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要一本书》(共含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头像是我满意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教学目标:
1、能读准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并能将生字新词输入电脑。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不顾一切、爬上、扎紧”等词语的意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词的语气。
4、学习罗蒙若索夫从小酷爱读书,求知进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大意,弄懂罗蒙诺索夫为什么不要鹿皮上衣而要书本。
2、难点:理解文章为什么夸奖有“出息”。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拼音读通课文,学习新词。
2、知道课文讲了谁的什么事?
3、能说清罗蒙诺索夫为什么不要皮上衣而要一本书。
二、教学过程:
1、揭题
2、读课文,初步感知,思考记忆。
(1)读题中的“我”指谁?他要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2)父亲为什么要奖赏罗蒙诺索夫皮上衣?他为什么不要而要一本书?
3、二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学生自学新词。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4、反馈,检查,学习生字、词语。
△释疑讨论。
△认读词语。
5、三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你觉得罗蒙诺索夫是个怎样的'人?
6、集体讨论,释疑。
7、作业:完成《生字抄写本》(2)。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重点理解第2段。
2、训练第三段的人物角色朗读。
3、能回答为什么说罗蒙诺索夫是个有出息的孩子,教育学生学习罗蒙诺索夫勇敢、热爱读书的好品质。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接上节课的问题:罗蒙诺索夫是个怎样的人?
2、切入重点段,引导学习第2段。
(1)哪一段着重反映了罗蒙诺索夫的勇敢?
(2)齐读,自读,划出最能反映勇敢的一个词。
(3)理解“不顾一切”,说说“这一切”包括了哪些内容。
(4)第几句话写出了当时的危险?划出来读读。
(5)有感情地读读。
(6)讨论:“不顾一切、爬上”等词可以看出他的勇敢,那么在这篇课文中还写了他身上的什么品质?
3、学习第三段。
(1)你从哪里看出?(讨论)理解“一件皮上衣值钱,还是一本书值钱?”明白“罗蒙诺索夫为什么要一本书,而不要皮上衣”的原因。
(2)理解“浪潮、出息”等词的意思。
(3)分角色朗读,体会父亲的话。
(4)小结。
4、回讲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段共有几句?
(2)细读这两句话:从这儿你知道关于罗蒙诺索夫的哪几点情况?
5、齐读全文,自由讨论。
(1)如果老师要奖赏你一本书,你要一本什么书?
(2)如果爸爸妈妈要奖赏你一件东西,你要什么?为什么?
6、作业练习
(1)找反义词:狂风巨浪――( ) 颠簸――( )
黑夜――( ) 惩罚――( )
(2)课堂作业(2)
板书:
◆[11月11日]
《我要一本书》教学设计之二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佚名
教学目标:
1、知道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从小就是个热爱学习的,爱动脑筋,遇事沉着勇敢的好孩子,懂得应该向他学习。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不顾一切、颠簸、奖赏”等词语。
3、能按照“单元学习提示”读懂可后及作业本上指定的句子的意思,能用“更想要”造句。
4、能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反问句的语气。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不顾一切”词语的理解,体会罗蒙诺索夫在危急关头的沉着勇敢、热爱学习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
第三节父亲哪个反问句和称赞罗蒙诺索夫的那句话。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准备:遇风暴的大海.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习生字,学习研究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题质疑。(5分)
创设情景,星期天,爸爸给你10元钱,你上街准备买什么?
(讨论交流)教师对学生买的东西不作任何评价,留待课文学完后评价。
1、齐读课题,说说你想知道些什么?
2、学生交流提问。(我是谁?我要怎样的一本书?这个要求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
1、自由读课文,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读准字音,划出词语,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组织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随机介绍罗蒙诺索夫的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20分)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觉得罗蒙诺索夫是个怎样的人?
2、指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3、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学生字词语。
(1)、说说你学懂了哪个生字,你是怎么记住的?
(2)、教师强调个别生字注意点。颠簸(笔画)鹿(中间部分)黎(下面部分)
(3)、学生书写生字。
(4)说说你学懂了哪个词语?交流。
(5)、齐读词语。
4、讨论:罗蒙诺索夫是个怎样的人?
5、初步了解文中人物的品质。
四、教学第一节。(6分)
1、自由读第一节,说说你从中知道了关于罗蒙诺索夫的那几点情况?
2、交流。(生平、家庭)
3、齐读第一节。
五、作业:(1分)
生字词语找写三遍。课文读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巩固生字词语,细读课文2、3自然段,落实句子训练,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3分)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这节课,你想知道些什么?
师生共同制定目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罗蒙诺索夫是个勇敢、爱劳动、爱科学的孩子?)
二、细读课文,深入研究。(28分)
1、自读课文,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罗蒙诺索夫是个勇敢、爱劳动,袄学习的.人。
2、交流。
(1)“不顾一切”是指那些情况?(海上刮起狂风--------颠簸。)理解“颠簸”一词,并教学书写。朗读体会罗蒙诺索夫的勇敢。.课件展示
(2)难道一件皮衣还比不上一本书吗?
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什么意思?完成课后练习3 。
用上“难道”表示什么?朗读体会惊奇的语气。
展开想象,想一想父亲会怎么想?交流。
朗读体会。
(3)“爸爸,衣服和书比,我更想要一本什么知识都有的书。---------”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从“更想要”中体会到什么?从中你知道罗蒙诺索夫是个怎样的人?(对学习,对知识的热爱。)
朗读这句话体会。
理解“黎明、浪潮”的意思。
#讨论:一本书与一件皮衣哪一样值钱?为什么罗蒙诺索夫选择的是书?交流。
(4)、齐读罗蒙诺索夫一连窜的问题。
说说他要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看了罗蒙诺索夫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交流。教师点拨,引导,知识比什么都重要。
(5)、“这孩子真有出息!”
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这句话?重点理解“出息”。
读一读课文1-3 自然段,说说罗蒙诺索夫是个怎样的人?
说说父亲为什么称赞他的儿子有出息?
自由地读一读,你觉得该怎么读?指名读-----评议------齐读(读出赞叹的语气。)
三、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课文。(5分)
1、齐读第三段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3、分角色朗读。
四、小结。(3分)
学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五、作业:(1分)
完成作业本上1、2、3、4 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回顾全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词语。(10分)
1、齐读生字词语。
2、听写生字词语。
二、回顾全文。(15分)
1、自由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写出了罗蒙诺索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3、选择你所感兴趣的句子读一读。集体品一评读的好不好?为什么?
4、讨论:如果老师要奖赏你一本书,你想要一本什么样的书?
5、分角色朗读课文。
分组读――集体读――表演读
6、你觉得班中谁是“有出息”的孩子,为什么?
*7、现在,如果给你10元钱,你会用它干什么?
三、指导作业(10 分)
1、照样子写词语。
狂风巨浪对风平浪静
颠簸对( )
小时侯对( )
黑夜对( )
惩罚对( )
2、用“难道”说话。
难道――
3、用为什么和怎么提问?
4、完成作业。
板书:
不顾一切 勇敢
我要一本书 我要一本什么知识都有的书。 爱学习“有出息
捕鱼 爱劳动
8、我要一本书
教学目标:
1、知道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从?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3、分角色朗读。
四、小结。(3分)
学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五、作业:(1分)
完成作业本上1、2、3、4 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回顾全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词语。(10分)
1、齐读生字词语。
2、听写生字词语。
二、回顾全文。(15分)
1、自由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写出了罗蒙诺索夫是个什么样的. 人?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3、选择你所感兴趣的句子读一读。集体品一评读的好不好?为什么?
4、讨论:如果老师要奖赏你一本书,你想要一本什么样的书?
5、分角色朗读课文。
分组读――集体读――表演读
6、你觉得班中谁是“有出息”的孩子,为什么?
*7、现在,如果给你10元钱,你会用它干什么?
三、指导作业(10 分)
1、照样子写词语。
狂风巨浪对风平浪静
颠簸对( )
小时侯对( )
黑夜对( )
惩罚对( )
2、用“难道”说话。
难道――
3、用为什么和怎么提问?
4、完成作业。
板书:
不顾一切 勇敢
我要一本书 我要一本什么知识都有的书。 爱学习 “有出息
捕鱼 爱劳动
---------------------------
《我要一本书》片断赏析之一
片断一师:请同学们读读第二段,看黑板上这些词,请把它们技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排列。(教师出示词语“刮狂风、船颠簸、帆吹落、船平稳、上桅杆、去捕鱼、扎紧帆”)
生:(自己读读课文,进行排列)
师:可以了吗?谁来说说?
生:我是这样排列的:去捕鱼――副狂风――帆吹落――船颠簸――上桅杆――扎紧帆――船平稳。
师:好,大家也是这样排列的吗?和他一样的请举手。
[评讲]这是第五单元的选读课文,第五单元的训练目标是: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段落,在选读课文中,有效地用排列词序的办法进行目标训练。这是教师一种较强的语言训练意识,值得提侣。
师:哦!大家的答案都一样吗?那位同学有不同意见,你是怎么排列的?
生:我把帆吹落排在后面,船颠簸排在前面。
师:大家说说这样排列和书上一样吗?请你读读书,想一想该怎么排。
[评讲]按课文中的顺序排列确实应该先“帆吹落”再“船颠簸”,但是这位同学提出不同的看法,也许不是不明白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老师让他把自己的想法充分的.表达出来,可能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机会,因为船颠致了,也可能手致帆落下,而这儿是吹落,那肯定是应该排在刮狂风的后面。如果老师重视了孩子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很错误的),并将此又作为一个训练点,那么我们的语言训练变得更实在、更有效。
片断二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运用提示语把爸爸的话和罗蒙诺索夫的话都读得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一段话:罗蒙诺索夫说:“爸爸,衣服和书比,我更想要一本什么知识都有的书,比如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黑夜过去就是黎明?海上的浪潮又是怎么回事?”这儿没有提示语,罗蒙诺索夫该怎么说呀?你能学着前面的样子,加上提示语吗?
生:(思考、举手)
罗……认真地说
罗……严肃地说
罗……一本正经地说
罗……抬起头望着爸爸说
[评讲]这段课文基本上是对话,教师运用提示语中的惊奇、摇摇头、笑着指导孩子朗读对话,一般的训练都到此为止。然而,这个教学设计又将训练提高了一个层次,让孩子补充提示语。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训练的梯度,比较有效。◆
《我要一本书》片断赏析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我要一本书》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知道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从?
看了罗蒙诺索夫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交流。教师点拨,引导,知识比什么都重要。
(5)、“这孩子真有出息!”
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这句话?重点理解“出息”。
读一读课文1-3 自然段,说说罗蒙诺索夫是个怎样的人?
说说父亲为什么称赞他的儿子有出息?
自由地读一读,你觉得该怎么读?指名读-----评议------齐读(读出赞叹的`语气。)
三、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课文。(5分)
1、齐读第三段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3、分角色朗读。
四、小结。(3分)
学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五、作业:(1分)
完成作业本上1、2、3、4 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回顾全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词语。(10分)
1、齐读生字词语。
2、听写生字词语。
二、回顾全文。(15分)
1、自由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写出了罗蒙诺索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3、选择你所感兴趣的句子读一读。集体品一评读的好不好?为什么?
4、讨论:如果老师要奖赏你一本书,你想要一本什么样的书?
5、分角色朗读课文。
分组读――集体读――表演读
6、你觉得班中谁是“有出息”的孩子,为什么?
*7、现在,如果给你10元钱,你会用它干什么?
三、指导作业(10 分)
1、照样子写词语。
狂风巨浪对风平浪静
颠簸对( )
小时侯对( )
黑夜对( )
惩罚对( )
2、用“难道”说话。
难道――
3、用为什么和怎么提问?
4、完成作业。
板书:
不顾一切 勇敢
我要一本书 我要一本什么知识都有的书。 爱学习“有出息
捕鱼 爱劳动◆[2003年5月11日]
---------------------------
★ 假使我是一本书
★ 我喜爱的一本书
★ 我最爱的一本书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 我想变成一本书
★ 一本书
★ 我要改变
★ 我要坚强!
★ 我要留言