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成功打造中外企业文化的和谐统一(共含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拉美特利”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成功打造中外企业文化的和谐统一
成功打造中外企业文化的和谐统一作者/刘冷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旗帜高高举起,一大批国际知名企业进入中国,中国以包容的姿态迎接和吸纳外国的优秀社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制度,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1991年,威斯汀品牌进入中国,历经20多年的蜕变和革新,威斯汀品牌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是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北京金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国际五星级饭店,其管理团队来自世界各地,有员工640名,其中外籍人士20余人。
自酒店成立以来,在金融街集团和金融街控股党委的领导下,在资产公司党总支的指导下,酒店党支部大力开展党建和工会工作,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并完善了企业的管理制度。如今,酒店的党建和工会工作不仅在党员和中国员工中开展得有声有色,还深入到外籍管理人员之中,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认可和全力支持。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党支部团结酒店中外员工的力量,在不同肤色的员工中宣传党的思想和方针政策,在企业中建立起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广泛联盟,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战线,中外员工共同为提升酒店的经济效益而努力,使酒店的业绩逐年提升。酒店的中外企业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并存,打造出一道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亮丽风景线。在这家具有浓郁美国管理文化特色,拥有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印度、荷兰、意大利、马来西亚等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团队负责经营模式中,酒店党建文化和世界各国企业文化相融和谐,俨然是一个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缩影。
外企管理模式下,党建及工会工作的地位更加举足轻重,党的领导力在企业管理中是不容置疑的
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完全按照外企的管理模型来运营,具有浓厚外企文化,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酒店需要党的领导吗?答案是肯定的。作为业主方,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十分重视酒店的党建工作,并针对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是由外资管理公司管理的国有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部署和开展党建工作。威斯汀大酒店需要党的精神来把握企业前进方向,需要党的方针政策来指导企业的发展进程,需要工会的力量来弥补员工文化体制的缺失。
在上级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酒店于5月成立了党支部,在员工活动区专门开辟了一个党支部宣传栏——“旗帜”,面向全体员工大力宣传党的思想和理论,宣传党的历史和党支部的最新活动。在现任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徐韬的领导下,酒店的党建及工会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不仅得到酒店中国员工的大力支持,就连外籍员工都积极参与。党支部和工会在酒店员工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如今,已有17名员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要求尽快加入这个光荣的组织。
树立党群工作一体化的理念,健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围绕酒店经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的高级管理人员大多是外国人,因此党建和工会工作的开展必须要考虑到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为此,工会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打消外籍管理人员的疑虑,向外籍人士讲解中国的党支部和工会存在的意义。同时,党支部树立起“党群工作一体化”的理念。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党组织为领导,以党员为骨干,工会干部为基础,工团组织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在工作中党政工团多管齐下,全方位组织领导党建及工会工作的开展。
在组织上,采用党支部委员和工会委员交叉任职的方式。在党员和工会的管理上也实施交叉管理,这样使得党建工作的范畴不再拘泥于党员内部,而是覆盖酒店的全体员工。这样的工作体系,使工作人员权责分明,信息渠道畅通无阻,分工协作的工作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员工的合作精神。酒店党支部及工会将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和酒店经营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双向渗透,使员工逐渐认识到,理论学习活动在酒店的经营管理模式上具有导向作用,以此充分调动员工们参加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思想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党建及工会活动,团结员工力量,增强企业凝聚力
为丰富酒店员工业余生活,增进企业部门间联系,增强企业整体凝聚力,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党支部及工会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氛围中使党的精神深入人心。
1、国旗系列活动,加强外企管理下员工的爱国主义教育
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的国旗系列活动始于209月。当时,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酒店党支部、工会在党员及中外员工中开展了“同绣一面国旗”的活动,通过大家的亲身参与和亲手绣国旗上的五角星,激发全体党员和员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外国友人对我们的五星红旗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国深厚的敬意。,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参观国旗班活动,在天安门五星红旗的感召下,员工们再次感受祖国的伟大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党支部将三年前酒店中外员工同绣的那面国旗拿出来,举行了“同一面红旗下”主题宣讲活动,先后共有三百多名员工参与了宣讲活动,94名员工分别在各自的部门进行了宣讲,其中还有11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员工也进行了宣讲,与大家一起分享了他们在年中外员工同绣的那面国旗的感召下,中外员工在工作中发生的好人好事以及他们所在团队的优秀事迹;外籍员工畅谈了他们在中国的感受以及他们对中国的热爱。至此,中外员工共同绣制的那面五星红旗已经成为酒店中外员工心目中的一面旗,酒店每年的国旗系列活动仍在继续。
2、文艺汇演活动,加强与社区和单位的联系,做好共建工作
6月,为了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华诞,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党支部工会与金融街街道民康社区党委、西城区公安消防支队金融街中队党支部联合举办了“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文艺汇演”。206月28日,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一周年,三家单位再次携手举办“党在我心中——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1周年主题文艺汇演”。
这两次文艺汇演活动都十分成功,汇演节目来自三家单位的数十名党员及文艺骨干,大家以澎湃的激情和精湛的技艺表达了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深敬意。文艺汇演现场歌声阵阵、党旗飘飘,汇演吸引了来自三家单位及社区近300名观众,大家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掌声不断,党员群众反响热烈。文艺汇演活动在庆祝党的生日及宣传党建文化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与社区及部队间的沟通与交流,创新了社区共建、军民共建的新形式。
3、讲真情实感。迎接党的十八大
党的十八大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为向十八大献礼,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党支部工会于年10月22日召开了中外员工喜迎十八大——“谈变化,说成就”主题宣讲,9名中国员工及5名外籍员工代表登上演讲台,通过自己亲历、亲闻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党、对中国的感情,歌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伟大。现场气氛热烈,场下观众时而点头称是,时而拍手称快,整个宣讲过程高潮迭起,精彩不断。
员工马燕细数酒店成立六年来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员工待遇的改善,她在宣讲时谈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能有今天的成绩,自己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党的政策。话音刚落,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外籍高管、收益管理总监黎志庭( Jitin Nair)的发言引起了在场观众的热烈反映。他说:“选择来到中国,是我的明智之举,深入探究这个广袤富饶的国度加深了我对中国人民的了解和钦佩。我结交了很多朋友,这将成为我毕生弥足珍贵的情感。我想让我的儿子去学中文,并学习中国文化。”
4、见证中外员工与中国共同成长
为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和谐氛围,11月15日,酒店党支部工会举办了中外员工喜庆十八大“我与中国共同成长”主题摄影展。
摄影展展示了酒店的餐饮部、人力资源部、厨房部、房务部、水疗健身中心、财务部、保卫部、销售部、工程部等九个部门的照片,或捕捉精彩瞬间,或定格美好一刻,将中外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呈现在大家的面前。餐饮部圣诞节的欢乐派对、餐桌上的部门会议、长城上的奋力奔跑,人力资源部向“济慈”孤儿院献爱心,厨房部厨房里潇洒的烹熬炸炒……让参观人员或会心一笑,或点头称赞,摄影展营造的和谐氛围让不少酒店员工面露喜悦。
摄影展活动得到了中外员工的积极响应,他们主动配合、加班加点,共同完成了摄影展的展板设计。党支部工会旨在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酒店服务氛围,增强各部门员工的责任意识,引导大家坚定信心、应对挑战,以实际行动为酒店的建设和发展献计出力,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不少外籍员工也积极参与到这次摄影展中来。现场的德国籍管理实习生丹尼尔说自己很关心中国的形势变化,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等很感兴趣,也很喜欢参加酒店举行的各种活动,虽然每次活动还是能够了解到不少消息,但存在一个语言上的障碍。“这一次的图片展显得非常直观有趣,让我对各部门的员工有了更深的了解,”丹尼尔对记者说。
举办摄影展是酒店党支部进行基层党建创新的一条新路。图像具有视觉直观化的特点,作为不分国籍、人类共通的一种语言,能够拉近距离、缩短差距。同时,因为不少外方人员很希望了解中国的政治现状和相关政策,图像也可以是党的方针政策的良好载体,可以展示他们职业发展与改革开放政策的关系,用一种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去呈现活动内容。党的活动不能仅限于党员,要让酒店的10名党员带动600多名员工一起参与进来。中外员工一起共同参与党建活动,能让外籍员工更深入地融人中国,在活动中开拓创新、表述自己对中国的感情。
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之所以能把党建及工会活动举办得如此成功,源于酒店党支部工会不断创新的工作精神。党支部工会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交叉任职,提高工作效率;活动开展适应员工需求,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凝聚人心、增强企业凝聚力。党建及工会工作的成功开展,不仅提高了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和工会工作的影响力,也在这所国际大酒店中形成了中外企业文化的和谐共存新局面。
很多应届生是感觉到自己难以融入这个企业而选择匆匆离开,主要是因为企业的文化不统一,整个企业没有一个统一的良好风气。沟通与协调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工作交流少,相互合作少,一些有助于工作的信息未能很好地共享,从而使员工感觉自己好象很孤立、不受大家欢迎。
其实,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代沟”,而更多的是因为缺乏一定的沟通而产生的一个误解。企业HR在抱怨现在应届生不靠谱、任性、没有足够的职业素养的同时,是否扪心自问过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主要的原因在于企业和个人之间没有搭建好沟通的桥梁,没有真正走进应届生的心里探寻他们的真实想法。
笔者多次在现场招聘会与应届生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其实很简单,对于工作没有更多详细的规划,更多的是希望企业能给予一定的指引,老员工在工作中能给予一定的帮助,而非一味地排斥和压榨。任何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如果企业无法为员工打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那么就难怪现在的应届生展现他们叛逆的一面。试问,如果企业HR能够及时的扮演连接彼此之间纽带的角色,给予关怀和帮助的话,又会有谁愿意离开企业温暖的怀抱呢?
当然,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外乎上述的三点,如果企业可以做到的话,员工的忠诚度会相应的提高、稳定性会增加、离职率会降低。其实优秀的应届生更看重自身才能是不是能在企业得到充分的发挥,有自己创造施展才能的空间。他们不仅看重其现有的工资福利,还看重企业的发展,一个新员工来到企业一段时间后,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了解对这个企业的前途做出判断。如果他认为这个企业没有前途或自己在其中没有发挥空间时,很可能会做出辞职的决定。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不要因为忽略有效的沟通而流失才人。
打造企业和谐美的企业文化论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主要目标。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需要构建和谐企业。全国电力改革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对发电公司来讲,尤其是象*******这样的独立发电公司来讲,具体表现在市场风险日益加大、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低成本竞争日益加剧、燃料价格持续上涨、电煤供应紧张等实际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发电企业整体为微利经营,甚至个别企业是亏损经营。20××年初*****经历了经营班子换届调整,紧接着第一季度,由于煤价大幅度上涨等因素,公司经营业绩一度下滑,亮出了预警灯。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内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员工心里都安然若素,直到5月1日的煤电价格联动政策出台,没有因为企业的人事变动和暂时面临的挫折而发生任何人心离散现象。
目前,公司正在平稳度过困难时期,经营形势良好,大家的工作激情和热情比以前更为高涨。至此,我们更加坚信:******特色企业文化,已经在******人心里深深扎根,并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笔者在发电企业从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多年,深知建设个性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深知只有以人为本,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心灵契约”,才是最深的企业文化,才有了永葆青春、永具活力的源泉。一个成熟的企业不要得益于一时,也不要苦恼于一时,只要能赢得员工的心,就是能赢得最终胜利的企业。我们的企业文化,就是要搭建企业与员工的“心灵之桥”,使所有的员工对企业充满热情与希望。实践证明了,******的企业文化是使我们的企业成为有希望的企业。20××年底,公司认真总结和回顾近十年的建设历程,继承提炼了当代******人十年来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和勇于拼搏的西柏坡精神,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特色的企业文化。近五年来,我们将其与创建国家电力公司一流火力发电企业中心工作结合在一起,精心倡导,努力培育,并在职工中广泛宣传阐释其中内涵。现如今,“*******” 的企业哲学已经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成为了企业的精神支柱;“****************” 的企业行为体现了******人自尊自强、自觉自省、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的精神追求与精神境界;“**********”的企业使命成为了******人工作生活的心灵起点和内在动力,体现的是******人的“爱心”,更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高尚、美好、善良、和谐的企业 “心灵契约”。下面,笔者仅以打造******特色企业文化过程为例子,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感受:
一、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员工管理,体现人文关怀。
员工管理虽然表面上看是人的管理问题,即人力资源的问题,但是员工的关系管理得如何,也体现了企业管理者对自身企业文化的把握和定位,关系到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1、开展劳动人事改革,提高人本文化。
“上下一心,其利断金”。企业的核心目标是追求经济价值,而员工也需要为温饱而奔波。建立企业与员工同生存,共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是处理员工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包括晋升机制等,合理利用利益关系确实是企业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在注重人力资源管理、职工思想教育、群众文化建设等多种方面开展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司在“人尽其才、各就其位”的思想指导下,制定了《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岗位技能水平考试管理办法》、《岗位工作业绩考核管理办法》、《职工竞争上岗管理办法》、《突出贡献员工奖励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旨在提高员工提高专业技能、提高竞争意识、提高职工贡献率的制度环境,营造人本文化。
2、与国际接轨,创造先进的管理文化。
管理是保证企业正确发展、长久生存的必要手段。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形成了企业的管理文化。******在企业建设与发展中,在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核心内容的管理框架的基础上,抓住“管理”这一根本,以全新的观念,强化企业现代化管理,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岗位、技术、工作实行标准化管理,安全、检修、管理等各项工作强化了过程管理和服务意识,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每项工作符合PDCA循环要求。结合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及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内的“三位一体”贯标工作已经渗透到公司的各项工作的环节之中。
3.挖掘文化载体,凝聚员工感情,共建企业的“心灵契约”。
心理契约并不是有形的东西,但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和发展的愿望,并尽量予以满足,自然员工也会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几年来,公司注重在挖掘企业文化载体上下功夫,使企业文化建设深入民心,丰富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通过文化艺术节、运动会以及各种文体比赛、文艺演出等,活跃员工生活,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对员工岗位、技术、业务及企业文化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培养现代企业员工应有的情操。公司充分发扬企业民主,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保障员工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搞好厂务公开,民主监督,提高企业行政的透明度。几年来,公司职代会有权有责,凡企业重大决策、发展规划、福利方案和涉及员工生产、生活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职代会审议,且一经审定,坚决执行。公司利用宣传载体,通过各级主页、网络平台、视频新闻等,使员工对公司的经营状况、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及时进行了解。如针对20××年第一季度公司遇到的经营上的困难,公司领导及时采取多种方式和员工如实进行交流和沟通,不仅取得了广大员工的谅解,大家还积极出谋划策,为企业排忧解难。
二、以人为本,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而对企业而言,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与社会、与环境、与员工的和谐共融;坚持以人为本,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个企业员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上文明健康的发展之路。******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充分认识企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增强自我约束意识,坚持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针,倡导“清洁生产、源头控制,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的环保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治理工程,实践着企业“建设家园、奉献社会”的崇高诺言。
三、构筑企业良好的形象,推动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首先是服从与服务的关系,同时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还体现在对社会义务的履行程度上,体现在能否实现企业员工、股东与社会的和谐共赢。 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是一个漫长不断积累的过程,打造******和谐美的企业文化,已经得到了公司各方利益的相关者和广大员工的认同,强有力地激发了大家在******发展壮大的进程中焕发出更大的创业热情与创新精神,有效地增强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企业增添生机和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和谐为主题的企业文化感召下,一定能够使******公司走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