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翔寺双塔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煎饼狗子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上海南翔寺双塔(共含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煎饼狗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上海南翔寺双塔

篇1:上海南翔寺双塔

上海南翔寺双塔 -资料

南翔寺双塔,又称南翔寺砖塔,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大街,是上海古塔中的老寿星,也是我国砖塔中的珍品,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年,原建在白鹤南翔寺山门内两侧,相传南朝梁天监年间(502一519),有农民坌地得一石,常有两鹤飞来仁立石上,有借人募化建寺,寺成后鹤南飞而不复返,故名南翔寺.镇也由此得名。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改名云翔寺。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一场大火将古寺烧的荡然无存,惟独砖塔劫后余生,为南翔古镇最古老的地面文物,

资料

200多年来,古塔历经沧桑,已是岌岌可危。1982年根据古塔尚存的构件和痕迹,以及地下清理的点滴实物,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终于构画出古塔复原方案。现新生的双塔,七级八面,高11米,全部砖制构件外观模仿江南木结构楼阁式宝塔。塔上火焰形的壶门,简朴的直棂窗,精巧的斗拱,细腻的栏板和秀挺的塔刹,表现了典型的`唐宋建筑风格。它的修复体现了上海人民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热情和智慧。

南翔寺双塔是全国仅存的一对年代最悠久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宗教史、地方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篇2:太原双塔寺导游词

太原双塔寺,位于太原市城区东南方向,距市中心四公里左右的郝庄村南之向山脚畔。这里,绿树红墙,宝塔梵殿,龛阁玲珑,碑碣栉比,花卉溢香,松柏凝翠,肃穆幽静,古香古色。 双塔寺的建筑方位,一反我国千百年来寺院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习惯,因地势而拓建,居高临下,坐南朝北。可谓背拥太行群峰,面俯汾水一带。身临其境,凭着古老的塔身,可广瞰古城太原之全貌,晋中盆地之沃野千畴。双塔寺始建于明代万历中叶,大约在万历二十五年至三十年之间(公元1597——16),距今 38O余年。

初创之时,还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所寺院,也没有达到现在这样的规模。那时,仅建了一座补辅太原“文运”不足的文峰塔,取名“宣文塔”,即如今偏于东南隅的那座旧塔。至于那紧靠塔而建的几间简陋寺舍,而今早已荡然无存。当时,寺名也不叫“永祚寺”,而是叫做“永明寺”。关于“永明寺”和“宣文塔”的起建原因,明万历本《山西通志》和万历本《太原府志》都曾作过明确的记载。

福登计划中的寺院规模是非常宏伟的,除了目前现存的后院三座大殿外,还有天王殿、后院门庭、前院诸殿和山门的殿堂。然而,终因年迈体弱,积劳成疾,无法完成其计划,于这年(万历四十年)秋天九月,完成新塔之后,抱病返回五台山,不久即圆寂于台怀镇显通寺。这个终未能完工的塔寺,遂更名“永祚寺”,两塔均定名为“宣文塔”。 寺庙依山而建,坐南朝北,由前院、后院、塔院三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3万平方米。塔院现存双塔、过殿和后殿。后院现存大雄宝殿、三圣阁、排堂、方丈等建筑。寺内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皆系无量殿形制,以青砖雕仿木结构建造。

三圣祠,原名观音阁,面阔三间,长16.75米,深9.7米。处在当心间顶部的砖雕藻井,被认为是双塔寺砖雕艺术和建筑艺术中的代表作。正中龛内为观音大师彩塑。塑像高2米,造型丰满,线条流畅,是为明代彩塑中的精品。

双塔位于双塔寺最高之处,均在寺之东南,名宣文塔。两塔均为八角13层,高约54.7米。砖筑楼阁式,塔表仿木结构,用砖磨刻成斗拱、坊和檐椽,塔内设踏阶可盘旋而上,直达最上层。两塔相距60米,塔高54.85米,十三层,底层高7米,八角形,砖石结构。塔表面,用精美的砖雕、斗供、琉璃、飞檐装饰。飞檐上,嵌饰各色鸟兽、花卉、人物。塔顶,为八角攒尖式。塔内有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

篇3:太原双塔寺导游词

在山西太原市东南郊郝庄村南。原名永祚寺,因寺内双塔高耸,俗呼今名。明万历年间高僧佛登奉敕建造。现存寺内主要建筑,全为砖构,大殿及东西配殿形制,用青砖雕以仿木结构建筑,有檐柱、斗拱及瓦檐,雕工洗炼,富丽精巧。

大殿为两层重檐楼阁式,内置砖雕藻井,玲珑雅致。寺侧砖塔两座,名文宣。平面八角形,十三级,高54.7米,檐下镂以斗拱,檐上饰有琉璃兽,绚丽壮观。塔内有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人们出入太原,双塔寺首先映入眼帘,成为太原的标志。寺内牡丹遍地,枝老叶茂,传为明代所植。 在山西太原市东南郊郝庄村南。原名永祚寺,因寺内双塔高耸,俗呼今名。

明万历年间高僧佛登奉敕建造。现存寺内主要建筑,全为砖构,大殿及东西配殿形制,用青砖雕以仿木结构建筑,有檐柱、斗拱及瓦檐,雕工洗炼,富丽精巧。

大殿为两层重檐楼阁式,内置砖雕藻井,玲珑雅致。寺侧砖塔两座,名文宣。平面八角形,十三级,高54.7米,檐下镂以斗拱,檐上饰有琉璃兽,绚丽壮观。塔内有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人们出入太原,双塔寺首先映入眼帘,成为太原的标志。寺内牡丹遍地,枝老叶茂,传为明代所植。

篇4:太原双塔寺导游词

华池县双塔寺遗址及双塔简介:双塔寺遗址和石造像塔位于甘肃庆阳华池县林镇乡张岔村双塔沟和豹子川河交汇处的台地上,寺院和两座石造像塔始建于金正隆至大定年间(11561189),筹建人有寺院主持僧普恩、德敬和保义校尉,华池寨主李世雄等人,当时名为石塔院,后于大安年间又更名为兴教院。

这是一处佛教寺院。寺院历元、明至清乾隆年间废弃。 现存寺院遗址主要有三圣殿、三门殿、伽蓝殿、双音阁、钟楼等建筑的残墙与基础及两座造像塔。造像塔通体遍雕佛、菩萨、弟子、供养人,伎乐天等造像,还有涅??等本生故事,全塔造像多达3600余身;二号塔造像较少,全塔615身,塔高13层11.98米。双塔造型秀丽,结构严谨,雕凿细腻,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无名工匠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善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5月至7月间对寺院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石碑、经幢、陶石建筑构件等文物370多件,标本267件,尤其是许多珍贵的文字铭刻,记录了寺院的名称、始建年代和筹建人等。1963年2月、1981年9月两次经省人民政府审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篇5: 双塔寺朝山感想

双塔寺朝山感想

自8月3日我第一次走进万佛寺,第一眼见到师父——他老人家头戴大边草帽,身着浅黄色僧衣,远远走来,是那么超凡脱俗,小说里所说的仙风道骨浑然一身也但是如此。

当时眼前一亮,一念随即而生:如我此生学佛这位必须是我的师父,师父到了!

感恩师父,让弟子此生和您相遇,阿弥陀佛!

11月3日第一次随师父参加福慧之旅朝山团。路上师父嘱咐我们:我们是去帮忙,不是去参观,是去种福田,让我们的身体能为上师三宝所用,我们是去学人家的长处,不能和人家比,我们都一一记在心上,一路上充满了对双塔寺的期盼。

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最后到了目的地。

整个寺庙矗立于群山之中,

寺前几棵高大的垂柳依然绿意盎然,

随风摇曳,娑婆起舞,

门前一条小溪穿流而过。

正所谓:

四面环山生庙宇,

清泉绿柳映佛前。

今生在此种福田,

感恩上师赐机缘。

下车后,师父没有休息片刻,立刻组织所有朝山弟子参加劳动,为4日的大雄宝殿开光仪式清扫卫生庄严道场。

师兄们立刻按师父的分配都认真的去做自己的工作,一时间寺院的各个角落都有了师兄们的身影。

一位寺里的人对我说,你师父安排的'真好啊!帮了他们很多忙。此时此刻我才体会到师父平时教我们只做事不说话的道理!

我自己此行感受最深的是,我们四人去山上的观音菩萨殿周围捡垃圾,沿途碎纸屑,瓶子……很多,我偶尔心生懈怠,想差不多就行了,反正每一天都有不自觉的人随手扔垃圾,捡不完的,其中一位师兄个性认真,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瓶子里有水的把水倒掉还念经回向,我深受感染,明白了自己的不足,立刻改变了态度,想起了师父讲过六度中的精进,师兄是真的做到了!

在上山的路上,有很多枣树,我发现了几个又大又红的枣,便伸手去摘,结果被枣针扎到手上,流血了,师兄说,不能采摘任何山上的水果,听了她的话我好后悔,之后到了观音菩萨殿前,突然想起把枣供养给观音菩萨岂不更好,那位师兄看了说:这就对了!我心里很高兴,心想贪吃被惩罚,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做了!感恩师兄,在她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一天下来,觉得和上师、师兄们在一齐收获颇多,看见师兄们的长处而知自己的不足,上师的每一句教诲都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再一次生起坚固信心,依师法友而修学。

我殷切期望下一次福慧家园朝山之旅尽快到来!

篇6:上海嘉定南翔双塔介绍

上海嘉定南翔双塔介绍 -资料

南翔双塔位于嘉定区南翔镇大街,是上海古塔中的老寿星,也是我国砖塔中的珍品,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年,原建在白鹤南翔寺山门内两侧,相传南朝梁天监年间(502一519),有农民坌地得一石,常有两鹤飞来仁立石上,有借人募化建寺,寺成后鹤南飞而不复返,故名南翔寺.镇也由此得名。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改名云翔寺。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一场大火将古寺烧的荡然无存,惟独砖塔劫后余生,为南翔古镇最古老的地面文物,

资料

200多年来,古塔历经沧桑,已是岌岌可危。1982年根据古塔尚存的.构件和痕迹,以及地下清理的点滴实物,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终于构画出古塔复原方案。现新生的双塔,七级八面,高11 米,全部砖制构件外观模仿江南木结构楼阁式宝塔。塔上火焰形的壶门,简朴的直棂窗,精巧的斗拱,细腻的栏板和秀挺的塔刹,表现了典型的唐宋建筑风格。它的修复体现了上海人民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热情和智慧。

双塔是全国仅存的一对年代最悠久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宗教史、地方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篇7:温州宝胜寺双塔

资料

寺建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寺前原有四塔,现仅存二塔,相距仅11.8米。每座残高约15米,六面五层。顶层残破,不见塔刹。80年代进行修缮。

篇8:温州广福寺双塔

资料

寺建于宋,清康熙十九年(1680)整修,同治八年(1869)重建。双塔为宋代建造,相距11米,六面五层,高约7米,为楼阁式实心小塔,青砖砌造仿木结构,均残破严重。

广西日月双塔的导游词

蓝翔广告词

海南导游词

海南作文

海南大学排名

上牛头寺牛,上牛头寺牛杜甫,上牛头寺牛的意思,上牛头寺牛赏析

励志句子陈翔

燕翔洞范文

刘翔比赛标语

赵本山刘翔对联

上海南翔寺双塔(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上海南翔寺双塔,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