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的几个分辨方法(共含5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飘零猪”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误区
误区1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分析]物质并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除分子外,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原子、离子等。
误区2 分子既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又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的聚集体所表现出来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表现出来的。例如,单个的分子就不能用固态、液态或气态来描述,但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此,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误区3 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分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相对原子质量为1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而无中子。
误区4 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有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但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碳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6,而钠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11,但中子数却是12。
误区5 原子比分子小
[分析]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比原子大,如氧分子一定比氧原子大;但如果分子与其他原子相比,则分子有可能比原子小,如氧分子就比汞原子小。
误区6 分子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分析]分子和原子的分与不分,是以化学变化为前提条件的。如果离开这一前提条件,则分子、原子都是可以分割的。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又可以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
误区7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分析]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如果某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应由原子保持。因此,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用来区别分子和原子。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能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2. 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
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
3.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
A、糖溶于水 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D、红磷燃烧
4.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A. 水分子变大了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A. 汤姆生 B. 道尔顿 C. 拉瓦锡 D. 阿伏加德罗
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 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7.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氢原子 B. 氧分子 C. 氢分子 D. 水分子
化学分子与原子知识点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__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分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__分子由__原子和__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__分子由几个__原子和几个__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找出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学习
化学概念之间即有本质的区别又有联系,学习时应将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内在联系。
通过的概念辨析,我们就可以牢牢的掌握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做题时才会思路清晰。
通过观察实验来帮助理解概念
比如化学一开始就接触两个概念: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那么区分这两个概念的本质,现在我们都知道,就是看一个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在学习中我们接触到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和镁条燃烧的实验,其中干冰升华只是二氧化碳这种物质的状态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二氧化碳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镁条燃烧时银白色的镁条变成的白色粉末装固体(实验证明白色粉末状固体为氧化镁),镁这种物质在这个变化中变成了氧化镁,物质变了就是有新物质的生成。那么通过这两个实验,就会很深刻的理解这两个概念。
理解概念的组成,注意概念中的关键字、词
学习中要弄清每个概念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其中关键部分是什么。
如氧化物的概念,包括三部分,一为化合物,二为两种元素组成,三为其中一种为氧元素三者缺一不可,其关键部分是第二、第三部分。
再如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部分,一为一定温度,二为100克溶剂,三为达到饱和状态,四为溶解的质量。四部分缺一不可,真正懂了,在判断和溶解度的有关计算题就不会出现错误了。
化学方程式归一法
(1)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2)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一、如何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分子是一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水分子是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果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不是分子了。
2、由于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是由分子聚集后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个的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单个分子就不能表示物质的'状态,因为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是由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决定的。
[中考练兵]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组粒子是( )
A、Mg,H
B、O2,CO
C、O,He
D、C,N
二、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化学反应中:(1)原子不能再分。(2)一种原子也不能变为其他原子,即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其化学性质。
三、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1、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它具有一定的组成,可以用一种化学式来表示,纯净物具有一定的性质(如有固定的熔、沸点)。
2、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一定的组成,不能用一种化学式表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性质,各物质保持其原有性质(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中考练兵]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天津)
A、海水
B、自来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
四、元素、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要明确单质和化合物是从元素角度引出的两个概念,即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无论是在单质还是化合物中,只要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都可以称为某元素。三者的主要区别是:元素是组成物质的成分,而单质和化合物是指元素的两种存在形式,是具体的物质。元素可以组成单质和化合物,而单质不能组成化合物。
[中考练兵]
6、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北京海淀)
A、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7、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的粒子是:( )
A、碳原子和氧原子
B、碳原子和氧分子
C、碳元素和氧元素
D、碳单质和氧单质
五、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中考练兵]
8、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006,天津)
A、维生素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6
B、维生素C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D、维生素C是一种氧化物
9、有一可能含有下列物质的硝酸铵样品,经分析知道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那么该样品一定含有的下列物质是:( )
(括号内的数据为相应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天津)
A、(NH4)2SO4(21%)
B、NH4HCO3(18%)
C、CO(NH2)2(47%)
D、NH4Cl(26%)
10、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补充1.12g铁元素,则他服用的药物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 )(,黑龙江)
A、3.80g
B、6.95g
C、10g
D、3.04g
11、下列化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长沙)
A、FeO
B、Fe2O3
C、Fe3O4
D、FeS
(提示: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相当于两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2、要比较CuSO4、FeSO4、CaSO4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最简单的方法是:( )(2004,广东)
A、分别计算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
B、计算所含SO42-的质量分数
C、比较Cu、Fe、Ca相对原子质量
D、计算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B 2、B 3、C 4、B 5、C
6、D 7、A 8、D 9、B 10、D
11、A 12、C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其品质特征是红叶红汤,香苦味醇。
红茶的种类较多,自然产地也就较广,按照其加工的方法与出品的茶形,一般又可分为三大类: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那么怎样鉴别红茶的质量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优质红茶的特征:
(1)外形:条索紧细、匀齐。
(2)色泽:乌黑油润,芽尖呈金黄色。
(3)香气:小种红茶有松烟香;工夫红茶有糖香;川红有桔糖香。
(4)汤色:汤色红艳,碗沿有明亮金圈,冷却后有“冷浑浊”现象。
(5)滋味:茶汤滋味醇厚、鲜甜。
(6)叶底:芽叶齐整均匀,柔软厚实,色泽红亮鲜活。
二、劣质红茶的特征:
(1)外形:大小长短不均,外形粗糙,杂质多。
(2)色泽:叶色暗黑,芽尖发黑,或茶叶呈青灰色、银白色;粗老叶色泽枯红。
(3)香气:香气低弱、浑浊、持续时间短,或有异味。
(4)汤色:汤色呈深暗色或浅暗混浊。
(5)滋味:味淡薄或带粗涩味。
(6)叶底:叶底花青、乌暗且不展开。
★ 初三化学分子教案
★ 分辨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