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区域观察记录(共含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iaoh12”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时间:
区角名:益智区
班级:
幼
儿
的
行
为
表
现
和
教
师
的
回
应
过
程
区域活动即将开始,老师又要分配幼儿进区了。我班幼儿最大的兴趣是生活区的区角,如“娃娃家”、“多多超市”、“小吃铺”每一次都有较高的参与率。这一次又出现了同样的状况。我了解我们的孩子,只要我说出这个区角有利的地方,他们的想法一定会有转变。
于是,这一次分配区域名额前,我先为益智区打了打广告,预备吸引部分幼儿。我绕尤其是地说:今天有哪些小朋友想去益智区的呢?现在没几个幼儿举手。我进一步引诱:“益智区里有各种造型的拼图,我们进去了不但能看到很多卡通人物,而且会让小朋友变成拼图小能手,超级聪明呢!人家肯定都羡慕死了。”说了这一番话,果然不出我所料,他们的小手一个个举得老高,嘴里还着急地喊着“我,吴老师我要去!”生怕我不叫他。
于是我乘热打铁,叫了一组幼儿去益智区。
分
析
反
思
在巡视过程中,我重点观察了益智区的幼儿,每个人都拼的很认真。斌斌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平时在操作方面速度较慢的他,这一次竟然很投入,并且比其他幼儿的速度还快。他拿着拼好的图,拉着我的衣服说:“吴老师你瞧,我已经拼完了。”我很高兴,马上给予他回应:“斌斌的小手很能干,老师说的没错吧,拼图能让你变很聪明呢!”他难为情地转过身去,还在捣鼓手中的拼图。我鼓励他说:“你瞧,这边还有呢,你是不是还能再拼出第二幅呢?”他用力点点头,继续了第二个作品。
鼓励和赞美在教育中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方法,见缝插针,化腐朽为神奇。有时候,不被幼儿重视的事物能在老师的智慧引导下,成为热门。当然,一个平时不被注意、能力平平的幼儿,也能在老师的赞美中有所启发、收获成长。
时间:
区角名:建构区
班级:
幼
儿
的
行
为
表
现
和
教
师
的
回
应
过
程
今天我们的建构区里有个任务,要求小朋友们用雪花片拼搭马路上的东西。我正在巡视孩子们的表现,这时,睿睿跑到了我的跟前,笑着对我说“吴老师,你瞧,这是我拼的超级战车。”他似乎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的确,这是个手特别巧的男孩子,看着他的作品,结构精细,造型神似战车,我不禁感叹“要是让我搭,还不定比他好呢”。于是,我马上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睿睿的小手真巧,把它放在马路上,其它的车可都比不上了。”。“是啊,超级战车很厉害的,可以开的很快很快。”。“开的这么快,会不会撞到其它车呢?”。“这个,那我得让它稍微慢点,撞到别人可糟糕啦。”。我笑着点点头,睿睿也害羞地笑了笑,然后跑开又去琢磨起他的第二辆超级战车了。
分
析
反
思
有的孩子想象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特别强,常常能做出有别于他人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这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地方。孩子们有天马行空的想法要保护和保持,但是在这个能力背后,老师还要看到他对生活的态度。案例中的睿睿他的动手能力是突出的,但将它的想法放到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相对的出入,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及时纠正他的想法,给他一个合理的回应,让他自觉地感知生活中的基本道理。
时间:
区角名:多多超市
班级:
幼
儿
的
行
为
表
现
和
教
师
的
回
应
过
程
“卖东西啦,卖东西啦!”区域角活动开始了,分配到多多超市的几个小朋友,戴着入取卡,迫不及待地扮演起了自己的角色。宁宁和琨琨在超市柜台前大声地吆喝着,萱萱和睿睿则在无意识地摆弄着货架上的物品。而这个时候,其它区角的孩子也正沉浸在自己的区角活动中,这一声声的吆喝没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我突然灵光一闪,走到他们跟前,疑惑地说:“诶,超市老板,你们的物品放的太里面了,我都看不到想买的东西了。”小家伙们听到后,把身子挪了挪,打算给我看他们的货品。我又带疑惑地说:“恩,如果你们的货品放的前面些,让我一下子就可以看到那就好了。”这时,琨琨像是想到了什么,转过身去,把货架上的一些物品搬了出来,摆放在了前面的柜台上。宁宁看到后,也转身去搬了。琨琨一边放,一边念念有词:“我们把东西放在这里,他们就马上看到了。哈哈。”
“卖东西咯,卖东西咯!”“老板”和“服务员”的叫卖声又响起来了,这时,娃娃家的孩子们刚好过来,看着眼前整齐罗列的物品,一一说出了自己要买的东西,超市人员也是处理的有板有眼。
分
析
反
思
进入超市的幼儿职责是招揽顾客、买卖物品、整理货架。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最感兴趣的是通过语言表达,与同伴交流,完成一笔笔“生意”。然而,如何吸引顾客购买自己家的物品,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本次活动中,我无意中发现,我们的超市构造较小,而且物品都摆放在里面的货架,外面的顾客又进不去,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不是那么方便。在我的提醒下,游戏中的幼儿能及时领悟,将里面的物品往外移,视线转到外面之后,更有利于超市人员和顾客的交流,以及物品买卖。并且,幼儿还能在此过程中学习物品的排列顺序、一举两得。
教师在此处没有直接告知幼儿方法,而是在看似自然的交谈中,间接性地引导幼儿思考,给予幼儿启发,充分发挥了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区域名称:娃娃家
观察时间:
材料提供:娃娃衣服、柜子等
观察记录:早餐过后,幼儿像往常一样在音乐伴随下进入了活动区。一进区蔓蔓就发现娃娃家新增了几件小衣服,她拿起一件花上衣,兴奋地说:“我也有,这件衣服。”田田听到蔓蔓的说话就走了过来,“小娃娃的衣服”她马上拿起衣服给娃娃穿,蔓蔓也抱起了一个大布娃娃,她一边给娃娃套一袖一边对田田说:“天冷了,娃娃要穿衣服了,是吗?”田田答道:“是啊,不穿衣服娃娃会生病的,生病了就要打针的。”说完,他们各自忙着给娃娃穿衣服。田田的娃娃小,她一会就给娃娃穿好了。蔓蔓的娃娃大,有一边衣袖怎么也穿不进焦急起来,田田这时转过来帮蔓蔓,并和蔓蔓一起把娃娃的手往衣袖里套。
区域名称:小动物的家
观察时间:
材料投放:可乐瓶制成的各种动物
观察记录:
为了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会关心爱护小动物。我悄悄将材料放入了活动区。早餐过后,幼儿在音乐伴随下进入了活动区。贝贝和天天一同来到小猫、小狗、小兔前,拿起来看了看,贝贝把小猫、小狗、小兔看了一遍就又到其他材料篮里东翻翻西瞧瞧去了。天天拿起小狗后,将小狗转了一圈,突然发现旁边有食物,他拿起一个萝卜就往小狗嘴里放,嘴里自言自语的说:“我给你吃东西。”接着又从篮里顺手拿起一块骨头,放入小狗嘴里。当他拿起第三个食物萝卜时,他停下了手看了看,开始翻食物的篮子一边翻一边说:“萝卜 、骨头、小鱼。”于是他换了一块骨头放入小狗的嘴里。玩了一会,他又拿起小猫来喂,这时他发现了勺子,他试着拿勺子喂小鱼。贝贝在活动区里转了一圈后,见天天在喂小猫,就走到天天旁看天天喂食,觉得挺好玩也抱起一只小猫来喂。他找了找没见有勺子,就一把抢过天天的勺,天天大叫:“老师,他抢我的勺子。”我马上走过去,只听贝贝嘟喃着“我没有勺子喂小猫了。”我忙对他说:“那我们来找找还有什么工具可以用来喂小猫?”贝贝看了看篮子,摇了摇头“没有了”我拿起一个镊子说:“试试看,镊子行不行?”贝贝拿着镊子慢慢地夹起了一条鱼,放入了小猫的嘴里。“老师,我喂小猫吃鱼了。”贝贝高兴的叫了起来。天天看到后,也跟着换了镊子夹鱼。
分析:
区域活动
内容、材料丰富,有利于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并适于幼儿个别沟通的优势,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同时使
教师
能在幼儿自主游戏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观察幼儿,及时满足个体的不同需要。
贝贝对游戏材料进行无意识地罢弄,较长时间东看看,西瞧瞧,我认为作为教师应不急于引导,而给予他们充分探索的时间,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材料,以培养幼儿的自主选择能力。
小班幼儿年龄小,常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准,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发生争抢,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即化解了矛盾又保证了游戏的正常进行。
观察地点:益智区
实地记录:陈灏霖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很少和同伴一起交往。今天,又到小朋友进区域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只见,陈灏霖小朋友一个人站在旁边。我就问他:“陈灏霖:你怎么不进区域玩啊?”他说:“我不想玩。”我说:“区域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进区域玩,好不好?”他点点头。我知道他是不懂得怎么样与小朋友一起玩。
评价:由于陈灏霖的父母很少带他到人多的地方玩,使他很少和同伴交往,所以不知道怎么样和同伴一起玩。当他看到小朋友们都进了区域玩,而自己又不知道怎么样去和他们一起玩。只有一个人站在旁边看着小朋友玩。
观察地点:秘密区
实地记录:走进秘密区,东东对陈可颖说:“我有个秘密,我用这个传话筒传到你们的耳朵里。一下子,可颖小朋友就两眼发亮,好奇心激发了出来。因此,在接下的环节,谁愿意通过神奇的传话筒,把秘密送到我的耳朵里?可颖小朋友积极、踊跃地举着小手,急切地要把自己的秘密用传话筒传到老师的耳朵里。你的小秘密愿意告诉自己的好朋友吗?可颖小朋友更是积极主动地和同伴说着秘密。
评析: 可颖小朋友以前不喜欢与人交往,不能融入群体。显得比较孤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感受别人关爱的同时,逐步地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沟通,逐步地学会与同伴分享等
观察地点:建构区
实地记录:
陈宁是一个比较好动的小男孩,思维很活跃。今天,又到进区域自由游戏的时间了。今天,陈宁正在搭建积木。别的小朋友也想和他玩,他不愿意。人家一拿积木,他马上动手打人,嘟着嘴巴,很生气的样子。
评析:
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的玩具都是自己一个人玩,没有和别人一起分享玩具的经验。在幼儿园都是大家一起玩,当同伴提出要求一起玩的时候,他就非常不愿意。人家一碰他的玩具,他就会认为这些玩具都是我的,你不能动。结果就动手打人了,还非常的生气。
观察地点:操作区
实地记录:
冯嘉灏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胆子小的小男孩。今天,又到小朋友进区域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只见,冯嘉灏小朋友一个人坐在位置上。我就问他:“冯嘉灏:你怎么不进区域玩啊?”他看看我,摇摇头,我知道他是胆子有点小,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于是我说:“我们一起进区域玩,好不好?”他点点头。
评析:
由于冯嘉灏的父母对他的关注很少,平时就是奶奶带他。很少带他到人多的地方玩,很少和同伴交往,所以不知道怎么样和同伴一起玩。当他看到小朋友们都进了区域玩,而自己又不敢上去和他们一起玩。。
观察地点:秘密区
实地记录:
个秘密”社会领域的活动。教师出示传话筒,告诉幼儿这是神奇的传话筒,说的话只传到好朋友的耳朵里,老师有个秘密,我用这个传话筒传到你们的耳朵里。一下子,成成小朋友就两眼发亮,好奇心激发了出来。因此,在接下的环节,谁愿意通过神奇的传话筒,把秘密送到我的耳朵里?成成小朋友积极、踊跃地举着小手,急切地要把自己的秘密用传话筒传到老师的耳朵里。你的小秘密愿意告诉自己的好朋友吗?成成小朋友更是积极主动地和同伴说着秘密。
评析:
成成小朋友以前不喜欢与人交往,不能融入群体。显得比较孤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感受别人关爱的同时,逐步地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沟通,逐步地学会与同伴分享等
观察地点:操作区
实地记录:
冯嘉灏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不愿意和同伴交流。今天,又到小朋友进区域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冯嘉灏就自己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我问他:“冯嘉灏:你怎么不进区域玩啊?”他摇摇头,并不说话。我知道他是不懂得怎么样与小朋友一起玩。我说:“区域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进区域玩,好不好?”他点点头。
评析:
冯嘉灏之所以不懂得怎么样与同伴交流,是因为在上幼儿园之前讲的都是自己家乡的话。一下子接触普通话,又不会说。所以,很不适应,对自己又没信心,不懂得怎么样和别人相处、交流。看到别人进区域玩,就不敢一起去玩。
观察地点:自然角
实地记录:
在我们自然角里来了一样东西。当我把它拿出来给小朋友看,然后问他们:“知道这是什么么?”孩子们三三两两的摇摇头,说:不知道。被我料到啦!呵呵 ~~~~于是我告诉他们:这是干的海带。干的海带小朋友一般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就开始了我们的认识过程。
评析:
幼儿对新奇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的,因此,我们要抓住幼儿的心里去开展一切的教学活动。
观察内容:美工活动
观察时间:20xx年10月
观察幼儿:岳嘉琦
观察方式:随机观察
观察过程:
今天我上一节美工课《印树叶》,孩子们用颜料给树叶印画。我事先采集了一些纹路比较清晰的树叶,准备好各色水粉颜料。我示范后,孩子们兴趣浓厚,争先恐后的要进行印画。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一上手,画面一团糟,满手都是颜料,衣裳、桌子都带上色了。我想了想,改变了主意。由老师给树叶涂色,让孩子压、印。没印几幅,岳嘉琦瞪着大眼睛一本正经的说:“老师还是让我们自己做吧!”话音刚落,孩子们渴望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又改变了主意:教孩子们用水彩笔在树叶上涂色再进行印画。孩子们兴奋极了!
教师评析:
岳嘉琦是个聪明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的孩子,孩子的话发自内心的渴望!作为老师怕麻烦,剥夺孩子动手的机会,实在惭愧!幼儿园的教学就是要体现孩子的主体性,让每个孩子动手参与,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设计考虑周全可行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机会还是要让孩子用水粉自己印画。
益智活动:小兔过河
材料投放:
水彩笔、操作图片
(一)(上面画有木桩,有的涂了颜色,有的没涂颜色,涂了颜色的木桩是按红、黄、红、黄的顺序来涂色的)、操作图片
(二)(上面第一排是许多红色小旗贴纸,第二排是许多蓝色小旗贴纸,第三排右边是按红、蓝、红蓝、的顺序排列的小旗,右边是空白),小白兔过河故事磁带、录音机。
★ 科学区域观察记录
★ 个别观察记录
★ 显微镜观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