲戏”(《典论·论文》)。《临终诗》抒泄忠悃孤愤之情:“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风格与无名氏古诗相近。题一作《折杨柳行》(《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八),亦可见当时古诗与乐府五言往往相混。其六言诗3首叙汉末董卓作乱及曹操迁许史事,为咏史一类,而语言通俗,叙史简明。此外,《古文苑》载有孔融《杂诗》2首,但《文选》李善注引屡作李陵诗,真伪莫定。而其诗亦近无名氏古诗一类,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系入《李陵录别诗》。曾作《郡国姓名离合诗》分扣“鲁国孔融文举”六字,在灯谜界被尊为文人诗谜的开山作。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中国传统故事孔融让梨

2.三字 经《孔融让梨》的故事

3.三字 经中孔融让梨的故事

4.弟子 规中孔融让梨的故事

5.三字 经故事:孔融让梨

6.三字 经:孔融让梨故事深度解析

7.孔融让梨的故事

篇2:成语新说之《孔融让梨》900字作文

大家一定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没听说过的,也不要怕,今天我来讲给你们听。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

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这个故事的原意是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而经过几百年後的今天同样的词却改变成了另外不同的意义了。

以下是我编的小故事,请笑纳。

孔融是龙堤中心幼儿园的大班二组组长。算起来也是中层领导。

一天清晨,有人敲孔家大门,来着提着个黑色的塑料袋,孔融定睛一看,原来是班里刘涛的爷爷刘姥姥,孔融让他进来坐坐。刘姥姥一把抓住孔融的手说:“听说你们班班长要去别的学校了,那班长的位置肯定是你的了。你当上了班长能不能把我们家刘涛提拔一下。不管怎么说,他也是看你脸色说话的呀。“孔融刚要说些什么,刘姥姥已经扔下东西走了。孔融只好把东西提到家里。孔爷爷一看这袋子梨都有点坏了,就让孔融和兄弟们把它们分了吃。兄弟们看见梨都催孔融快点分梨。他先那了一个大的给大哥,弟弟看了问:”凭什么大的给大哥?“孔融说:”因为他是老大。“他又拿出一个比大哥的小一点的梨给了二哥。”孔融问弟弟:“为什么我把这个梨给二哥呢?”弟弟说:“因为他是老二。”“至于这第三个大的梨。”孔融说。“当然是给你啦!你老三。”弟弟说。“错,给你。”孔融说。“为什么?"弟弟说。孔融伤感的说:”有一种痛,你明明无法承受,却又不能自拔……”这句话被孔爷爷听见了。他大骂道:臭小子,胆敢早恋。看我不打死你!“孔融说:”爷爷你瞎说什么,我只是牙疼。”

我编的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要把好东西用来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篇3:故 园 之 春作文900字

故 园 之 春作文900字

未曾忘记东郊的春天。那不一样的,挥之不去的春天。记得校园拐角处的海棠花,记得花坛中的簇簇丁香,记得钟楼旁的十二瓣樱花,还有那南院的桃花、北院的梨蕊,记得操场上巨大的、有着柔软树冠的果槐,还记得……还在北院的时候,教室门前齐齐的立着一排白杨树。每值暮春,柳絮飘漫,杨花乱飞,打扫它们的任务自然就交给了我们。每日扫净,第二天依旧落花满地,把我们扫得大汗淋漓,有一次竟然装了满满三大袋!每每想起总还会偷偷地乐。北院还有一方乐土,就是“梨园”。因为有一片花圃种满了梨树。春天一到,远远就能闻到一缕清甜味,若有若无,引得人浮想联翩。我们一边看着梨花满地,一边盘算着秋天摘梨子吃。打算着,目光游移到一边,一棵矮桃树怒放着,蜜蜂正围着它嗡翁的唱着歌,于是吃梨的.事又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跑去摘一两朵桃花,嗅一嗅,遗憾的想矮桃树长不出桃子。跑着跑着手里只剩下一个花柄,花瓣早不知飘到哪里去了。如果说北院的春天是天真无邪,那么南院的春就寓意更深了。四年级以后,我们搬到南院。春天里,我最喜欢倚在绿栏红柱的长廊旁,望向远处的几株樱花,风吹过来的是甜丝丝的、柔软的香气,真个如沐春风。晚春时节,樱花开的愈盛,一树粉白微微颤着,香风卷落一地嫣红,花瓣洋洋洒洒地下起阵阵花雨。但那花瓣似乎总也落不完,十二层薄如蝉翼,开了落,落了开,一直会持续到仲夏。石板路两旁的冬青也发出嫩得滴水的芽儿,那种微带鹅黄的嫩色,让人心生怜惜,但它强劲的生命力,又让人不敢直视。坐在灰砖的仿清式窗台上,我总是望向中心花园的路边,目光越过苍青的巨松,只看到整齐而妩媚的金丝柳,那轻沾一抹绿,又有刚出壳的小鸭一般的嫩黄色,总让人眼前一亮。园中的小草却绿得清新,放眼望去,全是一片毛绒绒的绿。最让我思念的是门前的那两棵海棠树。仲春时节,便爆开一树花,那种飘渺的香气总会勾起我的缕缕思绪。那柔美的花,点缀在巨大蓬松的树冠上,随春风摇曳,洒遍一园芬芳。我常静静地站在那儿,任花瓣落在身上,身心都沉浸在一种超凡脱俗,不染红尘的花香中。现在每每看到老舍写的“一夜之间,后院的海棠树爆开一树花,雪白的、大团的、蓬松……”,我都会忆起那两棵老树,觉得那真是至为珍贵的回忆。有时会想起故园的春天,其实在之后的几个春天中,我每听到春燕的鸣叫,就会意识到,几年前一个细雨朦胧的早晨,当那只灰燕冲进教室的一瞬间,敏感的我们就已感知到春天来了。

孔融让梨心得体会

孔融让梨读后感

三字成语

《孔融让梨》的读后感

故作文

历史名人孔融让梨的故事

三字词语大全1000个

绿色宣言三字歌

阿谀奉承的人三字俗语

三字开头的成语

三字经典故之孔融让梨(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三字经典故之孔融让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