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带一本书旅行(共含8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ofuzq”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美国物理学家凯勒曾说过:“一本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旅游是获得愉悦感和浪漫性的最好媒介,但没有知识的旅游者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书与旅行浑然一体,缺一不可。毛主席外出时总要带着书,无论路途多颠簸也全然不顾,这次我也带一本书踏上了旅行的道路……
这一次我到了海边,远离了城市的喧闹,站在沙滩上,感受海风吹来的舒适,顿时神清气爽,不知不觉海浪打到了脚踝处,凉凉的,暖暖的。这一次是和同学一起出游的,在繁星点点的夜幕下围城一个圆,坐在沙滩上,数着头顶上的星星,没有压力,多了份自由。看着放飞的孔明灯被夜幕吞噬,许下了天真浪漫的'愿望。
这一次我带着一本书去旅行,坐在大巴上望着窗外,以往我都会感慨太美的景色总是一晃而过,留下的只是淡淡的影子,可这次我没有,反而很平静,只是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就像一粒沙子一样渺小。《人生不设限》——这就是我带的那本书。力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只有一个小左脚还只有两根脚趾,命运对他不公,但他却创造了奇迹。
翻过一页页的纸张,看着力克的故事,既为他感到惋惜,又感到不可思议,奇迹不只是人,任何事物都可以。
我在海洋大学参观时,风很大,树叶沙沙响,满天的树叶都是风的“杰作”。我坐在长椅上忽然发现一株小花,从石头缝中蹦出,在狂风中摇曳着娇小的身躯,走近些才看见它的花瓣半数都已散落,可这株小花却依旧不服输,我用双手将小花包围,让它不再受狂风的摧残,它不完美却很顽强。想想我们每个人都不会是完美的,可每个人都有权选择爱自己,做一个敢正视那个不完美自己的人。就像书中所说的:“你不必为了达到别人的期望而活,你可以定义自己的完美”。是啊,我们何必为了某个人而去费尽心思的地做出改变,去强迫自己变得完美呢?即使不完美,也能快乐,不是吗?
人生总会遇到挫折,就如同那株小花遭受狂风一般,在摔倒时,可以悲伤难过,但之后硬把自己拉起来,哭够了,发泄完了,就振作起来,重新开始。在心情不好时,带上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四处走走,去感受一下不一样的生活,给自己放个假,也给自己的心放个假,挣脱牢笼,振翅飞翔,在广阔的蓝天中,自由地飞一次。
带一本书去旅行,带的不仅是一本书,更多的是生活,是一份心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每个人都希望实现的梦想,我们人人都希望能够带一本书去旅行,走遍四季,走遍各个角落,走遍任意一个你想去的地方。
春季,万物复苏,小河解冻,雨儿淅淅沥沥的下着,滋润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而此时,杭州西湖的美景更是夺人眼目,想起了一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水面上波光粼粼,太阳的照射下,散放出夺目的光彩,平平静静,星星点点,美不胜收。我会带着一本关于西湖的书来这里旅游,更能了解到西湖的背景、历史以及更多文人赞美它的诗篇或文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季最好的代表,莫过于荷花了,逛到了清华大学,朱自清曾在那里写下了不朽的作品《荷塘月色》。在荷塘中央,盛开了一大团一大团的荷花,亭亭玉立在那里。还有的,貌似害羞一样,含苞待放,不愿盛开,展示最美的一面给世人看。荷花上面一群一群的蜻蜓立在上面,放眼望去,广阔无边的荷塘,以及一路延伸的荷花与荷叶,让人们流连忘返。带一本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来这里欣赏,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秋季,放眼往山上望去,火红火红的枫叶悬挂在树上,有的已经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让人感觉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毯子,不禁联想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真的是这样一派景象,到了山上,这样的感觉更浓了,也更深了。把关于秋或落叶的书,带来这里观赏,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别有一番滋味。更会让你感受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落叶品质。
晶莹剔透的雪花,是冬天的代表物。早晨,走出门口,雪花飘飘洒洒地落了下来,我伸出手,接住了这轻盈的小小雪花,不料雪花调皮的打个回旋,飞向了远空,我的心情无限晴好。满满的雪片的树木花丛,载满了冬的种子的小小花园,恬静满足的睡在冬的安详和静谧里。来到花园,我不小心踏破一个个白色的梦,结出深深浅浅的酒窝,花园腹地的雪地早已花容失色,斑斓了血肉,模糊了躯体。原来这里并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你瞧,身着花衣裳的一团青年正借着这上好的美景而大显身手,似乎要与这份美好来一个永远的定格,灿红色的太阳也好奇的钻出来看这一天成的良辰美景,甚至不忍心泛滥内心热情的光芒,只怕她一冲动,便伤了这一世洁白,带一本关于雪的书,便可以知道这自然雪花构成与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带一本书去旅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邀一轮明月,携一缕清风,捧一杯香茗,执一本好书,在我的旅途中,这已足矣。
十多年来,与书相伴的日子很多,最难忘的,是那本《淘气包马小跳》。
第一次看见这本书,是在三年级的暑假,和外公散步时,路过一家书店,无意间看见了它。这本书很厚,足有一块板砖般厚,字很小,偶有几张插图充塞着单调的书页。那是一本全集,因为曾在学校图书馆中看过这一系列的书,所以才迫不及待地央求外公买下了它。
刚好那本书打折,外公便付了钱,我小心翼翼地从店主手中接过书,紧紧抱在怀中。和外公走出了书店。书很重,外公要帮我拿,我却不肯,一蹦一跳地走回了家。
到家后,奔向房间,把重重的书扔在床上,也把自己往床上一摔,趴在床上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一个个黑色的方块字,翻开书页,寥寥几笔便把马小跳这一淘气活泼的小男生形象塑造起来。他和他的爸爸一起疯玩,还有他的三个好兄弟,严厉的秦老师,同桌冤家路曼曼等等。每一篇都让我爱不释手,忍不住一篇接着一片读下去。
最喜欢的是马小跳在乡下的奶奶家过暑假的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马小跳帮胖猴子减肥,用“杀鸡给猴看”的妙计,吓退了到处捣乱的坏猴子;他发现村民在夜里捕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1甲,便跑到专卖野生动物肉的野味餐厅,将关在那里的娃娃鱼等多种野生动物全部放生了;他还发现在一座黑暗的小屋子.里,关着一头黑熊,他机智地将这一隋报传到“黑熊保护中心”,这头被折磨了的黑熊被成功地救了出来。
我被马小跳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所深深打动了,他不惧被大人报复的危险,一次又一次的挺身而出,帮助了许多野生动物。而这种精神,恰恰是生活中缺少,而人生中最需要的一点品质。我想,带着这本书,我的人生旅途中多了“正义”二字。
不久,妈妈来到我的房间,以一万分贝的嗓音在我耳边吼道:“看书看傻了啊,叫你这么多声吃饭没听见吗?”在老妈的督促下,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走向客厅,心里默念道:亲爱的书啊,等着我来解救你吧!
《淘气包马小跳》这本书已经陪伴我很多年了,当我情绪低落时,翻一翻它,那诙谐幽默的语言能让我高兴起来;当我失去信心时,翻一翻它,那乐天派精神能让我重新振作。还有蕴含其中的一个个人生的道理,引领我成长的道路。
带着这本书,悠然走在我的人生旅途之上,我知道有它的陪伴,我会走的很好。
书架上,那本硬壳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躺在那儿,封面上,熟悉的保尔的面庞冲我扬起了和煦的微笑。他是我人生旅途中的挚友,是他,陪伴我度过了14个春秋。
失意时,我总喜欢捧着它,一个人,默默的坐在寂静的公园里,手指滑过冰凉的封面,随手翻开,心神浸到书中,细细的感悟着保尔的坚强与刚毅,恍惚中,保尔仿佛就坐在我的身边,亲切的与我交谈:“没事的,小同志,人生是场漫长的旅途,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坚强的面对一切事物……”听着保尔语重心长的话语,看着他那帽檐上熠熠发光的红星,思索着,倾听着,一切不快、焦虑、烦恼随着合上书本带来的那阵风,去了。
成功时,我总喜欢捧着它,一个人,站在高处,抬头,是漫天星河;俯首,是浩淼大地,每每这时,总会升起一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与壮志,肩上一重,一只厚重的手掌轻轻搭上我的肩,回头一看---是保尔。他那粗糙的大手抚过我的脸颊,嘴唇翁动着,似是有许多想说的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他那深邃的眼睛闪烁着期待与欣喜,“好样的!小伙子!这才是你们青少年们特有的气质,努力吧,向着旅途的终点奋斗去吧!”他那嘶哑的嗓音中蕴含着激动,“不过,别骄傲啊!这段路,还有的走呢!”我笑了,重重的点了点头。
平时,我总喜欢捧着它,一个人,随便在何处,躺着也好坐着也罢,只要一打开书,那个熟悉的保尔便会从纸上跳出来,落在我的身边,慢慢的与我交谈,保尔的叙述不如小说那般跌宕起伏,不似散文那样优雅华丽,不像诗歌那样诗情画意,只是多了几分沧桑,多了几分哲思,少了几分浮夸与世俗。我时而被保尔不幸的命运所感染着,时而被保尔顽强的意志所激励着,时而被保尔激情的呼告所欢呼着……当到了高潮时,我总是紧紧的与保尔拥抱着,感受着他那颗火热的心,一颗燃烧着的心!
保尔就像一座灯塔,为迷茫的我照亮了前行的路,保尔就像一位良师,为无知的我指点人生的迷津,保尔就像一把钥匙,为窘迫的我打开新生的大门……
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中,手捧一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嗅着温馨的油墨香,我的脚步行走得越发从容与坚定!
最讨厌规规矩矩生活的我,向往着某一天,能够彻底脱离现如今一成不变的生活,放下课本外出旅行,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偶尔回顾历史,不免对某些人物有些遗憾。不禁遐想:若我是一只精灵,能穿越时空,并带着一本《智慧背囊》那该多好。那么,将会有多少多愁善感的人不会再为那些本不该有的结局而泣泪。
喜欢楚霸王项羽的勇敢,以及他两重的性格。屠城却又怜惜区区一匹马。破釜沉舟的他哪里去了?本可以安全渡江的啊,只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就自刎乌江?明明可以东山再起的他啊?当我穿越到那时,我会告诉他:人生苦短,太多的人渴望长命百岁。而你,又何必为一次失败放弃自己的生命?要知道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想你那八千子弟兵在九泉之下,也不愿意看你这样轻视自己的生命。
提起赤壁,就不难想到三国时期,蜀吴联手,火烧曹操于赤壁。不少人为正值青春年少的周瑜、诸葛亮等以少胜多,大败年过半百的曹操而欢呼雀跃,我却在心里默默叹息:苦了曹操啊。有人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也有人为他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而震怒;更有人说他是个奸雄,生性多疑等等。但我却始终认为他是一个英雄,爱才惜才,雄才大略,诗赋也作的极好。我若穿越在当时,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呐。对人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若冒然根据自己的判据而做出决定,后悔就晚了。
清朝,以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时最为繁荣,却同样也是“文字狱”最严重的时候,不少文人墨客因只字片语而遭到飞来横祸。闭关锁国也导致了中国的落后,我穿越在那个时代,会明确的告诉他:中国是强大的,但也需要与其它国家交流,接受其它国家文明、先进东西以便于让中国更加强大。且不能因为区区几行文学就让文人们遭灭顶之灾,这样人心不定,对国家也是不利的。
喜欢《红楼梦》的惨美爱情,那“心比比干多一窍,病若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之两不知!”的才女,最后为贾宝玉一命呜呼,口中念着的,竟还是“宝玉,你好——”我穿越时空,会告诉她:或许,一开始就不该爱上他……
精灵的我,会带着《智慧背囊》,用书上的道理对迷茫的人进行规劝。或许,历史将会重演,只留下华丽美好的东西。
自古人常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想,书也是一种调味剂,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请带上一本书去旅行,在书的字里行间细品春华秋实,夏花冬雪的明丽耀眼。
春如海芋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春日里的暖阳明媚如斯,摘一朵初绽的海芋,轻嗅它的芬芳。这时候,头顶艳阳,手捧清茶,眼前好书,鼻间芬芳,不管你可是身处他乡异处,又有何妨?很多人拼搏一生,不就为求得这一室温馨么?由此看来,很多时候,书带来的,不单单是一点知识,更多的,是心灵的从容慰藉。在这个混杂着泥土芬芳的青草香的春天,带上一本《草房子》,去一个安详的小山村,在微凉的夜风与轻鸣的虫声中,细细品味“草房子小学”里孩童们不谙世事的天真可爱。在桑桑的陪伴下,你可曾听到了杏花轻轻开放的声音?
夏花绚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日里,怕是要数这荷花最为娇艳了,粉嫩肥硕的花瓣,绿的耀眼的莲蓬,无一不彰显着夏的热烈昂扬。夏是四季中最盛的一季,骄阳似火,百花竞放,绿意盎然。美丽的大自然让你眼花缭乱,它着浓墨,用重彩,装点着它的快乐,在这个被五颜六色填充着的夏天,带上一本《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去云南丽江,在这个美丽的地方,让你心中的热情与小罗伯特一起,去寻找格兰特船长的踪迹吧!看他们跌宕起伏的旅程,看他们寻到船长的欣喜,你一定会与他们同悲同喜。
秋叶枫红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日里的枫红与硕果弥补了它的萧瑟与凄凉。万里无云的天空里,一朵朵白云好像一个个城堡,却又离我们那么远。一只只南飞的大雁拉近了秋与秋的距离。在这个清风渐凉,枫红果熟的秋天,带上一本《海底两万里》去青岛崂山,在山与海之间,在俗世与纯净之间,也许你更能体会尼摩船长的心情。不过我想,你一定会很想告诉他:“船长,枫叶红了,不想看看吗?”
冬雪华美
“寒梅冷缀琼枝腻,玉人浴出新妆洗,香脸半开娇旖旎”。在易安居士的词里,冬日不再清冷,反而越发清润的绘出了那般细腻温润的冬的美丽。雪花洁白,腊梅香腻,这般美景让人无比期盼。在这个白雪飘零,凝水为冰的季节,带上一本《穆斯林的葬礼》,冰天雪地里,你是否看到了那件件玉器的精美,你是否感受到了穆斯林的神圣与庄严?
带上一本书去旅行,那么你的这个旅行一定会更有意义。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带上一本书去旅行,眺远处江山如画,品手中文字清扬。
席慕容说过:“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独自旅行,不受羁绊,没有约束。有一天,背上包,带上一本书,有多远,走多远。”当你拖着行李箱,登上火车,在漫长的旅途中感到困顿时,不妨翻开一本书,啜一口香茗,感受书香清雅,茶香恬淡。疲乏时,再打开车窗看看窗外的美景,是否有久违的纯真与温暖在心中氤氲?
当你游于苍莽的沙漠,你会体会到书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当你游于下雪的塞外,你会领略到书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丽;当你游于婉约的江南,你会感受到书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明丽。
无意中翻到了余秋雨先生的著作《行者无疆》,其中最喜欢的是《寻常威尼斯》这一篇游记,以优美深刻的语言,娓娓叙说中将威尼斯这一幅美丽的图景徐徐展开来。
携上这本游记去旅行,当你到达水城威尼斯时,会为它的美感到震撼。你会讶异于水城夜晚的明净,沿着石板小路前行,让轻柔的晚风将你送到河畔,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使人仿佛进入了绮丽的梦境;你会惊叹于水城白日的清新,眺望远处袅袅烟云,泛舟河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你会觉得身心都已融化在那静谧安宁中。威尼斯无车马之喧,一切交通只靠船楫和步行,厚重的历史在威尼斯留下了很多痕迹,河岸两边遍处可见的遗迹是威尼斯曾经的辉煌,在威尼斯中,你可以感受到岁月的静好无忧。然《寻常威尼斯》中并不仅仅只描写了作者在威尼斯的所见所闻,还有其深刻的感受。威尼斯因过于出色而不得不任劳任怨,它静静地仰卧在水中已有百年之久,固守生态是当地居民与生俱来的责任,我们不能仅为了自己的参观而将这一份美景破坏。怀着这样的理解去旅行,对于威尼斯的美便会有更深层的感受。旅游与书,两者对我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带给我最本真的感触。
带上一本书去旅行,翻越万水千山,一路春暖花开。
带一本书去旅行
带一本书去旅行南京师大附中高一 翟羽佳
如果要我带一本书去旅行,我一定会带着张晓风的散文集――《风荷举》,去午后的乡野,感受田地泥土的气息。这看上去一俗一雅,似乎毫不相干的两件事,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每当阳光的酒调得很淡却很醇,浅浅斟在每一个杯形小野花里的时候,我总爱和妈妈一起随着清风、随着蝴蝶穿梭在田间。从小长在城市的我,自然不能分辨身边作物的种类,但我总有一个习惯,便是指着绿油油的一片地,询问作物的名字――即使问完了,下次仍是对不上号。我总为我这样的习惯而开心甚至骄傲,我总认为每次的追问是与植物们一次积极恳切的招呼,是对大地万物起码的尊敬。
正如晓风在《风荷举》里说的一样,因为我们不是亚当,没有资格为万物进行惊心动魄的命名大典,也不是仲尼,对世人的“鱼目混珠”唯有嗟叹,所以我们只能尽我们微薄的力量,做一个与万物深深契合的“问名者”;慎重而虔诚,如同进行着古代婚姻中的“问名”礼节一样,时刻都可以停下脚步,问一问田地间,刚擦肩而过的绿的名字。
有时候更喜欢深入菜地,仔细端详每片在黑暗的泥土里就已设计好形状的菜叶,可是我发现,这些叶子或多或少总带着虫蛀的痕迹。阳光自上而下泼洒下来,刺痛着叶子的伤口,使小洞周围留下一圈圈黑色的血迹。我经常惋惜,经常叹息,这些苦难的见证,总是用镂空法驻留在生命里,让生命总是不那么美丽。
后来,又翻《风荷举》,我才明白残缺的美丽。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为“求阙斋”,意为自己有很多缺点,以求指出;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语言学专著仅用“月・阙也”来描述我们一直所爱的玉盘。经晓风的指点,我甚至发现中国的天空大地都是曾经受过伤的,中国的神话从“共工怒触不周之山”的“天倾西北”到女娲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一般用神鳖的脚爪稳固四极,都蕴含着残破的`意义。其实我们的潜意识里总是默认“阙”的境界的。
走在田间,我发现我总能在自然中逐渐领悟文字的内容:总是能找到文字进行佐证。
其实文学本身又如何不是从自然中感悟出来的,就连文字一开始也都是象形的啊。周朝人造字,造的“年”字,代表人打着禾捆。想必当年一定有一个快乐的农人走在类似的田野里,在北风瑟瑟中扛着满肩禾捆回家,这情景感动了造字人,于是不禁用这样一幅“冬藏阁”进行三百六十五天的重点勾画。
带一本书去旅行,你会感到书在风景中,风景在书里。你会觉得你重游书中故地,更好地寻找书中的真谛。
佳作点评
在大概50分钟的时间内,根据题目要求,迅速立意、构思、表达、成文,这需要平时扎实的写作功底。今年的作文题是一种呼唤,呼唤学生真正学语文,在阅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开拓广阔的视野、获取丰富的知识、感知世态人情、形成丰厚的阅历、实现精神的成长等等。有人还说是“一场读书现形记,从你的作文中可以看出你的读书态度,看出你的读书经历,看出你的读书收获”。
翟羽佳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她将平面场景定格在田间,以“问名者”的身份与擦肩而过的植物对话,这其中既有自发的对绿的喜爱,还由于晓风在《风荷举》中相关表述的推波助澜。晓风如同她的陪伴者,她对植物的观察以审美的、平等的、联想人生的视角,在晓风的“提点"T逐渐感悟着残缺的美丽,发现民族文化中存在着默认“阙”的境界;在自然中领悟文字的内容,发现文学源自自然和生活,进而获得真知。本文语言风格清新,思考立意具有厚度,文字表达精炼传神,从生活到阅读灵活切换,是一篇融思想性与文学性于一体的记叙性散文。
(谢晶)
★ 一本书的旅行作文
★ 一本书
★ 一本书作文
★ 旅行感言
★ 旅行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