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提琴日记连载7:我想选择做妈妈,不用练琴(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卢美丽”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孩子学兴趣时,什么样的选择才是科学合理的?如果在坚持的过程中遇到了麻烦,是另行选择还是坚持下去。充满爱意的父母每天会给孩子很多选择,这样好吗?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专注于某项工作给人更大满足感。那些总是面对很多选择的人往往落到后面。很多父母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可以随时退出,如果不是百分之百感兴趣,可以尝试其他。那么,当孩子长大后会以同样的生活方式很随意地做出选择,而不对曾经做出的选择承担任何后果。
当我们给孩子提供无数次选择的机会时,就向他们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他们有资格过完美的生活。恰如哈佛心理学家丹.肯德隆所言:“当他们感觉不爽,就会有另外一种选择摆在面前。”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在不断追求完美童年的过程中,永远不可能完美,这会让孩子的成长变得更加无所适从,步履维艰。
7月9日下午4:30是小提琴课第7节课,看着女儿每天练琴,东躲西藏,找各种理由逃避练琴。逼急了,我就怒吼:“放弃吧,你这样练琴,根本坚持不下去,真想狠狠走你一顿。”女儿可怜巴巴地看着我:“妈妈,你别奏我,我想学琴,但是不想练琴,练琴太累了,知道吗?”
音乐哪里是享受啊!业余时间不能出去玩耍,每天对着无聊的五线谱,忍受着杀鸡般的琴音,还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最要命的是,练不好琴,上课还要忍受老师的挑剔苛责。在众人面前,遭受老师的白眼。真的,女儿从没有说过放弃,我已经在心里投降N次了!对当初的选择开始质疑。那些美丽的口号,在现实面前已经苍白无力了。
昨天晚上在姐家吃饭,回来已经8:40,吃点东西开始练习,我说练到9:10分,分针指到2就可以不练了,女儿一听,喜上眉梢,拉着琴不停的翻眼看表。
“宝贝,你能集中精力拉琴吗?”
“妈妈,我在这里辛苦拉琴,你躺在那里怪美,我想做妈妈。”
“你会挣钱吗?要不咱俩明天换换,你去上班,我来练琴,这样总可以吧。”
女儿伸伸舌头,扶了扶琴,继续练。她夹琴一直都挺好,就是拿弓,右手老是找不到感觉。老师说让放松,不是大拇指不对就是小指不对,要么就是食指勾着弓,总之没有完美的时候。练琴的任务,肖老师就认准一个家长,练不好,就是家长的问题。我总是提心吊胆,后天又要上课了,怎么办呢?
学习内容:1复习上节课内容。2夹琴,拿弓,用中弓在三弦上反复练习,小臂摆动,大臂不动。3右臂放松。4练习四分音符,二分音符。
.5.31整理感悟:现在回头看,当年选择小提琴,我有过无数次的后悔,而孩子却从没有说过放弃。事实上,做出选择相对容易,但选择后的坚持很难。多年后,我在心理学的道路上,明白了这次选择的重要性,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过程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选择后的坚持会让孩子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亲身体验到完成一件事情的艰难和成就,相信世上没有完美的选择,有得就有失。从而波及到其他事情上,也会更加专注,体验由此带来的涌动快乐和价值意义。
206月4日下午,是小提琴第3节课,每周一节课,回家后每天都要练习。肖老师说刚开始让每天保证练习20分钟,逐渐加长时间。
天啊!我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了。肠子都悔青了!真后悔当初不该较真儿学小提琴。每天不停地练基本功,一次次地练习练习练习,就像是赶鸭子上架。看看下面小提琴作业就知道多难了。
家庭作业:上节课内容1、复习五线谱以及1 2 3 4 5 6 7的位置。2、抢答并要求回家继续熟记。3、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要求左右手指关节(大拇指,在其他手指放松的情况下能来回摆动,女儿这项做的不好,老师让她加强练习)左手卷起,左肩微微向前搭建一平台,每天循序练习,右手一次性拿弓,仍然是把铅笔放在小指指关节与十指第二关节处,大指与中指对应,并用大拇指指尖相握,每天循序练习。4、学习四分音符,四分音符是一拍,要求跟拍子一起体验,并继续练习指法,每天拿着小提琴练习。
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些。看看我们练习时的场景就知道其中的艰辛了!一到晚上练琴的时间,女儿先跑厕所蹲着不出来。
“宝贝,我也急着上厕所,你已经蹲20分钟了,快点出来。”
“妈妈,我还没拉完。”好吧,拉屎总不能不让拉完吧,再等会儿吧。
半个小时过去了,终于走出了厕所。“妈妈,有点闷,上楼顶透透气吧?”
“宝贝,拉琴的时间到了,你总得完成任务再透气吧。”只能哄着,不然不干了。
“好吧,不上楼顶了,我有点饿了,想吃些东西。”女儿恳求的眼神。
“不是刚刚吃完饭吗?咱拉完琴再吃东西,你的任务完不成,怎么跟肖老师交代,你不是跟老师保证,每天都坚持拉20分钟吗?我真是忍受够了。”
“那好吧,不过我最后再抱抱小熊吧。”
我真想发火,发大火!咽了口吐沫,忍住了。
女儿看我脸拉成了长白山,怯怯看我一眼,终于拿上小提琴了。
没过五分钟,女儿又撅起小嘴,摸着脖子说“妈妈。脖子疼了。我想歇歇听故事。”
“你今天晚上到底拉不拉琴,你要是不拉琴,以后就把琴还给阿姨。我们再也不学琴了。”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嗓门出奇地大。
女儿看我开始发火,泪水在眼里打转。“妈妈,我真的很累,要不你练练试试。”
“我的老天!这是我学琴,还是你学琴!”我大怒,女儿大哭。
明天就要上新课了,肖老师不是好惹的,要是达不到她的要求,又该挨批了。怎么办?
2017.5.17在整理学琴过程中,发现当时拉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有科学合理地跟孩子沟通,没有正确予以引导。
孩子使招:1、孩子找各种理由拖延时间;2、反唇相讥试探家长
见招拆招:1、声调不要强硬但要坚决制止,规定好的时间就要遵守。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2、遇到孩子反唇相讥,要看到孩子已经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此时,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家长可以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换位思考。
转换角度对话1:
孩子:妈妈我想上楼顶透气,我想跟小熊再玩会儿,我想……
家长:宝贝,我知道拉琴很辛苦,你想放松一下。可是,我们制定好的时间就要遵守,妈妈知道你是个遵守时间的孩子。
孩子:可是,我很累,我想再玩会儿。
家长:我知道,等你把拉琴的事情做完了,可以放松哦。
孩子:可是,我就想现在放松。
家长:现在是拉琴时间。放松时间是拉琴后,希望你能遵守约定。
沟通技巧:家长跟孩子沟通,不要带情绪,要用平静坚决的语气,让孩子感觉到你的坚定。这样,他就会明确知道,安排好的时间就要遵守,从而养成良好习惯。
转换角度对话2:
孩子:妈妈,我真的很累,要不你练练试试。
家长:孩子,当时,是你答应要学小提琴,而且我们也沟通过,学习小提琴是需要不断练习的。如果你真的很累,稍微休息一下。
孩子:练这个真的很累。
家长:来,我试试,哦,小提琴抗起来确实很累,你真了不起。是个能吃苦的孩子。
沟通技巧:家长换位思考,体验一下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分享拉琴时的感觉,然后针对这种感觉从内在鼓励孩子,让她找到拉琴的动力。
7月2日下午4:30是小提琴课第6节课。女儿终于可以自如夹琴了!
“妈妈,快看,我夹琴多棒!”
“是啊,手的动作到位,夹琴位置很好。就是右手拿弓姿势,不太好啊”
女儿撅起嘴,放下琴,不练了。
“宝贝,还没有练够时间呢?肖老师不是说,慢慢要每天加到一个小时吗?你刚练10分钟不到。”
“我很累,想歇歇。”在厕所磨蹭一会儿,上楼透透气,再抱抱小熊,例行工作做完,还是很累。
“你到底练不练!不练就别学了,花那么多钱,你以为这是扔钱玩呢!”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怒目而视,女儿流泪,不停拿小熊的手给自己擦眼泪。
看着窗外,心情矛盾,为什么要学琴呢?家里没有人懂音乐,更别说小提琴,之前只远远听说这个神秘的家伙!现在莫名其妙地听邻居一番说教,听家长们议论着以后考学可以加分,就跟孩子兴冲冲地踏上了这条泥途。
听着老师拉琴确实很享受,幻想自己的孩子也可以与小提琴一起,在闪光的舞台上一展风采。可是,现实与梦想遥不可及。什么时候才能学成功呢?
女儿还在默默流泪,现在不是学成功不成功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坚持下去的问题。唉,怎么办呢?
女儿见我发愁,不哭了,拿起琴,夹上,撘弓,练起来。过了不到两分钟,开始不耐烦。抱着小提琴蹲下身。
“妈妈,想听故事。”她恳求地看着我。我咬牙切齿,心里的火气上窜下跳。忍了一会儿,终于咽下去。
“但是,你要答应妈妈,你夹着琴练着基本功,我才给你讲故事。
女儿欢快地答应了。看书讲故事会分散我的注意力,为了监督她动作不变形,我想了一个办法。
“宝贝,你不是喜欢舞台吗?我给你讲讲,你未来在舞台上的样子,怎么样?”
女儿两眼放光,激动地小脸通红,认真地夹上琴,听我讲。
“宝贝,现在开始想象,你站在五彩缤纷的舞台上,穿一套美丽的孔雀盛装,非常华丽,长长的群摆像孔雀的五彩花衣,上面镶着绿色宝石,宝石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我天马行空地狂想,女儿哇哇赞叹着。
“妈妈,你再给我讲头上戴的皇冠是什么样子?”
“是和绿宝石配套的皇冠,这顶皇冠举世无双,像白雪公主头上戴的皇冠。皇冠也镶着绿色的宝石,光彩夺目,你站在舞台的中央,拉着小提琴,观众们都为你鼓掌喝采,嘿嘿,美妙无比!”女儿激动地不能自制,肩上的小提琴早已耷拉到腰部。
“妈妈,我还要听,我还要美丽的衣裳。”
“可是,你穿上美丽的盛装,小提琴跑到哪里了?今天不讲了,一听动作就忘了”我马上翻脸。
“好吧,那你明天继续给我讲好吗?”女儿恳求地看着我。
我心情很复杂,真想揍她一顿,可是,多少回吵完哭完还是要哄着,练琴怎么这么难?
本节课学习内容,复习拿弓,夹琴。注意若干点:拿弓时小指位置(不能超过小白点)。小指轻轻搭在弓上,大拇指位置要准确。大拇指稍弯曲,脚稍稍外八字分开站立。音准掌握好,唱名唱对,音高掌握好。
本节课,肖老师说女儿小拇指不放松。小雨的夹琴动作不对,老师给小雨不厌其烦地矫正。冷落了女儿和闹闹,闹闹比较顽皮,但在严厉的肖老师面前,他也是老老实实。女儿一直撅着小肚子,用力夹着琴,一会儿,开始流泪了。我没敢问,心里猜测,是不是刚才肖老师说她小拇指不放松,她心里很在意呢?
下课后,问她,为什么课堂上哭了?她说老师冷落了她,还批评了她,她就哭了。
我说,因为你除了小手指有些紧张,其他地方都做的很好,所以肖老师没有关注你,关注的都是问题多的孩子。以后老师批评你做的不好,也不要轻易哭,以后改正就行了,她点头。
.5.25整理感悟:现在回头看十多年前的日记,感慨万千。我,作为中国普通家长的一员,从一开始就未经任何培训,无知无畏地做了家长,无知无畏地教育孩子,哪怕一路跌跌撞撞,哪怕头破血流,也仍然不屈不挠冲锋陷阵。
在孩子选择兴趣上,也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带着极大的功利心。问自己:如果换成现在,还会选择让孩子学琴吗?从小进行呆板严苛的训练,是不是压抑了孩子的探求欲,禁锢了她想象的翅膀?在选择兴趣上,家长应该何去何从?选择兴趣后,家长应该何去何从?
在孩子的教育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孩子学琴的路上,我将继续拾掇着,一路走来的失去和收获……
我记得有一句格言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说声音就是母亲。是啊!人世间 最伟大的人就是母亲,最关爱孩子的也是母亲。妈妈做的有些事以前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我现在知道了,您是爱我的。
有一次,我兴冲冲地从学校里飞似地跑出来,因为我在班级里400米测试在一小组里得了第一名。一路上,我美滋滋地想象着您表扬我的话哟,别看我们的孩子小,赛跑还得了第一名。我越想越高兴,越跑越快。
终于到家了,一进门,还没等我报喜,您就开始怒气冲冲地审问我:满头大汗的,又去哪里疯了。我完全不知老妈在斥责我,还笑容满面地说:我在班级里跑步得了第一名呢!话音刚落,老妈就开始火山爆发了:有时间去玩,为什么不看书,做做练习。学习多重要,你还有心思去跑步。
我被训得一脸雾水,:学习很重要,可是身体也很重要啊!
给我去看书,做练习。我刚想反驳,看到你一脸怒容,就只好奉旨去看书了。
我越想越气,使劲地踹了一下地板,神经病。谁知,我妈正好听到。这下,你知道什么结果,又被训了一顿。我只好又沉浸到书海里了。
妈妈,我想对您说,虽然在书海里遨游会得到许多快乐,但我也需要休息。您的望女成凤的心情我理解,但学习,重点这两座大山已把我压住。我就像一条离开水的小鱼,我渴望能回到水中,那个自由的空间。
同学们,赶快好好学习吧,让我们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我们的父母。
妈妈我想对你说“我爱你,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为你脸上增光添彩,妈妈你辛苦了,我爱你。
妈妈感冒很严重,她害怕传染给我特意买了个大口罩,只要我回家她就带上,带上口罩很热但是妈妈很坚持。
为了我她什么都可以做,我好爱我的妈妈,希望她快点好起来。
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我们好。
妈妈我对你说的话都已经说了出来,心里舒服多了。
妈妈,我想对你说,你会带我去游览祖国越来越多的名山大川。
妈妈,我想对你说,你以后一定要多带我去你的办公室,因为那里有一张空的桌子。我可以在那里静静地画画。
妈妈,我想对你说,如果你累了,我可以帮你做家务。
妈妈,我想告诉你,你需要给我买更多的课外书籍,比如百科全书。多读书可以丰富我的知识。
★ 妈妈,我想飞
★ 为妈妈做顿饭日记
★ 帮妈妈做家务日记
★ 妈妈我想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