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业气象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kinokoo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牧业气象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共含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kinoko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牧业气象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篇1:牧业气象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牧业气象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本文介绍了基于B/S结构的`牧业气象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思路、体系结构与工作原理、功能模块、程序设计、系统特点及应用.该系统采用了分布式处理模式,以Web服务趋端ASP程序作为系统的数据处理和控制核心,用后台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存放牧业气象监测数据,由程序自动生成网页,通过Internet浏览查询打印牧业气象监测数据信息的网站.

作 者:郭立志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盟气象局业务管理科,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 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 年,卷(期): “”(21) 分类号:X84 TP393 关键词:牧业气象   监测数据库   管理系统   网站  

篇2:数据库开发与管理个人简历

基本信息

姓名: YJBYS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求职意向

期望从事职业:数据库开发

工作经验

市场运营部 网络工程师

1. 负责公司CISCO防火墙,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运行。

2. 负责公司的DNS,WEB,MAIL,SAMBA,HTTP,SVN等服务器的运行和维护。

3. 熟悉LAMP架构,并对研发部门的`测试机进行环境的搭建。

4. 对公司托管在IDC机房的服务器进行上架、配置及维护;公司和IDC机房建立起的VPN(juniper产品,多功能设备,防洪墙和VPN集合)进行管理。

5. 办公设施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普通话(良好)

计算机能力: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技能专长:

能熟练使用常用计算机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

编程软件:TurboC VisualC++ VisualBasic

数据库:SQLServer MYSQL Access FoxPro

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软件:SAS Matlab Mathematic Maple

网页制作:ASP PHP Dreamweaver FrontPage

操作系统:Linux Unix WindowsXP WindowsNT

办公软件:MicrosoftOffice系列

自我评价

积极热情,富有进取精神,责任心强,工作认真高效;

进取心强,注重结果,有获得成功和工作效果的强烈愿望;

善于识别问题,制定行动计划并达到目标;

较强的沟通,组织和人际关系能力;

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性格开朗乐观、社交能力突出;

为人正直诚恳、乐于助人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电子信箱:yjbys@126.com

篇3:阅卷管理与监测系统

阅卷管理与监测系统

――大规模考试作文评分研究系列之六

上文说过,大规模考试中作文评分的误差控制包括三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这就是评分标准、评分方法 和阅卷管理。监测系统是阅卷管理系统中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组成部分。一次大规模作文考试,如果没有一套完 善的管理制度,没有一个有效的监测系统,则任何评分标准的厘定、评分方法的改进都只是一句空话。

在测试研究中,考务管理是一个专门的领域;在测试机构中,考务管理是一个有特定职能的分支机构。考 虑到本刊的读者对象,以下只作约略的概述。

1.大规模作文考试的阅卷管理系统

大规模作文考试的阅卷管理系统应承担以下三个方面的职责:a.阅卷的业务领导,b.阅卷人员的行政 管理,c.阅卷质量的监测。在现阶段,我国比较完善的阅卷管理程度可以示意如下:

作文阅卷管理示意图

(附图 {图})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作文阅卷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手段。借助这种手段,阅卷管理的主要工作有:

①试卷的随机编排

试卷的随机编排就是把不同学校的考生打乱混合排列。有了电脑,这项工作在技术上是不难解决的。重点 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水平可以相差很大,如果不解决随机编排问题,则监测系统的数据将失去代表性,既 使得这些数据缺乏应有的说服力,也容易出现盲目的调控。有了随机编排,不但阅卷员的评分状况能够得到比 较客观的反映,而且就阅卷员本人来说,由于一本试卷(即同一考场中)兼有各类学校的考生作文,可以大大 减弱评分心理的位置效应(参阅《系列之一》)。此举可以消除评分的系统误差,即各校的平均成绩与其实际 水平大体接近,但还不能遏制评分的随机误差(参阅《系列之一》文末注释)。

②阅卷员的选择与培训

《系列之三》所披露的数字表明,阅卷人员决不是“年龄大、职称高”才好。阅卷队伍的形成应该是一个 选择的过程,由于大规模考试作文评分的特点与困难,阅卷者应该是一支半专业化的队伍,为此,需要逐步建 立阅卷人员档案。“高考作文评分误差控制”课题组的试验省分有的正考虑实行“阅卷员证书”制度(国外已 有),这是条很有价值的措施。

在选择阅卷人员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培训。以下两项调查反映了短期培训的效果。

调查A

取各类作文10篇,15名阅卷员在培训前后两次重评。结果如下:

培训前 培训后篇平均标准差 4.84 3.97总体标准差 3.97 4.63

可见经过培训,阅卷员评分的一致性有所提高,在拉开分数距离方面情况有所改善。

调查B

取各类作文60篇,分成对等两组,16名阅卷员先评第一组(作为培训材料),相隔3日再评第二组, 结果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篇平均标准差 3.467 3.105

观测结果与调查A相近。

培训可以有两种方式:a.短期集中培训,b.结合阅卷过程进行。后者一般都与样本卷讨论和典型卷讨 论合并进行,将在下面专门介绍。

③样本卷的选定及其策略

即使有了比较完备的评分参照量表(参阅上期),每次大规模考试的样本卷仍是不可少的。这是因为每年 的试题都有其个性,有其需要特殊处理的矛盾,需要根据当年试题情况编制样本卷系列予以解决。

样本卷的功能,一是使评分标准明确化、具体化,二是针对影响阅卷稳定的心理因素予以尽可能的控制。 因此编制样本卷系列,在着眼点方面,在策略方面,和参照量表的编制可以有所不同。参照量表的编制要遵循 “等距性”原则,即各典型例卷之间,如果按百分制计算,其分距大体上是相等的;样本卷系列的制订,则可 以进一步着眼于“分界线”和“分歧点”。

例如:“趋中倾向”(参阅《系列之一》)是大规模考试评分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1 991年江西省在高考作文评分选定样本卷时采取了以下对策:a.一、二类样本卷取下限,b.三类卷取上 、下限。采取上述措施的结果,各类试卷的分布状况有所改善:类别 一 二 三 四 五百分比 2 22 43 27 5

高考作文每年分值不同,为了便于比较,重新划分分数段使之能与1990年相对应,结果如下:

(91)29---35 (91)20---28 (91)12---19 (91)1---11

(90)33---40 (90)23---32 (90)14---22 (90)1---13

1991 10% 46% 36% 8%

90(综) 6% 58% 27% 9%

90(综) 11% 62% 22% 5%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高分数段的情况没有显著变化,而第二档次的人数有大幅度下降,第三档的数字 有明显上升。从整体上看,打保险分,送“及格”分的.倾向有所抑制。

再取同是采用分项评分法的90年文科考生分与91年全省考生抽样统计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差系数( 标准差/平均分)相比,结果如下:

平均分 标准差 变差系数90年(满分40分)24.65 6.65 26.98% 91(满分35分) 20.17 6.41 31.78%

统计表明,变差系数有所增加,即分数离散状况好于前一年。

“分歧点”就是容易引起分歧的问题。每年阅卷,都可以发现“有的作文好评,有的作文难评”现象。对 于某些作文,评分比较容易趋于一致,对于另一些作文,看法往往分歧。归纳、分析、研究这些评分差别较大 的试卷,及时提出来讨论,统一认识,纳入样本系列,是极其重要的。

④阅卷流程管理

根据我国惯例,大规模作文考试通常在暑期或接近暑期进行。在高温、大兵团突击作战的阅卷条件下,应 该特别注意阅卷人员的生活安排和保健措施。就阅卷流程管理而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项工作:

a.均衡投卷,控制速度

阅卷速度必须均匀,前松后紧之类都必然扩大误差。考虑到阅卷员熟练程度不断提高,可以先略慢后稍快 ,但各组之间必须同步前进。要严禁各组攀比速度,领导小组要掌握进度,但决不应公布进度,一公布必然对 较慢的组产生压力而滋生误差。此外,如果阅卷人员之间存在着利害关系(相互竞争的学校、区县等),试卷 的投放还要注意流向,以免人为因素干扰。

阅卷的速度与质量有直接关系,速度过快必然评估粗糙。由于目前实行的承包制以及阅卷数量与报酬挂钩 的原因,阅卷速度不断加快。据了解,高考作文有的地区个别阅卷员的速度竟达到日300份以上,在这种情 况下,阅卷质量是无法得到保证的。承包制不适用于作文阅卷,必须予以解决。

b.制订行为准则

“多元评定法”是减小各评阅者评分误差的重要措施。根据赛蒙兹(Symonds)的研究,一组作文若由两人 评定,其相关系数为0.55,经四人评定后再由另四人评定,则相关系数可达0.82,若经八人评定后再 评定,相关系数可以增加到0.90。目前,美国威斯曼的“快速印象法”和英国伦敦教育研究所的实验都要 求一份试卷经四人评定。在我国,一般原则上规定一份试卷应由两人共评,要求已经很低,但实际上仍无法做 到。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就“对子”行为作出一些规定,例如至少要求两人先共评若干份,分评后每天必须相 互抽查各等级的作文若干篇,发现问题及时磋商,并有相应的检查措施,等等。这已经是最低限度的要求。

纪律涣散、工作态度不严肃,是无法保证阅卷质量的。因此,还应当制订《阅卷员守则》,并且有相应的 奖惩制度。对于不合格的阅卷人员必须坚决汰除。课题组各试验省份都有被判“红牌”者,对维护阅卷的严肃 性有良好的作用。

⑤监测及复查

由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将在下文专门介绍。

2.建立、健全监测系统

大规模作文考试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监测系统,则任何研究、条例和改进措施将毫无意义。我国长期惯用 的“复查”就是一种监测方法,不过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监测手段日益丰富,怎样借助科技手段来发展监测 系统就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科技手段应用于评分监测,有“隐形笔”等[注],不过目前主要是电脑。国外有利用电脑直接进行调控 的,即以试卷中某些客观性较强试题的得分为参照系,如果发现某地区或某阅卷员的主观题给分与其它地区或 其他阅卷员的评分平均值相比明显偏低或偏高,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加以调整。我国英语高考也曾采用过这种方 法。但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测试也属于异质性测试,经过多次测算,各试题(包括作文)的得分 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即以写作能力而论,母语和外语不同,母语作文的能力层次要求大大高于外语,高层次能 力(如立意)与低层次能力(如书写)之间,得分也没有必然联系。因此用其它试题作参照系的方法就作文评 分而论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再就各阅卷员之间的评分来说,由于评分对象的差别(例如一市集中阅卷 ,各区之间的水平就会有所不同),很难据此就作出“偏严”、“偏松”的判断,如果骤然利用电脑直接调整 ,很难避免盲目调控。因此,至少就作文评分而言,机器只能及时发现问题,最后的裁断还必须由人工(专家 )来做出。

当前,利用电脑监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指标监测

用以监测的指标主要有“平均分”和“标准差”。平均分可以显示出阅卷者给分有没有偏高或偏低的问题 ;标准差显示给分的离散程度,显示出有没有“打保险分”的趋向。将阅卷员每日每份试卷的给分及时输入电 脑,如有问题,就可以及时发现。

②参照系监测

由核心组先随机抽阅一批试卷,将数据输入电脑,以所形成的曲线作为参照系。参照系有允许浮动的一定 幅度。阅卷员每日评分结果在图形显示上如果超越了幅度,电脑就能及时检出以备复查。

③“暗点”监测

即由核心组随机抽阅一批试卷,秘密输入电脑,阅卷员评此卷时,如果给分差距过大,就能及时发现检出 ,显示该阅卷员所评其它试卷也可能存在问题。本方法原理虽然简单,但颇为有效。

④内部相关监测

这是我国试验分项评分时所创造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各分项得分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由此设计 了数学模型,把测算结果称为U值。U值过大或过小,都可以提供信息供复查组审核、裁夺。此方法1992年 在河北省试验与指标监测法同时采用,当年结果如下(X拨为平均分S为标准差):

试卷 增加分 减少分 增加分 减少分平均每

袋数 数篇数 数篇数 数总和 数总和 袋改动 X拨出线 14 77 29 209 127 24S出线 9 26 15 73 26 11U值小 13 50 53 166 119 21.9U值大 8 61 18 200 51 31.4

说明:平均分低于控制线的11袋,经复查,分数变动269,平均每袋24.5分;高于控制的3袋, 分数变动67分,平均每袋22.3分。

U值方法尚在进一步完善和论证的过程之中,但实践证明它在发现问题方面是有效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平均分、标准差均未出线的范围内还存在着大量误差,需要研究对策。这也正是作文评分监测系统科研的任务 。[注]该笔书写的符号,只有借助特定灯具才能显示。这样,共评者彼此不知道对方所给的成绩,而由监测 者(或组长)裁夺。如果差别过大,则需重评。

―一全文完―一

篇4:阅卷管理与监测系统

阅卷管理与监测系统

――大规模考试作文评分研究系列之六

上文说过,大规模考试中作文评分的误差控制包括三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这就是评分标准、评分方法 和阅卷管理。监测系统是阅卷管理系统中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组成部分。一次大规模作文考试,如果没有一套完 善的管理制度,没有一个有效的监测系统,则任何评分标准的厘定、评分方法的改进都只是一句空话。

在测试研究中,考务管理是一个专门的领域;在测试机构中,考务管理是一个有特定职能的分支机构。考 虑到本刊的读者对象,以下只作约略的概述。

1.大规模作文考试的阅卷管理系统

大规模作文考试的阅卷管理系统应承担以下三个方面的职责:a.阅卷的'业务领导,b.阅卷人员的行政 管理,c.阅卷质量的监测。在现阶段,我国比较完善的阅卷管理程度可以示意如下:

作文阅卷管理示意图

(附图 {图})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作文阅卷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手段。借助这种手段,阅卷管理的主要工作有:

①试卷的随机

[1] [2] [3] [4] [5]

篇5:监测系统设计管理的论文

摘要:大型桥梁健康监测力求对结构整体行为的实时监控和对结构状态的智能化评估。同时,对大跨度桥梁设计理论与力学模型的验证以及对结构和结构环境中未知或不确定性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也正融入桥梁健康监测的内涵。本文首先简要地总结十多年来桥梁健康监测的研究状况,然后较系统地阐述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新概念,并从桥梁工程发展的角度探讨大型桥梁监测系统设计的有关问题,以期为监测系统的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健康监测监测系统监测项目桥梁

20世纪桥梁工程领域的成就不仅体现在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和大跨度索支承桥梁的建造以及对超大跨度桥梁的探索,而且反映于人们对桥梁结构实施智能控制和智能监测的设想与努力。近来桥梁抗风、抗震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推动了大距度桥梁的发展;同时,随着人们对大型重要桥梁安全性、耐久性与正常使用功能的日渐关注,桥梁健康监测的研究与监测系统的开发应运而生。由于桥梁监测数据可以为验证结构分析模型、计算假定和设计方法提供反馈信息,并可用于深入研究大跨度桥梁结构及其环境中的未知或不确定性问题,因此,桥梁设计理论的验证以及对桥梁结构和结构环境未知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扩充了桥梁健康监测的内涵。本文结合近十年来桥梁健康监测的研究状况以及大跨度桥梁工程的研究与发展,较系统地阐述桥梁健康监测的内涵,并由此探讨监测系统设计的有关问题。

一、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与理论发展简况

1.监测系统

80年代中后期开始建立各种规模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例如,英国在总长522m的三跨变高度连续钢箱梁桥Foyle桥上布设传感器,监测大桥运营阶段在车辆与风载作用下主梁的振动、挠度和应变等响应,同时监测环境风和结构温度场。该系统是最早安装的较为完整的监测系统之一,它实现了实时监测、实时分析和数据网络共享。建立健康监测系统的典型桥梁还有挪威的Skarnsundet斜拉桥(主跨530m)[2]、美国主跨440m的SunshineSkywayBridge斜拉桥、丹麦主跨1624m的GreatBeltEast悬索桥[3]、英国主跨194m的Flintshire独塔斜拉桥[4]以及加拿大的ConfederatiotBridge桥[5]。我国自90年代起也在一些大型重要桥梁上建立了不同规模的结构监测系统,如香港的青马大桥、汲水门大桥和汀九大桥,内地的上海徐浦大桥以及江阴长江大桥等[6~8]。

从已经建立的监测系统的监测目标、功能以及系统运行等方面看,这些监测系统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

(1)通常测量结构各种响应的传感装置获取反映结构行为的各种记录;

(2)除监测结构本身的状态和行为以外,还强度对结构环境条件(如风、车辆荷载等)的监测和记录分析;同时,试图通过桥梁在正常车辆与风载下的动力响应来建立结构的“指纹”,并藉此开发实时的结构整体性与安全性评估技术;

(3)在通车运营后连续或间断地监测结构状态,力求获取的大桥结构信息连续而完整。某些桥梁监测传感器在桥梁施工阶段即开始工作并用于监控施工质量;

(4)监测系统具有快速大容量的信息采集、通讯与处理能力,并实现数据的网络共享。

这些特点使得大跨度桥梁健康监测区别于传统的桥梁检测过程。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桥梁健康监测的对象已不再局限于结构本身:一些重要辅助设施的工作状态也已纳入长期监测的范围(如斜拉索振动控制装置[4]等)。

2.理论研究

十多年来,桥梁健康监测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结构整体性评估和损伤识别。由于基于振动信息的整体性评估技术在航天、机械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运用,这类技术被用于土木结构中除无损检测技术以外的最重要的整体性评估方法并得到广泛的研究【1,7,9~11】。人们致力于基于振动测量值的整体性评估方法研究的另一个原因是,结构振动信息可以在桥梁运营过程中利用环境振动法获得,因此这一方法具有实时监测的潜力。

结构整体性评估方法可以归结为模式识别法、系统识别法以及神经网络方法三大类【1】。结构模态参数常被用作结构的.指纹特征,也是系统识别方法和神经网络法的主要输入信息。另外,基于结构应变模态、应变曲率以及其他静力响应的评估方法也在不同程度上显示了各自的检伤能力[10]。然而,尽管某些整体性评估技术已在一些简单结构上有成功的例子,但还不能可靠地应用于复杂结构。阻碍这一技术进入实用的原因主要包括:①结构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非结构因素影响;②测量信息不完备;③测量精度不足和测量信号噪声;④桥梁结构赘余度大并且测量信号对结构局部损伤不敏感。

另外,从评估方法上,目前对大跨度桥梁的安全评估基本上仍然沿袭常规中小桥梁的定级评估方法,是一种主要围绕结构的外观状态和正常使用性能进行的定性、粗浅的安全评价。

二、桥梁健康监测新概念

桥梁健康监测的基本内涵即是通过对桥梁结构状态的监控与评估,为大桥在特殊气候、交通条件下或桥梁运营状况严重异常时触发预警信号,为桥梁维护潍修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为此,监测系统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控:

·桥梁结构在正常环境与交通条件下运营的物理与力学状态;

·桥梁重要非结构构件(加支座)和附属设施(如振动控制元件)的工作状态;

·结构构件耐久性;

·大桥所处环境条件;等等。

与传统的检测技术不同,大型桥梁健康监测不仅要求在测试上具有快速大容量的信息采集与通讯能力,而且力求对结构整体行为的实时监控和对结构状态的智能化评估。

然而,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不仅仅只是为了结构状态监控与评估。由于大型桥梁(尤其是斜拉桥、悬索桥)的力学和结构特点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在大桥设计阶段完全掌握和预测结构的力学特性和行为是非常困难的。大跨度索交承桥梁的设计依赖于理论分析并过风洞、振动台模拟试验预测桥梁的动力性能并验证其动力安全性。然而,结构理论分析常基于理想化的有限元离散模型,并且分析时常以很多假定条件为前提。在进行风洞或振动台试验时对大桥的风环境和地面运动的模拟也可能与真实桥位的环境不全相符。因此,通过桥梁健康监测所获得的实际结构的动静力行为来验证大桥的理论模型、计算假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国外一些重要桥梁在建立健康监测系统时都强调利用监测信息验证结构的设计。

桥梁健康监测信息反馈于结构设计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结构设计方法与相应的规范标准等可能得以改进;并且,对桥梁在各种交通条件和自然环境下的真实行为的理解以及对环境荷载的合理建模是将来实现桥?quot;虚拟设计“的基础。

还应看到,桥梁健康监测带来的将不仅是监测系统和对某特定桥梁设计的反思,它还可能并应该成为桥梁研究的”现场实验室"。尽管桥梁抗风、抗震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不断推动着桥梁的发展,但是,大跨度桥梁的设计中还存在很多未知和假定,超大跨度桥梁的设计也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同时,桥梁结构控制与健康评估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开发也需要结构现场试验与调查。桥梁健康监测为桥梁工程中的未知问题和超大跨度桥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由运营中的桥梁结构及其环境所获得的信息不仅是理论研究和实验室调查的补充,而且可以提供有关结构行为与环境规律的最真实的信息。另外,桥梁振动控制与健康评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性也需要现场试验与调查。

综上所述,大型桥梁健康监测不只是传统的桥梁检测加结构评估新技术,而是被赋予了结构监控与评估、设计验证和研究与发展三方面的意义。

三、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篇6:监测系统设计管理的论文

两座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测点布置情况可以看出,两个监测系统的监测项目与规模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除了桥型和桥位环境因素外,主要是因为对各监测系统的投资额和(或)建立各个系统的目的(或者说是对系统的功能要求)不同。因此,桥梁监测系统的设计实际上有意或无意地遵循着某些准则。

显然,监测系统的设计应该首先考虑建立该系统的目的和功能。上节所述的桥梁健康监测三方面的意义也正是桥梁健康监测的目的和功能所在。对于特定的桥梁,建立健康监测系统的目的可以是桥梁监控与评估,或是设计验证,甚至以研究发展为目的;也可以是三者之二甚至全部。一旦建立系统的目的确定,系统的监测项目就可以基本上确定。另外,监测系统中各监测项目的规模以及所采用的传感仪器和通信设备等的确定需要考虑投资的限度。因此在设计监测系统时必须对监测系统方案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建立高效、合理的监测系统的前提。

根据功能要求和成本一效益分析可以将监测项目和测点数设计到所需的范围,可以最优化地选择并安装系统硬件设施。因此,功能要求和效益-成本分析是设计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两大准则。

2.监测项目

不同的功能目标所要求的监测项目不尽相同。绝大多数大跨度桥梁监测系统的监测项目都是从结构监控与评估出发的,个别也兼顾结构设计验证甚至部分监测项目以桥梁问题的研究为目的[5]。文献[12]通过对国内多座运营中的斜拉桥进行大量病害调查与检测分析,提出了用于斜拉桥状态监控与评估的颇具代表性的监测项目。

如果监测系统考虑具有结构设计验证的功能,那就要获得较多结构系统识别所须要的信息。因此,对于大跨度余支承桥梁,须要较多的传感器布置于桥塔、加劲梁以及缆索/拉索各部位,以获得较为详细的结构动力行为并验证结构设计时的动力分析模型和响应预测。另外,在支座、挡块以及某些连结部位须安设传感器拾取反映其传力、约束状况等的信息。

目前,某些监测系统以开发结构整体性与安全性评估技术为目的之一。结合桥梁问题研究的监测系统虽不多见,但有些系统也有监测项目是专为研究服务的。与理论研究相关的监测项目可以根据待研究问题的性质来确定。从目前桥梁工程的发展状况看,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可以借助桥梁健康监测进行深入研究或论证。

·抗风方面:包括风场特性观测、结构在自然风场中的行为以及抗风稳定性。

·抗震方面:包括研究各种场地地面运动的空间与时间变化、土-结构相互作用、行波效应、多点激励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等。通过对墩顶与墩底应变、变形及加速度的监测建立恢复力模型对桥梁的抗震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构整体行为方面:包括研究结构在强风、强地面运动下的非线性特性,桥址处环境条件变化对结构动力特性、静力状态(内力分布、变形)的影响等。这对于发展基于监测数据的整体性评估方法非常重要。

·结构局部问题:例如边界、联接条件,钢梁焊缝疲劳及其他疲劳问题,结合梁结合面(包括剪力键)的破坏机制,等等。索支承桥梁缆(拉)索和吊杆的振动与减振、局部损伤机制等也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耐久性问题:桥梁结构中的耐久性问题尚有许多问题须要深入研究。缆(拉)索与吊杆的腐蚀、锈蚀问题尤须重视。

·基础:大直径桩的采用也带来一些设计问题,直接套用原先用于中等直径桩的计算方法不很合理。借助大型桥梁监测系统调查大直径桩的变形规律、研究桩的承载力问题,也是设计部门的需要。

四、小结

(1)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不只是传统的桥梁检测技术的简单改进,而是运用现代传感与通信技术,实时监测桥梁运营阶段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结构响应与行为,获取反映结构状况和环境因素的各种信息,由此分析结构健康状态、评估结构的可靠性,为桥梁的管理与维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对于验证与改进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开发与实现各种结构控制技术以及深入研究大型桥梁结构的未知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健康监测为桥梁工程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2)大型桥梁健康监测三方面的意义反映了从事桥梁维护管理、设计咨询和理论研究不同领域人员所关注的问题。监测系统的设计应以功能要求和效益-成本分析为基本准则。此外,监测系统的设计应该通过布点优化分析,并且考虑到系统实施中的非常重要的通信问题。

(3)对于大跨度斜拉桥、悬索桥而言,整体性评估只是结构安全状态评估的一部分,不可能仅通过整体性评估来解释桥梁结构的安全状态。同时,大跨度桥梁的力学特点决定其安全评估的概念上和方法上不同于常规的中小桥梁。

(4)在跨度桥梁结构安全状态评估的目的是控制大桥运营风险及支持减灾决策。因此结合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安全评估,应该可以通过获取的监测数据评估桥梁结构的基本状态和结构行为。定期或在偶发事件(如地震)发生后识别结构的损伤和关键部位的变化,并且对大桥结构生命期各阶段的承载能力和抗风、抗震能力作出客观的定量的评估。

篇7:数据库开发与管理(DBA)简历

姓名: 李XX

性 别: 男

年 龄: 23

民 族: 汉族

户籍: 广东 茂名

最高学历: 本 科

现所在地: 广东 广州

毕业院校: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所学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作经验

▌增城经贸局 9月-月

公司性质:行政机关 行业类别:互联网、电子商务

担任职位:行政/人事类-其它相关职位

工作描述:在增城经济贸易局从事行政方面工作,参与该局内部网站开发和建网所需资料的收集工作,处理有关计算机技术方面工作(包括对word、excel的操作)等。

▌增城经贸局 年9月-2009年11月

公司性质:行政机关 行业类别:其他

担任职位:计算机业(it)类-其它相关职位

工作描述:在增城经济贸易局从事行政方面工作,参与该局内部网站开发和建网所需资料的收集工作,处理有关计算机技术方面工作(包括对word、excel的操作)等。

▌增城经贸局 2009年9月-2009年11月

公司性质:国有企业 行业类别:其他

担任职位:计算机业(it)类-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

工作描述:在增城经济贸易局从事行政方面工作,参与该局内部网站开发和建网所需资料的收集工作,处理有关计算机技术方面工作(包括对word、excel的操作)等。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普通话(良好)

计算机能力: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技能专长: 能熟练地应用c语言、vc++和汇编语言进行编程,熟练操作sql server 和 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曾用c语言独立开发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用 microsoft visual c++ 6.0和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独立开发了工资管理系统。能较好地操作dreamweaver 、photoshop等网页制作和平面设计软件;在硬件方面,熟悉计算机的`操作、应用和维护,对计算机硬件有比较好的认识。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 全职

待遇要求: ¥元/月(不面议)

希望岗位: 计算机业(it)类-数据库开发与管理(dba)

计算机业(it)类-软件工程师

希望地区: 广东广州

自我评价

本人热衷于计算机软件方面技术,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用mfc独立完成一些小软件开发,有丰富的vc++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方面知识,有数据分析、系统开发等相关开发经验,对计算机硬件也有比较好的认识;本人诚实守信,平易近人,能吃苦耐劳,对工作负责,注重团队合作,善于沟通,自信稳重,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积极心态,分析问题能力强,能很好协调人际关系,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在校期间,本人多次获得学业优秀二等奖和优秀学生二等奖,曾担任计算机工程系心理部的干事并获得“学生工作积极分子”称号。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22000000

电子邮件:

篇8:数据库开发与管理求职简历

基本信息

姓名: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求职意向

期望从事职业:数据库开发

教育背景

20xx年*月-20xx年*月 **大学 本科 专业

工作经验:

市场运营部 网络工程师

1. 负责公司cisco防火墙,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运行。

2. 负责公司的dns,web,mail,samba,http,svn等服务器的运行和维护。

3. 熟悉lamp架构,并对研发部门的测试机进行环境的搭建。

4. 对公司托管在idc机房的服务器进行上架、配置及维护;公司和idc机房建立起的vpn(juniper产品,多功能设备,防洪墙和vpn集合)进行管理。

5. 办公设施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普通话(良好)

计算机能力: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工作能力:

能熟练使用常用计算机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

编程软件:turboc visualc++ visualbasic

数据库:sqlserver mysql access foxpro

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软件:sas matlab mathematic maple

网页制作:asp php dreamweaver frontpage

操作系统:linux unix windowsxp windowsnt

办公软件:microsoftoffice系列

自我评价

积极热情,富有进取精神,责任心强,工作认真高效;

进取心强,注重结果,有获得成功和工作效果的强烈愿望;

善于识别问题,制定行动计划并达到目标;

较强的沟通,组织和人际关系能力;

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性格开朗乐观、社交能力突出;

为人正直诚恳、乐于助人;

篇9:数据库开发与管理电子简历

个人信息

yjbys

目前所在: 天河区 年 龄: 24

户口所在: 汕尾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身 高: 176 cm

体 重: 60 kg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不限

应聘职位: 数据库开发与管理

工作年限: 1 职 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2000~3499元 希望工作地区: 天河区,,

工作经历

**公司 起止年月:2010-07 ~ 2011-02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计算机软件

担任职位: 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

工作描述: 1)负责程序编码工作

2)负责程序代码的单元测试工作

3)负责按照公司的软件开发规范编写相应的项目技术文档

4)项目问题管理及跟踪,项目代码质量监控

5)对小组内开发人员技术培训等工作

离职原因: 寻求更高的发展空间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11-06

专 业 一: 软件技术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10-03 2010-07 广州博大培训机构 Java程序员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良好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J2SE、J2EE、Web编程

2)Jsp、Servlet、EL、jstl、xml、JDBC

3)Hibernate、spring、struts1和2、Lucene

4)Html、DIV/CSS、JavaScript、jQuery、json、ajax、DWR、

5)MVC、DAO、IOC、AOP等多种设计模式进行软件设计

6)WebLogic、tomcat等服务器

7)Java集成开发环境Eclipse、MyEclipse、Editplus进行开发

8)mysql、Oracle、SqlServer数据库

9)SVN版本控制、sqldeveloper、Eclipse、MyEclipse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数据库开发简历

无人飞艇监测系统设计论文

基于气象色谱仪产出数据的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开发电子简历

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数据库开发员工个人总结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论文

我与气象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牧业气象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牧业气象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