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大班综合活动:家乡的春天(共含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多鱼”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大班综合活动:家乡的春天
活动目标:
1、喜欢家乡的春天。
2、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说出家长春天的植物、动物的变化,人们的活动。
3、知道春天的细致特征。
活动重点:
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说出家长春天的植物、动物的变化,人们的活动。
活动难点:
尝试运用比较优美的拟人化手法表达。
活动准备:
麦苗、迎春花、蜜蜂采蜜、春耕图片,白纸若干、画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题
1、老师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信,拆开读信:陈老师你好,春天来到我的家乡,绿油油的麦苗快乐的长着个子,黄色的迎春花在春风里展开笑脸,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嗡地唱着歌到处采蜜,农民伯伯们赶着牛儿在地里耕地,准备播种。我家乡的春天真美呀!你们那儿的春天美不美?你和你们那儿的孩子们一起告诉我吧。
2、在回顾信的内容中小结:春天到了,植物、动物都有变化,人们也忙着做自己该做的、想做的事。小朋友们,我们家乡春天美不美?我们一起来说说。
二、谈话、交流、分享家乡的春天
1、家乡的春天,哪些植物发生了变化?(个别交流)
2、家乡的`春天,哪些动物开始到处活动?(个别交流)
3、家乡的春天,人们都在做什么?(先同伴交流,后个别反馈)
4、小结:师幼一起把自己的发现用一段连续、比较优美的话表述出来。
三、绘制春天美景长卷
1、交代要求:把你印象最深刻的家乡的事物画出来。在植物、动物、人们的活动三项内容中任选一项完成。先思考半分钟,然后行动。
2、幼儿用画笔绘制长卷。教师巡查辅导。
3、请幼儿相互欣赏。
四、结束:将幼儿的长卷给那位远方的朋友装进信封寄出。
一、活动目标:
1、用语言大胆的讲述春天的景色和春天的活动。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给XX回信。
3、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活动重点:用语言描述春天的不同场景。
活动难点: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讲述内容。
二、活动准备:
1、彩纸(8开)各组一张、勾线笔人手各一、自制大信封一个。
2、 郊游、放风筝、春耕播种、植树等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读信,导入活动,引出春天的话题。
XX的愿望是什么?
2、谈话:我们的春天。
幼儿迁移经验,回忆春天。
(1) 说说春天的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变化。
(2) 春天的小朋友们会做什么?
(3) 春天的大人们会做什么?
(4) 教师小结。
3、以绘画的方式分组回信。(预设春景、春耕、郊游、植树四组)
4、将幼儿绘画的回信展示在大信封上,大家互相观赏、交流。
四、活动延伸:
游戏:去寄信。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合理布置画面,表现春天的变化。
2、能用连贯完整的语言来描述春天,并运用上描述性词语。
3、能大胆、主动地参与活动,初步获得合作的体验。
活动准备:
1、各种白纸、皱纸、蜡光纸、瓦楞纸供幼儿选择。
2、油画棒、颜料供幼儿选择。
3、每组一张大的铅画纸(供布置用)、《杨柳青》及抒情音乐。
4、本次活动要在幼儿有一定的“春天”知识储备基础上进行。
活动过程:
一:画春天
1、导入:“春天来了,我们小朋友真高兴,今天,老师为你们提供许多材料(介绍材料),我们一起动手把春天搬到我们的画纸上。”
2、提出要求:“不过,这次我们有点难度,我们一个组完成一幅春天图,每个组里的小朋友要分工、合作好,共同来完成。”
3、幼儿分组操作(放《杨柳青》音乐)
⑴、幼儿要先商量,分工好,由每组组长负责。
⑵、鼓励幼儿要运用多种方法。
⑶、教师巡视,可适当作一些提醒,也可参与到一个组中,成为幼儿的一员来完成作品。
二:说春天
1、幼儿完成的春天图依次贴好。
2、分别请每组幼儿来说说春天。(放抒情音乐)
3、要求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并用上描述性词语
活动延伸:
第一层次:唱歌:歌唱春天第二层次:舞蹈:春天真美
活动说明:
这是一次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进行的中班主题生成活动,每一个活动子课题都由语言、艺术、观察、实践等几方面交叉、综合来完成教学目标。
主题网络图中的每一个小圆都表 示我们已涉及或正待涉及的内容,有的活动是我们设计内容来完成的,如:《小蝌蚪》这一子课题是通过观察认识、讲述故事、绘画、表演等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而有的活动是依靠平时的点滴积累来完成,如:《放风筝》只通过每天的尝试来积累经验,从中感受乐趣;还有的需要不断交叉着来进行活动,如:《草地的变化》这一活动,不是带领幼儿观察一次就完成教学目标了,而要从初春开始一直到晚春,不间断地带领幼儿观察、比较来积累知识经验,从而获得完整的认识过程。再如上面提到的《小蝌蚪》这一主题,当认识活动结束后,活动的延伸部分才刚开始--饲养小蝌蚪,在每天的观察中去发现、去探索、获取有关经验。
上面设计的综合活动是《春天》这一主题的最后环节《表现春天》中的活动之一。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根据小朋友的兴趣、意愿还有许多内容还没有涉及,如:春天的竹笋、饲养春蚕等等,因为幼儿还没有萌发此方面的经验,当幼儿有一定的基础经验后,再设计安排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小燕子的眼睛,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2、尝试创编故事。
3、培养探索精神。
4、享受创意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l、燕子北归的大图片。
2、 图画纸、彩笔、粉蜡笔、水彩、无油的圆珠笔或牙签。
活动过程
1、出示有关燕子北归的图片,让幼儿欣赏并描述图片内容,请幼儿说说想到了什么。
2、老师提示幼儿假想燕子北归的途中会看到哪些春天的特征,请幼儿尝试创编故事。
3、自由分成几组,请幼儿在图画纸上用油画棒以画彩虹的方法涂满五颜六色(注意画面上方用黑色的水粉涂一部分,以刮画燕子),然后再用水彩把纸面盖满,待干后在上面用无油的圆珠笔或牙签在上面勾划燕子、大地上的花草树木、小动物等。即让幼儿以刮画的`形式对创编的故事内容进行自由创意表达。
4、请幼儿把自己创作的画挂于展览区,和其他伙伴共同分享。
总结分享:幼儿能感受并描述出小燕子北归时在空中所看到的春天的颜色、春天的山、水时的高兴心情。
活动评价:
1、能说出小燕子在空中看到的花草树木的变化。
2、能创编描述燕子和春天的故事。
3、能用刮画的形式创作出作品。
4、在小组活动中知道合作。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
2、能结合春天的景物特点用拟人化的语句尝试说话。
3、感知诗歌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活动重点:和同伴分享自己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
活动难点:能结合春天的景物特点用拟人化的语句尝试说话,并能简单画出熟悉的景物。
活动准备:春天景物图片,白纸、彩色笔、主题墙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发现的?
2、导入:我也发现春天来了,想和春天做朋友,请小朋友听一下我是怎样找到春天朋友的。
我想和春天做朋友,笑着问:春天在哪儿呢?
迎春花仰着黄黄的小脸,高兴地说:春天在我这儿。
柳树摆动着长长的身体,愉快地小声说:春天在我这儿。
小蝌蚪摇摇尾巴点点头,兴奋地一起大声说:春天在我们这儿。
二、理解诗歌
1、谁告诉了我春天在哪儿?
2、理解拟人词汇:“仰着”、“摆动”、“摇摇尾巴点点头”是表现什么的词语?“高兴、愉快、兴奋”都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它们是描写表情的词语。)
3、师幼一起带着感情说诗歌。
4、理解拟人手法:你们听见过动物、植物们像人一样说过话吗?(我很喜欢春天朋友,所以把它们描述的像人一样会思考和说话,这样的表现手法叫拟人手法)
5、分角色请幼儿起立再次带着感情说诗歌内容:请你们把自己想象成迎春花、柳树、小蝌蚪,边做动作边说诗歌。
三、迁移拟人表达的经验,拓展练习说话
1、你们还发现哪些春天的事物想和他们做朋友?他们长什么样子?四人一组说一说、画一画,然后小组跟大家分享。陈老师也一起陪着大家画一画。当春天的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停下笔开始分享。
2、幼儿小组边说边画,教师安静陪着画。观察幼儿的创作情况之后,播放音乐,组织幼儿停笔坐好。
3、教师拿起自己的画,按照拟人的语气创编诗歌后,请幼儿把自己小组画的春天的事物当成人一样的描述,有动作、有表情,能告诉你春天在它那儿。(幼儿四人一起上前面对大家,一人陈述,个别补充。小组轮流。)
四、结束:春天景色优美,植物和动物们尽情的生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春天爱我们,我们爱春天。有空的时候邀请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走进春天,和春天说说话,但是要记得: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大自然才会美好的陪伴我们。
大班综合活动:家乡美
活动目标:
1、对家乡美好的事物感到自豪,喜欢家乡。
2、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家乡美好的事物。
3、感知家乡的人美。
活动重点:
在同伴间相互交流中丰富对家乡美好事物的认知。
活动难点:
感知家乡的人美
活动准备:
家乡的风景图片若干、本园教师植树、幼儿放风筝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看图导入
1、教师:人人都说自己的家乡美,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小朋友们请欣赏一下自己的家乡,然后后大家分享一下:你觉得家乡哪里美?为什么?
2、播放PPT(美好的风景图片),幼儿欣赏。
3、请幼儿个别交流,同伴倾听。
二、迁移谈话
1、你还去过家乡的'什么地方,看见了哪些美好的事物?(先幼儿同伴交流,教师倾听,然后请幼儿个别说一说,再请去过同样地方的同伴补充介绍)
2、教师小结:我们的家乡很美(山美、水美、风景美)
三、感知家乡的人美
1、播放PPT:大三班幼儿体育场放风筝、我园教师植树。提问:他们在干什么?
2、感悟:
1)、人们看见小朋友在体育场快乐的玩耍,觉得他们很美?你们看一下,他们哪里美?(快乐的表情、奔跑的动作等)
2)、有人看见我们老师辛苦植树,也觉得他们很美,这又是为什么呢?
3、你还发现家乡的谁美?为什么?
4、你打算为美好的家乡做些什么?做个美好的人呢?
四、拓展延伸结束
家乡的风景美、建筑美、人也美,大家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画出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带来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欣赏。
大班综合活动
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学期儿童艺术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引导幼儿用艺术的手段大胆的表现生活、环境和艺术的美。
大自然奇趣盎然,蓝天白云,风霜雨露,日出日落,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生活。幼儿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
本次活动把小水滴拟人化了,表现了雨水从空中落下的各种去处,让幼儿了解这方面的经验,让他们会很乐意得绘画、表达。引导幼儿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现象,可以让他们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一份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并讲述小水滴的新居。
2尝试用拟人得手法来表现小水滴。
活动准备:白纸、绘画工具、小水滴图片。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下雨了。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进教室:两只小手做雨点,雨点从空中落下来,淅沥沥,淅沥沥。两只小手做小伞,小伞小伞遮住我,哗啦啦,哗啦啦。两只小手做小船,雨点落在船桨上,小船开进大海里。
二、欣赏故事,并提问。
1、出示小水滴,告诉幼儿这是一滴淘气的小水滴,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小水滴回家》,听一听故事里的.小水滴怎么了。
2、讲述故事前半段。
3、小水滴,从妈妈的怀里掉出来了,到了哪里?(鼓励幼儿大胆得想象,并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
4、欣赏故事“她和树握握手”到“不见了”。
5、故事中的小水滴落到了哪里?他干了些什么事?
三、画画“小水滴的新家”
1、你能不能让你画的小水滴能跑、会跳、能看?还有表情吗?
2、想象一下小水滴会落到哪里?有些什么表情?
3、幼儿绘画,教师适时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四、延伸。
引导幼儿说说小水滴掉到了哪里?他的新家在哪里?最后欣赏故事结尾,听一听故事中的小水滴最后怎么了。
内容与要求:
1、欣赏并理解散文故事,把图片贴到相应的匹配位置上
2、感受春天里大自然变化的美丽景象
重点与难点:
重点:欣赏并理解散文故事,把图片贴到相应的匹配位置上
难点:感受春天里大自然变化的美丽景象
材料与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画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想看吗?
(二)欣赏:
(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画面内容)
1、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儿歌中的主要角色:小溪、麦苗、桃花、柳树、燕子等,以及它们在春天里的样子
2、师:图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3、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诵儿歌,
幼儿园大班教案综合活动春天来了
,
(1)、教师出示PPT,引导幼儿欣赏故事。
(2)、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名称和主要角色。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春天来了,谁醒了呢?
(3)、请幼儿倾听故事一遍,提问并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a、师:春天来了,谁醒了?它在干什么呢?
b、师:小溪醒了,它在做什么?什么叫长跑?为什么说小溪在练长跑呢?(集体朗诵这句儿歌)
c、师:麦苗醒了,它在做什么?麦苗为什么会弯腰?(请幼儿模仿麦苗弯腰的动作,边做动作,边朗诵这句儿歌)
d、师:桃花醒了,它在做什么?什么是绽笑脸?
e、师:柳树醒了,它在做什么?柳树的辫子是什么?
f、师:燕子唱起了什么歌?什么是春之歌?
4、教师幼儿共同完整地将图片放到匹配的位置上
小溪、麦苗、桃花、柳树、燕子、麦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