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有哪些复习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再让我睡会

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有哪些复习题(共含10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再让我睡会”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有哪些复习题

篇1: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有哪些复习题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6.矩形的对角线长为20,两邻边之比为3:4,则矩形的面积为( )

A.56 B.192

C.20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将直线y=kx﹣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可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

A.y=kx﹣3 B.y=kx+1 C.y=kx+3 D.y=kx﹣1

8.函数y=(k﹣3)x+2,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值可以是( )

A.1 B.2 C.3 D.4

9.已知函数的图象过点(0,3)和(﹣2,0),那么直线下面的点( )

A.(4,6) B.(﹣4,﹣3) C.(6,9) D.(﹣6,6)

10.函数y=kx+k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1.如图所示,小明从坡角为30的斜坡的山底(A)到山顶(B)共走了200米,则山坡的高度BC为米.

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再添加一个条件(写出一个即可),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图形中不再添加辅助线)

13.函数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一组数据有40个,把它分成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是10,5,7,6,第五组的频率是0.2,则第六组的频率是.

15.函数y=(k+1)x+k2﹣1中,当k满足时,它是函数.

16.菱形的周长是20,一条对角线的长为6,则它的面积为.

17.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18.将一个正三角形纸片剪成四个全等的小正三角形,再将其中的一个按同样的方法剪成四个更小的正三角形,如此继续下去,结果如下表.则an=.(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所剪次数 1 2 3 4 n

正三角形个数 4 7 10 13 an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2分)

19.如图,在△ABC中,CE,BF是两条高,若A=70,BCE=30,求EBF与FBC的度数.

20.已知y+6与x成正比例,且当x=3时,y=﹣12,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21.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某校举行了以爱我黄石为主题的图片制作比赛,评委会对200名同学的参赛作品打分发现,参赛者的成绩x均满足50x100,并制作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若依据成绩,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参赛同学中抽40人参加图片制作比赛总结大会,则从成绩80x90的选手中应抽多少人?

(3)比赛共设一、二、三等奖,若只有25%的参赛同学能拿到一等奖,则一等奖的分数线是多少?

22.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多什么米?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9分,满分18分)

23.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鼓励市民节约用电,我市从7月1日起,居民用电实行一户一表的阶梯电价,分三个档次收费,第一档是用电量不超过180千瓦时实行基本电价,第二、三档实行提高电价,具体收费情况如右折线图,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用电量是180千瓦时时,电费是元;

(2)第二档的用电量范围是;

(3)基本电价是元/千瓦时;

(4)小明家8月份的电费是328.5元,这个月他家用电多少千瓦时?

2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在AD、BC边上,且AE=CF.

求证:

(1)△ABE≌△CDF;

(2)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六、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25.如图,在菱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E为AB的中点,DEAB.

(1)求ABC的度数;

(2)如果 ,求DE的长.

26.如图,在Rt△ABC中,B=90,AC=60cm,A=6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4cm/秒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cm/秒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秒(0

(1)求证:AE=DF;

(2)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3)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复习题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 其中二次根式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可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4,5,6 B、2,3,4 C、11,12,13 D、8,15,17

3.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AB∥CD,AD=BC B、AB=AD,CB=CD C、AB=CD,AD=BC D、∠B=∠C,∠A=∠D

4.若 为二次根式, 则m的取值为( )

A、m≤3 B、m<3 C、m≥3 D、m>3

5.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函数y=-5x+3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

A、一、二、三 B、二、三、四 C、一、二、四 D、一、三、四

7. 在Rt△ABC中,AB=3,AC=4,则BC的长为( ).

A、5 B、 C、5或 D、无法确定

8.数据10,10, ,8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那么这组数的中位数是( )

A、10 B、8 C、12 D、4

9.如 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和6,那么连接该三角形三边中点所得三角形的周长

可能是( )

A、6 B、8 C、10 D、12

10.函数y=ax+b与y=bx+a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题,每小题3分, 共24分)

11.计算: =_______。

12.若 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

13.在□ABCD 中,若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 _,则四边形ABCD是矩形。

14.已知一组数据10,8,9,a,5众数是8,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________________。

15.△ABC是等边三角形,AB=4cm,则BC边上的高AD=______ _。

16.下列函数① 是函数的是_______。(填序号)

17.菱形的对角线分别为6cm和8cm,则它的面积为______。

18.已知a,b,c是△ABC的三边,且满足 则△AB C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 题(本大题共6题 共46分)

19.(本题6分)计算:

20.(本题7分)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21.(本题7分)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AB为8cm,长BC为10cm.当小红折叠时,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想一想,此时EC有多长?

22.(本题8分)直线 与 轴、 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8,0).

(1)求 的值;

(2)若点P 是直线在第一象限内的动点 ,试确定点P的坐标,使

△OAP的面积为12.

23.(本题8分)下表是某校八年级(1)班20名学生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统计表

成绩(分) 60 70 80 90 100

人数(人) 1 5 x y 2

(1)若这2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数为82分,求x和y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设这20名学生本次测验成绩的众数为 a,中位数为b,求a,b的值.

24.(本题10分)如图,□ABCD中,点O是AC与BD的交点,过点O的直线与BA、DC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

(1)求证:△AOE≌△COF;

(2)请连接EC、AF,则EF与A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说明理由.

篇2: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有哪些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设要求的)

1.下列几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 )

A.2,3,4 B.4,5,6 C.6,8,11 D.5,12,13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点P(﹣2,3)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A.(2,3 ) B.(﹣2,﹣3) C.(﹣2,3) D.(﹣3,2)

4.下列汉字或字母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5.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篇3:八年级暑期数学复习题

八年级暑期数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

A.了解南平市的空气质量情况

B.了解闽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

C.了解南平市居民的环保意识

D.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

2.为了了解我市参加中考的15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了1000名学生的视力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四个判断正确的是( ).

A.15000名学生是总体

B.1000名学生的视力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D.15000名学生是个体

3.某地区有8所高中和22所初中,要了解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抽样方式获得的数据最能反映该地区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是( ).

A.从该地区随机选取一所中学里的学生

B.从该地区30所中学里随机选取800名学生

C.从该地区的一所高中和一所初中各选取一个年级的学生

D.从该地区的22所初中里随机选取400名学生

4.已知某校八年级500名学生的一次普法知识竞赛成绩,现在想知道每个分数段内的人数,需要做的统计工作是( ).

A.抽取样本,用样本估计总体

B.求平均成绩

C.进行分组,整理数据分布情况

D.找中位数与众数

5.已知某样本的方差是4,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

A.2B.±2C.4D.16

6.某学校为了了解九年级体能情况,随机选取30名学生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并绘制了如图的直方图,学生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之间的频率为( ).

A.0.1B.0.17C.0.33D.0.4

7.已知一个样本,共100个数据,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之比为1∶3∶4∶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频数最小的一组数据的个数是10

B.数据最多的一组的频率是4

C.最后一组的数据个数为20

D.第一组的频率是0.1

8.如果一组数据x1,x2,…,xn的方差是3,则另一组数据x1+5,x2+5,…,xn+5的方差是( ).

A.3B.8C.9D.14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一组数据:12,13,15,14,16,18,19,14,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__________.

10.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表:

班级参赛人数中位数方差平均字数

甲55149191135

乙55151110135

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结论:①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②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③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11.某校组织了一次向玉树地震灾区学校的捐款活动,其中初三(1)班50名学生捐款情况如下表所示,则捐款数据中5(元)的频数与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

捐款(元)14578910121650

人数13655315741

12.某次跳绳比赛中,统计甲、乙两班学生每分钟跳绳的成绩(单位:次)情况如下表:

班级参加人数平均次数中位数方差

甲班45135149180

乙班45135151130

有下面三个命题:

①甲班平均成绩低于乙班平均成绩;

②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成绩的波动大;

③甲班成绩优秀人数少于乙班成绩优秀人数(跳绳次数≥150次为优秀).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

13.九年级(1)班共50名同学,如图是该班结业体育模拟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满分为30分,成绩均为整数).若将不低于29分的成绩评为优秀,则该班此次成绩优秀的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

九年级(1)班50名同学体育模拟测

试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

三、解答题(共48分)

14.(12分)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说说你的理由.

(1)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

(2)了解全国中学生的体重与饮食情况;

(3)企业招聘,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

(4)调查某大型养鱼池中现有鱼的数量.

15.(8分)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小颖、小丽、小萍三个同学分别设计了一个方案:①小颖:检测出全班同学的视力,以此推算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②小丽:在校医院发现了全校各班的视力表,以此推算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③小萍:在全校每个年级的一班中,抽取学号为5的倍数的10名学生,记录他们的视力情况,从而估计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这三种做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从这个事例中你体会到想得到比较准确的估计结果,在收集数据时要注意些什么?

16.(14分)某市为严禁酒后驾驶与超速行驶,切实保障交通安全,加强了各项交通督查力度.某次将雷达测速区监测到的一组汽车的时速数据整理,得到其频数及频率如下表(未完成):

数据段频数频率

30~40100.05

40~5036

50~600.39

60~70

70~80200.10

总计1

注:30~40为时速大于等于30千米而小于40千米,其他类同.

(1)请你把表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如果此地汽车时速不低于60千米即为违章,则违章车辆共有多少辆?

17.(14分)为了从甲、乙两名同学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在同等的条件下,教练给甲、乙两名同学安排了一次射击测验,每人打10发子弹,下面是甲、乙两人各自的射击情况记录(其中乙的情况记录表上射中9环、10环的子弹数被墨水污染看不清楚,但是教练记得乙射中9环、10环的子弹数均不为0发):

中靶环数568910

射中此环的子弹数(单位:发)41221

中靶环数567910

射中此环的子弹数(单位:发)313

(1)求甲同学在这次测验中平均每次射中的环数;

(2)根据这次测验的情况,如果你是教练,你认为选谁参加比赛比较合适,并说明理由(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1位).

篇4: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分.

1.算法共有三种逻辑结构,即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算法只能含有一种逻辑结构

B.一个算法最多可以包含两种逻辑结构

C.一个算法必须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

D.一个算法 可以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的任意组合

解析:任何 一种算法都是由上述三种逻辑结构组成的,它可以含有三种结构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

答案:D

2.下列赋值语句正确的是()

A.s=a+1 B.a+1=s

C.s-1=a D.s-a=1

解析:赋值语句的格式为变量=表达式,=的左侧只能是单个变量,故B、C、D均不正确.

答案:A

3.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7x3+3x2-5x+11在x=23时的值,在运算过程中下列数值不会出现的是()

A.164 B.3 767

C.86 652 D.85 169

解析:f(x)=((7x+3)x-5)x+11,

按由内到外的顺序依次计算一次多项式x=23时的值v0=7;v1=v023+3=164;v2=v123-5=3 767;v3=v223+11=86 652.故不会出现D项.

答案:D

4.阅读下列程序框图:

若输出结果为0,则①处的执行框内应填的是()

A.x=-1 B.b=0

C.x=1 D.a=32

解析:先确定执行框内是给x赋值然后倒着推,b=0时,2a-3=0,a=32,a=32时,2x+1=32,x=-1.

答案:A

5.(陕西卷)根据下列算法语句,当输入x为6 0时,输出y的值为()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23、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34、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45、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5

输入x

If x50 Then

y=0.5]

A.25 B.30

C.31 D.61

解析:题目所给函数是分 段函数:当x50时,y=0.5x;当x50时,y=25+0.6(x-50).输入x=60时,y=25+0.6(60-50)=31.

答案:C

6.下面的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

i=0Do i=i+1LOOP UNTIL 2^i2 000 i=i-1PRINT iEND

A.8 B.9

C.10 D.11

解析:由题意知,此程序为循环语句,当i=10时,210=1 024;当i=11时,211=2 0482 000,输 出结果为i=11-1=10.

答案:C

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

A.55 B.89

C.144 D.233

解析:初始值:x=1,y=1,第1次循环:z=2,x=1,y=2;第2次循环:z=3,x=2,y=3;第3次循环:z=5,x=3,y=5;第4次循环:z=8,x=5,y=8;第5次循环:z=13,x=8,y=13;第6次循环:z=21,x=13,y=21;第7次循环:z=34,x=21,y=34;第8次循环:z=55,x=34,y=55;第9次循环:z=89,x=55,y=89;第1 0次循环时z=144,循环结束,输出y,故输出的结果为89.

答案:B

8.下图给出的是计算1+2+4++219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则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是()

A.i=19? B.i20?

C.i19? D.i20?

解析:计算S=1+2+4++219的值,所使用的循环结构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循环应在i20时退 出,并输出S.故填20?.

答案:B

9.(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1,3],则输出的's属于()

A.[-3,4] B.[-5,2]

C.[-4,3] D.[-2,5]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23、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34、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45、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5

解析:读图可知 ,当t[-1,1)时,s[-3,3),当t[1,3]时,s[3,4],所以输出s[-3,4],故选A.

答案:A

10.(青岛高一检测)若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的值为126,则条件①为()

A.n5? B.n6?

C.n7? D.n8?

解析:由题知,第一次循环后,S=2,n=2;第二次循环后,S=6,n=3;第三次循环后,S=14,n=4;第四次循环后,S=30,n=5;第五次循环后,S=62,n=6;第六次循环后,S=126,n=7,满足了S=126,循环结束,所以条件①为n6?.

答案: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将二进制数101 101(2)化为八进制数,结果为__________.

解析:先化成十进制再化成八进制.

101 101(2)=125+024+123+122+02+1=45,

45=55(8)

答案:55(8)

12.下列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__.

x=5y=-20IF x0 THENx=y-3ELSEy=y+3END IFPRINT x-y,y-xEND

解析:x=5,y=-20,由于x0不成立,故执行y=y+3=-17,故x-y=22,y-x=- 22.

输出的值为22,-22.

答案:22,-22

13.(2013湖南卷)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a=1,b=2,则输出的a的值为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a=1,b=2;a=3,b=2;a=5,b=2;a=7,b=2;a=9,所以输出结果为9.

答案:9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23、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34、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45、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5

1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的值为8,则输出S的值为__ ________.

解析:第一次运行,S=2,i=4,k=2;

第二次运行,S=1224=4,i=4+2=6,k=2+1=3;

第三次运行,S=1346=8,i=6+2=8,k=3+1=4;

故输出S=8.

答案:8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2分)设计一个程序,计算12+4 2+72++1002 的值,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6分)

根据程 序框图,编写如下程序:

(WHILE语句)

(12分)

或用UNTIL语句

i=1S=0DO S=S+i^2 i=i+3LOOP UNTIL i100PRINT SEND

(12分)

16.(12分)已知程序框图如图所示,求输出的x值.

解:当x=1时,执行x=x+1后x=2;(2分)

当x=2时,执行x=x+2后x=4,再执行x=x+1后x=5;(4分)

当x=5时,执行x=x+1后,x=6;(6分)

当x=6时,执行x=x+2后x=8,再执行x=x+1后x=9;(8分)

当x=9时,执行x=x+1后x=10;(10分)

当x=10时,执行x=x+2后,x=12,此时128,因此输出的x的值为12.(12分)

17.已知函数y=x2-3x0,2x2-6 x0.编写一个程序,对于输入的每一个x的值,都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并写出算法步骤,画出程序框图.(12分)

解: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x值.

第二步,判断x的范围,

若x0,则y=x2-3,否则y=2x2-6.

第三步,输出y值.(4分)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8分)

程序如下:

(12分)

18.(14分)某高中男子体育小组的100 m赛跑的成绩(单位:s)如下:

12.1,13.2,12.7,12.8,12.5,12.4,12.7,11.5,11.6,11.7.

从这些成绩中搜索出小于12.1 s的成绩,画出程序框图,编写相应的程序.

解:程序框图.

(7分)

程序如下:

i=1WHILE i=10 INPUT Gi IF Gi12.1 THEN PRINT Gi END IF i=i+1WENDEND

篇5: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复习题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复习题精选

一、 仔细想,认真填。(32分每空1分。)

1、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复习卷:一个物体原地不动记作0米,升高7 米记作( )米,下降3 米记作 )米。

2、如果y=15x,x和y成( )比例。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5,另一个内项是( )。

4、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 )比例;圆锥体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成( )比例。

5、把地面15千米的距离用3厘米的线段画在地图上,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在比例尺为1∶的地图上,6厘米的线段代表实际距离( )米,实际距离180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

6、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4分米,高0.5分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是7、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厘米,高是3 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8、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后是一个边长12.56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 )厘米

9、一个圆锥体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相差30立方厘米,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2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二、慎重选择,对号入座。(10分)

1、如果3a=4b,那么a∶b=( )。

①3∶4 ②4∶3 ③3a∶4b

2.一架客机从北京飞往上海,飞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

①成正比例 ② 成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

3. 在数轴上,左边的数一定( )它右边的数。

① 大于 ②小于 ③.等于

4、在一幅地图上,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30千米的实际距离,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①1∶1500 ②1∶15000 ③1∶150000 ④1∶1500000

5、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高和( )成反比例。

① 底面半径 ② 底面积 ③ 底面周长 ④底面直径

6、下面第(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① 7:8和14:16 ②0.6:0.2和3:1 ③19:110 和10:9

7、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体积扩大( )。

①3倍 ②9倍 ③6倍

8、一个圆柱形烟囱,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1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①6280 ②628 ③62.8

9、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 )

①扩大3倍 ②缩小3倍 ③扩大6倍 ④缩小6倍

10、在一个比例尺是200︰1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2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①4米 ②1米 ③ 0.1毫米 ④ 0.4毫米

三、认真推敲,做个好裁判。(10分)

1、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份数和钱数不成比例. ( )

2、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 )

3、天数一定,每天烧煤量和烧煤总量成反比例.( )

4、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5、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

6、如果8A = 9B那么B :A = 8 :9 ( )

7、15:16 和5 :6能组成比例。 ( )

8、圆柱体的.体积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 ( )

9、圆柱体的高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2倍。 ( )

10、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它的高是4厘米,它的底面积是18平方厘米。 ( )

四、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1、解比例。(16分)

⑴ x∶3.5= 1.4∶5.6 ⑵ =

⑶ :4=x : ⑷ :x= :2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32分)

1、下面是秋实水果店运进苹果、香蕉、桔子三种水果数量的扇形统计图.

这三种水果共运进4800千克,根据上图分别计算三种水的重量.

2.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用96块,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用多少块?(用比例解)

3、一个会议大厅里有10根底面直径0.6米,高6米的圆柱形柱子,现在要刷上油漆,每平方米用油漆0.5千克,刷这些柱子要用油漆多少千克?

4、制作一个圆柱形的铁皮水桶,高是45分米,底面周长为37.68分米。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得数保留整数)

5、一个圆柱体形的蓄水池,从里面量底面周长31.4米,深2.4米,在它的内壁与底面抹上水泥。

(1) 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蓄水池能蓄水多少吨? (每立方米水重1吨)

篇6: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及答案参考

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及答案

试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

1.(?烟台)若3x﹣2y=0,则 等于( )

A. B. C. ﹣ D. 或无意义

2.(?上海)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 ﹣ +1=0时,如果设 =y,将原方程化为关于y的整式方程,那么这个整式方程是( )

A.y2+y﹣3=0 B. y2﹣3y+1=0 C. 3y2﹣y+1=0 D. 3y2﹣y﹣1=0

3.(?聊城)使分式 无意义的x的值是( )

A.x=﹣ B. x= C. x≠﹣ D. x≠

4.(?连云港)小华在电话中问小明:“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4,9,12,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提示说:“可通过作最长边上的高来求解.”小华根据小明的提示作出的图形正确的是( )

A. B. C. D.

5.(?永州)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2?a3=a6 B. ﹣2(a﹣b)=﹣2a﹣2b C. 2x2+3x2=5x4 D. (﹣ )﹣2=4

6.(2014?海南)下列式子从左到右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a2+4a﹣21=a(a+4)﹣21 B. a2+4a﹣21=(a﹣3)(a+7)

C.(a﹣3)(a+7)=a2+4a﹣21 D. a2+4a﹣21=(a+2)2﹣25

7.(2014?龙东地区)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 + =1的解是非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2 B. m≥2 C. m≥2且m≠3 D. m>2且m≠3

8.(2014?来宾)将分式方程 = 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正确的是( )

A.x﹣2=2x B. x2﹣2x=2x C. x﹣2=x D. x=2x﹣4

9.(2014?安徽)x2?x3=( )

A.x5 B. x6 C. x8 D. x9

10.(?绍兴)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图中以BC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 )

A.2对 B. 3对 C. 4对 D. 6对

11.(?黑龙江)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 =1的解是非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 a≤﹣1且a≠﹣2 C. a≤1且a≠﹣2 D. a≤1

12.(2014?本溪一模)如图,在△ABC,∠C=90°,∠B=15°,AB的中垂线DE交BC于D,E为垂足,若BD=10cm,则AC等于( )

A.10cm B. 8cm C. 5cm D. 2.5cm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

13.(2003?宜昌)三角形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如下:三角形 ( )内可填入的是 _________ .

14.(2013?株洲)多项式x2+mx+5因式分解得(x+5)(x+n),则m= _________ ,n= _________ .

15.(2014?西宁)计算:a2?a3= _________ .

16.(2014?成都)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 ﹣ =1的解为负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 .

17.(2014?南充)分式方程 =0的解是 _________

18.(2014?沙湾区模拟)如图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点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BE.以下四个结论:

①BD=CE;②BD⊥CE;③∠ACE+∠DBC=45°;④BE2=2(AD2+AB2),

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8小题。19-20每题7分。21-24每题10分。25-26,每题12分)

19.(2013?无锡)计算:

(1) ﹣(﹣2)2+(﹣0.1)0;

(2)(x+1)2﹣(x+2)(x﹣2).

20.(?安顺)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 的解是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

21.(2010?佛山)新知识一般有两类:第一类是不依赖于其它知识的新知识,如“数”,“字母表示数”这样的初始性的知识;第二类是在某些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联系,拓广等方式产生的知识,大多数知识是这样的知识.

(1)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第几类知识?

(2)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之前,你已拥有的有关知识是哪些?(写出三条即可)

(3)请你用已拥有的有关知识,通过数和形两个方面说明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如何或得的?(用(a+b)(c+d)来说明)

22.(2014?镇江)(1)解方程: ﹣ =0;

(2)解不等式:2+ ≤x,并将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3.(2014?梅州)某校为美化校园,计划对面积为1800m2的区域进行绿化,安排甲、乙两个工程队完成.已知甲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是乙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的2倍,并且在独立完成面积为400m2区域的绿化时,甲队比乙队少用4天.

(1)求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分别是多少m2?

(2)若学校每天需付给甲队的绿化费用为0.4万元,乙队为0.25万元,要使这次的绿化总费用不超过8万元,至少应安排甲队工作多少天?

24.(?泉州)已知正n边形的周长为60,边长为a

(1)当n=3时,请直接写出a的值;

(2)把正n边形的周长与边数同时增加7后,假设得到的仍是正多边形,它的边数为n+7,周长为67,边长为b.有人分别取n等于3,20,120,再求出相应的a与b,然后断言:“无论n取任何大于2的正整数,a与b一定不相等.”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若不对,请求出不符合这一说法的n的值.

25.(2013?张家界)阅读材料:求1+2+22+23+24+…+22013的值.

解:设S=1+2+22+23+24+…+2+22013,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

2S=2+22+23+24+25+…+22013+22014

将下式减去上式得2S﹣S=22014﹣1

即S=22014﹣1

即1+2+22+23+24+…+22013=22014﹣1

请你仿照此法计算:

(1)1+2+22+23+24+…+210

(2)1+3+32+33+34+…+3n(其中n为正整数).

26.(2011?连云港)某课题研究小组就图形面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他们发现如下结论:

(1)有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这条边上的对应高之比;

(2)有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夹这个角的两边乘积之比;

现请你继续对下面问题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可直接应用上述结论.(S表示面积)

问题1:如图1,现有一块三角形纸板ABC,P1,P2三等分边AB,R1,R2三等分边AC.经探究知 = S△ABC,请证明.

问题2:若有另一块三角形纸板,可将其与问题1中的拼合成四边形ABCD,如图2,Q1,Q2三等分边DC.请探究 与S四边形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

问题3:如图3,P1,P2,P3,P4五等分边AB,Q1,Q2,Q3,Q4五等分边DC.若S四边形ABCD=1,求 .

问题4:如图4,P1,P2,P3四等分边AB,Q1,Q2,Q3四等分边DC,P1Q1,P2Q2,P3Q3将四边形ABCD分成四个部分,面积分别为S1,S2,S3,S4.请直接写出含有S1,S2,S3,S4的一个等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 解:∵3x﹣2y=0,

∴3x=2y,

∴ = ,

若x=y=0,则分式无意义,

故选D.

2 解:把 =y代入方程 +1=0,得:y﹣ +1=0.

方程两边同乘以y得:y2+y﹣3=0.

故选:A

3.解:根据题意2x﹣1=0,

解得x= .

故选B.

4.解:∵42+92=97<122,

∴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最长边上的高是过最长边所对的角的顶点,作对边的垂线,垂足在最长边上.

故选:C

5.解:A、结果是a5,故本选项错误;

B、结果是﹣2a+2b,故本选项错误;

C、结果是5x2,故本选项错误;

D、结果是4,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6.解;A、a2+4a﹣21=a(a+4)﹣21,不是因式分解,故A选项错误;

B、a2+4a﹣21=(a﹣3)(a+7),是因式分解,故B选项正确;

C、(a﹣3)(a+7)=a2+4a﹣21,不是因式分解,故C选项错误;

D、a2+4a﹣21=(a+2)2﹣25,不是因式分解,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7.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m﹣3=x﹣1,

解得:x=m﹣2,

由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得到m﹣2≥0,且m﹣2≠1,

解得:m=2且m≠3.

故选:C

8.(解:去分母得:x﹣2=2x,

故选:A.

9. 解:x2?x3=x2+3=x5.

故选:A.

10.解:△BDC与△BEC、△BDC与△BAC、△BEC与△BAC共三对.

故选B

11.解:去分母,得a+2=x+1,

解得,x=a+1,

∵x≤0且x+1≠0,

∴a+1≤0且a+1≠﹣1,

∴a≤﹣1且a≠﹣2,

∴a≤﹣1且a≠﹣2.

故选:B.

12.解:连接AD,

∵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BD=15,∠B=15°,

∴AD=BD=10,

∴∠DAB=∠B=15°,

∴∠ADC=∠B+∠DAB=15°+15°=30°,

∵∠C=90°,

∴AC= AD=5cm.

故选C.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2003?宜昌)三角形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如下:三角形 ( )内可填入的是 等边三角形 .

14.(2013?株洲)多项式x2+mx+5因式分解得(x+5)(x+n),则m= 6 ,n= 1 .

15.(2014?西宁)计算:a2?a3= a5 .

16.(2014?成都)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 ﹣ =1的解为负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 k> 且k≠1 .

解:去分母得:(x+k)(x﹣1)﹣k(x+1)=x2﹣1,

去括号得:x2﹣x+kx﹣k﹣kx﹣k=x2﹣1,

移项合并得:x=1﹣2k,

根据题意得:1﹣2k<0,且1﹣2k≠±1

解得:k> 且k≠1

故答案为:k> 且k≠1.

17.(2014?南充)分式方程 =0的解是 x=﹣3 .

18.(2014?沙湾区模拟)如图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点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BE.以下四个结论:

①BD=CE;②BD⊥CE;③∠ACE+∠DBC=45°;④BE2=2(AD2+AB2),

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①②③ .

解:①∵∠BAC=∠DAE,

∴∠BAC+∠DAC=∠DAE+∠DAC,

即∠BAD=∠CAE.

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BD=CE.故①正确;

∵△ABD≌△ACE,

∴∠ABD=∠ACE.

∵∠CAB=90°,

∴∠ABD+∠AFB=90°,

∴∠ACE+∠AFB=90°.

∵∠DFC=∠AFB,

∴∠ACE+∠DFC=90°,

∴∠FDC=90°.

∴BD⊥CE;故②正确;

③∵∠BAC=90°,AB=AC,

∴∠ABC=45°,

∴∠ABD+∠DBC=45°.

∴∠ACE+∠DBC=45°,故③正确;

④∵BD⊥CE,

∴BE2=BD2+DE2.

∵∠BAC=∠DAE=90°,AB=AC,AD=AE,

∴DE2=2AD2,BC2=2AB2.

∵BC2=BD2+CD2≠BD2,

∴2AB2=BD2+CD2≠BD2,

∴BE2≠2(AD2+AB2).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9.解:(1)原式=3﹣4+1=0;

(2)原式=x2+2x+1﹣x2+4=2x+5

20.(2008?安顺)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 的解是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

解:去分母,得2x+a=2﹣x

解得:x= ,∴ >0

∴2﹣a>0,

∴a<2,且x≠2,

∴a≠﹣4

∴a<2且a≠﹣4.

21.(2010?佛山)新知识一般有两类:第一类是不依赖于其它知识的新知识,如“数”,“字母表示数”这样的初始性的知识;第二类是在某些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联系,拓广等方式产生的知识,大多数知识是这样的知识.

(1)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第几类知识?

(2)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之前,你已拥有的有关知识是哪些?(写出三条即可)

(3)请你用已拥有的有关知识,通过数和形两个方面说明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如何或得的?(用(a+b)(c+d)来说明)

解:(1)因为不是初始性的,所以是第二类知识. (1分)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分配律).字母表示数,数可以表示线段的长或图形的面积,等等. (1分)

(3)用数来说明:(a+b)(c+d)=(a+b)c+(a+b)d=ac+bc+ad+db. (7分)

用形来说明,如图所示,边长为a+b和c+d的矩形,分割前后的面积相等. (9分)

即(a+b)(c+d)=ac+bc+ad+db. (10分)

22.(2014?镇江)(1)解方程: ﹣ =0;

(2)解不等式:2+ ≤x,并将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解:(1)去分母得:3x+6﹣2x=0,

移项合并得:x=﹣6,

经检验x=﹣6是分式方程的解;

(2)去分母得:6+2x﹣1≤3x,

解得:x≥5,

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为:

23.(2014?梅州)某校为美化校园,计划对面积为1800m2的区域进行绿化,安排甲、乙两个工程队完成.已知甲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是乙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的2倍,并且在独立完成面积为400m2区域的绿化时,甲队比乙队少用4天.

(1)求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分别是多少m2?

(2)若学校每天需付给甲队的绿化费用为0.4万元,乙队为0.25万元,要使这次的绿化总费用不超过8万元,至少应安排甲队工作多少天?

解:(1)设乙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是x (m2),根据题意得:

﹣ =4,

解得:x=50,

经检验x=50是原方程的解,

则甲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是50×2=100(m2),

答: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分别是100m2、50m2;

(2)设至少应安排甲队工作y天,根据题意得:

0.4y+ ×0.25≤8,

解得:y≥10,

答:至少应安排甲队工作10天4.(2007?泉州)已知正n边形的周长为60,边长为a

(1)当n=3时,请直接写出a的值;

(2)把正n边形的周长与边数同时增加7后,假设得到的仍是正多边形,它的边数为n+7,周长为67,边长为b.有人分别取n等于3,20,120,再求出相应的a与b,然后断言:“无论n取任何大于2的正整数,a与b一定不相等.”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若不对,请求出不符合这一说法的n的值.

解:(1)a=20;

(2)此说法不正确.

理由如下:尽管当n=3,20,120时,a>b或a

但可令a=b,得 ,即 .

∴60n+420=67n,解得n=60,(7分)

经检验n=60是方程的根.

∴当n=60时,a=b,即不符合这一说法的n的值为60

25.(2013?张家界)阅读材料:求1+2+22+23+24+…+22013的值.

解:设S=1+2+22+23+24+…+22012+22013,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

2S=2+22+23+24+25+…+22013+22014

将下式减去上式得2S﹣S=22014﹣1

即S=22014﹣1

即1+2+22+23+24+…+22013=22014﹣1

请你仿照此法计算:

(1)1+2+22+23+24+…+210

(2)1+3+32+33+34+…+3n(其中n为正整数).

解:(1)设S=1+2+22+23+24+…+210,

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2S=2+22+23+24+…+210+211,

将下式减去上式得:2S﹣S=211﹣1,即S=211﹣1,

则1+2+22+23+24+…+210=211﹣1;

(2)设S=1+3+32+33+34+…+3n①,

两边同时乘以3得:3S=3+32+33+34+…+3n+3n+1②,

②﹣①得:3S﹣S=3n+1﹣1,即S= (3n+1﹣1),

则1+3+32+33+34+…+3n= (3n+1﹣1).

26.(2011?连云港)某课题研究小组就图形面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他们发现如下结论:

(1)有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这条边上的对应高之比;

(2)有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夹这个角的两边乘积之比;

现请你继续对下面问题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可直接应用上述结论.(S表示面积)

问题1:如图1,现有一块三角形纸板ABC,P1,P2三等分边AB,R1,R2三等分边AC.经探究知 = S△ABC,请证明.

问题2:若有另一块三角形纸板,可将其与问题1中的拼合成四边形ABCD,如图2,Q1,Q2三等分边DC.请探究 与S四边形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

问题3:如图3,P1,P2,P3,P4五等分边AB,Q1,Q2,Q3,Q4五等分边DC.若S四边形ABCD=1,求 .

问题4:如图4,P1,P2,P3四等分边AB,Q1,Q2,Q3四等分边DC,P1Q1,P2Q2,P3Q3将四边形ABCD分成四个部分,面积分别为S1,S2,S3,S4.请直接写出含有S1,S2,S3,S4的一个等式.

解:问题1,证明:

如图1,连接P1R2,R2B,在△AP1R2中,∵P1R1为中线,∴S△AP1R1=S△P1R1R2,

同理S△P1R2P2=S△P2R2B,

∴S△P1R1R2+S△P1R2P2= S△ABR2=S四边形P1P2R2R1,

由R1,R2为AC的三等分点可知,S△BCR2= S△ABR2,

∴S△ABC=S△BCR2+S△ABR2=S四边形P1P2R2R1+2S四边形P1P2R2R1=3S四边形P1P2R2R1,

∴S四边形P1P2R2R1= S△ABC;

问题2,S四边形ABCD=3S四边形P1Q1Q2P2.

理由:如图2,连接AQ1,Q1P2,P2C,在△AQ1P2中,∵Q1P1为中线,

∴S△AQ1P1=S△P1Q1P2,同理S△P2Q1Q2=S△P2Q2C,

∴S△P1Q1P2+S△P2Q1Q2= S四边形AQ1CP2=S四边形P1Q1Q2P2,

由Q1,P2为CD,AB的三等分点可知,S△ADQ1= S△AQ1C,S△BCP2= S△AP2C,

∴S△ADQ1+S△BCP2= (S△AQ1C+S△AP2C)= S四边形AQ1CP2,

∴S四边形ABCD=S△ADC+S△ABC=S四边形AQ1CP2+S△ADQ1+S△BCP2=3S四边形P1Q1Q2P2,

即S四边形ABCD=3S四边形P1Q1Q2P2;

问题3,解:

如图3,由问题2的结论可知,3S2=S1+S2+S3,即2S2=S1+S3,同理得2S3=S2+S4,2S4=S3+S5,

三式相加得,S2+S4=S1+S5,

∴S1+S2+S3+S4+S5=2(S2+S4)+S3=2×2S3+S3=5S3,

即S四边形P2Q2Q3P3= S四边形ABCD= ;

问题4,如图4,关系式为:S2+S3=S1+S4.

篇7: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中国历史期末复习题

1.19世纪上半期,大部分的中国官员仍然陶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而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当时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

2.一位历史学者认为道光皇帝的墓修筑的比其他帝王的墓都要矮小时,他认为这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了仗,丢失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丢失”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台湾 C.辽东半岛 D.香港岛

3.这本书以浩繁的叙述和几十幅世界地图为人们展示了另一个近代世界,尤其是该书中所阐发的“师夷”思想,对中国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此书是

A.《海国图志》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纪》 D.《西游记》

4. 读下面图一、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导致图一景象变为图二景象的是

A.英俄联军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5. 我国现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在清朝中前期我国地域要比现在还要广阔,近代历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6. 中国第一座匾额专题博物馆——洛阳匾额博物馆4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其中包括左宗棠在内的许多名人题写的珍贵匾额(见右图)。今天人们纪念左宗棠,是因为他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

A.在虎门率军抵抗英军 B.率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D.抗击日本对台湾的侵略

7. 1895年,光绪皇帝为一位在黄海大战中捐躯的爱国将领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清廷还赐给这位将领的母亲一块“教子有方”大匾。这位为国捐躯将领是

A.邓世昌 B.戚继光 C.文天祥 D.丁汝昌

8.北洋舰队始创于19世纪70年代,覆没于90年代。要想了解它的兴衰史,寻访其历史遗迹,可去

A.广州虎门 B.山东威海卫 C.辽宁大连 D.福建马尾

9.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但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祖国宝岛台湾曾流落他乡,受尽了屈辱。你知道哪个国家曾割占台湾吗?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10.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一个遭到人们抨击最多的大臣,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代表清朝签订了许多卖国条约。他代表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市民王先生生活影响最大的是

A.不能再到日本人开设的工厂里上班了

B.去上班不能再经过东交民巷,必须绕道而行

C.原有政府被推翻了,由外国人直接管理北京一切重大事宜

D.市场上只能买到英法等八国的商品

11. 某班同学排练一幕历史短剧,下图人物出逃西安归来,得知列强没有把自己作为祸首惩办,感激不尽,扮演她的同学说的一句台词是

A.“斩杀义和团”

B.“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C.“新疆不复,于肢体无伤”

D.“不能接受条约内容”

12.今天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已成为生产规模逾3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居世界钢铁行业第七位,国内第三位。而它的前身就是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汉阳铁厂,你知道它的创办人是谁吗?

A.崇厚 B.奕? C.李鸿章 D.张之洞

13.回顾历史,其实我们很早就参与了世博会。清末有位状元实业家就可堪称是“中国世博第一人”。他在实业和教育等领域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你知道他是

A.李鸿章 B.张謇 C.张骞 D.侯德榜

14. 被誉为 “天路”的青藏铁路在7月1日全线通车,举国欢腾。其实在1前,中国人就已经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和修建了一条著名的铁路,它就是

A.京张铁路 B.京沪铁路 C.京广铁路 D.京包铁路

15.他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被康有为称赞为“中国西学第一”。他是

A.袁世凯 B.张謇 C.严复 D.梁启超

16.“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是哪一派别的观点?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7.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主张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8. 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A.19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布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19. 被严复评价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沿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的废科举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被废的科举制存在时间是

A.唐朝一清朝 B.隋朝一清朝 C.隋朝一中华民国 D.三国两晋南北朝一清朝

20. 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辫令,对此问题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剪辫子是中国人去除旧俗,开始走向近代化的表现

B.剪发辫具有各族人民反抗满洲贵族压迫,取得民族平等的内涵

C.男女都留发辫容易混淆,所以让男人改发型

D.剪发辫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表现

篇8: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中国历史期末复习题

21.归纳整理,回答问题(10分)

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③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④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仓皇逃离北京 ⑤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

(1) 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关。请你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全下面的空格,只填序号。(5分)

篇9:八年级数学下学期工作总结

时间透明的飞逝,转眼之间一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一学期来,担任八三、八四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在教学期间认真备课、上课、教学反思、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的头脑,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下面我就将我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以简单总结。

一、备课

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坚持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每节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都作了详细的安排,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不打无准备的仗,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上课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要抓住课堂有限的40分钟,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这也就要求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增强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注重讲练结合。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我在教学中着重采取了问题——讨论式教学法,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操作:指导读书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创设探究环境,全员质凝研讨;补充遗缺遗漏,归纳知识要点。

三、作业布置及批改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作业是学生是对本节课学习情况的一个反馈,所以在作业批改方面我会做到及时、认真,并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练习册、试卷计算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查漏补缺。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教法不够灵活,不能吸引一些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差生关注不够,未抓在手,对学生的思想、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是很清楚,讲过的知识学生掌握情况没有做到心中有数,导致教学的盲目性,使得课堂以少数学生为主。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5、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向

以上就是本人对这个学年所作的教学总结,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是所有老师的目标,当然,我也不例外,所以也一直往这个目标努力!希望各位领导能看到我的努力和成效,请多多指教!

篇10:八年级数学下学期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一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一学期来,担任八年级111班的数学教学,在教学期间认真备课、上课、教学反思、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的头脑,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下面我就将我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以简单总结。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我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认真备课,尽力做得“教”服务于“学”

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坚持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每节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都作了详细的安排,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不打无准备的仗,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做得“教”服务于“学”。

三、愉快上课,力争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要抓住课堂有限的45分钟,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这也就要求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增强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我在教学中着重采取了问题--讨论式教学法,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操作:指导读书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创设探究环境,全员质凝研讨;补充遗缺遗漏,归纳知识要点。

四、精心作业布置,在批改中“熟悉”学生,增进了解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作业是学生是对本节课学习情况的一个反馈,所以在作业批改方面我会做到及时、认真,并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练习册、试卷计算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查漏补缺。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复习计划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反思

小升初数学复习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有哪些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的教学反思

小升初数学经济类复习题

五年级数学基本概念复习题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有哪些复习题(合集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有哪些复习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