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煤田地质录井技术应用浅谈(共含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嬉皮浪漫的心”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煤田地质录井技术应用浅谈
在石油钻探领域,将钻时录井、岩芯录井、岩屑录井等录井技术综合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可以较准确地判定钻遇地层岩性,在煤田勘探中,尤其是在深孔采取率低、水文孔含水层判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河北煤炭 英文刊名:HEBEI COAL 年,卷(期): “”(5) 分类号:P624.5 关键词:煤田地质 录井 综合录井 地质录井陕北煤田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初探
在陕北煤田地震勘探中,由于地表沟梁纵横、表层黄土厚度纵横向变化大,激发与接收条件的一致性较差,致使地震波场的高频成分吸收衰减严重,振幅和频率横向变化较大,总体波场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不高.因此,在全频带且相对较高信噪比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合理有效的非一致性处理、静校正处理、展宽频带处理及去噪处理等技术,可提高煤田地震勘探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为煤系地层的正确对比追踪及煤层厚度的定量描述奠定基础.
作 者:孙渊 周新龙 陈树凯 梁丽敏 SUN Yuan ZHOU Xin-long CHEN Shu-kai LIANG Li-min 作者单位:孙渊,周新龙,SUN Yuan,ZHOU Xin-long(长安大学,地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陈树凯,梁丽敏,CHEN Shu-kai,LIANG Li-min(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
刊 名:煤炭科学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5(5) 分类号:P631.44 关键词:信噪比 分辨率 一致性 补偿 校正三维连片处理技术在煤田勘查中的应用
煤田三维地震勘探在一个井田内一般多采用分期分块的勘探方式,然后将分散的解释成果拼接成整个区域的构造图.这种方式往往对连接部分的构造形态把握不准.连片处理技术则是将相邻的多个地震资料处理成一个数据体,统一解释.经连片处理后的资料大大避免了边界效应,加大了资料的可利用量,提高了区域构造解释的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的关键技术是解决各区块间观测系统的整合,以及原始资料在振幅、相位及波形上的一致性等问题.在梁宝寺一号井4块勘探区共计14.55km2的三维地震资料的.连片处理中,首先统一坐标系内,重新划分面元,并且采取了全区统一校正、振幅均衡及子波形一致性整形处理等技术,以确保各个采区地震信号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的一致性.经连片处理后其叠加剖面在拼接处的振幅、频率、相位特征一致性较好,无拼接痕迹,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作 者:王真 张宏 Wang Zhen Zhang Hong 作者单位: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山东,泰安,271021 刊 名:中国煤炭地质 英文刊名:COAL GEOLOGY OF CHINA 年,卷(期): 21(3) 分类号:P631.4 关键词:三维连片处理 观测系统 面元均化 振幅补偿 一致性处理摘要:
在煤田地质勘察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保证可以提升煤田地质勘察工作质量。本单位主要开展地面勘察工作,不涉及井下施工工作,因此,文中针对地面勘察技术开展分析工作,提出几点技术应用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在煤田地质勘察期间,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GPSRTK技术的应用作用,制定完善的煤田地质勘察工作方案,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有效性,达到预期的勘察目的。
1煤田地质勘察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煤田地质勘察工作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影响着煤田地质勘察工作质量,难以提升其工作效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我国部分煤田地质局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不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不能聘用专业素质较高且具备丰富经验的勘察工程师,只能聘用一些技术人员,无法提升勘察工作质量,不能增强其工作效果。
第二,煤田地质勘察测绘技术滞后。在煤田地质勘察期间,地质局没有意识到先进技术的应用重要性,不能积极引进各类先进技术,无法提升其工作质量,难以完成大规模的煤田地质勘察工作。同时,在煤田地质勘察期间,相关部门不重视全站仪与GPS技术的应用,无法发挥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作用,影响着煤田地质勘察工作质量,甚至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1]。
第三,缺乏正确的观念。相关部门在煤田地质勘察期间,没有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不重视勘察工作质量。一方面,勘察工程师不重视自身工作,不能及时发现煤田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应用先进技术处理问题,导致勘察工作质量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滞后,在煤田地质勘察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数据信息不准确的现象,影响着煤田地质勘察工作的正常开展[2]。
2数字测量技术在煤田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措施
在我国煤田地质勘察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各类技术的应用,转变传统的工作观念,逐步提升自身工作价值,并且积极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聘用专业素质较高且掌握先进工作技能的工程师,保证可以提升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效率,增强其发展效果。
2.1GPSRTK数字测量技术分析
煤矿地质勘察工程师必须要重视此类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发挥其应用作用。GPS技术,是现代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实际工作期间,可以通过卫星的运动为人们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将空间距离测量技术作为依托,明确观测点的相关位置。GPS技术与其他定位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因为此类技术可以利用全过程定位与高精度定位方式开展相关工作,具有耗时短、操作简单等特点。
对于RTK技术而言,是一种动态控制系统,是GPS数字测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合应用在野外测量工作中,可以有效拓宽定位规模,提升定位精确度,甚至可以测量出厘米级别的位置。在应用RTK技术的时候,工程师可以利用动态性的分析方式开展相关工作,提升煤田地质勘察中放样与地形测图等工作质量,增强野外测量工作效果,达到预期的数字技术应用目的[3]。
2.2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
煤田地质勘察工程师在应用GPSRTK数字测量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明确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功能,保证可以提升自身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第一,建设专门的控制网络。工程师必须要针对数字测量技术建设专门的控制网络,在应用GPSRTL技术之前,实施现场勘察工作,保证可以更好的对各个区域进行控制测量,在取得测量结果之后,工程师需要利用控制网络开展地质剖面测量工作,明确煤田地质勘察工作位置。工程师必须要全面分析测量区域的相对高差与相对高程,按照相关标准严格实施各类工作,为其后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在此期间,工程师必须要保证控制网络的完善性,提升RTK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质量,突出控制点位,提升自身工作质量。
第二,设置地质平面图。煤矿地质勘察工程师必须要重视地质平面图的设置,利用地质平面图开展相关工作,提升其工作质量。平面图的比例可以设置在1:6000左右,保证可以提升其工作质量。同时,勘查局相关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测绘小组,积极利用全站仪等技术开展测绘工作,突出当地水文特征与地质特点,全面优化地质勘查工作体系,增强勘察工作精确度。
第三,制定完善的放样工作方案。煤矿地质勘察中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放样工作质量。对于GPSRTK数字测绘技术而言,其比传统的勘探测量技术应用价值高,可以勘察大规模与大面积的地质,具有高精确度的优势,可以提升定位的精准度,实现连续作业,提高煤矿地质勘察工作质量。在传统的煤矿地质勘察工作中,工程师会利用经纬仪开展放样活动,或是应用全站仪边角对其进行放样处理,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果,但是,在实际工作期间,需要移动相关目标,并且需要三个工程师同时开展测绘工作,无法提升其工作效率与有效性,同时,工程师的测量工作还会遇到很多困难,无法增强煤矿地质勘察工作效果。因此,工程师必须要重视RTK技术的应用,不会受到各类植物或是地形地貌的干扰,逐渐提升设计工作质量,增强GPS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应用数字测绘技术之后,工程师可以快速开展放样工作,提升信息数据的精确性,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除了可以降低成本之外,还能达到预期的勘察目的[4]。
3结语
我国煤田地质勘察局在实际发展期间,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数字测量技术应用方案,逐渐创新其工作方式,减少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技术人员需要科学应用数字测量技术,减少各类技术问题,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吕浩岩.煤田地质勘查中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探析[J].民营科技,(04):7.
[2]洪杰萌.煤田地质勘查中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3):140,144.
[3]王仁鹤.浅谈数字测量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08):193-193.
[4]张旭霞,王国林.基于煤田地质勘查的3S技术应用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24-124.
基于模型地震反演技术在煤田岩性解释中应用
以淮南矿区为例,介绍了基于模型反演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利用反演技术对地震资料进行岩性解释的方法.
作 者:陶文朋 董守华 程彦 须振华 TAO Wen-peng DONG Shou-hua CHENG Yan XU Zhen-hua 作者单位:陶文朋,TAO Wen-peng(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450000;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董守华,程彦,须振华,DONG Shou-hua,CHENG Yan,XU Zhen-hua(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刊 名:能源技术与管理 英文刊名: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P631.4 关键词:基于模型反演 煤田岩性解释 三维地震★ 蓝牙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