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湖南调工资相关消息(共含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金毛汪汪”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20xx湖南涨工资最新消息:公务员的工资
日前,国家层面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公布。
原则: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设定20xx年过渡期,就高不就低。湖南过渡期具体时间未定。
1月22日,三湘都市报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期工作已经启动,预计在4月底前,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和配套的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经省政府批准后,再报国务院批准。“审批过后,将会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杨长永说,湖南改革方案“不会有太多湖南特色”。
【方案】
不会有太多湖南特色
新、老办法衔接是重点
湖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期工作已启动。“预计在4月底前,将会出台湖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和配套的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报省政府批准后,再报国务院批准。”
湖南省现共有196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他说,湖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的制定、退休后待遇如何全国都是统一的,不会有太多湖南特色。“唯一一点不同,可能是我省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结构和外省不同,所以在新老办法过渡时间上会有不同。”
“最重要的是,新、老办法如何衔接。”杨长永说,我省从1995年开始在部分地市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在已试点过的地市机关事业单位实施新办法有两种方式。“第一个办法,我们可以把20xx年10月1日之前所交的养老保险费还给你,第二个方法,抵扣你以后个人所交的养老保险费用。”
【规划】
过渡具体时间还未定
原则“就高不就低”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总的原则实际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杨长永说,现在湖南的主要问题是“中人如何过渡”,基本原则是“就高不就低”。“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低于老办法的,按老办法补齐;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高于老办法的,对高出部分有所限制。”他说,因为中人的年龄结构群体不同,可能在有的省份过渡期长于20xx年,有的省份则短于20xx年。“湖南还在测算中,过渡期具体时间还未定。”
【现状】
我省现有196万机关事业人员
第一期摸底调查基本结束
湖南省从1995年开始,在部分市州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全省196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涉及试点的有150万人。但试点方案却各不相同,并且改革只改了缴费部分,养老金计发办法却没改。“单位缴纳的费率都不同,有的单位缴纳3%,有的单位缴纳4%,但退休后,都按照老办法发放养老金。”他介绍,现在很多市州都已经停止了试点。
我省已从去年年初开始,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关情况的数据采集工作;从去年5月起,省人社厅即展开全省个人账户记账情况摸底调查,进行前期测算,为改革启动做好充分准备。杨长永说,“现在第一期摸底调查已经基本结束,在国务院正式细则出台后,我省将进行第二次摸底调查,主要针对人员结构。”
工资调整
主要面向科和科以下公务员
杨长永介绍,整体来说,湖南省公务员工资水平并不高。“从20xx年开始,湖南的公务员已有20xx年没有加过工资。”
杨长永以省人社厅一名年轻公务员为例。这名来自农村的小伙子,从乡镇到县到市一路考过来,最终成为一名省直单位公务员。“他拿到手的工资只有2600元/月。”杨长永说,这2600块钱意味着他每个月得花费1000元租房,1000元做生活费,还有600元零花钱。“如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正式实施,养老保险费和职业年金加起来他要负担12%的缴费。在改革过程中不降低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水平,就必须适当加薪。”
他表示,工资适当调整,主要是面向科和科以下的公务员,而不是说职务越高加的工资越多。“这次加工资的方向不是职务工资,而是在低级别岗位上工作时间越长,加的越多。”此次改革的基本导向,是进一步提高县一级公务员工资,在此基础上,对在乡镇工作的公务员还会增加乡镇公务员补贴。
湖南20xx年退休人员-涨退休工资最新消息
70周岁以上多涨50元或70元
基本养老金具体怎么涨呢?首先有个普调标准,和缴费年限有关。20xx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10元;再按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每满1年,月基本养老金增加2.5元,缴费年限不满1年的记为1年(缴费年限计算到月)。原工残退休人员按上述办法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不足187元的,按187元调整增加。
如果你的爸妈年满70周岁以上,月基本养老金涨得更多。20xx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至8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再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50元;对20xx年12月31日前年满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的退休人员再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70元。
边远地区14个县市多涨10元
桑植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城步苗族自治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被认定为艰苦边远地区,如果你的爸妈在这些县市退休并领取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基本养老金可再增加10元哦。
对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继续按照国家文件执行。也就是认真落实湖南文件规定的解困标准。
20xx年12月31日前已按文件规定参保的国有农垦企业和农林企事业场所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办法和标准同上。
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并由统筹基金支付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由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统筹基金所需增加的资金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负责筹措,国家和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两部门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地方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补助支持力度,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决不允许发生新的拖欠。
算账
年满70岁缴费20xx年,每月可比去年多领210元
省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企业退休人员在办理退休手续时,对本人工龄等基本信息都很清楚,因此每位退休人员均可根据方案算出自己新增的养老金是多少钱一个月。
假如退休人员有20xx年缴费年限,其新增养老金为110+20×2.5=160元。如果他在20xx年12月31日前已年满70周岁但不到80周岁,每月可再多领50元,也就是说每月比20xx年多领210元。
2016解放军工资调整最新消息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六月份开始涨工资通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总后字/各大军区联勤部,各军兵种后勤部: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指示:
团以下军官在原有基础上普调1000元
基层营连职军官(主官包括排职)岗位补助分别为600元、500元、300元,基层副职不享受补助;
士官在原有基础上普调400元,
义务兵(士兵学员,生长干部学员)在原有基础上普调200元;
藏区部队军官团以上普调元,
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地区,不分职务一律在新标准上再补助500元
执行新标准后,每年“元旦、春节、五一、八一、十一”五个节日,
每次发放节日补助1000元; 正师:8000,再增:2283;含地区补助岗贴后大约:22000左右
副师:7129,再增:2123;含地区补助岗贴后大约:20000左右
正团:6214,再增:1953;含地区补助岗贴后大约:18000左右
副团:5457,再增:1813;含地区补助岗贴后大约:16000左右
正营:4857,再增:1658;含地区补助岗贴后大约:12000左右
副营:4375,再增:1528;含地区补助岗贴后大约:10000左右
正连:3974,再增:1398;含地区补助岗贴后大约:8000-9000左右
副连:3679,再增:1308; 含地区补助岗贴后大约:8000左右
排职:3452,再增:1218 ;含地区补助岗贴后大约: 6000-7000左右(新疆、五省藏区、内蒙古地区地方性补助另算)
现役军人士官:
一级再涨596
二级再涨669
三级再涨1069
四级再涨1449 陆军、海军、空军、二炮部队 军官收入接近于**,士兵津贴则增到480元,士官工资一律在原基础增加40%。
根据 解放军 有关条例, 解放军 实行 军官职务等级十级,将官设上将、中将、少将、校官设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设上尉、中尉、少尉。大军区级以下的职务等级,分为大军区、军、师、团、营、连、排级。专业技术军官最高军衔为中将,等级分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现役士兵包括义务兵役制士兵(称义务兵)和士官两种。现役士兵的最低军衔为列兵 ,最高军衔为一级军士长。
服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为 列兵,第二年晋上等兵。下士为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为中士、三级士官为上士、四级士官为四级军士长、五级士官为三级军士长、六级士官为二级军士长、七级士官为一级军士长。
军人工资主要有军官工资、文职干部工资、士官工资3个标准系列。其 中军官实行职务、军衔、基础、军龄四结构工资制。文职干部实行职务、级别、基础、军龄四结构工资制。而士官实行 军衔等级、基础、军龄三结构工资制。士兵则是津贴制。
按照年8月1日 新军衔工资标准,陆军排职少尉2024元左右,职务工资1026元左右,基础工资806元左右,其他补助不变。
校官的军衔工资是尉官的1.1至1.25倍,同等军官,海军是陆军的1.07倍,空军是陆军的1.15倍,二炮是陆军的1.2倍。
士兵津贴由原来每月380元左右增至480元左右;士官工资一律加40%。文职军官每级增加800至2000元不等级别补贴。
湖南病假工资规定
1、病假工资的基数按照以下三个原则确定: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此外,按以上三个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2、计算系数按照以下方式确定:
(1)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
①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②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
③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④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⑤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2)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
①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②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③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和计算系数确定后,便可计算出病假工资的数额。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
相关法律: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条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
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
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第四条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第五条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第七条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疗期满,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第八条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本规定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劳动法关于病假的规定2016
2.私企病假工资规定2016
3.广东病假工资规定2016
4.深圳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2016
5.安徽省病假工资规定2016
6.病假工资规定2016河北省
7.辽宁病假工资规定2016
8.广西病假工资规定2016
9.请假休假新规定
10.20女职工保胎产假规定
问:事业单位应如何进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答:竞聘上岗是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实现人员能上能下的一种竞争性选拔方式。考虑到竞聘上岗只是事业单位的用人方式之一,条例仅对需要竞聘上岗的程序作了原则规定。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组织部还将制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的办法,对竞聘上岗的条件、程序等内容作具体规定。
工资
基本工资+绩效+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条例提出,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与劳动争议不同的是,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还包括工作人员对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发生的争议,这类争议不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争议,不适用调解、仲裁程序。可申请复核、提出申诉。
事业单位涨工资改革最新消息:事业单位工资松绑
2014事业单位工资松绑,三千多万人或将涨工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从7月1日起实施,里面确定了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同时也在社会保险、工资改革等方面做出了规定。2014事业单位工资松绑,涨工资是大势所趋。
事业单位涨工资不仅涉及全国三千多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全国民众对事业单位的看法。《条例》明确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由于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所以把2014事业单位工资松绑简单地理解成“涨工资”也是不恰当的。
不管怎么说,《条例》打破了事业单位的铁饭碗,要是不给涨工资的话岂不是要闹翻天了?关于事业单位涨工资最新消息,可以理解成一种工资改革的大思路,涨工资是肯定要涨的,但是又不局限于涨工资。
“敲掉了长远利益的铁饭碗,就得满足他们的眼前利益。”一位网友这样说道。所以建立工资正常的增长机制是必然出路,今后事业单位的工资将有市场来决定,整个社会的平均工资上去了,事业单位涨工资就实现了。
[关于事业单位补发工资的消息]
这个月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北京职工平均工资。
数据显示,度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为69521元,月平均工资为5793元,比上年增长10.9%。近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不断增长。北京职工平均工资为62677元,月平均工资为5223元;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6061元,月平均工资为4672元。
根据北京市相关规定,每年的社保缴费基数都是和社平工资联动的。北京20五项社保月缴费工资基数和公积金缴费基数的上下限均与此挂钩。随着社平工资的发布,相应的社保缴费最低、最高基数和公积金缴费基数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具体标准尚未见官方公布数据,为方便工作,推算如下:
一、社保具体调整方案
缴费基数:
应是:凡以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的,其缴费工资基数为5793元;凡是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超过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其缴费工资基数为17379元;凡以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70%作为缴费基数的,其缴费工资基数为4055元;凡以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的,其缴费工资基数为3476元;凡以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作为缴费基数的,其缴费工资基数为2317元。
也就是说,对于在职职工,最低及最高缴费基数分别为2317元、17379元。对于月收入低于2317元的,按2317元计算;高于17379的,按17379元计算;而对于大多数月收入在二者区间的参保人员,则按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缴费金额:缴费基数决定每个人每月缴纳的社保费用,按照养老保险个人缴纳8%计算,社保缴费基数调整后,职工养老保险每月最低个人缴费为2317*8%=185.36元,最高月缴费为17379*8%=1390.32元。单位最低2317*20%=463.40,最高17379*20%=3475.8元,缴费基数高,退休后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就高,反之则低。医疗个人最低则为3476*2%+3=72.52元,医疗个人最高为17379*2%+3=350.58。医疗单位最低为3476*8%=278.08元,医疗单位最高为17379*8%=1390.32元。其它险种可递推。
二、公积金缴费基数
基数:下限应为1400元(即北京最低工资标准),上限为17379元,
缴费金额:单位和个人缴费金额下限均应为1400*12%=168元;上限均为17379*12%=2085.48元。对于大多数月收入在二者区间的人员,则按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执行10%及8%费率单位同理可推算。
注:以上推算为约等值,误差小于一元。误差原因在于小数点后两位相关部门的取舍。
重庆市2014年最低工资标准
2014东莞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
2014年杭州市最低工资标准上调
2014年浙江开始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2014年泰州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最新消息
我原来是行政人员,因机构改革到事业单位,又没职称,请问工资如何调?
[行政人员转到事业单位工资如何调?]
产假后工资调低了怎么办?
网友的困惑:
我是2006年3月进入公司上班的,于2007年1月至3月休产假,2006年的系数工资为1.6,产假过后我的工资系数就为1.3,在此期间产假只发了450元/月的补贴,现公司给予转岗安排,原为管理人员,现转为车间工人,我未同意公司的转岗。现我可以要求公司给予三个月产假工资的发放,并要求其发放在职期间的0.3系数的差额吗?若公司是违法的,我可以辞职并要求公司给予二个月的经济补偿吗?
[答复:]
这个关于女职工三期内是否可以调岗调薪问题还真复杂。调岗调薪本已是一件很复杂事儿了。企业对员工调整工作岗位或调整薪资水平,是企业用工自主权的体现,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的关键所在,同样也是企业的活力之一。可是这一权利非常容易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以及国家对弱势职工的保护政策相冲突,此时在法律允许框架内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调岗调薪如何调,国家无法具体规定,因此出了个原则:充分合理性。企业在能够证明自己的调整具有充分合理性时,这个调整就是合法的,
这是唯一的导向标。
女职工怀孕了,国家没有说不能调整工作岗位,相反针对少数怀孕女职工不适合做的工作,国家倒是明文规定应该调离。可是不属于这些岗位上的员工可以调吗?按照前面说的原则,有充分合理的理由时可以调。比如,该女职工原先是部门负责人,那怀孕休息期间,总得有人顶起这个职责,不可能事事都远程遥控,那把她调离原先岗位,安排一个责任少一些的'岗位,未尝不可。
那调离后,是否可以降低工资呢?这就非常敏感了!依照一般的做法,岗位调整了,总得按照新岗位的工资来做。可是这位女职工调离的原因是怀孕,如果也按照新岗位的工资调,岂不是摆明了挤兑她么?如果有这样的担心,那最好不要调整。一旦调了呢?那是非只好由仲裁或法院的裁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去吧,我在这里实在无法作出一个明确的判断。
不过有两点是肯定的:
1、产假期间工资如果当地有生育保险,应由生育保险承担,没有的话则由公司承担。如果生育保险承担了,公司还发450元补贴,是很好的福利;如果保险没有承担,公司只发450元补贴,是绝对的违法。
2、虽然公司在你产假后调整了工资系数,但对于这点只是你对公司调薪决定的持有异议,并不代表公司有未按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所以不能以此为由辞职还要求给补偿金。在一些地方的仲裁实践中,工资调整2个月内没有提出异议的,一般就认可了这次调整呢。(完)
★ 北京社平工资消息
★ 消息作文
★ 消息范文
★ 消息作文初二
★ 经济消息范文
★ 初二消息作文
★ 消息初中作文
★ 锻炼消息范文
★ 新闻消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