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蕩蕩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扩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共含8篇),希望能帮助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蕩蕩”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扩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篇1:扩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烟花三月,我与孟兄骑马来到我们常去的黄鹤楼。今天是孟兄要西下扬州的日子,我早已备好美酒为孟兄饯行。我们登上黄鹤楼,坐在一处靠窗的桌旁,喝着美酒,吃着下酒菜。这时微风习习,吹动着衣衫。我和孟兄放下酒杯,来到窗前,眺望窗外烟波浩瀚的长江,江面波光粼粼,蓝天上一群群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这样如画的景色中,我与孟兄畅谈起自己的心事、抱负与理想。

谈得都忘了时间,天色已晚,孟兄就要走了,我与孟兄只能喝最后一杯酒了,我站起来,一手拿着酒壶,一手拿着酒杯,慢慢地为孟兄斟满,也给自己倒上,我们一起拿起酒杯齐声说:“哎!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来!让我们干了这一杯!”说完,我们一饮而尽。

孟兄背起行囊,说:“贤弟,我要走了。”

“让我再送你一程吧!”我说。

我们携手走下楼,一路上的景色真美啊!一片春色盎然,绿油油的草地上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野花,路旁的树正发着新芽,阵阵春风吹来,吹皱江面荧荧闪光,鸟儿在我们后面追逐,用它婉转的歌喉歌唱着,好像在为孟兄唱一首离别之歌。在这生机勃勃的景色中,我们却无心欣赏。

一路上我们默默无语。来到了江边,船早已等好了,孟兄抬腿要上船,我依依不舍地说:“这一别,不知何时能重逢。祝你一帆风顺,平平安安。”孟兄感慨地说:“我们一定会再相见的。”孟兄站在船头,我们四目相对,挥手道再见,船夫划起了桨,船慢慢地驶去,渐渐地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天边。

近处,只见波浪一层击着一层,向岸边冲来。我一直呆呆地站在江边,迟迟没有离去。看着看着,万千思绪涌上心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篇2:扩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也是阳春三月的季节。李白和孟浩然这两位终身的好朋友来到黄鹤楼。

李白,听说孟兄要去扬州就问孟兄“:孟兄您是否要去路途遥远的扬州呢?”孟浩然说:“李兄我是去扬州,所以我这一次为什么要约你在这黄鹤楼呢?”李兄听了大吃一惊,因为他最好的朋友孟兄要去扬州。

孟兄和李兄紧紧的拥抱着。孟兄对李兄说:“我要去很久,可能我下一辈子都呆在扬州。”李白听了十会万分就说:“我一定要记住你这一个友情深厚的'好朋友。

孟浩然伤心的说:“李兄谢谢您在这几年中用心的照顾我,呵护我,不让我受伤。反而你自己受伤比我多。”说完后孟浩然就上了船,慢慢地滑呀滑!李白一直望着孟浩然的船,有船遮住孟浩然的船,李白都一直凝视着孟浩然的船。当孟浩然的船游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就消失了。只有长江的水波涛汹涌的涌来。回到家后他想起了孟兄来,他很想大哭,可他哭不出来。因为他们的友谊永远不会变的。

篇3:扩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今天,阳春三月,百花齐放,鸟语花香,漂亮的蝴蝶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勤劳的蜜蜂在百花中辛苦地采着蜂蜜。可就在这美丽而又值得高兴的日子里,我却很伤心,因为我最好的朋友将要从黄鹤楼出发,乘着船向东行到扬州去。

在送别孟浩然的路上,我一直和他交谈:“老朋友,我们在一起已经有这么多年了,这些年里,我们经常在一起赏景,一起写诗,可如今就要天各一方,真有点不习惯呀!”我说完这句话,伤心极了。孟浩然对我说:“兄弟,别伤心,等我从扬州回来以后,我们还会一起再聚。”听完这番话,心情舒畅了许多。

快到乘船远行的地方了,我恋恋不舍地把孟浩然送上了船,看着船向江中心缓缓飘去,我心想:老朋友,你真的还会回来吗,我会永远把你记在心里的!

江面上的船只很多,但我只把注意力放在了孟浩然的船上,没有去看其他船。渐渐地,小船消失在了水天相接的地方,只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此情此景,不由心生感慨: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篇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扩写

只听见李白说:“孟兄,我与你将要离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来,我们干了这一杯。”孟浩然说:“是啊!将要离别,不知何时才能见上一面。不过,请李兄放心,只要我们有缘,就一定能在相会,俗话说‘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见面不相识’嘛!”。李白听了,放心多了。

李白又说:“孟兄,这几年来,我与你都是形影不离的。如今,你要回家看望身负重病的母亲,只能先辞别了。在回家的这段日子里,没有我在你身边,你要多保重啊!不要让自己太劳累。”孟浩然听了,激动地说:“谢谢李兄的关心,我一定会注意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时,孟浩然的船夫走上来说:“客官,我们该走了。”这时李白终于忍不住地流出眼泪来,一直用眼睛望着孟浩然,想再多看一眼孟浩然。孟浩然又何常不是呢?

这时,船开了,孟浩然跳上了船,直对李白一边招手,一边说:“李兄,再见了!李兄,多保重啊!”李白望着船上的孟浩然,说:“孟兄,祝你一帆风顺,保重啊!”这时,船已经开远了,李白望着那载着孟浩然的孤帆,嘴里吟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篇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扩写

在三月的一个晚上,李白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因为他得知好朋友孟浩然要在这繁花盛开的三月去扬州了。所以第二天一早他就起来了,来到黄鹤楼,亲自摆下酒席,为孟浩然送行。孟浩然到了黄鹤楼之后,李白就满脸忧伤。

他遗憾地说:“你要去扬州了,我舍不得你呀!”孟浩然也很伤心,说道:“我们一分开,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了。”“是呀,我很舍不得你。”李白悲伤地说,“如果你回来了,我再邀请你来黄鹤楼饮酒!”时间不早了,去扬州的船也要起航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多保重啊!”看着渐渐远去的帆船,李白不禁泪流满面。江风把他的长袍都吹乱了。

李白看着滚滚的江水,在心里对孟浩然说:如果你回来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们再来喝酒,写诗。这时他不禁诗兴大发,写下怎么一首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知识扩展: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赏析

“故人西辞黄鹤楼”,黄鹤楼,天下胜景,原址在今湖北省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相传黄鹤楼是仙人乘鹤飞升之处,是当时骚人墨客流连聚会之地。崔颢著名的题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为黄鹤楼增添了情深思远的人文景色。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用清丽明快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因为此人,乃“风流天下闻”的当代名流孟浩然;此时,乃大唐开元盛世,绣户珠帘,百业兴旺,繁荣而又太平,千古难逢;此景,又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所去之地“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从黄鹤楼到扬州古城,大江上下,该有多少看不尽的风光,这一切都是那样的令人心醉,令人神往。开头这两句看似平淡的叙事,包含了李白多么丰富的内心世界呀。而此时,他又有多少话想对孟浩然倾述呀。虽依依惜别,却没有一丝感伤的情调,完全摆脱了一般的写法。

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孤帆远影碧空尽”,目送航船远去,孤帆渐淡,消隐在天水一色的蓝天碧水之间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极目远送,更显友谊深长;孤帆淡去,反衬深情更浓。此刻,画面上帆影逝去,已空空无物了。可是,恰恰是这片空白中,为诗人的思绪驰骋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诗人驻足良久,不忍离去时的所见。面对悠远无尽的江水,面对水天一色的远方,诗人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这滔滔江水之中,那远去的江帆之中,满溢着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无限的眷恋,让人感到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悠远境界。也许他在想:老朋友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他孤零零一个人,旅途中是否寂寞?但愿他一帆风顺,路上平安!这向着遥远的天边流去的滚滚江水,也正象征着他们的友情;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而他们之间的情意也是说不完的。

这首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景中寓情,以景抒情,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正所谓“不见帆影,惟见长江;怅别之情,尽在言外”。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篇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扩写作文

李白去了孟浩然许久,可孟浩然还是执意去广陵。没有办法!李白只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别。

李白拿出来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几坛好酒,两坛自己喝,两坛作为礼物送给孟浩然。

“扬州那里有什么好景,回来一定告诉兄弟我呀!听说,三月的扬州可是百花盛开的时节。你可以大饱眼福了!”对了,你在扬州有感而发的好诗也告诉我把!”孟浩然答应着,可眼里早已蒙上了一层泪水。

孟浩然走了,恋恋不舍的走了!虽然心中有很多的不舍。李白和孟浩然都两颗男儿泪。

李白看着那一叶帆船越飘越远,逐渐消失在李白的视线当中。很快,眼中就只有了气势磅礴的滔滔江水。让我想起了那首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李白的诗兴大发。

看着滔滔江水,逐渐远去的帆船,李白的心中,忽激起一阵阵的伤感。回想孟浩然走时的恋恋不舍。

他在家中,准备了文房四宝,略加思索,大笔一挥,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诗。

李白的这首诗写出了他的思念,也写出了兄弟之情。

篇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评析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解】

1、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背靠蛇山,俯临长江,雄伟壮观。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之:往,去。

3、广陵:扬州的旧名。

4、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5、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6、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7、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尽:没了,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陆游的《 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8、下:沿江顺流而下。

9、尽:消失。

10、唯见:只能见到。

11、天际:天边。

【韵译】

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

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翻译】

春光灿烂,知心朋友扬帆启程,诗人站在楼上,凝望孤帆渐渐远去,直到它完全隐没在青天绿水之中。最后只见滚滚江水流向天边,诗人的感情也随着江流而起伏。

【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首句点明送别之地是黄鹤楼,次句点明送别的时间是花开似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这烟花美景将伴随友人一路直到扬州。扬州当时是繁华之都,这时节肯定也是花团锦簇,春光烂漫。后两句传情达意,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佳作。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在十年后,李白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赠诗称誉之。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开放的盛唐文人的风尚,寓居湖北安陆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的旅游经历。因此他在武昌名楼——黄鹤楼,送别诗界名士——孟浩然,去游历江左名城——扬州(古时称为广陵),面对着把名楼、名士、名城联系在一起的“三名兼备”的旅游盛事,他诗情勃发,对世界的感觉是色彩明丽的,浑无丝毫感伤。

【评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烟花在扬州的另一种解释为柳絮。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吗?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篇8:扩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文

现在正是烟花三月,一个春意盎然的时候,然而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的好朋友——孟浩然就要离我而去……

说起我的'好朋友孟兄,我可是非常非常的佩服他,想他出生于书香子弟之家,从小就非常的好学。自从我跟他相识以来,就与他吃则同桌,睡则同榻,更是一天见不着面,心里就感觉少了些什么,与他形影不离。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到了我的耳朵里——孟兄要到扬州去!

顿时,我就感觉五雷轰顶,眼前一阵漆黑。难道说孟兄看不上我?难道孟兄觉得这个地方太小,要离我而去?这种种念头都浮上了我的心头。然而,最让我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这一次孟兄去扬州,会不会有危险呢?在我人生中的几十年里,我就遇到了你这么一个让我敬佩的知己,但到你非要离我而去不成?

可是我转念一想,很有可能是孟兄想在这烟花三月的时候去游览一下美丽而又饱学之士很多的扬州,增长一下知识面。就在这时,手下人突然报告,说孟兄有事在黄鹤楼邀请,不用说,肯定是为去扬州的事而来的。

果然,到了黄鹤楼之后孟浩然二话不说,一把拉住了我的衣服袖子,对我说:“白兄啊,这几天已经到了春季,而且我对扬州早已是慕名已久了,想那里风景如画,饱学之士不计其数,今年是非去不可啊,白兄千万不要阻拦。”听了这话,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果然是为游览扬州。

既是为旅游而去,我也不好加以阻拦,只好满口答应。临行之时,我又出于孟兄的安全,不仅又寒酸了几句,到那里要多给我写信……孟兄也是满口答应。到了江边,我目送着孟浩然乘的小船越来越远,直到消失在水天交界之处,我的心中也是不禁一酸,提笔写下了这首对孟浩然的告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朗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黄鹤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意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译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现代文改写

扩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扩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