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霉变甘蔗中毒后症状及预防措施(共含3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KeyMan86”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霉变甘蔗中毒是指食用了保存不当而霉变的甘蔗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常发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初春季节。
(1)有毒成分及中毒机理:
霉变甘蔗质软,瓤部比正常甘蔗色深,呈浅棕色,闻之有轻度霉味。从霉变甘蔗中可分离出真菌,称为甘蔗节菱孢霉。其毒素为3―硝基丙酸,是一种神经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2)中毒症状:
潜伏期短,最短仅十几分钟,中毒症状最初为一时性消化道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腹疼、腹泻、黑便,随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昏、头疼、眼黑和复视。重者可出现阵发性抽搐;抽搐时四肢强直,屈曲内旋,手呈鸡爪状,眼球向上偏向凝视,瞳孔散大,继而进入昏迷。患者可死于呼吸衰竭,幸存者则留下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导致终生残废。
(3)治疗及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特殊治疗,在发生中毒后尽快洗胃、灌肠以排除毒物,并对症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
①甘蔗必须成熟后收割,因不成熟的甘蔗容易霉变;
②甘蔗应随割随卖,不要存放;
③甘蔗在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霉变,存放时间不要过长,并定期对甘蔗进行感官检查,已霉变的甘蔗禁止出售;
④加强预防甘蔗霉变中毒的教育工作,教育群众不买不吃霉变甘蔗。
提醒:吃霉变甘蔗易中毒
本报讯 (记者夏文)近日,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警惕霉变甘蔗,因为每年二三月份甘蔗易霉变,不慎食用容易中毒。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在消费警示中指出,霉变甘蔗含有神经毒素3-硝基丙酸,中毒后临床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进食甘蔗2-8小时后发病。最初症状为呕吐、头晕、头疼、视力障碍,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衰竭、死亡,病死率及出现后遗症概率达50%。消费警示中强调,食用霉变甘蔗出现的中毒症状,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措施。而北方在2-3月份最易发生霉变甘蔗中毒,尤其以儿童较为多见。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挑选,品质好的甘蔗肉质清白、味甘甜。而未成熟甘蔗收割后如果储存不当,容易发生霉变。霉变甘蔗外皮失去光泽,质地较软,瓤部颜色比正常甘蔗深,一般呈浅棕色,有酒糟味或酸霉味。
霉变甘蔗中的致病微生物是一种真菌,名叫节菱孢霉,它能产生一种强烈的嗜神经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1、吃了变质甘蔗的中毒症状是什么
霉变甘蔗中毒发病急,潜伏期最短的只有十几分钟,长的十余小时。中毒症状最初为呕吐、头晕、视力模糊,进而眼球偏侧凝视,阵发性抽搐,抽搐时四肢强直、大小便失 禁。每日发作多次,最后昏迷,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留有神经系统受到损害的后遗症,终生丧失生活能力。重度中毒多为儿童。
2、如何鉴别甘蔗是否变质
鉴别甘蔗时应掌握“摸、看、闻”的原则:
①摸就是检验甘蔗的软硬度。
②看就是看甘蔗的瓤部是否新鲜。
③闻就是鉴别甘蔗有无气味。
新鲜甘蔗质地坚硬,肉质清白,味甘甜,有清香味。霉变的甘蔗外皮无光泽,质地较软,瓤部颜色略深、呈浅棕色、有暗灰色斑点,闻之有“发霉”味或“酒糟”味。
3、甘蔗中毒救护与预防
对中毒的患者应迅速就医,洗胃、灌肠,尽快把体内的毒物排除,并对症治疗。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的预防措施是不买、不吃已霉变的甘蔗。因不成熟的甘蔗容易霉变,故应成熟后再收割。为了防止甘蔗霉变,甘蔗应随割随卖,运输或储存时间不能太长,同时应注意防捂、防冻,并定期进行感官检查。
甘蔗上火吗?
吃甘蔗不会上火,而且甘蔗还有降火的功效。
甘蔗具有清热、生津、润燥、补肺益胃的作用。可治疗因热病引起的伤津、心烦口渴、胃热呕吐、大便秘结,以及肺燥引发的咳嗽、气喘等。甘蔗含有丰富的蔗糖、果糖、B族维生素、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含铁量在所有的水果中最多,故有“秋日甘蔗赛过参”之说法。
皮色青黄的黄皮蔗,俗称黄皮果蔗,则味甘而性凉,有清热之效,能解肺热和肠胃热肺热咳嗽,痰多且痰色黄稠浓浊的人士,大可用竹蔗汁配梨子汁,增强润燥清肺热的功效。竹蔗加生莲藕榨汁也有同效。至于肺热咳,咳至吐血之人,饮用后可得以舒缓。此外,据说此方对于泌尿系统受感染,俗称(赤尿)也有疗效。
皮色深紫近黑的甘蔗,俗称黑皮蔗,性质温火,喉痛热盛者不宜。
至于很多人吃甘蔗嘴巴会起泡,误认为这是上火,其实嘴巴起泡另有原因:
1、甘蔗主要成分是纤维,甘蔗的纤维比较特别,特别的粗,而舌头的组织较嫩,吃甘蔗时舌头与甘蔗的纤维产生摩擦,容易蛰伤舌头上的组织。
2、甘蔗汁中含糖比较丰富,而舌头上有分泌唾液的腺体,所谓的唾液就是一种酶,这种酶是一种麦芽糖酶,可以把口中的糖转化为麦芽糖,就是这反应使舌头起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