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综合活动《三个和尚》(共含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玩颜阿骨打”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活动目标】
1. 复习按音乐的节奏念诵歌词,并尝试完整地唱出歌曲。
2. 运用声音、身体的配合,尝试对伴奏部分进行创编。
3. 充分理解感受歌曲角色的情绪和心理体验,懂得勤劳与团结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1. 游戏:《看数字找朋友》
通过老师的提示,玩‘找朋友’的游戏,能迅速组合成与数字相同人数的小组。
2. 复习歌词和节奏
(l)在音乐背景下,观看动画《三个和尚》,回忆故事情节。
(2)复习歌曲节奏,在动作提示下念诵歌词。
3. 学习歌曲网
(1)出示图谱,老师演唱歌曲一遍,幼儿看图谱欣赏。
(2)幼儿看图谱学唱歌曲。
(3)幼儿看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4)游戏“藏图谱”,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
4. 创编伴奏部分
(1)幼儿演唱,教师在伴奏部分加上有节奏的声音。(弹舌)
(2)通过自由讨论,幼儿尝试在伴奏部分创编有节奏的声音和动作。
(3)个别展示和集体学习相结合,进行完整的演唱和创编的游戏。
5. 全班一起完整演唱歌曲,在伴奏部分充分展示自己创编的声音或动作。
大家都听过《三个和尚》的故事吧,有些人可能都听了几百遍了。《三个和尚》的主人公就是三个和尚。他们三个的老大是胖头和尚,老二是瘦头和尚,老三是高头和尚。三个和尚在林灵寺里生活,他们虽然样貌各不相同,但性格却一样,那就是懒。
为什么说他们懒呢?你看,林灵寺里断水,可他们不但不去挑水,反而在这里推脱责任。这不,他们又在吵了。听,胖头和尚正在发怒:“你们两个笨蛋,快去挑水!再不去,当心罚你们抄经书一百遍!”瘦头和尚大声抗议:“你是老大,应该你去!”高头和尚呢,既不想挑水,又不想抄经书,便灵机一动,赶去抄经书之前两脚朝天,晕倒了。这下他们可乱了,但扔不挑水,在寺里干坐着。
一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可他们还是不知悔改。终于有一天,胖头和尚忍不住了,动员另外两个和尚一起挑水。这次比上次容易,三个和尚出发了。没坚持几天,三个和尚又懒了下来。过了几个月,瘦头和尚忍不住了,于是三个和尚又懒了。几个星期后,高头和尚也忍不住了,三个和尚又挑水去了。这三件事一直循环,可等待水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十个月后,他们约法三章:一、胖头和尚要起好带头作用,主动挑水;二、其余和尚要在挑水时毫无怨言;三、违章者抄经书。不一会儿,林灵寺又有了好的风向。
可是两年后,一切又恢复原样:和尚还是这么懒,扁担还是这么烂。
三个和尚有了好念头,又产生了懒念头,这样终究是一事无成。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
这一天,三个和尚实在口渴得似乎喉咙都冒烟了,于是大和尚马上提起桶就往山下奔,很快满满一桶水提上来了,他一口就把那一桶清凉的泉水喝个光。二和尚一看那清凉的泉水,也忍不住了,大和尚刚把桶放下,他就又提起来往山下奔去,二和尚也提着一桶水上来了,他直接就把桶拿起来,往嘴里倒,三和尚最胖,看大和尚和二和尚都有水喝了,干脆就向山下的湖跑去,咕噜咕噜喝了个饱。但是,水一喝,大和尚想:反正我已经不口渴了,我才懒得管那两个家伙。
二和尚想:只要我不口渴了,管他们渴不渴呢。三和尚想:反正大和尚和二和尚口渴时就会去挑水喝了,到时候喝几口来不久可以了。结果,谁也不去挑水,到头来,还是口渴得很。大和尚就把二和尚和三和尚叫来,商量一下办法。二和尚灵机一动,说:“听说城里人都建什么自来水厂,只要把龙头一拧,水就会从龙头里出来,要不咱们也弄个机器来安在湖边,把水管接到庙里来,喝水时只要把龙头一拧,那个机器就会从湖里抽水上来,怎么样?”
三和尚一听,说:“我才懒得干呢,还是你们自己建吧,我还不如自己跑下山去喝水。”
于是大和尚和二和尚联手,不出几日材料都准备好了,图纸也画好了,工具也买来了,工程开工了,一个月过去了,寺庙正式通水。
结果大和尚和二和尚在山上高高兴兴地喝水,而那三和尚只好跑来跑去了。
好不容易盼到了星期天,李明,张华,小强约好出去玩。午饭后,三人留下一堆午餐的垃圾,旁边就是一个簸箕和一个扫帚,可三个人都装做没看见,各自都离开了。
李明拿出一本少儿漫画,坐在草地上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张华呢,兴高采烈地踢起了足球,嘴里还不时地发出“传球,射门!”这样的喊声。小强则在草地上东奔西蹿地捉起了蝴蝶。再看看他们身后的垃圾,有的已被调皮的风姑娘吹到了空中,风姑娘悄悄地溜走了,它们又跌到了地上。正在捉蝴蝶的小强实在是看不下去,但自己又懒得去扫,便对正看书看地津津有味的李明叫到:“李明,中午就你吃得最多,你也该劳动劳动了,去把那堆垃圾扫掉!”李明推了推眼镜,反驳道:“人家在看书,看书就是学习,你打扰别人学习是不对的!看你在那儿捉蝴蝶,你怎么不去扫?”“嘿,你在那儿看漫画书也叫学习?亏你说得出口!”李明不高兴了:“怎么了?这就不叫学习了,叫你看你还不一定能看懂呢?你怎不让张华去扫―C”还没等李明把话说完,张华就叫了起来:“不行不行,明天学校足球队要比赛,我得抓紧训练,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看小强最轻松,还有工夫捉蝴蝶!”“我捉蝴蝶是有用的,昨天自然老师不是让我们做昆虫标本吗?”三个人就这样你推我推,谁也不愿意去扫,最后三个人个干个的事,谁也不理谁。
由此我想到了一句民间童谣:“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三个红领巾不就像这三个没水喝的和尚吗?他们互相推辞责任,结果对谁都不利,如果一个人主动一点,不就没事了吗?大家可千万别学那三个“小和尚”呀!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话说山顶庙里自从来了第三个和尚,挑水就成了大问题。于是大和尚便写了份报告给庙管,请求管委会分配一人专门负责挑水工作。会长法海大怒:“寺庙各部门都忙着裁员下岗,你们还要加人?”法海便分给三个和尚一个下岗名额。
大和尚是寺里的老前辈,也是寺中住持的候选人,死活不肯下岗。二和尚是全国武术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是寺里的形象代言人,此和尚下岗,寺里颜面何存?二和尚也不能下岗。小和尚是个大学生,有文凭有能力,虽然职位低,不过脑袋灵活,机敏过人,很被各庙和尚看好,大伙儿都希望他能出几个好主意,帮和尚们赚些钱。
三天三夜,三个和尚不吃不喝,被谁应下岗的问题烦恼着。终于,小和尚自告奋勇地提出下岗,大和尚二和尚都暗自庆幸保住了铁饭碗,顺水推舟地答应了,并慷慨地每人掏出一百元做下岗津贴给小和尚,以表示对小和尚的同情和感激。
小和尚走后,两个和尚又开始抬水喝了。
而小和尚的决定,是知难而退,还是弃暗投明呢?
三年后,大和尚还是参禅念佛。
二和尚参加了少林武术演出,一场可以挣几十元出场费。
小和尚呢?靠山吃山,在山脚下开了个专卖佛珠之类的旅游纪念品店,不久又创立了“山庙旅行社”,开展山庙一日游等活动,财源滚滚,早已成了老板。
如今,大和尚仍喝着河水,二和尚喝上了自来水,小和尚一年四季都喝矿泉水。
看来,墨守成规是不可取的,守株待兔不如努力拼搏。做人要会变通,才会在逆境中找到出路。
三个和尚在庙里过了一段日子,便发生了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情,事情是怎么样的呢?请听我慢慢道来吧!
这天清早又是该打水的日子,老和尚一大早就起床了,他像离弦的箭飞快的向大和尚和小和尚的房间跑去叫醒了他们,“快起床,快起床我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们”大和尚一听伸了一个懒腰起来了,小和尚又继续睡着了,还是老和尚和大和尚叫了好半天他才起来的,老和尚来到了会议堂找到了一个垫着毛绒毯的椅子上舒舒服服的躺在椅子上指指点点的大和尚和小和尚说:“今天是个打水的日子,你们看我一声老骨头,动也动不了了,老弱多病我今天就不能去打水了,你们自己去吧!”
大和尚叉着腰,跺着脚,脸上火辣辣地一副生气的样子说:“你、你就是身体瘦点儿,有点儿病你凭什么要我去打水,上个月天天都是我打水,把我可累坏了,差点都撑不住了呢!”
调皮的小和尚蹦蹦跳跳的说:“以前都是你们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可现在你们不去打水别怪我懒,我可是不去的哟!”
从此以后他们三个就不再也不向以前那样友好,和协的相处了。
有一天他们都在花园里欣赏着美丽的鲜花,突然他们看见蚂蚁巢失火的这件事情有些蚂蚁把另一些蚂蚁抱在一起成了一个球行拼命的往外滚滚出去的时候,有些蚂蚁死了有些蚂蚁却没有死,多么伟大的小蚂蚁呀!
看到这一切他们都羞愧的低下了头。
自从三个和尚和解了之后,他们就互相帮助,分工合作。胖和尚先在山下小河里挑满满两桶水,把水挑到一段落路程之后,再让瘦和尚挑,瘦和尚挑了之后,再让小和尚把水倒进水缸。他们齐心协力,再也不为挑水的事情争吵了。可是,他们每天累得半死,挑来的水也只勉强够吃够用。
日子久了,三个和尚开始厌烦起来。一天晚上,胖和尚说:“我们老是这样也不是办法呀,我们得想想办法,减轻一下身上的负担。”小和尚眼珠转了转,又看了看佛像手中玉瓶里的柳枝,立刻茅塞顿开,说:“我们造一个辘轳,不就省事了吗?” 瘦和尚和胖和尚听了,连连夸是个好办法。第二天,三个和尚就到山下的树林里去砍树,他们把木头一节一节地钉成一根长长的木杆子,一直竖到山顶,然后在杆子上面固定一根木头,在木头上装上把手,系上长绳,这样一个辘轳就做好了。接着他们让瘦和尚在山下负责从河里取水,并系到长绳上面,山上的胖和尚和小和尚“呼啦呼啦”往上摇动把手,一眨眼,一桶水就运到了山顶,一会儿功夫,他们就把水缸灌满了。三个和尚眉开眼笑,从此,再也不用为挑水的事犯愁了。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制作部分故事表演道具,与幼儿一起布置故事环境。
2、经验准备
(1)幼儿能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和轮换角色表演。熟悉故事情节,掌握角色间的对话。对身体动作有一些设想,幼儿能和老师一起复述故事旁白,并适时插入。
(2)教师在组织活动中根据需要及教材特点、幼儿实际情况,深入推敲,钻研教材,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
活动重点:
幼儿讨论各个角色的表现方法和注意事项,思考哪些角色可以让小朋友来表演,可以用哪些形式表现。
合作表演中幼儿不仅要表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还能照顾其他幼儿的表演进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人,引导幼儿回忆故事。
教师:小朋友,我们已经表演过了《j个和尚》,其实故事中除了三个和尚,还有很多角色可以有小朋友来演,现在请你们仔细想想,还可以演哪些角色?
幼儿:小老鼠!太阳!观音菩萨!火!白云!蝴蝶!水桶!
2、尝试表演,并总结部分角色的表现方法及注意事项。
引导幼儿尝试各种表现方法并使用部分道具,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太阳必须要在小和尚来之前出来,同时晚上还要落下,表演太阳的幼儿就要跑来跑去,东升西落;火苗是要等到着火的时候才能出来,而且是从小火越烧越大,幼儿的动作也要从蹲到起再到站,灭了就要全部趴下或躲起来等。)
幼儿1:观音有水的时候就会很高兴,水被小和尚喝完以后就不高兴了,当起大火的时候,观音还有点害怕。
幼儿2:火有许多表现方法,火可以用红色的塑料袋,也可以用红色运用的词汇和情节推理来自于他们自身,他们对同伴传达信息接受的程度远远高于教师传递知识的信息,因此,要使幼儿的言语信息在同伴的发言中不断丰富起来。由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是由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推理、想象出来的,因此幼儿的预想与假设的技能得到了锻炼,这是一般的故事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活动中幼儿倾听同伴发言的同时,要对同伴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在头脑中迅速选择与其他人不同的词汇与想法进行表达。在故事表演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得到了快乐,而且锻炼了勇敢和自信的品质,感受到了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交流、探讨与合作中,体验语言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2、发展幼儿的表现、发散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黑板画
2、一个水桶扁担
3、三个和尚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三个和尚》的音乐,边看边讨论故事。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和尚是男的还是女的?和尚每天在庙里干什么?
2:小和尚在庙里干什么?小和尚挑来的水有什么用?小和尚是怎样挑水的?我们来试一试,好吗?幼儿尝试挑水桶。
小结:小和尚独自一人住在庙里,必须独立地完成许多事情,你在生活中会独立完成什么事呢?
3:现在庙里又来了谁?长和尚是不是来帮助小和尚挑水的呢?为什么?他们两个人是怎样解决用水的?
你们知道怎样抬水吗?幼儿尝试抬水桶。
小结:原来两个和尚可以抬水,解决了喝水的问题。
4—5:又有谁来了?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呢?
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有水喝,还发生了火灾这么严重的事情呢
你对这三个和尚有什么看法?(懒惰、自私,不会合作等)
你遇到过这样的人或者事情吗?怎么做不是懒惰、自私?
如果你是这三个和尚中的其中一个,你怎么让大家有水喝呢?
小结:遇到问题应该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等、靠、赖着不动可不是办法,大家在一起需要团结。
二、音乐游戏:《三个和尚快步走》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人不能只想到自己,在遇到问题时,应当团结合作。那我来考一考小朋友,看看你们团结合作的怎么样?我们一起玩一个《三个和尚快步走》的游戏好不好?
幼儿分四组展开比赛。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学会团结、互相帮助。
2、用不同的对唱形式表现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3、训练孩子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难点
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孩子把基础律动和表演律动结合起来共同表演。
活动准备
1、《三个和尚》动画课件
2、一对水桶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讲故事来导入本节课,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自己挑水喝,嘿哟、嘿哟,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没过多久又来了一个和尚,于是他们商量着抬水喝,嘿哟、嘿哟。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又来了一个和尚,这下他们共有三个人,于是怎么办呢?他们都不愿意去挑水喝所以他们就没水喝、没水喝。
2、以念儿歌的形式来让孩子加深印象: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3、和孩子用基础的律动表现儿歌旋律(拍手、连指、拍手、连指)教师示范。请幼儿表演。
4、以表演律动表现儿歌(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教师示范。请幼儿表演。
5、合作表演,分组进行。
★ 三个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