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共含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每天要喝八斤水”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如题,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 政治67 英语63 专业一91 专业二117 总分338有机会在A区调剂吗 有什么好的
[20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
如果说,我准备了300个日日夜夜,只为今朝能够落落大方的写下这些文字;如果说,我放弃了太多玩乐的时间,只为此刻能够坦坦荡荡地说出我的所感;如果说,我不知为了什么而拼死拼活地挤上考研这座独木桥,我总是会刻意地去铭记一些有价值的日子,即使在当时看来这些时刻不具有什么意义,但一旦我记住了,它就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个时日内被证明它的价值…… 我报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跟大多数同学不一样,我不考数学,我逃避数学,高考时的失利让我痛到现在,即使大学里我们的数学课程难度与数学专业是一致的,我还是不敢正视这不确定因素极多的数学。于是一开始,我就着手专业课,首先是微观经济学,比起数学的恐怖,我还是每天像读故事书似的坚持读着,写着,算着,随之复习的还有《管理学》。
暑假的日子过得飞快,开学时我按时回学校了,暑假两个月的黄金时光,我基本上只看了宏观经济学和思想史的,政治、英语更是没怎么动。回到学校,我拼命了打听各种同学的各种状况,当然主要是针对大家的进度情况。有人曾经用一种很委婉的方式告诉我,我很优秀,是这样吗?所以,即使暑假过得颓废,我也要对得起优秀这个字眼。 真正踏实的埋头苦学也是从十一之后开启的,第二遍过书,快了很多,感觉很多知识都很有印象,但是说实在的,能记住,自己叙述出来的没几个,有点眼高手低的感觉!顿时觉悟。 其实,对于管理学来说,重点还是比较突出的,思想史的脉络能够基本把握,还有一本令我头痛的就是《公共管理导论》啊,很厚又很没趣,每晚不用翻开,只摸摸封面我就能入睡了……这本书,直到考试我也没看到一百页,
综上,整个管理学的第二遍复习就是结合书本,还有整体的框架脉络,找出重点,结合真题,笔记,还有TIKU,将所有题目和知识点弄顺了,弄透了,弄得脱口而出,拿出纸笔就能写出个所以然,管理学的复习就算是完成一大半了。最后的,至于案例,就是靠平日的知识积累了,能够从案例里体现出的知识点一定得罗列出来了,再引申引申就可以了。这个在复习中还是要多加练习的,尤其是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真题非常重要,不要过于在意什么本科生的笔记啊别人总结的重点啊什么的,最好的笔记是自己对着真题总结出来的。自己好好分析真题,根据判断重点章节和重点题型,然后该背的背,该练的练,就差不多了如果考南师大,那么《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概论考研复习精编》还是很不错的,从开始的真题都有,还有解析,我用了这本才发现,很多专业课的知识遗落很多。
经济学的书我是老老实实看了四遍左右,第一遍两本书大约持续了三个半月左右,第二遍用了一个半月左右,11月差不多就能对书上的知识点说出个所以然了,所以说,看书真的还是很重要的,但这其中也有对重点的把握,比如说那个各种弹性,超级重要的知识点,看书的时候就得加强记忆,经济学记忆方面虽不如管理学的强硬,但各种综合性应用题也是在记忆知识点的基础之上的,我们今年的考题就很活泛,活泛到直到考完了还不知道自己刚才答了什么,因为考场上临场发挥的余地极大,但这,也是在对知识点把握准确的基础之上。 考研路漫漫,良好的生活习惯必不可少。首要的是每天都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锻炼项目因人而异。每学习一个半小时都应该到教室外面去走走,活动一下。多喝水,尽量每天中午午休半个小时。烦躁时,学不下去时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下。控制好学习的节奏,学会自我调节情绪,自我减压。学习之余可以看些心理学的东西,掌握放松的技巧。多听听励志歌曲。随着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很多同学都会饱受失眠的困扰,建议大家临睡前听听一些自我催眠的音乐,可以让你很快的放松下来。最后祝各位学弟学妹在考研都能圆满取得好成绩!
行政管理考研经验之谈
行政管理考研经验之谈我个人认为定下合适的目标是一个好的开始。如何定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愿望和实力的正确衡量!1、北大一直是我的梦想,这个梦想支撑着我度过那段最难熬的时光,不轻言放弃。因为如果只是考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虽然也需要很努力,但思想上我的确不会有那么大的动力。而如果考光华之类的经济类,对数学没信心的我是即使再努力也不行的。所以,最后的平衡是决定报考不用考数学的行政管理,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北大梦。2、理想并不能脱离现实。我衡量了一下可能性:首先,我并不讨厌行政管理的知识(个人觉得还是不要为了单纯逃避数学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专业,这样从长远来看还是不好的)。自己本来就是文科生,对记忆理解一类还算在行;而且虽然是跨专业,但是本科学的财政也多少和政府管理有些关联。因此复习起来并不会太吃力。开始复习:定下目标后就要抓紧时间进入复习状态了。因为北大行管的参考书非常多而且内容繁杂,今年是八本(以前好像更多一点)。从论坛和考过的师哥师姐那儿可以了解到其中有几本是最重要的,要先看和看好。我的建议是大家在第一遍复习的时候做好自己的读书笔记。举最重要的一本书《行政管理学概论》来说,有六百多页而且所有的内容都很重要,看的过程真的相当痛苦。有位师姐曾跟我说“对这本书的复习要像背英语单词书一样,二十行能记住十八行”。这样说或许有点夸张,但对其中知识的掌握的确要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才行。而如果你在第一遍复习时边看书时边对照课后的习题整理出读书笔记,你以后的复习就可以轻松许多(课后习题涵盖了所有重要的知识点)。做笔记的过程很辛苦,但它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同时以后复习时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整个暑假我基本上一直在边看书边整理笔记,做了最主要的三本书。虽然当时觉得看了一遍什么也没记住,但在第二遍和第三遍复习的时候,自己整理的笔记帮助很大。所以个人认为虽然整理笔记很花时间,但却非常值得。攻坚阶段:到九、十月份的时候,所有参考书应该就已经差不多过了一遍了,多的可能看了两遍。这种时候可能出现的有两种情况:一是觉得虽然我都看了,但还是对整个知识体系没概念,关上书我什么都不知道。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着急,要相信以前看的是必要的积累。知识的学习总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之前第一、第二遍的不断反复,你才能在第三、第四遍时达到熟练的程度。还有一种感觉是认为原来这也不难,每个知识点都能看懂,翻开书所有东西都明白。的确,文科知识的学习不像做数学题一样有明显的对错之分,可是知识积累的深浅却是有很大区别的。这时大家可以随便找几道往年的考题,试试如果完全不看书,一道二三十分的简答或论述题你究竟可以答出多少。也许完全无从下手,也许答两句以后就词穷不知如何展开(我当时就深受打击~)。所以,在攻坚阶段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要骄傲浮躁也不要有畏难情绪。要在前段时间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复习。北大行管试题公认的特点就是非常灵活,像名词解释、简答之类的可能百分之八十都无法在书上找到答案。但是参考书是必须要看的,而且要掌握得非常好,因为你只有基本理论掌握了才可以应变。如果想要自己去猜押重点是基本上不可能的,死记硬背也无法应对北大政管的试题。冲刺阶段:最后两个月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学习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了。因为许多知识点也许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因为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就很零散。大家复习时大多是按书的章节次序来,但在最后回答某个问题时却可能需要用到几个不同章节、甚至不同书上的知识点。这种能力是需要在平时看书时有意识地去培养的。最理想的状态是,当你合上书的时候,你能在脑子里把整个书的框架、每个章节主要讲什么内容、哪几个章节成一个体系、某个知识点在哪几个章节有不同的阐述等等勾画出来。然后在对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能简单回顾。其实就是一句话,你对所有知识的掌握要“成体系、能细化”。如果能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在最后阶段看书的时候,就能够切切实实感到自己的复习状况有了质的改变。因为在看到某个问题的时候,能迅速想到其他章节的相关内容。最后一本书简化下来,也觉得其实只是讲了几个问题而已,。最后可以对着历年的真题训练一下答题的感觉,因为大致想想和动笔答出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真题并不能帮你在押题上面有任何帮助,因为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新名词,考过的题有可能再考,大多数题也不是书上能找到的。最重要的还是一种思考方法,你能知道在面对一个看似陌生的问题时,如何迅速找出书中可能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运用这些知识点来合理地“自圆其说”。学术上的东西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所以只要你能通过答题向老师展现出你的知识积累就可以了。收获:的题应该算难度适中吧,仍然会有书上没有提及过的名词或问题,而且因为是第一年考政治经济学,对题型、考察范围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刚拿到试卷的时候我有点蒙。但因为相信自己是充分复习了的,所以就很快静下来认真作答,之后就越答越顺畅了。题量很大,因为都是主观题,两科我都一直答到交卷前最后一分钟。虽然自己觉得很多题还是答的不够好,但最后两门专业课都在一百二以上,我还是十分满意的。所以请大家相信,老师的改卷尺度比较宽松,只要你言之成理,不一定要达到自认为非常精确的程度,一样可以得到高分。这是自己复习专业课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只要你坚定信心,找对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并且不断努力,明年的这个时候成功一定会属于你。真心地祝福大家!加油哦!一些具体建议资料选择:课本看学院列出的参考书目就可以了(一般是在7月初发布)。(有些同学疑问是不是需要多看一些其他相关的书,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你时间允许,多积累肯定是好的,会有利于拓展视野。但是,大多数人的实践证明复习时间其实是很紧张的。看好规定的参考书目就已经可以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点了。而如果你只注重了广度而没注重深度,那反而得不偿失。)具体到每门科目来说(如果今年参考书目没有大的变动的.话):专业课一最重要的两本书是张国庆的《行政管理概论》和肖鸣政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基本理论》,基本上90%~95%的试题来自于这两本书的知识点。所以需要花的时间相对多一点。剩下的几本可以看得稍微略一点,因为从近几年来看出题数量都很小。有一个规则大家可以借鉴:“如果对参考书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中国人编的书比外国人编的书重要;而中国人编的书中,北大出版的又比其他出版社的书重要。”专业课二主要考公共政策和政治经济学。两门的比例基本上是各占一半。陈庆云的《公共政策分析》一定要看得非常熟,但是仅仅看书只是掌握了原理,还远远不够。而公共政策的考察往往是放在案例中的,所以建议大家最好买到公共政策专业课的课件。因为老师在讲课时就是结合案例来讲分析的,对答题非常有帮助。政治经济学这科因为是新加的,我个人复习得也不是很好,仅说一些感想。从今年的试题来看,老师主要还是考察一些基本的原理,不会很细很深。但是因为指定的两本书是学术专著,对于完全没有专业背景的人来说很吃力,杂乱无章。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借相关的课本来了解一下学科的基本理论,这样有助于理解。同样,能得到老师的专业课课件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中国行政管理》杂志是很多人推荐的,看了的确会对你答题有帮助,也有助于了解最新的一些学科动态。历年的真题还是需要有一份的,看看整个出题的情况。出题老师的论文最好可以收集下来,空闲的时候看一看。我个人用过一本参考书觉得不错,给大家推荐一下: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的《行政管理学(含公共政策学、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当然北大的题从来都不公布答案的,但是里面给出的答题思路可供参考。各个考研论坛上的信息很多,大家可以经常上去看看,千万不要信息太闭塞。最直接和有用的还是找到一个考过的师哥师姐,他们的经验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关于听课:有很多人去北大听课的,但个人认为不是很有必要。首先而且最关键的是:时间不够,单是自己把书看好时间就已经很紧张了。其次,去听老师的课的确可以开阔思路,但是大家应该知道,很多老师讲课的时候并不会跟着课本来,所以你想得到对应试有益的指导其实很难。实际上,如果把老师的课件找来看一看,其效果并不会比听课差。我在暑假还上了一个新祥旭的专业课辅导班。暑假班确实对打好基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两个老师讲的也还可以。冲刺的时候准备去上的,但是因为时间太紧,脱不开身,就放弃了。后来听了听他们的辅导班录音,也确实还压到了一些原题。复习方法:1、心态很重要。首先大家要有信心,相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通过努力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因为北大行管的竞争相当激烈,录取比例一般都是在二十几比一甚至更低。但千万不要被这吓倒,你需要想的不是有多少人报考了,而是想你只要发挥出最好水平,考到理想的分数就可以了。再有就是一定要坚持到底。因为复习的周期很长,而且到最后会有倦怠和挫败感,这个时候很容易半途而废。所以只要你能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实际上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2、基础知识要掌握全面扎实。我自己除了看基本参考书和老师的课件外基本就没看其他了。虽然考试时会出到很多书上没有的题目,但是只要你把基础的理论掌握了,实际上是完全可以举一反三的。所以还是“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把最主要的几本书看得相当熟。还有就是要全面,重要的知识点很多,但你不知道他会挑那个考,所以都必须掌握;你认为不重要的知识点老师可能不这么认为,所以仍然必须掌握。千万不要想当然地押题、猜重点,一定要尽可能地全面掌握。3、信息的搜集要主动。现在的考试已经不只是简单地埋头苦读了,有时一个重要的信息可以让你少费许多冤枉功。所以,论坛、辅导班、师哥师姐…所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要主动地充分利用起来。当然也要注意区分和筛选,适当地为我所用。
扩展阅读
我报考的是南师大人文地理,南师大人文地理专业全国排名靠前,知名的教授如张小林,杨山,陆玉麒,黄震方等等自不必说,所以每年报考人数大家可想而知,而且人文地理这几年日趋火热,故而分数也水涨船高,一般来说340+或350+才能进复试,最高分能到370+或380+,所以拼命二字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首先是关于高数603
南师大数学是自主命题的,出题范围就是那两本高数书,5版或6版都可以。很多人都是冲着南师大只考高数这个优点去的,但大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书一定要仔细的过,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要觉得看之前的真题从来没有考到那个知识点就不去看,这样是会吃大亏的,这是我自身血淋淋的惨痛教训。什么关于三重积分,向量等等之前没有被大家重视起来的,以后会逐渐出现。
但是我个人认为,关于傅里叶级数等很靠近工科方面的,出现概率不是很大。这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自我斟酌,如果不放心可以全看。总的来说南师大数学是越考越细,越考越活,越考越难。今年和我一起考人文的两个同学都是挂在数学上了,数学是最能提分的一科,但也是拉分的一科。大家一定要重视,多做题,注意总结归纳。
其次是关于专业课
其实三个方向的题目是出在一张卷子上的,考的时候是选做。《人文地理》、《经济地理》这两本书是基础,必须仔细地看。今年记得考到一个关于系统分析法的,我当时复习没细看,很后悔。但是看了的不一定会考到,以前出过特尔斐法,海港空间结构等,这些书上没有,这就要看老师的论文了,有时候出题老师会出一些关于他自己研究的东西,所以考前一定要看老师的论文。同时呢,真题也是必须要做的,比如文汇南师大考研网的《南京师范大学857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精编》这本复习资料带的真题那叫一个经典,你可以发现很多题目都是重点,
论述题,出的都特别活,大家可以从真题里看到,这就要求自己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复习的时候把握研究问题的脉络,形成一种思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复习到一定阶段就会有这种体会,厚积薄发吧。
冲刺阶段的复习要有所侧重,不能再全面撒网了。经过前期的强化学习,各科的基本知识都有了较熟悉的掌握。这个时候,一方面要强化记忆、理解、重复重要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要补齐自己的薄弱环节。让复习有的放矢,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效益。同时还要注意转移复习的注意力,加强专业课与政治课的复习。特别是政治,应该开始细致地记忆知识点,掌握主观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考前模拟测试成了复习的必然。之前已经进行了专项性的强化复习、练习,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得比较牢固了,可能每道题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轻松的环境,都有可能解出来。但是真正的考试,时间与环境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在真正考试前要进行考场模拟,使自己融入到考研的现场当中。此时要完全按照真正考试的时间、要求来做测试。测试题主要来源是没有做过的比较旧一点的考研真题和其他的模拟试题。通过现阶段的模拟练习,找出考场上最佳的状态。
最后是关于导师
南师大报名之初的时候不报导师,只是在复试笔试完以后会给你发一张纸,会让你写上三个你想报导师的名字,然后让你填是否愿意调剂什么的。
最后送上一段话,是我考研期间贴在床头上的,每天早上睁眼就可以看见:
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人只能靠自己。没什么背景,没遇到什么贵人,也没读什么好的学校,这些都不碍事。关键是,你决心要走哪条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准备怎样对自己的懒惰下黑手。向前走,相信梦想并坚持。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证明自己,找到你想要的价值。
我的本专业就是哲学,说实在的,大学四年我都是混过来,成绩在班上都是倒着数,当年还挂在了高数这棵很高的树上。之前从来不打算考研的,因为一直不学习混了几年,想着考研那么枯燥,就觉得离我很遥远。后来就是某个很偶然的假期,我实在觉得没什么事,觉得自己特别颓废,生活没有方向。某个早上醒来就决定考研,决定了考南京师范大学马原专业,之后就再也没有改过动摇过,不能说是坚定,只能说是懒得改。
一、英语
我的英语考了75分,算是不错了。因为本人比较喜欢英语,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从三四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每天按部就班的学英语,当然是得从单词开始。每天的份量很大,不仅要背新词而且还需要回顾之前几天的旧词,当然这些都是有规定的,个人觉得还是很有效果的。背完第一遍的感觉很好,接下来仍旧是每天定量背单词直到考研前五天。
二、政治
我的政治考了63分,作为一个学哲学的我深表惭愧。政治是六月份开始看的,看的比较慢,算是熟悉一下内容。看完一遍之后,十一月再看的第二遍,每天一章,看的是红宝书,做了任汝芬的序列二,看一章做一章。最后做的是肖秀荣和任汝芬的四套题。把大题背了一遍。但是到了考场背的差不多都忘了……其实我的政治复习的有点马虎,建议大家还是脚踏实地一点,
三、专业课
南师大马原专业考的是哲学综合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两门,各150分。哲学综合分为哲学原理和西方哲学史。当然除了五本推荐书目之外我还建议大家找几本南师大老师写的书看看,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走近马克思等等。多看几本书总是好的。
我是从五月份开始看专业课并做笔记,以题目的形式对知识点做笔记,方便后期背诵。对于一些特别偏的怪的可以不做背诵,了解就行。如果你开始的早就可以慢点进行,这样可以边做笔记边加深印像,对后期背诵会有很大帮助,间接地提升自信心,加大动力。西哲和马原我是自己做的笔记,马原史我是在网上买的那本忆步的黄楠森马原史的笔记。
专业课真题也很重要,尽量买一套,个人认为以后的比较有参考价值。我用的XX的《南京师范大学毛中特考研复习精编》、《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复习精编》这两本书。把真题答案找一遍,也是再巩固一遍书本。可以把真题补充在你的笔记上,因为都是以题目的形式,比较清晰明了。马原史是重头戏,我的真题是从到的,但是的改动比较大,题型变化大,考了往年从来没考过的题目和题型。所以建议大家不仅要看推荐的那两本,还要看南师大几位著名老师的论文和著作。我是十一月份开始背专业课的,按照整理的笔记,每天给自己规定份量,马原原理,西哲史,马原史,要保证这三门每天都同时进行,最好是这样。
而且必须及时回顾,否则会忘得特别快甚至忘得一干二净,那样你会特别难过,不要贪快,一定要有规划,具体到每天背几题几页,每天回顾几题几页。这样效率会很高,切记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全部背完一遍之后,你就可以放快速度再过两遍。这样,时间就差不多。如果担心时间不够,可以开始的早点。
四、作息时间
对于每天的作息时间视个人情况而定,我是3-6月保证每天六小时,英语3小时,专业课3小时。6-11保证每天八小时学习时间,英语三小时,专业课四小时,政治一小时看书,之后的两个月每天十小时,基本上都是背书,单词每天半小时,政治两小时,剩下的都是背专业课。最后就是调整好心态,保证睡眠质量。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望20136163.57师范6.49.9811.162012568.89师范6.639.9310.272011618.47师范6.059.7512.892010558.7师范6.0510.2814.662009568.71师范5.8710.2114.9来源: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
2013江苏高校综合排名
省排名全国排名院校类型总分16南京大学综合121.89218东南大学综合73.0933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40.91437苏州大学综合40.48540南京农业大学农林38.82646南京理工大学理工31.97749江南大学综合31.45856南京师范大学师范28.99963扬州大学综合25.291067河海大学理工24.841170江苏大学综合24.731275南京工业大学理工20.731385中国矿业大学理工18.441486中国药科大学医药18.361591南京医科大学医药16.84来源:江苏高校排名
文章来源:高考gaokao.unjs.com
南京师范大学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 是一所师范类重点本科院校,拥有共8个最好专业(特色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地理信息系统、动画、生物科学、法学、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可以说是南京师范大学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了,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最好专业的详细列表:
南京师范大学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专业名称所属领域方向建设批次备注说明汉语言文学师范教育1新闻学新闻传播类1地理信息系统2动画3生物科学3法学4小学教育6数学与应用数学6★ 行政管理调查报告
★ 行政管理求职信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 行政管理岗位职责
★ 行政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自我鉴定
★ 行政管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