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司法真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Tom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考公司法真题(共含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om伊”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自考公司法真题

篇1:自考公司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依法享有公司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方案审议、批准权的机构是

A.股东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职代会

2.关于国有独资公司的组织机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董事和经理不得在经营同类业务的公司中兼职

B.董事和经理不得在其他公司兼职

C.董事会成员中应有职工代表

D.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

3.公司与公司之间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不一样的,导致公司之间的权利能力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股东的多少

B.资本数的大小

C.经营范围的区别

D.所有制性质的不同

4.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分立的决议必须经

A.全体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B.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C.全体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D.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5.关于公司集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司集团本身具有法人资格

B.公司集团的成员公司和公司集团都具有法人资格

C.在我国,所有的国有独资公司均由国家全资控股,因此属于公司集团

D.股份持有与合同控制是形成公司集团的主要途径

6.下列关于企业法人对其法定代表人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仅对其合法的经营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B.仅对其符合法人章程的经营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C.仅对其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D.仅对其符合法人登记经营范围的经营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7.下列各类主体中,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的是

A.公司董事

B.公司监事

C.占债务人注册资本1/10以上的股东

D.职工代表大会

8.下列关于上市公司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上市公司是指股票或者债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B.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不具备申请上市的资格

C.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请由中国证监会核准

D.公司退市后,公司的法人资格也归于消灭

9.下列关于18世纪初英国议会通过的“泡沫法案”的主要内容的陈述,错误的是

A.对股份公司的设立设定了种种限制

B.放松了对股份公司设立的种种限制

C.对公司法人资格的取得设定了种种限制

D.规定只有法人团体才可以公开发行股票

10.根据《公司法》,下列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的表述,正确的是

A.董事必须持有本公司的股份

B.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

C.董事长一定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D.董事必须由中国公民出任

11.我国《公司法》对公司设立采用的是

A.特许主义设立原则

B.准则主义设立原则

C.核准主义设立原则

D.准则主义与核准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12.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解散决议必须经

A.全体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B.全体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C.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

D.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13.公司不能成立时,依法需对因设立行为而产生的债务和费用承担连带责任的主体是

A.批准机构

B.中介机构

C.主要出资者

D.全体发起人

14.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会议可以召开的条件是

A.有过半数的董事出席

B.有2/3以上的董事出席

C.全体董事出席

D.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人数出席时

15.某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0万元人民币,共有甲、乙、丙三个股东,每人认缴出资人民币10万元。甲在公司成立时一次缴清了全部出资,乙先实缴了5万元,承诺一年半后缴清另5万元,丙因当时没钱,虽认缴了10万元却未实缴一分钱,并承诺在公司成立后2年内的最后一个月一次缴清全部出资。全体股东并未约定新增资本时的认缴比例。公司因业绩较好而在成立一年后由股东会决定增资30万元,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就各自应认缴比例发生争议,下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个股东每人可依法再认缴10万元出资

B.股东甲、股东乙依法可再分别认缴20万元及10万元出资,股东丙无权认缴

C.只有股东甲有追加投资的权力,股东乙和股东丙都无权认缴新增部分资本

D.股东乙和股东丙是否有权追加投资取决于股东甲的态度

16.夏明为格林化工有限公司股东,持有公司股份51%。由于意外事件,夏明不幸死亡。其法定继承人要求继承夏明的股东资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明的法定继承人当然可以继承股东资格

B.在公司章程无另外规定时,夏明的法定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

C.除非其他股东同意,否则,夏明的法定继承人无权继承股东资格

D.除非公司董事会会议决定同意,否则就不能继承股东资格

17.中外合资有限公司董事的法定任期是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18.下列各项股东权中,属于共益权的是

A.利润分配请求权

B.股份转让权

C.剩余资产分配请求权

D.选择管理者权

19.有限公司股东欲转让股权给公司股东之外的第三人,应当就其股权转让事项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通知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

B.其他股东自接到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反对转让

C.其他股东自接到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D.只要有其他股东反对,该股权不能转让

20.关于国有独资公司董事长的产生办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由公司章程规定

B.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从董事会成员中指定

C.由董事会全体成员过半数选举产生

D.由国有独资公司股东会选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股份有限公司应当依法置备于本公司、并供股东查阅的资料包括

A.公司章程

B.股东名册

C.股东大会会议记录

D.公司账册

E.公司财务会计报告

22.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下列关于股东资格的陈述,正确的有

A.公司股东可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正在服刑的罪犯可以成为公司股东

C.公司原则上不得成为自己公司的股东,但可以成为其他公司的股东

D.国家机关可以取得股东资格

E.企业法人不得成为公司股东

23.我国振华公司欲与某国天大公司在阳谷市设立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双方初步拟定的合作框架包括以下事项,其中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有

A.合资企业不设股东会,由董事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

B.合资企业注册资本必须在企业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六个月内一次缴清

C.合资企业正副总经理由合营各方分别担任

D.合资企业各方可自由转让股份

E.合资企业经营所需物资可在国际市场购买

24.人民法院受理甲公司破产申请前一年内、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的债务人的行为有

A.甲公司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将一批货物转让给了乙公司

B.甲公司对丙公司本没有财产担保的货款提供了一套房产进行抵押

C.甲公司欠丁公司货款虽然还未到清偿期,但甲公司提前清偿了该笔货款

D.甲公司放弃了戊公司对其所欠的5万元已到期的货物保管费

E.甲公司将一批产品赠与某学校

25.下列关于公司经营范围的表述正确的有

A.公司的经营范围须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

B.公司经营范围一旦确定就不得改变

C.公司应当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D.公司是否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可由公司根据自身及市场情况决定

E.公司擅自超越经营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6.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可以收购本公司股份的情形有

A.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B.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C.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

D.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

E.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符合法定的分配利润条件

27.我国《公司法》规定的法定盈余公积金用途有

A.弥补亏损

B.扩大公司生产经营

C.提高公司员工的福利

D.增加公司资本

E.特殊情况下可用于分配股利

28.下列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的表述,正确的有

A.股东只能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四种形式出资

B.每个股东货币出资的金额,不得少于其认购的股份数的30%

C.全体股东非货币财产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70%

D.股东分期缴纳出资的最长期限是五年

E.除货币出资外,股东其他形式的出资都得进行评估、作价,并转移财产所有权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9.公司清算

30.发行资本

31.债权人会议

32.特别股

33.累积投票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4.简述特别清算的特征。

35.简述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概念和设立条件。

36.简述股份有限公司增资发行新股的条件。

37.简述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38.试述公司境外直接上市的优点和难点。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39.,某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经国家批准改制为A国有独资公司。因公司未设股东会,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董事会一共七名成员,均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从另一大型国有钢铁企业调派,公司董事长为刘某。4月,刘某朋友王某投资开办了一家从事服装贸易的B有限责任公司,王某邀请刘某担任B公司的总经理。刘某向A公司董事会汇报了此事,A公司董事会对此开会表决,除刘某在内的六名董事与会,一致同意刘某出任B公司总经理职务。206月,因A公司总经理方某患病,董事会遂任命董事张某为公司总经理。

问:

(1)A公司董事会的组成是否合法?为什么?

(2)刘某担任B公司总经理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

(3)张某出任A公司总经理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

1.自考真题

2.2017自考《公司法》测试题

3.2017自考《公司法》复习题及答案

4.管理自考真题练习

5.会计自考真题来袭

6.自考英语二真题练习及答案

7.英语二自考真题练习及答案

8.自考真题冲刺练习

9.2017自考《公司法》考试题及答案

10.2017自考《公司法》备考题及答案

篇2:自考公司法试题答案

自考公司法试题答案

Question:

In relation to employment law, explain the meaning of redundancy and the rules which govern it.

Answer:

Redundancy is defined in s.139(1) Employment Rights Act (ERA) as being: 'if the dismissal is wholly or mainly attributable to:

(a) the fact that his employer has ceased, or intends to cease,

(i) to carry on the business for the purposes of which the employee was employed by him, or

(ii) to carry on that business in the place where the employee was so employed, or

(b) the fact that the requirements of that business

(i) for employees to carry out work of a particular kind, or

(ii) for employees to carry out work of a particular kind in the place where the employee was so employed by the employer, have ceased or diminished or are expected to cease or diminish.

In order to qualify for redundancy payments, an employee must have been continuously employed by the same employer or associated company for a period of two years. At the outset of redundancy proceedings the onus is placed on the employee to show that they have been dismissed, which they do by demonstrating that they are covered by s.136 ERA 1996, which provides four types of dismissal. These are:

(i) the contract of employment is terminated by the employer with or without notice;

(ii) a fixed term contract has expired and has not been renewed;

(iii) the employee terminates the contract with or without notice in circumstances which are such that he or she is entitled to terminate it without notice by reason of the employer's conduct;

(iv) the contract is terminated by the death of the employer, or the dissolution or liquidation of the firm.

Once dismissal has been established, a presumption in favour of redundancy operates and the onus shifts to the employer to show that redundancy was not the reason for the dismissal.

Employees who have been dismissed by way of redundancy are entitled to claim a redundancy payment from their former employer. Under ERA 1996, the actual figures are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person's age, length of continuous service and weekly rate of pay subject to statutory maxima. Thus employees between the ages of 18 and 21 are entitled to ? week's pay for each year of service, those between 22 and 40 are entitled to 1 week's pay for every year of service, and those between 41 and 65 are entitled to 1? weeks' pay for every year of service.

The maximum number of years service which can be claimed is 20 and as the maximum level of pay which can be claimed is £430, the maximum total which can be claimed is £12,900 (i.e. 1·5 x 20 x 430).

Disputes in relation to redundancy claims are heard before an Employment Tribunal and on appeal go to the Employment Appeal Tribunal. The employer must act as would be expected of a 'reasonable employer' and in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employer has acted reasonably, the Employment Tribunal will consider whether, in the circumstances 'including the size and administrative resources of the employer's undertaking, the employer acted reasonably or unreasonably in treating it as a sufficient reason for dismissing the employee' (s.98(4) ERA 1996). Reasonable employers should follow the ACAS Code of Practice on Disciplinary and Grievance Procedures in relation to the way they discipline and dismiss their employees. Thus redundancy, per se, does not provide a justification for dismissal, unless the employer had introduced and operated a proper redundancy scheme, which included, preferably, objective criteria for deciding who should be made redundant, and provided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redeployment rather than redundancy.

篇3:自考合同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负有后履行义务的甲,发现先履行义务的乙履行不符合合同的约定,甲可以暂停履行自己的义务。

甲的这一权利在合同法中称为

A.同时履行抗辩权 B.先履行抗辩权

C.不安抗辩权 D.先诉抗辩权

正确答案:B(1分)

解析: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

需符合以下条件:(1)须当事人互负债务;(2)两个债务须有先后履行顺序;(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者其履行不符合债的本旨。

2.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仍存在于当事人间的义务是

A.履行 B.给付

C.清偿 D.保密

正确答案:D(1分)

解析:《合同法》第92条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3.债权人为消灭债关系,向债务人实施抛弃债权的意思表示,合同法理论称此为

A.免除 B.提存

C.抵销 D.混同

正确答案:A(1分)

解析:免除即债权人以消灭债权为内容,向债务人进行的抛弃债权的单方法律行为。

4.甲曾有恩于乙。

甲因判断失误,导致所买股票被套而无力归还丙的借款20万元。

乙得知此事后瞒着甲将该借款付清,丙向乙出具了了结与甲借款合同的收据。

合同法理论称乙的行为是

A.清偿充抵 B.债务人清偿

C.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清偿 D.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清偿

正确答案:C(1分)

解析:第三人清偿是指合同债务人以外的民事主体替代债务人清偿债务的行为。

本题中甲乙并无厉害关系。

5.合同约定由买受人在一定期限内试用标的物,并以买受人认可为合同生效的条件。

合同法理论称这类合同为

A.试用买卖合同 B.样品买卖合同

C.分期付款买卖合同 D.竞争缔约买卖合同

正确答案:A(1分)

解析:试用买卖合同,是指当事人约定由买受人在约定的试用期内试用标的物,并以买受人对标的物的认可为生效条件的买卖合同。

6.借款合同是贷款人将一定数额的货币交付借款人使用,借款人到期归还同等数额货币,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借款合同是

A.转移货币所有权的合同 B.转移货币使用权的合同

C.转移货币占有权的合同 D.转移货币收益权的合同

正确答案:A(1分)

解析:借款合同在性质上属于转移所有权的合同,买卖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可准用于借款合同。

7.根据《合同法》规定,6个月以上的租赁合同应签订书面合同,未签订书面合同视为

A.定期合同 B.不定期合同

C.合同不成立 D.合同无效

正确答案:B(1分)

解析:《合同法》规定,租期6个月以上的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未签订书面合同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8.在租赁期间,出租物的所有人发生变更,则以下租赁合同关系中正确的是

A.对变更后的所有人没有约束力

B.对变更后的所有人有约束力

C.原所有人通知承租人的,对变更后的所有人没有约束力

D.原所有人没有通知承租人的,对变更后的所有人有约束力

正确答案:B(1分)

解析: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9.甲将其所有的一艘船舶交由乙修理,在维修期间,遭遇特大台风袭击,乙为防止船舶颠覆进行加固措施,增加了修理成本,该增加部分的费用应由

A.甲负担 B.乙负担

C.甲乙共同负担 D.甲乙按份负担

正确答案:B(1分)

解析:乙为防止船舶颠覆进行加固措施属于乙履行修理的义务,应该由乙自己负担。

10.下列具有从合同特征的是

A.借款合同 B.借用合同

C.买卖合同 D.抵押合同

正确答案:D(1分)

解析:在本题中,借款合同、买卖合同、融资租赁合同都是不需要依赖于其他合同而独立存在的,所以是主合同。

签订抵押合同是担保方式之一(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担保债权属于从属权利,从属于主债权债务。

11.以下协议中,适用《合同法》调整的是

A.离婚协议 B.收养协议

C.债权转让协议 D.监护人变更协议

正确答案:C(1分)

解析: 合同法的适用范围:(1)合同法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设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合同法所所适用的合同包括各类民事主体基于平等自愿等原则所订立的民事合同。

(3)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既包括当事人设立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也包括当事人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

根据《合同法》第2条,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12.合同法理论中的无名合同是指

A.无名称的.合同 B.无法律明文规定名称的合同

C.无法理基础的合同 D.无形式的合同

正确答案:B(1分)

解析:所谓无名合同,又称非典型合同,是指法律上尚未确定一定的名称与规则的合同。

无名合同传统民法又称为非典型契约,例如广告中使用他人肖像、瘦身美容、信用卡、加盟店、企业咨询等现代新型合同都是法律没有规定的无名合同。

13.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合同,合同的成立地点为

A.承诺生效的地点 B.经常居住地

C.收件人的主营业地 D.合同签订地

正确答案:C(1分)

解析: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5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而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14.以招标方式订立合同时,下列具有要约性质的是

A.招标 B.投标

C.开标 D.决标

正确答案:B(1分)

解析:决标是承诺;招标是要约邀请;投标是要约。

15.甲和乙合伙开办了非法人的三味蛋糕店,丙到该店向正在营业中的甲订购了一份生日蛋糕,并付清了款项。

该合同关系的主体是

A.甲和丙 B.甲、乙和丙

C.三味蛋糕店和丙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1分)

解析:合同的主体,是指在合同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可以成为合同的主体。

(1)自然人,它既包括本国的公民,也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2)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包括: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3)其他组织,是指除了自然人和法人以外的单位或者机构。

其他组织主要有以下几种:合伙企业、企业分支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其他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

16.根据《合同法》规定,标的物在订立买卖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合法占有的,该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时间为

A.买卖合同订立之时 B.出卖人依约履行交付义务时

C.买受人实际占有该物时 D.买受人合法占有该物时

正确答案:B(1分)

解析:《合同法》第140条的规定“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的,合同生效时间为交付时间”。

17.下列属于经当事人协商引起合同变更的是

A.合同当事人订立变更合同内容的协议

B.当事人约定的合同生效条件的出现

C.合同订立后,一方因欺诈事由,行使撤销权

D.合同义务人违约,法院判决原合同不再继续履行,违约方单方支付违约金

正确答案:A(1分)

解析:合同的变更是指合同当事人于合同订立后消灭前,在不改变合同主体的前提下改变合同内容的协议。

18.债权让与通知的性质属于

A.意思表示 B.观念通知

C.感情表示 D.意思推定

正确答案:B(1分)

解析:债权让与通知是债权人的一项合同附随义务,其性质属观念通知.

19.根据《合同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一般认定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是指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

A.5% B.15%

C.25% D.30%

正确答案:D(1分)

解析: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20.关于双方违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方违约只存在双务合同中,不存在单务合同中

B.双方违约只存在单务合同中,不存在双务合同中

C.双方违约既可以存在双务合同中,也可以存在单务合同中

D.双方违约既可以存在双务合同中,也可以存在部分单务合同中

正确答案:A(1分)

解析:双方违约以双务合同为前提基础,亦即单务合同不存在双方违约问题。

21.下列合同变更不具有溯及既往效力的是 ...

A.租赁合同 B.运输合同

C.买卖合同 D.承揽合同

正确答案:A(1分)

解析:继续性合同,是指履行必须在一定继续的时间内完成,而不是一时或一次完成的合同,如租赁合同、仓储合同等均属此类。

租赁、借用、消费借贷等继续性合同以使用、收益标的物为目的,已经被受领方享用的标的物效益,是不能返还的,也就不能恢复原状,这些合同解除不管有无溯及力,给付人都只能请求对方返还相应的价金,在双方为相应的给付时,有溯及力除了增加不必要的迂回曲折外,对当事人没有任何好处,因此不如规定这些合同的解除无溯及力,除非当事人有相反的约定。

2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中,当事人对于后续成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且无法达成补充协议或按照惯例确定归属的,后续改进成果归

A.改进方所有 B.双方共有

C.专利权人所有 D.国家所有

正确答案:A(1分)

解析:本案特别要注意的是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属于技术转让合同。

对于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技术转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按照互利的原则,在合同中约定使用技术秘密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的分享办法。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可以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一方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应当由完成该项后续改进的人享有,其他各方无权分享。

23.在技术服务合同中,委托人和受托人对于受托人利用委托人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工作条件完成的新的技术成果没有约定的,该成果属于

A.委托人 B.受托人

C.委托人和受托人共有 D.委托人和受托人协商

正确答案:B(1分)

解析:《合同法》第三百六十三条规定,在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履行过程中,受托人利用委托人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工作条件完成的新的技术成果,属于受托人。

24.《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这一规定体现的是

A.适当履行 B.协作配合

C.经济合理 D.恪守信用

正确答案:B(1分)

解析:协作履行(配合)原则,是指当事人在合同的履行中不仅要适当、全面履行合同的约定,还要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对对方当事人的履行债务行为给予协助,使之能够更好地、更方便地履行合同。

25.下列不属于职务技术成果的是 ...

A.履行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岗位职责或者承担其交付的其他技术开发任务

B.离职二年后继续从事与其原法人或其他组织岗位职责或者交付的任务有关的技术开发工作

C.职工在技术成果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全部或大部分利用了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资金、设备、器材等物质条件,并且这些物质条件对形成技术成果具有实质意义的影响

D.技术成果的内容是在法人或其他组织尚未公开的技术成果、阶段性技术成果上完成的 正确答案:B(1分)

解析:职务技术成果是执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技术成果。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自考赢家

26.《合同法》赋予合同当事人可单方行使解除权的法定事由有

A.预期违约

B.延期履行主要义务,经催告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C.瑕疵履行

D.一方违约,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E.延期付款

正确答案:ABD(2分)

解析: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单方当事人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有下列五种:(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一方预期违约;(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义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有根本违约之情形;(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7.建设合同从性质上可归入承揽合同,但因其所交付工作物的特殊性,故具有其独立的特征,这些特征有

A.经济价值高,且关乎国计民生

B.投资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

C.必须采用招投标

D.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E.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和法人,都可以成为建设合同的承包方

正确答案:ABD(2分)

解析:建设工程合同具有四点特征:(1)建设工程合同的标的一般具有经济价值大、关乎国计民生的特点,,这就要求合同当事 人必须比一般合同的履行更注重质量要求,做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

(2) 由于建设工程都是大型建设项目,投资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所以建设工程合同的承包方必须是法人。

(3)建设工程合同主要反映大中型工厂、矿山、水利设施、交通运输设施、邮电通讯设施等 建设而发生的经济关系,因此,建设工程合同一般都具有严格的计划性,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受到国家的严格管理和监督。

(4)建设工程合同是要式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28.下列属于实践合同的有

A.买卖合同 B.租赁合同

C.赠与合同 D.保管合同

E.个人间借贷合同

正确答案:DE(2分)

解析:对于实践合同,实物的交付也是合同成立的形式要件。

例如:借用、民间的借贷、保管、定金、寄存等合同属于实践合同。

29.下列从属于债权的从权利,可以随同债权一起移转的有

A.利息债权随本金一并移转

B.债权之担保权利随主债权移转而移转

C.违约金债权随本债权的转让而转让

D.破产法上的特权随本债权一并移转

E.与被让与的债权请求权具有紧密关系的形成权

正确答案:ABCDE(2分)

解析:随同债权移转而一并移转的从权利包括:担保物权、保证债权、定金债权、优先权、形成权、利息债权、违约金债权、破产法上的特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

30.依照《合同法》,合同当事人虽约定不明,但不影响合同成立的条款有 ...

A.标的条款 B.质量条款

C.价格条款 D.履行地条款

E.履行期条款

正确答案:BCDE(2分)

解析:《合同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所以BCDE项虽约定不明,但不会影响合同的成立。

篇4:公司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公司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公司法》(课程代码00227)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公司法》对下列各种出资形式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有最低要求的是

(A )

A.货币

B.专利权

C.机器设备

D.土地使用权

2、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B )万元

A.100

B.500

C.1000

D.

3、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人数为(D )

A.2人以上

B.5人以上

C.50人以下

D.2人以上200人以下

4、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中的董事人数为( A )人

A.3-13

B.5-19

C.5-15

D.7-21

5、股份公司的董事会中的董事人数为( B )人

A.3-13

B.5-19

C.5-15

D.7-21

6、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任期每届不得超过( B )年

A.5

B.3

C.6

D.4

7、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 B )人

A.3

B.5

C.7

D.9

8、有限责任公司必设的机构是( A )

A.股东会

B.股东大会

C.董事会

D.监事会

9、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首次会议由( D )召集和主持

A.董事会

B.监事会

C.人民法院

D.出资最多的股东

10、对公司注册资本的理解,正确的是( D )

A.注册资本小于发行资本

B.注册资本在我国又称为名义资本

C.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注册资本必定等于实缴资本

D.公司股本全部发行完毕后,注册资本等于发行资本 11、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 B )元。

A.1000万

B.3000万

C.5000万

D.6000万 12、一个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为6亿元人民币,如果该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那么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最少为( C )

A.3000万元人民币

B.5000万元人民币

C.6000万元人民币 D.1.5亿元人民币

13、关于股票的特征,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股票是设权证券

B.股票是有价证券

C.股票是要式证券 D.股票是永久性证券

14、在下列发行对象中,不必发行记名股票的是( A )

A.一般自然人投资者

B.发起人

C.法人

D.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 15、合资有限公司设立过程中,如果合资有限公司协议与合资有限公司合同就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的,应以( C )规定为准。

A.合资有限公司合同

B.合资有限公司协议

C.合资有限公司章程

D.以上都不对

16、依我国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票面金额发行股票所得溢价款应列入( B )

A.公司资本

B.公司资本公积金 C.公司资本公益金 D.公司利润

17、下列哪个公司名称不符合公司法及其相关规定的是( D )

A.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B.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剑兰春集团有限公司

D.川大食品有限公司

18、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A )万元

A.3

B.5

C.10

D.30

19、公司法是( B )

A.规定各种公司的设立、组织活动以及其他与公司有关的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规定各种公司的设立、组织活动和解散以及其他与公司组织有关的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规定公司的组织活动的法律

D.规定各种公司的设立、解散以及其他与公司组织有关的法律

20、按照一般定义,西方国家的公司是指( A )

A.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

B.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

C.依法定程序设立的经济组织

D.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

21、公司应当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的法律特征( C )

A.独立性、盈利性、合法性

B.社团性、合法性、独立性

C.合法性、营利性、独立性

D.盈利性、独立性、社团性

22、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 C )

A.股票

B.票据

C.公司债券

D.股单

23、公司合并可以采取的两种方式是( D )

A.存续合并和派生合并

B.吸收合并和派生合并

C.新设合并和存续合并

D.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

24、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是表达公司意思的( D )

A.代表机构

B.执行业务机构 C.监督机构 D.权力机构

25、记载公司组织规范及其行为准则的书面文件称为( B )

A.招股说明书

B.公司章程

C.股东会议事规则

D.股东大会决议 26、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必须经过( B )

A.1/3股东同意

B.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C.2/3股东同意

D.出席股东会的股东过半数同意 27、我国的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 A )

A.有限责任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

C.企业集团 D.母公司

28、按公司与公司之间的控制依附关系,可将公司分类(D)

A.总公司和分公司

B.母公司和分公司

C.总公司和子公司

D.母公司和子公司

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

1、公司法规定,下列哪些可以成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AB )

A.董事长

B.经理

C.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D.股东

2、下列货币中,公司股东可以用作出资方式的是( ABCD )

A.货币

B.土地使用权

C.商标权

D.股权 E.个人信用

3、下列哪些不属于股东的自益权( ABC )

A.参加股东会的权利

B.质询权

C.表决权

D.股利请求权

E.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

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4、根据股票上是否记载股东姓名可以将股票分为(AB )

A.记名股票

B.无记名股票

C.额面股票

D.无额面股

5、股份有限公司中,下列哪些可以提议召开临时的董事会( ABC )

A.代表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

B.1/3以上董事

C.监事会

D.不设监事会的监事

6、下列哪些是公司章程应当记载的事项?( ABCD )

A.公司的名称和住所

B.公司的经营范围

C.公司的注册资本

D.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 7、在有限责任公司中,下列哪些出资总和应该不高于公司注册资本的70%.(ABCD )

A.专利权

B.商标权

C.土地使用权

D.机器设备

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

1、公司 是依公司法设立的由法定人数的股东共同出资组织的企业法人。

2、股东 是指公司的出资者,是公司财产的所有者。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3、有限责公司 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4、股票 由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该公司股份的凭证

5、经理 是公司董事会聘任的主持日常管理工作的高级职员,他对董事会负责

6、公司法 是指规定公司设立、组织、活动和解散以及对内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公司资本 又称股本,是指公司章确定的并由股东出资构成的公司法人财产的总额

8、董事长 是公司或机构的最高管理者人,公司利益的最高代表,统领股东会。 第四大题:简答题

1、简述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最多不得超过50人。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的资本最低限额,人民币3万。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公司住所。

2、简述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

(1)对出资人的规定不同;

(2)法律地位不同;

(3)出资人享有的权利不同;

(4)出资人承担的风险不同。

3、简述公司与合伙企业的区别

(1)成立的基础不同;

(2)法律地位不同;

(3)法律性质不同; (4)出资人承担的风险不同

4、简述在股份公司中,应在2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情形。

(1)董事人数不足本法规定的人数或者公司章程所规定的人数的2/3时;

(2)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的1/3 时。

(3)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

(4)董事会认为必要时。

(5)监事会提议召开时。

(6)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5、简述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征。

(1)投资者责任的有限性

(2)投资主体的单一性

(3)公司组织机构的特殊性。

6、简述破产企业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

《企业破产法》第125条规定:“企业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义务、勤勉义务,致使所在企业破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人员,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3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第131条进一步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据此,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三种:民事责任、任职资格限制以及刑事责任。

第五大题:论述题

1、论述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程序

(1)发起人发起;

(2)草拟章程;

(3)必要的行政审批;

(4)缴纳出资;

(5)验资;

(6)申请设立登记;

(7)登记发照。

2、论述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的程序

(1)发起人发起;

(2)制定公司章程;

(3)发起人认购股份;

(4)申请设立批准;

(5)发起人缴纳股款;

(6)法定资验机构资验

(7)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 (8)申请设立登记;

(9)受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并公告。

[2017公司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篇5:公司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公司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实际缴纳的股本总额。(×)p60

3、根据现行公司法,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全部被取消。(×)p60

4、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p60

5、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得超过3个。(×)p60

6、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P59

7、自然人投资设立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所投资设立的新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超过两个。(×)p60

8、发起人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应当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由董事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章程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申请设立登记。(√)p60

9、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P59

(二)单选题

1、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A)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P60

A、10B、15C、20D、25

3、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并按照(C)的规定缴纳出资。P60

A.登记部门B.法律C.公司章程D.证监会

4、依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的出资方式不包括(C)。P59

A.工业产权B.非专利技术

C.劳务D.土地使用权

5、股东若未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应当向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A)。P60

A.违约责任B.侵权责任

C.赔偿责任D.连带责任

6、某公司由甲、乙、丙三个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股东丙以一项专利技术出资。丙以专利出资后,自己仍继续使用该专利技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B)。P59

A.乙认为,大家都是某公司的股东,既然丙可以继续使用,则自己和甲也可以随意使用该专利技术

B.甲认为,丙无权继续使用该专利技术,如果丙要继续使用该专利则需经公司同意并向公司支付使用费

C.丙认为,该专利技术本来就是自己的,自己当然可以不经公司同意继续使用

D.丙认为,甲和乙若要使用该项专利技术,应征得自己的书面同意

7、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D)。P60

A.不得行使权利B.公司可以不认可股东的权利

C.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D.不得对抗第三人

8、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在发起人认购的股份缴足前(A)。P60

A.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B.不得设立登记

C.主管部门责令缴足D.主管部门不予登记

9、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B)。P60

A.发起人认缴股本总额B.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

C.计划募集股本总额D.以上都不对

10、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A)。P59

A.从其规定B.以股东认缴为准

C.以公司实收为准D.以上都不对

(三)多选题

1、股东可以用(ABCD)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P59

A.货币出资B.实物

C.知识产权D.土地使用权

2、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ACD)。P59

A.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B.股东的.出资形式

C.股东的出资额D.出资证明书编号

3、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BCD)等事项。P54

A.实收资本B.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

C.经营范围D.法定代表人姓名

5、下列关于一个自然人设立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转投资的表述,正确的是(AB)。P60

A.一人公司可以与他人共同设立有限责任公司

B.一人公司可以与他人共同设立合伙企业

C.一人公司可以再投资设立一人公司

D.一人公司不可以与他人共同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6、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ABCD)。P59

A.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B.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C.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D.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有公司住所

7、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ABCD)。P60

A.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或者募集的实收股本总额

B.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C.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D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有公司住所

9、公司减少注册资本(ACD)。P60

A.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后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

B.减少后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额。

C.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或公告后,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

D.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或公告后,有权要求公司提供相应的担保

10、发起人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ABC)。P60

A.应当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

B.由董事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章程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C.由董事会申请设立登记

D.自行申请设立登记

(四)案例分析题

1、甲为影视名人,甲乙丙三人协商设立一从事影视作品发行的有限责任公司,甲以自己姓名出资,乙以知识产权出资,丙以现金出资。由于现在公司设立不需要验资,三人约定,甲的出资估价1000万,乙的出资估价500万,丙出资500万。P59

问题:(1)甲乙丙三方的出资是否有问题?

(2)出资总额能否由当事人约定?

参考答案:

(1)甲不能以姓名出资,公司法第27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14条规定,“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2)乙方的出资应当评估,公司法第27条规定,“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

2、甲乙丙丁四人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的认购股份总额为2000万,各认购500万。登记前各书面认足100万,3年内再各出100万,剩余30年内缴足。公司设立后,除甲乙实际缴足了200万,乙和丙方分文未出,因为其认为登记机关不验资。P60

问题:(1)乙方和丙方的观点是否正确?

(2)乙方和丙方的行为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参考答案:

(1)《公司法》第83条第1款规定,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并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缴纳出资。

(2)《公司法》第83条第2款规定,发起人不依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应当按照发起人协议承担违约责任。

(五)联系实际思考题

1、甲乙丙三人共认缴出资100万元设立一有限责任公司,分两次缴清,公司设立时缴纳10万元,30年后缴纳剩余的90万元,在公司成立后第3年,公司负100万元的债务,第4年公司资不抵债申请破产。试从债权人保护的角度剖析这一现象。P55

提示:

在施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后,《公司法》不再对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的期限进行具体限定,而具体的出资时间将交由股东自行约定,也就是说,它实际上将不再限制认缴的最长时间(原则上将认缴期限设定为几十年也可以,甚至通过修改章程的方式,可以一直延长认缴期限)。因此,对于交易相对人而言,在了解对方公司注册资本数额的情况下,也需要了解实缴资本的数额,而不是一般的注册资本的数额信息。

2、甲乙丙三方共同设立一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以货币、知识产权出资,评估1000万。其中,知识产权被评估为700万,超出实际价格约600万。公司成立一年,公司无力偿还债务,进入破产程序。试从债权人保护的角度剖析这一现象。P60

提示:

《公司法》第30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

公司法学习总结

新公司法章程

雅思写作真题

文言文真题解析

雅思作文真题

康佳面试真题

Sony笔试真题

听力真题.12.3

高考作文真题写作技巧

自考公司法真题(推荐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自考公司法真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