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秧歌,载歌载舞的中国民间艺术(共含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hutdow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秧歌,载歌载舞的中国民间艺术
秧歌是载歌载舞的综合艺术,是一种用锣鼓等伴奏,将舞蹈,歌唱等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民间主要流传着唱秧歌、扭秧歌、戏曲秧歌、戏剧秧歌四种型式。秧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有千年的历史,明清之际达到了鼎盛期。
5月20日,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月8日,山西省太谷县秧歌剧团和朔州市大秧歌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关于“秧歌”起源的三种说法
“秧歌”的起源,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渐渐就形成了秧歌;民间的另一种传说是“秧歌”起源于抗洪斗争。
古代黄河岸边的百姓为了生存奋力抗洪,最后取得胜利,大家高兴地拿起抗洪的工具当道具唱起来,跳起来,抒发高兴的心情,随着参加人数的增多,有了舞蹈动作和舞蹈组合,逐渐就形成了秧歌;民间第三种说法是根据《延安府志》的“春闹社,俗名秧歌”的记载,可见秧歌可能源于社日祭祀土地爷的活动。
“秧歌”的特点
“秧歌”六大特点:一是舞队庞大,歌舞单逗;二是结构严谨,礼仪深重;三是舞则纯舞,唱则逗情;四是即兴扭舞,多样统一;五是走阵多变,布阵巧妙;六是鼓乐清纯,快慢适度。海阳大秧歌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秧歌表演,其表演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其次是乐队,随后是舞队。舞队有各类角色几十人。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
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
“秧歌”的流派与表演形式
在表演形式上,秧歌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是群舞,锣鼓铿锵、万马奔腾,宛若大河滔滔;小场子多是双人舞、多人舞。海阳秧歌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流派风格。即“大架子秧歌”与“小架子秧歌”。“大架子秧歌”代表了海阳秧歌的基本风格特点,主要流传在海阳东部和南部地区,以颜明玉、王发为优秀代表。
“小架子秧歌”流传于海阳;在西北部地区,除打击乐伴奏外还配有唢呐、笙、笛等乐器。舞蹈动作不多,以跑阵式为主,俗有“跑秧歌”之说。舞蹈步法主要是“三步一隔”,即走三步、踏一步,当秧歌队串街走阵时,主要是以两竖排队相互交叉走“三步一隔”贯串始终。
多年来,秧歌在我国的民俗风情发展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很多地方都会举行大型的元宵民俗踩街活动,高跷、秧歌、东北二人转、河南豫剧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齐上演,人们以最昂扬的热情迎接元宵佳节的到来,同时将传统文化特色演绎得十分精彩!
星期六,我和妈妈吃完中午饭,决定去公园玩玩。
公园里的东西琳琅满目,吃的,玩的,等等。看得我眼花缭乱。正当我“一筹莫展”时,一个别有新意的东西吸引了我的眼球。咚咚咚,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看,一位老人拿着十几大片象西瓜皮的树叶折来扳去,编来拴去,不一会儿的工夫,一只活灵活现的蚂蚱在他手中诞生了。旁边的路人个个赞不绝口,我也瞪大了眼皮。
接下来,老人把一只做到一半的青蛙拿出来,继续编。“西瓜叶”往下,又往上,往左,往右。我的眼皮开始打架,根本不知道是多久做好的。这时,我发现了做这种的原材料,但不知道叫什么,还是叫“西瓜皮”顺口。
回过神来,老人又开始做一种象拉花的东西,它的手法和做拉花的手法一样,几分钟后,三个拉花就重叠在一起。老人的动作娴熟,几个做下来之后,手没有一点儿问题,真神!“拉花”那种东西是什么呀?我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老人,他说是灯笼,我
10月29日,《武进日报》第二届读者节在新城南都社区广场隆重开幕,妙趣横生的民间传统艺术表演精彩纷呈,我有幸来到现场,感受节日浓浓氛围,特别是舞台左边的捻纸艺人,深深地吸引了我。
透过人群的缝隙往里看,一张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脸谱映入了我的眼帘,他的眉毛、胡子、耳朵、嘴巴……无不细致入微,活灵活现。好奇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进去,听见这位艺人在跟团团围住的一大群人亲切交谈着。原来,他叫朱琪,是南宋朱熹的第27代传人,他的绝活就是祖传的手艺—捻纸,我刚才看到的脸谱就是出自他手。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在他手里左捻右捻,怎么就跟变魔法似的,穿梭成了一张生动的脸谱。只听他娓娓道来:首先,要心静。心不静,就一事无成,绝招是默念“1,2,3…”其次,思考也是必要的。要先在脑子里部署好纸的行走位置,做到胸有成竹。做一个如此大的脸谱不卖,而是用来跳舞,表演。说着,他拿起脸谱跳了起来,真是有趣极了。他还说,他的绘画,素描很好,他很想把这门手艺外传,发扬光大!看他桌上的'东西,一条张牙舞爪、活灵活现的龙,一根根彩绳,再看他行头,朴素极了,道袍一样的服饰,很有古时候气息,到处都体现了十足的民间艺术的风味,我真有一种敬仰之情。
可是,听说我们祖国有许多民间艺术都要绝传。例如,京剧,捏泥人等。我真感到惋惜,这么好的艺术,怎么能让他失传于世呢?这么多的艺术,失传了岂不是太可惜,他们可都是我们这古老而文明祖国的国粹啊!是我们伟大祖国珍贵的财富。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和同学们一起努力学习,将来把祖国珍贵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为我们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中国民间艺术年画教案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初步了解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 年画艺术教案
2、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表达对年画的感受。
3、让学生了解民间年画的寓意。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回忆、询问长辈、翻阅书籍、上网查询、参观展览等方式了解什么是年画,了解年画的历史及发展。通过收集年画、年画故事以及年画的装饰物等,进一步加深对年画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动手涂绘年画,感受年画独特的美。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感受传统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等特点。 年画艺术教案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绘画欣赏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过年的气氛,引入新课。
师问:同学们,听到这段音乐,是否觉得就象回到了过年哪天?同学们喜欢过年吗?
生答:(略)
师:你们在知道过年有些什么习俗呢?
生答:(略)放鞭炮、穿新衣、放烟花、包饺子、贴对联、贴年画等等。
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画漂亮吗?你见过这些画吗?给你什么感觉?这些就是年画。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大多数的年画艺人都是生活在乡镇的农民。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年画,了解年画!(课件播放课题:走近年画艺术)
师问:同学们,到底什么是年画?
师:年画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用以增添节日的气氛,又因为一年更换一次,故称为年画。(播放课件)
二、介绍年画
1、年画的来历
同学们,瞧!你们认识年画中的这两个人吗?(播放课件)他们一个叫尉迟恭、一个叫秦叔宝,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他们是唐朝有名的武将,为帮助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他们成了门神了呢?这里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同学们,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传说在唐太宗李世民时,宫中经常闹鬼,致使唐太宗重病缠身,夜不能寐,群臣提议让他手下的大将秦叔宝、尉迟恭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说来神奇,宫中果然平静了下来。久而久之,太宗觉得秦琼,尉迟恭两位大将太辛苦了,便令宫中画师绘制二位将军的威武形象,悬挂于宫门两旁。后来这种形式就流传到民间,并在民间中广为流传。贴门神驱鬼辟邪就是这样产生的。
同学们知道的门神有哪些呢?学生列举……门神
但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所创作的门神都不一样,下面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各个时期的门神画(课件展示各种门神)你觉得这些门神画有什么特点?如:形象威武、造型夸张、色彩对比强烈。
师:门神多取自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汉,这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英雄,妇孺皆知,影响面广,备受民间的崇拜。那么这些英雄好汉又是怎样成为人们心中的门神的?我们可以在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
2、年画欣赏(学生活动:欣赏、评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年画除了门神,贴在门上,还有些什么作品可以贴在什么地方?(课件展示)
(1)、欣赏展板作品
(2)、欣赏电脑作品:动脑筋想一想每一幅年画包含了什么意思?(课件展示)
(2)、展示各自收集的年画资料,介绍各自收集的年画特点?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年画多以什么为题材?(课件展示)
师: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年画的题材也逐渐扩展到生活风俗、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方面。
生:年画多以吉祥、喜庆、欢乐、美好等事物,或者是以典故、成语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作为主题。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自己的理想,画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4)、你知道这些年画是怎样制作的吗?(课件展示制作工序)早期以手绘为主,后来发明印刷术就用木刻印制。还有剪纸等形式。
3、年画的摆放
师:下面我们共同来欣赏年画的其他种类。
课件:中堂画:贴在客厅的中央。条屏和单幅:贴在客厅两边。斗方、门画:贴在大门等一些传统习俗的地方。
4、年画的产地
师:我国的年画历史悠久,哪位同学们知道哪些地方的年画最有名吗?
课件:年画产地
天津杨柳青:造型夸张、工艺精细有画、刻、印、描等多种工序与工笔重彩融为一体,别具风采。
山东潍坊:主要采用木板套色、以红黄绿为主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以反映农村生活为主。
苏州桃花坞:以粉红、粉绿为主,画面精细、秀美和谐,鲜明中含有雅致。
四川绵竹:以沟、染为主彩绘精细,一气呵成奔放洗练,颇有大写意之神韵也是绵竹之独特的一种。
这是我国有名的四大年画产地。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来自山东潍坊著名的杨家埠(部)的木板年画。
5、通过欣赏,同学们知道了年画有哪些特点?(课件展示)
年画色彩夸张、红火热烈,大胆使用红黄蓝绿等颜色。年画造型夸张强烈,构图饱满、繁密。表达了劳动大众健康淳朴的情趣。
三、课后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年画哪些知识?课后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上网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我国年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那些年画艺术中心,寻找年画艺人,了解年画在当今的状况等相关知识。如果又兴趣还可以找找外国到底有没有年画,下节课我们还将更进一步探讨年画艺术,了解更多的年画知识。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太原市图书馆,和其他的阳光天使小记者一起参观了民间艺术品,并学习了它的制作方法。
我被分到用金属丝编制工艺品的一组,桌子上摆放着各种精美的工艺品,有自行车、摩托车、机器人等,特别逼真。老师给我们现场表演了金属丝编制自行车,先把金属丝上穿上各种颜色的软管,用手窝成圆圆的车轮,再用钳子把金属丝窝成车把。很快一架漂亮的自行车就做好了,真没想到一根小小的金属丝有这么大的用途,自行车的脚蹬还会活动呢!接着老师让每人编一个车轮,我觉得最难的就是弹簧的编制,一根金属丝绕到另一根金属丝上,力度得适中,绕线得均匀,我只能一次一次地试,试了好几次才成功。费了半天劲,一个简单的车轮终于做好了,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民间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
★ 中国民间艺术作文
★ 载歌载舞造句
★ 民间艺术作文
★ 《欢乐秧歌》教案
★ 载歌载舞的近义词
★ 载歌载舞成语造句
★ 故乡的秧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