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兴趣,以写为乐(网友来稿)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想吃马兰头青团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唤起兴趣,以写为乐(网友来稿)(共含5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想吃马兰头青团”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唤起兴趣,以写为乐(网友来稿)

篇1:唤起兴趣,以写为乐(网友来稿)

唤起兴趣,以写为乐(网友来稿)

陈森

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师关注的话题。纵观作文教学现状,老问题仍在上演:学生得知要写作文时常是先嘘声一片,继之以随便拼凑交差了事,只要不被教师以未完成作业施以惩罚便过关;教师则苦于兢兢业业搬眼前作文大山却难发现令自己精神振奋的好文章,千篇 一律,令教师看得不仅身体受苦,心里的腻味更是增添了身体的疲惫。笔者的作文教学之路也仅处于摸索阶段,在此只能谈谈自己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做法,愿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命题激趣:

任何一件事,只要是被动完成,你就不能指望有多好的效果,作文亦然。学生不喜欢、不愿意写,自然就写不了好文章。因此,要想出好文章,就必须让学生自愿自觉地写,以写作为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学生若是接到一些配合教育形势必须作文的指令,首先心中就产生了抵触心理,交上来的便不能称之为“文”,而仅是一两张拼凑起来的“字”而已。叶圣陶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就曾说过:“希望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设身处地地想像学生内部的意思和情感,然后选些学生能够作的愿意作的题目给学生作。如果这样,教师出题目就等于唤起了学生作文的动机……”因此,笔者在训练学生作文时,特别注意到了学生的心理,总是“投其所好”,选择一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或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特别关心的话题。如初一学生刚入学之际,让他们写《我是二中学生了》,趁他们进入二中的喜悦劲头正足时,让他们谈谈感受,此时学生笔下自有话说。以后在同学们熟悉的过程中,多布置他们写写班级、家庭中的人和事,如《瞧!咱班的班委们》《班级之最》《家长会后》《寒假印象》等,这些题目都能反映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学生写起来特别有真情实感,往往未交给教师之前,就在私底下交流,兴趣盎然。如极不爱写作文的黄晋勇同学写的《寒假印象》中有这么一段:

第二天再一起到亲戚家拜年,收收红包。还是一样,嘴巴说:“不用给了,不用给了。”其实心里高兴的比吃了蜜还要甜,然后再慢吞吞接过来,满不在乎地放进口袋,再若无其事地说:“谢谢了,我先走了。”一出门,便急急忙忙的拆开来看看有多少。

其心理的真实程度,自是给通篇文章增色不少。读到这几句话,任何人都会忍俊不禁的。

写身边事,唤起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之后,教师便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写景、议事。写景、议事的命题,仍要注意到让学生“不作无米之炊”,“不作无病呻吟”。某一天上午九点钟时,学生们正在进行语文单元考试,教室外的天色却瞬息多变。有些学生止不住停笔观望。这种景色实不多见,我当即决定,让同学们都停止答题,观察窗外,并附加一题写景片断练习。批改后,发现效果极好,有近二十个学生得了附加分满分。学习并不好的郭欣同学这样写道:

天空中一层迷蒙的雾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在雾里看窗外的景色,别有一番情趣。建筑物在雾水的笼罩下变得更加的美丽,窗外如排山倒海的雨声冲进了我的耳朵里。一阵风吹来,使我感到有一丝清爽的感觉,十分舒服。风带来了白桦树和泥土的清香,使我感到神清气爽。国旗被淋湿了,贴在旗杆上,就像一个被大人骂过的小孩在反省一样。雨中的景色实在太美了。雨,带来了清爽,也带来了春的气息。

仅此一段,足以见出该生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尤其是对雨中的国旗的比喻,极为传神。该生本是一个常被训斥的孩子,在写景中也在不知不觉中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得一览无遗了。

命题切合学生实际,学生自然会更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有时候,可以让学生自由命题,既可见出学生五花八门的思想,又可验出拟题、选题能力。如题:《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成长的现在进行时》《蓝色记忆》《新学期新亮色》《激情澎湃,冲刺》《自然是好》,看着这些题目,且不论文章写得如何,教师先就打心里为这些学生的命题喝彩了。

二.评语激趣:

首先,教师批改作文一定要及时,及时改完,及时发还。虽说人们总在尝试减轻教师负担,让学生批改,但笔者以为,教师若是布置了学生感兴趣、自己也感兴趣的作文题目,教师也是会把批改作文看作一件乐事的。既是乐事,完成起来进度自然也快。及时发还给学生,既可给学生树立做事讲究效率的榜样,又能及时将教师的意见传达给作文主人--学生。其次,教师要尽可能认真写评语。笔者以为,找错别字这一项事情可以交给学生代劳,而评语则务求认真撰写。虽有部分学生写作态度不端正,作文发还后根本不再过目,但更多的学生会互相传阅。若有几篇作文评语能切中要害,大多数学生会钦羡,并希望也能得到教师最负责任的评价。笔者班上有个学生,在一篇作文末尾附了几句话:“看老师评语,胜读十年书。一两句话,看了甚是不爽,能不能请老师多写几句?”这是她在看了其他同学的作文详评后提出的要求。由此可见学生是重视教师对自己习作的评价的。学生学习紧张,教师即使想面批面改都很难找到时间,因此,若能尽可能详细地对学生的作文作出书面评价,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能够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第三,教师的评语要有个性。往往有些教师在评语中泛泛写上一两句“中心不明确”、“主题不深刻”,学生是不喜欢的。教师不喜欢批改学生千篇 一律的作文,学生当然也拒绝教师敷衍了事、千人一面的评语。要针对学生习作写出确实有指导性的意见。对作文中共同存在的问题,不必每篇皆批,而应做好作文评改记录,在作文评讲课上反馈给大家。另外,评语要多带鼓励性。再差的作文,只要态度是认真的,感情是真诚的,就当予以适当的肯定,如此方能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甚至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反馈激趣:

作文反馈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批改无定法,但任何一种批改方式的最后都不能没有反馈。教师在作文后的评语是针对个体的,而反馈则是面向全体同学,针对评改中发现的普遍问题,指出优点,点出不足。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就当做好评改记录,并挑选出范文数篇。课堂上,在作出总体评价之后,便宣读学生范文。范文可选择不同程度学生的习作。教师的眼光不能仅停留于几个优秀学生身上,要善于发现中等生甚至是后进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由于学生写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往往佳作也会出现在后进生笔下,对这样的习作要予以高度赞扬,鼓励习作者的自信心。“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后进生的佳作进行表扬,既可令其他后进生受到鼓舞,也对作文基础较好的同学有所触动,不能停滞不前,对往后的作文也能够更加认真地对待。如前文所提的郭欣同学,自从有一篇习作被作为范文表扬并在全班宣讲后,接连数篇作文都被表扬。可见,成就感已激起他的写作兴趣。

作文要让学生乐于写,就要允许学生说出真心话,说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如果太多条条框框,学生便失去了写作兴趣。叶圣陶先生说过:“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罗曼罗兰也说过:“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初中生已开始有了些朦胧的情感存在,尤其是女生,较会在文中抒写个人的心情,作为教师,便不应当以主题深不深刻、思想健不健康为衡量文章质量的唯一标准,而应尊重一切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在尊重的基础上,作适当的.引导,使其习作向健康向上方向发展。王琳同学在《假如我只有十天生命》中的“第三天”中这样写道:

反正要死,我不妨就违反一次校规,轰轰烈烈地恋爱一场,尝试一下初恋的滋味。飞遍全球,终于找到(确切地说,应该是救了)一个为了救小狗差点被车撞死的美丽善良的女孩。她的声音既清脆又温柔,我和她在云彩上度过了幸福甜蜜的一天,整个天空仿佛涂上了一层玫瑰色……

你能说这样的思想不正确吗?我以为,这正是学生在假定情境中的真实心理反映,尤其是末句,学生没有一点儿生活体验,却将少男少女的美好憧憬表露无遗。在反馈课上,同样予以了很高的公开评价。要在公开评价时,让学生懂得,作文贵在真诚,不要尽说一些套话、大话。学生感觉出教师尊重的是真诚的情感后,写作时就更有积极性,更放得开,兴趣自然更为持久。

四.发表激趣:

在全班范围内对优秀习作作口头的公开评价,自是让学生尝到成就感并激发写作兴趣的一种方法。若是能把优秀习作定期选刊,分发至每个同学,进而向各中学生报刊投稿,学生眼见自己的习作被广为传阅,或变为铅字,那种成就感岂不是更能促进写作兴趣?班上有一名中等程度的学生,作文态度不端正,常马虎了事。放暑假前,得知该生要去新疆,我便给了他一个任务,要他不必做其他暑假作业,只须一路记下所见所闻所感,下学期返校后宣读给同学们听。一路游历,有无数新鲜的景、新鲜的人、新鲜的事,该生只是随处拈来,返校后果然向我交上了十余篇日记,新疆的美丽风光尽显他的笔下。我又临时决定,将日记稍作修改,改宣读为全文印发,发给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印成个人专集发到每个同学手中,该生心中的自豪感不言而喻,以后作文态度端正多了。还有一个学生,经教师推荐,他的习作《当成绩单交到父亲手上时……》发表于《中学生周报》后,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虽然语文成绩平平,却很快又写出了《同学,请勿玩电脑游戏!》,被《中学生周报》刊登,进而被小天使报社的杂志《校园与家庭》。一个同学的习作发表了,甚至有些报刊还汇来了稿费,这对全体同学都是个激励。良性循环形成,当时,笔者这个班相继就又有好几篇习作被选登。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种种做法,我的学生写作积极性有明显提高,他们总是交上一篇文章后,就催问什么时候反馈,总是盼望着作文讲评课的到来。新的题目一布置,马上就七嘴八舌地互相打听别的同学会写什么内容,力图自己的习作能别具一格。写作热情无比浓厚,常常有一部分学生不拘字数,把文章写到八九页作文纸。虽说没有控制好详略,但一口气写出两三千字的作文,已可见出学生的写作热情了。

作者邮箱: mumianchen@163.com

篇2:以兴趣为话题作文

四五月的阳光,叮叮咚咚地敲在门窗上,如潮水般淹没了整个房间。阳光像细纱般,糊住了人的眼。我费力从床边坐起,不觉竟然睡到了九点钟,心想:肯定是昨天做题太累了。看着桌边小山似的习题集,神思恍惚间,竟开始怀念小时候,可以无忧无虑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还记得,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个春天,阳光就和现在一样温暖,那时我家住在农村,没有高速公路和汽车,只有青石板路和自行车。后屋有一大片的桃树林,春天一到,一树一树的桃花都妖娆地绽放着自己的魅力。小时候,我小小的脑瓜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鸭的脚掌为什么是那种形状的?” “鸡为什么不游泳?”“猫和狗为什么见面就掐架?”“豌豆的花为什么像一只眼睛”等。开始时,奶奶总会耐心地向我解释,可后来,奶奶终于累了,总在我叽里呱啦一通后,慈爱地笑着抚摸着我的头。

村里的人们都听说了有这么一个娃儿,爱问问题,都说,“这孩子以后怕是要有大出息啊!”奶奶的脸立马笑得像朵菊花,“哪里哟,就是个小调皮蛋!”

某天清晨,我陪奶奶去河边洗衣服,突然看见一大批黑压压的东西往东边移动,我十分好奇,赶紧脱了鞋,凑近一看,哇塞!好多的“逗号”啊!“什么逗号,那是蝌蚪。”姐姐一脸鄙夷地说。我还从没看见过蝌蚪呢!不行,得抓一些回家,说干就干,于是我回家找了一个大桶,舀了一些蝌蚪,兴冲冲地往家跑,那种高兴劲儿就和发现了奇珍异宝一样。之后的几天里,我密切地关注着蝌蚪的动态,一有什么变化,我都会兴冲冲地跑去告诉姐姐。“姐姐,蝌蚪变大了。”“姐姐,蝌蚪长腿了哟。”“姐姐姐姐,蝌蚪没了,只有几个又大又丑的玩意儿。是不是它们吃了我的蝌蚪?”姐姐扑哧一笑,露出两颗虎牙,“傻妹妹,那就是你的蝌蚪长大后变得。”我惊讶极了,后来就迷上了达尔文,觉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思绪又回到眼前的习题,自己多久没有做过自己感兴趣的事了,似乎真的有一段时间了,不免要问:我的兴趣去哪儿了?难道被锁起来了?反正钥匙一定不在我的手中!至于在哪儿?我不得而知。

篇3:以兴趣为话题作文

老师,是教我们知识的人,所以我认为,只要是教会我们一些道理或是能力的人,那便是我的老师。除了我的小学老师,初中老师,大学老师……我认为最特别的老师是书,是动物,是植物……但最让我认为最好而又感触深的老师是兴趣!

兴趣是一个词语,喜好的情绪,这便是他的意思。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自然兴趣也是各种各样的,有人喜欢画画,有人喜欢书法,也有人喜欢跳舞……也许你想知道,为什么我会说兴趣是我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每个人学习任何一样东西,都必须以自己的兴趣为起点来挑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因为如果你学习一样东西,你不喜欢,学起来就会感觉枯燥,乏味,自然学起来的进展就很慢,而当你喜欢你学的那样东西时,你非常喜欢它,以至于你非常想深刻了解它,所以你学起来便非常聚精会神,难以忘却。所以,我认为,兴趣是我最好的老师。

当你学习某一样东西时,在你选择的时候,你需要思考几个问题:喜欢什么?哪一种比较好?……也许这些问题很难抉择,可是当你选择成功时,那便如同你打游戏时得到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工具,能够变得非常强大,自然玩起来也就越来越顺利,也就越来越喜欢玩那个游戏。所以,当你决定学习一样东西时,你必须先以兴趣为起点开始选择。

看了半天,也许你到现在还不知道兴趣是什么?让我来告诉你:当你学习一样东西时,你觉得不无聊,很喜欢学习,或是很喜欢学习它的过程,甚至你把学习他的过程当做是最美好的回忆,或是你脑子里总是在不经意间回想起他。我认为,这种喜欢的情感、感情,就是一种兴趣。

因人而异,所以每个人的兴趣也就不同。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文章是一篇科幻小说,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星球,居住在这星球上的人们从一出生就定好了他们的兴趣,工作等等。可是有一个人因为某些关系,没有预定到。所以他无法去学习任何东西。也就没有工作。但他没有放弃,虽然过程很艰苦。最后他的这种决心改变了人们。从此,人们废掉这项法则,人们可以自由依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任何事,选择任何的工作。当然星球上的人们也过得更加幸福。当我看完这篇文章时,我的感触很深,我也明白了一些道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兴趣,兴趣是很难改变的。强迫改变也不行,所以我们要依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想要学,做的时候。这些,自己也会快乐。

兴趣是我最好的老师,你的兴趣是什么?

篇4:以兴趣为话题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题记

所说成功如蛟龙腾跃,那么兴趣便是它赖以生存的水,必不可少!

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意。”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对于某领域成功,是必不可少。

兴趣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种甜蜜的牵引。

记得刚上初一的我,对于地理和生物的新科目接触总是感觉怪怪的。

我翻开地理书时,我被里面的山川河流吸引了。

初生的朝阳照耀着大山,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冲破了黑暗;光线还绕着山脚;同样光也照亮了看着图片的我。仿佛我真的在站在山前;仿佛我真的沐浴着阳光;仿佛我真的身临其境。目光向图下看,我真的想感叹一句:真美啊,泰山!

我再向下看去,我看到了它!

在我心目中,它是多么美好啊!它波涛涌滚滚,浩浩荡荡,犹如一条巨龙卧在中原大地上,正应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你是多么美好。我仿佛看到了惊涛骇浪的黄河,你在咆哮着,奔涌着,跳动着,永不知疲倦。

我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中,现在回想起,自己都还得砸吧着嘴,回味无穷啊!

也正是因为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正是因为有了这兴趣,我才会对地理老师十分热爱,即使其他人那么讨厌他,给他起外号(至于什么外号嘛?呵呵,我就不说了。)即使其他同学极其讨厌地理,但我就是十分热爱,正因有了这个兴趣,我在地里方面才能傲视群雄。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物极必反”。我的“反”便是生物这门学科。当我拿到生物这门学科的书时,我便感觉我不会学好它的,因为我觉得它太无聊了,索然无“趣”啊!

果真不出我所料,生物分儿那惨不忍睹啊!每当我和妈妈去拿成绩单时,生物老师都得唠叨几句。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句“你看看班级前几名生物都九十分以上,但一到你这儿就断了,唉!”老师无力的叹息,我只能低着头,仿佛一副乖乖认错,息听尊便的样子。但我心里想着什么他们怎么也不会知道“老师你饶了我吧,这分我看就可以了,人家是生物上的学霸,我也没办法啊!生物老师,求放过!否则我回家又得上一次每年都必需的生物“教导课”了。”当时最可怕的是,老师也是我们班级的副班主任,吓死我了!

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

若说成功如猛虎称霸,那么兴趣便是他从小依赖的父母,必不可失!

兴趣,是成功的基础――后记

篇5: 以兴趣为话题写作文

说到我对独轮车的热衷,是开始在五年级上学期,那是个看似平凡的一天,但老师在下课时,将当时对我们而言,尚且陌生的独轮车介绍给我们时,却意外开启了我独轮车的惊奇冒险。

起初时,我对独轮车这么感兴趣吗?也许如同一般人的想法一般,认为只有一个轮子的独轮车活动好像难上加难,并且容易摔伤,但在看到一个个同学都跃跃欲试后,忍不住自己也前去凑个热闹,想当然尔,换来的结果就是摔个四脚朝天,不过,俗话说得好:“失败为成功之母”,只要再接再厉,锲而不舍,我相信有志者,必定事竟成。随着一天又一天不间断的磨练,还有同侪之间的相互扶持砥砺,从小心扶墙到勇敢放手,从直线前进到自由转弯,接着完成了自由上车、定车等许多的独轮车技巧,为我筑起了一层层雄伟壮丽的独轮车城堡。

渐渐的,我们的驾车技巧日渐熟练,所能完成的特技动作也日益繁多,甚至和同伴一起发明了专属于我们的独轮车游戏――十面埋伏,简单来说,就是在不接触他人身体的条件下,运用各种驾车技巧,来迫使他人下车而保持自身平衡稳定,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协助我们训练驾车的耐久度,以及培养朋友之间的默契,对我们的技巧成长有极大的帮助。

在本学期的亲职教育日,老师要带领我们这群初生之犊们在社区家长及全校师生面前表演,这也让我们更驱使自己更加努力,克服害羞的紧张感,尽力把整套表演展现得更臻完美。

自从接触到独轮车活动,我的六年级生涯以乎也因此产生巨变,闲暇之余,再像从前只会窝在家打电动,而是享受以一个轮子代替双脚奔驰遨游的快感,也和同学之间的情感更加紧密,所得到的喜悦及益处无法完全以笔墨来形容,只希望,未来的人生路上,能和我的独轮车朋友迈向更宽广的世界。

以学习为乐的作文

以乐为主题的作文

以兴趣为话题的作文

以汤圆乐为话题的作文

一年级以乐为主题300字作文

以兴趣为题高二作文800字

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国旗下演讲稿

以制度理性唤起文化的自觉

以读书的苦与乐为主题的作文

以读书的苦与乐为题的作文

唤起兴趣,以写为乐(网友来稿)(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唤起兴趣,以写为乐(网友来稿),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