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致社区居民的一封公开信(共含5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凑齐八个汉字才行”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亲爱的社区居民朋友们:
你们好!
自我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在广大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正在一天天变得靓丽、文明、和谐。我们身边邻里相互帮扶、志愿者扶危济困的现象正越来越多。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在一天天变得更加整洁、绿色,我们生活的城市更是在一天天变美、变靓,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当前,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正在向纵深发展,一个共创文明城市,共建“尚德西安、美丽西安”的浓郁社会风尚正在逐步形成。
西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每一名社区居民都休戚相关。
比如您做到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自己的生活环境就总是很干净;比如您主动将楼道的杂物清理掉、参与小区环境整治,自己的居住环境就会好一分;比如您主动到社区注册志愿者,并参加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就会享受久远的和谐的邻里互助的`快乐;比如您参加社区道德讲堂,就能在享受传统文化和聆听善行义举故事中品味人生。
您可能会发现,小区旁边学校的文化体育设施,您和孩子在节假日可以利用了;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景点,为您的孩子免费开放了;日益增多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城市少年宫,时时闪现文化志愿者的身影;街上闯红灯的行人越来越少了,排队乘车的人越来越多了……
每位西安市民都是西安文明城市的光荣创建者,同时也是创建成果的受益者。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好我们起居、休憩的美丽家园,我们生活、创业的这座城市。
西安市创文办
西安市文明办
20xx年10月24日
社区居民:
您们好!
一直以来,开元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建设“平安开元”为主线,努力创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创建平安校园是我接到平安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下一代是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责任,我们建议家长们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子女的思想道德和法纪教育,教育组女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讲文明,讲礼貌。
2、重视对子女的安全教育和防范,增强其安全意识,培养其防范不法侵害和抵御灾害的能力。
3、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配合,双休日、节假日、放学期间及晚上要特别加强对子女的管理和监护。子女未到校上课要及时告知班主任。
4、做好子女的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子女遵守交通规则,未满十二周岁的学生不得骑自行车上学;未成年人不得驾驶摩托车、电瓶车;不要乘坐非法营运车辆。
5、注重消防安全,教育子女不要玩打火机、火柴盒接触易燃易爆及危险品;点蚊香、用电器时要注意防止火灾。
6、鼓励子女积极参加体育健身,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抽烟、不喝酒、不暴饮暴食,不吃“三无”食品和霉变的食品,提倡不吃零食。不到街头游贩处购买食物,防止病从口入。加强对禁毒的宣传,提高子女是识毒、防毒、拒毒的能力。
7、教育子女遵守上级有关部门规定,坚决不进入游戏机厅、网吧及其他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8、教育子女慎交友,交益友。严禁子女与社会上不良分子来往,与他人发生矛盾、纠纷要报告家长、老师,不得求助于社会闲杂人员和外校学生,未经家长允许不得在外用餐留宿,子女外出须向家长请假。
9、重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教育子女不要到危险和复杂的地方游玩;要防止子女私自结伴外出,严禁子女私自下河游泳玩水。
10、尊重、关心、理解子女,教育子女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切忌对子女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
此外,我们也希望家长积极投身到辖区平安建设活动中来,为构建和谐开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二是提高安全防护意识。积极参与看楼护院、邻里守望的治安防范活动,努力减少和控制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和意外事故的发生。三是勇于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积极检举揭发各种违法犯罪的人和事,发现正在作案的犯罪分子,要挺身而出及时制止犯罪行为或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顺祝您工作顺利、全家幸福!
开元街道办事处
20xx年8月29日
亲爱的社区居民:
党中央决定,从20xx年6月起到20xx年6月底,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是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在全党开展的又一重大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实际步骤,是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加强新时期基层党建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
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主要内容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是: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出色完成党 章规定的基本任务,努力做到“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模范履行党 章规定的义务,科学谋事干事,努力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xx社区创先争优活动以6月30日“迎七一建党节”文艺汇演拉开序幕,紧紧围绕“当服务群众先锋建文明和谐xx”这个活动主题,通过创先争优活动,以实现服务理念的突破、服务功能的拓展、服务能力的增强、服务水平的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提高。让我们并肩携手,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抓实抓好创先争优活动,为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新xx而努力奋斗!
尊敬的全区居民:
您们好!
开发区是我家,环境靠大家。拥有一个干净、整洁、秩序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每一位开发区居民的共同愿望;开发区环境卫生的提升不仅仅是靠城管环卫部门就可以做到的,更需要全体居民共同努力;建设美丽家园是每一位居民共同的义务和责任。不知您是否留意到我们生活辖区内乱堆乱放、占用街道、垃圾无袋装随意抛弃、公共楼道乱牵、乱挂、乱占、公共服务设施屡遭破坏等等不良现象。为了改变开发区环境卫生现状,创造一个文明、整洁、秩序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我们向广大居民提出如下倡议:
一、树立“美丽芦台是我家,环境整治靠大家”的思想,积极参与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从思想上、行动上支持我区的环境整治工作 。
二、自觉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搞好环境卫生。保持自家、店铺门前屋后干净整洁,不向河道中倾倒生活、建筑垃圾和污水污物,切实做到生活垃圾定点投放至垃圾池或垃圾箱。
三、自觉净化美化公共环境,爱护公共卫生设施,不在道路两侧搭建违章建筑、乱堆乱放杂物,不随意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随地吐痰,自觉摒弃不文明、不卫生行为,规范自己的“行”,提升自身的“德”,培养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树立首先风尚。
四、全区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爱我家园、保护环境”小手拉大手社会实践活动,对身边和家人不爱护环境、不讲卫生行为进行劝阻和制止。
五、以环境整治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美丽家园”创建活动,自觉提升文明素质,人人争当文明人,户户争创文明户。我们坚信,只要通过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一个创业环境更优、人居环境更美、舒适度更高的 “低碳、生态、智慧、宜居”的第四代产业新城和“富裕、幸福、美丽的芦台新城”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与其事后的牢骚与不满,不如事前的关心和参与。环境卫生涉及千家万户每一位公民,关系到广大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不仅需要每一位公民的积极参与,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监督。整治卫生,人人参与,家家受益;从现在起,立说立行,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把我们的开发区打扮得更加整洁、更加亮丽,空气更加清新。
开发区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感谢您的参与与支持!
XXX
XX月XX日
亲爱的居民们:您们好!
为了让广大居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根据国务院《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市政府有关烟花爆竹“禁改限”的规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严格执法,同时要求广大市民应学法、知法、守法,增强依法燃放意识,全民动员,齐抓共管,形成文明、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的`氛围,以防止和减少因燃放不当引发的火灾、伤人事故和重特大案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将我区烟花爆竹禁止燃放的区域(部位)、允许燃放的产品种类和违法行为处罚规定告知广大居民。
一、市区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部位)为:1、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2、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及其周边100米范围内;4、输变电设施安全保护区;5、医疗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敬老院;6、城市主次干道高架路、过街天桥、立交桥、隧道;7、商场、超市、影(剧)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8、风景名胜和林地、绿地、苗圃等重点防火区;9、城市木屋毗邻区;10、市、区政府确定和公布的其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地点。
二、市区限制燃放的区域及时间:市、区三环路以内的地区为限制燃放区域。此区域在农历腊月二十至正月十五的6时至23时(其中除夕和初一为全天)允许燃放的时间外,其他时间不得燃放烟花爆竹。
三、禁止经营和燃放烟花爆竹产品种类为:质量不合格,三无产品(无厂名、无厂址、无商标),拉炮、摔炮、砸炮、擦炮、土火箭、地老鼠及无规则飞行轨迹的烟花爆竹。
四、有关违法处罚规定:根据国务院《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对未经许可经营烟花爆竹,要及时移交安监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并没收非法经营的物品及非法所得。对未经县(市、区)级以上公安机关许可,由道路运输烟花爆竹的,责令停止非法运输的物品及非法所得。根据《福州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欢迎广大社区居民互相监督、积极举报。
XXX
2017年XX月XX日 2017年XX月XX日
★ 一封公开信作文
★ 关于一封公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