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成功的小故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wjianhan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尔盖茨成功的小故事(共含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jianha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比尔盖茨成功的小故事

篇1:比尔盖茨成功的小故事

從13歲開始,蓋茨就有了相當大的獨立性,這在當時很少見。有些晚上,他會去華盛頓大學享受免費使用的電腦。他大部分時間都不呆在家裡,就像他父親小時候一樣。蓋茨曾在奧林匹亞呆過,在那裡的州立法機構聽差,也曾在華盛頓特區的國會聽差。大四時,他休學去華盛頓州南部的一個發電廠做了程式師。當時,蓋茨與未來的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聯手設計了用於計算道路車流量的“Traf-O-Data”設備,這也是兩人之間的首次主要合作。

他的父母對他非常支持。當蓋茨從哈佛退學,搬到新墨西哥州阿爾派克基開創微軟時,他們默許了。像蓋茨這樣的決定通常很難獲得支持的。

蓋茨的父親說,我和瑪麗都對他的決定很擔心,我想她比我還要更加擔心一點兒;我們倆的期望和那些正在上大學的孩子們的父母們的平凡期望一樣,就是希望孩子能拿學位。

比尔盖茨经典语录

1、让你最不耐烦的客户是你最大的学习来源。

2、只是在时间分配方面,宗教并非非常有效,星期天早晨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去做呢!

3、像大多数E-mail用户一样,我每天收到成打的垃圾邮件,大部分邮件都声称可以帮助我远离债务或者快速致富。这很搞笑,如果其实并没有那回事。

4、成功是一个差劲的老师,它诱使聪明人认为他们不会输。

5、这是进入商界的最佳时机,未来将要进行的改变将超过过去50年的总和。

6、为成功而庆祝是应该的,但更重要的是吸取失败的教训。

7、如果情况已经非常糟糕时你才意识到麻烦,那已经晚了。要有希望,除非你总是保持危机感。

8、我深信任何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法都具有长远的价值,人们借此相互学习,并且共同努力达到彼此认同的自由。

9、当我是个孩童时我做了许多梦,如今很多梦都已成为现实。我曾有机会进行大量阅读,这给了我契机。

10、我相信如果你给人们问题的同时给以解决方案,人们必将采取行动。

11、在微软诞生的众多绝妙想法都是来自于顶端吗不尽然。

12、展望下一个新世纪,真正的领袖必将是那些给人以希望的人。

13、如果你确实做不好,那么至少让它看起来好。

14、幸运之神会光顾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但如果她发现这个人并没有准备好要迎接她时,她就会从大门里走进来,然后从窗子里飞出去。

15、我不知道上帝是否真的存在,但我认为宗教的原则值得赞同。

16、如果我只想赢的话,我早就跑到另外一个舞台上了。如果我以前为自己设定了终线,难道你不认为我几年前就已冲线了吗

17、我们总是高估今后一两年内将要发生的变革,总是低估未来10年将要发生的变革。所以,不要让你自己陷入无所作为的窘境。

18、只要有坚强的持久心,一个庸俗平凡的人也会有成功的一天,否则即使是一个才识卓越的人,也只能遭遇失败的命运。

19、大家知道,很多人希望把他们积累的财富留给下一代,这样做当然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对我个人而言,如果我能把自己有幸掌管的巨额财富回馈社会,用到重要的事业上,如科技、教育、医学研究、社会服务及其他领域,这更利于社会,也更利于我的孩子。

19、在我们以美妙的方式教育每个孩子前,在每座城市的市中心得到彻底清理前,我们还没到无事可做的时候。

20、30年前保罗·艾伦与我创建微软的时候,我对软件开发充满很多梦想。我们希望自己的软件能够对这个世界产生重要影响,让每一个办公桌和家庭拥有电脑也一直是我们讨论的话题。令我们感到惊讶和兴奋的是,梦想中的很多东西都已经成为现实并且涉及到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从没想过一家令人难于置信且异常重要的公司竟然源于这些最初的想法。

21、强烈的欲望也是非常重要的。人需要有强大的动力才能在好的职业中获得成功。你必须在心中有非分之想,你必须尽力抓住那个机会。

22、如果你已经制定了一个远大的计划,那么就在你的生命中,用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吧。

23、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设备中心,而是要成为用户中心。

24、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

25、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它指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

26、如果你认为你的老师严厉,等你有了老板再这样想。老板可是没有任期限制的。

27、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错,所以不要尖声抱怨我们的错误,要从中吸取教训。

28、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为你付帐单,给你洗衣服,听你大谈你是如何的酷。所以你想消灭你父母那一辈子中的“寄生虫”来拯救雨林的话,你还是先去清除你房间衣柜里的虫子吧。

29、你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仍在作出类似的区分。在某些学校已经废除不及格分,只要你想找到正确答案,学校就会给你无数机会。这和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没有一点相似之处。

30、生活不分学期。你并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没有几位雇主乐于帮助你发现自我,自己找时间做吧。

篇2:关于比尔盖茨的成功故事

比尔盖茨成功故4:魄力惊人,敢于冒险下赌注

风险就是指未来可能发生的任何危险。风险是一种非常有诱惑力的未知数。它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变成闪闪发光的金子,也可能让我们丧失所有。但是如果没有风险,就没有一切。

不知你是否听说过轮盘赌。对于一个深信赌术的赌徒来说,大赌注可能意味着大输,也可能是大赢。比尔.盖茨不是赌徒,但他却敢于冒险下重注。而这也正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

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有时就难在抉择。比尔.盖茨也曾遇到过一次。在是否发展16位芯片的市场浪潮中,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就像一场赌博,看比尔.盖茨把赌注押到哪一类机器上。当时有8086芯片,有Z-8000芯片,除此之外,还有摩托罗拉68000芯片和其他一些芯片,很难弄清楚究竟谁将是最后的优胜者。像当时所有商人一样,为了保险起见,比尔.盖茨都在上面押下了赌注,但是没有实现创纪录的销售。

其中UNIX2-000芯片在当时是被认为比较有前景的。它是1969年左右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实验室里用C语言创作出来的。它的特点是兼容,不像一些专用的操作系统那样,必须在特殊机器上才能使用。在理论上,UNIX可以在任何计算机上运行。

由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免费转让了教育许可权,这使全世界的学术机构迅速把UNIX2-000推崇成为行业上的一个标准。与此同时,整个世界上也掀起了对UNIX的狂热。

比尔.盖茨知道,无论他是继续普遍撒网,还是最终在UNIX2-000上下重注,都难以脱颖而出。于是,他最终选定了IBM的8088。当时IBM虽然是电脑业的老大,但开发出的这款8088芯片却并不好卖。比尔.盖茨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8088上,在当时看来,这无疑是一次疯狂的赌博行为,至少也应该在两种芯片上都下赌注,以防风险。但比尔.盖茨坚信他的这次冒险肯定能够取得回报的。

正当大家都在冷眼观望的时候,比尔.盖茨已经开始行动了。在1980年比尔.盖茨与IBM开始合作开发个人计算机,使用的芯片自然是8088。在微软与IBM的努力下,他们成功了。随着DOS系统的推出,这种芯片立刻受到顾客的青睐。比尔.盖茨赢了,他的这次冒险取得了高额的回报。这个结果让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的人都不大不小地吃了一惊,这整整是60万美元的软件交易。这为后来比尔.盖茨财富的快速积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风险之于生意场上的人,就好比是常在大海中航行的弄潮儿遇到暴风雨的几率一样。要想成功,勿必需要具有冒险精神。在一门新崛起的工业里更是如此。电脑工业的开发进度就像汽车工业在19以后10年间以及飞机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的进度一样,在成熟之前经历了根本性的、往往是混乱无序的技术和业务变革。“成熟工业”这个短语暗示着更小的风险,然而在很发达的工业里,虽然销售商在大部分领域里都接近平等,但冒一下信息技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风险,是做出产品和市场突破的最佳方法。一个基本的竞争胜负的区别标志,就是各公司使用网络工作方式的不同办法。

不仅仅是电脑行业,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冒险精神,敢于冒险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财富。

比尔盖茨成功故事5:意识超前,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加速、加速、再加速,是这个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财富就是在赢得时间上获取的。在节奏快得让人吐血的现代社会中,时间就是金钱。在比尔.盖茨看来,时间的重要性是无法形容的。

要想不落后于时代,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个时代的领跑者,那么你就会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1973年6月,在美国哈佛大学。18岁的科莱特认识了与他同龄的一个美国小伙子,这个小伙子长着一副娃娃脸,满头金发。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位小伙子邀请科莱特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应用软件,因为教科书中已解决了当时进位制路径转换的难题。

这是科莱特想都没想过的问题,因为他来这里是求学的,不是来闹着玩的。再说对Bit系统,他们的导师默尔斯博士才教了点皮毛,要开发Bit财务应用软件,不学完大学全部知识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绝了那位小伙子的邀请。

10年后,科莱特成为美国哈佛大学计算机Bit方面的博士;那位退学的金发小伙子则在这一年进入了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1992年,科莱特继续努力攻读,拿到博士后学位;而那位美国金发小伙子的个人财产在这一年则仅次于华尔街股市大亨沃伦.巴菲特,达到65亿美元,成为全美第二富豪。1995年当科莱特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条件,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位金发小伙子则已经绕过Bit系统,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其性能比Bit软件快1500倍,并且在半个月内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个代表着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也随之响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是比尔.盖茨聚财的秘诀,也是微软独占鳌头的秘诀。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认为,只有完全具备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从事创业,但是,在世界创业历史上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再从事发明创造的人很少。不少世界富翁,都是在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直接对准了目标,然后在赚钱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补充知识。创业有的时候靠的是一个契机,假如等到比尔.盖茨学完所有的知识再去创办微软,他还会成为世界首富吗?

在世界上,创造财富似乎存在着这么一个不可颠破的真理:对一件事,如果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成熟才去做,那么他也许要永远等下去,财富也就可能会从他身边溜走,因此必须时刻保持领先的地位。

害怕失败是促使比尔.盖茨永远走在时代前列的心理原因。虽然他是世界首富,怕失败的心理仍然驱使他继续追求更高的成就。在1990年的一次访问中,比尔.盖茨告诉记者说:“我害怕失败,绝对如此,每天我进到这间办公室,都自问:我们是否仍然辛勤工作.有人超过我们吗.这种或那种产品真的很好吗.我们能不能再加点油,让东西更好呢.”

这类话从一般人的嘴里说出来,可能会让人觉得没什么,但比尔.盖茨不一样,他喜欢速度,他喜欢飞一般的感觉。他喜欢速度快的汽车和游艇,他拥有两部保时捷汽车和两艘游艇,尽管接到过很多超速罚单。

在21世纪初期,比尔.盖茨继续沿用自己的速度飞速向前。20世纪90年代末期,微软曾经在美国有线电视和电信公司中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并将其研发力量分散在许多领域,其中包括MSN互联网业务部门和许多消费者Web服务。当然,微软知道自己的财富来自哪里,其销售软件方面的努力也在一直得到强化。尽管微软在应用软件、PC软件、操作系统上很出色,但是比尔.盖茨始终没有放慢自己的脚步。在过去10年,比尔.盖茨和微软在不同方向进行尝试。领先的优势让他尝遍了甜头。在创业网络公司时,微软以10亿美元的价值出售了Expedia,而成本创建费用只花了7000万美元,这在比尔.盖茨的创业史中,是一个非常值得自豪的成绩。

无论是在操作系统领域,还是在机顶盒领域,微软已经成功占领全球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在手机领域,微软现在也正迎头赶上。在视频游戏领域,微软也毫不逊色。抢先领跑使得微软占尽了天时地利。

如今微软又推出了平板电脑、CarPoint、XboxCarPoint,其中平板电脑在上市第一年就有50万部的销售量。盖茨希望在以前实现他们的梦想,即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都能让各种规格的设备进行合作,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不必把大量时间花在设备间转移信息上。

而这种设想的雏形已经开始显现,微软公司的WindowsXP媒体中心版,就是一种让人们在房间里享受自己数码照片、音乐和视频播放的专用软件,成为了微软攻占所有用户客厅的最锋利武器,微软希望这套系统能像DOS、WINDOWS等操作系统一样普及整个人类世界。

,比尔.盖茨的梦想在继续,微软的梦想也在继续,人类的梦想更在继续。比尔.盖茨作为领跑者正在用他深邃睿智的目光搜寻着一条通往财富顶端的康庄大道。

比尔盖茨成功故事6:成功就要付出必要代价

赚钱的捷径是跟成功人士合作。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跟成功人士合作,就好像搭“顺风车”,能大大缩短自己的行期,即使是不平等条约也要签。

在生意场上,1+1不仅仅是等于2,有时甚至还会大于2。比尔.盖茨就是深谙生意场上的这条潜规则,不断地寻求自己的合作伙伴。其中比尔.盖茨最有眼光、最具战略决策的莫过于搭蓝色巨人IBM的车子。这次成功的合作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

1980年8月的一天,IBM公司有人给比尔.盖茨打电话,说有两个人希望会见他,请他安排一个时间。比尔.盖茨不以为然,以为不过是一件普通的生意洽谈,因为此前IBM公司曾与他商量过购买软件的事。而他这天刚好有个约会,便告诉来电话的人,说会晤是可以的,但只能定在下周。对方却没有理睬他的话,只是说,这两个人是IBM公司的特使,两个小时后就将飞到西雅图。

比尔.盖茨做梦也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IBM公司的人会派特使主动来访。他马上意识到事关重大,就毫不犹豫地取消了原来的约会,打起精神准备迎接IBM公司的特使。

IBM公司,即全球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创建于19。20世纪代,它是最大的时钟制造商,后来又研制成电动打字机并独霸市场。从1951年起,这家公司开始经营电脑。到70年代,它控制了美国60%的电脑市场和大部分欧洲市场。由于这家公司数以千计的经营人员身着蓝色制服出没于世界各地,所以被人称为“蓝色巨人”。

到1980年,IBM公司已有34万雇员,在电脑硬件制造方面独占鳌头,占据了80%以上的大型电脑市场。而且他们的软件也一向自行设计,不依赖微软之类的软件设计公司。这也是比尔.盖茨起初对IBM公司没有多大热情的原因。

那么,IBM公司为什么派特使“下顾”微软这家小公司呢.原来,IBM公司一向致力于发展大型电脑,对微型个人电脑不屑一顾。当微型电脑市场呈现蓬勃之势时,IBM公司才意识到犯了一个大错误。为了迎头赶上,公司决策层打算收购发展潜力最佳的苹果公司。然而苹果公司正在走鸿运,并没有出售的打算。于是,IBM公司决定实行“西洋棋计划”,组成一个委员会,专门负责开发个人电脑。委员会的成员详细研究了苹果公司及其他一些公司在这一领域领先一步的经验,得出两个结论:一是鼓励和支持那些独立的软件开发公司,让它们大量开发软件;一是建立起一个公开的结构,带动一大批软件公司发展。委员会决定按这个路子走。这等于改变了IBM公司过去一切“自力更生”的传统。为了给日后的宣传造势,这个委员会决定与其他公司秘密合作,以取得一鸣惊人的轰动性。

在众多软件公司中,IBM“西洋棋计划”委员会发现微软公司特别引人注目,该公司包括BASIC在内的几个基本软件已经在微型电脑领域成为标准,它的产品销售量每年都要翻一番,显示了很强的发展前景。因此,该委员会决定同微软公司接触,这才有了开始的一幕。

虽然比尔.盖茨对那个电话的确切含义还拿不准,但知道肯定是一件大事。为稳妥起见,他找来史蒂夫.鲍尔默一起商量。鲍尔默也猜不透IBM公司的用意何在。但他也同样认为,对IBM特使的到来,应该认认真真地对待。

会晤那天,他们穿得整整齐齐,这种情况在微软公司实在是不常见。在微软,人们惯常的装束是圆领衫、休闲裤和耐克运动鞋。也许是没穿惯西装的缘故,比尔.盖茨的西装很不合适,也没有派头。所以一开始,IBM的特使萨姆斯和哈灵顿还以为比尔.盖茨不过是微软公司的一个办事员。

但是很快,他们的想法改变了。他们认为比尔.盖茨是他们所见过的最了不起、最聪明的人,这就叫做“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鲍尔默也参加了那天的会谈。在会谈之前,他们被要求先在IBM公司的协议上签字。协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得泄露专利信息和与IBM合作的秘密,但可以自由地披露讨论中没有限制的内容。

为了保密,萨姆斯和哈灵顿并未透露IBM的“西洋棋计划”,只是暗示IBM正在考虑某种项目,可能是和另一种电脑一样的插入式卡,还说这是一个紧急任务。

尽管萨姆斯掌握了微软公司的许多情报,但他没想到微软公司已经有了40名雇员和一个很不错的办公室。他掌握的是微软公司几个月前的情况,他的确想不到这家小公司的发展会这么快。萨姆斯相信微软公司能够成功地为IBM搞出软件来,但能否按IBM提出的日子交货,他还是有些担心。

萨姆斯对安全问题尤其担心。在他看来,以比尔.盖茨一伙人的本事,很容易偷窃一两个IBM技术。为此,他要求比尔.盖茨必须减少这方面的危险。

萨姆斯和哈灵顿返回IBM时,对微软公司已有了底,他们确信这伙年轻人的确是能干大事的人。

比尔.盖茨对IBM公司的主动要求合作既惊讶又惊喜。这是美国电脑市场上最大的一家客户,一个小小的软件公司能够同它做成生意,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再看IBM,不论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管理水平还是市场形象,无一不显示出一派大家风度。只不过,合作项目到底是什么,比尔.盖茨还是猜不透,因为IBM公司的特使并没有说明。

1980年8月16日,IBM公司终于确定该合作项目是开发8088芯片。此前,IBM公司还给微软公司送来3页正式文件,上面详细说明了微软公司应履行有关保密责任的临时条款。

文件上说,对于IBM的机密消息,微软公司不得泄露给第三方,同时必须采取防止泄密的措施;IBM可以在不预先通知微软公司的情况下,随时检查微软公司履行保密责任的情况。此外,该协议还规定,IBM不愿意接受微软公司方面的机密信息,因此也不负保密责任。这个临时条款,最大的受益者显然是IBM,而微软公司却丧失了很多权利,稍有闪失,将付出很大的代价。如果微软公司不慎泄露了IBM公司的秘密,将承担法律责任;而微软公司的秘密为IBM公司所用,连官司也没法打。尽管比尔.盖茨知道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还是爽快地签了字。因为他知道,除非他不想与IBM公司做生意,否则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比尔.盖茨不仅眼光独到,而且还相当英明,因为,比尔.盖茨深知,只有和强者合作才是微软走向成功的捷径,也是创造财富最快的道路。

在比尔.盖茨及IBM的努力下,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就在纽约宣布新型个人计算机问世,并展出了它的第一台样品。

展出的这台机器带有一个磁盘驱动器,只有16K内存,初步标价为1565美元,通过拍卖,价格升至6000美元。但是随机提供的应用程序却不多,只包括一个普通的扩展表格程序。一个字处理程序,最具关键性的操作系统还没有推出。此时的微软正在加速开发DOS的新版本。

这是一个轰动事件,美国新闻界立刻广为报道,各专家学者也对它纷纷作出评价。影响很大的《华尔街日报》说:“IBM公司以崭新姿态进入个人计算机这门新兴产业,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位蓝色巨人能够在内主导这个产业。”还说,“IBM的产品比它的竞争对手的产品能更好地处理较大的课题,并能以清楚明晰的形象来表达信息。”

过了两个月,IBM公司的个人计算机开始在商店里正式出售,它的第一个型号装有一个磁盘驱动器和64K内存。第二年5月,它又推出了一种带两个磁盘和320K内存的机型。按照产业分析家们的看法,IBM开发的个人计算机应该算作是第三代产品。第一代个人计算机应是微型工具和测距系统公司的阿尔塔8080机及其他一些大同小异的仿品;第二代个人计算机应是苹果公司、坦迪公司等生产的8位微处理器机型,它的只读存储器(ROM)里装有BASIC语言。IBM的产品具有16位微处理器,它是以专业人员为对象而开发的产品。

IBM的计算机以其开放标准赢得了市场,它的硬件在无形中成了这个领域的实际标准。它的销售主要对象已经不再是业余爱好者,而是各个工作场所。而且公司的宣传也十分成功,它采用了玫瑰色图案,令人感到愉快友好。不久,订单就像雪片一样飞来,工厂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仍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一年之后,公司就售出了13000多台计算机,收入达到4300万美元;再过一年,计算机的销售已经突破50万大关。而实力雄厚的惠普、数字设备公司、德州仪器公司、施乐公司,都在计算机市场上纷纷被逐,因为它们的机器在兼容性方面无法同IBM相匹敌。

比尔.盖茨说:“用户们充满信心地购买了IBM个人计算机。”1982年,软件开发者们开始抛出在这个操作系统下运行的应用程序。每一个新的应用程序都增加了IBM个人计算机成为工业界事实标准的潜在实力。很快,大多数新的、最好的软件,例如Lotusl—2—3以DOS为平台编写出来了。米奇.卡帕和乔纳森.萨克斯创造的Lotusl—2—3,使制表软件产生了一场革命。最初电子制表的发明者丹.布里克和鲍勃.弗兰克斯顿设计的产品VisiCals值得大大赞扬,但是Lotusl—2—3一出现,它们就黯然失色了。

IBM公司的一举成功,更是比尔.盖茨的成功。自此,美国计算机市场的竞争格局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实力雄厚的苹果公司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它的竞争对手IBM公司的祝贺,它在《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一整版广告,其中有这样的语句:“苹果欢迎IBM”,“将计算机的威力放到个人手中,就可能使他们的工作、思考、学习、通信,以及他们消磨闲暇时间的方式,都得到改善”,“我们期待着竞争带来巨大成果,使美国这项高技术走向世界”。这是一个颇有点苦涩的祝贺,苹果总裁约翰.斯考利打趣说:“登这样的广告,就好像小红帽欢迎大灰狼,大公鸡欢迎黄鼠狼。”他们看到了IBM的前景和自己面临的挑战。不过,苹果公司也非平庸之辈,它必须背水一战,开发新产品,击败IBM。

比尔.盖茨概括了IBM公司取得成功的基本原因。他说:“IBM之所以会成为个人计算机行业的中流砥柱,完全是因为它具有一种强劲的企业活力,能够笼络住一大批富于创建性的人才,使之能够促进其开放结构。IBM树立了这些典范。”他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IBM公司当时的处境:“在计算机行业,IBM更是一位山大王。竞争者们发现很难在高质量的研究和开发方面与IBM争雄。如果一个竞争者妄图登山,IBM就可以集中全力加以阻止,使之几乎无法攀登。但是在个人计算机的沧桑世界中,IBM所处的地位很像一位马拉松赛中的领先者。只要领先者保持原速,或者比其他人跑得更快,他就一定总是处于领先地位,其他竞争者们只好紧追不舍。可是,一旦他有所放松,或是不再奋力拼搏,别的人就会超过他。更何况,对别的长跑者而言,却没有很多障碍物,这一点很快就会清楚的。”

在IBM公司的巨屋中,已经有一个巨人开始,在成长,暂时的合作只不过是一种快速成功的手段,对于比尔.盖茨来说,是成功的,他成功地利用了IBM来为自己壮大实力

篇3:比尔盖茨的成功故事

比爾·蓋茨(Bill Gates)的家人一起談話,最後總會有人提到潑水事件。當時,這位元後來的軟體業大亨還是個12歲的任性男孩,吃飯時跟母親吵了個天翻地覆。他父親在一旁實在受夠了,端起一杯冷水潑到了小蓋茨的臉上。小蓋茨咬牙切齒地說,感謝給我來了場淋浴。

蓋茨家的人之所以經常提到這件事,不僅因為它的戲劇性,還因為,對於老蓋茨(Bill Gates Sr.)來說,這是他少有的發火的時候。這次吵架預示著一個性格暴躁的小男孩的生活將出現轉折,他從此走上一條使他成為日後為公眾所知的比爾·蓋茨的道路,成了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的創始人、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在比爾·蓋茨的成功故事背後,是他的父親老蓋茨。老蓋茨恢復了被一個男孩打破的家庭平衡,這個男孩彷佛一夜之間長大了,具備了成年人的智慧。當兒子沖進殘酷的商業世界並在其中蓬勃發展的時候,老蓋茨靜靜地在一旁為他出謀劃策。當巨大的財富給兒子帶來新的壓力時,老蓋茨加入進來,發起了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私人慈善基金。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蓋茨父子及他們的家人首次透露了他們家庭生活中的許多細節,包括小蓋茨從事諮詢業的經歷,以及他早期對電腦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場家庭危機的結果。家庭內部講求紀律和追求自由的力量有時會互相衝突,而這些力量的共同作用塑造了比爾·蓋茨的性格。

老蓋茨身高6英尺6英寸,幾乎比兒子整整高出一頭。眾所周知,老蓋茨比兒子更擅長交際,但他們都有敏銳的才智,而且同樣直率,這種直率在一些人看來可能有點唐突。他不喜歡反省自己,而且他不認為自己在兒子的生活中有多大的重要性。

比爾·蓋茨背後的人

老蓋茨在的一次演講中對一群非營利組織的領導者說,作為一名父親,我從沒想到那個在我家裡長大、吃著我的飯、名字也跟我一樣的愛爭論的小男孩將來會成為我的老闆。但事實就是這樣。

蓋茨家一直都很寧靜。老蓋茨和妻子瑪麗有3個孩子:克利斯蒂(Kristi)、比爾(1955年出生)和利比(Libby)。這是一個親密的家庭,家人熱衷於競賽:各種棋盤遊戲、紙牌、乒乓球。還有各種固定習慣:比如每個周日同一時間的大餐;耶誕節的時候,全家每個人都穿同樣的睡衣。雖然老蓋茨深深參與到孩子們的生活裡,但他在感情上卻多少有點內斂,孩子們認為,這可能是他那代人的普遍特點。老蓋茨身材高大,加上身為律師喜歡小心措詞的習慣,也讓他有時顯得有點嚇人。他的大女兒克利斯蒂·布萊克(Kristi Blake)說,他回到家,坐到椅子上然後吃飯,但從來沒有諸如來個擁抱這樣的溫馨舉動。

在西雅圖一家律師事務所從業期間,老蓋茨將撫養孩子的日常工作大部分都留給了妻子。蓋茨太太是西雅圖一位銀行家的女兒,就讀高中和大學時,她一直都是運動員和優秀學生。她是在大學遇到老蓋茨的。後來她成了一名全職志願者,還曾在企業董事會任職。

蓋茨的妹妹莉比·阿米特洛特(Libby Armintrout)說,她是最忙碌的家長,而且對我們抱有很高的期望。不僅關心我們的學習成績,還包括方方面面,比如我們在公共場合的行為,以及如何與人交往。

意志的鬥爭

蓋茨從小就非常努力。他從頭到尾讀完了整部《世界大百科全書》。他的父母也鼓勵他多讀書,但凡蓋茨想讀的書,他們都會買給他。

老蓋茨說,兒子在11歲時便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智力水準,經常向父母問一些國際關係、商業和生命本質的問題。老蓋茨說,這些問題很有趣,我認為這樣很好。現在可以告訴你,他母親並不欣賞這一點,甚至令她感到不安。

此時,蓋茨已開始不斷衝撞母親意欲控制他的本能,不斷引爆意志的較量。瑪麗對兒子的一切期待──保持房間乾淨、按時吃飯、不要咬鉛筆──忽然間成為雙方摩擦的起源。最終,兩人爆發了一場激烈爭吵。

蓋茨12歲那年,在一次晚餐時,他同母親的大戰終於達到了高潮。在餐桌上,蓋茨沖著母親大吵大嚷,他現在將其描述為“極其不敬,帶有狂妄自大的孩子般的粗魯”。

一向好脾氣的老蓋茨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怒火,將一杯水潑到了兒子的臉上。

他和妻子還帶孩子去看了心理醫生。蓋茨後來回憶道,他當時向心理醫生說,正在與想控制他的父母爆發戰爭。據說心理醫生當時告訴老蓋茨和瑪麗,他們的兒子最終將贏得“獨立戰爭”的勝利,他們最好減少對他生活的干涉。

少見的獨立性

從13歲開始,蓋茨就有了相當大的獨立性,這在當時很少見。有些晚上,他會去華盛頓大學享受免費使用的電腦。他大部分時間都不呆在家裡,就像他父親小時候一樣。蓋茨曾在奧林匹亞呆過,在那裡的州立法機構聽差,也曾在華盛頓特區的國會聽差。大四時,他休學去華盛頓州南部的一個發電廠做了程式師。當時,蓋茨與未來的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聯手設計了用於計算道路車流量的“Traf-O-Data”設備,這也是兩人之間的首次主要合作。

他的父母對他非常支持。當蓋茨從哈佛退學,搬到新墨西哥州阿爾派克基開創微軟時,他們默許了。像蓋茨這樣的決定通常很難獲得支持的。

蓋茨的父親說,我和瑪麗都對他的決定很擔心,我想她比我還要更加擔心一點兒;我們倆的期望和那些正在上大學的孩子們的父母們的平凡期望一樣,就是希望孩子能拿學位。

篇4: 比尔盖茨的成功故事

盖茨是为电脑而生的,而他也把电脑带入到了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盖茨进入湖滨中学之后迷上了电脑,从此就无心上其他课,每天都泡在计算中心。从8年级开始,他就和同学一起帮人设计简单的电脑程序,以此赚取零用钱。盖茨的好朋友保罗・艾伦(后来和盖茨一起创立了微软公司)回忆说,“我们当时经常一直干到三更半夜,我们爱死了电脑软件的工作,那时侯我们玩的真开心。”

盖茨说,“那时侯,保罗常常把我从垃圾桶上拉起来,而我却继续趴在那里不肯起来,因为在那里我找到一些上面还沾着咖啡渣的程序设计师的笔记或字条,然后我们一起对着这些宝贵的资料研究操作系统。”

盖茨上9年级的时候,TRW公司的工程师在架设西北输电网络时遇到了问题,一筹莫展。这时候,他们发现了湖滨中学计算中心的一份《问题报告书》,当场打电话给制作这份报告的两位“侦测错误大师”(盖茨和艾伦),希望他们两人能来帮助排除问题。但他们压根没有想到,这两位大师居然只是9年级和级的学生!

篇5: 比尔盖茨的成功故事

1973年夏天,盖茨以全国资优学生的身份,进入了哈佛大学。在那里,他仍然无法抵抗电脑的诱惑,于是就经常逃课,一连几天呆在电脑实验室里整晚整晚地写程序、打游戏。

1975的冬天,盖茨和保罗从MITS的Altair机器得到了灵感的启示,看到了商机和未来电脑的发展方向,于是他们就给MITS创办人罗伯茨打电话,说可以为Altair提供一套BASIC编译器。罗伯茨当时说:“我每天都收到很多来信和电话,我告诉他们,不论是谁,先写完程序的可以得到这份工作。”于是盖茨和保罗回到哈佛,从一月到三月,整整8个星期,他们一直呆在盖茨的寝室里,没日没夜地编写、调试程序,他们几乎都不记得寝室的灯几时关过,最后,他们终于成功了,两个月通宵达旦的心血和智慧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BASIC编译器,MITS对此也非常满意。

三个月之后,盖茨敏感地意识到,计算机的发展太快了,等大学毕业之后,他可能就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他毅然决然地退学了。然后,和保罗创立了微软公司。

公司刚起步的时候,冲劲十足、精力充沛的的盖茨和保罗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疲倦和劳累,他们在一间灰尘弥漫的汽车旅馆中租用了一间办公室,开始了艰苦的创业旅程。他们挤在那个杂乱无章、噪音纷扰的小空间中,没日没夜地写程序,饿了就吃个比萨饼充饥,实在累的受不了了就出去看场电影或开车兜兜风解困……

正当他们不知疲倦朝着梦想的电脑王国挺进的时候,微软卷入了一场灾难性的官司中……

当时软件盗版情况特别严重,大大损害了盖茨的利益,盖茨认为罗伯茨对市场上BASIC编译器的盗版应该负责,于是将它收回卖给了Perterc公司,但这之前他曾经和罗伯茨签署过该软件的协议,允许MITS在十年内使用和转让BASIC程序和源代码。

很快,MITS就将微软送了法庭的被告席,高昂的律师费令盖茨不知所措,与此同时,Perterc也拒绝支付微软版权费,法院仲裁过程慢如蜗牛,收入的减少和庞大的开支把微软送到了濒临破产的境地,盖茨和保罗几乎都捱不过去了。

盖茨对那段经历至今历历在目,“他们企图把我们饿死,我们甚至付不出律师费,所以当他们有意与我们和解时,我们几乎就范。事情到了那么糟糕的地步,仲裁者用了9个月才发布那该死的裁决……”

不过,他们终于熬过来了,微软赢了这场官司。

其实,盖茨当时完全可以向父母借钱,相信他的父母也会帮他度过难关的,但他没有,盖茨坚持微软必须自力更生。盖茨就是这样自己白手起家、艰难地、一步一步打下天下的。

盖茨一直是一个以工作狂而著称的人物,即使到了39岁结婚的时候,他还经常加班工作到晚上10点以后,对于以前任何一个亿万富翁来说,这都是没有的事。尽管微软公司一向以员工习惯性加班拼命工作而闻名,但那些工作的眼冒金星的员工还是心悦诚服地说,他们之中几乎没有谁能比盖茨更辛苦。

比尔盖茨的成功名人名言

比尔盖茨成功有什么原因

比尔盖茨的童年故事

比尔盖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关于成功的小故事

我的成功小故事

名人的成功小故事

10个励志成功小故事

经典的成功小故事

关于励志成功的小故事

比尔盖茨成功的小故事(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比尔盖茨成功的小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