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别人成为我们,我们成为别人散文(共含9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一株小花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别人成为我们,我们成为别人散文
多少次,我们拒绝了父母的唠叨和长辈的劝告;多少次,我们以为我们能够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多少次,我们以为我们的命运能够和别人的命运不一样。直到有一天,我们渐渐的长大,经历了很多的事。那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也逃不开命运的枷锁。
在年小的时候,父母和长辈常常规劝我们努力学习,这样才能出人头地,有所作为;在年少的时候,父母和长辈常常劝戒我们交友谨慎,以防误入歧途;在青年的时候,父母和长辈常常干涉我们的.择偶对象,以免看错他人。可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他们的教导,总以为我们会和父母同长辈口中说的别人不一样,总以为我们会是例外的那一个。于是我们无视父母的劝告,我们对于父母的劝告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开始踏上了一条我们自认为特立独行的路。
可是当有一天,我们亲身经历后,我们发现,我们也开始成为了那个一直规劝后辈的长辈。只不过这次我们的主角换了,我们成为了那个循循善诱的人,而那些后辈却成为了最初的我们。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别人成为了我们,我们成为了别人。父母长辈的身份开始变成了我们的身份,他们对我们的劝戒变成了我们对晚辈的劝戒,而原先我们不屑一顾的唠唠叨叨却变成了我们现在时时所做的事,而我们当初自认为特立独行的路,殊不知在此之前已有多少人曾经重复过这条路,而我们只是众多重复者中的那一个。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夜
《哈佛家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12月里寒冷的一天,在纽约百老汇,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孩子,光着脚,隔着橱窗出神地往里面看,全然不顾自己已被冻得瑟瑟发抖。
一位路过的女士看见了,走近孩子,蹲下身子,轻声问道:“孩子,你这么专心地看着窗子,到底看到了什么?”
“我在祈求上帝赐给我一双鞋。”
这位女士拉起男孩的手,走进店里,让店员给孩子拿来6双袜子和一双鞋。她又请店员打来一盆热水,拿来一条毛巾,接着,她摘下手套,跪了下来,用心地把孩子双脚洗干净,并用毛巾擦干。然后,帮男孩穿上袜子,穿上鞋子,随后,把剩余的5双袜子全让男孩带上。
当他们走出鞋店,这位女士抚摸男孩的头,柔声地问:“孩子,你现在觉得舒服一点了吗?”男孩点头。当女士和男孩告别,正要离去时,小男孩从后面拉住了她的手,抬起头看着她的脸,眼里噙满泪水,用颤抖的声音问:“太太,您是上帝的妻子吗?”
阿根廷曾组织了一场寻找最有爱心孩子的比赛活动。比赛中,8岁的.丽贝亚说,当奶奶得了关节炎,再不能弯腰涂染脚趾甲,爷爷就用心给奶奶涂,甚至他自己的手得了关节炎也照样如此。4岁的里特说,爱就是你笑的时候让你开心的东西。8岁的辛迪说,在钢琴独奏会上,我在台上,因为看着台下所有人都看着我,心情紧张,这时,父亲冲着我微笑,示意我不必紧张。最终,一个4岁的小男孩成为获胜者。小男孩的故事也很简单:他的邻居是一位刚刚失去妻子的老人。这天,这名小男孩看到老人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哭泣,于是,他静静走进他家的院子,爬到他的膝上,然后就坐在那儿。后来,他妈妈问他对那个邻居说了什么,小男孩说:“什么也没说,我只是帮着他哭。”
大爱无故。法国的罗曼罗兰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夜。”爱是充实了的生命,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能够创造人间奇迹。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成为上帝,或者“上帝的妻子”!
(摘自《东方文化周刊》)
《我们成为好朋友》教案
一、课题:《我们成为好朋友》
二、单元:一年级第18课
三、类别:造型·表现
四、美术元素:造型、色彩
五、理念:
1.教材分析
(1)本课《我们成为好朋友》是第一册的最后一课的内容,《我们成为好朋友》教案——何君。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人的特征,然后画画想交的朋友的脸。
(2)本课内容之前是《有趣的脸》,是用联想、夸张的手法表现人脸,为本节课作了有力的铺垫。
(3)本节课观察人的主要特征,与同学做朋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
2.学情分析
(1)一年级的小朋友上课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比较好动。
(2)一年级的小朋友回答问题,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和提示。
(3)一年级的小朋友想象力比较丰富,作品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教学思路
(1)以视频《找朋友》导入。 提问:视频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揭示课题《我们成为好朋友》
(3)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戏
(4)说一说“朋友”的特征:头发、脸形、眼睛、鼻子以及嘴巴(通过比较的方式)
(5)游戏:一个小朋友说出要找的朋友的特征,其他小朋友帮忙“找朋友”
(6)画一画:你要交的'朋友的脸
(7)交朋友:拿着画好的好朋友的作品,然后问一问,“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六、教学准备:
(一)教师:PPT课件以及几张作品
(二)学生:作业本以及水彩笔或油画棒
七、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观察同学的主要特征,画画同学的脸以及与同学做朋友。
2.通过两个游戏的方式,学生学会观察同学的特征,然后根据特征画出同学的脸。
3.学生观察同学的特征,画画同学,与同学叫朋友,不仅让学生学会观察,而且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友谊。
4.重点:观察同学的特征,与同学做朋友。
5.难点:如何观察同学的特征,并正确画出同学的特征。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视频《找朋友》。提问:①视频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②小朋友想不想玩“找朋友”的游戏?
2.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戏,让我们大家都成为好朋友。
3.揭示课题《我们成为好朋友》
(二)正课
1.“找朋友”游戏:一位小男孩和一位女孩听着音乐,找朋友。
2.说一说:两位小朋友找的朋友有什么不同,即观察同学的特征。
3.游戏:一位小朋友说出朋友的特征,其他小朋友根据特征,猜一猜,找一找他的朋友。
4.欣赏教师的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其画中人物的特征。
5.画一画:小朋友用水彩笔或油画棒画出自己想交的朋友。
6.交朋友:小朋友拿着自己的作品,问问,“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九、教学评估:1.小朋友是否学会观察同学的特征
2.小朋友是否画出了好朋友的特征3.小朋友是否找到好朋友
十、资料: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一册,人民美术出版社2.网址:儿童画人物
人真的是一个复杂的动物,我们总是羡慕别人拥有的,而慢慢忽视自己拥有的。但是,你在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羡慕着你。 小时候 父母总是觉得别人家的'孩子聪明能干 我们总是觉得别人家的父母温柔体贴 长大后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家的故事 别人却羡慕我们的单纯美好 然而 生活无非就是这样子 你在羡慕别人住在高楼大厦的时候 别人也在羡慕你有家人陪伴,即使是草屋也是幸福的 你在羡慕别人能坐宝马的时候 也许躺在床上的病人也在羡慕你能活泼乱跳在路上行走 所以,我们要始终相信,自己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对比,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总是羡慕着别人,低估了自己。但往往不知道,自己在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也是在羡慕着自己的。所以,亲爱的,不要总是去羡慕别人,要多去发现自己的亮点,说不定,在某年某月,我们也能成为别人的风景。篇5: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不经意间,我们却成为别人的风景
朋友,当我和你成为我们散文
不知道喜欢怀旧的人是不是都这样,有一种习惯,经常陶醉于感慨生活,回首过去寻找昔日的点点滴滴,最后却发现原来的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只好自己望望天空,看看脚下,再略带无奈的向着前走……
有点厌恶这样的状态,因为深知时光不可能倒流,往事无法颠覆,再多的回首都是惘然一场空。只是,人总会空闲住,总会忍不住想回头,伤感的毒瘾会悄然来袭,一个不小心思绪一刹凌乱,记忆倒退了很远很远,远到心灵触碰不到的距离,似深似浅,跳动的脉搏,岁月的沙漏,儿时的笑声,青春的脚步……一个个黑白交映的镜头在冗余的在脑海中翻涌奔腾。
恍然顿悟,已告别了多少个青春岁月。
一路走来,得到多少幸福欢乐,流过多少心酸泪水
有些东西早已深埋于流年的尘埃不愿提起
其实,每个人走的路也是没什么大同小异的,都是在这条颠簸弯曲的人生路上经受光阴的洗礼,生活的启迪,继而蜕变出真实沉稳的自己。
陪伴着我们走过这一段青葱活力的光芒岁月的人太多了,车水马龙,来来往往……还记得吗,那时候不知道世界有多宽广年少无知的我们,那时候不学着珍惜不懂得爱护生活的我们,那时候不知道多年后的今天你我都成为陌生人的我们。彼时的我们,太过于幼稚,太过于渺小,拥有的总会觉得习以为常,失去的也不曾深刻体会,擦肩而过的从未紧紧抓住……
所以,我们之间终究成为了陌生人。曾经的我们一起驻足走过,一起在同个地方奔往自己的梦想,但,太多太多的原因,我们很多人的距离还是越来越遥远,甚至有些人在一转身或许就别了一辈子。
不只是不知足还是怎样,明明爱自己的和自己爱的人有很多很多,偶尔还是会觉得留在自己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也许本是如此吧,越来越少,却越来越重要。
网上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朋友是两面性的事情,有的给你温暖,有的会让你寒心。即使你被朋友伤过,也该庆幸,在这种没钱没势没利没权的年纪,大家走到一起,也不图什么。感觉对了就黏得紧,厌烦了走很远,怪不了谁。人都是为自己活的,所以对离开的人不用挽留。看好身边的人,让他们真正懂你的好,互相离不开,那才是真朋友。
告诉自己,离自己远去的人,也没什么好怀念的。时间冲淡了一切,逐渐会在彼此的心搁上一层隔膜,不愿打破沉默的两个人,只能是注定形同陌路。打破了沉默又如何,曾经不成熟时的友情太过于脆弱,连岁月的考验都经受不起,怎能挑战漫漫长路的荆棘波澜。
现在其实上了qq也发现没几个人能聊的,想必每个人都会这种感觉,挂起qq只不过是一种习惯罢了,就如同早上起床得刷牙一样,没上qq没刷刷微博就觉得被这高速发展的世界淘汰了。然而,无聊时会翻翻分组里面的那些人,那些渐渐疏远的那些人,偶尔寒暄几句也只剩下这样几句"最近怎样……还好你呢……也是……哦……嗯"。
毋庸置疑,任何东西都是经不起时间的摧残打击的.,再深厚的感情在被时光冲刷留下隔阂后如果不拍拍手褪去尘埃,这份感情也会慢慢变淡淡的。
很多人都说,过好现在,活在当下吧。是啊,活在过去的人永远都不会快乐,逝去的永远不属于你,永远永远都不属于你。习惯了得得失失倘若自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悠游的活在此刻美好幸福的生活。
只是会害怕,害怕以后的日子重蹈覆辙走太多的弯路,害怕和此刻身边的你们以后终将跟以往远去的陌生人一样,同你们形同陌路。
自认为,我也不是很会交朋友,但是我想,跟我做朋友也没什么不好的吧,虽然有时候自主观念太强了点,这点我承认。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惯性了患得患失,会害怕失去一些东西,会害怕付出得真挚却换不回重视。岁月的沉积,庆幸还剩下身边你们,带给我或多或少的感动。哪怕以后匆忙的生活会让我们产生差距,但哪怕以后我们会遇到比彼此更好的朋友,但至少我们在这一段青春岁月里一起走过,我心目中永远会有你们的一席之地。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友情,彼此多点关心多点联系,让这份珍贵的礼物送给多年后的我们,一起肩并肩去闯荡世界,完成很多很多想完成却还未完成的事情,一起走完一辈子……
毕淑敏说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回今生的一次擦肩,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之中真正的朋友之间彼此相遇相知走完一辈子,这又该是多么弥足珍贵的事情,难道我们不应该暗自窃喜并好好珍惜吗,你觉得呢。
谈幸福谈快乐,想必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当我和每个真心的你成为“我们”。
很多心灵鸡汤的题目就会是,人不能改变他人,只能改变自己。这句话听起来貌似很对,因为对方是否改变的确不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但是对方真的永远不会改变吗?
就像每句话必须有主谓宾一样,人是否会改变,也必须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对象和看特定的事件。
比如某人会说自己的丈夫非常小气,总是舍不得在外面吃饭,必须回家做饭吃。和这样的伴侣相处,自己总是无法享受美食,非常郁闷。
但是仔细了解之下会发现,这个丈夫虽然对在外用餐坚决不同意,但是他在资助妻子的兴趣爱好上却非常慷慨,愿意给妻子购买昂贵的服饰等。
所以很多时候人是否会改变,端看是在何种情境之下。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旦改变,那么我们看对方自然就和从前不一样了。
举个例子,以前可能还是彼此竞争的同事关系,总是希望自己能够胜过对方,于是不仅仅是工作上会仔细观察对方的优缺点,生活中对于对方的某些信息也会格外敏感。于是乎经常会因为对方某些言行,激起自己内心的一些情绪或想法,甚至可能会因为对方无意间提到一句新闻,马上回去更改自己的项目计划。
但是如果一旦离开这份工作,彼此不再是同事竞争关系,那么很多对方的信息就不在能够引发我们的情绪或想法,从而对这个人也不再介怀。那时无论对方做什么,或说什么都已然不能够引发我们和以往一样的情绪了,这时候我们会觉得是对方改变了,其实恰恰是因为情境和关系不同了。
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改变他人呢?
从上面综合来看,我们需要在另一个情境中,和对方改变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需要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全面了解和接纳对方,同时在改变关系上做出努力。
如果对方并没有意愿要改变关系呢?
这就要看我们是否愿意再如同以往一样继续停留在让自己困扰的关系中?如果答案是不,那么仍是需要我们主动去改变关系,主动去付出努力的。
别人左右我们生活美文
周末与男友去一个朋友家做客,路程有些远,但我们还是骑上那辆花50元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二手车,上了路。男友吹着民歌小调,我则附和着配以现编的词,两个人闲闲地骑在宽阔的郊外大道上,时不时地,会有人从飞驰的汽车里,探出头来,看一眼我头上戴着的插满野花的柳条,笑着打个呼哨,向我们的悠闲问好。
这样磨磨蹭蹭地,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朋友的家。朋友看见我们破旧的缠满草屑的自行车,还有两个人被风吹乱了的头发,便吃惊地叫道:你们干吗这么傻,骑车跑这么大老远过来,打车又花不了多少钱!你看今天来的客人里,就你们特殊,别人哪个不是打车过来的。一席话说得我和男友面红耳赤,觉得像是农村人进了省城人铺了干净地板的家,那一双沾满泥巴的脚,不知道是该跨进去还是停下来。
那顿饭当然没有吃好,一桌子的好菜在我们面前,都没了味道。男友觉得周围的男人们都在笑话他不能挣钱过舒服一点的.生活,我则在那些穿着艳丽的女人们面前自惭形秽,好像人人都窥见了我们自行车上那个不按也响的破铃铛。结果那天回来的时候,我们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打了辆车,并将那辆来时曾经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的车子,扔在后备厢里。
单位里新来了一个男同事,有擅长八卦的女人,很快地从别处打听到这个同事的前科,说他好借人钱,计谋也多,最喜跟领导钻营;尤其对于女人,更是拿捏到位,会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将你利用,让你帮他得了功名还要反过来向他道谢。
起初也曾提防于他,时时处处小心为上,基本不与他产生交集。但后来却发现这位同事似乎并非像别人所说的那样诡计多端,相反,他还有别的男同事不曾有的宽容和大度,从来不跟女士一般计较,几次将我们两个合写的稿子,只署上我自己的名字。
所以便开始弃掉最初的芥蒂,开始敞开自己的心扉,与他坦荡相处。有时候中午饭,我们吃厌了盒饭,会去楼下的小吃店里,要两份开胃的小凉菜,一小盘水煮的毛豆和花生,边吃边看窗外流动的风景,或者谈谈自己过去几年里的烦心事。
后来有一天,他说有急事,想问我借八百块钱,其实钱就在我的抽屉里放着,是刚刚发的工资,而且他也看到我放入其中。可是就在我将手伸向抽屉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他最初来时单位女人的警告,我犹豫了片刻,终于轻咳两下,低头撒谎说,手头紧张,刚还了这月房贷,实在是没有多余。他并没有说什么,只说再去借别人的试试,但我还是从他的眼睛里,看出了点滴的失望。
单位的女人们趁火打劫,说早知道他是这样的人了,偏偏我不听劝,非要跟他做什么朋友,怎么样这次被他算计上了吧。我左右摇摆的心,在外人的挑拨里,终于在与他相隔一条宽阔河流的对面,停了下来,且再不肯前行。
他最终从别处借到了钱,而那个肯借他钱的同事,则取代了我的位置,成为午饭时陪他坐在窗边愉悦聊天的朋友。而我,则因为外人的几句流言蜚语,至此与他再也回不到昔日畅通无阻的共事时光。
很多时候,我们就这样被外人的意见左右,掌控,犹如一层劣质的釉彩,涂在我们原本光滑如玉的洁净生活里,我们明知道它们在时光里会很快脱落,并被一阵风吹走,可是依然为此焦灼,失落,不安,自责,晦暗,并将生活真正的底色,在这样的自怨自艾中,完全地掩盖。
孤独的我们别人的青春散文
风的心事写在云里,而关于青春的秘密却只埋藏在自己的心里。青春如同绿柳抽芯,匆匆度过那段必经历程,也就变成朝花夕拾只可追忆。其实青春的时光仍在,留在最美的记忆中,反而飞逝的是我们。茨威格说过,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东西比得上孩子悄悄所怀的感情。大概青春时期的暗恋抑或单恋是最美好的吧!其实我不太懂那种感受,小学时是很喜欢过某个男孩儿,但大多是喜欢和他在一起玩,玩什么都愿意和他一伙,我们虽是同班同学,但不是三年之久的同桌。细想,我小学时代喜欢过很多男生,而且性格什么的都大相径庭,但这种喜欢只是性格相近、趣味相投。也许在少年时代就把洪荒之力用尽了吧,至今谈得来的男性朋友少之又少,几乎没有。
像耿耿于怀那样的同桌想必每个人都心生羡慕之情!在自己十七八岁的少女时代的青春里遇到一个也一样正值青春年华的'阳光少年,而且还做了长达三年之约的同桌,当然会发生一些春心萌动的想法啦!没有想法的要不就是真学霸,要不就是女斗士啊!
现在的青春片层出不穷。从《同桌的你》、《匆匆那年》、《我的少女时代》《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等等这些都在追忆过去,祭奠青春。看过之后只是觉得电影里的青春过的真精彩,自己的却罔顾了!因为开始感触颇少,过些时日也就没有印象了,记住的也只有男女主角的颜值罢啦。虽然对刘同的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感触不大,但是他的书我却深有感悟。也许你现在还是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挤地铁,一个人吃三餐,一个人睡觉,一个人遐想,一个人默默的摆弄手机掩饰自己在众人前的孤独,但是这也许正是别人所期望的。人就是这样,当你有时不知道珍惜,看到别人有时却又心生艳羡。所以你不必为现在的种种而扰乱心神,你就是你,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你。而你的青春也成为专属你的烙印。
走出青春,步入社会,世界龌龊,人心复杂,你都必须知道,你都会经历。但世界上还是会一些人和你一样,看透人情但不世故,褪去稚嫩仍旧单纯,遭遇冷漠依旧善良。生活不会因为你这样而开始善待你,一定会有人比你更复杂,你不如一往直前的做自己,看透却不失望,一定比堕落强。人心就像不带风吹而自落的花,所以你在无法改变别人的时候,只有改变自己。
很多关系不必靠得太近,每天接触那么多人,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朋友的,很多人就是蜻蜓点水,不必交换隐私不用加微信,大部分的恩怨爱恨大多都是离得太近,原来客客气气的关系变得阴阳怪气。有距离,才会有尊重。
年纪不小了,也应该活得成熟一些,不相干的人就不要在乎那么多了,被人欺骗了一下又如何呢?遇到点困难,受了点委屈就不要哭哭啼啼的好吗?作为刚刚步入社会的菜鸟,最基本的脏活累活跑腿活、毫无技术含量的买咖啡泡咖啡等一系列家政类工作都应该是你的,不要抱怨为什么只有你每天听人随便使唤,因为大家都是过来人,既然你来了,那么不好意思这些杂活就由你承包了!
每天下班回家就不要一直煲韩剧了,多看看英美剧,后者更真实。当然偶尔看看青春片、偶像剧真的可以放松心情,把自己当作女主角,觊觎觊觎别人的青春。但这样很容易一秒变迷妹,例如现在热播的《微微一笑很倾城》,网友大呼“大学欠我一个肖奈”!其实把肖奈还给你也不是不可能,但前提是成为贝微微。
也许你真的讨厌繁杂的社会,讨厌繁琐的人际交往。有些话自己听着都假,还妄想听的人当真。有时真想找一个安安静静,不一定需要青山绿水的陪衬,只要不夹杂着那些复杂纷乱的东西,哪怕只有半亩方田也是极好的。其实真正的孤独并不是独自一人做着各种各样的事,而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坚持的心灵专制,不是不能,只是不想!
★ 成为预备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