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 女工人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艳忠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延迟退休 女工人(共含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艳忠硕”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延迟退休 女工人

篇1:延迟退休 女工人

近日有消息传出,人社部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因此,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今天(18)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两岸四地城市养老论坛”上,有关退休养老的话题成为专家热议的焦点,特别是在延迟退休年龄即将成为现实政策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如何化解劳动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新困境等,更成为专家们关注的重点。

我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又是一个急剧快速老龄化的国家。现在60岁以上人口为2.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5.5%。据预测,到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9.3%,而到2050年时将达到38.6%,这对我国养老和医疗都会带来巨大影响。此外,目前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比1,到20将下降到2.94比1,到2050年将下降到1.3比1,老龄化也会使医疗保险支出面临更大压力。我国目前的退休政策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确定的,当时人口的预期寿命不到50岁。经过了60多年的经济和社会大发展,如今全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已达70多岁,但退休政策没改,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有8000多万,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我国由此也成为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据悉,拟议中的延迟退休年龄办法,将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以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政策,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但此举是否真能达到社会公平以及人力资源最佳配置的目的呢?对此,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终身教授桂世勋提出,应本着“先女后男”的原则,先尽快启动实施渐进式延迟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他说,联合国于公布了“至中国的男性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为72岁、中国的女性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为76岁”,同时又公布了“2010至20中国的男性人口在60岁时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中国的女性人口在60岁时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

桂教授说:“如果假设我国男职工开始工作的平均年龄为18岁、平均退休的年龄为60岁计算,那末我国男职工平均工作的时间为42年,但他们退休后平均存活的时间是18年,即目前我国男职工的平均工作年限与退休年限之比为2.33比1。同样假设目前我国女职工开始工作的平均年龄也为18岁,那末按联合国上述数据估算,目前我国女职员在55岁退休时的平均工作时间为37年,她们在退休后将平均存活约26年,即目前我国女职员的平均工作年限与退休年限之比约为1.42比1;目前我国女工人在50岁退休时的平均工作时间为32年,她们在退休后将平均存活约31年,即目前我国女工人的平均工作年限与退休年限之比约为1.03比1。而且,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女性人口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已超过80岁,如年上海市女性户籍人口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已高达84.59岁,以此估算,目前上海女工人的平均工作年限与退休年限之比约为0.8:1,即她们退休后平均存活并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份将明显超过她们的平均工作年份。”因此,在桂教授看来,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充分发挥我国女职员特别是女工人的人力资源作用,而且也不利于有效减缓未来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

桂教授说,我国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在至2024年间均超过9亿,从2025年起低于9亿,从2046年起低于8亿。因此,鉴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这种变动趋势,建议在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开局之年,先行启动实施女工人每过1年延迟6个月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使全国女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在2025年时为55岁、2035年时为60岁。与此同时,可考虑实施女职员每过1年延迟3个月或6个月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在2025年后再实施渐进式延迟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女工人及女职员平稳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而且也有利于在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仍多达9亿的时期内妥善解决好就业问题。

相关新闻

近日有消息传出,人社部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因此,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今天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两岸四地城市养老论坛”上,有关退休养老的话题成为专家热议的焦点,特别是在延迟退休年龄即将成为现实政策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如何化解劳动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新困境等,更成为专家们关注的重点。

中国退休年龄世界最早

我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又是一个急剧快速老龄化的国家。现在60岁以上人口为2.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5.5%。据预测,到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9.3%,而到2050年时将达到38.6%,这对我国养老和医疗都会带来巨大影响。我国目前的退休政策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确定的,当时全国人口的预期寿命不到50岁,如今已增加到70多岁,但退休政策没改,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有8000多万,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我国由此也成为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渐进式每年推迟几个月

据悉,拟议中的延迟退休年龄办法,将以渐进式小步慢走的方式,每年推迟几个月。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终身教授桂世勋提出,应本着“先女后男”的原则,先尽快启动实施渐进式延迟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他说,联合国于20公布了“2010至2015年中国的男性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为72岁、中国的女性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为76岁”,同时又公布了“2010至2015年中国的男性人口在60岁时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18年、中国的女性人口在60岁时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21年”。

桂教授说:“如果假设我国男职工开始工作的平均年龄为18岁、平均退休的年龄为60岁计算,那末我国男职工平均工作的时间为42年,退休后平均存活的时间是18年,即目前我国男职工的平均工作年限与退休年限之比为2.33比1。同样假设目前我国女职工开始工作的平均年龄也为18岁,按联合国上述数据估算,目前我国女职员在55岁退休时的平均工作时间为37年,退休后将平均存活约26年,即目前我国女职员的平均工作年限与退休年限之比约为1.42比1;目前我国女工人在50岁退休时的平均工作时间为32年,退休后将平均存活约31年,即目前我国女工人的平均工作年限与退休年限之比约为1.03比1。而且,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女性人口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已超过80岁,如2015年上海市女性户籍人口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已高达84.59岁,以此估算,目前上海女工人的平均工作年限与退休年限之比约为0.8:1,即她们退休后平均存活并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份将明显超过她们的平均工作年份。”

因此,在桂教授看来,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充分发挥我国女职员特别是女工人的人力资源作用,而且也不利于有效减缓未来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

篇2:延迟退休 女工人

桂教授说,我国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在2005至2024年间均超过9亿,从2025年起低于9亿,从2046年起低于8亿。鉴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这种变动趋势,建议在20先行启动实施女工人每过1年延迟6个月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使全国女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在2025年时为55岁、2035年时为60岁。与此同时,可考虑实施女职员每过1年延迟3个月或6个月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在2025年后再实施渐进式延迟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女工人及女职员平稳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而且也有利于在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仍多达9亿的时期内,妥善解决好就业问题。

篇3:女工人延迟退休最佳方案

人社部主要负责人曾对这一政策的执行有过表态,称将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进行实施。按现行的相关政策,北京市的机关男干部和男工人退休年龄为60岁,机关女干部退休年龄为55岁。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介绍,由于当前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不一样,女干部可能会率先实施延迟退休。

女干部可能会率先实施延迟退休

人社部主要负责人曾对这一政策的执行有过表态,称将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进行实施。按现行的相关政策,北京市的机关男干部和男工人退休年龄为60岁,机关女干部退休年龄为55岁。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介绍,由于当前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不一样,女干部可能会率先实施延迟退休。

另一被认为有可能率先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女性群体是55岁退休的女干部和女知识分子。因为已有文件规定,率先延迟基本没有异议。

2月16日,中组部、人社部联合下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称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将年满60周岁退休。通知表示,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延迟,是为了充分发挥女领导干部和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篇4:女工人延迟退休方案实施

近日,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副所长谭中和表示,延退宜从目前退休年龄较低的群体(如女职工)起步。截至年末,辽宁省从业人员共计2562.2万人。按照全国女性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的45%粗略计算,如延退首批人员为女职工,那么,辽宁省或将有约1153万女性从业者成为政策覆盖人群。

依据文件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此文件是在1978年时制定的,距今已有37年。在今年上半年,国家规定,为充分发挥女领导干部和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县处级女干部(包括正、副处级)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60周岁退休,年满55岁也可。

篇5:女工人延迟退休方案实施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所所长金维刚27日在北京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将在明年正式出台。出台后会有五年左右的过渡期,或到2022年正式实施。

金维刚是在当天举行的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届峰会上作上述表示的。在论坛演讲中,他表示,“十三五”时期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推进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去年改革方案出台后,还没有正式实施,今年将会正式实施。

他表示,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要实现制度的.全覆盖和法定人群的全覆盖。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预计可以把5000万人纳入到这个体系里,包括3800多万在职和1500多万退休人员。

对于延迟退休政策,金维刚表示,由于目前退休年龄偏低,要适度的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实现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的办法。这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各类群体差异比较大,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考虑到不同群体的情况,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尽量稳妥,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1.劳动力供给总量逐步减少

据调查显示,首次出现劳动力资源总量绝对下降的现象,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0 .6个百分点。

2.老龄化高峰加速到来

我国现行职工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劳动保险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的。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认为,“目前,我国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4岁(城镇更高),企业职工男女平均实际退休年龄只有54岁,明显偏低。”

有关研究报告显示,至2030年左右,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30%左右。王丰说,延迟退休年龄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好处的,应该允许仍能工作又不占用社会行政资源的人继续工作。

3.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大

关于养老金缺口的估算最近一个数据是20发布的《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报告称,到中国养老金的缺口达到18.3万亿元。

如果存在,养老金的缺口在哪里?原则上,个人所交纳的占工资基数8%的养老金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单位交的另外20%全部进入统筹账户,而缺口指的是个人账户里的钱去支付现在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了。

4.早退休是人力资源巨大浪费

许多专业技术岗位(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等),五六十岁正是经验丰富、技艺纯熟的阶段,而且这种高端人力资源的替代弹性较低。

篇6:女处级延迟退休

女处级延迟退休

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通知,为充分发挥女领导干部和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将年满六十周岁退休。该通知自今年3月1日起执行。2月27日《新京报》)

延迟退休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热门焦点话题。延迟退休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必然选择,在这一点上人们并无更多争议,争议在如何延迟、何时延迟等具体问题上。日前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正副处级女官员年满60周岁退休的通知,使延迟退休在争议声中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笔者看来,这个延迟退休新政,经过了周全考虑,合理可行。

一是延迟退休对象的级别选择合理。正副处级干部,在干部队伍级别结构的金字塔中,介于属于塔尖的厅级以下和属于基座的科级以上之间,处于级别既不算高也不算低的中等级别。这个级别的女干部数量,在干部总数中占的比例不高。选择处级女官员作为延迟退休先行试点,有利于保持干部队伍的总体稳定,有利于摸索总结延迟退休的成功经验。

二是延迟退休对象的性别选择合理。此次延迟退休先行试点是拿女性官员“开刀”。按照国家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处级女官员的正常退休年龄是55岁,而60岁退休的新政将让她们延迟5岁退休,与同级别男性官员的退休年龄相一致。但从当前国人的预期寿命看,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要比男性高出将近5岁。所以无论是从男女平等的角度,还是从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角度讲,让处级女官员与同级别男官员的退休年龄相一致,并不算是过分。

三是延迟退休新政具有相当的灵活机动性。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的延迟退休新政明确“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如本人申请,可以在年满五十五周岁时自愿退休”。这条规定说明延迟退休新政不具备强制性特征,而是充分尊重个人意愿,灵活性和可选择性大。如果个人愿意延迟退休,则可以继续工作到60岁;如果个人不情愿,经过申请,也可以按正常年龄退休。

延迟退休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难题。国家有关方面在解决这个难题上,贯彻了积极稳妥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从而使“处级女官员60岁退休”显得合理可行。

篇7:女延迟退休时间

在刚刚闭幕的2016年二十国集团劳工就业部长会议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预计今年出台,并表示将会“小步慢走,逐步到位,区分对待,分步实施”。

舆情的关注点首先是对这16个字的具体解读。所谓“小步慢走,逐步到位”,“小步”是多小的步?意思就是每年将延退时间推迟几个月,比如原本即将在60岁退休的某职工,正赶上政策实施,那么延退对于他来说就是在60岁后再干3个月;再过一年,到了退休年龄的职工可能是60岁之后再工作6个月。依此类推,需要经过很多年之后,才会达到延迟退休的目标年龄。而所谓“区分对待,分步实施”,是指未来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将按照人群、职业、岗位进行划分。有关人士举例说,比如原本55岁退休的女干部、女白领有可能是第一批执行延迟退休的人群。对于这一点有人解读说,女性的预期寿命本来就高于男性,那么对于非体力劳动的工作岗位,延长女性退休时间应该是最没有疑义的。而且多年前全国妇联等部门,就女干部包括女知识分子的退休年龄就提出过建议,而且目前的政策实际上也明确了县处级的女性是可以到60岁退休的。

以上的所谓3个月也是某些媒体为了方便说明的形象举例,究竟逐步到位的时间是多长,也有人社部官员曾明确表示过“过渡期”的时间,说过到2022年正式实施。如果是这样,那么舆情最关注的就是什么样的人受延退政策的影响最大最快?

有媒体做了一点简单的测算,有三个群体会最快受到新政的影响: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小于等于55岁的女性脑力劳动者和男性工人、小于等于60岁的男性脑力劳动者。这么算下来,受延退影响较大的是70后和80后,而对90后来说,到退休时延退的政策应该已经完全落实了。

那么对于延退会影响到的方面,《财经国家周刊》概括了几个舆情关注的主要问题。第一,男女退休年龄依然区分还是统一?第二,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有何影响?第三,养老金待遇会不会降低?第四,养老金入市的安全。第五,延迟退休如果是弹性的,那么提前退休可否领取养老金?对这些问题,有关方面也作出了相应的解释和承诺。比如提前退休可以,但是领取养老金要等到法定退休年龄。

还有媒体将关注的视角延伸到延迟退休的连带影响上。比如东方网有一篇评论叫做《不可忽视延迟退休的“次生影响”》,文章提醒延迟退休对于养育子女和赡养老人两方面的影响。因为老人退休晚了,想让老人帮着带孩子可能指望不上了,这会不会造成生育的推迟?自己退休晚了,等到退休,双方的老人年龄更大了,在社会化居家养老还未普及落实的情况下,家庭的养老压力会不会更沉重?说到底,延迟退休针对的是两个问题,老龄化问题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是其次生影响会不会造成摁下葫芦浮起瓢的效应?

纵观近年来的社会发展,有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值得记取。一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多政策制定时无法预见到的问题会逐步出现,影响到政策效果甚至完全与初衷相悖;二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很多过去解决不了或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出现令人惊喜的新办法和新途径。这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即便不能预见,也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一个可以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反思和调整的灵活机制。

如果2022年落地实施,那么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1)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因此对于90后出生的人来说,到退休时估计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

1.男女是同龄退休还是仍然进行区分?

除了每年到底延迟几个月之外,还有一点是延迟到多少岁退休,以及是否延续现在的男女退休年龄不同的框架。目前我国男女实行不一样的退休年龄。

如果男女实行一样的退休年龄,是统一延迟到60岁还是65岁?如果延长到60,那实际上只是延迟女性和男工人的退休年龄。而如果同步延迟到65岁,对于女性特别是女性工人,这个跨度还是很大的,受影响的人会有很多。如果男女仍然是区别年龄来退休,这个间隔是不是还是现在的五岁,也值得关注。

2.延迟退休会影响养老金发放吗?

养老保险基金未来的收支平衡,的确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且,由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存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但非常明确的是,养老保险目前总体运行是平稳的,“大家的养老是有保障的”。无论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收大于支,不仅确保了待遇的发放,而且还略有结余。

3.养老金待遇是不是会降低?

对于延迟退休,当前公众关注的焦点还集中于养老金待遇。

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中,财政补助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少数历史欠账较多、基金支付能力较弱的老工业基地省份,将继续加大中央财政补助力度。另外,五中全会的公报中提到要加大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力度,养老金应该会有保障。

女干部延迟退休方案

单位延迟退休申请书

延迟退休-中国民生调查报告

延迟退休方案实施时间表和实施时间是什么时候

延迟开学工作方案

延迟申请书范文

假期延迟通知

开学延迟心得

发货延迟道歉信

出生证明延迟申请书

延迟退休 女工人(推荐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延迟退休 女工人,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